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8.1功与功率 ................................................................................................................... - 1 - 8.2重力势能 ................................................................................................................. - 11 - 8.3动能和动能定理...................................................................................................... - 20 - 8.4机械能守恒定律...................................................................................................... - 29 - 8.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40 -8.1功与功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起重机竖直提升重物时,重物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则力对物体做的功为力的大小与重物移动距离的乘积。
更普遍的情形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一致,例如马拉雪橇时拉力方向和雪橇运动方向间有一个角度。
这时应当怎样计算功呢?【教师引导】回忆初中学过的功的计算公式和做功条件(1)表达式W=FS。
(2)做功条件: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两者缺一不可。
讲授新课:(1)功【教师引导】当力F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时,如图,可以把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与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1F,与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2F。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教案(6篇)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教案(6篇)篇一:重点、难点分析篇一1.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2.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之一。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
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
3.能否正确选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是本节学习的另一难点。
通过本节学习应让学生认识到,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进一步明确,在对问题作具体分析的条件下,要能够正确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处理问题。
篇二:说明篇二势能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所共有的,同样,机械能也应是物体系统所共有的。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必过份强调这点,平时我们所说物体的机械能,可以理解为是对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的一种简便而通俗的说法。
篇三:教学目标篇三1.在已经学习有关机械能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掌握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学习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四:小结篇四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通过例题分析要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应首先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其次要正确选择所研究的物理过程,正确写出初、末状态物体的机械能表达式。
3.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逐步培养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应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处理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例如与圆周运动或动量知识相结合,要注意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综合应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优质教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已经学习有关机械能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掌握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学习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1.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2.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之一。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
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
3.能否正确选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是本节学习的另一难点。
通过本节学习应让学生认识到,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进一步明确,在对问题作具体分析的条件下,要能够正确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处理问题。
三、教具演示物体在运动中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
器材包括:麦克斯韦滚摆;单摆;弹簧振子。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结合复习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知识。
在初中学习时我们就了解到,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动能与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下面我们观察演示实验中物体动能与势能转化的情况。
[演示实验]依次演示麦克斯韦滚摆、单摆和弹簧振子,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学生回答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变化情况,教师小结:物体运动过程中,随动能增大,物体的势能减小;反之,随动能减小,物体的势能增大。
提出问题:上述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变化呢?这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设计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我们从理论上分析物理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的情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新课导入】碰鼻实验:如图1所示,把悬挂重球拉至鼻尖由静止释放,实验者立于原位不动,小球来回摆动,学生表演者怕重球碰坏了鼻子。
结果大伙儿都能预料到,至于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包含着如何的物理规律?我们学会这节课的内容,相信大伙儿就特别清楚了!【新课教学】(一)机械能在本章我们学习了两种形式的能量,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物理学中,我们将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二)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生活中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进行转化是特别常见的、1、动能—-重力势能举出几个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呢?苹果的下落,三峡大坝水的下落,重力势能转化为水的动能,从而带动发动机发电。
2、动能—-弹性势能举出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呢?弯弓射箭、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3、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生活中有没有同时涉及三种能量转化的例子呢?观看蹦床视频在观看蹦床视频的时候,认真分析一下,不同的过程分别对应的是什么能量之间的转化!下降:空中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接触弹簧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若以最低点为零势能面动能和重力势能最终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上升:三种能量的转化与下落过程是对应的!(三) 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1、实验观察提出猜想2、实例探究小组探究讨论,得出结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从离地面20米高处自由落下,求下落5米,10米,15米,20米时的速度,重力势能,动能以及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
( g=10m/s2 ,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势能面20将学生按学习小组,分别计算5米,10米,15米,20米处的各量、然后由教师汇总各组结果,通过表格显示结果,引导学生探究出其中的规律、学生初得结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假如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3、理论推导[情景一] 情景一: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曲面上滚下,到A点时速度为v1,距地面的高度为h1,到B点时速度为v2,距地面的高度为h2、1)、小球的机械能由哪几种能量组成?在A、B两点的机械能分别如何表示(取地面为零势能面)?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式:3)、从A到B的过程的动能定理表达式:4)、观察上述两个表达式,您会发现A、B两点的机械能有什么关系。
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精品教学案(全章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精品教学案(全章整理)第一节追寻守恒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
2、知道能量慨念的形成过程。
3、知道动能和势能的慨念,了解势能和动能的决定因素。
4、知道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且在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感知事物本身存在的规律。
2、学生列举生活中物理现象,进一步体会守恒的基础性、普遍性、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并能依据守恒的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追寻守恒量,建立能量概念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过程中体会能量守恒。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实验观察。
教学用具:计算机、投影仪、CAI课件、录像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指导学生列举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体会“能量”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积极思考,列举实例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新课教学教师让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提出问题:什么叫守恒?教材中说:在牛顿之前,伽利略的斜面理想实验已经显现了能量及其守恒的思想,这个实验中什么是不变的?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与同学交流结果。
演示斜面实验:让学生观察,当小球沿A斜面从一定的高处由静止滚下时,小球的高度不断减少,而速度不断增大,这说明小球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物理量不断减少,而由于运动而具有的物理量不断增大。
当小球从斜面底沿另一个斜面向上滚时,小球的位置不断升高,而速度不断减小,说明小球凭借位置而具有的物理量不断增加,由于运动而具有的物理量逐渐减少。
如果斜面是光滑的,当小球到达B斜面的相同高度时,速度为零,小球好像“记得”自己起始的高度。
演示滚摆实验和单摆实验,进一步强化,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好像“记得”自己初始的高度,即某一量是守恒的。
总结上述实验得出: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想化后,确实存在着某一物理量是不变的。
能量: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以上这一事实说成是“有某一量是守恒的”,并且把这个量叫做能量(energy)或能。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实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8
多媒体教学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打开“7.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ppt”课件,并切换到第二屏,如图:
首先给出本实验的目的,然后才给出实验原理的前一部分内容.
切换到第三屏给出实验原理的后一部分内容.
图中内容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再给出答案,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三、实验方法
先让学生阅读书中的“实验方法”部分内容,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接下来就是对每个问题分别加以分析,如图:
对以上各问题的分析,都是要先给出问题和相应的图片资源等,让学生分析并回答,然后再给出正确的解答以对照,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速度的测量
屏幕切换到第十一屏,如图
先直接给出速度的测量原理和方法,然后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理并推导B点瞬时速度的表达式,最后再给出表达式的推导过程,如图:
五、注意事项
屏幕切换到第十四屏,给出两个方面的注意事项,即怎样减小阻力和初末位置的确定,如图:
六、误差分析
这个实验的结果总会出现ΔE p>ΔE k的情况,对于这个系统误差的分析见图:
可以先提出误差结果,然后让学生先分析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最后再给出合理的解释. 屏幕切换到第十七屏和十八屏,给出本节的两个练习题,如图:
对于这两个练习,也是先让学生自己做,然后再给答案的方法.
最后对本节内容作出总结,如图:
说明:本课所用PPT课件及相关资料全部来自“志鸿优化网”(**),文件解压后就可使用,具体链接地址为:**!show &id=959.。
最新人教版新课标必修2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章的重点是机械能守恒定律,学生通过对定律的得出、公式、适用条件的学习,要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物理课堂中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得学习实验技能,这就需要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此,我按以下思路对本课进行设计:1.引入环节,我设计了小球碰鼻子的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2.通过知识回顾,重力做功会引起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的弹力做功会使弹性势能发生变化,合外力的功将引起动能的变化,以便更好的理解机械能的概念。
3.为了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利用单摆和弹簧振子的例子分别进行探究说明。
4.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以及守恒条件、解题步骤的得出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合作推导并总结归纳出结论。
5.由于本节课的时间有限,而大部分时间放在学生总结得出实验规律上,所以在实践环节只设计了一些必要的实践练习,有关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更多的解题将在下节课继续学习。
6.进行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什么是机械能,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得出过程。
3. 会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简单问题,并领会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过程与方法1. 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定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2. 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2. 能在具体问题中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三、教学难点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必修二优秀教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整体设计本课教学从动能和势能的复习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进而利用动能定理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教学重点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数学表达式.教学难点1.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2.灵活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2.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过程与方法经过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通过规律、理论的学习,培养学以致用的思想.课前准备1.自制课件、学案.2.麦克斯韦滚摆、单摆、气垫导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实验导入如右上图所示,悬挂单摆的铁架台上增加一个横杆P和一把水平放置的尺子AB,实验时①调整横杆P的高度,观察小球摆动的情况;②调整水平尺子的高度使小球从不同位置摆动,观察小球摆动的情况.将各次实验现象进行概括,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也可以将单摆悬挂在小黑板上,然后在小黑板上画上若干条水平横线,手持短尺替代横杆.推进新课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前面我们学习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知识.在初中学习时我们就了解到,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动能与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实验演示:依次演示麦克斯韦滚摆、单摆和弹簧振子,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即转化过程中物理量的具体变化.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学生回答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变化情况.教师小结:物体运动过程中,随着动能的增大,物体的势能减小;反之,随着动能的减小,物体的势能增大.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实验演示,切实感受到机械能的两种形式(动能与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转化过程中有力做功.重力做功:动能←→重力势能弹力做功:动能←→弹性势能.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在生活中非常多,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参考:1.从树上掉下的苹果(势能向动能转化);2.自行车猛蹬几下自由冲上斜坡(动能向势能转化);3.拉弓射箭(势能向动能转化)4.运动会上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跳起的过程中(人的动能转化为杆的弹性势能,后杆的弹性势能转化为人的重力势能).……二、机械能守恒定律问题: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是否存在某种定量的关系呢?上述各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变化呢?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理论推导分析.先考虑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理想情况.情境设置:质量为m 的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经过高度h 1处速度为v 1,下落至高度h 2处速度为v 2,不计空气阻力,分析由h 1下落到h 2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有:21222121mv mv -=W G 下落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重力做功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取地面为参考平面,有W G =mgh 1-mgh 2 由以上两式可以得到21222121mv mv -=mgh 1-mgh 2 移项得2221mv +mgh 2=2121mv g+mgh 1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上面表达式的物理意义:等号的左侧表示末态的机械能,等号的右侧表示初态的机械能,表达式表明初态跟末态的机械能相等.即在小球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问题:此表达式具有普遍意义吗?还是仅在只受重力的自由落体运动中成立?引导学生自己推导竖直上抛、平抛的过程是否成立.引导学生关注在上述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证明,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思维拓展在只有弹力做功的牨体系统内呢?课件展示:展示弹簧振子(由于弹簧振子概念学生还没有接触,教师可以不提弹簧振子的概念)的运动情况,分析物理过程.教师设疑: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是守恒的;同样作为机械能组成部分的势能,是否在只有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也能守恒呢?学生在推导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适当加以辅助推导.对弹簧与小球的运动过程简要分析,得到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关系,并明确:在只有弹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通过上面只有重力做功与只有弹力做功两个部分的推导,师生总结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表达式:E k2+E p2=E p1+E k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表达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并回顾机械能守恒定律推导过程,加深认识.三、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思维拓展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但真正应用到解题过程还是有限制的.大屏幕投影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并用不同颜色展示“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突出强调守恒的受力前提.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守恒的条件.有的学生认为守恒条件应该是只受重力或弹力;有的学生认为守恒条件应该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在肯定两位学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质疑两位学生的意见,激发他们思考的积极性:两位同学说的有什么不同吗?学生讨论: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还包含这样的意思:可能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 思维追踪: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应该怎样表述呢?举例说明.学生总结: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可以表述为:1.只受重力(弹力),不受其他力.如自由落体的物体.2.除重力(弹力)以外还有其他力,但其他力都不做功.如做单摆运动的物体.例题 在距离地面20 m 高处,以15 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 2,求小球落地速度大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提出问题:1.前面学习过应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处理平抛运动,现在能否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这类问题?2.小球抛出后至落地之前的运动过程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如何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3.归纳学生分析的结果,明确:小球下落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可以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应明确所选取的运动过程,明确初、末状态小球所具有的机械能.取地面为参考平面,抛出时小球具有的重力势能E p1=mgh ,动能为E k1=21mv 02.落地时,小球的重力势能E p2=0,动能为E k2=21mv 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E 1=E 2,即mgh+2021mv =21mv 2 落地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20102152220⨯⨯+=+gh v m/s=25 m/s.板书设计8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重力做功:动能←→重力势能弹力做功:动能←→弹性势能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三、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1.只受重力(弹力),不受其他力.如自由落体的物体.2.除重力(弹力)以外还有其他力,但其他力都不做功.如做单摆运动的物体.设计点评本节课通过教师给出撑,给学生感性认识,让学生对能的转化以初步认识,然后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进行猜想,为定量探究打下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的设置来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探究过程中,激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去.对守恒条件的教学,本教学设计采用了逐步引导的方法,引导学生向守恒条件步步靠拢,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具体展示了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有助于探究过程方法的学习.教学设计最后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与课堂训练,对本节内容进行巩固加深,收到良好效果.。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3)优质教案
(1)物体只受重力
(2)物体除受重力外,还受其它力的作用,但其它力不做功
教师启发
提问、分析
学生回答、理解
5、演示实验
1、投影
2、提出问题,请学生上台和教师一起参与实验
3、请学生解释实验现象
学生参与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1:略
例2:略
例3:略
1、放投影出示例题
2、启发、提示,归纳解题一般步骤
3、和学生一起解题
学生思考,在教师启发下解题
三、小结
本节课重点内容
1、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2、理解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优点
3、顺便提一下只有弹力做功时,机械能也守恒,让学生了解
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复习巩固,并加以记忆。
四、布置作业
P172 (1)(2)(3)
3、启发、提问、讲解
问题:(1)A B这一过程如何应用动能定理?
(2)重力做功如何?
(3)A B过程中,Ek变吗?Ep变吗?Ek+Ep变吗?
思考、回答,并参与定律的推导
2、讨论:
若物体受到阻力f时,机械能不守恒
1、放投影
2、提出问题,在投影片上进行分析
3、启发、提问、讲解
问题:(1)当受到阻力f时,对A B过程如何应用功能定理?
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
以启发提问式教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 学 用 具
投影仪、投影片、砝码、长线
教 学 程 序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机械能的概念
2、动能定理的内容
提问、投影、讲解
思考、回答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8 机械能守恒定律
7.8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会正确推导物体在光滑曲面上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定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2.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教学难点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
教学方法演绎推导法、分析归纳法、交流讨论法。
教具细线、小球、带标尺的铁架台。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课件展示翻滚过山车的精彩片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学生观看过山车的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分析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
我们已学习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这些不同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他们的总量是否发生变化?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教师:我们下面看这样一个例子:演示:见教材图7.8-1,用细线、小球、带有标尺的铁架台等做实验。
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的A点,然后放开,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
我们看到,小球可以摆到跟A点等高的C点,如果用尺子在某一点挡住细线,小球虽然不能摆到C点,但摆到另一侧时,也能达到跟A点相同的高度。
教师:在这个小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如何?这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总结: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理解机械能的概念,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条件,能够识别机械能守恒的系统和过程。
2.科学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升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观察机械能转化与守恒的现象,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认识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条件。
•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物理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即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复杂情境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含动画演示机械能转化、守恒过程)。
•实验器材(如单摆、滚摆、斜面、小球等,用于演示机械能守恒实验)。
•教材、教辅资料及网络资源。
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条件。
•演示法:利用实验或多媒体演示,直观展示机械能转化与守恒的现象。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促进思维碰撞。
•探究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展示过山车在轨道上运动的视频,提问:“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哪些能量在变化?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引导学生思考能量守恒的思想,引出机械能守恒的概念。
新课教学1.机械能的概念•复习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
•引入机械能的概念: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举例说明不同情况下物体机械能的组成。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提出•分析实例(如自由落体、平抛运动、单摆运动等),引导学生观察机械能的变化特点。
•提出疑问:在什么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引出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
(实验演示,如图,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用振子演示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思考:实验中,小球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做功情况如何?这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杆的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受弹力.重力、支持力和速度方向总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只有-------对小球能做功.
2.2(结论):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总的机械能也保持不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例题1: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摆长为L,最大倾角为θ.小球到达最底端的速度是多大?
总结步骤与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链条下滑时,因桌面光滑,没有摩擦力做功。整根链条总的机械能守恒,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设整根链条质量为m,则单位长度质量(质量线密度)为m/L
设桌面重力势能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
点拨:求解这类题目时,一是注意零势点的选取,应尽可能使表达式简化,该题如果选链条全部滑下时的最低点为零势能点,则初始势能就比较麻烦。二是灵活选取各部分的重心,该题最开始时的势能应取两部分(桌面上和桌面下)势能总和,整根链条的总重心便不好确定,最后刚好滑出桌面时的势能就没有必要再分,可对整根链条求出重力势能。
提示2:实验证明,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弹性势能和动能在不断转化.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总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可见,弹性势能和动能的总和应该不变.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1.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2. 掌握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理解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处理问题的优点。
3.熟练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
学习重点: 1.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
2.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内容:一、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进一步的理解1.关于守恒表达式及其选择问题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常用的表达式有三种形式:1.E1=E2(E1、E2分别表示系统初、末状态时的总机械能)(从守恒的角度看);2.△E k=-△E p(表示系统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从转化的角度看);3.△E A=-△E B(表示系统只有A、B两物体时,A增加的机械能等于B减少的机械能)(从转移的角度看)。
解题时究竟选取哪一种表达形式,应根据题意灵活选取。
需注意的是:选用1式时,必须规定零势能参考面,而选用2式和3式时,可以不规定零势能参考面,但必须分清能量的减少量和增加量。
2.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力学问题的优点及应用范围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是从分析状态的变化入手,只涉及始末状态的能量,而不涉及运动过程的细节,从而简化步骤。
相互作用力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这样就避免了直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时所面临的困难,使问题的解决变得简便。
不仅如此,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也开创了使用“守恒量”处理问题的先河。
但应看到,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比较严格,前面提到的判断守恒的方法,实际应用起来,往往难于把握,所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范闱比较窄小(远不如动能定理应用范隔广),一般常用于:①抛体运动;②质点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③质点沿光滑不动的斜面或曲面的运动。
二、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1.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不考虑地球自身机械能变化)也可以是系统,并明确系统组成。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做功情况分析,判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优质教案
学 ②相对性(v 应相对同一惯性参照系,h 应相对同一零势面)
1、通过练习题 1
③系统性(机械能是物体与地球、物体与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 让学生总结判断
过
用总结性语言强调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应注重其内涵和性质, 机械能是否守恒
而不能只满足于记忆。
的方法:
程
三、课堂练习
①定义法:直接
1、在下面列举的各个实例中(除 A 外都不计空气阻力),哪些情况 比较始末状态的
到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物体重力势能减小
B、物体重力势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C、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D、物体、地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3、教材第 130 面:一个小球在真空中自由下落,另一个质量相同 的小球在粘滞性较大的液体中匀速下落,它们都由高度为 h1 的地方下落 实 到高度为 h2 的地方。在这两种情况下,重力所做的功相等吗?重力势能
我们也可以证明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
(3)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在只有重力(及系统内弹簧的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
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4)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
① Ek1+Ep1=Ek2+Ep2 (必须选择零势面) 初状态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等于末状态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容。(给出板书)
施 二、新课讲授
学法指导:
教
板书:第六节:机械能守恒定律
1、涉及到重力势
1、机械能:物体在机械运动中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能就一定要设定
学
动能: Ek= 1 mv2 ;势能: 重力势能 Ep=mg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态的机械能,表达式表明初态跟末态的机械能相等.即在小球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动能增加,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问题:此表达式具有普遍意义吗?还是仅在只受重力的自由落体运动中成立?引导学生自己
推导竖直上抛、平抛的过程是否成立.
引导学生关注在上述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证明,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动能
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思维拓展
在只有弹力做功的牨体系统内呢?
课件展示:展示弹簧振子(由于弹簧振子概念学生还没有接触,教师可以不提弹簧振子的概
念)的运动情况,分析物理过程.
教师设疑: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是守恒的;同样作为机械能组成部分的势能,
是否在只有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也能守恒呢?
mv22
1 2
mv12 =WG
下落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重力做功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取地面为参考平
面,有 WG=mgh1-mgh2
由以上两式可以得到
1 2mv22Fra bibliotek1 2
mv12
=mgh1-mgh2
移项得
1 2
mv22
+mgh2=
1 2
mv12
g+mgh1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上面表达式的物理意义:等号的左侧表示末态的机械能,等号的右侧表示
学生在推导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适当加以辅助推导.对弹簧与小球的运动
过程简要分析,得到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关系,并明确:在只有弹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机械
实验导入 如右上图所示,悬挂单摆的铁架台上增加一个横杆 P 和一把水平放置的尺子 AB,实验
时①调整横杆 P 的高度,观察小球摆动的情况;②调整水平尺子的高度使小球从不同位置摆 动,观察小球摆动的情况.将各次实验现象进行概括,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也可以将 单摆悬挂在小黑板上,然后在小黑板上画上若干条水平横线,手持短尺替代横杆. 推进新课 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理论推导分析.先考虑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理想情况.
情境设置:质量为 m 的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经过高度 h1 处速度为 v1,下落至高度 h2 处速
度为 v2,不计空气阻力,分析由 h1 下落到 h2 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有:
1 2
能否正确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是本节学习的另一难点.通过本节学习应让学生认 识到,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进一步明确,在对问 题作具体分析的条件下,要能够正确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数学表达式. 教学难点 1.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2.灵活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 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2.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过程与方法
经过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通过规律、理论的学习,培养学以致用的思想. 课前准备
1.自制课件、学案. 2.麦克斯韦滚摆、单摆、弹簧振子.
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 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 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 考平面.要启发学生注意,势能的变化是由于重力或弹力做功而引起的.如果重力作为外力对 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意味着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反之,如果重力做负 功,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意味着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所 说的“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机械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整体设计
本课教学从动能和势能的复习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之 间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 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进而 利用动能定理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影片导入
课件展示翻滚过山车的精彩片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学生观看过山车的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分析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 游戏导入
教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演示器材,请两个同学配合,指导他们完成一个小游戏,让同学 们认真观察并思考游戏里面的科学道理. 器材:细线、小钢球、铁架台. 演示过程:将小钢球机固定在细线的一端,细线的另一端系在铁架台上,使小球与细线形成 一个摆.让一个同学靠近铁架台,头稍低,另一同学把小球由该同学的鼻子处释放,小球摆动 过程中能否碰到该同学的鼻子,提醒注意安全,并思考里面的科学道理.如左下图.
前面我们学习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知识.在初中学习时我们就了解到,在一定条件下, 物体的动能与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在 生活中非常多,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参考:1.从树上掉下的苹果(势能向动能转化); 2.自行车猛蹬几下自由冲上斜坡(动能向势能转化); 3.拉弓射箭(势能向动能转化) 4.运动会上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跳起的过程中(人的动能转化为杆的弹性势能,后杆的弹性势能 转化为人的重力势能). …… 实验演示:依次演示麦克斯韦滚摆、单摆和弹簧振子,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中动能、 势能的变化情况,即转化过程中物理量的具体变化.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学生回答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变化情况. 教师小结:物体运动过程中,随着动能的增大,物体的势能减小;反之,随着动能的减小, 物体的势能增大. 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实验演示,切实感受到机械能的两种形式(动能与势能)之间可以相互 转化.而且,转化过程中有力做功. 重力做功:动能←→重力势能 弹力做功:动能←→弹性势能.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问题: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是否存在某种定量的关系呢?上述各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 能是否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