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各时期名称的变化

合集下载

世界现代史—1917-1945年 通史复习——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26

世界现代史—1917-1945年 通史复习——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26
●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 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考点二 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1)背景:①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②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
动叛乱。
(2)目的:
①集中人力、物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②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如下: 一、发放津贴补贴情况: 20PC年发放各类津贴补贴、奖金、福 利小计9 28886 元。其 中:参照 劳动法 发放星 期 天、节假日加班费526462元,依据县相 关工作 、福利 待遇文 件发放 双拥奖 28400 元, 计生岗责金82950元,住房公积金29107 4元。 20PC年发放各类津贴补贴、奖金、福 利小计1 588836 元。其 中:参 照劳动 法发放 星 期天、节假日加班费1026584元,依据 县相关 工作、 福利待 遇文件 发放双 拥奖250 0

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2.新经济政策 (1921—1927年)
(5)评价: 进步性:
①经济上: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②政治上:巩固了工农联盟,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③理论上: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在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 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局限性: 没有坚持实施下去。
5.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项目
在整顿财政金 融体系方面
在工业方面
(核心)
具体内容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2)过程: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3)经济体制: 建立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斯大林模式
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

俄国史 (1)

俄国史 (1)
苏联工业产量迅速提高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列宁和斯大林在这期间
新经济政策 分别实行了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斯大林模式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享年74岁
英国首相丘吉尔,这个斯大林的合作者也曾是对手, 以这样敬畏的口吻评价着斯大林:当他接过俄国时,俄国 只是手扶木犁的国家;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 了核武器。 ——《 苏共兴衰的历史轨迹 》
五 俄罗斯的复兴:
多极化力量中重 俄罗斯加入世贸 要一极
生产资料所有制
工业化道路 政治制度
特点: 经济上:高度集中
政治上:高度集权 文化上:高度划一
即:一个以国家为核心 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 济体制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 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需要的资金少,资本周 转快,获得利润比较容易,所以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 象。轻工业积累了资金后才轮到重工业,形成重工业发展的条 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 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 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这事做迟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通常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 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工业化应该按照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采 取这样的途径?
苏俄: 新经济政策; 美国: 罗斯福新政; 中国: 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质:生产关系的调整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1)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这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伟大导师列宁的逝世(1924年1月21日)
斯大林时期建设
〓苏联的五年计划

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文化

象:科学,迷信,艺术及民间传说。

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俄罗斯人创造出了丰富的人类文化,艺术。

语言遗产在俄罗斯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是俄语,同时按俄联邦宪法第69章规定它也是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

然而,在俄联邦除俄语外,母语人数超过一百万的语言还有7种。

根据宪法,俄联邦境内的共和国还有规定属于自己的官方语言的权利,事实上,他们也正在使用着这种权利:比如在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除俄语之外的官方语言还有阿巴扎语,卡拉恰伊-巴尔卡尔语,诺盖语与切尔克斯语。

虽然在很多地区都在努力保留语言的多样性,但是俄罗斯甚至在苏联时代就有语言取代的趋势,当时非俄罗斯族的公民的母语实际上已经是俄语,母语(自身所属民族的语言)的概念在当时要低于民族这个概念本身俄罗斯领土跨越欧亚两大洲,自然而然地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

俄罗斯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大量出版图书和报刊,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俱乐部等群众性文化设施。

俄还重视对博物馆珍品和历史建筑文物的保护,扩建和新建了许多博物馆。

俄罗斯的博物馆按专业可分为革命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各专业博物馆以及其他博物馆等。

著名的大型革命历史博物馆有俄罗斯中央革命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克里姆林宫博物馆、中央海军博物馆等。

较大的艺术馆有莫斯科科列季亚克夫国家绘画陈列馆。

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出现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别林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等世界驰名的大文豪和作家。

俄罗斯的美术源远流长,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艺术大师有列维坦列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科伊等。

俄罗斯的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歌剧、交响乐和室内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质,奔放豪迈。

俄罗斯的戏剧艺术体裁和形式多样,最早出现在宫廷里,19世纪进入繁荣时期,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等社会戏剧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大师。

俄罗斯历史的沙皇时代

俄罗斯历史的沙皇时代

俄罗斯历史的沙皇时代俄罗斯历史的沙皇时代是指从1547年至1917年间,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国家。

这一时期,俄罗斯历经了数位沙皇的统治,经历了政治、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和演进。

本文将介绍俄罗斯历史的沙皇时代的特点、重要事件以及对俄罗斯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沙皇时代的背景和特点俄罗斯沙皇时代的起始可以追溯到1547年,当时伊凡四世(伊凡雷帝)加冕为沙皇,标志着俄罗斯逐渐成为一个以沙皇为中心的国家。

在沙皇时代,俄罗斯国家强调皇权至上,而沙皇则成为政治、宗教和军事权力的象征。

沙皇时代的俄罗斯社会存在着极度的封建制度,地主阶级拥有大量土地和农奴,农奴则沦为地主的私产。

这导致了社会阶级严重分化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此外,沙皇时代还呈现出强烈的宗教色彩,东正教成为国家宗教,沙皇被视为神的代言人。

二、沙皇时代的重要事件1. 伊凡四世的统治(1547-1584年)伊凡四世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自称为沙皇的统治者,他强调沙皇的绝对权威,进行了多次对外战争和颁布了大量的法令。

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内政改革,尤其是对农奴制度的加强,使得农奴的地位更加固化。

2. 彼得一世的改革(1682-1725年)彼得一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具有开拓精神的沙皇之一。

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包括引进西方技术和思想、改革军队和行政机构等。

彼得一世的改革为俄罗斯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3.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统治(1762-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沙皇之一,她致力于发展俄罗斯的经济和文化。

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扩大领土、改革军队、修改法律等,使俄罗斯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4. 尼古拉二世的统治(1894-1917年)尼古拉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位沙皇,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位。

他的统治时期,俄罗斯国家面临着政治不稳定、社会矛盾激化以及经济衰退的困境。

这最终导致了1917年的俄国革命,结束了沙皇时代。

三、沙皇时代对俄罗斯历史的影响沙皇时代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它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前的历史

俄国十月革命前的历史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俄国历史简况基辅罗斯时期苏联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的祖先是斯拉夫族的一支——东斯拉夫人。

到公元9世纪,东斯拉夫人的民族制度趋于瓦解,逐渐分化出一批占有大片土地和其他财富、拥有从事征战的武士队的有权势的族长、酋长。

经征服吞并,东斯拉夫族落逐步组合成若干大的部落联盟,后来又发展成一些公国。

公国以部落酋长(王公)们所在的设防城市为中心。

当时最大的公国有南方的基辅和北方的诺夫哥罗德。

9世纪中叶,来自斯堪的纳维亚诺曼人(俄国史称瓦利亚基人)由军事首领留利克率领,南下征服东斯拉夫人,夺取诺夫哥罗德。

留利克死后,其弟奥列格先后征服了斯摩棱斯克和基辅,并迁都基辅,建立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大公国,即基辅公国,或称“基辅罗斯”(“罗斯”是当时南方地区东斯拉夫人的称呼)。

它是一个早期的封建国家。

留利克王朝(882—1598年)统治俄国达700余年。

奥列格之后的基辅王公,继续征战扩张,向东直打到伏尔加河流域,向南直达多瑙河流域,并多次出征属于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堡。

公元988年,基辅公弗拉基米尔(980—1015年在位)定东正教为国教。

东正教的传播巩固和发展了封建关系,加强了基辅罗斯与拜占庭和西欧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

在雅罗斯拉夫当政时期(1019—1054年)基辅罗斯达到空前的繁荣。

他死区。

蒙古统治者对罗斯长达两个多世纪(1240—1480年)的统治,使罗斯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4—15世纪,东北罗斯的经济逐渐恢复并日益繁荣。

同其他公国一样臣属于金帐汗国的莫斯科公国,地处东北罗斯的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经济有很大发展。

1325年,莫斯科公伊凡·达尼洛维奇(即伊凡一世)继位。

他依靠金钱、蒙古人和教会的支持,逐渐扩张势力,成为东北罗斯各公的首领。

146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1462—1505年)即位后,逐步兼并了周围公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并于1480年使罗斯彻底摆脱了蒙古的桎梏。

俄罗斯国家称谓的历史变迁

俄罗斯国家称谓的历史变迁
,.
罗斯及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签署的联盟条约。12 94年颁布的苏联宪法确 认了其他社会主义共和国 自由加入联盟的权利。 苏联解体前夕, 随着政治形势 的动荡 和经济形势的恶化 , 民族分裂 主义势 力抬 头 , 最后发 展成 为一些 加盟共 和 国纷纷 要求 独立 。最先 提 出 脱离 苏联 的是波 罗 的海 沿岸 3 , 斯联邦 的独 立倾 向进 一步 冲击 了 国 俄罗
5 8
语言 ・ 国情・ 文化
俄 罗斯 国 家称谓 的历史 变迁
王 钢 大庆石油学 院外 国语学 院
俄 罗斯是一个 具有悠久 历史 的 国家 , 在其 漫 长的历 史发 展过 程 中 , 国家称谓 也随之不 断变化 。从 9世 纪 中叶基辅 罗斯 的建 立 , 2 世 纪罗斯国家几易其名。我们简要回顾一下
俄罗斯 国家称谓 的历史变迁 。 据《 往年纪事 (iBc B eem, 肿r》记载 , 世纪 中叶 , Yoe ̄ paH m ) 9 饱尝 内乱
之苦 的诺夫 哥罗德居 民从瑞 典邀 请 瓦 良格 人 留里克及 其亲族 和 武士 队 前来整顿诺夫 哥罗德邦 国 的秩序 , 留里 克 王朝 ( H 上 a 阻 P0H0He ) 1 KBq p 也 由此开 始。当时瓦 良格人 还被 称作 “ 罗斯人 ”逐 渐地 ,罗斯 ” 1 c) , “ (' b : y 这个 名字 就成 为 整 个 国家—— 罗斯 国家 以及后来 的俄罗 斯 民族 的称 谓 。公元 82 , 8 年 留里克 的亲 戚奥 列格 率领 武 士 队沿 第聂 伯河 南下 , 占 领了基辅并将其 变为首 都 。这 样 , 在基辅 周 围就形 成 了一个 被称作 “ 基 辅罗斯” K ̄BK aPyb 的古 罗斯 国家 。 ( eca c) 1 世纪初期 , 3 统一的罗斯分裂为 5 左右个小公 国。与此 同时, 0 在广袤 的蒙古草原上形成了成吉思汗的帝 国。1 6 2 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挥师远 3

俄罗斯历史(公元6-17世纪)

俄罗斯历史(公元6-17世纪)


他派自己的使臣到各国去了解哪种信仰 更好。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没有赢得罗斯 使者的欢心,而希腊(即拜占庭)教堂 则给他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出使归来, 使臣们对弗拉基米尔说,“希腊教堂美 不胜收,令人难以忘怀,其他信仰我们 一概不要。”弗拉基米尔听信使臣的话, 接受了希腊教洗礼。这里“希腊教”是 指基督教(东正教православие)。
第二节 莫斯科公国
一、蒙古人的入侵和统治

1206年,在广袤的蒙古草原上形成了成吉思 汗(Чингисхан)的帝国。1237年,蒙古汗 拔都(Батый)率领军队进入罗斯。由于其 先头部队为蒙古人的盟军——鞑靼人,历史 上通常将他们称作“鞑靼蒙古人”(татаромонголы)。首先进攻罗斯东北部,攻占梁 赞、莫斯科、弗拉基米尔等城市。 1240年, 基辅沦陷。

公元5-6世纪,斯拉夫人向西、南和东 三个方向迁徙,沿途不断同当地融合, 逐渐分成三大支:西斯拉夫人(今波兰、 捷克和斯洛伐克人的祖先)、南斯拉夫 人(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及 其他一些巴尔干民族的祖先)和东斯拉 夫人(今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人 的祖先)。

公元7-8世纪,东斯拉夫人居住在东欧平原 上——第聂伯河沿岸森林及其以北的地区。平原、 森林、丰富的河流和湖泊决定了他们的经营活动方 式和社会发展方向。平原地形能够使东斯拉夫人的 迁徙进行得畅通无阻,肥沃的土壤为农耕业发展提 供了便利条件。然而,当时东斯拉夫人的居住地点 具有明显的流动性。森林和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东斯拉夫人在这里狩猎、捕鱼,采集野生蜂蜜、蘑 菇和浆果等。此外,自平原中心流向四周大海的河 流作为交通要到促进了东斯拉夫人同周边部落和周 边国家的贸易往来。
三、基辅罗斯的统治

基辅罗斯最初的几代大公的剥削方式是比较原 始的“索贡巡行”。当时基辅政权的任务之一 是从周边各地区和部落收取贡赋。每年秋天, 王公便率领武士队出城收毛、皮、蜂蜜、农产 品和手工业者的制品等贡赋。于是,基辅王公 手中积蓄了一大批品种繁多的商品。945年, 伊戈尔大公出巡因索贡贪得无厌而被愤怒的群 众处死。

俄罗斯的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

俄罗斯的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
俄罗斯的黄金时代及白银时代
Russia's golden age and silver age
汇报人:代用名
CO N T E N T S
01
黄金时代

02
白银时代

黄金时代
普希金
莱蒙托夫
屠格涅夫
契诃夫
俄罗斯文学研究者在回顾十九世纪初以来的俄罗斯文学时,常常把从普希金 到契诃夫的这一段时期称为“黄金时代”,原因这是一个群星璀灿的时期。
一、“白银时代”概念的人本价值
在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宗教哲学家看来,只有在内在精神世界中人与神的绝对同一,才 能克服外在秩序的束缚,实现人的真正的自由。因为人的精神实在性之确证就在于人性中 内在蕴含着神性,即神人的两位一体是人存在的本质规定。因而,重新阐释古老的基督教理 论——神人学说,就成为俄罗斯宗教哲学的人学主题。神人论是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 哲学的人学主题和理论基础,也是宗教哲学家为完善传统形而上学所作的努力。多声部的 新格调,多元化的新状况,多取向的新视界,使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学呈现出色彩斑谰神韵丰 厚的新风貌。作家的审美视界在这个时代里也发生了既与十九世纪相去甚远又在彼此之 间大相径庭的新变异。作家心目中“人”的形象、“生活”的形象、“世界”的形象均 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有对那种“大写的人”的塑造,也有对那种“小矮人”的叙写,更有对 那种“无望而坚执地抗争之人”的展现。作家意识里“真善美”这三块基石的至尊地位 受到了撼动。多少年来一直领受着作家们由衷的人道主义关爱的“小人物”,其文学形象 也发生了蜕变:他们的心灵深处也裸露出灰色的阴影。
二、“白银时代”概念的现实价值
“复兴说”又有“艺术复兴说”与“文化复兴说”之分。这两种观点是由文化学家弗 ・韦依德列在三十年代、哲学家尼・别尔嘉耶夫在四十年代分别提出的。“复兴论”者 看出,这个时代足“日落感、毁灭感同日出感与那种对改造生活的希冀”“互相交织”的 时代。“复兴论”衍生出文化“转型论”。此说主张,世纪之交的“白银时代”是不同的 文化大转型的时代。“转型论”者感兴趣的是“多声部的合唱”,是“复调”中的“整 一”。“颓废论”者盯住的则是世纪之交的那一代文人对十九世纪时代精神的偏离与背 叛,而看不惯那一批文坛弄潮儿所凸显的“新浪漫主义”的思维方式与创作路子,指责他们 反实证主义、非历史主义,谴责他们对非理性的高扬,使无意识泛滥,抨击他们对艺术的社会 使命、作家的公民职责、文学的生活教科持功能的全面摈弃。“颓废论”者强调世纪之 交的精神危机,突出这个时代众声喧哗的“杂语”状态。“颓废论”者难以认可世纪之交 的俄罗斯文学与文化是一个独特的时代,而坚持认定它只是一个过渡时期。“颓废论”者 倾心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如何水火不容的斗争态势,感兴趣的是某些现代主义者如何走 向现实主义阵营的“归降”情形,钟情的是现实主义在文坛上的“征服”过程。也是基于 “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这种“红tj黑”的锁定,有人将“白银时代”囿定为“现代主 义的时代”,以期凸显这个时代的文学甚或文化高扬“审美至上”,推崇“艺术中心”,迷恋 “语言魔力”的思想艺术取向,以期强调这个时代的文学家艺术家的文化视界的内省性、

俄罗斯历史中的沙皇时代

俄罗斯历史中的沙皇时代

俄罗斯历史中的沙皇时代俄罗斯历史悠久而辉煌,其中沙皇时代是其发展演变的重要时期。

沙皇时代,泛指从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开始,到1917年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推翻为止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时期,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俄罗斯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沙皇时代的历史背景沙皇时代的起始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中叶,当时的俄罗斯由伊凡四世统治。

他在位期间,将自己的王位尊称为沙皇,并开始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

此后,沙皇制度逐渐成为俄罗斯的统治模式,沙皇成为国家的最高领导者。

二、政治制度的演变在沙皇时代,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多次变革。

最初的沙皇们实行的是拥有绝对权力的专制制度,沙皇以神圣之权作为其合法性的来源。

然而,到了17世纪,波尔希维克的普什金革命使沙皇权威受到了削弱,在其后的彼得大帝时代,沙皇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以西方化的方式推动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

19世纪,则出现了较为自由的改革派别,例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变革,尝试在政治和社会等方面进行改革。

然而,这些改革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沙皇制度的本质。

三、经济发展的推动沙皇时代也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

彼得大帝改革实施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政策,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内外贸易的管控。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蔓延,铁路和煤矿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俄罗斯的工业化进程逐渐推进。

这一时期,俄罗斯的经济开始从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向现代化的工业经济转变。

四、文化繁荣的时期沙皇时代是俄罗斯文化繁荣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学、音乐和艺术等方面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和人才。

例如,亚历山大二世时期的作家普希金和屠格涅夫,以及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等音乐家,都为俄罗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同时,在这个时期还涌现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筑和艺术形式,丰富了俄罗斯的文化遗产。

五、社会变迁与民众生活沙皇时代,俄罗斯社会也经历了剧烈的变迁。

俄罗斯国家名称变迁考——从“罗刹”到“俄罗斯”

俄罗斯国家名称变迁考——从“罗刹”到“俄罗斯”

其先 起 于右 哈 萨西 鄙 。 人 日罗 刹 , 日药杀 。当 其 亦
南 北 朝 魏 太 和 时 , 刹 始 立 国 日俄 罗斯 , 人 用 罗 其
天 主教 , 杀 佛 。” 源《 欲 魏 国朝 俄 罗 斯 盟聘 记 》 记
载 : 当 明末 年 . 大 清 方 定 黑 龙 江 索伦 、 瑚 拉 “ 我 达
剿 。”] 正 燮在 《 罗斯 事 辑》 I s 俞 俄 中说 :俄 罗斯 … … “
“ 刹 ” 是 清 朝 初 年 中 国 人 对 俄 罗 斯 的 一 种 罗
特 殊 称 呼 。 陈复 光说 :罗 刹 , “ 时清 廷 呼 俄 罗斯 人
罗刹 。” 《 国 ・ 古 ・ 嘲俄 蒙 中国》 的汉译 本 序言 中进一 步指 出 : 罗刹 , 当 时清 廷 对 侵扰 我 东 北 边疆 的 “ 是
1 5 0
弘 淮端 理 21. 00 3
楚 二地 , 树木 城居之 。”o 徐 继畲在 《 [ 1 1 瀛环 志 略》
中对俄 国国名 一一 记述 , 可谓 俄 国 国名大 全 :俄 “ 罗 斯 国 , 罗 斯 、 罗 斯 、 罗斯 、 罗 斯 、 鲁 俄 鄂 厄 阿 斡
清朝前 期 ,无论 官方 与 民间 ,还是 中央 与地 方. 对俄 罗斯 的称 呼可 谓 多种 多样 。除 了罗 斯 、 俄 罗 斯 以外 。 有两 种称 呼较 为独 特 : 另 一种 是 黑龙 江
据《 八旗 通 志 》 载 : ( 治 ) 记 “顺 十一 年 , 明安 达 哩 自
京师 统 兵 往征 罗 刹 . 敌 于 黑龙 江 。”1 文俄 罗 败 [ 5 满 斯 档 说 : 黑 龙 江 一 带 , 罗 刹 国之 宵 小 , 扰 我 “ 有 劫 捕 貂 之 朱 舍 里 、 斡 尔 等 , 有 我 根 忒 木 尔 叛 逃 达 并 投靠 罗 刹 等情 。 ” 此 外 , 问 清初 记 载 康熙 帝 用兵 雅 克萨 , 征讨 侵 扰 我 国黑 龙 江 地 区俄 国哥 萨 克远 征

俄国历史

俄国历史

第一部分:古代罗斯和早期近代俄罗斯 1 截至公元前800年的斯拉夫人 2 公元前800—前600年亚洲人的迁徙 3 公元前600—前300年的西徐亚人、希腊人和斯拉夫人 4 公元前200—公元200年的罗马人和萨尔马特人 5 公元200—400年哥特人的胜利征战 6 公元450年的匈奴帝国 7 公元450—550年斯拉夫人的第一次扩张 8 公元560—600年阿瓦尔人的征服 9 公元600—700年斯拉夫人收复失地 10 公元650—750年的可萨汗国 11 公元800—1000年斯堪的纳维亚人的迁徙 12 截至公元880年的斯拉夫人和诺曼人 13 公元880—1054年的基辅罗斯 14 公元1000年的内河交通和商路 15 截至1000年的基督教和斯拉夫人 16 1200—1600年俄罗斯修道院的繁荣 17 1054—1238年基辅罗斯的分裂 18 997—1478年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 19 1000—1450年诺夫哥罗德的东方贸易路线 20 900—1500年日耳曼人的东扩和波罗的海诸国 21 截至1300年的蒙古帝国 22 1219—1241年蒙古人对罗斯的征服 23 1240—1462年立陶宛的对外征服 24 截至1462年天主教的向东传播情况 25 1261—1533年莫斯科公国的兴起 26 1533—1598年罗斯的扩张 27 1460—1860年的莫斯科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河流 28 1565—1571年伊凡四世没收的土地 29 1598—1613年俄罗斯的混乱时期 30 1610—1618年波兰和瑞典的入侵 31 1640—1667年俄罗斯向西扩张情况 32 1648年和1670年的社会动荡 33 1478—1710年俄罗斯向东扩张的情况 34 1700—1800年的贸易和工业 35 1500—1916年的哥萨克 37 1721—1945年俄国向西扩张和波罗的海地区 第二部分:俄罗斯帝国 36 1695—1723年彼得大帝统治时期的战争和叛乱 38 1724年俄国的省份和人口 39 1710—1959年俄罗斯的德意志人 40 1762—1796年叶卡捷琳娜大帝统治时期俄国的扩张 41 1768—1795年波兰独立被摧毁的情况 42 1772—1795年俄国对波兰的吞并 43 1784—1867年俄国在美洲 44 1798—1807年俄国在地中海 45 1721—1829年的俄国和土耳其 46 1700—1809年的俄国和瑞典 47 1800—1900年俄国在高加索 48 1789—1815年的俄国和欧洲 49 1801—1825年的俄国和欧洲 50 1825—1855年尼古拉一世统治下的俄国 51 1831年的波兰起义 52 1861年的波兰起义 53 1648—1917年流放西伯利亚的情况 54 1840—1906年的无政府主义者 55 截至1860年的俄国工业 56 1827—1860年农民的不满 57 1860年的农奴 58 1850—1870年的俄中贸易 59 1850—1890年的远东 60 1846—1907年英俄在中亚的冲突和扩张 61 1891—1917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62 1872—1887年的俄国与欧洲列强 63 1890—1907年俄国和欧洲各国的力量均势 64 1898—1904年的中国和欧洲列强 65 1860—1895年俄国和日本在远东 66 1895—1905年俄国在远东的反应 67 1894—1904年革命的前奏 68 1648—1917年的犹太人及其敌人 69 1827—1917年犹太人对迫害的回应 70 截至1900年的俄国工业 71 1902—1922年的社会革命党人 72 1900—1917年列宁、《火星报》和布尔什维克 73 1900年俄国欧洲部分的人口和省份 74 1905年革命在农村 75 1905年革命在城镇 76 1905年莫斯科起义 77 1876—1885年的俄国和巴尔干诸国 78 1912—1914年的俄国、巴尔干诸国和战争的到来 79 1914—1918年德国在俄国西部的战争目标 80 1914年的东线 81 1915年的东线 82 1916年的东线 83 1914—1917年混乱中的俄国 84 1914—1921年的俄国和土耳其 85 1917年君主政体的瓦解 86 1917年列宁回到俄国 87 1917年第一次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所在的地点 88 1917年7—8月的战争和革命 89 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 第三部分:苏联 90 1917年11月至1918年3月俄国的革命 91 1918—1919年抗击布尔什维主义的战争 92 1919年反布尔什维主义军队对彼得格勒的进攻 93 1918—1919年外国军队在俄国北部的干涉活动 94 1917—1920年马赫诺和无政府主义者 95 1920年俄波战争 96 1917—1921年的乌克兰 97 截至1937年苏联亚洲部分的乌克兰人社区 98 截至1937年在北美的乌克兰人 99 1919—1920年的边界国家 100 1920—1940年苏联的外交 101 1921年的饥荒和救济 102 1917—1936年苏维埃政权在中亚的扩展 103 1917—1921年独立的外高加索 104 1920年和1921年的喀拉海考察团 105 1920—1922年独立的远东共和国 106 1917—1923年俄国人流亡国外的情况 107 1917—1927年世界革命的失败 108 1917—1936年俄国欧洲部分的劳改营 109 1937—1957年俄国欧洲部分的劳改营 110 1918—1958年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劳改营 111 1920—1970年北部的海路 112 1922—1953年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 113 1939年对波兰的瓜分 114 1939—1940年苏芬战争 115 1939—1940年苏联的吞并 116 1941年6月22日的欧洲 117 1941年德国对苏联的入侵 118 1942年德国控制的苏联财富 119 1941—1945年美国对苏联的援助 120 1941—1945年苏联的工业和盟国的援助 121 1941年德国分割苏联的计划 122 1941—1944年德国在东部的行政管理 123 1942年德国的计划与征服 124 1942年9月至1943年2月对斯大林格勒的围困 125 1941—1943年对列宁格勒的围困 126 1941—1942年列宁格勒以南的苏联游击队 127 1941—1943年德国对高加索的强攻 128 1943—1944年红军的进攻 129 1944—1945年德国战败 130 1941—1945年苏联对少数民族的流放 131 1939—1946年逃离与驱逐 132 1945—1948年苏联在东欧 133 1949—1968年苏联在东欧 134 1928—1968年的比罗比詹 135 1953—1961年的处女地 136 苏联的重工业及其原材料 137 1917—1959年苏联的城市和铁路 138 1917—1961年苏联城市的更名 139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140 截至1970年苏联的海军扩张 141 1860—1970年的苏联和中国 142 1970年的苏中边境 143 1970年苏联的共和国和自治州 144 1700年以来的俄罗斯西部边界 145 1240—1945年俄罗斯的入侵者 第四部分:苏联解体 146 1984—1988年的冷战和武器供应 147 1985—1987年苏联的变化 148 1972—1979年的大国对抗与调和 149 1980—1986年的大国对抗与调和 150 1987—1991年冷战的结束 151 1992—1993年冷战的结束 152 1988—1989年苏联的变化 153 1989年东欧共产主义的瓦解 154 1990—1993年的东欧 155 1990年东欧难民情况 156 1990年苏联共产党政权的衰落 157 1991年1月1日至1991年8月19日苏联的削弱 158 政变及其后果(1991年8月19日至1991年8月24日) 159 政变及其后果(1991年8月25日至1991年12月26日) 160 1990年3月至1991年12月的15个独立国家 161 1987—1992年揭露斯大林罪行的情况 162 1991年12月21日至1992年2月21日的独立国家联合体 163 1992年2月24日至1992年12月23日的独立国家联合体 164 1993年的前苏联境内俄罗斯族人分布情况 165 1991年以来俄罗斯的西部边疆[编辑本段]序言 在编写这本地图集时,我试图用161幅地图概述俄罗斯从古至今的历史。

俄罗斯历史

俄罗斯历史

俄罗斯历史俄罗斯历史始于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

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

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基辅罗斯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等地区迁徙。

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

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

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立公国。

1237年蒙古军队占领,建立钦察汗国。

莫斯科大公国莫斯科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

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罗曼诺夫王朝1605年,戈杜诺夫突然死亡,俄罗斯天下大乱,进入一个“混乱时代”。

直到下诺夫哥罗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把波兰侵略军赶出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时期才终于结束。

1613年贵族们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

这个王朝经历了18个沙皇的统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发生的俄国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罗斯帝国17世纪时,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迅速,而俄国农奴制度还在盛行。

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名随团出访,回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罗斯的实力。

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罗斯为帝国。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领土空前膨胀,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期”。

俄国史

俄国史
俄国史
刘丽霞
课程总体安排
一、俄罗斯历史、概况 二、俄罗斯起源
三、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 四、伊凡四世的“特辖制改革”和 “大
动乱年代” 五、彼得大帝改革 六、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的俄国
七、亚历山大一世时代的俄国 八、俄国的农民战争 九、俄国的农奴制 十、俄国的东正教 十一、俄国的村社 十二、俄罗斯的文化习俗
1、苏联史学界 A、从公元2世纪到苏联时期的历史统称为苏联史
(советская история)
B、公元2世纪至18世纪末的历史称之为苏联古代史 (советская древная история)、18世纪末至1905年第一次资 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称之为苏联近代史(советская новая история)、将1905年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历史称之 为苏联现代史( советская новышаяистория)
达尼尔:1276-1303 创立莫斯科公国 尤里:1303-1325 达尼尔子 莫斯科大公 伊凡卡里达一世:1325-1340 莫斯科大公 骄傲的谢苗:1340-1353 莫斯科大公权利
扩大
伊凡二世:1353-1359 卡里达子 季米特里 顿斯科伊:1359-1389伊凡二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者在编写新的历史著作时 则一般称之为《俄国史》(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и ), 内容包括了从远古至20世纪末的俄国历史(с древнейших времени до конца X X sex)
D、有学者将公元9世纪至19世纪中期的历史称之 为封建主义时期”(период федализма),
将1861年农奴制改革至1917年十月革命的历史称 之为“资本主义时期”(периодкапитализма )

俄罗斯历史分为几个时期具体情况介绍(一)

俄罗斯历史分为几个时期具体情况介绍(一)

俄罗斯历史分为几个时期具体情况介绍(一)引言概述:俄罗斯历史是一个丰富且漫长的历史,可以分为多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事件。

本文将概述俄罗斯历史的不同时期,并详细介绍每个时期的具体情况。

I. 原始社会时期1. 早期统一:俄罗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当时斯拉夫人开始在该地区定居,形成早期的政治团体。

2. 蒙古统治:在13世纪,蒙古帝国的入侵将俄罗斯各地统一起来,并迫使他们接受蒙古的统治,建立了金帐汗国。

3. 莫斯科公国的崛起:14世纪末,莫斯科公国开始崛起,成为反抗蒙古统治的中心。

4.伊凡雷帝的统一:在16世纪,伊凡雷帝成为第一个统一俄罗斯的君主,并建立了俄罗斯沙皇制度。

II. 沙皇时代1. 扩张与西方化:18世纪,沙皇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罗斯开始向西方看齐,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口岸扩张。

2. 出现了新的统治者:叶卡捷琳娜大帝成为沙皇时代的重要统治者,她继续改革并加强了俄罗斯的国力。

3. 田园改革:19世纪,亚历山大二世的田园改革试图改变俄罗斯农村经济,但效果甚微。

4. 社会动荡:19世纪末,俄罗斯社会经历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包括1905年的血腥星期日事件和1905年革命。

5. 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在1917年的俄国革命后,彼得格勒的名字被改为列宁格勒,以纪念革命领袖列宁。

III. 苏联时期1. 俄国内战:1917年至1923年,俄国内战爆发,布尔什维克党最终获胜,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 斯大林时代: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约瑟夫·斯大林担任总书记,苏联进行了集体化和工业化,但也导致了大规模的政治迫害和饥荒。

3. 二战胜利: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承受了巨大的人员和物质损失,但最终是与盟军一起赢得了胜利。

4. 高科技竞赛: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导致了一个科技竞赛,在太空竞赛和核武器领域,苏联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

5. 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

苏联的发展历程

苏联的发展历程

苏联的发展历程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是20世纪初至1991年存在的一个国家实体。

苏联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俄国革命与苏维埃时期、斯大林时期、赫鲁晓夫时期、勃列日涅夫时期和戈尔巴乔夫时期。

1. 俄国革命与苏维埃时期(1917-1922年)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在这一时期,苏维埃俄国经历了内战和外部干涉,但仍然成功地保卫了革命成果。

2. 斯大林时期(1922-1953年)1922年,苏维埃俄国改名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苏联。

斯大林成为苏联的领导人,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措施,包括五年计划、集体化运动和大清洗等。

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伴随着大规模的政治迫害和人为饥荒。

3. 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试图改善苏联的经济和政治状况。

这一时期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和城市改革,但改革的效果并不显著。

4. 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年)赫鲁晓夫被勃列日涅夫取代后,苏联继续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

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和平共处”和“有限主权”的理念,试图改善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然而,苏联经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5. 戈尔巴乔夫时期(1982-1991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开放政策”和“重建”。

这些改革试图解决苏联经济和政治的问题,但却引发了苏联各个共和国的民族矛盾和政治动荡。

最终,苏联在1991年解体,成为独立的国家。

总结起来,苏联的发展历程经历了革命与战争、经济与政治改革的不同阶段。

虽然苏联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实验的结束,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俄罗斯简史

俄罗斯简史

四、俄罗斯帝国(公元1612年~1917年)
俄罗斯第一个王朝留里克王朝(公元9世纪至16世纪,经历了700年)寿终正寝,公元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第二个王朝)开始,延续了300年统治,开创了俄罗斯帝国。
1、 彼得大帝:1689年亲政,1721年定国号为俄罗斯帝国,简称俄国。伊凡四世是俄罗斯的第一个沙皇,彼得大帝是俄罗斯的第一个皇帝。他是俄国历史的一座丰碑。彼得大帝弃了沙皇的称号,自称皇帝,在他执政时期他采取了许多重大改革,如设立参政院,他下令让都会隶属国家,把全国划分为省,学习并引进西欧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在工商业方面,实行重商政策,开办手工工厂,造船厂,冶金工厂,开办矿业,还建造码头,开凿运河等。他缔造了海军和正规军,亲自率领大军南征北战,领导了1700年至1721年俄国与瑞典的北方战争,使俄国夺得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他巩固了贵族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在他的倡议下,俄国大兴办学之风,建立了科学院,推广了市民体。他的改革甚至涉及到俄罗斯人的服饰和风俗习惯。他使俄罗斯人从此开始融入西方文明,俄国成为欧洲意义上的国家,尽管在他之前俄罗斯人已经接受了基督教,莫斯科已经有外国人居住,西方祭师在那里取得了立足点,但是如果把欧化定义为不只是采用了某项技术,还应当面向进步面向科学,那么俄罗斯的欧化应该是开端于彼得大帝的。在17世纪末期,虽然基辅和莫斯科的神学院开办重要的神学教学,俄国还没有科学机构。在18世纪之前,俄罗斯没有寻求真正的科学,甚至在彼得大帝之后还要过几个世纪俄罗斯人才开始从事独立的科学研究。而这第一批研究机构就是彼得大帝所建立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科学院。在彼得大帝改革时,俄国还没有大学,那么彼得大帝所建立的科学院与西欧已有的科学院不完全相同,他选择的是从国外借用来的博士与俄罗斯环境所需的核心的结合体,他当时就知道照搬是不行的,不借鉴也是不行的,所以走了一条兼融的道路。他用引入的种子培育出俄罗斯本国的科学和大学。他要坚持要求俄罗斯青年学习算术和几何,他认为这是掌握成为炮兵的基本课程,也是强国的根本。所以他还创办了航海学校、海军学院,开设了炮兵学校、工程学校和医学学校,此外他还创办了博物馆和剧院,他希望俄罗斯人民拥有跻身欧洲舞台所应具有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全方位的。他的改革还使军队和俄罗斯人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他将一种新的文化强加给俄罗斯,从而为这个帝国的未来确定了性质,也就是要融入西欧,为缔造俄罗斯帝国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军队也从彼得时期开始发生变化,本来军队是亚洲游牧民族变成为像法国、瑞典、普鲁士国家那样的正规职业部队,因为彼得雇佣了许多不同国籍的欧洲军官帮助建设俄国军队,支付给他们的薪水为同级俄罗斯人的一倍半。他采用与普鲁士相类似的办法,按领地由各区供应兵士来充实他的部队,规定军队穿着类似西方国家的制服,并将他们组成标准化的团队,用欧洲使用的滑膛枪和火炮来武装军队,而且还长时期补给机构。依靠这样的军队,彼得大帝夺取了瑞典通向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彼得堡。1712年彼得大帝将首都迁到圣彼得堡,彼得堡从此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彼得堡因此成为一座移民城市,许多外籍教师和女管家由此进入俄国,这些人深入到俄罗斯人的家庭中,对儿童的启蒙教育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别的城市和彼得堡一样,人人都能使用多种语言,受过教育的人常能使用八九种语言。这对俄罗斯人接受西方文明极为有利,不久圣彼得堡就成为北欧主要城市之一。它本身就是一座桥梁,在沼泽地上建立,运河有一百多条。彼得大帝通过它传输的文明改变了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他要求全体贵族将其孩子送到学校,从中选派一部分去外国学习,他简化了俄文字母,编辑出版了俄国最早的报纸,他还命令他的官员编写了礼仪书,教育臣民不要在街上吐痰,不要在宴会上抓痒,要善于与妇女进行社交,脱帽子,讲话时要注视对方,还强迫人参加晚会培养优雅的举止等等,总之通过他的这些举措,俄国人摆脱了孤立的状态,不仅成为有机的一体,而且开始在国际间发挥作用。俄国的历史真正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俄国人也成为欧洲人所接受的文明人。(思考题:彼得大帝的历史功绩对俄国文化的影响。)

俄罗斯简史

俄罗斯简史

一、基辅罗斯(9-12世纪初)公元9世纪,东斯拉夫人在第聂伯河中游建立了早期的国家,取名为基辅罗斯基辅罗斯团结了东斯拉夫及非斯拉夫的若干部落,逐渐壮大。

这些部落在政治上的联合,促成了他们的整合。

基辅罗斯存在了300余年(9-12世纪)。

在基辅罗斯形成了统一的古罗斯部族。

公元988-989年,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大公把希腊正教定为国教。

这一重大的决策遭到人民和多神教祭司们的竭力反对,但对国家、封建制度,及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形成影响颇大。

根据编年史记载,瓦兰部落统领留里克应伊尔门湖的斯拉夫人邀请,偕其兄弟西涅乌斯和特鲁沃尔同来诺夫哥罗德任大公。

他是俄罗斯第一个王朝—留里克王朝的奠基人。

留里克王朝先后有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大公、莫斯科大公以及俄国沙皇(9世纪末一16世纪),该王朝的末代沙皇为费多尔·伊万诺维奇。

基辅罗斯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国家,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12世纪初以前,罗斯指基辅罗斯的疆域。

1132年,基辅罗斯陷人封建割据,分裂为莫斯科公国、基辅公国、诺夫哥罗德等十几个小公国。

12世纪中叶,政治、文化生活的中心开始从基辅北移至弗拉基米尔。

弗拉基米尔大公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约1111-1174)在这里起了关键性作用。

自12世纪始,在俄罗斯大地上先后建立了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利公国、诺夫哥罗德封建共和国等。

12-13世纪的罗斯指古罗斯各领地和公国。

从13世纪起,相继出现了白俄罗斯、小俄罗斯等名称。

以后,罗斯固定指古代罗斯国家的东北部,后来的“俄罗斯”是从罗斯这个概念衍生出来的(详见“俄罗斯民族的形成及其性格特征”)。

二、蒙古鞑靼人统治时期(1243-1480)1237-1238年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率领蒙古鞑靼人军队大举进犯罗斯,莫斯科、梁赞、苏兹达利、弗拉基米尔、特维尔等城市在他们的猛攻之下相继陷落。

1240年秋,基辅沦陷0 1240年7月15日,亚历山大·雅罗斯拉维奇大公率领的罗斯军队在涅瓦河击溃了瑞典军队,保证了罗斯与瑞典的边境在蒙古鞑靼人人侵时的安全,史称这场战争为涅瓦河激战。

俄国政治体制变化的认识

俄国政治体制变化的认识

俄国政治体制变化的认识
俄国政治体制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其认识涵盖了从沙皇制度到社会主义共和国,再到现今的半总统制体制。

以下是对俄国政治体制变化的一些认识:
1.沙皇制度(1547-1917年):在沙皇制度下,俄国是个君主
专制国家,沙皇拥有绝对的政治权力。

政府由沙皇任免的
官员和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组成。

2.俄国革命(1917年):俄国通过两次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

二月革命后,沙皇失去了权力,一个临时政府成立。

十月
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联盟(苏联)。

3.苏联时期(1922-1991年):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
治体制为单一党制,由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领导。


府权力高度集中,决策集中在中央政府和中央计划委员会。

4.苏联解体(1991年):在1991年,由于政治、经济和社
会压力,苏联解体,共和国独立,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结
束。

5.俄罗斯联邦时期(1991年至今):解体后的俄罗斯建立了
民主的半总统制政体,政府权力分立。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
政府首脑,总理是政府的行政长官。

俄罗斯联邦由联邦主
体组成,其中包括行政层级和地方自治机构。

尽管俄罗斯的政治体制有了变化,但一些观察认为,在现代俄
罗斯,总统的权力较为强大,政治局势紧张,媒体审查严格,民主机构发展仍有挑战。

对于未来俄罗斯政治体制的发展,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进行持续的观察和评估。

俄国各时期名称的变化

俄国各时期名称的变化

俄国各时期名称的变化俄国,即俄罗斯封建国家。

俄国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

斯拉夫人分为东、西、南三支。

8至9世纪,许多东斯拉夫人的部落联盟已发展为公国。

9世纪末,罗斯人(东斯拉夫人的一支,因居住在第聂伯河支流罗斯河附近而得名)的几个小公国以基辅为中心,形成一个统一的封建制的大公国,史称基辅罗斯。

12世纪,基辅罗斯解体,分裂成10多个彼此混战的独立小国。

13世纪,基辅罗斯臣服于蒙古金帐汗国,后来又逐渐被日益强大的莫斯科公国所取代。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时,摆脱了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基本上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

之后,他的儿子瓦西里三世最终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

瓦西里建立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俄罗斯封建国家。

沙俄,指的是沙皇统治时期的俄国。

莫斯科大公伊四世在位时,希望自己能像古代罗马皇帝凯撒("沙"是凯撒的俄文音译)那样行使权力,不满大公这一称号,于是在1547年1月16日加冕改称沙皇。

莫斯科公国由此成为沙皇俄国,简称沙俄。

沙皇统治时期,是俄国历史上最腐朽、最黑暗的时期。

统治者们在对内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同时,对外又积极扩张领土。

经过几个世纪的强取豪夺,到20世纪初,沙俄已成为一个拥有2200万平方千米土地、地跨欧亚的殖民大帝国。

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沙皇统治至此结束。

苏俄,是苏维埃俄国的简称。

二月革命后,建立了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不过实权仍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掌握。

1917年11月(俄历10月),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史称十月革命。

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1918年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苏联,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

十月革命后,俄国领土上的各民族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国。

为了把苏维埃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建设社会主义和巩固国防,1922年12月,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苏维埃各族人民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俄国史复习专题(自己整理)

俄国史复习专题(自己整理)

俄国史复习专题主备:李剑邢芳“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它描述的是俄国的历史进程。

俄国的历史是大国崛起的历史,也是近年中考热点。

视角一、【知识梳理】一、名称的演变1547年1917年1922年1991年二、俄国史1、沙俄时期〔1547--1917年〕〔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性质、内容、作用。

〔2〕俄国与英、法结成“三国协约〞。

2、苏俄时期〔1917—1922年〕〔1〕“一战〞期间的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

它是20世纪20年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立问题的探索。

意义:恢复、开展了国民经济,稳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3、苏联时期〔1922—1991年〕〔1〕1922年,苏联成立〔列宁〕〔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立取得重大成就: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二战〞:1942年签署了的?联合国家宣言?,与中美英等国组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柏林战役、雅尔塔会议〔初步奠定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4〕美苏冷战:“二战〞后,形成美苏争霸两极格局,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也给本国带来沉重负担。

〔5〕社会主义改革: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

结果:改革没有成功。

〔6〕苏联解体:1991年,,美苏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完毕。

4、俄罗斯时期“一超多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开展。

5、俄国典型事例〔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标志着十月革命开场。

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1921年开场,列宁领导实行新经济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国各时期名称的变化
俄国,即俄罗斯封建国家。

俄国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

斯拉夫人分为东、西、南三支。

8至9世纪,许多东斯拉夫人的部落联盟已发展为公国。

9世纪末,罗斯人(东斯拉夫人的一支,因居住在第聂伯河支流罗斯河附近而得名)的几个小公国以基辅为中心,形成一个统一的封建制的大公国,史称基辅罗斯。

12世纪,基辅罗斯解体,分裂成10多个彼此混战的独立小国。

13世纪,基辅罗斯臣服于蒙古金帐汗国,后来又逐渐被日益强大的莫斯科公国所取代。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时,摆脱了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基本上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

之后,他的儿子瓦西里三世最终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

瓦西里建立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俄罗斯封建国家。

沙俄,指的是沙皇统治时期的俄国。

莫斯科大公伊四世在位时,希望自己能像古代罗马皇帝凯撒("沙"是凯撒的俄文音译)那样行使权力,不满大公这一称号,于是在1547年1月16日加冕改称沙皇。

莫斯科公国由此成为沙皇俄国,简称沙俄。

沙皇统治时期,是俄国历史上最腐朽、最黑暗的时期。

统治者们在对内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同时,对外又积极扩张领土。

经过几个世纪的强取豪夺,到20世纪初,沙俄已成为一个拥有2200万平方千米土地、地跨欧亚的殖民大帝国。

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沙皇统治至此结束。

苏俄,是苏维埃俄国的简称。

二月革命后,建立了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不过实权仍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掌握。

1917年11月(俄历10月),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史称十月革命。

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1918年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苏联,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

十月革命后,俄国领土上的各民族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国。

为了把苏维埃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建设社会主义和巩固国防,1922年12月,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苏维埃各族人民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当时加入联盟的共和国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后来发展到15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于1991年底解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