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景状物》上课用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写作:记叙文 写景状物》word教案 (一)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写作:记叙文写景状物》
word教案 (一)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写作:记叙文写景状物》word教案,是一份针对
中职学生的辅助教材。
在日常教学中,中职语文老师普遍面临学生写
作能力薄弱的问题,而这份教案则着眼于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旨在帮
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该教案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下
面我们将按照这个顺序逐一梳理。
引言:教师在这里介绍文本的背景和重要性,并阐述教学目标从哪些
方面出发。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的,如何使学生消化所掌握的知识,以及语言
表达方面的技能培养。
教学内容:涉及文章的结构、主体部分及大量实例练习。
值得一提的
是,该教案还包括一系列实用的写作技巧,如如何改善语言表达、重
点词汇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等,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记叙文写
作的技巧。
教学重点:这一部分主要指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如语言
表达的前后衔接、读者语感的掌握等等,这些重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综上所述,教案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严谨和精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
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
同时也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记叙
文写作。
而经过实践,教案中所培养的记叙文写作技巧,不仅可以在文学创作方面发挥作用,也可以适用于日常生活和学术写作中,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的价值。
电子教案 第二单元 《记叙文 写景状物》
4.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写作时如果把感情融于所写的景物之中,就会使所写的景物做到情景交融。表达感情的方法很多,可以借物抒情,借景抒情,也可以借联想表达感情,借议论表达感情和直接表达感情等。
2.教师可先介绍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先就所观察的景物展开小组讨论,口头描述,在此基础上再写作文。
3.在进行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分项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变换立足点,按照一定顺序观察景物的能力。
其次,可以培养学生调动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各项感官去感受景物的能力。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在学生具有直接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分项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如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对比描写等。
第周第课时年月日
课题
《记叙文写景状物》
教具
学习目标
学习写景状物的知识和写作技巧。(描写有序,抓住景物特点,点面结合,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积累语言和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展现对语言的积累和对写作技巧的掌握。
细心感受周围事物和环境,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热爱自然之情。
教师介绍写景状物的知识和写作技巧:
1.写作时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有重点地来写,或从不同的侧面作精雕细刻的描绘,或粗线条地勾勒出轮廓,揭示其特点。
2.安排合理的顺序。根据景物的特点,写景状物时要安排合理的顺序。可以按空间顺序写,如从外到内,从上往下,从远而近。可以按时间顺序写,如按清晨、中午、傍晚的先后,或者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还可以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如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或先描述局部再描写全景。有时也可以将这几种顺序结合起来使用。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写景状物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写景状物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记叙文写景状物的基础知识。
2. 解释写景状物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写景状物对记叙文很重要。
2. 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写景状物如何使记叙文更加生动有趣。
作业:1. 思考并写下自己最喜欢的风景或物体,以及它们对自己的意义。
第二章:观察与描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2. 学习如何用语言描述景物或物体。
教学内容:1. 教授观察技巧和描述方法。
2. 提供练习机会。
教学活动:1.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观察。
2. 指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景物,注意细节和感官描述。
作业:1. 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观察,并写下描述。
第三章:使用修辞手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使用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景状物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 示范如何将修辞手法应用于写景状物。
教学活动:1. 讲解并示例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 让学生进行练习,尝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景状物。
作业:1. 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述一个景物或物体的文段。
第四章:情感与氛围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的能力。
2. 让学生理解情感和氛围对写景状物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教授如何通过写景状物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2. 提供相关练习。
1. 讲解情感和氛围在写景状物中的作用。
2. 让学生进行练习,尝试通过写景状物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作业:1. 写一段描述一个景物或物体的文段,注意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教学目标:2. 展示学生的写景状物作品。
教学内容:1. 回顾本章所学的观察、描述、使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与氛围的技巧。
2.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景状物作品。
教学活动:2.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景状物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记叙文 写景状物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学会通过描写、叙述等手法来写景状物。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3. 通过对景物描写的练习,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内在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等。
2. 写景状物的技巧:抓住特点、由远及近、由上至下、由整体到局部等。
3. 经典范文欣赏与解析。
4. 学生写作实践及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运用不同的描写手法进行景物写作。
2. 难点:如何写出富有情感和想象力的景物描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这些景物的感受。
2. 讲解:讲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示范:以一篇经典范文为例,进行详细解析。
4. 练习: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成果展示: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评价其在景物描写方面的进步。
2.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3.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教学中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文学作品中富有创意的景物描写,进行分析与讨论。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创作灵感。
3. 邀请作家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景物描写的技巧和经验。
七、课堂活动:1. 举办“最美景物”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2. 设立“写作角”,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发挥,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记叙文写景状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写景状物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记叙文写景状物的定义与作用写景状物的重要性写作前的准备与观察1.3 教学活动导入新课,讲解记叙文写景状物的定义与作用讨论写景状物的重要性分享写作前的准备与观察的方法第二章:观察与描写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如何具体、生动地描写景物。
2.2 教学内容观察的方法与技巧描写景物的注意事项写作实例分析2.3 教学活动讲解观察的方法与技巧讨论描写景物的注意事项分析写作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写练习第三章:描绘氛围与情感3.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描绘氛围与情感,使景物描写更具生动感和感染力。
3.2 教学内容描绘氛围的方法与技巧表达情感的注意事项写作实例分析3.3 教学活动讲解描绘氛围的方法与技巧讨论表达情感的注意事项分析写作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描绘氛围与情感的练习第四章:创意与想象4.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创意与想象,使景物描写更具独特性和趣味性。
4.2 教学内容运用创意的方法与技巧发挥想象的空间与限制写作实例分析4.3 教学活动讲解运用创意的方法与技巧讨论发挥想象的空间与限制分析写作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创意与想象的练习第五章:总结与展示5.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记叙文写景状物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独立完成写景状物的作品。
5.2 教学内容总结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写作技巧的提升与建议5.3 教学活动总结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分享写作技巧的提升与建议第六章:景物描写的手法与风格6.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的景物描写手法与风格,丰富写作的表现形式。
6.2 教学内容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动静结合、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景物描写的风格:诗意、写实、幽默、抒情等写作实例分析6.3 教学活动讲解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讨论景物描写的风格分析写作实例,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手法与风格的练习第七章: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7.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积累写作素材,并将素材有效地运用到景物描写中。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能力。
3. 通过写景状物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写景状物的概念与作用。
2. 写景状物的基本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等。
3. 写景状物的常用手法:描写、抒情、议论等。
4. 写景状物的结构安排:导入、发展、高潮、结尾等。
5. 写景状物的实例分析与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写景状物,为什么需要写景状物。
2. 讲解:详细讲解写景状物的基本技巧、常用手法和结构安排。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景状物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写景状物。
5. 反馈与指导: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给予修改意见,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景状物的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写景状物技巧和方法的实际写作能力。
3. 学生对优秀范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优秀范文:提供一些优秀的写景状物文章,供学生分析和学习。
2. 写作练习: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写作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辅助教材:相关写作技巧和方法的参考书籍、文章等。
六、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写景状物文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作技巧。
2. 实践练习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
3.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评改、讨论,提高写作能力。
4. 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七、教学环境: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写作素材和参考范文。
3. 课外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观察自然景物,丰富写作素材。
八、教学策略:1. 循序渐进: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技巧和方法。
2. 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记叙文 写景状物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景状物的概念与作用。
2. 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动静结合、总分结合、由远及近、由上至下等。
3. 写景状物的技巧:形容词、动词、名词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 讲解写景状物的概念与作用,让学生明白写景状物的重要性。
3. 讲解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4. 讲解写景状物的技巧,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5.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写一篇景物描写短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
2. 写作素材库。
3. 参考范文。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
2. 举办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竞争意识。
3. 邀请作家或专业讲师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够运用形容词、动词、名词等词语进行生动描绘。
3.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丰富文章表现力。
教学难点:1. 灵活运用各种描写手法。
2. 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艺术性。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2. 示例法:通过优秀范文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写景状物的魅力。
3. 练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和实践活动中动手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方法与技巧。
2. 讲解动静结合、总分结合等描写手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 讲解如何运用形容词、动词、名词等词语进行生动描绘,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4. 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丰富文章表现力,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5. 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记叙文写景状物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记叙文写景状物的定义和意义。
写景状物的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过程引入记叙文写景状物的概念,解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写景状物的作用,如增加情感色彩、描绘细节等。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章:观察与描写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教授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观察周围环境的方法和技巧。
描写景物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2.3 教学过程分配任务,让学生分组观察教室或校园的某个角落,并记录下来。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语言描绘所观察到的景物,包括颜色、形状、声音等。
分享和讨论各组的描写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
第三章:情感与氛围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写景状物中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3.2 教学内容情感和氛围在写景状物中的作用和表达方式。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在写景状物中的应用。
3.3 教学过程讲解情感和氛围在写景状物中的重要性,举例说明。
教授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解释其在写景状物中的应用。
让学生练习运用情感和修辞手法描写一个景物,互相分享和讨论。
第四章:写作技巧与练习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写景状物方法和技巧进行实际写作。
引导学生反思和修改自己的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4.2 教学内容写作技巧和练习的方法和步骤。
自我修改和反思的重要性及方法。
4.3 教学过程分配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观察、描写、表达情感和氛围等方法和技巧进行实际写作。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并进行自我修改和反思。
分享和讨论学生的作品,给予反馈和建议,共同学习和提高。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写景状物方法和技巧。
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动力,拓展写作思路。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学设计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学设计
教《记叙文写景状物》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三版第二单元“表达与交流”——写作。
本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利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平台,借助同伴互助写作小组之间的协作活动,在“做”中学;结合任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写作训练,实现“学”中做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利用线上资源,实现对任务的分派、知识的讲解,线下分析练习,重点突破。
课 1.制作学案上传至学习通,要求学生根据初中所学完成表
格。
2.让学生搜集风景图片,描写出图片中的内容,上课时
在课堂上交流、评价。
1.学生观察图片,
各抒己见。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相互评价。
3、学生观察古诗景物,注意景物的季节特点,积极参与课堂游戏。
一、明确立意,融情于
(
课
景
写
多种表达方
式
景二、抓住特征,细腻描
绘写真景,抒真情
恰当的修辞手法爱家乡,护家乡
状。
记叙文 写景状物 教案
总课时数案例分析:朱自清《荷塘月色》提示:本乂景物描与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
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
3.安排合理的顺序课堂小训练:给古诗排序。
O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杨巨源)O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O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O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李重元)O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O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提示:依据季节顺序,抓住季节的景物特点,冋一季节中还应注意景物的细微变化。
4.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案例分析: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颜色),光滑的石井栏(质地),高大的皂荚树(形状),紫红的桑葚(颜色);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声音),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形态及准确的动作),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速度和力度)向云霄里去了(形态及准确的动作)。
单是周围的短短(规模)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拟人),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给古诗排序的小训练,让学生从古诗中学会观察景物,注意景物的季节特点,学习写作中的常用的排序方法。
有序思维,有序写作。
讲课时从四个方面出发,分别配有案例,但应强调指出,这四方面并不能割裂开来,有的案例可以同时阐释好几项内容。
比如《荷塘月色》一文就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分别阐释。
学生要学会从古诗中去观察事物,掌握写作的顺序。
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写作中一个重要内容,分析时可以先把括号中的内容隐去,学生要自己先思考,然后结合教师的讲解进行记忆。
记叙文 写景状物 教案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写作内容。
二、教学内容1. 写景状物的概念与作用。
2. 写景状物的方法与技巧。
3. 写景状物的实践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写景状物的方法与技巧。
2. 难点:如何将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欣赏优秀写景状物文章,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写景状物的概念、作用及方法技巧。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展示写景状物的过程。
4. 练习:学生动手练习写景状物,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景物,选择一个进行写景状物的练习。
2. 搜集优秀的写景状物文章,进行欣赏与分析。
3. 结合本节课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写景状物的水平。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在写景状物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总结写景状物的方法与技巧。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丰富的景物图片,激发学生想象力。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提高写作的实用性。
八、教学资源1. 优秀写景状物文章示例。
2. 景物图片、视频等素材。
3. 作文评改标准及建议。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写景状物的概念与作用。
2. 第3-4课时:教授写景状物的方法与技巧。
3. 第5-6课时:示范写作及学生练习。
4. 第7-8课时:作品展示与评价。
5. 第9-10课时:总结与课后作业布置。
十、教学反思1. 课后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
2.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4.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教学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记叙文与景状物的文章的与作上 的基本要求,同时课下结合课上所学写一篇文章,加深其理解,以便 于在今后的习作中取得好的成绩。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课题
记叙文写景状物
授课时间
2016.10.12
授课班级
16.616.7
授课类型
讲授课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出席人数
缺席人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能明确写景状物的文章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分析
重点
观察景物,感悟生活,有序地描写景物训练。
难点
观察能力的训练和写作能力的训练相结合。
关键
能够完整的写出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安排
教学流程及主要内容
教法及教师活动
学法及学生活动
一、课前准备
1•用幻灯片制作课件,并布置预
教师讲可上学要用到的 素材准备好。
习作业。
教法:准备式
学生课前可查阅相关资
2•让学生搜集风景图片,并描写
料
出图片中的内容,上课时在课堂上
交流、评价。
2•《窗前的树》提示我们写景状
物时要注意融情于景,寓情于物。
教师给予一定的点拨,引
导学生自己去筛选关键
识的积累。
三、写作要求
信息。
1•要有明确的立意,独特的感受 案例分析:老舍《在烈日和暴可编雨卜》
帝辑修改-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写景状物的基本技巧和要点。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作用和意义2. 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a. 选角度b. 布局结构c. 运用修辞手法d. 细致描绘3. 观察生活和发现美的能力培养4. 写作训练及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细致描绘来表现景物,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进行写作训练。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内容包括景物描写的作用、方法、技巧等。
2. 教学素材:提供一些优秀的写景状物文章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写作纸张、文具等。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景物描写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美丽的景物?是怎样描述它们的?二、讲解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15分钟)1. 选角度:引导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发现景物的特点。
2. 布局结构:讲解开头、中间、结尾的写作方法。
3. 运用修辞手法:介绍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细致描绘:强调细节描写的重要性,举例说明。
三、实践练习(15分钟)1.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选取一个熟悉的景物进行描写。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分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
2. 讨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分析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记叙文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实践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景物描写,但在运用修辞手法和细致描绘方面仍有待提高。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记叙文写景状物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景物的能力,提高写作技巧。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写景状物的顺序和角度。
(2)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描写景物。
2、难点(1)如何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2)如何突出景物的特点,避免千篇一律的描写。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欣赏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多彩的世界里,大自然的美景无处不在。
无论是春天的繁花似锦,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金风送爽,还是冬天的白雪皑皑,都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那么,如何用文字把这些美景描绘出来,让读者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记叙文写景状物的方法。
(二)知识讲解1、写景状物的要素(1)景物:包括自然景观(如山、水、花、草、树木等)和人文景观(如建筑、雕塑、公园等)。
(2)观察:仔细观察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质地等方面的特点。
(3)顺序:可以按照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时间顺序(如四季变化、早晚变化等)或者逻辑顺序(如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等)来描写景物。
2、写景状物的角度(1)视觉:描绘景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2)听觉:描写景物发出的声音。
(3)嗅觉:写出景物的气味。
(4)味觉:描述品尝景物时的味道(如描写水果的香甜)。
(5)触觉:感受景物的质地、温度等。
3、修辞手法的运用(1)比喻:将景物比作其他相似的事物,使描写更形象生动。
例如:“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
”(2)拟人:把景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人类的动作、情感。
比如:“小草从土里探出了脑袋。
”(3)排比:用相同的句式描写多个景物或同一景物的多个方面,增强语势。
“春天的风,轻柔温和;夏天的风,热情奔放;秋天的风,凉爽舒适;冬天的风,寒冷刺骨。
”(4)夸张:对景物的特点进行夸大或缩小,突出其特征。
全国教师技能大赛记叙文写景状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全国教师技能大赛记叙文写景状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敬爱的老师,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设计了一份教师技能大赛记叙文写景状物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
1.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记叙文写景状物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精彩的记叙文作品。
2. 内容安排:
a) 导入:引发学生对写景状物的兴趣,可以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优秀记叙文写景状物的例子。
b) 知识讲解:介绍记叙文写景状物的定义、特点和写作要点,例如:生动的描写细节、具体的感官表达、恰当的修辞手法等。
c) 实例分析:提供一篇篇优秀的记叙文写景状物作品,与学生一起分析其中的亮点和技巧,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发散思维能力。
d) 练习与创作:给予学生足够的写作时间,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主题或选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或想象力进行创作,并在写作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反馈。
e)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班级或同学之间进行互评与讨论,鼓励学生分享优秀作品,让其他学生受到启发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写景状物的兴趣,并培养其记叙文写作技巧。
通过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和实例分析,学生对记叙文写景状物的要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有机会进行创作,并通过展示与互评的方式,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我还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品内容,提供个别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总结起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创造力,通过写景状物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及时的反馈,我相信学生们能够在记叙文写景状物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
谢谢!。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记叙文。
写景状物教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情境活动法和小组活动法,让学生运用XXX和想象的能力,有序地描写景物,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景物,有序地描写景物,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观察能力的训练和写作能力的训练相结合。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境活动法和小组活动法。
教学课时:本节课的教学课时为两课时。
一、课前活动——搜一搜:在课前,将学生分组,让他们收集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物的诗歌和文句。
二、课堂活动——背一背:在课堂上,各小组推选代表参加写景诗文背诵竞赛,并评出优胜者。
三、课堂活动——读一读:教师选择23段精彩的写景文字,让学生阅读并说说好在哪里。
四、课堂活动——说一说:1.教师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景物,或是实景,或是不同角度拍摄的同一景物的照片、影片,师生共同观察。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要求同学们用两三句话写出景物特征,互相交换评改各自推荐抓得准,写得好的文字,说说为什么。
3.师生互动,一起讨论这些描写哪些好,哪些不好,再结合前面背诵和阅读的精彩写景文字的精彩之处,归纳出写景状物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五、课堂活动——练一练:1.分项进行口头训练:1)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按一定顺序口头表述。
2)从不同的感官出发进行描述。
3)就景物展开联想与想象。
2.在口头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实践。
六、教师评讲总结。
秋雨:清晨,我朦胧中感觉到今天的异样——阳光没有透过窗帘伸展四肢。
我舒舒服服地打了个哈欠,起身拉开玻璃门向外望去,细雨正悄无声息地沐浴着这座小城。
近一个月堆积下来的尘埃被轻轻地洗刷干净。
难怪在烟雨飘渺中,小城显得那么惬意,那么安详。
小院中,XXX正沐浴着秋雨。
那火红的石榴花上水珠晶莹剔透,使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石榴花显得更加艳丽妩媚。
好一幅秋雨中的美景,让人的目光不舍得离开这景观。
由此想象,那离家不很远处的橘子园景色一定毫不逊色。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理论课授课教案
任课教师:课程名称:语文(上)
【授课章节】
记叙文写景状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积累写景状物的素材,并能抓住景物或事物的特征加以细致描绘。
2.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写景状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力并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及措施】
重点:掌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力并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措施:活动教学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粉笔
【教学过程】
备注:“教学过程”中“环节”,及“课堂小结”教研室同课头教师教案保持一致;
“说明”、“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改进措施”由任课教师自己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我的空中楼阁》
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地快。
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
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
——《清塘荷韵》
记叙文——写景状物《诗经·采薇》: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
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例文及评析】
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
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轻风。
夏日常有台风,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
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
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却窥见它的树干始终岿然。
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树身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节选自《四季洋槐》)
【评析】这是作者描写夏季洋槐的片段,着力于刻画、
描摹,既有静态的描写,又有动态的描写,极富感情色彩。
它使读者对客观事物如见其行,如闻其声,如观其色,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作者从洋槐的形状、色彩、声音及其变化中感受到丰富的美,从洋槐的浓荫中享受了清凉与恬静,从洋槐的内在品质中得到了熏陶和感染。
洋槐,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一棵树,当作者用和睦相处的态度与其为邻时,用欣赏的眼光审视它时,人与书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神
秘的默契”。
写好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必须遵循一些基本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立意,独特的感受。
要注意情景交融;必须有作者自己独特的感受,丰富的感情体验,明确的立意。
只有当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互交融,客观景物才有了灵性,富有生命气息。
1、《卖白菜》P13第10段:去卖菜的路上“寒风凛冽,
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
”
渲染了当时天气的寒冷,衬托了“我”不想卖出白菜而又不得不卖的绝望心情,也写出当时处于极度贫困的人们灰暗的生活境遇,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同样是描写“早晨、风、太阳、树、鸟儿、流水”等景物,心情不同,笔下的景色就不一样。
【例文1】早晨,微风吹拂,空气清新;刚刚升起的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照在人的身上格外暖和;树枝随风摇曳;枝头的鸟儿欢快地鸣叫
着,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是歌唱一般;树下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地流淌,一路欢歌流向远方......
表达的是欢快喜悦的心情。
【例文2】早晨,北风呼呼地刮着,使人感到阵阵寒意;太阳出来了,发出微弱而凄冷的光芒,在寒风中仿佛马上要熄灭似的;树枝被风摇撼着,树上的鸟儿伴随枝条的摇动凄婉地鸣叫,仿佛也经受不住这寒冬;树下是一湾清冷的溪水,无声而疲惫地流向远方......
表达的是苦闷伤感的
心情。
(二)多角度地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1、定点换景法:立足点固定不变,平视、仰视、俯视或环视,以得到不同的景物画面。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
红色的晚霞。
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
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节选自《海滨仲夏夜》)
【评析】这段描写,作者
的立足点是海边。
由晚霞写到海浪,再随着海浪的翻涌而转移,视线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生动细腻地写出了霞光的动态。
2、移步换景法:立足点不断变化,观察的对象也不断变化。
【例文】最壮观的要数五
峰山的小瀑布了,踩着小桥厚实的木板,穿过密密层层的荷叶,跨过错落有致的鹅卵石,远远就听到瀑布的轰鸣。
转过一个弯,就看见一到如白龙似的瀑布从山上倾泻下来,心情豁然开朗。
(节选自《美丽的五峰山庄》)
3、抓住景物特征:通过视觉去感知景物的形状、颜色、大小和特点等,通过听觉去感知景物的声音,通过
嗅觉去感知景物的气味,通过触觉去感知景物的冷热、软硬、干湿等。
家乡的小树林
小学四年级贺雨轩
我家的旁边有一片小树林,这里环境很好,风景也优美。
春天,小草从泥土里钻出头来;树上长出翠绿的新叶,整片树林焕然一新;小鸟在枝头唱着动听的歌曲,小鸡、小鸭在地上悠闲地觅
食,追逐,让小树林充满了生机。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枝叶一簇簇地堆着,只留一点儿缝隙。
清晨,鸟儿很早就在树枝上叫着。
太阳出来了,树林里却感觉不到热。
我经常躺在草地上,静听着小鸟的歌唱,微风吹来,感到格外凉爽。
秋天,树叶变黄了。
一阵风吹来,金黄色的落叶犹如千万只蝴蝶从树上飞下来,飘逸,婀娜。
冬天,树叶不见了,换
上了白色的西装。
小草也不见了,变成了白色的地毯。
树林里的朋友们都不见了,但我有了新朋友——雪人,我和它玩得可高兴了。
小树林可真美呀,我一定要看护好它。
(三)安排合理的顺序
1、空间: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从远而近;
2、时间:一天——清晨、中午、傍晚,或季节——春、夏、秋、冬等。
3、整体、局部:全景到局部或局部到全景。
练习:比较下面两段描写,指出原文描写中存在的问题。
【原文】天下着雨,我撑着雨伞走在大街上。
黑色的
雨云挡住了视线,只有在云雾开豁之间,才能隐隐约约地看到全城鳞次栉比的房屋的影子。
我仰起脸来,只见街旁住宅建设工地林立的脚手架都织进了雨帘,在若有若无之中。
小巷里积满了水,一辆又一辆的汽车溅起水花从巷口闪过。
街上行人稀少,商店里没有什么顾客。
【修改】天下着雨,我撑
着雨伞走在大街上。
(街上湿漉漉的,汽车驶过水洼溅起一片水花。
人行道上行人稀少,临街的商店里没有多少顾客,街旁的小巷里积满了水。
)黑色的雨云挡住了视线,只有在云雾开豁之间,才能隐隐约约地看到全城鳞次栉比的房屋的影子。
我仰起脸来,只见街旁(路边的)住宅建设工地林立的脚手架都织进了雨帘,在若有若无之中,小巷里积满了水,一辆又一辆的汽车溅起水花从巷口闪
过。
街上行人稀少,商店里没有什么顾客(远处的建筑物被雨封住,看不清它的影子)。
【改文】天下着雨,我撑着雨伞走在大街上。
街上湿漉漉的,汽车驶过水洼溅起一片水花。
人行道上行人稀少,临街的商店里没有多少顾客;小巷里积满了水。
我仰起脸来,只见路边的住宅建设工地林立的脚手架都织进了雨帘,远处的建筑物
被雨封住,看不清它的影子。
(四)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1、可以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2、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
3、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
【佳作欣赏】
春天来了
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人间,一切又都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春风吹拂,给人带来阵阵暖意。
柳条发芽了,在风中翩翩起舞,姿态婀娜;“野火烧不尽”的小草,从泥土中探出了小小的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小路边、草丛中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花朵儿都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开
放,争奇斗艳,散发出诱人的芬芳。
一只只蜜蜂闻到了花的芳香,都不约而同地飞来采蜜,在空中飞来飞去。
树上的鸟儿,唱着动听的迎春曲,释放着蓄积了一个冬天的激情。
田野里还传来一阵阵青蛙的鸣叫,那声音可是优美动听的田园交响曲啊!
雨后的春天是最美好的。
一阵蒙蒙的细雨过后,大地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树木青翠欲滴;草叶上沾着水珠,在风中摇曳;空气格外
清新,叫人感到透心的舒畅。
啊,春天是这么美好,迷人,我爱春天!
四、课堂写作练习
根据图中的内容:“露珠映着初升的朝阳,停在草叶子上”写一段不少于100
字的短文。
【写作例文】早晨,晶莹的露珠映着初升的朝阳,停在翠绿的叶子上,像一颗颗璀璨的小珍珠在叶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又像顽皮的孩子在叶间眨巴着大眼睛。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时,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哺育着禾苗;每当黎明降临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
疲倦的眼睛。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文
以“学校的小花园”为题,写一篇写景短文,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