新媒体在气象公共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宣传科普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宣传科普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发布时间:2021-07-14T06:20:19.22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1期作者:代蕊[导读] 新媒体为气象科普宣传带来全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1)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
湖北省公众气象服务中心?430074摘要:气象宣传科普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利国又利民。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下,气象宣传科普工作也迈进了新媒体传播时代,既给气象宣传科普工作带来了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根据我国气象科普开展情况,重点阐述了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优势,最后给出了几点新媒体背景下气象科普宣传的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气象宣传科普;困难;对策前言: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气象部门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摒弃以往陈旧、老套的宣传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到对气象内容的不断创新,从而切实提升气象宣传科普的影响力与覆盖面,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气象的需求。
1新媒体在气象科普知识宣传中的优势1.1为气象宣传科普带来了新发展新媒体为气象科普宣传带来全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1)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
传统的纸质、广播、电视等媒体均是定时定点发布气象预报气象信息以及科普知识,时效性较差,也存在空间限制。
自新媒体应用以来,所提供的气象服务是不存在延时性的,新媒体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了解到的气象科普知识以及其他气象信息。
(2)交互性更强。
传统媒体的受众仅仅是单向的、被动地接受气象科学知识,缺乏交互性。
而新媒体具备良好的交互性,新媒体用户能够随时对气象科普信息进行反馈、评论以及互动,这样有利于及时掌握社会大众对气象科普知识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进行优化气象科普内容,发布更为实用、有效的气象科普知识。
(3)新媒体的运用将气象宣传科普方式变得多元化,气象宣传科普不仅局限在电视、报纸、广播等形式接收,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型自媒体进行传播。
新媒体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以微博、微信为例
其次 ,公 共气 象服 务可 以通 过认 证 或者是 定期发 送相 关知识 的信 息 ,从 而
并提高 公众 的气象 知识运 用 能力 ,特别
共权益保障 、满足公共服务增长的内在需 性 的,单 向性传播 ,缺乏互动设计 ,同时 账号 ,提供基础性 的气象知识查询服务 ,
求。而公共气象服务 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借 也 不 利 于 气象 知 识 的普 及 。
关键词 :公共气象服务 ;新媒 体 ;互动 信息
公共 气象 服务指 气象 事业部 门使 用 无法有效的覆盖移动人群 ,随着社会 生产 媒体 ,占据信息发布阵地 , 可 以通过设 立 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 ,向政府决策部 节奏 的不断加快 ,在移动中获取信息已成 认证账号 、与运营商合作等形式 ,免费地
供 了一个 固定 的获取 气象信 息 的渠 道 ,
进行信息交流, 从而实现了双 向信息交流。 的极 端气象 情况 ,可 以通 过发 布 即时气
极 大地方便 了广 大公众 的 出行 与生产 安 3 新媒体在公共气 象服 务领域 中的应用 象预 警等 方式 ,对 人群 进行 全覆 盖。虽
众覆盖。因此 ,在信息技术 日新月异 的今 的 发展 趋 势
助媒体 的传播 ,才能够实现最大限度 的公 2 新 媒 体 的 兴 起 与 公 众 的 信 息 接 收 模 式 进 一步提升公众对气象服 务价值的认识 , 天 ,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特性开展公 共气象服务工作 ,具有重要的意义。
的决策 、 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服务过程 。 坡等 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 ,一旦人们没有 性化需求 ,编制数据库 ,使得人们可以 自
就无法通过传统媒体接收信息 我订制个 l 生化的气象服务数据 。 由上述定义可知发展公共气象服务 ,不仅 固定终端 ,
短视频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短视频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探讨摘要:随着自媒体时代到来,公共气象服务也面临转型,从文字到图片再到短视频。
本文依托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的新媒体工作,对当下短视频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气象短视频;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趋势在21世纪初期,自媒体产生,与之前的传统媒体截然不同,它的出现引领着一个新时代到来—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we Media)首先产生于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
包括前期的BBs、博客、维基传播,到现在的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
在过去的二十年,信息的传播方式还仅限于文字、图片和声音,像报纸、广播、电视等,而继这些传统媒体之后所出现的自媒体,展现了它强大的优势。
短视频是自媒体的一种表现形式,短视频是指一种以秒计数的视频,它主要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和美化编辑,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实时分享和无缝对接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它把视频、语音和文字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可以使大众更加直观、立体地感受到信息传播者的意图。
它更加地方便快捷,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可视性越来越强,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互动性、实时性也更加地明显。
得益于科技的强大,网络的发展,视频门槛降低了,短视频行业迎来了迅猛发展,从PC到移动,便捷性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从事这个行业。
1 气象短视频的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象传播途径少,气象影视节目依靠电视的传统主导地位,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但是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传统气象影视节目受到了冲击,收视率逐年下降,寻求新的发展渠道已是迫在眉睫。
传统气象影视节目一般在演播室内录制,对画面质量的要求极高,播出的平台和时间受限于电视媒体,且制作时间长;而短视频节目的录制地点时间都可以灵活选取,完全可以直接用手机进行录制,制作时间短,对画面质量要求也不高,马上可利用剪映等剪辑工具进行快速剪辑成品。
新媒体用户规模与气象信息传播分析.docx
新媒体用户规模与气象信息传播分析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的高速增长,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手机网民达到7.88亿,占据互联网网民总数的98.3%[1]。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变革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使信息传播的速度、深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2-5]。
搭上这趟高速列车传播气象服务信息自然也是全国各级气象部门的选择。
至2017年第三季度,天气类App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4.91亿人[6],但用户匹配十分不均匀,“墨迹天气”、“天气通”、“最美天气”等6个天气类App占了整个市场92%的用户数量[7],而且它们的核心信息同质化十分严重。
气象微信公众号虽然内容丰富,但关注人数太少。
面对这样的情形,从受众规模与气象信息传播方式的关联入手,分析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为改善天气类App及气象微信公众号的运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定量及个例研究方法,根据实例分析和相关信息,归纳总结,分析问题。
天气类App用户规模分析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及易观等大数据分析商报告。
气象微信公众号受众数据来源于全国30个省市气象部门及中国天气2天气类App用户规模与气象信息传播现状目前,6个天气类App坐拥了4亿多用户,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它们传播天气核心信息及时、简洁和实用,考虑并把握了移动新媒体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传播特征,以及信息可以经过无穷传播的传播现状[8]。
当然,还与天气预报信息是一种简洁实用资讯的根本属性息息相关,只要能满足用户方便快捷实时查询天气的功能,较早入市,就能得到用户的认同,目前大部分天气类App均能满足这样的基本需求。
各App核心功能的气象服务信息主要以城市天气实况、2h-7d 气温、降雨等气象要素为主,辅以空气质量、生活指数等密切关联生活的信息。
这导致了绝大部分天气类App的80%以上的信息是雷同的,信息同质化现象十分突出。
谈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优势及未来发展
其 中 ,微信 在手机 社交 A P P排行榜 中位列 第一 位。微信 能够
提供 公 众平 台 、朋 友 圈消息 推送 等功 能 ,用 户可 以通 过 “ 摇
一
过扫描 “ 海 南气 象服 务 ”微 信公 众 号二 维码 之后 ,微信 公众 平 台会 借 助于 自动 回复 功能 自动推 送一 条消 息 ,并 对用 户获
能够结合 自身需求 ,对气象信息进行选择性点击获取。运营
维 护 者也能 够依 据具 体情 况 ,定 期或 不定期 对 有关 菜单 以及
栏 目进行一 定 的调 整与 布置 。 “ 海南 气象 ”微信 公 众号设 置
了三个一级菜 单 ,分别是天气监测 、预报预警 和城市天气 。
1 . 3 . 1 天 气监 测。天 气监测 分为 五个二级 菜单 ,分别 是定
除 了每 天更新 的天气 预报之 外 ,还有地 铁 沿线 天气 情况 、高
台支持p c , 并可以绑定私人帐号进行群发信息, 主要面向名人 、
政 府 、媒体 、企业 等机 构推 出 的合作 推广 业务 。在这 里 可 以 通 过渠 道将 品牌 推广 给上 亿 的微信 用户 ,减少 宣传 成本 ,提
高 品牌 知名 度 ,打造更 具影 响力 的 品牌形 象 。气 象部 门利 用
速路 段 天气 状况 、天气 信息 咨询 知识 等 服务 ”微信 公众 号能 够 向用 户 主动 推送 图
文气 象信 息 ,不 但 能够 拓宽 气象 服务信 息 的覆 盖面 ,更好 的 满 足社会 公众 的需 求 ,而且 也是 “ 海南 气象 服务 ”微信 公众 号 的 自我 推广 与应 用 的有 效形 式 。据 相关 资料 统计 ,2 0 1 3 年
1 2月开 通 以来 ,至 2 0 1 5年 2月 已推送 4 0 0多篇服务性 微信 文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节目的创新发展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节目的创新发展策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气象影视节目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节目如何创新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内容创新、多元化传播、互动体验等方面探讨气象影视节目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内容创新在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节目需要更加注重内容的创新,以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气象影视节目可以加强科普性内容,通过讲解气象知识、解读天气现象,为观众传递更加丰富的气象信息。
气象影视节目可以增加娱乐性内容,借助趣味性的形式和风格,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增加观看的体验感。
气象影视节目还可以进行深度报道,对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等重大事件进行专题报道,提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二、多元化传播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气象影视节目需要进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电视传播之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可以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推送气象资讯、气象视频、气象直播等内容,增加传播的渠道和广度。
可以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创造更加活泼、生动的气象体验,吸引年轻观众参与。
三、互动体验在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节目可以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体验,提升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可以设置互动环节,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例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征集观众的天气观测数据、气象现象照片等,增加内容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可以推出气象互动游戏,让观众通过参与游戏,增加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和记忆,提高观看的趣味性和学习效果。
还可以开展线上线下的气象活动,例如气象知识讲座、气象体验营等,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加互动体验。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节目需要积极创新发展,不断探索内容创新、多元化传播、互动体验等方面的策略,以适应观众需求的变化,提升气象影视节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更多更优秀的气象影视节目,为观众带来更丰富、更有趣的气象信息体验。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宣传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宣传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以传播速度快、获取方便、信息量大为特点的新媒体的日益广泛使用,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主要来源。
本文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宣传工作利用新媒体提供公共气象服务和宣传的新路径,探索分析提供气象服务和提高对新情况认识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气象宣传;工作困境;对策引言气象服务的普及提高了公共气象服务的效率。
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营造氛围,气候营造起着重要作用。
新时代的新闻媒体,主要气象服务部门要顺应时代步伐,创新管理机制,优化服务管理,做到有的放矢、分而治之、趋势互动传播,充分发挥气象宣传功能,信息功能和消解疑虑,以增强社会对气象工作的兴趣、对气象信息的理解、关注和应用,为气象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思想支持、精神激励和社会支持。
1.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借助新媒体,人民群众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最紧迫的问题,并通过平台实现用户之间的互动。
微博、QQ、微传播和新媒体直播的传播正在全面展开。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及时性。
出于对未知信息知识的需求,一般群众都有歇斯底里的心理。
与传统媒体或印刷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能力更强,后者可以第一时间接受自己想知道的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信息的时机决定了它的广大客户。
对于客户群体来说,新颖性、独创性和新颖性更具吸引力。
毕竟,传统媒体不可能在这方面取得对所有人都有利的结果。
同时,新媒体可以以不同的形式,透过不同的手段,使新闻内容更多元化,以迎合客户群的新旧特点。
真实。
传统媒体属于单一的信息传播形式,内容缺乏动态性。
同时,新媒体可以通过图形、文字、声音和视觉的方式,灵活地向客户传递信息。
形象、立体传播的方式展现全过程,满足群众的视觉和听觉需求。
包容性。
新媒体可以成为客户群体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相互交流、表达意见、表达观点和表达立场。
[1]2.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宣传工作面临的困境首先,没有设立单独的气象宣传小队。
新媒体对气象服务方式的影响及服务水平提高对策
新媒体对气象服务方式的影响及服务水平提高对策发布时间:2022-10-13T01:53:20.73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6月第11期作者:彭治明[导读] 信息、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气象服务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从传统较为固定的天气预报、报纸等方式变得更加动态。
彭治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保靖县气象局 416500摘要:信息、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气象服务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从传统较为固定的天气预报、报纸等方式变得更加动态。
新媒体的出现使气象服务的方式变得更加主动多样,根据用户的不同,其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因此,在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新媒体对气象服务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同时,有效利用气象技术提升服务水平,是当前气象部门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气象服务方式;服务水平而气象服务方式也发生极大的转变,对用户而言更加准确及时的气象数据,可以为自己的出行、生活、作业提供更大的便利。
对于气象管理政府部门而言,精准的气象服务有助于提升社会防灾减灾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气象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而在信息网络覆盖率提升的背景下,各种便捷的网络终端设备出现,每个人都可以轻松便捷的获取气象服务。
同时,对广大的用户而言,优质的气象服务可以说是提升自身生活、工作品质的必须条件,因此也对气象服务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媒体对气象服务方式的影响(一)信息获取变得主动化从气象信息获取的角度上来讲,现阶段大众获取气象信息更偏向于主动获取。
一方面可以根据公众自身的实际需求,通过各种媒体、平台主动获取气象信息。
而新媒体和信息网络的覆盖率提升,进一步降低了气象信息的获取门槛,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相关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未来的出行、生活、工作计划[1]。
另一方面,现阶段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频繁,生活、旅行、工作计划都可能被突如而来的恶劣天气所影响,为了避免相关因素对自己的影响,主动获取气象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频繁。
浅析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疆气象服务
浅析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疆气象服务发布时间:2022-01-10T02:44:35.13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11期作者:赵聪敏[导读] 如何在融合媒体时代将新疆气象服务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是新疆气象服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摘要:在此本文通过分析新疆气象服务的现状,并针对融合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新疆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做出分析,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1+1等于2,而是要实现人员、技术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并积极完善新疆气象服务系统,提高象服务的主动意识、丰富气象服务产品类型及形式,不断满足社会对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关键词:媒体;融合;气象服务前言气象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一项,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日益明显,公共气象服务也从提供简单的气象信息服务,转变为产生经济效益的社会生产力[2]。
然而,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无论是技术还是人才优势都不明显的新疆来说,如何在融合媒体时代将新疆气象服务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是新疆气象服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新疆气象服务现状1.1气象服务范围有待继续扩展新疆地域面积辽阔,且由于人口分布严重不均匀,山区面积较大,气象灾害类型复杂多样,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落后地区通讯设施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导致气象服务不到位,使得一些地区被迫遭受气象灾害的危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有人员伤亡情况的发生。
1.2气象服务意识需进一步加强[作者简介赵聪敏(1979-),女,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服务与灾害防御联系方式:159****1512,***************]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因没有及时关注到我们的服务产品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情况的发生,例如:我们经常接待到一些司机朋友们开气象灾害证明的要求,说明公众对灾害性预警信息的接收还是存在盲区,我们气服务的范围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推动气象服
20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22, Vol.12 No.12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Services Promoted by New Media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LI Chen (Zhengzhou Meteorological Bur-eau,Zhengzhou, Henan 450005)Abstract With the rapid rise of new media represented by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phones, the new media era has arrived,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media in the field of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in the field of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It not only injects new vitality into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but also facilitates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work.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us of using new media to promote the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nd advantages,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to use new media relate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innovation,mainlyincludingawareness,innovation system, and realiz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edia servic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product innovation,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the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create syner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Key words Internet+; New media; Mete-orological services“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推动气象服务持续发展分析李 辰郑州市气象局,河南郑州 450005摘要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新媒体时代气象服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思考
新媒体时代气象服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思考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气象服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气象服务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新兴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交互化技术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下是新媒体时代气象服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思考:一、威胁和挑战1.信息过载: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瞬间化使得我们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
气象服务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大量信息的发布可能让用户混淆不清,无法准确地获取有用的信息。
2.用户需求多样化:不同用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同,需要区分不同用户的需求。
不同用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如何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气象服务,是当前气象服务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3.数据精度:天气预报是一项精细化的工作,对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要求高。
然而,气象数据的精度与时间、空间尺度有关,若不能满足数据精度会影响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二、行业发展难题1.传统模式转型:传统的气象服务模式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向用户提供气象信息,但现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快速。
气象服务行业需要加强创新,推动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和交互化方向转型。
2.资源共享:气象行业资源分散,单一平台难以提供全面的气象服务。
如何协同合作、共享资源,达成信息共建、宣传、传播的共同目标,成为了气象行业共同面对的关键问题。
三、发展思路1.定制化服务:一方面,气象服务应该针对不同用户进行不同的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以满足其不同的需求。
例如,农民需要的气象数据为本地、短时段的,公众所需的气象预报数据为全面、长周期性的预报,而企业所需要的则需要具有业务特定意义的气象服务等。
2.大数据分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更加高效和精准。
气象服务机构可以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更加准确、实时和预警的气象预报和服务。
传统媒体资源在公众气象服务中的有效应用
传统媒体资源在公众气象服务中的有效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已经成为公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全新的新媒体时代,借助传统媒体的公共气象服务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以气象服务中的传统媒体资源为例,分析如何挖掘传统媒体资源的潜在空间,提升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效果,提出气象服务关键在于关注不同的受众群体、贴合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气象服务需求。
关键词气象服务;气象产品;传统媒体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7-0005-02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决策,是防御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要求。
公共气象服务是社会对气象部门的一种期待、是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第一要求。
自《气象法》颁布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气象研究和气象应用推广等领域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在应用领域,气象服务部门做了很多新的尝试,有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可度,气象服务的满意度逐步提高。
本文以气象服务中的传统媒体资源为例,分析如何提高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效果,结合自己具体的气象服务实践经验,尝试性地提出一些针对性政策建议。
1 公众气象产品服务的内涵及功能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服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者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
从服务对象看,公共气象服务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
公众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电子显示屏、电话、手机、气象警报系统等手段而向社会公共发布气象预报、警报、预警信号等信息,以防灾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等为主要目的公益性服务。
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
公众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公众获取有效气象信息的有效途径。
气象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优势分析
气象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优势分析一、时效性强气象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优势之一就是时效性强。
通过气象新媒体平台,气象部门可以实时发布最新的气象信息和预警信息,使得大众可以及时了解到气象变化情况,从而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
尤其是在气象灾害发生时,及时准确地发布预警信息,可以有效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互动性强气象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另一个优势是互动性强。
通过气象新媒体平台,气象部门可以与广大用户进行实时互动,通过发布调查问卷、举办互动活动等方式,了解用户对气象知识的需求和认知水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普宣传工作。
用户也可以通过留言、评论等方式提出问题和建议,形成良好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氛围,提高了科普宣传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三、覆盖面广气象新媒体平台可以覆盖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从而更好地进行气象科普宣传。
通过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渠道,可以将气象科普知识传播到更多的人群中,特别是年轻人群体,使得气象科普宣传更具有时效性和吸引力。
气象新媒体平台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精准推送,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覆盖范围。
四、多媒体形式气象新媒体具有多媒体形式的特点,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示气象科普知识,使得科普宣传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可以直观展示气象变化和气象现象,使得用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气象知识。
尤其是在气象灾害发生时,通过实时的图片和视频直播,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灾害情况,提高了公众对灾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五、便捷性气象新媒体平台的便捷性是其优势之一,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到最新的气象信息和科普知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种便捷性使得气象科普宣传更加具有时效性和紧迫性,提高了用户对气象知识的重视和接受程度。
便捷的传播方式也使得用户更容易参与到气象科普宣传中来,提高了宣传效果和影响力。
气象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具有时效性强、互动性强、覆盖面广、多媒体形式和便捷性等多重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气象科普宣传的效果和影响力。
新时期气象新媒体现状及发展方向
新时期气象新媒体现状及发展方向
近年来,新媒体、特别是气象新媒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气象新
媒体是指以气象及其相关服务为内容,通过新兴技术、新的媒体形式以及
新的手段,为客户提供的新兴服务。
气象新媒体本质上就是以气象服务为
内容,发展形式及手段,还是新媒体,但是它更加以气象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承担着服务气象社会的使命。
当前,气象新媒体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在很多方面都发挥了重
要作用。
气象新媒体的发展主要依靠互联网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技术、
社交媒体等,可以将气象信息快速地传播给有需要的人,使气象信息及服
务更好地服务社会。
此外,气象新媒体也支撑了气象工作和气象服务的发展,包括对气象预报、气象灾害预警、气象业务生产和气象大数据等方面
的科学研究。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气象新媒体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首先,以
新媒体为支撑,气象新媒体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其涵盖气象灾害预警、天
气实况、气象产品、气象大数据等多个方面,从而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
气象服务和气象人才培养的完善。
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吴新娟 成都市温江区气象局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 气象科普工作是向大众传播气象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气象科普工作应运 用迅猛发展的多种新媒体做好气象科普工作,强化气象科普工作的宣传效果,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质。 关键词 气象科普工作;新媒体;宣传
1 利用新媒体做好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性 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趋势下,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
越高,气象灾害或气象衍生灾害在不断增加,给人民的生命财 产带来重大损失。以前在普及气象科普知识时,采用宣传册、报 刊、电视、广播等传统的单一传播方式完成对于信息的传播。传 统的气象科普方式单一时效性差,无法与大众互动、 无法给以 及时的示范与讲解,无法对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气 象需求,无法及时满足大众的气象服务需求。随着信息传播方式 的多元化发展,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气象 科普工作的目的是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质, 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抗灾的意识。如何利用新媒体形式来满足公 众对气象防灾减灾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普需求,是当前气象科普 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1]。
5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媒
体互动性差、即时性不强的缺点,新旧媒体相互融合的发展形 势已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新媒体的发展给气象科普带来新的 机遇、新的挑战,按照《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年)》 的规划要求,利用好新媒体做好新时代的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与气象科学普及的协同发展。
3 利用新媒体进行气象科普宣传的必要性 (1)新媒体有利于扩大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传统的科
融媒体时代气象宣传的问题与策略
|RADIO &TV JOURNAL 2020.02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IPTV 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党员e 家”、权威党建公众号等),结合宣传工作中心任务,及时传达学习党内最新决策部署,把握时政新闻要点。
二是搭建实践学习平台,组织党员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参观见学,在实践中增强党性修养。
三是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利用党支部大会、党小组会议、党课、党员干部专题培训辅导、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等形式;由组织牵头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微信学习交流群,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交流分享,在交流中解放思想、碰撞火花,提高学习成效。
(2)坚持“党建+阵地”,丰富学习教育活动内涵在内部OA 网站、官网建立党建网页,及时转发党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更新党建工作最新动态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内容,推送内部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等;通过书记讲党课、邀请专家授课、集中观看党史教育影片、设立党员活动室等一系列措施,规范和巩固党建宣传教育阵地,丰富学习教育内容,提升学习教育实效。
(3)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上级党委(党组)应主动作为,充分利用频道频率现有的文化活动项目、公益活动项目或品牌栏目,发挥广播电视记者、主持人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影响力,每个季度至少牵头策划一场政治性强、广播电视特色鲜明的党建活动;培育形成一批品位高、党性强、有活力、可参学、能推介的党建活动品牌,“抓点带面,提档升级”,通过“巩固、深化、提高”品牌活动,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媒体行业党建整体水平。
三、结语广播电视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各级基层党组织必须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党的全面建设;尤其要以对党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担当,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力军,贯彻党的决定的排头兵,推动改革发展转型发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坚强战斗堡垒,切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信息技术在气象预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气象预测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气象预测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信息技术在气象预测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还为气象部门提供了更加全面、精细的气象数据,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气象预测中的应用。
一、数据采集与传输信息技术在数据采集与传输方面的应用,为气象预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
首先,利用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各种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气象部门的数据中心,供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处理。
此外,卫星遥感技术也为气象预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可以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气象数据,为气象部门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气象信息。
二、数值天气预报模型数值天气预报模型是气象预测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可以根据大气运动方程,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值天气预报模型更加精确、高效。
首先,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使得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其次,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的数据处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以更加快速地处理大量的气象数据,提高预测的时效性。
此外,信息技术还为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的优化提供了支持,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模型进行优化,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精度。
三、气象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在气象信息服务方面的应用,使得公众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气象信息。
首先,互联网技术为气象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可以通过网站、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向公众提供实时的气象信息。
其次,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也为气象信息服务提供了新的渠道,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传播气象信息。
此外,信息技术还为气象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支持,可以通过在线咨询、实时问答等方式,为公众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气象服务。
四、应急响应与灾害预警信息技术在应急响应与灾害预警方面的应用,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持。
首先,信息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灾害天气的发展情况,为应急响应提供更加准确的气象信息。
气象局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气象局公共服务调研报告随着气候变化和天气异常的情况越来越频繁,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为了解人民对气象局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改进服务的方向,近期进行了一次针对气象局公共服务的调研。
以下是调研报告的详细内容。
1. 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研者对气象局的天气预报服务很满意。
其中,超过70%的被调研者给出了高于7分的评分,表示他们非常赞赏天气预报服务。
此外,在派遣调查员进行预报质量的实地检查时,调查员发现预报准确率高于80%,满足了公众对天气预报的需求。
此外,在交通航班延误和道路积水警报的发布方面,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做得非常好,这得到了大部分被调研者的认可。
然而,一些被调研者提到,虽然气象预报准确,但是一些气象数据的发布不及时,需要进一步改善。
2. 服务种类的不足除了日常天气预报以外,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研者认为气象局可以扩大其公共服务种类。
其中,为居民提供气象防灾和应急求助服务的需求受到关注。
此外,一些被调研者对气象局进行空气质量和环境监测以及天气预报与旅游、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结合,提高服务的质量提出了建议。
因此,气象局需要考虑拓展服务内容以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3. 服务渠道调研显示,目前大部分被调研者所接受的气象服务仍然是通过传统的气象预报部门(如电视、广播、新闻网站等)提供的服务。
然而,近年来更多地年轻用户习惯通过手机APP、社交媒体等新渠道获取气象信息。
因此,气象局需要进一步普及其新媒体渠道,以便将更多的气象信息和服务传递给公众。
4. 机构形象和声誉大部分被调研者都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气象局对于公众的关注和服务非常重要。
虽然在社交媒体上会有一些负面评论,但是总体来看,气象局在公众心中的形象还是良好的。
结论调研结果表明,尽管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已经执行得非常好,但是公众仍然需要更多、更好的服务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气象局需要积极拓展服务内容,并进一步利用新媒体渠道,以便公众能够更好地享受气象服务。
新媒体时代气象部门舆论风险及其应对机制研究
新媒体时代气象部门舆论风险及其应对机制研究在新媒体时代,气象部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舆论风险。
由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大大提高,使得公众对天气预报等相关信息有了更高的关注和参与度。
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舆论风险,如虚假信息的传播、舆情的扩散和负面评价的攀升等。
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的气象部门所面临的舆论风险及其应对机制进行研究。
新媒体时代气象部门面临的主要舆论风险之一是虚假信息的传播。
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发布和传播信息,而不受到过多的约束和审核。
这就给了一些不法分子传播虚假信息的机会,如故意发布错误的天气预报、夸大天气灾害的影响等。
虚假信息的传播可能导致公众的恐慌和误解,严重损害了气象部门的专业形象和公信力。
新媒体时代气象部门还面临舆情扩散的风险。
由于社交媒体的充分利用,舆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一旦出现天气突发情况或灾害事件,舆情很容易迅速扩散,而气象部门需要在短时间内给出准确的信息和指导,以应对公众的关切和需求。
如果气象部门无法及时发布信息或者信息不准确,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负面舆论,甚至对公共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新媒体时代气象部门还面临负面评价攀升的风险。
由于信息的公开透明性,公众对气象部门的工作和表现有了更多的评判和批评权力。
一旦气象部门的预报出现偏差,或者对突发情况的应对不当,舆论往往会迅速转向负面,对气象部门的能力和专业性产生怀疑。
负面评价的攀升可能导致公众对气象部门的不信任,从而对其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舆论风险,气象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机制来提高舆论管理和公共关系能力。
气象部门需要加强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及时发布具有权威性的天气预报和灾害警报,避免给公众造成虚假信息的困扰。
气象部门还需要与社交媒体平台互动,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和疑问,避免舆情迅速扩散和失控。
气象部门还需要加强公共关系的建设,与媒体、专家和民间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传播准确的天气信息和灾害防护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在气象公共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新媒体能够为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撑。
因此,本文总结
概括了气象公共服务的概念,重点阐述新媒体在气象公共服务中特点及应用方式,并给出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气象公共服务;应用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我国各个地区各类极端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不断攀升,传统的气象信息服务方式因为覆盖范围窄,时效性差和受众小等各类因素制约,已经不能较好适应社会大众对气象公共服务更多需求。
而近些年来,随着现
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新兴媒体开始广泛得到应用,电视、广播、
微信、微博、手机APP、网站等公共气象服务平台逐步发展成为气象部门对各类
气象信息传播及发布主导媒介,新媒体在气象公共服务应用方面有效填补传统媒
体短板,是社会公众获取各类气象信息的主要途径,受到大众广泛关注。
本文针
对新媒体在气象公共服务中应用具体分析,以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1.气象公共服务概述
气象公共服务具有公益性特征,指气象部门通过各种公共资源或权利向政府
决策部门、生产部门和社会大众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支持的过程。
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确保人民安全福祉是公共气象服务主要目标。
在公共气象服务开展过程中,应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完善载体、运行
机制和业务流程作用下,逐步建立公共服务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以更好开展气
象防灾减灾工作,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要想事项气象公共服务目标,实现大
范围气象信息传播覆盖,就应该跟上时代潮流,强化新媒体在气象公共服务中应用。
2.新媒体时代气象服务信息传播特点
2.1打破气象信息时空传播限制
对受众人群而言,无论何时何地,均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天气信息,利用
新媒体能够查询到自身所需的信息,并且借助于手机实时定位功能可以把自身所
处区域气象条件以及未来天气变化显示出来,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风等要素的
信息。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不但可以获得基本天气信息,而且还能
够不断拓宽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例如查询到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即将
来临时,可获悉强对流天气影响及相关防御措施等。
2.2多样化趋势显著
与传统媒体时代比较而言,新媒体时代广大群众获得信息量及所需信息量正
在大幅增加。
传统媒体相对简单气象信息已经没有办法较好满足公众需求。
所以
气象公共服务信息也应逐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气象信息不再为简单的“冷热阴晴”信息,新媒体下气象信息还涵盖穿衣、钓鱼、感冒、化妆、紫外线、运动、洗车
等指数,如紫外线指数等多元化信息。
此外,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还可通过文字、图形、视频及语音等各种方式向公众传播气象信息。
2.3互动性较强
新媒体良好互动性特点为社会公众众与气象服务人员之间沟通提供有利条件。
公众可对相关天气提出疑问,气象工作人员给出有关相应解决措施,尽量减少恶
劣天气造成危害。
如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在天气预报网站上设置一个专栏,以
方便与公众沟通,通过手机、电脑及互联网等其他工具,公众能够表达自己意见,
提出自身疑虑并获得专业答案。
2.4人们开始主动获取天气信息
随着新媒体发展,社会大众可通过各种通信平台获得所需气象信息。
由以往
被动获取信息逐步向主动获取气象信息方向转变。
人们对于气象信息需求随机性
及偶然性更加突出。
当人们安排外出旅行活动时,他们会根据未来一段时间天气
变化挑选合适实用旅行方式;通过查询天气信息情况做出上下班是否携带雨具决定,这些均属社会大众主动获取天气信息表现。
3新媒体在气象公共服务中应用方式
3.1微博气象公共服务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开发,推动气象微博出现。
气象微博作
为气象新媒体时代代表,因具备很强及时性、互动性及便利性特点,被各级气象
部门广泛应用,其成为公众即时分享及发布信息互动公共平台。
通过该平台信息
化建设,各地区气象部门能够通过信息发布帮助用户解决及处理相应问题。
此外,气象部门还可通过微博与政府部门相互关注,密切配合,及时联系和互动。
气象
微博借助于生活化语言特征,积极有效与公众互动,实现气象公共服务和公众紧
密联系。
3.2微信气象公共服务
如今,微信作为广泛使用即时通讯社交通讯软件之一,它大大改变了社会公
众交流及沟通方式,人们对微信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因此,它已成为政府部及
社会团体提供服务,并对群众深入了解重要方式。
2018年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在社交应用软件方面,微信用户使
用率为87.3%,位于第一位,微信传播影响力显著提升,2018年2月,微信全球
用户月活数首次突破10亿大关。
而早在2014年,中国中央气象局就要求各地区
气象部门做好微信气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使气象公共服务能够有效帮助基层群
众解决问题。
随后,经过各级气象部门不懈努力,微信公众账号实现定期发送气
象信息、天气预报及气象灾害提醒等气象服务信息,气象公共服务逐步得到优化,同时增加了气象科普功能,使微信成为推送气象信息服务重要阵地。
3.3手机App气象公共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及智能手机普及,人们获取天气信息方式变得愈来
愈便捷、精确。
用户从最初只能通过电视台或报纸获得未来24小时或48小时笼
统天气信息,现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天气APP软件具体而准确了解实时天气,获
取未来一周甚至两周天气信息,方便安排接下来出行、工作等等。
目前市场较为
主流的第三方天气类移动应用包括新浪天气通、中国天气通、最美天气等。
从气
象数据源、数据处理能力还是结合行业触点能力而言,由北京墨迹风云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开发的查询天气信息的工具——墨迹天气就有很强竞争能力。
墨迹天气
以其合理交互设计、强大信息查询、精美界面体验、稳定高效运行速度,赢得了
用户青睐。
2016年6月,墨迹注册用户过5亿,月活跃用户过1亿,在同类软件市场占有率达53.9%。
践行“天气+”,以气象大数据为基础,将天气作为入口,提
供给用户更多生活化、场景化服务;2017年3月墨迹天气与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展开合作,利用双方的优势,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更好地保障民众生产生活。
在6年时间内,墨迹天气已稳居各大APP排行榜第一阵营,且持续占据天气
类软件第一位置,成为人们生活必备软件之一。
由上述可知,利用手机 APP 发布
气象服务已经与手机密切相联,基本实现气象公共服务网络全方位覆盖。
4新媒体在气象公共服务中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新媒体在气象信息传播服务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气象信息权威性
受到质疑;各媒体的气象信息趋同性现象比较普遍;气象新媒体商业化程度偏低;为此,未来对于新媒体在气象公共服务中应用,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气
象信息发布平台和权威气象机构合作,并且对相应平台加以认证处理。
如对于微
博平台,可采取加V认证方式;在微信公众平台,可对气象公众号的一些资质审核。
此外,不管哪种平台,一旦发布虚假气象信息,应该封号处理。
第二,借助
于新媒体的商业化运作,深入挖掘各类气象信息经济效益,推动气象信息服务持续、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佳乐,张永健,戚倩,等.新媒体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的应用[J].服务经济,2015(12).
[2]白秀芳.新媒体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的应用[J].农业气象,2017,34(16).
作者简介:古丽斯坦·赛富丁(1989-),女,维吾尔族,新疆省阿克苏市人,本科学历,助理
工程师,从事综合观测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