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特点。

2. 分析古代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3. 掌握阅读历史材料的方法,了解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特色。

2. 分析古代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用“科技”和“文化”两个词让学生讲述现代社会的科技、文化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和文化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2. 学习新课(30分钟)1) 阅读课本P84,学习科技与文化。

2) 讲解P85中的文化特点:理学、佛教、中国画、曲艺,并理解它们的文化意义。

3) 讲解P86中的科技特点:丝绸、造纸、鼓风炉、编钟、陶瓷,并理解它们的科技意义。

4) 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原因。

3. 讲解案例(15分钟)选择一件科技或文化成果,如造纸,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历程。

4. 拓展练习(10分钟)1) 搜集阅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史资料,了解更多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情况。

2) 让学生回答P86题目,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5. 作业布置(5分钟)1) 阅读历史文献,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历程。

2) 完成P85、P86的课后练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案例授课,使学生更好的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历程,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但是,教学过程还需注意引导学生更好的思考科技、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向学生展示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果是如何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思想等方面产生了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习。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篇一: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学习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妇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来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取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学习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学习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的复杂数字概念【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二、科学家祖冲之祖冲之是______的一位杰出数学家,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经后的第______位,也就是在______和______之间,项成果领先于世界近______年。

三国时期的_________国数学家_________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推算,制定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篇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引导学生感受祖冲之等科学家热爱科学、不断创新、坚忍不拔、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刻苦学习的态度。

●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二)教学难点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过程和方法。

● 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图示法、设疑解答法、分析综合法学法:阅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节课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发展,如耕作技术、水稻栽培技术、农具的改进等。

2.医药学的进步,如张仲景、孙思邈等著名医学家的贡献。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如诗歌、书法、绘画等。

4.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交流,如丝绸之路的作用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需要通过图片、资料等途径,了解时期特点,理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发展、医药学进步、文学艺术成就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交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技与文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发展、医药学进步、文学艺术成就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交流。

2.难点:理解科技与文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以及时期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病例、文学作品等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时期特点。

4.图片展示: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医药学、文学艺术等成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2.资料: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视频等。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果。

4.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时期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2024秋季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 时空观念:学生能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间框架,认识该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2. 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和解读历史文献,学生能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文化特色。

3. 历史理解:学生能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历史解释:学生能够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历史意义,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5. 人文素养: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欣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

该时期的文化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

分析科技与文化成就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括历史地图、科技文物图片、文化作品等)。

教材配套的历史小故事和案例。

网络资源(如相关纪录片片段、学术讲座视频)。

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物或文化作品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问题探究法:设置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3.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分析史料,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讲解与讨论结合法: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学生讨论并分享观点。

教学过程展示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物(如农具、天文仪器)和文化作品(如书法、绘画)的图片。

提出问题:这些图片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哪些科技与文化成就?它们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新课教学1. 科技成就农业技术: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具改进和耕作技术,如曲辕犁、翻车等。

数学与天文:讲解该时期的数学成就(如《九章算术》)和天文观测(如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

结构图示:```科技成就├──农业技术│├──农具改进│└──耕作技术├──数学│└──《九章算术》└──天文└──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2. 文化特色书法艺术: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风格及其代表人物(如王羲之)。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科技和文化发展;2.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文化领域及其代表人物;3.能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艺术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发展;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

三、教学难点1.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特点;2.掌握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次课的内容,那时我们学习到了哪个历史时期?它代表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时期?2. 讲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发展(15分钟)1.引入:“科技兴则国强,科技弱则国弱。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科技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有多大?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2.讲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发展:–农业:南北朝时期,有些人开始尝试新的耕种方法,比如,使用农具来给田地松土,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

同时,南方出现了新的作物,比如,茶叶、柑橘、桑树等,这些作物逐渐被种植到其他地方,对中国的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工商业:南北朝时期,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蜀地出产的锦缎和江南的丝绸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市场,成为了当时的世界上最好的织品;–建筑:当时出现了楼阁式的寺庙建筑,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逐步开始采用了砖石等新的建筑材料。

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开始在塑造石刻、毛笔书写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进展。

3. 讲授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发展(25分钟)1.引入:科技可以带来生活的美好改变,文化亦是如此,那么,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变化?2.讲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世说新语》、《酉阳杂俎》等。

此外,那个时期出现了著名的文学学派“永乐大典”等,他们的文学成就对于后世的文化影响至今仍不可忽视;–艺术:在艺术方面,魏晋南北朝创作了大量的雕塑和壁画,尤其是以麦穗、莲花、青石等作为材料的雕塑,仍然保留着原有的形态和美感;–书法:作为中国独有、有着自己独特美学体系的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达到了较高的成就。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的第20课。

本课主要内容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概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与文化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弘扬中华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状况。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课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科技知识。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状况,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加深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理解。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质教案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质教案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质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精选10篇)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了解王羲之和《兰亭集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

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研读“材料研读”里《齐民要术》引文、祖冲之“相关史事”;赏析《锺繇楷书〈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观赏《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直观感受其文化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二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农学:《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1、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3、影响:这部农书对后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数学:祖冲之(南朝)成就:(1)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2)《缀术》三、天文历法:祖冲之(南朝)——制定《大明历》。

四、书法:王羲之(东晋)1、代表作品:《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2、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3、称誉:书圣五、绘画:顾恺之(东晋)1、地位: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高效备课系列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高效备课系列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教材分析】本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 20 课内容,本课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魏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离、民族交融、文化多元的时期,这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推动江南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科技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良好条件。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上乘两汉、下启隋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本课的知识内容关系相对松散,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把握,通过人物的身上具备的精神和时代特征把三个子目联系在一起。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接触历史时间虽较短,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史料分析的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学生应用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不是很强。

同时这部分知识涉及到其他学科知识,如农学、数学、书法等,综合性较强,通过补充一些视频也比较有趣,学生会相对较感兴趣,但也会导致学习的深度不够,需要增加一些探究和小组讨论环节。

【教学目标】1.通过归纳列表等方式,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通过了解贾思勰、祖冲之、王羲之等人的个人经历和成就,学习他们身上的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精神,增强科学研究、开拓创新的意识。

3.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五步六学,同桌互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学)视频导入,播放视频《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师引导: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20谖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一、学习目标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与雒塑等基本史实。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三、课程学习导入新课:石窟插图,提问:你见过这一石窟艺术吗?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艺术成就呢?目标导学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求》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

他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脸,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说说《齐民要术》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齐民要术》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属于农业科学。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农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还有科学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目标导学二:科学家祖冲之什么是圆周率?国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

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圆周率的计算,三国时代的刘徽故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叫做“割圆术”。

祖冲之运用刘徽创造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即3.0— 3.1415927之间。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后来,祖冲之还将他研究数学方面的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

这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后来传到日本和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阅读课本,总结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

天文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通过对祖冲之学习,大家讨论一下,祖冲之的身上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呢?治学严谨,耐心细致,刻苦钻研、反复实践,注意学习前人成就而不盲从等。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二)科学家祖冲之1.祖冲之生平。

祖冲之(429~500年),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家、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祖冲之的成就。

(1)引导: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找出祖冲之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并指出他在圆周率上有什么特殊贡献。

①祖冲之测算的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比较,只相差50秒。

②他造出的“千里船”,日行百里。

③他设计制造的水碓( dui)磨,能同时舂米、磨面。

④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 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⑤祖冲之还写了一部数学专著《缀术》,在唐朝时被用作学校的课本,后传到日声、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2)引导: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前面我们学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和数学成就,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和雕塑也很有特色。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相关内容。

(1)提问: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什么时候?书法和写字是一回事吗?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东汉末年。

书法和写字不完全是一回事。

(2)提问:魏晋时期,书法字体有哪些变化?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3)过渡:魏晋时期,我国的书法艺术取得了很大成就,不仅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雉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开始流行,而且这一时期书法家辈出,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中的佼佼者便是大书法家王羲之。

下面,我们来学习具体内容。

2.王羲之和《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50岁时所书。

全篇运用篆、隶、章草的笔法,中锋起转提按,意随笔转,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极尽变化,楷草兼施,平稳中寓险峻,相同的字皆有不同表现,全文有二十个“之”字,都加以变化,无一雷同。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7篇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7篇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7篇准备好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规划教学进程和时间,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材,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水平,认识这一时期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贡献。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史实的了解,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其主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魏晋南北朝科技与文化发展的相关图片、资料。

3.视频: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相关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资料,让学生对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20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数学、天文、地理、医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知识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故事性内容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案例的引入和故事性的讲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难点: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这些科技与文化成就?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天文、地理、医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让学生了解这个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繁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并选取代表进行汇报。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 教学设计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1、识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在农学、数学、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重要作品。

2、让学生体会科学人文价值,增强对古代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祖冲之的圆周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2、教学难点:圆周率抽象的概念、对书法、绘画等艺术的认识。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好学习求知欲望强,好奇心重,但对于农学、数学、书法、绘画等方面认识有限。

教师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法学法】教法:讲述法、情景导入法等。

学法:体验性学法、探究性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导入新课】1、刚才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中国历史年代歌,同学们也跟唱了。

请回答,秦朝汉朝之后是什么朝代?(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北朝是对头)魏晋南北朝。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2、上节课给同学们布置了预习作业,现在我们来检验一下同学们完成的情况。

我们进入你追我赶,快速抢答环节:1、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撰写的。

2、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第位数字。

他还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3、东汉以后,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

和是曹魏时期著名的书法名家。

4、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他的笔势“飘若浮云,”其代表作是《》。

由于在书法上的杰出成就,他被后人誉为“”。

5、东晋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的代表作品是《》《》。

6、南北朝时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是的山西大同的和河南洛阳的。

【新课教学】一、一代农圣贾思勰:1.读故事,得结论。

请1-7组同学轮流读故事。

故事读完了,我们得出结论一:故事主人公是(贾思勰)2、结论二:贾思勰如何成功的(为什么能将小羊养得结结实实的)?很好。

成功需要两个条件:学习相关知识和认真实践。

结论三:3、难道因为贾思勰养羊养的好,我们就说他成功了吗?那他更大的成功是什么?(不是,他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他的主要著作——《齐民要术》)2.请同学们说说看,《齐民要术》什么意思?再请同学们想想看,平民百姓谋生的方法可能包含哪些方面?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二、学情分析学生本课的知识点较多,而且都比较重要,学生不容易记忆和掌握。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

因此本课讲授过程中,充分运用图片、剧照、绘画资料及运用列表归纳法把知识点归纳总结,利于学生掌握。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及图片、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观看视频,记住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重点)目标3:阅读教材,记住祖冲之与圆周率、《大明历》。

(重点)目标4:阅读教材,观看视频,记住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士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小组合作探讨出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认识到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在我国科技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同学们,每年的3月14日是国际圆周率日。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通常用π表示。

你知道为什么把3月14日作为圆周率日吗?又是谁最早把π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的吗?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

(2)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课前预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2)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2)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内容教材P90~P95,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王羲之和《兰亭集序》、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教学目标1.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书法、农学三方面的科技成就。

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刻苦钻研是成功的秘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2.通过讨论法、问题导学法,引导学生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科技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3.(1)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祖冲之等著名科学家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历史优秀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素养。

(3)祖冲之等古代著名科学家,注重实践,刻苦钻研,是他们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

应该学习他们的钻研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王羲之和《兰亭集序》。

难点:圆周率及推算。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早在北朝时期,就有位著名的农学家,为了改进耕作方法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写作了一部农书。

他是谁?这部农书的名字叫什么?贾思勰归纳导入: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业科学家。

他写的《齐民要术》被称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吧。

二、教材引导自主学习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同学们,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

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特殊贡献?探究一:祖冲之和圆周率1.出示祖冲之画像图,然后引导:我们在课堂上比一比,看谁搜集有关祖冲之的资料详细、具体、生动。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节课内容涉及到造纸术的改进、农具的改进、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的产生、华佗的医学成就以及佛教文化的传入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具体发展情况,以及该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细节处了解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造纸术的改进、农具的改进、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的产生、华佗的医学成就以及佛教文化的传入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造纸术的改进、农具的改进、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的产生、华佗的医学成就以及佛教文化的传入等。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

4.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与其他时期进行对比,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课内容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难以理解,需要教师进行耐心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多以故事性为主,因此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这一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和文艺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难点: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再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基本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精品教案(word版)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精品教案(word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的科技成就2.掌握南北朝时期书法、绘画、雕塑艺术方面的成就【过程与方法】采用讲述法和诱思法结合, 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生平, 体会他们对科学的现身精神, 以及对人类文明所做的奉献【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 知道我国的古代文化, 产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王羲之和《兰亭序》, 辉煌的石窟文化【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开展的原因教学过程三.书法, 绘画与雕塑〔1〕王羲之和《兰亭序》【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 一作321年—379年〕, 字逸少, 汉族,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有“书圣〞之称. 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 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 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 精研体势, 心摹手追, 广采众长, 备精诸体, 冶于一炉, 摆脱了汉魏笔风, 自成一家, 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 笔势委婉含蓄, 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 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2〕顾恺之的绘画成就【顾恺之】顾恺之〔348年— 409年〕, 字长康, 小字虎头, 汉族, 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 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 [1]顾恺之博学多才, 擅诗赋、书法, 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 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谢安深重之, 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 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作画, 意在传神, 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 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开展奠定了根底. 道路.祖冲之园其园区名意在纪念中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卓越奉献, 位于祖冲之路的南侧, 是上海浦东软件园三期. 祖冲之园的中心是美丽的汇智湖, 各个入驻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写字楼就坐落在湖畔周围.祖冲之中学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保野路, 其前身是涞水县第一中学, 始建于1951年, 1992年更名为河北祖冲之中学.欣赏并了解书法和绘画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开展;诸侯争霸教学难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开展;王室衰微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回讲道, 周平王迁都洛邑建东周.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如果春秋时期相当于一个班级, 班主任是周平王, 班里有很多学生, 他们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越王勾践等等. 用一句话形容这个班级的状况: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动乱的春秋时期》.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开展1.图片展示:铁制农具、牛耕2.问题思考:(1)从图片中, 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提示:(1)春秋时期,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开展. (2)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3.图片展示:劳开工具演进?4.教师小结: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大多数是在木器上套一层铁制的锋刃. 古书记载, 春秋时期, 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来耕种土地. 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 开掘出一批铁制农具. 此外, 至迟在春秋末年, 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它把中国的物质文明由青铜时代推进到铁器时代.5.问题思考:春秋时期经济开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手工业:手工业规模扩大,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开展.商业:《战国策·东周》载齐桓公“宫中七市〞. 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6.知识链接:楚王问鼎“鼎之大小轻重〞—《左传·宣公三年》思考:楚王问鼎说明了什么?提示:楚庄王意欲移鼎于楚, 表示对周王室的藐视已有替代周王号令天的野心.春秋时期经济开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目标导学二:王室衰微1.材料展示:阅读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比照表, 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提示:王室衰微2.合作探究:王室衰微的原因、表现和结果分别是什么?(1)王室衰微的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开展, 使得原来公田以外大量开垦荒地成为可能, 导致不向国家纳税的私田大量出现. 诸侯国不再分封土地, 而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致使分封制逐步分解. 平王东迁后, 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 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2)表现:①分封制逐步瓦解. 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 而是设置县、郡, 委派官员管理, 职位也不再世袭. ②诸侯国势力崛起, 不再听从王命. ③诸侯各自为政, 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周王室财政上陷入困境(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 诸侯势力崛起. 竞相称霸, 操控政局, 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3.教师小结: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说明,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制度), 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制度).目标导学三:诸侯争霸1.结合教材上的“春秋争霸形势图〞思考:春秋时期较强大的诸侯国有哪些?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一是王室衰微, 二是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开展不平衡, 三是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的对别国的支配权.齐桓公首霸、晋文公称霸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了解诸侯争霸的过程及主要霸主.提示:据史书记载, 春秋294年间, 有43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死, 52个诸侯国被灭, 有大小战事480多起.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相继称霸. 春秋末期, 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3.春秋争霸的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4.春秋争霸的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促进民族交融(2)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三、课堂总结春秋时期, 是一个动乱的历史时期, 社会经济因牛耕的出现和铁器的使用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展, 进而导致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 甚至瓦解, 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最终引起诸侯争霸与大规模的民族交融.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末期, 在设计本课教学内容时, 采用了图片激趣导入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图片进行讲解, 让学生通过读图去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春秋时期, 生产力的开展是诸侯崛起争霸的经济原因, 周王室的衰微是春秋时期诸侯崛起争霸的政治原因. 学生通过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本课的重难点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利用地图等直观教具,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教学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课前准备】课件、图片、视频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回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学生:是国家分裂与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我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虽然发生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大大开发,南北经济的发展,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

本课的内容主要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内容设计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第二部分为“科学家祖冲之”,第三部分为“书法、绘画与雕塑”。

首先看第一部分。

(板书)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教师: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

他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展示:《齐民要术》书影介绍:“齐民”,即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

“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

故名思义,就是“人民大众谋生的主要方法”。

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思考课本90页材料研读,并思考问题:《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学生回答:强调了贾思勰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

思考:贾思勰的代表作《齐民要术》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学生回答:贾思勰的代表作《齐民要术》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师讲解:贾思勰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翻阅大量古代农业文献资料,熟悉农谚、歌谣。

他不辞辛劳,四处访问有经验的老农。

还亲自种植农作物。

《齐民要术》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是贾思勰把理论和实践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因此,读书时一定要联系实际,要学以致用,才有更实际的指导意义。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着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农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还有数学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板书)二、科学家祖冲之教师讲解:祖冲之(429-500),字文远。

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巨大贡献。

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讲解:什么是圆周率?(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圆周率是否精确,关系到天文、历法、建筑、水利等许多方面的发展水平。

圆周率计算的精密程度,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学发展水平的标志。

世界各国都在探求更精密更准确的圆周率。

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圆周率的计算,三国时代的刘徽创造了一种求圆周率的方法,叫做“割圆术”,为祖冲之继续研究圆周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祖冲之利用刘徽创造的割圆术,重新运算。

祖冲之在计算手段相当原始的情况下经过艰苦的运算,终于推算出空前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直到一千年以后,西方数学家才得出同一数值。

为纪念祖冲之,现在国际上把圆周率又叫“祖率”。

在今天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镶嵌着祖冲之的彩色大理石雕像。

这说明祖冲之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他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后来,祖冲之还将他研究数学的几十篇论文,编成《缀术》一书。

这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是隋、唐五代时期研究数学必读的着作。

唐朝国立太学把这部书列为必读的算经十书之一,规定学习期限为四年。

《缀术》后来传到日本和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可惜,这部高水平的算学专着早已失传了。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1-92页,总结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

学生回答:天文历法:《大明历》(经过实际观测,祖冲之发现何承天所编的当时正在执行的《元嘉历》有许多错误,如日月方位距实测值已相差3度,冬至、夏至已差了1天,五星的出没已差40余天,于是他着手编撰《大明历》。

祖冲之在《大明历》的编纂中,区分了回归年和恒星年,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了用圭表测量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并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日。

一直到南宋的《统天历》,才采用了比这更精确的数据。

)机械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祖冲之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

在中国古代指南车的名称由来已久,但其机制构造则未见流传。

三国时代的马钧曾造指南车,至晋再次亡失。

东晋末年刘裕攻长安,得后秦统治者许多器物,其中也有指南车,但“机数不精,虽曰指南,多不审正,回曲步骤,犹须人功正之”。

南朝宋昇明年间(477-479年)萧道成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

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有也。

”祖冲之所制指南车的内部机件全是铜的,它的构造精巧,运转灵活,无论怎样转弯,木人的手常常指向南方。

祖冲之改良了水碓磨。

在西晋初年,杜预改进发明了“连机碓”和“水转连磨”。

一个连机碓能带动好几个石杵一起一落地舂米;一个水转连磨能带动八个磨同时磨粉。

祖冲之又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改进,把水碓和水磨结合起来,生产效率就更加提高了。

这种加工工具,中国南方有些农村还在使用着。

祖冲之还设计制造过一种千里船,史载“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

它可能是利用轮子激水前进的原理造成的,一天能行一百多里。

)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科学方面,数学、农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地理学也很有特色。

郦道元的《水经注》成为地理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95页“知识拓展”:郦道元和《水经注》,了解相关内容。

此时期,除了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为,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板书)三、书法、绘画与雕塑(一)书法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发展成一门独特的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

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

回顾: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我国古代文字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行书归纳: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

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

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

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

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

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

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

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

后人所谓参差错落、穿插避让、朝揖呼应、天覆地载等汉字书写原则,在甲骨文上已经大体具备。

金文: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

兴盛于周代。

金文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丰碑。

依附于青铜器,铸鼎意在“使民知神奸”,故是一种宗教祭祀的礼器。

金文也被称为钟鼎文、器文、古金文,和青铜器一起铸成的铭文线条,较之于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

最早的金文见于商代中期出土的青铜器上。

资料虽不多,年代都比殷墟甲骨文早。

周代是金文的黄金时代,出土铭文最多。

篆书: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隶书: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

“隶书,篆之捷也”。

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

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楷书: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

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

楷书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教师:我国的书法在东汉末年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字体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创造出风格多样、繁华似锦的书法艺术。

钟繇和胡昭是曹魏着名的书法家,均擅长行书、草书、隶书,而钟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世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展示楷书《宣示表》)。

当时集书法之大成者是东晋着名的书法家王羲之。

介绍:王羲之,字逸少。

因曾任东晋政府右军将军,人们称他“王右军”。

他的书画都有很高的美术价值,尤以书法着名。

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都造诣很深,尤其擅长楷书、行书、草书。

思考: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色及代表作是什么?(学生自由讨论,总结出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展示:王羲之的《兰亭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王羲之像及《兰亭序》(摹本·局部)的插图,引发学生对王羲之端秀清新书法的喜爱,同时引导学生领会王羲之书法艺术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