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肿瘤行业规模及前景
2018年中国肿瘤基因检测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
2018年中国肿瘤基因检测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2018年中国肿瘤基因检测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2018-03-19 17:35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中国肿瘤基因检测发展现状1、肿瘤基因检测渗透率分析随着NGS仪器的普及,基因检测在科研、药品研发和临床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药品研发和临床应用领域增速超过15%。
根据NGS仪器生产龙头公司Illumina 预测,NGS应用市场总规模为200亿美元,其中,肿瘤领域占比60%,达120亿美元,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生命科学领域50亿美元,遗传病检测20亿美元。
根据麦肯锡分析,二代测序基因测序技术2018年对肿瘤治疗领域渗透率,根据不同肿瘤类型,可以达到25%-70%的范围,而在肿瘤治疗领域就会有超过20亿美元市场。
图表2:2018年基因检测技术在癌症领域渗透率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肿瘤基因检测试点企业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于2015年4月终于发布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
其中,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深圳华大临床检验中心、广州达安临床检测中心以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作为第三方检验所也位于榜单之中,对于获批的这些公司将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图表3:首批肿瘤基因检测临床应用试点单位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中国肿瘤基因检测竞争格局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显示,国内肿瘤测序的龙头地位为是华大基因占据,不仅由于其体量庞大,更由于其各项测序服务都获得政策审批通过,目前肿瘤检测产品包括遗传性肿瘤的筛查以及一次性检测508个肿瘤相关基因的试剂盒。
目前国内还有规模比较大的基因测序服务公司如诺禾致源、达安基因、迪安诊断都还没有成熟的肿瘤测序产品正式推出,这些企业在该测序服务细分领域都已经涉足。
其它还未获得肿瘤基因测序临床试点单位的公司也在“跑马圈地”阶段,目前各公司肿瘤基因测序的推广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是与医院合作及直销。
2023年肿瘤医院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肿瘤医院行业市场规模分析2023年肿瘤医院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癌症患者数量也不断增加。
因此,肿瘤医院的需求也随之增长,成为医疗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肿瘤医院行业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2019 年,全球治疗癌症市场规模已达到 1330 亿美元,而预计到 2026 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 2057 亿美元。
在中国,肿瘤医院数量逐年增加,市场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据统计,2018 年,我国医院肿瘤科门诊的接诊量已经超过 1.85 亿人次,市场规模也高达数百亿元。
二、市场竞争目前,我国的肿瘤医院市场呈现多品牌竞争的局面。
在大型国营医院、民营医院和外资医院等多种经营模式的角逐中,疗效、服务和价格三方面都是竞争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研究的深入,肿瘤治疗的效果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因此,疗效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同时,随着肿瘤病患人数的增加,大型特色肿瘤医院、全国性的癌症诊疗中心等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肿瘤医院市场竞争的领导者。
另一方面,随着患者对医院服务要求的提高,服务也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严格门诊预约、优化就诊流程、提供舒适的就诊环境等都是各家肿瘤医院所竞争的细节。
最后,价格也始终是肿瘤医院市场竞争的核心因素。
高额的治疗费用成为肿瘤病人及其家庭所承受的重要负担,而医院的价格政策也影响着患者选择的偏好。
因此,如何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降低价格,是肿瘤医院的挑战和机遇。
三、市场趋势与其他医疗领域不同,肿瘤医院市场的竞争格局在未来仍将呈现多品牌竞争的趋势,同时也将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未来,肿瘤医院将继续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医疗服务。
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AI 等技术的普及应用,肿瘤患者在医院及远程就医时的治疗效果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使得品质和效率可以更好地结合。
此外,肿瘤医院将进一步推行综合性与个性化医疗服务,通过患者的基因信息、病历资料等方面来挖掘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出更为优质医疗服务。
2018年肿瘤靶向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肿瘤靶向药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2月目录一、抗肿瘤药物驱动新一轮创新药发展 (6)1、国家政策层面鼓励创新药物发展 (6)(1)创新药物从“中国新”转变成“全球新” (6)(2)激励法规助推新药研发 (9)(3)创新药物政策红利收获在即 (10)2、肿瘤发病状况形势严峻 (14)3、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潜力无限 (17)(1)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飞速发展 (17)(2)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稳步增长 (18)二、EGFR靶向抗肺癌治疗 (20)1、EGFR与肺癌治疗息息相关 (21)2、EGFR-TKI由“一代”到“三代”提高疗效降低毒性 (22)(1)第一代EGFR-TKI药物 (23)(2)第二代EGFR-TKI药物 (26)(3)第三代EGFR-TKI药物 (28)3、EGFR靶向抗体药物具有极高特异性优势 (29)4、AKL 和ROS1弥补EGFR靶向治疗肺癌的短板 (32)5、未来EGFR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发展备受关注 (35)(1)在研EGFR-TKI药物旨在精益求精 (36)(2)在研EGFR靶向抗体药物发展迅速 (39)三、HER2靶向抗乳腺癌治疗 (40)1、HER2基因是乳腺癌检测重要指标 (43)2、HER2受体抑制剂是靶向治疗乳腺癌的首选 (46)(1)HER2受体化学抑制剂高选择性抗乳腺癌治疗 (47)(2)HER2受体靶向抗体药物里程碑式地改变传统治疗方式 (50)3、未来HER2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重点在于高效低毒 (55)(1)在研小分子药物稳定发展 (55)(2)在研生物抗体药物迅猛发展 (56)四、VEGF/VEGFR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抗肿瘤治疗 (58)1、血管生成抑制剂直接靶向作用于VEGF (61)(1)高效、特异、选择性的VEGF单抗药物 (61)(2)靶向阻断VEGF 的可溶性VEGFR药物 (64)2、多重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作用于信号通路 (66)3、VEGF/VEGFR在研药物呈现大幅度增长 (76)(1)VEGF/VEGFR在研化学药物潜力项目众多 (76)(2)VEGF/VEGFR在研生物药物将迎来井喷发展 (79)五、PDGF/PDGFR 靶向作用于肿瘤血管生成 (82)1、PDGF/PDGFR 促进血管生成直接作用于肿瘤血管 (83)2、PDGF/PDGFR通过信号转导通路活化靶基因转录 (85)(1)PI3K/Akt信号通路途径 (86)(2)Ras/MAPK 信号通路途径 (87)(3)PLC-γ/PBC信号通路途径 (88)(4)STAT信号通路途径 (89)3、PDGF/PDGFR靶向治疗药物研发重点在于多靶点的开发 (89)六、PD-1/PD-l1靶向细胞免疫治疗 (91)1、免疫疗法为抗肿瘤治疗开启医疗新时代 (93)(1)高成功率的肿瘤免疫检验点疗法 (95)2、PD-1/PD-L1抑制剂:肿瘤治疗领域最耀眼的明星 (98)(1)PD-1抑制剂抗肿瘤治疗 (98)(2)PD-L1抑制剂抗肿瘤治疗 (100)3、PD-1/PD-L1抑制剂研发将是未来靶向抗肿瘤领域的主战场之一 (102)(1)PD-1在研抑制剂是研发重点布局领域 (103)(2)PD-L1在研抑制剂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104)七、新型潜力靶点开发是未来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点 (105)1、CD抗原系列靶向抗肿瘤 (105)2、CD20靶向诱导B细胞抗肿瘤治疗 (106)3、CD20靶向抗体药物治疗淋巴癌和白血病 (108)4、CD19靶向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 (112)5、CD3靶向治疗白血病 (113)6、CD30靶向治疗淋巴瘤 (114)7、CD38靶向治疗骨髓瘤 (115)8、在研CD系列靶向药物迎来蓬勃发展 (117)9、BTK靶向抗肿瘤治疗 (118)10、BTK抑制剂两代药物发展 (121)11、第一代BTK抑制剂 (122)12、第二代BTK抑制剂 (123)13、在研BTK抑制剂稳定发展 (124)14、MET及其靶向抗肿瘤药物 (126)15、RAF和BRAF在靶向抗肿瘤领域应用广泛 (126)16、KIT靶向抗急性髓性白血病治疗 (127)17、RET靶向抗肿瘤治疗 (128)18、ABL靶向抗白血病治疗 (128)19、FLT3靶向抗肿瘤治疗 (129)20、PARP在DNA中的靶向抗肿瘤治疗 (129)八、创新药物研发助推国内相关药企实现弯道超车 (131)1、恒瑞医药 (132)2、复星医药 (133)3、贝达药业 (133)4、华东医药 (134)5、上海医药 (134)6、科伦药业 (135)7、海正药业 (136)8、浙江医药 (137)9、康弘药业 (137)在新一轮以抗肿瘤药物为驱动力的创新药发展周期到来之际,布局和发展靶向抗肿瘤药物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2018-2023年肿瘤医院行业市场运营趋势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目录)
2018-2023年肿瘤医院行业市场运营趋势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报告名称: 2018-2023年肿瘤医院行业市场运营趋势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报告● 报告编号:16866←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报告价格:电子:¥7200 元 纸介:¥7200 全版:¥7500● 网上阅读:http://baogao/16866.html第一章 中国肿瘤医院行业发展背景 14第一节 医疗行业基本概述 14一、医疗产业的范畴分析 14二、医疗行业产业链构成 14三、医疗服务业体系分析 15四、医疗行业的产业特性 16五、医疗市场的基本特征 17第二节 肿瘤医院行业概述 18一、肿瘤医院行业研究范围界定 18二、肿瘤医院行业特征分析 18三、肿瘤医院行业产业链分析 18第三节 肿瘤医院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9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9二、医疗卫生行业相关政策 19(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19(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 21报告基本信息 w w w .cn 报告目录 w w w .cn 2018-2023年肿瘤医院行业市场运营趋势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三)《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21(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23(五)《“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27三、肿瘤医院行业相关政策28(一)《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8(二)《癌症早诊早治示范基地建设及管理办法(试行)》28第四节肿瘤医院行业经济环境分析31一、中国宏观经济现状31(一)2016年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31(二)2016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32(三)2016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34(四)201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五)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36(六)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37二、中国宏观经济展望38第五节肿瘤医院行业社会文化环境分析41一、健康理念的变化41二、人口膨胀与老龄化41三、环境因素及行为因素44第六节肿瘤医院行业技术环境分析47一、肿瘤治疗传统方法分析47二、微创医学及肿瘤微创技术49三、中国肿瘤放疗的相关进展54四、肿瘤分子诊断技术获突破542018-2023年肿瘤医院行业市场运营趋势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第二章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分析57第一节中国医疗卫生行业发展概况57一、中国医疗产业形成背景介绍57二、中国医疗产业发展阶段分析58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就显著59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61五、中国医疗事业发展特点分析62第二节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资源概况63一、医疗机构数量统计63受政策推动,社会资本进入民营医院的热情日益高涨,民营医院的数量和总诊疗人次数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增速已经超过公立医院。
2023年肿瘤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肿瘤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一、肿瘤医疗服务行业市场概述肿瘤医疗服务行业市场主要是指对肿瘤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康复及辅助服务的医疗机构和服务提供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肿瘤医疗服务行业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二、肿瘤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分析1. 肿瘤治疗市场规模随着人口老龄化,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肿瘤病例数量逐年增加。
2018年,全球肿瘤治疗市场规模达到1437.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2369.8亿美元。
国内市场规模也呈逐年增长趋势,2018年达到328.1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918亿元。
2. 医疗设备市场规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肿瘤医疗设备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2018年,全球肿瘤诊断和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278.6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2191.3亿美元。
国内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长,2018年达到452.2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727.6亿元。
3. 医疗保险市场规模医疗保险是肿瘤患者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的保障之一。
目前,医疗保险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长。
2018年,全球医疗保险市场规模达到4843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8423亿美元。
国内市场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8年达到2943.8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6594亿元。
4. 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互联网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医疗服务方式,在肿瘤医疗服务行业中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018年,全球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到62.9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55.3亿美元。
国内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长,2018年达到339.7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038.8亿元。
三、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 多学科融合发展在肿瘤医疗服务行业中,医疗机构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多学科合作越来越重要。
针对不同的肿瘤类型和阶段,需要多学科医疗团队共同制定诊疗方案和治疗方案,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2018年肿瘤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肿瘤医疗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5月目录一、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供需缺口突出 (5)(一)需求不断上升,市场空间广阔 (5)1、我国肿瘤新发病例数不断上升,趋势随老龄化进程延续 (5)2、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空间广阔,年存量规模超2500亿 (9)3、高端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11)(二)我国肿瘤医疗服务供给缺口明显 (12)(三)针对社会办医:肿瘤医疗服务高盈利性与高进入壁垒并存 (16)二、中美肿瘤五年生存率差异大的影响因素 (20)(一)我国肿瘤筛查推广不足 (22)(二)肿瘤诊疗模式差异,未能应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模式) (24)(三)我国肿瘤治疗过程中放疗率低下 (27)(四)新药新疗法引进不足,纳入医保报销迟滞 (30)(五)不同国家间肿瘤存在病理分型区别 (32)三、MDT模式是民营高端肿瘤医疗服务胜出关键 (33)(一)MD Anderson情况简介:蝉联美国最佳肿瘤医院,经营稳健 (33)(二)从MD Anderson经营历史看MDT模式如何助力肿瘤医院成功 (38)1、MDT模式促进多种治疗形态的应用 (38)2、MDT模式显著提升生存率,带来好口碑和患者数增加 (40)3、MDT模式可通过减少等待与治疗时间,提升医院周转效率 (44)四、国内相关上市公司简析 (45)(一)益佰制药:借助肿瘤药品优势,全面布局肿瘤生态圈 (45)(二)信邦制药:贵州医疗服务龙头,三大板块协同发展 (48)(三)星普医科:高端放疗设备龙头,积极拓展服务业务 (52)(四)中珠医疗:并购一体医疗,建设肿瘤全产业链 (54)(五)和佳股份:以肿瘤微创治疗为核心业务,发展医疗服务新业态 (57)(六)泰和诚/美中嘉和:国际化的肿瘤诊疗中心及高端肿瘤医院提供商 (59)(七)总结:更看好To患者模式公司未来发展 (62)本报告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分析深入研究了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供需现状、未来发展方向及何种肿瘤医疗服务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关键要素。
2023年肿瘤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肿瘤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肿瘤医药行业是医药行业中规模最大、增速最快、前景最好的领域之一,而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快,肿瘤患者数量将会不断增加,使得肿瘤医药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一、市场规模
目前,全球肿瘤医药市场规模近千亿美元,而我国肿瘤患者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加。
据行业机构分析,到2022年,全球肿瘤医药市场规模将有
望超过1600亿美元,而我国肿瘤医药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0亿美元。
二、市场增速
近年来,我国肿瘤医药市场增速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据行业数据显示,2018年
我国肿瘤医药市场规模达到了355亿元,同比增长了19.7%;而预计到2023年,我国肿瘤医药市场规模将增长至近800亿元,同比增长速度约为15%。
三、市场潜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肿瘤患者数量将会不断增加,这将会拉动肿瘤医药市场的需求。
同时,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对肿瘤医药市场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因此,我国肿瘤医药行业将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四、市场竞争
目前,国内肿瘤医药市场竞争集中度不高,未来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
随着外资药企进入市场、国内企业布局加强,竞争压力将会变得更加激烈。
因此,企业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在产品研发、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做到优势突出,以保持竞争优势。
总的来说,肿瘤医药行业前景非常广阔,但是在市场上要想成功,企业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018年肿瘤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肿瘤医疗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5月目录一、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供需缺口突出 (5)(一)需求不断上升,市场空间广阔 (5)1、我国肿瘤新发病例数不断上升,趋势随老龄化进程延续 (5)2、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空间广阔,年存量规模超2500亿 (9)3、高端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11)(二)我国肿瘤医疗服务供给缺口明显 (12)1、与需求相比,我国肿瘤医疗服务供给存在较大缺口 (12)2、我国肿瘤医院病床使用率及病床周转次数在所有专科医院中排行前列,体现医疗服务资源利用极为紧张 (13)3、政策限制公立肿瘤医疗服务供给未来扩张,未来供需缺口可能有增无减 (14)(三)针对社会办医:肿瘤医疗服务高盈利性与高进入壁垒并存 (16)1、肿瘤科及放疗科在医院各临床科室中全成本收益率名列前茅 (16)2、各类专科医院中,肿瘤专科医院的ROA与ROE也排行前列 (16)3、虽然肿瘤医疗服务行业具有较高盈利性,然而其进入壁垒之高在各类专科医疗中也是数一数二 (18)二、中美肿瘤五年生存率差异大的原因 (21)(一)我国肿瘤筛查推广不足 (22)(二)肿瘤诊疗模式差异,未能应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模式) (24)(三)我国肿瘤治疗过程中放疗率低下 (27)(四)新药\新疗法引进不足,纳入医保报销迟滞 (29)(五)不同国家间肿瘤存在病理分型区别 (32)三、MDT模式是民营高端肿瘤医疗服务胜出关键 (32)(一)MD Anderson情况简介:蝉联美国最佳肿瘤医院,经营稳健 (33)(二)从MD Anderson经营历史看MDT模式如何助力肿瘤医院成功 (37)1、MDT模式促进多种治疗形态的应用 (37)2、MDT模式显著提升生存率,带来好口碑和患者数增加 (39)3、MDT模式可通过减少等待与治疗时间,提升医院周转效率 (43)四、相关公司简析 (44)(一)益佰制药:借助肿瘤药品优势,全面布局肿瘤生态圈 (44)(二)信邦制药:贵州医疗服务龙头,三大板块协同发展 (47)(三)星普医科:高端放疗设备龙头,积极拓展服务业务 (51)(四)中珠医疗:并购一体医疗,建设肿瘤全产业链 (54)(五)和佳股份:以肿瘤微创治疗为核心业务,发展医疗服务新业态 (56)(六)泰和诚/美中嘉和:国际化的肿瘤诊疗中心及高端肿瘤医院提供商 (58)本报告通过数据分析深入研究了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供需现状、未来发展方向及何种肿瘤医疗服务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关键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整体市场规模已超过三千亿元人民币。
本文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分别研究了国内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现状和主要构成情况,并分析了民营肿瘤医院的机遇与挑战,希望对民营资本投资肿瘤医疗服务行业有所启发。
一、需求端市场现状1、现阶段居民防癌意识与肿瘤防治工作相对薄弱,早期筛查诊断普及率低,约半数患者在肿瘤晚期才被诊断,中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根据国家癌症中心预测,2015年中国癌症发病率约为312人/10万人,其中排名前五的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而肝癌、胰腺癌、肺癌、食管癌和胃癌为致死率(致死率=当年死亡率/当年发病率)最高的肿瘤。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种类肿瘤的发病率排名也有所变化,如近年来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高脂、高蛋白的食品摄入增加,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而腌渍食品的摄入减少和水果与白色蔬菜的摄入增加则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与美国对比可见,虽然其肿瘤发病率为中国的1.6倍(高出65%),但5年生存率为中国的1.8倍(高出81%)。
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美国肿瘤早期筛查诊断的普及率更高,每年新发病例中仅24%的患者为肿瘤晚期,而中国约50%的新发病例为肿瘤晚期。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美国国家癌症中心为尝试解决该问题,国家卫计委曾于2012年发起一项名为“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北京、广东、山东等9个省份作为第一批率先开展,项目主要内容是对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的高危人群进行评估、筛查和早诊早治。
此外,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开展10年,至今已开设218个项目点,10年间共筛查高危个体157万人。
2、中国2015年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为3,200亿元,其中药物治疗占据约50%的市场份额;预期在未来癌症早诊早治的驱动下,肿瘤手术和放疗的市场份额占比会逐步提升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中国现存肿瘤患者约为750万人,按人均每年花费7万元,肿瘤治疗渗透率60%计算,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为3,200亿元。
一般来讲,肿瘤患者会经历初期筛查诊断、中期治疗和后期姑息疗法三个阶段。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癌症中心,IMS数据库(2015)目前姑息治疗市场规模约为430亿元,占约15%的肿瘤市场份额。
患者每月平均花费约为1-2万元,主要用于低剂量的放疗、化疗、其他辅助药物及心理治疗等。
姑息治疗在我国的渗透率仅为20-30%,随着患者对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和临终关怀服务要求的提高,上升空间较大。
目前,中国肿瘤筛查诊断行业还处于发展早期,仅占据约5%的肿瘤医疗服务市场份额,约160亿元。
从筛查诊断的主要方法上看,中美并没有显著差别,主要都采取内镜、血液、影像学等检查方法;但在筛查的普及率上,中国仍远低于美国。
预计未来随着国民防癌意识的提升、肿瘤防治工作的加强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筛查诊断市场份额会有所增加。
此外,随着基因技术、生物信息、大数据的发展,一些新的癌症早期预测平台也开始出现,相关肿瘤的数据库得以建立,开始根据从人群生活习惯到临床体征,从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到肿瘤标记物的微水平变化,以及考虑基因和遗传分子学的变化,对人群进行早期癌症筛查的风险预测。
肿瘤中期治疗市场为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主体,占80%的市场份额。
根据肿瘤的三大治疗手段,可以初步把治疗市场划分为手术、放疗和化疗(即药物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的市场最大,规模达到1,500亿元,而且除了针对肿瘤治疗药物外,免疫调节剂和其他辅助药物(如抗生素、止吐药、营养支持药物等)也占据了50%的药品市场份额。
在放疗市场中,直线加速器是中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设备(~90%市场份额)。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肿瘤治疗手段呈现高药占比、低手术率、低放疗率的问题。
预计未来随着早期筛查普及度的提高,患者确诊肿瘤的分期提前,手术(特别是微创手术)占比会有显著提升。
而医生和患者对放疗认知度的提升以及放疗设备的覆盖率的增加,也会促进放疗渗透率的提升。
在化疗方面,随着卫计委对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的进一步要求,并明确抗肿瘤药物和辅助用药的分类使用原则、使用比例,不断降低辅助用药的使用比例,部分药物治疗的市场份额和辅助用药占比可能会有显著下降。
资料来源:美国国家癌症中心,加州癌症登记中心,文献检索二、供给端市场现状公立三级医院承担了超过80%的肿瘤治疗任务,已超负荷运转,同时下放部分诊疗任务;未来公立医院扩张受到政策约束,预期肿瘤治疗存在较大供需缺口在肿瘤就诊路径中,初期的确诊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是肿瘤患者最为重视的环节,因此这个环节中拥有优质医师资源以及长久良好口碑的公立三级医院是患者的首选(部分患者选择海外就医,不在本文所讨论的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范畴内)。
资料来源:专家访谈但是三级医院因容量有限,需释放部分肿瘤治疗任务。
其中,化疗因为受到药占比以及药品加价率的限制,是公立医院愿意下放的治疗任务,但一般由优质的医生为患者制定好化疗方案,并观察一段时间确认治疗有效后,再让其前往其他医院接受化疗,国家未来的分级诊疗政策也将更支持化疗向二级医院和民营医院的转移。
放疗对医师、设备的依赖性极高,也是利润相对最高的诊疗项目,因此下放的比例最低。
肿瘤的手术治疗主要依赖医生的水平,二级医院、民营医院可以通过聘请有手术经验的医生,来截流部分肿瘤患者。
姑息治疗主要通过轻剂量的放疗、化疗配合止痛和心理辅导,来调节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姑息治疗的盈利空间来自其所提供的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生活环境,而这些并非三级医院的核心价值,因此姑息治疗也是三级医院最愿意释放的诊疗任务,同时也符合分级诊疗政策的要求。
目前姑息治疗主要由二级医院开展,民营医院可以通过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吸引对服务要求高的患者并借此盈利。
资料来源:专家访谈肿瘤手术比例代表肿瘤治疗市场需求情况,假设中国在2020年肿瘤患者手术比例达到美国现阶段的水平,在不考虑发病率上升、引进新的放疗技术和靶向药的前提下,肿瘤治疗需求端市场将存在约60%的提升空间。
按照医疗卫生十三五规划,公立医院千人床位数将从2014年的3.02提升到2020年的3.3,供给端市场公立医院提升空间约为10%。
依此估计,未来肿瘤治疗将存在较大供需缺口,为民营资本进入肿瘤治疗市场预留了广阔的空间。
三、民营肿瘤医院的机遇与挑战1、公立医院的扩张速度较难满足未来肿瘤患者就诊需求的增加,民营资本有望利用其资金的力量配备优质的医生资源、先进的设备,并通过提供良好的就诊体验,涉足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肿瘤医疗服务市场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
目前三级综合医院肿瘤科和肿瘤专科医院的患者量大多处于饱和状态,且未来公立三级医院的扩张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随着肿瘤筛查诊断渗透率的上升和患者就诊意识的提高,公立医院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肿瘤患者治疗需求,势必会有部分治疗导流到低级别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进行。
肿瘤治疗存在增值服务空间。
常规的肿瘤治疗路径中,早期筛查和姑息治疗阶段有较大的增值服务空间,也适合民营资本进入;同时公立医院因规模受限,且需符合公益性质,难以满足患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
在肿瘤筛查领域,民营资本已占据了健康体检约30%的市场,为提高肿瘤的早期检出率做出了贡献。
而技术门槛相对偏低、服务要求更高的姑息治疗领域尚没有出现民营资本大举进入的迹象。
政策支持民营医院合理配备大型设备。
另一方面,民营医院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使其更容易进入资本壁垒高的治疗领域,例如肿瘤放疗。
此外,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中明确表示,支持民营医院合理配备大型医用设备,为民营资本进入资金、设备要求较高的放疗等治疗领域扫清了政策障碍。
2、民营肿瘤专科医院将面临优质医生资源有限,获客成本高昂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重大挑战民营医院缺乏优质医生资源。
肿瘤学是涵盖了病理、外科、内科、放疗科等多科室的综合学科,一般都由各科室中最顶尖的医生组建治疗团队,而目前这些医生几乎全部集中于三级医院,独立的民营专科医院难以在短期内建立完善的治疗团队。
由于肿瘤医生的培养通常需要8-10年的时间,医生资源有限的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即使市场中存在供需缺口,也难以单纯通过单纯的新建、扩建医院来弥补。
民营医院获取患者的成本十分高昂。
肿瘤是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患者更加信任拥有长久良好口碑的三级公立医院,在诊断和治疗的关键结点更倾向于在三级医院就诊,其就诊习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目前民营肿瘤医院处在发展初期,大多会依赖于公立医院的患者溢出和导流。
但民营医院同公立医院合作的稳定性难以保证,且实践中民营医院需要让渡部分利润给合作公立医院。
另外部分民营医院通过营销推广来获取患者,但由于肿瘤发病率远低于口腔科、眼科、妇科等科室的疾病,平均到单个患者的获客成本将比较高。
三级公立医院将肿瘤作为重点学科,不会轻易分流到下级医院。
肿瘤代表了一家医院医疗技术的最高水平,有利于医院、优质医生提高学术地位、树立名声。
另外,由于就诊路径长、先进技术集中度高,肿瘤患者的人均花费也远高于其他疾病患者。
因此,有条件的三级公立医院都会优先发展肿瘤相关科室,满足肿瘤科室的设备、人力、床位需求。
未来地市级公立肿瘤医院的出现也将使肿瘤治疗服务市场竞争加剧。
国务院在《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指出,在地市级区域应根据需要规划设置儿童、精神、妇产、肿瘤、传染病、康复等市办专科医院。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已有逾60家新建或更名而来的地市级公立肿瘤专科医院、肿瘤防治院。
可以预见的是,在国家分级诊疗和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政策趋势引导下,政府会通过行政手段促成地市级肿瘤医院和三级医院组成医联体,以促进医院之间的会诊、转诊合作,实现医疗资源逐步下沉。
因此可以认为,在此过程中民营肿瘤医院面临的竞争压力将日益增大。
结语:中国肿瘤的防治水平还有很大提高空间,肿瘤早期筛查诊断普及率和肿瘤手术比例均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导致肿瘤五年生存率偏低。
未来在肿瘤早诊早治的意识和政策驱动下,肿瘤治疗的手术和放疗比例将得到提升,同时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较注重服务的姑息治疗市场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对标美国,中国的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至少有60%的提升空间,由于公立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肿瘤科已超负荷运转且床位扩增受限,部分诊疗任务将下放至二级医院和民营医院。
借助服务和资金的优势,民营肿瘤医院有望在高速发展的肿瘤医疗服务市场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