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规定
中小学三公经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规范三公经费(即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费、公务差旅费)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结合中小学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级各类中小学。
第三条三公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执行。
(二)公开透明: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应向师生公开,接受监督。
(三)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杜绝浪费。
(四)合理使用:确保三公经费用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需要。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学校成立三公经费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三公经费的统筹管理、决策和监督。
第五条三公经费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一)制定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审核、审批三公经费使用计划。
(三)监督检查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
(四)对违反三公经费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六条学校财务部门负责三公经费的具体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一)编制三公经费预算。
(二)审核、审批三公经费支出。
(三)对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核算和监督。
(四)定期向三公经费管理领导小组报告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
第三章预算管理第七条三公经费预算编制:(一)根据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实际情况,编制三公经费预算。
(二)预算编制应遵循“量入为出、统筹兼顾、重点保障”的原则。
(三)预算一经批准,不得随意调整。
第八条三公经费预算执行:(一)严格执行预算,不得超预算支出。
(二)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预算执行质量。
(三)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需经三公经费管理领导小组批准。
第四章支出管理第九条三公经费支出范围:(一)公务接待费:用于接待来访的上级领导、专家、学者等。
(二)公务用车费:用于学校公务用车维修、燃油、保险等费用。
(三)公务差旅费:用于学校教职工因公出差、培训、考察等产生的交通、住宿、伙食、通讯等费用。
第十条三公经费支出审批:(一)公务接待费:由学校办公室提出接待方案,经三公经费管理领导小组审批后执行。
三公经费管理规定
三公经费管理规定三公经费是指政府在公务接待、国内外宾客接待和公务车辆管理等方面所支出的经费。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三公经费的使用,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定:一、预算管理:1. 三公经费的预算应当列入年度预算计划,并由财政部门进行审核和批准。
2. 各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三公经费的预算额度,并定期报送财政部门备案。
二、使用管理:1. 各部门在使用三公经费时,必须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2. 在使用三公经费过程中,应优先使用公务接待场所和公务用车,减少外部场所和租用车辆的使用。
3. 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审查和监督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确保经费使用合理、合规,不得出现浪费、奢侈等情况。
4. 对于违规使用三公经费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进行追责和处理,包括处罚、责令退还经费、行政调整等。
三、审批管理:1. 对于需要举办大型、重要的公务活动,须提前向财政部门提交审批申请,并出具详细的预算计划和活动方案。
2. 财政部门应当对审批申请进行审核,确保活动预算合理、用途正当。
3. 在审批过程中,应注重公开透明和公正公平,依法予以审批,不得擅自扩大预算或违规审批。
四、监督管理:1. 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监督和审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制止,确保经费使用合规。
2. 同时,各级纪委应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监管和检查,对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3. 年度末,各部门应向财政部门报送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材料,经财政部门审核后公布。
以上是对三公经费管理的规定,旨在落实财政部门的监管职责,强化各部门对经费使用的责任意识,确保三公经费的合理使用和透明管理。
只有坚持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2024年三公经费规章制度
2024年三公经费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三公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政府效能的提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2024年度政府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和管理,其中政府各级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直属机构、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主管部门。
第三条三公经费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为公务活动所支出的公务用车购置、燃油、维护、管理费用,公务接待费以及办公用房租金、水电费等相关费用。
第四条三公经费应当遵循经济适用、精打细算的原则,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公务活动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经费申请和审批第五条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具体需要,提前制定年度三公经费预算计划,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第六条三公经费预算计划应当明确列示各项支出明细和合理的费用标准,并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报批。
第七条三公经费的预算计划应当包括公务用车购置、燃油、维护、管理费用的预算、公务接待费的预算以及办公用房租金、水电费等的预算。
第八条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求以及预算计划,按照程序提出具体的经费申请,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提供相关支出。
第九条经费申请应当包括申请书、支出明细以及必要的附件材料,其中支出明细应当细化到具体项目和金额。
第十条经费审批应当依法依规,严格按照预算计划和审核程序进行,不得违反相关规定和纪律。
第三章支出标准和限制第十一条公务用车的购置、燃油、维护、管理费用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不得超出规定的标准。
第十二条公务用车的购置应当优先考虑节能环保的车型,并根据具体需要和经济状况合理配置数量和规格。
第十三条公务用车的燃油费用应当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报销,不得超出标准。
第十四条公务用车的维护和管理费用应当进行合理的计划和预算,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支出和报销。
三公经费管理制度
三公经费管理制度为了规范三公经费的使用,加强经费管理,以下制定了三公经费管理制度。
一、三公经费的定义:三公经费是指用于公务人员出差、会议和车辆使用等与公务活动相关的费用支出。
二、使用范围:三公经费仅限于公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公务出差、会议和公务用车。
三、经费预算:各单位应根据年度工作计划提前编制三公经费预算,并提交给上级单位进行审核。
预算应包括费用项目、金额和使用情况说明。
四、经费审批:三公经费的审批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单位内部规定执行,确保公开透明、合法合规。
相关经费的审批文件应包括活动目的、预算金额、费用使用计划、参与人员及安排等必要的细节。
五、经费使用:1. 出差费用:根据出差地区和行程的不同,合理安排差旅费的标准,严禁超标准报销。
出差期间的餐费应按规定报销,严禁高档饭店消费。
2. 会议费用:会议期间的场地租赁、住宿、餐费等应按规定报销,并不得安排过度奢侈的活动。
3. 车辆使用费用:公务用车的使用应按规定进行,私车公用应经相关审批,严禁滥用公务车辆、私车公用或者私人车辆承担公务出行费用。
六、经费报销:凡涉及三公经费的报销,必须备齐相关费用的原始有效凭证,如发票、收据等,并填写完整的报销单据。
对于出差费用报销,还需要提供出差任务书和出差总结报告。
七、经费监督:各单位的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应进行日常监督,特别是出差、会议和车辆使用等重点费用的管控。
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应及时进行纠正,并追究责任。
八、经费公开:单位应定期公开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将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在单位网站或其他适当的方式公开,公布在单位内部通告栏等地方。
九、违规处理:对涉嫌违规使用三公经费的人员,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立案调查,并追究法律责任。
经认定的违规使用行为,应及时追回相关费用,并依纪依法给予相应的处分。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各单位应严格执行,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修订和完善。
三公经费管理实施细则
三公经费管理实施细则一、总则为确保三公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定义与范围1. 三公经费:指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
2. 公务接待费:指单位在开展公务活动中,为接待来宾发生的支出。
3.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购置、租赁、维护、使用公务用车的费用。
4. 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因工作需要,组织出国(境)团组发生的费用。
三、预算管理1. 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务状况,合理编制年度三公经费预算。
2. 年度三公经费预算应明确各项费用的具体用途、金额、支出时间等内容。
3. 三公经费预算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得调整。
如确需调整,应按程序报批。
四、支出管理1. 公务接待费支出(1)公务接待应遵循简化礼仪、务实节俭的原则。
(2)公务接待费支出应严格按照国家和我单位规定的标准执行。
(3)公务接待费支出需凭据报销,报销时应提供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接待时间、地点、事由等相关信息。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1)公务用车购置应严格按照国家和我单位规定执行。
(2)公务用车运行费包括燃料费、维修费、保险费等,应据实报销。
(3)公务用车应实行集中管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3.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1)因公出国(境)应严格遵循国家和我单位规定。
(2)因公出国(境)费用包括国际旅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应据实报销。
(3)因公出国(境)团组应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并接受审计。
五、审批程序1. 三公经费支出需经单位负责人审批。
2. 审批时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接待对象信息、公务用车使用记录、因公出国(境)团组批文等。
3. 审批通过的三公经费支出,由财务部门予以报销。
六、监督检查1. 单位应建立健全三公经费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三公经费使用的监督。
2. 定期对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接受上级部门对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检查。
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的公务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以下简称“三公经费”)管理,规范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部门和个人,是本单位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三公经费”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规定,确保“三公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
(二)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杜绝铺张浪费。
(三)公开透明:加强“三公经费”预算、执行和监督的公开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
(四)强化责任:明确各部门和个人在“三公经费”管理中的职责,确保责任落实。
第二章“三公经费”管理内容第四条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一)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严禁无预算或超预算安排出国(境)经费。
(二)出国(境)人员需提供出国(境)任务批准文件,明确出国(境)目的、时间、人数、费用预算等。
(三)出国(境)经费支出必须使用公务卡结算,不得以现金或其他形式支付。
第五条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管理(一)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标准和审批程序,严禁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
(二)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用应纳入年度预算,实行预算管理。
(三)公务用车使用必须符合规定,严禁公车私用。
第六条公务接待费管理(一)公务接待应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执行,严禁超标准、超范围接待。
(二)公务接待费用应纳入年度预算,实行预算管理。
(三)公务接待费用结算必须使用公务卡结算,不得以现金或其他形式支付。
第三章“三公经费”预算管理第七条“三公经费”预算编制(一)各部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编制“三公经费”预算,并报送财务部门审核。
(二)财务部门对各部门报送的“三公经费”预算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报单位领导审批。
第八条“三公经费”预算执行(一)财务部门按照批准的“三公经费”预算,合理安排支出。
《三公经费的规章制度》
《三公经费的规章制度》一、公务接待公务接待是指政府机关和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接待来访人员、参加活动的行为。
公务接待经费是三公经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必须符合相关的规定和制度。
首先,公务接待的标准必须合理,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各级政府和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接待标准,包括接待标准的金额、次数、对象等内容。
其次,公务接待必须进行预算审核,不得临时增加或超标准使用。
接待活动必须提前报备预算,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
再次,公务接待必须有明确的用途和目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或违反廉洁纪律。
接待活动应当服务于单位的工作需要,不能以应酬为目的或为谋求私利。
最后,公务接待的过程必须记录完整,不得隐瞒或篡改。
接待活动的相关凭证和材料必须按规定归档保存,便于审计和监督。
二、公务出国公务出国是指政府机关和单位工作人员因公务需要前往国外进行工作、交流、考察等活动。
公务出国经费是三公经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也必须符合相关的规定和制度。
首先,公务出国的标准必须合理,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各级政府和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出国标准,包括出国的对象、地点、时间、费用等内容。
其次,公务出国必须进行预算审核,不得临时增加或超标准使用。
出国活动必须提前报备预算,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
再次,公务出国必须有明确的用途和目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或违反廉洁纪律。
出国活动应当为单位的工作服务,不能以游玩或购物为目的或为谋求私利。
最后,公务出国的过程必须记录完整,不得隐瞒或篡改。
出国活动的相关凭证和材料必须按规定归档保存,便于审计和监督。
三、公务用车公务用车是指政府机关和单位为履行职责需要购置和使用的专用车辆。
公务用车经费包括车辆购置、运行、维护、保险等费用,也是三公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使用也必须符合相关的规定和制度。
首先,公务用车的管理必须严格,不得私自分配或私自使用。
各级政府和单位要建立健全用车管理制度,规定用车的申请、审批、派车等程序,严格控制车辆的使用范围和次数。
国有企业三公经费规定
国有企业三公经费规定国有企业三公经费是指国有企业用于公务接待、公务差旅和公务用车的费用支出。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为了加强管理、规范行为、提高财务透明度,国有企业三公经费的规定被列入了重要的监管内容之一。
首先,针对公务接待费用的规定。
根据相关规定,公务接待费用主要用于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及重要客户等。
国有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接待标准,明确各项费用的范围和限额。
一般来说,公务接待费用包括接待场所的租赁费用、餐饮费用、礼品费用等。
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加强对公务接待行为的监管,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其次,针对公务差旅费用的规定。
公务差旅费用主要用于国有企业员工因公外出活动产生的交通、食宿、差旅补贴等费用支出。
国有企业应制定并公布公务差旅费用的标准和范围,明确各项费用的限额和报销条件。
一般来说,公务差旅费用包括交通费用、住宿费用、膳食费用和差旅补贴等。
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加强对公务差旅行为的监管,确保费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最后,针对公务用车费用支出的规定。
公务用车费用主要用于国有企业内部公务活动所需的车辆维护、保险、加油和停车等费用支出。
国有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公务用车费用的标准和范围,明确使用车辆的类别和限额。
一般来说,公务用车费用包括车辆购置费用、车辆保险费用、车辆维修费用和车辆加油费用等。
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加强对公务用车行为的监管,确保车辆的合理使用和费用的合法支出。
总之,国有企业三公经费规定是为了规范和规定国有企业在公务接待、公务差旅和公务用车方面的费用支出,旨在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和财务透明度。
各国有企业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监管和审核,确保公款的合理使用和避免浪费,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和形象。
同时,也应加强对三公经费规定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干部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廉洁意识,共同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公经费管理办法
三公经费管理办法三公经费管理办法为规范三公经费管理,切实保障公款安全,保障公务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三公经费管理办法》。
一、总则1. 本办法专门合用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公共机构三公经费的支出管理。
2. 三公经费包括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运行费及因公举行会议、培训、调研、业务考察等所需经费。
3. 各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本单位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并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
4. 本办法是制定和执行三公经费管理制度的基础和依据。
二、经费标准1. 公务接待费(1)公务接待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公务接待。
(2)公务接待范围内的食品饮料、礼品、宾馆住宿、交通等支出,均应合理、规范、节约。
(3)公务接待费用的合理标准应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并在使用前公开向社会公示。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公务用车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数量、性能、级别。
(2)公务用车的购置、运行费应当通过招投标或者采购等公开的方式进行,严格控制采购价格,尽量选择节能环保、购置、使用成本低的车辆。
(3)公务用车的管理应严格制度、规范操作、节约使用。
3. 因公举行会议、培训、调研、业务考察等所需经费(1)因公需要举行会议、培训、调研、业务考察等活动的,应提前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得到审批。
(2)活动的费用应按规定程序报销,费用标准应符合实际需要和节约原则。
三、经费管理1. 严格预算和限额管理(1)每年经费预算应编制详细,与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相结合。
(2)各项支出限额应经过详细分析,并按照预算和限额执行。
2. 合理使用经费(1)各项三公经费应用于公务活动,并做到不多、不滥、不乱花。
(2)对于公务活动中浮现的“小钱”支出,应在规定范围内自行解决。
3. 控制使用范围(1)三公经费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严禁将三公经费用于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用途。
(2)严禁任意增减三公经费项,严禁借三公经费行私人活动。
四、监督管理1. 内部监督(1)各级领导应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并实行批准和审核制度。
三公经费管理办法(最新)
三公经费管理办法(最新)三公经费管理办法(最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三公经费(即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第三条三公经费管理应遵循公开、透明、规范、节约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各级财政部门负责三公经费的预算编制、资金分配、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五条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负责本单位三公经费的预算执行、内部管理和信息公开。
第三章预算管理第六条三公经费预算应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可能,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编制。
第七条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规模,不得超预算或无预算支出。
第四章支出管理第八条三公经费支出应严格执行国家财务制度和支出标准,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或提高支出标准。
第九条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格控制接待规模和标准。
第十条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应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严禁超编购置和豪华装饰。
第十一条因公出国(境)费用应严格控制,严格执行审批程序,严禁公款旅游。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二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定期对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三条对违反三公经费管理规定的行为,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六章信息公开第十四条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应定期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预算和支出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七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财政部门负责解释。
原有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示例性质的管理办法,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实际制定管理办法时,应详细考虑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单位实际情况、以及行业特点等因素。
三公经费管理办法
三公经费管理办法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政府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事务的管理和运作,政府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支出,其中包括三公经费。
三公经费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政府部门在三公活动中的经费使用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本文将从三公经费的概念、管理原则、经费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三公经费的概念三公经费又称公务接待费、公务差旅费和公务用车费,是政府机关为开展公务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支出。
其中,公务接待费用于接待国内外来访的官员、外交使节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公务差旅费用于公务出差期间的交通、住宿和伙食等费用;公务用车费用于政府机关和公务人员使用的车辆购置、运行和维护费用。
三、三公经费管理的原则三公经费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规性原则:三公经费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确保合法合规。
2. 公开透明原则:三公经费的使用应接受监督,政府部门应及时公开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以确保信息公开和透明化。
3. 限额管理原则:政府部门应制定经费使用的定额标准,明确经费使用的范围和额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支出。
4. 效益导向原则:三公经费的使用应以提高办公效率和公务形象为导向,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四、三公经费使用范围及要求1. 公务接待费公务接待费是用于接待来访官员、外交使节、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的费用。
政府部门在使用公务接待费时,应严格遵守以下要求:(1)接待对象应符合相关规定,不得滥用公务接待费;(2)接待活动的形式和规模应与接待对象的身份和来访目的相适应;(3)接待费用的使用应经过合理安排和审批,不得超出规定的费用预算。
2. 公务差旅费公务差旅费是用于公务出差期间的交通、住宿和伙食等费用。
政府部门在使用公务差旅费时,应遵守以下要求:(1)出差计划应经过审核和批准,确保出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2)选择交通工具和住宿标准应合理节约,不得奢华或超标;(3)出差期间的伙食费用应适度合理,不得浪费。
三公经费管理规定(试行)
三公经费管理规定(试行)
本规定是为了加强三公经费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公款使用合法、合规、透明,并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单位使
用三公经费的管理与监督。
二、三公经费
三公经费是指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
差旅费等相关支出。
三、使用原则
1. 公款使用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法违纪。
2. 公款使用应符合经济合理、合规合理、节约合理的原则。
3. 公款使用应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四、管理措施
1. 三公经费的使用应事先制定预算,按照程序审批,严禁超出
预算范围的支出。
2. 三公经费的使用应严格核销,做到明细账实、资料凭证全。
3. 三公经费的使用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记录使用情况和相关
文件资料。
4. 三公经费的使用应定期进行审核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三公经费的使用应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五、责任追究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人的法律责任。
六、附则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有效期为三年。
如需修改或延长,
应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以上为《三公经费管理规定(试行)》的内容,遵守规定将有助于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公款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透明性。
所有使用三公经费的单位应该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防止公款浪费和滥用。
三公经费规章制度
三公经费规章制度
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中用于公务接待、差旅费和公务用车等方面的经费规定和管理制度。
1. 经费来源和用途:三公经费的来源一般是来自单位财政预算,用于支付公务接待费、差旅费和公务用车费用。
公务接待费主要用于接待活动、会议、培训等场合的餐饮、住宿等费用;差旅费主要是指公务出差期间的交通、住宿、餐饮等费用;公务用车费则是指用于公务活动的交通工具的运营维护和使用费用。
2. 预算编制和执行:单位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要求,编制三公经费预算,明确经费的总额和各项细目,并按照预算执行。
3. 经费审批和管理权限:三公经费的审批和管理应遵循层级逐级审批的原则,确保经费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经费管理权限一般由单位的财务部门或者专门设立的财务管理机构负责,确保三公经费的使用合规和合理。
4. 经费使用限制和监督:三公经费使用应遵循节约和合理原则,确保经费使用符合公务需要,并避免浪费和滥用。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对经费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5. 经费公开和报告:单位应及时公开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根据相关要求,定期向上级机关或者财政部门报告三公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和使用情况。
以上是关于三公经费规章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的实施细则可能因组织机构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规定
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规定
三公经费是指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和公务差旅费。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以下制定了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
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保障三公经费的合理使用。
第二条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管理,切实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第三条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支出三公经费,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第二章具体规定
第四条公务接待费的支出标准不得超过税前月薪的百分之十。
第五条公务用车的配备数量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并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
第六条公务差旅费的支出应当与工作任务的需要相符,且不得存在超支情况。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七条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监督管理,确保经费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第八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三公经费审批程序,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九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三公经费的检查评估机制,定期对三公经费开支情况进行评估。
以上是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各事业单位应当严格遵守,确保公款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经济效益。
中央三公经费管理规定
中央三公经费管理规定中央三公经费管理规定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的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和公务出国经费的管理,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持官员廉洁奉公的形象,中央政府制定了中央三公经费管理规定。
一、公务接待经费的管理中央政府明确规定,公务接待经费必须严格按照公务需要和财务预算进行安排,不得超越或擅自提高标准。
公务接待应遵循基本原则,包括“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节俭办事、合理安排”的原则。
公务接待经费的使用应当公开透明,接待费用、接待对象、接待地点、接待内容等应当及时公布,接待记录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公开,接待经费不得私分和挪用。
二、公务用车的管理中央政府规定,公务用车必须按照规定的类型、品牌、数量和用途进行配置和使用。
公务用车的配备必须符合工作需要,不得超标超档,不得超额配置。
公务用车的管理应当加强审计监督,用车情况应当及时公开,不得滥用权力和资源。
对于不再需要使用的公务用车,应当及时淘汰或置换,避免形成闲置资源。
三、公务出国经费的管理中央政府规定,公务出国经费必须按照工作需要和财务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管理。
公务出国人员的名单、出国时间、出访目的、交流内容等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公务出国经费不得私分和挪用,不得进行超标和奢华的安排。
公务出国人员必须恪守工作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维护国家的形象和利益。
中央三公经费管理规定的出台,对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和资源利用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这些规定明确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和公务出国经费的使用原则和标准,确保了这些经费的合理、透明和有效使用。
同时,这些规定也加强了对公共资源的审计监督,遏制了滥用和浪费的现象。
中央三公经费管理规定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和官员共同努力,加强自我约束和监督,真正将限制性规定转化为约束性行为。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中央三公经费管理规定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廉洁意识,确保这些规定的贯彻执行。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央三公经费管理的目标,提高财政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官员廉洁奉公的形象。
三公经费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简称“单位”)三公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三公经费,是指单位在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和因公出国(境)等方面的经费支出。
第三条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三公经费管理制度,确保三公经费使用的规范、节约、高效。
第二章管理原则第四条三公经费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三公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
2. 厉行节约: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 公开透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4. 科学合理: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合理编制三公经费预算,合理安排经费支出。
第三章预算管理第五条各单位应当将三公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第六条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应当遵循以下要求:1. 科学合理:根据单位工作实际,合理测算三公经费需求,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严格控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规模,不得随意扩大预算规模。
3. 细化分解:将三公经费预算细化分解到具体项目和用途,确保预算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第七条三公经费预算一经批准,不得随意调整。
确需调整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
第四章支出管理第八条三公经费支出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超支。
第九条公务接待支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必要性:接待活动应当有利于工作,不得铺张浪费。
2. 从简节约:接待标准应当从简,不得超出规定标准。
3. 公开透明:接待活动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第十条公务用车支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配置: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公务用车。
2. 规范使用:公务用车应当规范使用,不得用于非公务活动。
3. 节约使用:公务用车应当节约使用,不得浪费。
第十一条因公出国(境)支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必要性:出国(境)活动应当有利于工作,不得随意出国(境)。
三公经费规章制度
三公经费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规范三公经费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有关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三公经费是指政府机关用于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和公务出国(境)等方面的经费支出。
第三条三公经费管理原则是经济、合理、规范、公开。
第四条三公经费管理遵循节约用钱的原则,厉行节约,严格控制开支,保证经费使用的合理、有效。
第五条三公经费的支出应符合经费使用标准,不得违规使用,不得超标准执行。
第二章三公经费使用范围和标准第六条政府机关接待活动属于公务接待,应严格按照规定办理接待手续,控制费用,避免浪费。
第七条公务用车应当合理使用,不得私自使用,不得超范围、超标准使用。
用车应按照规定登记、审核、使用。
第八条公务出国(境)活动应当经过严格审批,实事求是,避免出国(境)浪费。
第九条三公经费的标准由上级财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政策制定,并定期调整。
第十条三公经费使用应当在财政预算范围内,不得超支。
第三章三公经费管理机构和责任第十一条政府机关应当设立三公经费管理机构,负责三公经费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审计。
第十二条三公经费管理机构负责编制三公经费管理制度,监督和检查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并向上级报告。
第十三条三公经费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年度三公经费预算,合理安排经费使用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十四条政府机关领导干部应当对本单位的三公经费管理负有领导责任,应严格执行三公经费制度,对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部门、单位负责人应当对本部门、单位的三公经费管理负有行政责任,应当严格执行三公经费制度,对违规使用经费的责任人进行追责处理。
第四章三公经费管理程序第十六条政府机关三公经费的使用应当按照本规章制度执行,经费的支出必须经过预算、审批、使用、报销程序。
第十七条三公经费使用前,应当编制使用计划,明确经费的用途、金额、时间等,并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
三公经费管理规定全文
三公经费管理规定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进一步从严控制和压缩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公务接待费用(以下简称“三公”经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事业成本,不断提高机关效能,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三公”经费是指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所产生的费用,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包括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包括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是指单位为执行公务和开展业务需要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包括在接待中发生的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等支出。
第三条局机关及局属事业单位适用本规定。
其中,事业单位包括参公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局属国有企业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计划管理第四条严格“三公”经费预算管理。
局机关和局属事业单位按照“三公”经费管理有关要求,从严编制“三公”经费预算,硬化预算约束,确保“三公”经费预算明显下降。
第五条因公出国(境)计划管理。
每年12月初,局属事业单位将本单位因公出国(境)计划报至局组织人事编制科汇总,待局主要领导批准同意后向市外事管理部门申报。
市外事管理部门将我局申报情况纳入全市下一年度出国(境)计划,征求市纪检监察机关、财政部门意见后,报政府批准。
自行组团和参加省级以上机关组织的双跨团组,均须按程序纳入计划报批,未纳入计划的市外事部门将不安排出访任务。
第六条公车配备、更新。
局属事业单位将本单位公车配备、更新计划报至局办公室汇总,待局主要领导批准同意后向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申报。
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将我局申报情况纳入全市年度公车配备、更新计划内,征求市纪检监察机关、财政部门意见后,报政府批准。
第七条公务接待费用控制指标。
市财政部门会同市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各部门单位的工作实际,结合当年目标任务,核定各单位的公务接待费用年度控制指标,报政府批准后下发执行。
三公经费管理办法
三公经费管理办法
三公经费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规范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避免浪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二、管理范围
1. 三公经费涉及范围
三公经费指的是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差旅费。
2. 资金来源
三公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单位收入、批复预算等资金渠道。
三、管理要求
1. 支出标准
公务接待费:以节约为原则,不得超标超额;
公务用车:严格控制购置及运行费,优先考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公务差旅费:合理控制行程安排,选择经济实惠的出行方式。
2. 报销审核
申请报销需符合规定的审批流程,审批人员应对申请进行审核核实;
各单位应加强内部审计核查,确保三公经费使用合法合规。
3. 审计监督
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监督审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将公布本单位三公经费预算、支出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四、责任与制裁
1. 责任主体
各单位领导对本单位三公经费使用负有监督责任;
财务部门负责具体执行管理办法。
2. 违规处理
如果发现有违规使用三公经费的情况,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责任追究、行政处罚等。
五、附则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经相关部门协商一致后重新修订。
以上为三公经费管理办法,凡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将严格依法处理。
三公经费规章制度
三公经费规章制度
1.经费来源:三公经费的来源包括政府预算拨款、企事业单位拨款、其他资金等。
2.经费使用原则:三公经费的使用应遵循经济、合理、公开、公平、规范的原则,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3.经费使用范围:三公经费主要用于公务活动、公务出国(境)、公务接待三个方面的支出。
4.经费申请和报销:三公经费的申请和报销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需要提供相关支出单据和报销凭证。
5.经费监管机制:建立完善的三公经费监管机制,包括预算编制、审批、使用、监督和检查等环节,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6.经费公开透明:三公经费的使用应公开透明,及时向公众披露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7.经费限额和限制:对于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公务活动、公务出国(境)、公务接待,应设定经费限额和限制,避免过度浪费和奢侈消费。
8.经费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合规性,防止财务违规行为。
9.经费审计和评估:定期进行经费审计和评估,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0.经费追责机制:对于违反规定的经费使用行为,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依法追责并对损失进行追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牌职业技术学校“三公”经费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节约型校园建设,规范“三公”经费使用与管理,根据国家及省财政厅关于“三公”经费公开(示)的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三公”经费是指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
第二条“三公”经费预算纳入学校整体预算管理。
公务接待与公务用车运行费、公务用车购置费、因公出国(境)费分别由校长办公室、总务处提出支出计划,由财务室审核后报学校有关会议审议,经有关会议批准后纳入学校预算,学校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在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
第三条“三公”经费按照总额控制、从严从紧、勤俭节约的原则使用,杜绝奢侈浪费,杜绝超预算、超标准、超范围支出。
第四条公务接待应当按照简化礼仪、务实节俭、杜绝浪费的原则加强管理和规范,严格执行学校《公务接待制度》第五条公务用车购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政府集中采购。
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标准,控制公务用车编制和数量,选用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要求的中低档公务用车,不得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除地理环境和工作性质
特殊外,不得配备越野车;不得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
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建立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和统计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公务车辆管理制度》。
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的油耗和维修保养费用,对公务用车油耗、维修保养费用实行单车核算,并不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第六条因公出国(境)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对出访事由、内容、必要性和日程安排进行审查,不得安排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考察和培训,减少因公出国(境)团组、人员数量和在国(境)外停留时间。
第七条“三公”经费的使用和审批应严格执行《预算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第八条“三公”经费支出实行公开透明制度,定期公布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等经费的预算、决算和绩效考评情况,接受纪委、监察、审计、教职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九条本办法总务处负责解释,自发文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