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索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制度1、想知道什么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李宜普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前和发生时采取哪些预防和处理措施,是否需要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问题上,《安全生产法》确立了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这就突破了主要依靠事后处理的传统模式,将事故预防工作提升到更加积极、更加超前的层面,必定促进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改革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完善。
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必要性为加强事故应急救援、减少事故损失,多年来国家在消防、核事故、海上搜救、矿山和化工、森林、地震、洪水等方面相继建立了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发挥了很大作用。
虽然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采取过很多防范措施,但始终没有依法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应急救援不力成为生产安全事故后果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对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应急救援在预防事故、及时处理事故和避免、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存在着侥幸麻痹,重事前、轻事后,重处理、轻应急的倾向。
二是缺乏事故应急救援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没有建立统一、高效的国家应急救援体系。
发生重大、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事故时,由于不能统一调动社会应急救援资源,往往是措手不及,临时抱“佛脚”,结果是扩大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是没有科学地整合各种事故应急救援资源,救援力量分散,应急救援指挥职能交叉,缺乏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救援能力不能满足需要。
四是法律没有对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生产等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建立应急救援制度作出规定,发生重大、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因不能及时有效地施救,导致死伤众多,损失惨重。
如2003年12月23日发生的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石油钻探公司罗家16H井天然气井喷事故,死亡243人,其中绝大部分死亡人员是井区一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村民。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篇一:关于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关于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接到《关于开展全县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的通知》后,按照要求对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相关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我局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基本原则及时制订了《*******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预案内容包括: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害事件、自然灾害事件、网络信息和保密安全事故等5类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兼任办公室主任。
成立了5个专项应急处置小组分别负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害事件、自然灾害事件、网络信息和保密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制订了相关的应急处置办法。
(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
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5个以班子成员为组长的专项应急处置小组。
各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下,实行分工合作,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打总体战,确保了应急预案的高效有序运行,及时处置本局职能范围内的各类突发事件。
二是加强学习培训。
组织学习了中央及省、市、县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学习了应急管理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全局干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三是积极演练。
严格落实了应急值班制度。
在元旦、春节、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启动了相关应急预案。
为确保假期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全局落实了24小时值班制度,局领导班子和值班人员保持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
建立健全了隐患排查机制,切实加强了对危险源的排查和监控,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治理大隐患,预防大事故。
(三)应急预案制定和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20年工作要点的安排,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为组长,州人大常委会社会委、州应急管理局有关同志为成员的调研组于7月下旬,对全州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采取实地察看、现场询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先后察看了XX等,听取了州人民政府、大理市人民政府的情况汇报,州级发改、水务、林草、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地震、气象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我州于2019年3月设立了大理州应急管理局,明确了职能职责和人员编制,按照边组建、边应急、边防范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认真履行应急救援、安全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职能职责,全州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组建至今年6月,共有效组织应急救援55起,妥善处置了7起较大事故和自然灾害,完成防灾减灾知识“大讲堂”120场次,开展应急演练1011次。
2019年全州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2018年下降52.5%、52.8%。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州、县(市)两级成立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减灾委员会三个议事协调机构。
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全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救援相关工作,下设森林防灭火、抗震救灾、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州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全州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全州安全生产工作重大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州减灾委员会主要承担全州抗灾救灾和防灾减灾综合协调工作。
州级三个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州应急管理局,负责做好日常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巡查考核等工作。
(二)整合资源,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全州共有各类救援队伍314支,基本形成了以消防救援、森林消防2支综合救援队伍为骨干,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为突击力量,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矿山救护、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医疗救护等行业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应急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及应急指挥系统规划
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及应急指挥系统规划前言石化企业是具有较高风险的工业领域,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一旦事故发生,不仅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还会严重威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石化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指挥系统规划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石化企业应注重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并将其贯彻到企业管理和生产实践中,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该制度体系应包括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流程等。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石化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使员工以及与企业相关单位、群众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要求和措施。
同时,企业还应定期组织实施应急演练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和完善。
安全生产监测与预警石化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监测与预警系统,尽早发现生产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监测与预警体系应覆盖石化企业所在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过程、设备状态、人员行为、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
并要求对于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安全生产事件,要制定相应的预警和应急处置计划。
应急指挥系统规划概述石化企业应急指挥系统规划是建立在安全生产管理基础之上的。
其主要任务是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高效地响应并处置,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
因此,石化企业应急指挥系统规划的重点是建立高效、深入的应急指挥体系,并确保其能够顺利运行。
应急指挥组织体系石化企业应急指挥组织体系应根据企业规模、生产工艺、生产特点和安全风险等因素考虑,合理划分出各级指挥部门和应急指挥人员。
同时,应保证各级指挥部间通信畅通、信息流动和交流沟通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应急处置流程石化企业应建立灵活、科学的应急处置流程。
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预案和实际处置方案,并进行经常性演练和检验。
除了建立一般性的预案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还需要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预案和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通用12篇)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通用12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第1篇一、总体原则按照学校安全管理有关规定,本着以人为本,对学生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及时有效处理特大事故,力争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全力组织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证任何状态下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本着实事求是原则,立即将所发生的特大事故上报教育局及有关部门,接受调查处理,按上级事故调查组提出的意见,在限期内依法对负有责任的各类责任人进行事故追究和处理。
二、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特大事故处理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特大事故处理领导组,负责领导全局特大事故调查处理抢险工作。
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x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x主任:xxx成员:xxx三、职责要求1、拆除旧房及新建楼房时学校与施工方均应告诫学生不得靠近施工场地。
施工方应在工作场所拉好围网。
2、拆除旧房及新建楼房时施工方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并做好警示标语等。
3、发生任何重大事故,(如校建质量事故、楼房倒塌事故及校建伤害事故等)第一知情人必须立即向学校领导汇报。
领导小组成员只要知情或得到通知后,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工作。
摸清基本情况后,由学校领导或领导授意其他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4、上一级学校领导因公外出等特殊情况无法到达现场或不能履行职责,经授权由下一级学校领导(副组长)代行职责。
5、学校领导、中层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值班人员及有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职责,到岗到位,确保各自电话24小时畅通。
6、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7、全体教职工必须服从领导小组的指导、调度,积极投身到相关抢救工作中。
特殊情况下,无条件征用教师车辆。
8、无论发生何种事故,都必须将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先保护、撤离、抢救学生,再抢救其他人。
9、相关部门平时要加强检查和巡视,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精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体系队伍建设的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市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196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意见》(晋政办发〔2005〕57号)的要求,为切实加强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尽快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尽快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促进全市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现就“十一五”期间加强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靠科技,整合资源,健全机构,完善预案,构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努力提高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全市安全生产的持续平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工作目标(一)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生产经营单位专(兼)职救援队伍的建设。
2007年全市县(市、区)乡(镇)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管理机构, 2008年建立8支综合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初步完成构建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目标。
(二)健全和完善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立覆盖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
2007年上半年出台市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危化企业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2007年完成县乡政府、市直有关部门、高危重点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备案审查工作,组织开展高危行业应急救援演练。
浙江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
浙江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浙江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为加快建立我省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提高防范和应对重特大事故的能力,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结合我省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特制订我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
一、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我国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国家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列为公共服务重点工程,并着力建设国家、省、市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国家、区域、骨干专业应急救援体系。
我省人口密度高、企业数量多、经济总量大,安全生产任务十分繁重。
目前,我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缺乏统一协调指挥;技术装备落后,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力量薄弱,应急运行机制亟需进一步完善。
因此,加快建立我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事故灾难的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损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尤其在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尽快建成若干个区域性的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形成与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等社会救援队伍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协同参战的应急救援体系,将为我省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建设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的总体目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具有统一指挥功能的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协调系统。
在整合现有应急资源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投入和补助,依托企业建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化救援队伍,提高救援装备水平,增强安全生产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
同时,逐步建立各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最终形成政府与企业联动,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齐全、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具体建设目标包括:一是建立健全各级、各专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机构,构建应急管理与指挥通信平台和信息系统。
如何加强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
如何加强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在现代社会,各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潜在的安全风险也不断增加。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加强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一、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是加强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的基础。
首先,要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宏观的应急管理政策和规划,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企业则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风险状况,建立完善的内部应急管理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其次,要加强应急管理的协调机制。
在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救援中,往往需要各方协同作战。
因此,要建立常态化的协调沟通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协同行动。
例如,通过建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各方力量,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
二、强化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应急预案是应对安全事故的行动指南,其编制质量直接关系到应急处置的效果。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编制预案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人员分布等实际情况,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措施。
同时,要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原有的应急预案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因此,要及时对预案进行更新,确保其始终具有有效性。
演练是检验和提高应急预案可行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让员工熟悉应急处置流程和自身的职责,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演练要注重实战化,模拟真实的事故场景,检验应急救援队伍的响应速度、协同配合和处置能力。
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三、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伍是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的关键。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安全⽣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案关于加强安全⽣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案为全⾯做好遏制重特⼤事故试点⼯作,健全完善安全⽣产应急救援体系,全⾯提⾼⽣产安全事故防范处置能⼒,最⼤限度地减少⽣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保护⼈民群众⽣命财产安全,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总体要求以创建遏制重特⼤事故试点城市为契机,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救援能⼒”为主线,以⽣产安全事故及时施救、专业施救、科学施救为⽬标,⼤⼒推进“四个⼀”(⼀个中⼼、⼀个平台、⼀个⽀队、⼀个基地)建设,着⼒构建应急救援多⽅联动、统⼀指挥,事故信息四级联⽹、统⼀调度,常态化训练演练、统⼀组织,救援队伍专群结合、统⼀管理的安全⽣产应急救援体系,打造⼀⽀职责明确、指挥⾼效,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安全⽣产应急救援队伍。
⼆、构建安全⽣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市安全⽣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实现应急救援的统⼀指挥。
市安全⽣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在市政府安委会的领导下开展⼯作,负责全市特别重⼤、重⼤或有可能造成较⼤社会影响的较⼤⽣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统⼀指挥;负责全市安全⽣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和统⼀调度;负责编制、修订全市安全⽣产应急救援预案及⾼危⾏业⽣产经营单位⽣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备案;负责市应急救援指挥平台管理,应急救援重⼤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上报;负责指导、协调市域内⽣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负责安全⽣产应急救援培训和应急救援演练⼯作,提⾼⽣产安全事故防范处置能⼒,最⼤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快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应急救援的统⼀调度。
将市“智慧安监”安全⽣产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列⼊遏制重特⼤事故试点城市建设的重点⼯程,进⼀步加快建设步伐。
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企业四级互联互通的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信息汇总、隐患整改、应急保障、模拟推演、监测预警、辅助决策、远程会商、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等功能,强化基层基础⼯作,为应急救援及时提供决策⽀持,全⾯提⾼应急救援指挥和管理能⼒。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应急响应
事故报告
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立即按照预案规定 的程序进行报告。
资源调配
迅速调配应急所需的人员、物资和设备,确 保救援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相应 的应急预案。
信息发布
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事 故信息,避免恐慌和谣言。
应急处置与救援
预案更新与修订
定期评估预案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时效 性和可行性。
应急资源
资源整合
全面梳理企业内外部应急资源,包括 人力、物资、设备、技术等,建立应 急资源库。
资源调配
建立快速响应的资源调配机制,确保 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集结资源 ,提高应对效率。
应急组织与协调
组织架构
隐患排查
定期开展生产设施、作业环境等方面的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 全隐患。
监测与预警系统
监测
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液位等,以及环境因素,如气体浓度、噪声等。
预警
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相关人员采取应对措施。
应急通信与信息管理
应急通信
建立可靠的通信网络,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 时,相关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
建立完善的应急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 和人员的职责分工,确保应急工作的有 序开展。
VS
协调机制
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 与协作,确保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信息传递 畅通无阻。
应急培训与演练
培训计划
制定应急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 和自救互救能力。
演练实施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模拟突发事件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提高实战应对能力。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安全生产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的应急预案体系是指什么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辖区内本行业、本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六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化工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化工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摘要:受我国未来发展战略部署的影响,未来数年内仍然是化工行业大发展的时期,如果不能针对化工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并采取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那么未来全国各地将仍然可能有严重的化工园区安全事故发生。
而如何对化工区进行合格的规划,切实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化工区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稳定,实现化工区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目前已经成为社会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化工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1建设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意义化工区是伴随我国现代化学产业发展而产生的,其承担着为化学工业提供各类原料、资源转换等诸多任务,不仅实现了化学制品的优化配置,还能够将生产化学品所产生的废弃物集中起来,进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化工区内的化学品大多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不仅会给全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还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构建应急管理体系是预防和减轻安全事故伤害的重要措施,目前在国外已经建立了相对较为成熟、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但我国针对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的应急管理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2化工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2.1完善区域安全规划要充分地落实化工区的应急体系规划首先就需要国家的支持。
国家应从法律法规的层面,构建化工园区的应急体系规划。
现阶段我国针对化工企业、化工园区的安全生产方面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都对化工园区的整改、规划、发展提出了要求。
但在国家提出相关要求和意见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做好化工园区安全规划工作,深入园区内对园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等进行充分调研,评估化工园区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灾害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
2.2完善应急预案体系2.2.1国家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国家要做好应急预案备案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工作,建立应急预案评审制度,以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同时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还要做好当地应急预案编制的指导和督促工作。
应急管理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应急管理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应急管理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为了应对可能突发的安全生产事故,迅速有效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援、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重点、难点及风险点,我公司积极响应南方分公司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年度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今年公司安全生部管理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加强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并以“演练周”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应急预案的演练活动。
通过演练,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由于上级领导有方,措施有力,公司上半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成绩显著,安全生产良好,实现了年初安全管理工作的即定目标。
现将公司度上半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一、建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强化应急管理机制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事故,消除安全事故的影响,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公司建立健全了安全应急体系,强化了对突发事件的领导和指挥,明确了应急处置的责任分工,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及总经理助理为副组长,各部门主任为成员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公司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协调各应急处置小组的关系;研究应急管理重大决策和部署;审批应急预案,决定实施应急预案,发布应急工作指令。
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和二个应急处置小组,办公室挂靠在工程部,部门主任为办公室主任,应急处置小组长为各部门主任及运维班组组长(值长),小组成员为各部门员工及运维人员,负责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逐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应急管理机制上半年,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制订了部分预案,目前应急预案增加到了19个,其中综合应急预案2个和现场专项应急预案17个。
为了提高公司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灾难和损失,公司根据风电场的的特点,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订了《__风电场生产区域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手册》,对危险源进行了辨识,建立了危险源清单,并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制定了应对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实行了重点监控。
煤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煤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摘要:煤矿属于危险程度较高的行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较为频繁,需要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作为保障,以便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损害,能够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为了能够构建科学完善的煤矿应急管理体系,本文深入研究分析了当前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为煤矿应急管理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煤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一、煤矿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应急管理体系协调机制不完善煤矿企业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抢险救援机构,没有精心的进行整体布局的规划和安排,煤矿救援力量的分布还没有形成统一,也没有进行精细化的管理。
煤矿企业具有非常高的危险性,在进行应急救援任务的时候会受到较多的标准限制,需要按照相关部门的有关要求开展工作。
安全管理部门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时候缺乏完善的协调机制,存在着其他有关职能部门配合不到位的情况,在对其他部门进行调动并参与到应急救援工作中较为困难。
(二)应急管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煤矿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需要较多的基础设施,当前,很多煤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将重点放在了提高产品和效益方面,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也没有足够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的推进,因此,煤矿企业在人员、资金以及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不能够满足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应急计划的制定和管理不能有效落实应急计划制定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急计划的重要作用,煤矿企业在制定应急预案工作中没有开展足够的调研,忽略了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没有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评审和论证,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动进行调整,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华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更新和优化;二是编制的应急计划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应急计划中的一些内容过于理想化,和企业现场实际情况不符,不能够有效的解决现场问题;三是在预防治理灾害的方案中确定了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和人员的疏散路线,没有对灾害易发区的特征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这样提出力的预防处理办法、防控措施和人员疏散路线不具有科学性。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实践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员工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为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效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本文将探讨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
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指为了规范和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而建立的一套有序的管理系统。
它包括安全生产政策与目标、组织架构、职责与权限、规章制度、培训与教育、隐患排查与整改、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安全管理效能: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使企业有条不紊地组织、管理和实施安全生产工作,提高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2. 降低事故风险:通过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规范运行和持续改进,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3. 提升企业形象: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1. 确定安全生产政策与目标: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政策,并广泛传达给全员。
安全生产目标应具体、可实施,定期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2. 建立组织架构:建立合理的安全生产组织架构,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与权限,确保安全工作的整体协调和高效运行。
3. 建立规章制度:制定并实施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岗位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等,明确安全生产工作中各个环节的要求和规范。
4. 加强培训与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安全意识,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5. 隐患排查与整改: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整改,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被有效控制和消除。
6.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事故发生时的职责与应对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
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队伍以安全生产
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队伍以1、如何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一)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规、政策、标准体系。
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制定修订与其配套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科技管理、队伍建设与管理以及培训教育、运行保障等规章和标准。
建设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指标体系。
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经费保障、装备器材征用补偿、装备购置税费减免以及表彰奖励等政策措施。
形成国家、地方、企业及社会多元化的应急体系建设保障制度。
研究探索社会捐助、保险等支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途径。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
建立完善省、市和重点县三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加强人员、装备配置,强化技术培训,落实运行经费,制定工作制度和协调指挥程序,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救援决策水平。
加强高危行业企业应急管理机构建设,落实应急管理与救援责任。
(三)理顺和完善应急管理与指挥协调机制。
完善国家、省级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和联络员制度,健全各级应急管理机构之间、应急管理机构与救援队伍之间的工作机制和应急值守、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区域间协同应对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完善事故现场救援队伍协调指挥制度。
(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
建设国家(区域)矿山、国家(区域)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和部分中央企业应急救援队,以及矿山、危险化学品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健全高危行业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完善队伍体系,形成区域救援能力。
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各级救援队伍,实施社会化服务,发挥救援队伍在预防性检查、预案演练、应急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
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纳入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
将矿山医疗救护体系纳入各地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体系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开展化工园区、矿山企业聚集区应急救援队伍一体化示范建设。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资质管理,促进队伍素质提高。
安全生产体系建设
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安全生产是任何一个企业或组织的首要任务,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
因此,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体系是每个企业必须重视和实施的重要举措。
一、安全生产体系的意义安全生产体系的建设是指在企业内部以一套合理的管理模式、标准、管理方法等来全面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
它是确保企业生产活动和人员安全的有力保障。
安全生产体系的建设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当成为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降低安全风险: 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管理,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 提高生产效率: 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可以保障生产环境和人员的安全,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3. 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个有良好安全记录的企业可以赢得领先竞争对手的认可,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4. 降低相关成本: 安全事故发生后,企业不仅要承担损失带来的经济损失,还要面临可能的法律诉讼和赔偿。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可以有效降低与安全事故相关的各种成本。
二、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原则1. 全员参与原则: 安全管理不是单一部门或少数几个人的责任,而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
企业应鼓励员工参与到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中来,增强他们对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
2. 风险管理原则: 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业务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降低潜在风险。
3. 连续改进原则: 安全生产体系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4. 法律法规遵守原则: 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符合法律要求。
三、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关键步骤1. 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规模和业务特点,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个职责和权责。
2.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企业应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程序、安全操作规程等,明确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应遵守的各项规定和操作流程。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体系基础解系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体系基础解系一、前言在当今社会,生产经营单位面临着诸多安全生产方面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应急管理体系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解系进行探讨。
二、理论基础1.1 应急管理体系的定义与内涵应急管理体系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预防和减少事故、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减轻其损失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建立的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组织、指挥、协调、处置等措施和制度。
1.2 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组织结构、预案编制、应急资源、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信息系统等。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
2.1 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完善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完善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合理设置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2.2 预案编制的重要性与方法预案编制是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
企业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系统、可行的应急预案。
预案编制的方法包括风险评估、资源配置、应急流程设计等。
2.3 应急资源的保障与整合应急资源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各类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加强与政府、社会力量的合作,实现应急资源的共享与互补。
2.4 应急培训与意识提升应急培训是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关键。
企业应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和技能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5 应急演练的实施与检验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实际突发事件场景,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索
发表时间:2019-07-24T09:49:18.0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李江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进步,使得工业化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同时也伴随生产当中各种有害物质和气体等不断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出现的状况更是杜绝不了,那么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以及救援计划的有效实施将是防御风险事故或有效控制风险问题的重要办法。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急管理局法规处山东省烟台市 264006
摘要:随着经济的进步,使得工业化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同时也伴随生产当中各种有害物质和气体等不断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出现的状况更是杜绝不了,那么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以及救援计划的有效实施将是防御风险事故或有效控制风险问题的重要办法。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依据是法律手段。
本文主要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特点出发,简单的阐述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思路,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安全生产事故;管理体系;建设
引言:当前,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的思想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使得安全生产的事故得到了更好更及时的处理,更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还是遭打了社会人士的批评,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现在,我国工业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从事工业企业的相关人员的数量更是在不断加大,有些企业和部分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仍是较多,其发生的主要根源还是得不到有效的抑制,重大事故更是层出不穷,安全生产状况极为堪忧。
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则和内在特点
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原则
为实现政府的有序运作,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借鉴近年来国际上应急管理的成功经验,吸取“非典”等突发事件的教训,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定位于国家总体应急救援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体系、社会安全应急救援体系、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并列共同组成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的应急救援体系。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增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2.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的内在特性
首先,基本特点主要救援时间的及时有效,事故处理要快速及时,在发生时马上采取紧急救援,避免事故因救援不及时发生二次扩大。
救援的办法和措施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要依据事故本身的性质进行精准的判断和处理,确定其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不仅仅只是依靠救援的一些经验。
同时其救援的流程更具复杂的特性,像前期的处理,对现场的判断以及临时恢复等都要有一定的规划和合理的安排,另外,救援过程包括很多相关单位,如企业,公安部门,环保部门等很多相关单位。
其次,转变趋势,救援原则已经向着以人为本的生命价值上转变,政府部门在安全事故的处理当中由以往的保护财产安全转变成以人生命为主的重要思想,在安全事故当中以人的生命价值为主要处理原则,更加的重视人的生命价值。
救援信息也由以往的被动公开转换成主动公开,当前是一个信息传递极为快速的时代,媒体网络的报道详细和明确,数据信息更是极为准确,对舆论的引导有着积极的正面效果。
救援主体更是由单一的模式转换为较为全面的综合性模式。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优化中,社会的相关组织以及民间组织等相关力量开始加入到紧急救援当中,使得救援模式变成以政府为主,社会为辅,个人参与的全面性救援方法。
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在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面有着明显的提升和改善,然而和政府以及大家的期许相比,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安全生产救援措施不够健全与完善
政府部门以及当地的救援建设部门等的实际行动还是较为迟缓,尤其是一些地区和很多中心企业的应急部门的实际设备不够完善,装备水平更是较差,信息化程度不高,救援人员的素质跟随参差不齐,这些都较为明显。
在我国矿山和化工事故的救援当中,大多是消防队和企业救援部门的工作效果更显著,但企业的救援部门大多都是人员专业性不足,专业设备不足,重视的程度也不高等问题,如果出现重大事故,企业应急手段明显落后,对救援发挥的作用明显较差,致使救援效果大打折扣。
2.应急处置问题的能力较差
部分政府部门的领导和企业相关人员的法律思想意识不够深入,对应急知识了解不足,应急的相关措施和办法更是不够了解,在施救现场更是指挥不当,施救违规的问题更是不断出现。
还有一些应急的队伍训练过程较为敷衍,使得在实际救援当中,装备不认识,不会使用等问题时有出现,因救援过程出现问题,致使事故中伤员加多,伤亡过重,使得经济损失加重,这种问题时有出现。
3.安全生产预警机制薄弱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对现有的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能有效地辨识和提取隐患信息,提前进行预测警报,使企业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
现阶段,由于相当部分企业普遍存在着“重事后反应,轻事前应急准备,重事后抢救,轻预警分析”的现象,对事故预防和事故准备工作重视不够,安全生产事故预警机制薄弱。
4.企业层面的应急措施不够具体和全面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有些企业建立的责任机制不够明确,对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应急制度、规范不够健全、详细。
其二,有些企业应急预案的实用性不足,过程较为单一,相关合作问题不完善,应急演练不够深入,流于表面形式。
其三,有些企业风险评估措施不够健全,对风险发生的问题应对不到位,疏散工作更是存在不足,事故发生时应对和处置都有问题,救援现场更是过于混乱,现场的管理工作不够规范。
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主要思路
1.对安全风险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
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和相关管理机制,对高风险的项目要加强审核,在城乡进行规划布局,在设计和建设以及管理步骤当中进行安全风险工作的研究和探讨,对企业安全生产规范进行详细的制度,同时保证其执行的力度,对安全生产的时间和相关办法进行严格管理,对企业的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要求,保证生产经营依据相关规范和要求执行。
2.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建立安全隐患自查体系
要从根源上抑制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冶金工贸等重点安全隐患行业进行严
密排查和处理,从根源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同时严格要求企业,对企业的隐患问题要按照规定进行自查、自检、自改,杜绝隐患问题发生的概率。
3.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按照市场主导、企业自主、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安全生产社会化产业,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为重点,借助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安全生产工作。
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机制,有效利用社会组织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资源、专业特长和服务能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能。
结语:事故出现的种类较多,实际状况更是较为杂乱,事故本身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同时其发生的覆盖面积较大,应急对策从高层到底层人员所覆盖的层面较大,从公安部门到交通部门,再到相关的医疗部门,所涵盖的主体更是较多,这就为救援工作的进行以及应急管理工作的发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处理上述问题的方法就是要制定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应急管理办法,在事故出现及时有效,规范的进行处理,所以,要不断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发展,不断增强应急管理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景春,林佳秀,侯卫红.京津冀协同发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2]陈旭阳,吉尚伟,马鸣,宋明飞.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12(10)
[3]方晓岭.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