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老服务论文
居家养老毕业论文
居家养老毕业论文居家养老毕业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传统的养老机构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居家养老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养老模式。
本文将从居家养老的定义、特点、优势、挑战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居家养老的定义居家养老,顾名思义,就是老年人在自己的家中接受养老服务。
与传统的养老机构相比,居家养老更加注重个性化、家庭化的服务模式。
老年人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享受到更加贴心、温馨的照料。
二、居家养老的特点1. 个性化服务:居家养老可以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无论是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还是心理支持,都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量身定制。
2. 家庭化环境:居家养老让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的家中生活,与家人保持更加紧密的联系。
这种家庭化的环境有助于老年人保持身心的健康,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3. 社区支持:居家养老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也需要社区的支持。
社区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养老服务,如社区医疗、健康咨询、文化娱乐等,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居家养老的生活方式。
三、居家养老的优势1. 个人尊严:居家养老可以保护老年人的尊严和自主权。
老年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受制于他人。
他们可以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社交圈子,享受到更多的自由。
2. 经济效益:与传统的养老机构相比,居家养老的费用相对较低。
老年人可以节省住宿、餐饮和护理等方面的费用,减轻经济负担。
3. 家庭关怀:居家养老可以让老年人与家人保持更加密切的联系。
家人可以更好地照料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关怀和陪伴。
这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居家养老的挑战1. 技术支持:居家养老需要借助科技手段,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但是,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还不够发达,技术支持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2. 专业人才:居家养老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和社工人员。
然而,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专业人才的供给不足,这也是居家养老面临的一大挑战。
老龄化养老服务论文3篇
老龄化养老服务论文3篇第一篇一、郑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存有的问题1.服务产品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以前老年人的养老诉求主要集中在以延长寿命为主的生命养老,旨在满足生存的需要。
随着时代发展,更多老年人开始转向以提升生活质量为主的品质养老,追求精神需求。
这些需求包括:对于健康医护的需求、对多样化生活方式的需求、老年日常用品需求、终身学习的需求、疑难问题的咨询需求。
当前,郑州市养老服务业仍然普遍停留在满足生命养老的层次,还没有深层挖掘新时代老年群体的新需求,从而导致供需不平衡、不配套。
2.发展模式单一。
老年人及子女大多会选择留在自己家中接受一系列的养老服务,这种模式更符合老年群体的养老意愿以及中国国情和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文化,符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联合进行的全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老年人的照料需求主要依靠传统家庭成员,而照顾老人的任务按照介入和承担责任的顺序依次为:配偶、儿子、媳妇和女儿。
在需要照料的城市老年人中仅有84.3%获得了家庭照料,而其中60~69岁年龄段有照料需求的老年人实际获得照料的比例仅为69.4%。
这说明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养老负责者的养老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实的养老需求。
3.公办养老服务业与民办养老服务业发展不均衡。
在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由政府投资筹建的公办养老机构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很多百姓都愿意住进公办养老机构,但公办养老机构数量和接纳能力有限。
郑州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远远难以满足老年群体需求,存有着“公办养老院住不进,民办养老院住不起”的境况。
与公办养老机构相反,民办养老机构却存有着生存困难,甚至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况。
造成民办养老机构运营状况不乐观的诸多原因中,相关政策难以落实以及土地资金问题难以解决是首要因素。
除此之外,土地规划和融资问题也成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瓶颈。
例如缺乏养老机构建设年度用地计划导致养老机构发展遇阻,虽然国土资源部已下发《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但在各地实施时仍然比较混乱,将老年宾馆、老年人俱乐部、老年旅游休闲度假区、老年人居住的商品住宅基地都列为养老用地。
社区养老服务论文
社区养老服务论文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经验总结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老年人口比例的迅速增加,社区建设水平逐步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日益重要。
老年群众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希望得到及时、合理、经济、有效的服务。
因此,社区养老服务作为医疗卫生事业不可缺少的部分,逐渐发展起来。
但同时也暴露出了社区养老服务中急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上世纪下半叶,全球老龄化和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新的养老模式和以实施初级社区养老来达到21世纪人人享有养老服务的目标,为养老服务领域的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兴起和发展适应了这些变化。
然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社区养老服务领域同样面临着很多新问题。
早在80年代中期,世界卫生组织就对社区养老服务中的长远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研究。
转变养老服务类型,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可提高养老质量。
21世纪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开展了社区养老服务,并取得了一定经验。
可见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是养老形式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一、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要理清的思路一)、社区养老服务是政府的职责。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近年来在全国进展很快,其很重要的原因是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政府的职责。
政府领导重视,有规划目标,有经费投入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等,并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和若干优惠政策。
但当前养老工作面临着很多新问题,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是项新工作、新课题,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若干政策保证。
单靠卫生部门、民政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二、社区养老服务的开展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首先是认识问题。
由于社区养老服务是一项新的工作,因此需要转变观念,解决认识问题。
认识问题包括行政领导、部门领导、养老护理人员和广大群众四个方面。
领导者需要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为目标,认识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国际潮流。
养老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适应养老模式的转变,积极参与社区养老服务。
广大群众需要通过健康教育和优质的社区养老服务逐步转变观念,认识到自我养老护理投入也是一种消费。
社区养老 论文 10篇
社区养老论文10篇【篇一】[提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发展方向、制约因素等进行梳理,并分析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老龄化;研究综述一、引言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严重问题。
我国从2000年开始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虽然进入的时间比较晚,但是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却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未富先老”的特征,这使得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养老服务业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以及机构养老的严重缺乏,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模式,它能够有效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成为重要的且符合农村老人需求的养老模式。
2014年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共有31.1万个,覆盖率达到45.5%;其中仅社区服务中心就有23,088个,比上年增加了4,074个。
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仅有10.9万个。
随着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视,近几年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许多的研究。
二、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社区养老已发展成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都承认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如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不仅可以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还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王莹、王雪、曹煜玲)。
但是,学者们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强调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势上,如果仅仅将社区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依托”来定位,就固化了家庭、社区和机构养老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排除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在社区中的地位,使得很多老人在社区中无法享受到机构式的专业化养老服务。
因此,魏娅(2012)指出社区养老服务急需创新,需要突破对社区的原有定位,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格局,使老年人在社区中不仅能够享受到家庭式的养老服务,而且能够拥有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资源。
三、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研究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学术界存在争议较多无外乎社区养老应该是纯福利性的还是应当以福利性和盈利性相结合两个方面。
南京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论文
南京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南京市老年人口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弱化的预期下,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口比例增加;高收入老年人的机构养老的意愿明显高于低收入或没有收入的老年人;市区老人在各项居家养老服务的知晓率上明显高于郊区老人;空巢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率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老年人对水电气维修服务、医疗咨询和保健服务、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比例较高。
最后,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完善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abstract: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emands for care services of the aged people of nanjing,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proportion of the aged choosing the endowment institutions increases with the expectation that their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the self-care abilities are deteriorating progressively; the high-income aged are more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endowment institutions than the low-income or no-income aged; the urban aged have a higher awareness rate towards care services than the rural ones;the empty nest elderly have an obvious higher demand upon care services than non-empty nest elderly; the demand for maintenance services of water, electricity and natural gas,medical-service counseling and health care and spiritualcomfort is fairly high among the aged. finally,counter-measure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are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above-mentioned analysis.关键词:养老服务;养老需求;南京市key words: care services;demand for care services;nanjing city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300-030 引言南京市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程度深、速度快,且高龄化趋势显著的特征。
社区养老 论文 10篇
社区养老论文10篇【篇一】[提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发展方向、制约因素等进行梳理,并分析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老龄化;研究综述一、引言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严重问题。
我国从2000年开始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虽然进入的时间比较晚,但是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却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未富先老”的特征,这使得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养老服务业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以及机构养老的严重缺乏,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模式,它能够有效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成为重要的且符合农村老人需求的养老模式。
2014年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共有31.1万个,覆盖率达到45.5%;其中仅社区服务中心就有23,088个,比上年增加了4,074个。
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仅有10.9万个。
随着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视,近几年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许多的研究。
二、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社区养老已发展成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都承认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如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不仅可以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还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王莹、王雪、曹煜玲)。
但是,学者们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强调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势上,如果仅仅将社区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依托”来定位,就固化了家庭、社区和机构养老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排除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在社区中的地位,使得很多老人在社区中无法享受到机构式的专业化养老服务。
因此,魏娅(2012)指出社区养老服务急需创新,需要突破对社区的原有定位,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格局,使老年人在社区中不仅能够享受到家庭式的养老服务,而且能够拥有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资源。
三、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研究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学术界存在争议较多无外乎社区养老应该是纯福利性的还是应当以福利性和盈利性相结合两个方面。
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
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一、引言养老服务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现有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改善我国养老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二、主要问题分析1. 养老机构不足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总量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首先,现有机构数量不够,导致很多老年人无法得到合适的居住和护理环境;其次,部分机构设施陈旧、条件差,无法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和医疗护理服务。
2. 人才短缺和培训不足当前,在养老服务领域缺乏专业人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都面临着技能短缺和职业素养低下等挑战。
同时,对于已从事该行业人员来说,缺乏系统化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制进一步限制了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发展和水平提高。
3. 养老服务标准不统一在我国,各地区对养老服务的标准和要求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规范。
这给老年人选择合适的养老机构带来了困难,并且存在有些机构以次充好、违规经营的情况。
同时,部分政府监管不力,导致标准执行不到位。
4. 居家养老服务薄弱尽管居家养老是老年人首选和社会共识,但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仍较为滞后。
许多地方在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支持等方面投入不足,居家照料员数量严重不足,导致很多不能自理的老人无法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5. 养老服务费用高昂由于市场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当前已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学龄前儿童每月大约需要2000元托管费,在部分发达地区价格更高;而贫困山区则默认安排民办幼儿园补助,在小额公益性幼儿园就近就便。
三、对策建议1. 建设和扩大养老机构政府应增加投入,通过公共和民营合作方式,逐步解决养老机构不足的问题。
同时,应加强对现有机构的改造和提升,提高服务质量和硬件设施条件。
2. 加强人员培训和引进人才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并加大对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此外,还可通过引进海外经验和引导优秀毕业生回归等措施来解决养老服务领域的学科红利。
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养老服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养老服务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了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因此,探讨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1.服务质量不高当前,许多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服务质量高,设施齐全,老年人居住得舒适,但也存在许多服务质量差的机构。
例如,有的机构存在设施陈旧、卫生条件差、食物单调等问题。
还有的人员素质低,对老人不够友好,甚至存在虐待老人的情况,让老年人倍感无助和无奈。
2.服务模式单一当前养老服务基本上仍以机构为主,而且大多数养老机构的模式还比较单一,以老人寄养为主,这种模式缺乏多元化的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所以很多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感到孤独和失落。
3.养老人群生活质量下降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忙碌起来,尤其是子女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让他们没时间照顾父母,不能和老人一起生活。
养老人群中很多老人在机构里过着单调、无聊的生活,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这也加剧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二、养老服务应对策略1. 完善人员素质和培训制度为了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应完善机构人员相关的培训机制,普及关爱老人的理念和技能,加强对居民心理特点的研究和了解,遏制虐待老人的现象。
同时,机构应加强与当地医院的联系,及时帮助老年人解决各种生活问题。
这样可以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增强老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2. 推广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为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应推广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提供更多差异化的生活服务,如代购代餐、专车服务等,以及常规的文艺、娱乐、健康等活动。
这样的服务模式强调人性化,提高老人居家生活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3. 建立互助社区互助社区是集中精力利用志愿者和社区资源来帮助老年人的一种服务模式。
建立互助社区可以促进社区老年人间的交流和互动,搭建更多居家康体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到社区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
老年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
老年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老年人口逐年递增。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2.4亿,占总人口比例17.3%。
也就是说,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服务与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老年服务与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生活的质量、健康状况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已经成为当前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
因此,本文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为研究方向,旨在分析与探讨老年服务与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1.老年服务的现状老年服务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的各种服务,包括餐饮、居住、照顾、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多个方面。
随着老龄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获得服务和关怀。
目前,我国老年服务主要以医疗保健、养老服务为主,但是老年人空巢化问题日益严重,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认知能力下降,需要更多关注和照顾。
从老年服务设施的角度看,我国老年服务机构或者社区服务站的数量和质量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服务品质不稳定,服务内容单一、质量不高,服务设施比较简陋、管理混乱,给老年人的服务和照顾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我国老年服务机构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地区与偏远地区的老年服务又面临着供给不足、设施陈旧、服务质量低等问题。
2.老年服务管理的问题老年服务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人才队伍的不足和不稳定、服务质量缺陷、管理体制不完善、服务价格过高等问题。
在老年服务机构的管理中,人才队伍至关重要,但是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人员福利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服务质量缺陷主要体现在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服务态度等方面,还有老年人对服务的需求与实际服务不匹配等问题。
管理体制方面,包括规范制度建设、管理流程再造、信息化服务平台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服务价格过高更是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望而却步,无法享受到服务。
三、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对策1.建立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专业的老年服务与管理师资队伍,加强老年服务与管理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
关爱老人社会实践论文(精选15篇)
关爱老人社会实践论文(精选15篇)关爱老人社会实践论文(精选15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爱老人社会实践论文(精选1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爱老人社会实践论文篇1尊老爱幼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加强我们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20xx年3月20日星期二我们班组织开展了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是全班组织去敬老院看望并照顾那里的孤寡老人。
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们也主动进去敬老院。
里面有许多老人以前都有值得骄傲和让人敬佩的职业,如:军人、教师、干部等!他们选择敬老院,有的是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而感觉生活寂寞;有的是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处,拥有共同的兴趣,相近的人生观念和相似的人生态度,让他们更能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生活乐趣。
我们在校门口集合,由社会实践委员带队,步行前往天池公园的敬老院。
老人们一看赶来看望他们的学生,立刻关心起来,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十分关心我各方面的情况,体现出了老一辈对年轻一代殷切的希望和关怀,还有一些老人们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与我分享自己当年的“金戈铁马万户候”的战争岁月,还与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老人们都感慨的说,正是国家的各种福利和党的政策才能像今天这样无忧无虑的安享晚年的生活,更多的老人表示同学的到来为他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乐趣。
和老人们聊了一会儿,有位老婆婆提议和我们拉歌,老人们唱一首歌,我们唱一首。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时间匆匆而过到中午老人们休息的时间了,我们不得不在老人的送别声中列队回学校了!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活力释放的同时,我们感到一种充实。
这些活动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在我们镇上也赢得的一致好评。
浅析我国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现状论文
浅析我国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现状论文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的农村养老问题日益明显。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我国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我国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论文篇1:《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比例的上升,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愈发加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指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四大困境: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医疗保障不完善、情感寄托缺失等,并提出应从倡导家庭养老传统、制定专门养老计划、完善新农合、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组织等四个方面妥善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城市化一、问题提出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剧,超出预期状况。
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占总人口的12.5%。
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达到4.37亿,占总人口30%以上,三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
此外,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老龄化程度城乡倒置情况,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市。
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0%以上,保守估计达到1.2亿,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预计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使得农村留守老人成为一个特殊弱势群体。
加之我国长期执行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农村留守老人的老年生活难以得到保障。
显然,这个问题仅依靠农村地区自行解决是不现实的,应当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入手,全面统筹考虑,争取在现有资源配置下,让农村留守老人安享晚年。
二、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千百年以来的传统思维,家庭式养老一直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不二选择。
但是,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日益显现。
医养结合养老运营方案论文
医养结合养老运营方案论文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概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和养老机构服务已经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因此,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逐渐成为了解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有效途径。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护理和生活保障,并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本文将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运营方案进行探讨。
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运营模式1. 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核心是以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为中心,整合医疗、护理、康复、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具体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健康评估、医疗护理、定期体检、健身保健、心理疏导、文体活动、营养膳食等。
2. 定制化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要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充分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喜好和生活习惯,根据其个性化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专属的健康养老服务。
3. 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可以采取自购设备、委托外部医疗机构合作、引入专业管理团队等多元化的运营模式。
在服务内容上可以提供社区日间照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区域综合养老服务等多种形式,以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属的不同需求。
三、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运营要点1. 人才梯队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要配备具备医疗、护理、管理、服务等多领域专业技能的专业团队。
建立健全的人才梯队,培养和引进相关人才,并进行持续的培训和学习,以提升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 设施配套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要具备完善的设施配套,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设备、护理设施、文体活动场所、餐饮厨房等。
要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需求,设计合理的设施配套,为老年人提供舒适、便利的养老环境。
3. 资源整合与合作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要充分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包括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形成合作共赢的关系。
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存在诸多问题,如床位紧缺、护理质量不高等,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探讨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改善现状。
二、养老服务问题1. 床位紧缺导致难以入院由于我国床位数量与日俱增的长者人口需求不匹配,导致很多需要内外照料的老年人无法得到及时入住养老院的机会。
这种现象尤其在大城市更为突出。
2. 护理质量参差不齐养老院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培训水平和技能有限。
部分养老院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无法聘请足够专业护理人员,导致院内护理质量低下。
此外,在一些私营养老院中也存在利益主义倾向,忽略了对居民个体需求的关注。
3. 养老服务设施滞后现今很多传统养老院设备陈旧,环境较为拥挤,缺乏充足的活动空间和娱乐设施。
这些不适宜的条件给老年人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积极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机会。
4. 养老服务费用高昂养老院收费较高,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退休人员而言,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目前,我国在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方面没有专门针对退休老人提供优惠政策,缺乏资金补贴使得养老服务变得异常昂贵。
三、改善养老服务的对策1. 加大床位建设力度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养老院建设。
提高床位数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并注重将新建养老院分布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均衡资源配置。
2. 提高护理人员培训及待遇完善相关法规,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提升。
同时要加强督导力度,确保护理人员按规范提供合格的服务。
为了解决护理员短缺问题,政府可以推动相关学校培训更多专业技能人员,并通过形成良好的职业环境吸引更多人才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3. 更新养老院设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应增加投入,提升现有养老院设施与服务质量。
建立完善的评估制度,对于现存养老院需要改善的方面进行监督和指导,鼓励引导民营资本进一步促进养老设施的更新。
社会养老问题的论文
社会养老问题的论文当前,我国已迈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大踏步迈进了新的养老产业市场,养老产业已经成为“朝阳产业”。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养老问题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社会养老问题的论文篇1浅谈社会福利院代养老人流失问题我国的机构养老主要兴起于建国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解决人口日益老化的问题,由民政系统牵头,陆续开办了包括养老院等在内的多项社会福利事业。
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民办养老机构涌现,成为政府养老机构的补充。
近年来,选择进入机构养老的老人逐渐增多,主要原因一是可减轻子女的负担,二是可避免因代沟冲突。
三是能减轻老人家务劳动的压力。
四是能消除孤独感。
五是能受到健康护理等专业化的服务。
这些都是家庭养老难以比拟的。
然而选择这种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口比例较低。
主要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被子女遗弃的老人为多。
如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3%的老人愿意进养老院养老。
原因在于:一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使老人和子女认为送老人入养老院是一种不孝行为。
二是对家庭和所熟悉环境的留恋。
在家庭中,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能通过家庭成员间的血缘亲情得到充分的满足。
同时,熟悉的生活环境使老年人能保持自己的社交生活。
因此,多数老年人口不愿意到养老机构中养老,更愿意在家庭中养老。
三是机构照顾容易给受照顾的老年人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后遗症,如自我照顾能力被削减,对专业人员的依赖性,与家庭社区接触少,自我形象变得衰弱等。
四是由于资金有限,我国当前城市的养老设施,存在数量不足,规模不适应需要、收费较高,服务单一化等问题,难以适应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的需要。
青海省XX社会福利院是民政厅直属的公办福利机构,在主要面向社会“三无”人员,福利农场养老人群、孤儿、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服务的同时,也面向社会招收自费代养老人。
2005年开始招收自费代养老人,至2012年共招收自费代养老人18名,占总服务对象的23.5%(总服务对象为75人)数据显示,自费代养老人已经占据了较大的服务比例。
养老之家 议论文900字
养老之家议论文900字
养老之家的存在对于老年人来说,意义重大。
养老之家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可以享受专业的养老护理和医疗照护服务。
老年人在养老之家中既可以保持社交活动,与其他老人交流和娱乐,又可以得到专业的健康管理和照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养老之家的存在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养老保障方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诸多困境,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而养老之家的出现,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减轻了老年人养老压力,缓解了社会养老问题。
养老之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养老之家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养老资源相对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养老之家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存在差异,有的养老之家设施陈旧、服务不规范,导致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
养老之家的费用较高,对于普通老年人来说可能负担较重。
还有一些老年人对于进入养老之家存在心理抵触,不愿意离开家庭生活。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政府要加大对养老之家的投入,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提高养老服务的供给质量。
加强养老之家的监管和评估,对养老之家的设施、服务和管理进行规范和指导,提高养老之家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还应建立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包括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满足老年人不同的养老需求。
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增强老年人对养老之家的认可和接受,消除心理抵触,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意识。
养老之家 议论文900字
养老之家议论文900字养老之家是一个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照顾和医疗服务的场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之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福利机构。
养老之家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了关怀、陪伴和尊严感。
在养老之家,老年人可以得到专业的照料和医疗服务。
养老之家通常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和护工团队,他们会定期检查老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医疗和护理。
老年人在养老之家可以轻松地获得医院检查和治疗的机会,而且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治。
这样,老年人和家属就可以更加放心,不用担心医疗资源的缺乏和照顾上的困难。
养老之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和娱乐项目,使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
养老之家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如舞蹈、唱歌、书法、绘画等,让老年人可以积极参与,并在其中找到快乐和满足感。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还可以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减少孤独和寂寞感。
而且,养老之家还提供一些健身设施和康复项目,帮助老年人保持身体活动能力。
养老之家还给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充满温情和关怀的家庭环境。
在养老之家,老年人可以和其他老人一起生活和分享快乐,建立深厚的友谊和亲密的关系。
养老之家的工作人员也会给予老年人充分的关注和照顾,给他们提供温暖和安慰。
在这里,老年人不再感到被孤立和被遗忘,而是有一群人照料和陪伴着他们。
养老之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人力资源的紧缺问题。
养老之家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和护工,但是相关专业人才的供应有限。
这就导致了人力资源的紧张,可能影响到老年人的照料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养老之家的费用较高,对一些老年人来说可能负担不起。
这就需要社会和政府给予相应的支持和补贴,以保障老年人的切实利益。
养老之家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养老服务论文一、社会养老服务面临“三大转变”(一)服务方式上从家庭养老、福利服务向福利经营和市场经营相结合的转变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是多子女共同生活居住,子女照料是最主要方式,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四二一”代系结构渐趋普遍化。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和预测,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数量约1.5亿,约占全国家庭总数37%,今后还将继续增加。
老年人家庭呈现空巢化和独居化趋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失去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和人力基础支撑,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很多家庭难以为继[4]。
2010年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年人口4150万人,约占老年人口的25%,到2015年,将超过5100万人[3]。
近10年来,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增加了近一倍,目前超过2000万,据测算,到2020年、2050年将分别超过3000万和9000万,占老年人口的12.37%和21.78%,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人均寿命延长,重度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6]。
2010年浙江省城乡老年人口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实际空巢率为74.96%,农村实际空巢率为59.56%,和2006年相比,分别上升0.97个百分点和4.07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独居老人户和只有一对老年夫妇的一代纯老家庭户分别占老年人家庭户的67.37%和55.81%。
[7]为减轻子女压力,有稳定收入的老年人倾向于用社会化方式,享受专业、优质的养老服务,改善老年人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开始从封闭的供养救济型向开放的自费寄养型转变。
尤其对医疗护理与康复服务、日常维护、日间托养、心理咨询等项目有强烈需求,如浙江省即将迎来独生子女父母需要社会提供生活照料和护理的最迫切时期。
(二)服务运作上从政府管办为主向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转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供给逐渐减少。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是近4个劳动力养1个老年人[8]。
大多数地区市、县两级中心城区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普遍存有供不应求的情况,排队等候老人众多。
很多老人等待多年,可谓望眼欲穿。
而中青年一代正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照护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力不从心。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中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着眼城乡统筹,从构建体系的高度,明确了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税费优惠政策和其他支持政策等。
老年居民的收入保障和健康保障正在从制度覆盖走向人员覆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坚实的现实基础。
促使由公办机构为主向公办与民办机构同步发展转变。
根据实际对农村敬老院、城镇福利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进行功能提升,促使保障“三无”、“五保”老人为主向社会有需求的老人转变。
二、社会养老服务短缺的现状与问题养老服务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各级政府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各地出台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并取得了长足发展,对涉及谁来养、用什么养、在何处养、养得怎么样、养老的基础是什么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探索创新,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但从实施效果上来看,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社会养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有着明显的失衡,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显著。
如一些生活困难的老年人购买不了服务,失能老人生活质量较差等问题。
如何使养老服务对象分工更加合理,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更加优化,需要辩证思考和理性定位。
主要表现在:(一)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1.社会养老服务主体严重匮乏。
因为投入大、风险高和利润薄,社会力量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推进难。
没有人愿意去从事养老服务产业,经济条件好的老年人买不到服务。
这点在全国大多数城市基本相似,不仅是居家养老服务产业,整个家庭服务业都发展滞后。
现有政策难以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的门槛过高,管理过于严格。
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存有先天条件不足,如选中的土地得不到落实,又没有政府的补助资金,全靠自己筹集资金,难度较大。
社会养老服务业虽不是纯公益事业,但带有一定水准的福利性,行业利润空间小,很多养老机构都是负债经营。
2.社区居家养老公共设施欠缺,供给不足,服务滞后。
作者调研数据显示,在老城区老小区中,60%没有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而老小区的居民大多以老年人为主。
另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覆盖水准低,抽样调查显示浙江沿海发达地区只有40%[9]。
各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大多仅仅围绕空巢、高龄、孤寡、病残、贫弱等特殊困难的居家老人提供简单的基本养老服务,诸如家政服务、安全守望、餐饮代购、卫生打扫等。
对于需要介护的老人来说,居家的老年居民无法就近方便享受到专业的照料、康复、护理服务。
3.机构养老服务床位不足,配置不均。
据民政部《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2475万个,养老床位493.7万张,比上年增长18.9%(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24.4张,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64.1万张,年末收留抚养老年人307.4万人,比上年增长5.5%[10]。
我国目前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2.15张,与发达国家5到7张的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以沿海相对发达的浙江地区为例,据《浙江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浙发改规划(2011)1666号)显示,截至2010年底,养老机构床位数18.9万张,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数的2.4%[11]。
据浙江省民政厅研究报告推算,假设3%~4%的人愿意并且也有可能入住养老机构,按照老年人口的预测数,可推算到2015年养老机构床位需求量约为30~40万张;而到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峰值年份2043年,养老机构床位需求量将达到56~75万张。
由此可见,浙江省现有床位数仍有较大的差距。
养老机构床位布局存有比较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即低档养老机构供给过剩与中高档养老机构供给不足现象并存。
一方面是农村敬老院床位部分闲置,平均入住率67%左右;另一方面中心城区床位“一床难求”。
目前浙江省养老机构大多以面向自理老人养老服务为主来设计建设与服务管理,护理型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仅占养老机构总床位数的17.78%,护理型床位占比不及1/5,高端养老机构或社区建设尚待开发引导。
(二)养老服务相关制度缺乏1.管理制度缺乏规范。
养老服务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管理上缺乏规范,尤其是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也是造成服务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有民办养老机构缺乏专门的行业组织、独立的行业标准和行业管理规范。
2.民办养老机构的准入、运营、退出三个环节上还缺乏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
表现在缺乏具体的行业规范和服务等级、收费标准、入院合同范本、老人意外保险等相关配套措施。
一些民办养老机构处于“四无”状态,即无法人资格、无法开设银行独立账户、工作人员无明确身份及待遇、管理经费无保障。
很多养老机构是由闲置的校舍、医院、厂房等老建筑物改建而来的,存有设施简陋,配套设施缺失、医疗条件匮乏,用房建设不达标,不方便老人居住,存有安全隐患,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3.在运营补助上,养老机构自我正常循环发展机制没有形成。
随着运行成本的上升,收费管理制度未参照物价指数水平进行调整。
对于民办养老服务业补贴的门槛过高,比如浙江现行政策只对50张床位以上的(场地租赁期在5年以上的)民办非营利养老服务机构予以床位补贴,对营利性机构没有补贴。
居家养老服务还没有引入社会化机制。
(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1.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普遍存有着用工缺、招工难、留人难、提升难等问题。
在作者调查的在养老机构中,平均每1位工作人员要服务12名左右的老年人。
在沿海地区调查发现,基层养老院负责人的年薪大多在3万元左右,超过5万元的很少,普遍工作人员的月薪大多在1千元左右,这与很多小工厂流水线的普通工人都有差距,更别说一些企事业单位专技岗位。
专业护理人员难以招聘,即使已有的专业护理人员,人员流失的情况比较严重。
养老机构负责人年龄偏大,特别是乡镇敬老院,普遍以快退休的原当地乡村干部为主,难以适应养老专业管理的要求。
工作人员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4050”人员。
在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中,极少数是护理专业毕业或经过护理培训,绝大多数没有专业的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
2.管理养老服务的机构人员不到位。
从各个省来看,还没有建立自省到市县、乡镇(街道)的养老服务组织指导体制;从事养老服务组织指导的人员较少;还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和补贴制度等。
当前养老服务理念已由救助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养老服务职责已由保障“三无”和“五保”老人基本养老生活变为满足所有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供需主体规模和数量较以往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建立的相对应管理机构,大多属于挂靠在一家养老机构的有牌子、无人员、无编制、无经费的空壳机构。
(四)优惠政策执行落实乏力1.基层政府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性不高。
一些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对人口老龄化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认识不深,对养老服务是公益性还是非公益性的问题定位不准,缺乏责任考核,指挥棒不灵。
部分地方采取漠视或回避公众对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强烈呼声的态度,按部就班仅仅关注“五保”、“三无”老人的敬老保障,不太关心社会其他普通老年群体,认为这是家庭子女的事情,任其自行发展。
或者以养老服务社会化为借口推卸政府主导责任。
2.政策不够完善。
养老服务业属于低碳化、规模化、劳动密集型的绿色经济,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广阔的市场潜力,但缺乏政策把养老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给予优惠扶持,培育壮大,对养老产业的骨干企业培育发展也不够。
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定位把握不准,存有“缺位”、“越位”现象。
因为缺乏系统的总体规划,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落实政策的职责不清和权限不明,即“谁优惠、谁出钱”机制不到位,导致政策之间衔接不到位,部分优惠政策实际上很难落地。
3.民办机构优惠政策有待于进一步落实。
政府部门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因为优惠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诸多领域的政策配套、跟进和完善,目前这方面的政策跟进还不尽如人意。
同时,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的土地划拨费用远高于创办民营幼儿园,且金融机构贷款利息等同于商业贷款,导致资金筹集成本过高。
四是政策执行不力。
近些年相关养老服务政策文件,虽然在税收、土地、信贷、水、电、气等方面有原则性规定,但调查发现,养老机构除水电费执行民用价格外,床位补助、税费减免以及电话、有线(数字)电视、宽带互联网一次性接入费的免收和减半收取通信费、试听费等政策基本没有落实。
三、新形势下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以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宗旨,以政府引导与多元参与相结合、突出重点与适度普惠相结合、深化改革与持续发展相结合为原则,增强政府、社会、家庭各方资源和力量整合,从服务主体、制度、设施、管理、人力资源和政策等六个方面着手,推进“定位清晰、结构合理、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管理规范”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产业服务与公益性服务互为补充的格局,基本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城乡一体化的适度普惠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