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中第5单元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 课件—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共51张PPT)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册课件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册课件
第一阶梯以平原为主,自然灾害以旱涝灾害、地面沉 降、土地盐碱化等为主,二三阶梯以高原山地为主,自然 灾害则以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为主。而且东部地区 人口经济密集,损失较重。所以自然灾害在不同的地区具 有不同的种类。
二、自然灾害的规律 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1.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为丰水期,10年分别 发生8次和11次大洪水,60至70年代,20年中仅发生4次。
自然灾害及其类型 月球上的火山喷发是不 是灾害?为什么?
因遭遇雪崩而严重受伤 的荷兰约翰·弗里索王子恐 怕永远无法苏醒。
自然灾害及其类型
1.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 (2)类型:按主导因素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3)基本要素:致灾因子、承灾体。
2.自然灾害
结构破坏
滑坡
暴雨
台风
大风 电路故障 火灾
泥石流 水土流失 巨浪
机械故障
决堤
1.台风能引起那些自然灾害? 2.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规律?
2.我国春季自然灾害主要有:华北春旱,北方的沙尘 暴等;夏季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水灾、风暴潮、暴雨 洪涝等;秋季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低温冷害、凌汛等 等;冬季自然灾害主要有:雪灾等等。
以上两段文字说明了自然灾害还有什么规律?
二、自然灾害的规律
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2.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崩塌
洪涝 风暴潮
(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根据前面学习,请同学们回答: 1.哪些灾害属于自然灾害? 2.和人为灾害有什么本质区别?
自然异变 自然属性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社会属性
自然灾害
一、自然灾害的特点 1.基本特点:对人类构成危害
2.其他特点:(1)突变和渐变双重性 (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3)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共21张ppt)

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共21张ppt)

岩石
地壳表层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成为风化壳,即成土母质
核心归纳
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
4.生物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地形、土壤、灌溉水源都会对植物的 生长造成影响。
素养培优
2022年6月1日21时30分左右,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351国道一隧 道上游出口位置处发生山体滑坡, 壅塞宝兴河形成堰塞湖。
课堂小结
问题:1.[综合思维]此次山体滑坡影响了哪些自然环境要素?
答案: 地貌形态的改变(山体滑坡), 导致了水文状况的改变(形成 堰塞湖),影响山体上植被生 长和土壤(土层)变化。
问题:2.[综合思维]植被要素的变化与山体滑坡有何关系?
答案: 山区植被覆盖率的减小可能会 引发山体滑坡。
环境特征的一致性与 发生发展的统一性
我国北方沙尘暴成因
方法技巧
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要素关联模式图的判读方法如下: (1)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要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 (2)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 取有效信息。 (3)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要素之间 的因果联系。 (4)掌握模式图内地理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各要 素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要素的内在关联性
1
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貌
气候
水文
生物 土壤
2 关联性的表现
水文
生物 气候
地貌
土壤
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2 关联性的表现
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环境中任何一个要素的 变化,都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的变 化,并最终导致自然环境的变化
核心归纳
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

第五单元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地理2精选优质 PPT

第五单元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地理2精选优质 PPT

课堂篇主题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②生物循环过程中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该物质循环过程以生物要素为中心,其中的植被状况对自然环境的 影响较大,对地形、土壤、气候、水文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植被覆盖率高
植被覆盖率低
土壤
有机质含量高,肥力高 有机质含量少,肥力低
气候
空气湿润
空气干燥
水文
含沙量低,水量稳定 含沙量大,水量变化大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思考感悟在河流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 生什么影响? 提示:在河流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 增加,下游河道淤积,从而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易发生洪涝灾害。
课前篇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二、环境特征的一致性
地球质量,以及特定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等条件,而且经历了地球内部圈层的分化与外部圈层的形成,实现了从无机世界向有机世界的演化。
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三大过程完成。如下面四幅图所示: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课堂篇主题探究
①水循环过程中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该物质循环过程以水文要素为中心,水文条件以河流因素为主,对 地形、土壤、气候、生物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土壤 气候 生物
河流多 土壤水分含量大 空气湿润 植被覆盖率高
河流少 土壤水分含量小 空气干燥 植被覆盖率低
D.地下径流增多
解析:第(1)题,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中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
因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第(2) 题,植被破坏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小;由于植被涵养水源 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答案:(1)A (2)C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共50张PPT)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共50张PPT)

——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 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同一个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海拔高,在阴 坡分布的海拔低
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 南半球——北坡为阳坡;南坡为阴坡
雪线:永久冰雪带的下界,其海拔高度受气温与降水共同影响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经线延伸,经度更 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 更替)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高山、高原地区明显 (水平延伸,垂直更 替)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陆地环境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影响具有非地带性分 布现象。如: A、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亚寒针叶林带和苔 原带。 B、地带性分布环境的斑状景观:荒漠中的绿洲。 C、使地带性分布发生改变: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 带森林景观,东面为巴塔哥尼亚沙漠;非洲赤道穿过的 东非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却形成了热带草原。 D、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非地带性因素的限 制而发生改变:北美西部和南美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 分布都紧逼海岸的狭长形态。
热带稀树草原
猴面包树
——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 部。这个地带终年气温很高,各月降水量都 很少,地面只有很少耐旱的植物,大部分是 沙丘或戈壁。代表性的动物是单峰骆驼。
热带季雨林带
——分布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如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南 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 洲的东南部。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 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是这 里的主要植被,发育着亚热带的黄壤和红壤。
——分布在亚欧大陆及北 美洲大部的北部边缘。气 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 短促而凉爽,气温一般在 10℃以下。植物以苔藓、 地衣为主,有的地方生长 着矮小的灌木。动物种类 很少,驯鹿是苔原带特有 的动物,它们以苔藓、地 衣为主要食物。夏季有大 量候鸟,如野鸭、天鹅等 飞到这里筑巢繁殖。

第五单元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 课件-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地理

第五单元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 课件-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地理

课前篇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2.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
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
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
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思考感悟东部季风区的植被类型有哪些? 提示:秦岭—淮河以北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秦岭—淮河以南以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滇南、雷州半岛、海南岛以热带季雨林为 主。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4.多要素关系分析 东部季风区各自然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性,可以从气温、 降水等要素入手,分析季风气候与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因素 的相互关系。 5.综合分析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综合归纳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与整体性特征。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三、案例分析——东部季风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1.气候特征分析 根据我国东部季风区四个城市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 图,分析当地气候的特征。 2.水文特征分析 根据收集到的东部季风区不同河流的月均流量数据,分析河流的 水文特征。 3.其他要素特征分析 收集、查阅东部季风区的地形、植被和土壤等资料,说出各自的主 要类型,分析它们的分布规律。
探究一
解析: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课堂篇主题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课堂篇主题探究
答案:(1)法国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或东高 西低)。 (2)差异: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乙地降水季节变 化大,集中在冬季(冬季降水较多,夏季降水较少)。成因:甲地常年 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乙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冬 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 (3)径流量(水位)变化较小,无明显汛期;无结冰期;流速较慢等。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pptx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pptx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思维拓展
青藏高原隆升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促进了青藏地区高寒环境的形成;加 剧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增强了我国东部季风环流的影响;促进了 黄土高原的形成并使得其下游河段成为“地上河”。
互动释疑解惑
重点一 要素的内在关联性
情境探究 材料一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 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材料二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75 m,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 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 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 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
情境探究 材料 冰岛,欧洲西北部岛国,位于大西洋中脊火山活动带,岩浆 活动活跃,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全境四分之三是高 原,冰川占全岛面积的11.5%。北部属寒带苔原气候,南部属温带海 洋性气候,地热和水力资源丰富。2010年3~4月,冰岛南部、雷克雅 未克以东的艾雅法拉火山喷发,岩熔喷涌,并释放大量气体与火山灰, 散发的热量使200米厚的冰川融化。 冰川融化造成河水水位上升,引发的洪水阻断了当地的公路和桥梁, 数千居民撤离。火山灰在大气层扩散,导致冰岛、英国、德国、波兰 等国多日阴天,欧洲西部多国航线中断。火山灰堆积至农田、草场、 房屋等地,最厚处达10厘米。
冰岛自然地理环境的一致性特征为寒冷。冰岛纬度高,北部气候寒冷,南部年 均气温也较低。地表冰川广布,以苔原景观为主,土壤多冻土,河流水量较小, 结冰期长。
表现
自然环境具 有统一的演
化过程
一个区域的 变化不可避 免地影响到
其他区域
知能升华
举例
意义
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 演化过程,保证了自 然各要素之间的协调
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高中地理 第5单元 自然环境的特征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学案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鲁教版高

高中地理 第5单元 自然环境的特征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学案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鲁教版高

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域认知的一般方法。

(地理实践力)2.通过数据分析、图表绘制,增强分析、归纳运用知识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3.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文献查阅,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地理实践力,培育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一、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内容主要要素具体内容地形状况分析地貌的基本形态及其组合情况、分布特征等气候状况判断气候类型,分析温度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其组合关系植被状况分析自然植被所属的类型及分布特征水文状况分析河流、湖泊、沼泽的分布概况,以及径流量及季节变化等土壤状况分析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特征二、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一般步骤1.分析方法:有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综合思维、差异比较等方法。

2.一般步骤三、案例分析——东部季风区的自然环境特征1.气候特征分析(以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为例)(1)气温年较差大小顺序: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

(2)降水总量大小排序: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

(3)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性特征:我国东部季风区从北向南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小,降水总量越来越多。

(4)四个城市气候的一致性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寒冷)少雨(干燥)。

2.水文特征分析(以辽河、海河、淮河、西江为例)(1)四条河流月均流量差异:南方河流月均流量总体上大于北方河流。

(2)四条河流月均流量变化特征的相似性:四条河流月均流量从1月到12月都是先增加后减少,水量最大的月份都在夏季。

3.其他要素特征分析收集、查阅东部季风区的地形、植被和土壤等资料,说出各自的主要类型,分析它们的分布规律。

4.多要素关系分析从气温、降水等要素入手,分析季风气候与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5.综合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归纳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整体性特征。

(1)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应首先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和气候。

( )(2)对气候状况的分析主要分析其气温的高低和降水的多少。

《第五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鲁教19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鲁教19选择性必修1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分析方法,加深对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并培养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区域自然环境的分析展开,具体包括:1. 区域选择与资料收集: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如某省份或城市),并收集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相关资料,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

2. 自然环境要素分析:学生需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各自然环境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如地形如何影响气候,气候又如何影响植被等。

3. 编制分析报告:学生需将上述分析过程及结果编制成一份完整的分析报告,报告应包括所选区域简介、各自然环境要素的分析与描述、各要素间关系的论述以及结论。

4. 实践活动反思: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自然环境分析方法,并对自身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心得进行反思总结。

三、作业要求1. 准确性:所收集的资料应准确无误,分析过程应科学合理。

2. 完整性:报告应包含所有必要的自然环境要素分析,内容完整。

3. 逻辑性:报告的叙述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4. 创新性:在分析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新性思考。

5. 格式规范:报告应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包括标题、正文、结论等部分。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内容、分析过程及逻辑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成绩。

2. 同学互评: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同时指出不足。

3. 自我评价:学生需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意见。

2. 学生互助: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互助,共同解决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延伸学习:教师可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或推荐相关的书籍、网站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和提升能力。

《第五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鲁教19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鲁教19选择性必修1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要素的识别与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并初步形成对区域自然环境问题的思考与判断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展开。

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相关章节,掌握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具体区域(如某省份或城市),学生需通过查阅地图、文献资料等途径,了解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植被分布和土壤类型等自然环境要素。

3. 要素分析:学生需对所选区域的各个自然环境要素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要素的特点、分布规律、相互影响等,并尝试总结该区域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

4. 思考题解答:针对区域自然环境可能面临的问题,如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等,学生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形成书面答案。

三、作业要求1. 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并掌握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选取一个具体区域进行分析,要求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资料收集完整。

3. 要素分析要详细、准确,对各个要素的特点、分布和相互关系有清晰的认识。

4. 思考题答案要逻辑清晰,观点明确,建议具有可操作性。

5. 作业以书面形式完成,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对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理论的掌握程度、所选区域的代表性及资料收集的完整性、要素分析的准确性和详细程度、思考题的逻辑性和观点明确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评分和评语,及时反馈给学生。

同时,可组织学生进行互评,相互学习、交流。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2. 学生自我反思: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第五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鲁教19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鲁教19选择性必修1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识别自然地理要素、理解地理空间关系以及评价区域环境影响。

通过实际案例,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设计内容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要点进行展开:1. 案例介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如河流流域、湖区或山脉等,提供相关的自然环境信息。

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植被类型、地貌特征等基础数据。

2. 观察分析:要求学生运用地理专业知识,分析案例中的自然地理要素。

例如,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及其特征,进而探讨其对当地植被、地貌形成的影响。

3. 图表制作:指导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绘制简要的地理图示或表格,展示所选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如气候类型图、降水量分布图等。

4. 互动探讨: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分析结果,交流彼此的见解和观点,以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 作业报告:每位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案例分析的报告,总结分析过程和结果,并结合报告展开深入的思考与感悟。

三、作业要求针对本作业内容,特提出以下要求:1. 案例选择:学生需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或自行选择一个区域进行自然环境分析,确保所选案例具有足够的地理信息资料和可分析性。

2. 观察分析:学生应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从地理位置、气候、植被、地貌等方面全面、细致地观察并分析所选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3. 图表制作:绘制的地理图示或表格应清晰明了,标注准确,能直观展示所选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4. 互动探讨:小组讨论时,学生应积极发言,尊重他人观点,学会倾听和接纳不同意见,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 作业报告:报告应包括案例背景、分析过程、结果总结以及个人感悟等部分,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依据学生的案例选择、观察分析、图表制作、互动探讨以及作业报告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第五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鲁教19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鲁教19选择性必修1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熟悉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分析方法。

2. 提高学生利用地图及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地理信息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加强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理解。

二、作业内容1. 区域资料收集:要求学生选取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如:中国的某个省份或某地区),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该区域的自然环境信息。

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气候特征、地形地貌、水系特征、生物资源、土壤类型等。

2. 地图绘制与分析:根据收集的资料,绘制该区域的地图,并标出关键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同时,学生需对各自然要素进行简要分析,例如地形如何影响该地区的农业发展。

3. 数据分析与整理: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资料,完成表格,列出不同自然要素的数据并简要描述其特征,例如平均气温、降水量、主要植被类型等。

此外,学生还需使用表格记录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分析它们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4. 撰写分析报告:学生需将上述收集的资料、绘制的地图及分析结果整合成一份简明的分析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对区域自然环境的总体评价,以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和适应这一自然环境。

三、作业要求1. 准确性:收集的资料和信息必须准确无误,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数据或信息。

2. 完整性:学生需全面地收集和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的各个方面,不得遗漏重要信息。

3. 逻辑性:在撰写分析报告时,应遵循逻辑顺序,清晰表达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

4. 创新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区域自然环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新性的观点。

5. 格式规范: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格式排版,包括标题、目录、正文、结论等部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地图绘制的准确性及分析报告的逻辑性、创新性、格式规范性进行评价。

2. 评分标准:满分设定为100分,按照各项评价标准分配相应分值,如资料收集占30分,地图绘制与分析占20分,数据分析与整理占20分,报告撰写占30分。

鲁教版 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 地表环境的特征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鲁教版 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  地表环境的特征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D.土壤
6.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
A.天山山麓
B.长江三角洲
C.太行山山麓
D.四川盆地东部山地
解析:第 5 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水杉属于落叶乔木,适生土壤为酸
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而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所
以导致该山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土壤,D 对。该山路两侧
相距不远,光照、气温、降水没有明显差异。第 6 题,根据材料信息可
解析:第(1)题,从图中年平均降水量线数值分析分布特征。第(2)题,从 海陆位置及地形分析三地降水量的大小。第(3)题,据图可知,河北平原 西侧和北侧为山地地形,有利于抬升夏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地形雨, 缓解当地水资源不足的现状;阻挡西部和北部地区冬季风(偏北风),减少 风沙对华北地区的危害。
答案:(1)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东部降水量大于西部(东南多西北少);平 原地区普遍高于坝上地区(燕山南部和太行山东部迎风坡一侧降水量较大);降 水量最大值出现在燕山东南侧,最小值出现在坝上高原西北侧。(答出其中 3 点即可) (2)乙>丙>甲。 原因,甲地位于坝上高原,距海远同时受燕山山脉的阻挡, 受夏季风影响弱,降水量少;乙地距海近,且地处燕山东南侧,为东南季风 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多;丙地地处河北平原,地势平坦,地形抬升作用不明 显,降水量较少。 (3)河北平原西侧和北侧为山地地形,有利于抬升夏季风带来的水汽,增加平 原地区的湿度;阻挡西部和北部的冬季风,减少风沙、低温、冻害带来的 危害。
[系统思维] 知识点一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分析的一般步骤
知识点二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与描述方法
1.地理位置特征
位置
内容
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课件鲁教版选择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课件鲁教版选择

谢谢观看!
答案: 甲地区为高原,四周被山地环绕,河流由四周山地流向高原内陆,形成向 心状水系;地形闭塞,降水稀少,河流径流量小,多形成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 河流流程短,流量从上游向下游减少)。
新思维·新考向 7.下面是伊朗地形与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分析地形、降水对甲地区河流的影响。 【解析】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向、空间分布等水系特征,气候影响河流的补给、 水量等水文特征。根据图例和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甲地区为高原,四周被山地环 绕,所以河流应该由四周山地流向高原内陆,形成向心状水系。从位置和地形分 析甲地气候特征,地形闭塞,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所以河流径流量小, 多形成内流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路点拨】解此类题应从以下两个关键点着手: (1)获取信息:题干信息“京杭运河沿线”“自然地理特征”;位置信息:北纬 30°~40°,地处东部季风区;图例信息:“高程”“秦岭—淮河”。 (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角度:可从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植被、土壤 等角度描述。
【解析】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位置、气候、地形、水文、土壤和植被。京 杭运河沿线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 季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地形,流经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形平坦;水文,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这几大河 流流量较大。在北方地区河流存在结冰期,有春汛和夏汛。南方地区河流无结 冰期,汛期出现在夏季。沿线地区主要为冲积平原,土壤较为肥沃,从北到南类 型为棕壤到红壤,北方主要呈碱性,南方主要呈酸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 常绿阔叶林。
【解析】选A。海南岛地形中部为山地四周为平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山地面 积大于平原;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为雨季;受地形地势影响,水系呈放射状 注入四周海洋;当地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 新 知
流量、流速、水位、汛期、结冰期、含沙量以及特殊水文现象(如凌 汛、断流)等方面。
·
提 素 养

①流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 课


探 究
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讲,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河流流量
分 层


重 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


返 首 页
·
23
返 首 页
·
16
·




预 习
(4)×
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综合思维、差异比较等方法都是
达 标

新 知
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常采用的方法。
·
提 素

(5)A [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的一般步骤是:收集资料→要素特征


作 探
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整体特征分析→调查验证。故答案 A
时 分


攻 正确。]


·


主 预 习
②水位(汛期):包括丰、枯水期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 堂 达 标
探 新 知
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在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 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低与高。
·
提 素 养

③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 课


探 究
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


返 首 页
·
12
·




预 习
达 标

新 知
5.综合分析
·
提 素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归纳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作 探
与整体性特征。
时 分







返 首 页
·
13
·




预 习

(1)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应首先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和气候。 标
探 新 知

(
)
素 养
·
(2)对气候状况的分析主要分析其气温的高低和降水的多少。
·
提 素 养
合 作
①以××地形为主(最多写 2 种);②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 课 时
探 究
走向);③起伏大小(相对高度大小);④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⑤特
分 层


重 殊地形特征描述(如喀斯特地貌、海岸线平直等)。


返 首 页
·
22
·


主 预 习
(2)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主要是从河水结构、变化等入手,如 堂 达 标
方法。
时 分







返 首 页
·
7
·


2.一般步骤
当 堂
预 习
达 标
探 新 知
·
提 素














返 首 页
·
8
·




预 习
达 标
探 新 知
·
提 素














返 首 页
·
9
·

三、案例分析——东部季风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预 习
1.气候特征分析(以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为例)
分 层


重 覆盖率越低、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返 首 页
·
24
·


主 预 习
④结冰期:无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 ℃;有结冰期,最冷 堂 达 标
探 新 知
月平均气温<0 ℃,低温时间越长,则结冰期越长。有结冰期,从较 低纬度流向较高纬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
提 素 养
合 作
⑤流速(水能):取决于河流单位长度内的地势落差的大小,落差 课 时
达 标
探 新
催”。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是对我

·
提 素

国河西走廊地区葡萄酒盛誉的浓缩。右图

作 为河西走廊某地区等值线示意图。读图,
课 时


究 攻
完成(1)~(2)题。
层 作



返 首 页
·
31
·


主 预 习
(1)甲地与法国南部的波尔多同位于全球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 堂 达 标
探 葡萄种植久负盛名。甲地与波尔多气候相似之处表现在( )
1
·




预 习
探 新 知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的特征
·
达 标
提 素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













返 首 页
·
2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自 主
1.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域认知的一般方法。
当 堂


(地理实践力)
达 标
探 新 知

2.通过数据分析、图表绘制,增强分析、归纳
素 养
·
返 首 页
·
38
·


主 预
2.下列分析区域自然环境时不正确的方法是( )

堂 达 标

A.文献查阅


B.实地调查
·
提 素
C.综合思维
D.个案推广

合 作
D
[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常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综合思
课 时


究 维、差异比较等方法,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而开展。]






返 首 页
·
39
层 作


难 (寒冷)少雨(干燥) 。
返 首 页
·
10
·






2.水文特征分析(以辽河、海河、淮河、西江为例)
达 标
探 新 知
(1)四条河流月均流量差异: 南方河流月均流量总体上大于北方
提 素
·

河流 。


作 探
(2)四条河流月均流量变化特征的相似性: 四条河流月均流量从
时 分

攻 1月到12月都是先增加后减少,水量最大的月份都在夏季。

预 习
组成要素出发,分析各自的基本特征,其主要的分析内容除了地形、
达 标

新 知
气候外,还有植被、水文、土壤等要素。
·
提 素

(2)× 对气候状况的分析应是判断气候类型,分析气温、降水


作 探
的季节变化及其组合关系。
时 分



(3)× 分析地形状况包括分析地貌的基本形态及其组合情况、 作


难 分布特征等。
堂 达 标
探 新
(1)气温年较差大小顺序: 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

(2)降水总量大小排序: 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
·
提 素 养

(3)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性特征: 我国东部季风区从北向南气温 课

探 年较差越来越小,降水总量越来越多

时 分
究 攻
(4)四个城市气候的一致性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

·
提 素














返 首 页
·
27
·




预 习
达 标
探 新
(2)地貌差异的形成

·
提 素














返 首 页
·
28
·






(3)水文差异的形成
达 标
探 新 知
·
提 素














返 首 页
·
29
·


主 预
(4)植被差异的形成

堂 达 标
·
20
·




预 习
达 标
探 新 知
问题 3
(综合思维)比较甲图中渭河和汉江的水文特征的异同。
提 素
·


提示:相同点:都有夏汛。不同点:汉江流量大、汛期长、无 课


探 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