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三)
开课单位:化学及环境科学系课程名称:分析化学
专业年级:2006级化学专业任课教师:江虹
教材名称:分析化学
2007-2008学年第1 学期
第三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进程:
§3-1 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系统误差
指由于某些固定原因所导致的误差。
特点:“重复性”、“单向性”、“可测性”。
1.仪器和试剂引起的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所造成的误差叫仪器误差。
由于试剂不纯或蒸馏水中含有微量杂质而引起的误差叫试剂误差。
2.个人操作上引起的误差
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误差称为操作误差。
产生个人误差的原因:一是由于个人观察判断能力的缺陷或不良习惯引起的;二是来源于个人的偏见或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
操作误差与个人误差,其数值可能因人而异,但对同一个操作者来说基本上是恒定的,因此,也可以统称为个人误差。
3.方法误差
方法误差是由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本身的固有特性所引起的,是由分析系统的化学或物理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无论分析者操作如何熟练和小心,这种误差总是难免的。
方法误差的来源有:
①反应不能定量地完成或者有副反应;
②干扰成分的存在;
③在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共沉淀和后沉淀的现象,灼烧沉淀时部分挥发损失或称量形式具有吸湿性等等。
④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相符。
系统误差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三点:
①系统误差会在多次测定中重复出现;
②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③系统误差的数值基本是恒定不变的。
二、偶然误差
指由于某些偶然的、微小的和不可知的因素所引起的误差。
举一个最简单的使用天平称重的例子:取一个瓷坩埚,在同一天平上用同一砝码进行称重,得到下面的克数:
29.3465 29.3463 29.3464 29.3466
为什么四次称重数据会不同呢?
①读取天平指针读数时,总不免偏左或偏右一点,天平本身有一定的变动性,这是无法控制的;
②天平箱内温度的微小变化,坩埚和砝码上吸附着微量水份的变化;
③空气中尘埃降落速度的不恒定;
④其它未确定因素。
正态分布有三种性质:①离散性;②集中趋势;③对称性。(见书图)
课堂抽问:P.72 1题
§3-2 测定值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一、准确度与误差
准确度是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用误差表示。
⑴绝对误差:指测得值与真实值之差。即
绝对误差(Ea)= 测得值(Xi)- 真实值(T)
⑵相对误差:指误差在分析结果中所占的百分率或千分率。
例如,用分析天平称量两个试样,称得1号为1.7542g,2号为0.1754g。假定二者的真实重量各为1.7543g和0.1755g,则两者称量的绝对误差分别为:
1号:E1=1.7542-1.7543 = -0.0001(g)
2号:E2 = 0.1754-0.1755 = -0.0001(g)
两者称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
1号:
2号:
二、精密度与偏差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结果相互吻合的程度就叫精密度,用偏差表示。
1. 绝对偏差(d i)
2. 相对偏差
3.算术平均偏差()
d
4.相对平均偏差
5.标准偏差
6.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7.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结论:精密度高是保证准确度高的先决条件;但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就高;若精密度很低,说明测定结果不可靠,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失去了衡量准确度的前提。所以在评价分析结果时,必须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影响结合起来考虑,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四、公差
“公差”是生产部门对分析结果允许误差的一种表示方法。
例如:测定钢中含S量的公差范围为:(武大P.13)
含S量% 公差%
≤0.02 ±0.002
0.02~0.05 ±0.004
0.05~0.10 ±0.006
0.10~0.20 ±0.01
≥0.20 ±0.015 如果试样含S量为0.032%,而测得结果为0.035%,即符合公差的要求(因含S 0.032%是属于含S 0.02~0.05%这个范围,它的公差是±0.004)即测得值在0.032±0.004这个范围内的,都符合要求。
如果分析结果的误差超出公差的范围,就叫超差,就应重作。公差范围的确定,一般是根据生产的需要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
讨论:
•P.72 2、3、9题
§3-3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一、数据处理中常用名词的含义
1.总体、样本和个体
在统计学中,所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又叫母体),其中的一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体称为样本(又叫子样)。
2.样本容量
样本中所含数据(如测定值)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用n表示。
3.算术平均值(前已讲)
4.中位数(M)
中位数(M)是指将一组测定值按一定大小顺序排列时的中间项的数值。
5.差方和
测定值对平均值偏差的平方的加和叫差方和。即
6.方差(表征随机变量分布的离散程度)
个别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的平方和除以测定次数(n-1)得方差。
7.标准偏差(前已介绍)
8.相对标准偏差(前已介绍)
9.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
d
10.极差R(全距)
在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极差(又叫全距或范围误差),用R表示。即
R = X最大- X最小
11.频数
将平行测定次数足够多的数据划分为若干组,落入每一个组内的数据个数叫该组数据的频数。
12.相对频数
频数与所测数据总个数(样本容量)之比值,叫相对频数(即频率或概率)。
13.概率密度
各组数据的相对频数(概率)除以组距就是概率密度。
组距就是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除以组数。
二、测定值的频数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