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分析
对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
![对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6b21a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e.png)
对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
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成立于1950年代初,经
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多个子公司和上百个分支机构的跨国企业集团。
中粮集团的业务范围涉及粮油加工、食品制造、物流配送、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也非常高。
从市场角度看,中粮集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品牌优势,中粮集团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如“福临门”、“中国福源”、“金龙鱼”等,这些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有很高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二是渠道优势,中粮集团拥有完善的渠道网络,能够覆盖全国各地,保证产品的快速流通和销售;三是研发能力,中粮集团注重科技创新,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实验室,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满足市场需求。
当然,中粮集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国内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受到挤压;国际市场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另外,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粮集团需要加强品质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总的来说,中粮集团在国内外的业务布局和市场影响力都很强大,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但同时也需要面对不少挑战和风险,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 1 -。
运用具体环境分析法分析中粮集团的决策
![运用具体环境分析法分析中粮集团的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d5f5485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f.png)
运用具体环境分析法分析中粮集团的决策具体环境分析法是指分析组织在外部环境下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以及在内部环境下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相应的战略和决策。
对于中粮集团而言,可以分析其在外部环境中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机会:1. 政府支持: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中粮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食品企业,可以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提高了其在业界的竞争优势。
2. 国际化进程:随着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不断加深,中粮集团可以借助自身优势,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性。
3. 垂直整合的能力:中粮集团在农业科技、贸易等方面有着很强的实力,可以向上游的农业生产环节延伸,向下游的销售环节延伸,实现产业的垂直整合,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威胁:1. 严格的监管:食品行业的监管一直很严格,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会严重损害公司的声誉和市场地位,影响公司的经营发展。
2. 激烈的市场竞争:食品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外品牌均在市场争夺市场份额,中粮集团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以保持市场地位。
3. 成本压力: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成本压力不断增加,对于中粮集团来说,需要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提高利润率。
在内部环境中,中粮集团主要的优势和劣势如下:优势:1. 品牌效应:中粮集团作为大型食品企业,凭借其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品牌效应,为消费者带来了高品质的食品产品。
2. 财务实力:中粮集团有着较为雄厚的财务实力,可以在研发、营销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 团队力量:中粮集团的管理团队拥有优秀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公司提供决策支持和管理保障。
劣势:1. 企业文化差异:中粮集团面对不同的市场和顾客,需要根据其特点适当调整适应方式,但中粮集团可能面临适应不足的问题。
2. 内部流程效率:中粮集团规模较大,企业内部流程复杂繁琐,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3. 生产线条理化:为提高生产效率,中粮集团需要进一步优化各个生产线的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关于中粮集团竞争力分析
![关于中粮集团竞争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007d1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9.png)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竞争力分析一、企业概述: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中粮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1953 年中国粮谷出口公司和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合并为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1961 年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与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1965 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1998 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2004 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2007 年3 月2 日更为现名。
截至2008年底,公司注册资本31223万元,全部为国家资本金。
公司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长、实力最为雄厚的国有企业。
公司拥有37家二级控股子公司,员工约5 万人。
目前公司下设集团办公室、战略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研发部、审计监察部、法律部、党群工作部(企业文化部)和科学研究院等9个职能部门和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肉食、中粮发展、金融事业部10大业务板块。
公司(合并)资产总额1403.49 亿元,所有者权益(含少数股东权益)548.07 亿元,其中少数股东权益160.30亿元;2008 年1-9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8.54亿元,利润总额70.32 亿元;2008 年1-9 月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751.08 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5.87 亿元。
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 8号中粮广场A 座7—13 层;法定代表人:宁高宁。
二、中粮的优势:1.随着国家对粮食市场稳定保障和粮食流通效率的逐步加强,以及对粮食出口贸易管制的逐步放松,公司的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中粮集团的困境 案例分析
![中粮集团的困境 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6381f7770bf78a65295451.png)
程嘉明——家长式领导的典型代表
领导作风:重视声誉、维持支配权、讲究权谋、个别人照顾与徇私、区 分自己人和外人
维度 威权领导
子维度 专权作风 贬抑下属能力 形象整饰
教诲行为
具体行为 不愿授权 下行沟通 独享信息 漠视建议 贬抑贡献 维护尊严 表现信心 掌控消息 要求高绩效 斥责低绩效 提供指导
✓ 股份制改革 ✓ 中粮股份责
任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党委书记 ✓三职一身 ✓权力顶峰
程嘉明的权力来源
John French & Bertram Raven
➢ 强制权:基于害怕的权力 ➢ 奖赏权:可分配有价值的东西的权力 ➢ 法定权:基于正式的纵向组织中所处的地位的权力 ➢ 专家权:基于特长、专有技能和知识的能力 ➢ 参照权:基于个人拥有的独特智谋或个人特质的权力
商务副总 (梁文)
研设 技 酿 发备 术 造 部部 部 部
人
办教
事
公育
部
室部
宣销销 运 传售售 输 部部部 部
姬中惠发展历程
副董 4 二号人物
劳资人事科科长 3 作风干练,事事揣摩迎合信任
人事科科员 2 进修学习
车间工人 1 机灵能干,办事干练
权力来源: 程嘉明
姬中惠-家长式作风
善于心计 出谋划策
2. 在企业成立初期,家长式领导有利于指令实施,但随着企业发展,当领导不能 意义给于员工关怀、管理时,独裁式的权威式的领导损害了员工主动性、创造 性和士气,另外区别对待会使员工感受到组织不公平,进一步打击员工积极性;
程嘉明——家长式领导的典型代表
中粮集团企业文化分析
![中粮集团企业文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2ad1363968011ca3009125.png)
【企业背景】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
1994年以来,中粮集团一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中粮集团成立于1949年,成立之初是内外贸兼营的贸易公司,后专营粮食进出口业务。
从1992年到2004年,中粮集团进入了全面改革、多样化发展阶段,由单一外贸公司向产业化转型,在管理上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
1992年以来,中粮加快食用油、葡萄酒、麦芽、面粉、大米、饮料、巧克力、金属包装等生产加工业务以及地产开发、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逐步由传统外贸代理公司向以实业为基础、综合化经营的跨国公司转型。
1999年上半年开始,中粮对企业进行重组、改制并在香港整体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中粮的全球化经营。
通过全面的产业整合、架构调整和价值重塑。
2005年以来,集团资产规模成倍增长,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速路。
2009年,面对国内外新的市场环境和经营形势,中粮集团秉承企业社会责任,开启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新篇章。
中粮历史沿革:1952年,中粮集团的前身——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组建。
1953年,中国粮谷出口公司和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合并为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
1961年,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
1965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
1998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2004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更名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1958年生于山东滨州,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系,1987年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
1987年加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曾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华润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华润北京置地有限公司主席;2004年12月起任中国粮油食品(集团)公司董事长。
中粮集团国际化战略分析与评价
![中粮集团国际化战略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f584270011ca300a6c39086.png)
中粮集团国际化战略分析与评价15金融硕士一、中粮集团背景介绍1.中粮集团概况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成立于1949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生产企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最初的粮油食品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
中粮集团目前业务划分为:农产品收储物流、粮油食品贸易、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品牌食品、产品包装、电子商务、商业地产、住宅地产、旅游地产、酒店、金融服务这12大业务板块。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中粮集团不断加强与全球业务伙伴在农产品、粮油食品、番痴果蔬、饮料、酒业、糖业、饲料、肉食以及生物质能源、地产酒店、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凭借其良好的经营业绩,中粮集团持续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旗下拥有九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五家香港上市的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前制品、家佳康肉制品、香雪面粉、五谷道场方便面、悦活果汁、蒙牛乳制品、大悦城、亚龙湾度假区、雪连羊纸、中茶牌、我买网、金融保险等。
这些品牌与服务祷就了中粮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
中粮旗下品牌共有40个,其中分为三大类:食品类,非食品类以及地产酒店类。
目前,中粮资产超过719亿美元,336个分公司和机构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仓储能力3100万吨,年经营总量近1.5亿吨,年加工能力8950万吨,年港口中转能力5400万吨。
同时还拥有包括种植、采购、仓储、物流和港口在内的全球生产采购平台和贸易网络,并在全球最大的粮食产地南美、黑海等国家及地区和拥有全球最大粮食需求增量的亚洲新兴市场间建立起稳定的粮食走廊。
中粮在中国拥有超过180家工厂,230万家终端售点遍布中国952个大中城市、十几万个县乡村。
2.中粮集团发展历史自中粮集团成立以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粮集团加快战略调整,大力实施实业化、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经营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由传统外贸代理企业向产业化经营的跨国企业转型,逐步发展成为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中粮集团企业战略分析
![中粮集团企业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1343a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c.png)
中粮集团企业战略分析一、中粮集团简介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
中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52 年,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一直是国家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
中粮集团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 (HK0506)、中粮控股(HK0606)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和吉生化(600893)等6家内地上市公司.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有效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中粮集团积极投身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作为国内生产燃料乙醇的先行者和主要提供者,努力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中粮集团致力于为13亿中国人民提供营养、健康的优质食品,在葡萄酒、精炼食用油、面粉、大米、啤酒麦芽、番茄制品等行业居中国领先地位,旗下的“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黄中皇”绍兴酒、“中茶"茶叶等品牌和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中粮集团还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生产和销售可口可乐系列饮料。
但因其大量使用进口转基因粮食用于生产而遭受民众的质疑。
中粮集团投资开发的海南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开发区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的夏威夷。
中粮投资建设的商用写字楼、民用住宅,也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中粮集团旗下的凯莱国际酒店集团是世界酒店300强之一.中粮集团在香港拥有“中粮控股”“中国食品” “中粮包装” “蒙牛乳业”四家上市公司;在国内还拥有“中粮地产”、“中粮屯河”、“丰原生化”三家上市公司。
面试对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
![面试对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53c57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b.png)
面试对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
面试时,面试官通常会询问求职者对公司的认识和看法。
对于中粮集团,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跨国农业和食品企业,在中国的农业和食品市场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求职者对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
1. 中粮集团是一家大型企业,业务涵盖农业、油脂、糖业、葡萄酒等领域,并且在这些领域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中粮集团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产品和食品供应商之一,在中国的食品市场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 中粮集团的食品和农产品供应涉及到全国的各个地区,包括东北、新疆、四川等地。
集团在这些地区拥有大量的农业用地和水资源,并且还拥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
这些资源使得中粮集团能够在食品和农产品市场上提供高质量、安全、更健康的食品和农产品。
3. 中粮集团还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除了农业和食品业务外,还涉及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等领域。
这些业务为集团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且使集团能够在不同的行业中保持竞争力。
4. 中粮集团在国际化进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集团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业务网络,并且与多个国际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中粮集团在国际化进程中,非常注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综上所述,中粮集团是一家非常重要的跨国农业和食品企业,在中国的农业和食品市场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家大型企业,中粮集团在农业生产、食品加工、食品供应、多元化业务和国际化进程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求职者应该充分了解中粮集团的业务和历史,以便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中粮集团产业链业务分析报告
![中粮集团产业链业务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a90795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e.png)
中粮集团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发出多种高附加值的食品产品,如果汁、食用油、调味 品等,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美味的需求。
生产与制造业务
农业生产资料
中粮集团提供种子、化肥、农药 等农业生产资料,帮助农民提高 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 展。
机械制造
中粮集团旗下拥有多家机械制造 企业,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的机 械设备和解决方案,提升农业生 产效率和质量。
市场竞争
中粮集团在下游产业链面临激烈 的市场竞争,需要不断提高产品 品质和服务水平以赢得市场份额
。
消费者需求变化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中 粮集团需要紧密关注市场动态, 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以满足消费者
需求。
可持续发展
中粮集团在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中 ,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推 动绿色生产、循环经济等理念在
目的
阐明本报告的目的,即分析中粮集团产业链业务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中粮集团简介
01
中粮集团概况
介绍中粮集团的历史沿革、企业规模、业务范围 等。
02
中粮集团战略定位
阐述中粮集团的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强调产业 链业务的重要性。
产业链业务概述
01 产业链构成
详细描述中粮集团产业链的具体构成,包括上游 原材料采购、中游生产加工、下游销售等环节。
中粮集团产业链业务 分析报告
汇报人:
2023-12-01
目录
• 引言 • 中粮集团上游产业链分析 • 中粮集团中游产业链分析 • 中粮集团下游产业链分析 • 中粮集团产业链整合与优化建议 • 中粮集团产业链业务发展前景展望
01
引言
报告背景与目的
背景
介绍中粮集团产业链业务的发展背景,包括国内外经济 形势、行业发展趋势等。
中粮集团产业链业务分析报告
![中粮集团产业链业务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3d1f86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b.png)
中粮集团产业链业务分析报告一、农业产业链:中粮集团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业务涉及,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在种植业方面,中粮集团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技术研发,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推行可持续农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中粮集团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合作,与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在种子研发、农药和肥料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畜牧业方面,中粮集团拥有庞大的养殖基地,致力于提供优质肉类产品,同时关注养殖环境的改善,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渔业方面,中粮集团积极开发淡水和海水养殖,提供新鲜水产品,同时注重渔业资源的保护,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二、食品产业链:中粮集团在食品加工和销售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
中粮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大型食品生产基地和分布中心,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控。
中粮集团拥有多个知名食品品牌,包括中粮我买网、中粮酒业、嘉利宝等。
中粮集团在食品加工技术方面具有先进的设备和丰富的经验,能够生产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食品产品,并积极开展研发工作,推出新品种和新产品。
中粮集团致力于提供安全、健康、高品质的食品,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推动食品产业的发展。
三、供应链:中粮集团在供应链方面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中粮集团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网络,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管理、物流配送等环节。
中粮集团与全国各地的农民、养殖户、种植户建立了合作关系,保证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中粮集团在物流配送方面具有先进的仓储和运输设施,能够实现快速、高效的物流管理。
中粮集团还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行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供应链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中粮集团在农业产业链、食品产业链和供应链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和优势。
中粮集团凭借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推动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安全、健康、高品质的食品产品。
同时,中粮集团注重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努力推动产业链的绿色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中粮集团企业战略分析
![中粮集团企业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0ed791195f312b3169a55c.png)
中粮集团企业战略分析一、中粮集团简介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
中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52 年,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一直是国家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
中粮集团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 (HK0506)、中粮控股(HK0606)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 (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和吉生化(600893)等6家内地上市公司。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有效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中粮集团积极投身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作为国内生产燃料乙醇的先行者和主要提供者,努力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中粮集团致力于为13亿中国人民提供营养、健康的优质食品,在葡萄酒、精炼食用油、面粉、大米、啤酒麦芽、番茄制品等行业居中国领先地位,旗下的“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黄中皇”绍兴酒、“中茶”茶叶等品牌和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中粮集团还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生产和销售可口可乐系列饮料。
但因其大量使用进口转基因粮食用于生产而遭受民众的质疑。
中粮集团投资开发的海南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开发区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的夏威夷。
中粮投资建设的商用写字楼、民用住宅,也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中粮集团旗下的凯莱国际酒店集团是世界酒店300强之一。
中粮集团在香港拥有“中粮控股”“中国食品” “中粮包装” “蒙牛乳业”四家上市公司;在国内还拥有“中粮地产”、“中粮屯河”、“丰原生化”三家上市公司。
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分析
![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3997cdb8f67c1cfad6b8fd.png)
崇尚自由竞争的反垄断专家可能认为全产业链是一种经济垄断行为 ,政府应该加以限制;专门研究产业组织理论的专家可能认为全产 业链企业仅是垄断竞争者之一,是促进现代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 关注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的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可能认为全产业链 会加速粮油食品产业转型,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企业破产和人员失业 ,有必要适当限制全产业链企业;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家或 社会学家可能认为全产业链是当代中国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载体, 应该大力支持全产业链企业的发展。
Industry chain, good products
|
(一)中粮实行战略的内在基础
• 长期以来,中粮集团面临三个重要问题:一是业务品种众多,业务 类型差异很大;二是集团始终没有制定发展战略;三是不同业务之 间缺乏整体性。 • 中粮集团不仅要面临不同竞争对手在不同业务领域的挑战,还要面 临同一竞争对手在不同业务领域的挑战,从而迫使集团提升整体应 对竞争对手的能力,制定整体竞争战略——全产业链战略 • (一)推行全产业链战略突显出了中粮集团的核心主营业务 • (二)全产业链战略成了集团发展战略 • (三)推行全产业链战略突显出了集团提升整体能力的紧迫性
-
-
Industry chain, good products
|
中粮的发展
1949年2月 中粮的前身——华北对外贸易公司在天津成立 1953年1月 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与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合并为中国粮谷 油脂出口公司 1978年10月 中粮同美国施格兰公司签订洋酒寄售协议,将洋酒引 入中国大陆市场 1979年 中粮以进口成品饮料在国内销售的形式,使可口可乐重返 中国大陆市场 1983年 中粮参股的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成立,中粮进入葡萄 酒生产领域 1992年10月 北京凯莱大酒店开业,中粮进入酒店经营领域 2003年1月 由中粮和英国商联保险有限公司(AVIVA)合资组建的 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广州开业 2009年8月中粮集团旗下专业食品购物网站“我买网” ()正式上线运营 2010年 中粮连续17年入围《财富》500强
中粮集团分析研究报告
![中粮集团分析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4fef5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1.png)
中粮集团分析研究报告第一篇:中粮集团分析研究报告中粮集团是一家国际化的大型食品和物流集团,总部位于中国。
作为全球领先的粮油食品企业之一,中粮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业务和深厚的实力。
本篇文章将对中粮集团的分析研究报告进行讨论。
在中粮集团的分析研究报告中,首先对其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剖析。
报告指出,中粮集团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尤其是在国内市场上,中粮集团在粮油、食品加工和物流等领域保持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并取得了一定的增长。
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中粮集团亦有所表现,不断拓展海外业务,建立了一批中外合资企业,提升了中粮集团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其次,中粮集团的研究报告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报告认为,中粮集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依靠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手段,提升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粮集团将加大科研和技术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高品质、安全的需求。
此外,中粮集团的研究报告还对产业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
报告指出,中粮集团应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作和合作,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整合。
同时,中粮集团应设置更加灵活、高效的供应链系统,提高生产和配送的效率,降低企业的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中粮集团的分析研究报告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未来发展趋势和产业链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中粮集团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发展优势,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中粮集团将继续致力于提升产品品质、加强科研和技术投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品质、安全的食品产品。
同时,中粮集团还将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优化整合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信在中粮集团的努力下,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第二篇:中粮集团分析研究报告中粮集团是中国领先的粮食、食品和物流企业之一,其分析研究报告提供了对该企业运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入洞察。
中粮集团企业文化
![中粮集团企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bbeca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3.png)
中粮集团企业文化引言概述: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粮食流通企业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企业文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粮集团的企业文化,从其核心价值观、组织结构、员工培训和企业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核心价值观1.1 诚信:中粮集团一直秉持诚信为本的原则,以诚信为企业文化的基石。
公司要求员工诚实守信,与合作伙伴建立互信关系,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创新:中粮集团鼓励员工积极创新,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
公司建立了创新平台,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3 卓越:中粮集团追求卓越,致力于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公司鼓励员工追求卓越,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二、组织结构2.1 平等和开放:中粮集团倡导平等和开放的组织文化,鼓励员工发表意见和建议。
公司的组织结构扁平化,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和沟通的效率。
2.2 团队合作:中粮集团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公司鼓励员工相互合作,共同实现企业目标。
公司还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增强员工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3 公平公正:中粮集团注重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了公正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公司通过公正的绩效评估和薪酬体系,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员工培训3.1 综合培训:中粮集团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为员工提供全面的综合培训。
公司设立了培训学院,开展各类培训课程,包括管理技能、职业素养等,以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2 职业发展:中粮集团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晋升通道和职业发展计划,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成长。
3.3 员工关怀:中粮集团关注员工的福利和生活质量,提供多种员工关怀措施。
公司设立了员工福利基金,提供员工福利和救助,还组织各类员工活动,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四、企业社会责任4.1 环境保护:中粮集团积极履行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推动绿色发展。
公司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倡导员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中粮集团案例分析
![中粮集团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d53b767fd5360cba1adb79.png)
思考:
中粮集团为 什么能取得如此 成功,且居于世 界《财富》500 强,几乎垄断中 国粮油行业 ?
中粮集团的成功因素 中粮集 团
文化
注重校园 招聘,培 养内部人 才
管理
KAAPP评 价体系, 锤炼职业 经理人
充满阳光 的新国企 文化
让培训成 为员工发 展的动力
薪酬绩效 逐步与市 场接轨
充满阳光的“新国企”文化
拓展延伸——“让别人喜欢你”
中粮集团发展的一大推动力— —并购
启示
重视员工培训,挖掘并发挥员工最大潜能。 制定员工满意并逐步与市场接轨的薪酬绩 效。 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的特有文化,注重文化 对企业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
中粮的人 力资源管 理体制
如何发挥员 工的最大潜 能
如何培养 人才
引进人才:注重校园招聘
集团总部集中招聘, 提升员工素质水平。 宣传重于招聘本身, 高效选择有的放矢。 笔试重在综合素质, 面试追求高效公平。
培养人才:让培训成为员工发展的核动力 培训,重在统一思 想、融炼团队。
企业内刊——《企 业忠良》 企业大学——“忠 良书院”。
让员工发挥最大潜能
KAAPP评价体系, 锤炼职业经理人
KAAPP体系 科学的评价操作程 序 评价与经理人职业 发展紧密结合
让员工发挥最大潜能 薪酬绩效逐步与市 场接轨
以岗定薪,按绩取 酬,注重公平。 业绩评价,纵横兼 顾。
传统国企文化 阳光文化下的主人翁精神 1、人际关系复杂,注重 形成了以诚信、业绩、创 个人利益。 新、公开、透明、与人为 善等企业文化。 2、资本运营机制不完善, 企业战略和具体工作规范 等方面不够明确。 客户导向,追求完美 按照国际化企业的要求, 建立了资本运营机制,同 时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愿 景、战略和具体的工作规 范流程。
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
![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0677f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2.png)
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大型企业,中粮集团已经成为了众多人关注的焦点。
其规模和影响力足以让人们对其所做出的一切行为进行高度关注,然后评估这个企业在商业运营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
下面将分步骤阐述我对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
第一步,了解中粮集团的发展历程和业务范围。
中粮集团成立于1950年,最早名为“国营中国食品总公司”,后来在不断的市场竞争和对外开放的进程中,逐渐成长为涵盖食品、农业、化工、金融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企业。
其旗下拥有中粮肉食、中粮福临门、中粮可口可乐、中粮海南椰岛、中粮酒业等知名企业。
在业务范围的扩张过程中,中粮集团也不断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以此增强品牌形象和社会信任度。
第二步,评估中粮集团的商业表现。
中粮集团一直处于持续快速的发展阶段,其业务涉及的众多领域,给了其在舞台上广阔的展示空间。
在食品行业,中粮集团一直处于国内龙头企业之列,其知名品牌和市场份额都得到了广泛认可。
而在其他领域同样不乏代表作,如中粮海南椰岛在旅游业的布局和发展等方面均有深度和高度的表现。
这说明中粮集团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和组织效率,也具备良好的市场适应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步,探讨中粮集团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作为大型企业,中粮集团一直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并在执行中产生了积极效果。
例如,中粮酒业在生产线上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严格控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中粮福临门推出了公益性“农村青年就业计划”,鼓励年轻人回到农村创业,促进农村人口的稳定和发展。
这些做法能让企业更好地回报社会和客户,提高品牌满意度和良好口碑。
第四步,总结中粮集团的发展优势和局限性。
中粮集团在规模和业务上都有超强的竞争优势,而依托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优势,也提高了其移动互联网领域创新能力。
不过,一些垂直细分领域的管理、精细化运作、渠道资源等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提升。
此外,在社会责任方面,中粮集团虽然作出了许多有益尝试和行动,但还要持续不断地加强对消费者、股东和社会各方利益的关照,做出更多实质性的改变和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粮粮油有限公司(小麦部、玉米部、粮贸部、油脂油料部、饲料部、综合贸易部、粮食物流部、中谷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2
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油脂部、生化能源事业部、啤酒原料部、小麦加工事业部、大米部、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有限公司(中粮酒业有限公司、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巧克力部、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中粮五谷道场食品有限公司)
3
2.2经营战略
中粮奉献营养健康的食品和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建立行业领导地位,使客户、股东、员工价值最大化。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服务是中粮需要奉献的具体内容,是各方对中粮的要求,是中粮必须要实现的经营任务。具体的经营战略有:
建立行业领导地位:中粮的使命和企业地位,要求集团不是一般性地参与某一个行业,而是要在所进入的主营行业具有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和市场占有率。
吕军
现任中粮集团总裁助理。毕业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获系统管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加入中粮集团。
曲喆
现任中粮集团总裁助理。毕业于上海外贸学院,外贸英语专业。1986年加入中粮。张东风
现任中粮集团总裁助理。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图书情报专业。1997年加入中粮集团。
朱福堂
现任中粮集团总裁助理。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加入中粮集团前曾任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
3.2团队策略
中粮在企业内部培育乐于沟通的开放型管理模式,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追求阳光、透明的文化,这是中粮的组织价值基点;专业是要求员工本着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态度,把每一件事、每一项任务做到最好,体现员工的价值所在;创新则要求用心思考,打破陈规,常葆蓬勃朝气和活力,这是中粮创造未来价值的保障。
员工是公司及股东价值的创造者,是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素。中粮非常重视员工的成长,认为员工的成长与公司的成长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中粮欣赏踏实肯干的人,更欣赏勇于创新的人。中粮希望自己的员工是发自内心地认同中粮的文化,热爱中粮的工作,激情投入,不断创造辉煌。
4
三、企业团队
3.1中粮管理团队
3.1.1董事会成员
宁高宁
现任中粮集团董事长。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学专业。后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留学,获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加入中粮集团之前曾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华润总公司总经理。
于旭波
现任中粮集团总裁。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后获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1988年加入中粮集团,曾在美国工作多年。
现任中粮集团副总裁。毕业于解放军防化工程学院,政治学专业。1993年加入中粮集团。
柳丁
现任中粮集团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专业。2005年加入中粮集团前曾任中宣部宣传教育局副局长。
3.1.3经营班子
邬小蕙
现任中粮集团总会计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务会计专业,后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86年加入中粮集团。姜华
集团化战略:从目前中粮对所属九大业务群及下属公司的管理模式上看,整个中粮都在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都是采取控股和收购等方式,利用资本杠杆来整合产业,进而形成具有协同效益的价值链和供应链整体。当然,在集团化战略过程中,中粮的集团文化、集团核心竞争能力、集团的统一形象等还没有效形成,虽然旗下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都获得了较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集团品牌形象还有待完善。
张建辉
现任中粮集团副董事长。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2006年加入中粮集团之前,曾任中谷粮油集团公司总经理。
薛国平
现任中粮集团董事、副总裁。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班牙语专业。1976年加入中粮集团,曾长期在海外工作。
刘永福
现任中粮集团董事、副总裁。毕业于武汉大学,日语专业。1976年加入中粮集团,曾在日本工作多年。
中粮为员工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事业,一个能让员工充分发挥特长、才智和创造力的舞台。相信明天就在自己手中,努力吧!人才培养理念:做员工成长的促进者,做企业发展的推动者。成为优秀人才的塑造者,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充足、胜任的人才。建立以人才成长为主线,以业绩为导向的系统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中粮集团(COFCO)是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中粮的定位是不断致力于利用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贡献于人类社会的繁荣。
1.1企业情况
中粮集团(COFCO)成立于1949年,拥有50余年的国际贸易经验,是中国粮油食品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最重要的桥梁,是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进口、出口的主渠道。
中粮集团积极投身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作为国内生产燃料乙醇的先行者和主要提供者,努力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发扬诚信、团队、专业、创新的企业精神,在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战略定位下,中粮集团在未来将实现客户、股东、员工价值最大化,共创美好未来。
中粮集团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HK 0506)、中粮控股(HK 0606)、蒙牛乳业(HK2319)、中粮包装(HK 0906)4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3家内地上市公司。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以及大悦城Shopping Mall、亚龙湾度假区、凯莱酒店、雪莲羊绒、中茶茶叶、中英人寿保险农村金融服务等等,诸多品牌的产品与服务组合,塑造了中粮集团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同时,中粮集团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展开一系列的产业整合和重组并购,引入国际资本市场监管与评价机制,完善资源配置体系、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
孙忠人
现任中粮集团董事。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专业。之后赴英国伊林工学院、杜伦大学留学。1978年加入中粮集团。在香港、伦敦工作多年。1997年至2000年任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第一任商务参赞。
董忠心
现任中粮集团副总裁。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1984年加入中粮集团。.1.2党组成员
史焯炜
地产酒店(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酒店事业部、中粮(海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深圳)有限公司、BNU公司)
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利海国际船务有限公司、木材事业部、雪莲羊绒)
中土畜三利香精香料有限公司(中国山货花卉进出口公司、三利广告展览有限公司、中土畜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中土畜三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
现任中粮集团董事。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经济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加入中粮集团前曾任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副总裁。
郑弘波
现任中粮集团总经济师。毕业于吉林师范学院,政治学专业,后在吉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94年加入中粮集团。
刘烈东
现任中粮集团总法律顾问。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律学硕士学位。1993年加入中粮集团。
栗明
现任中粮集团总裁助理。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计划统计专业,后获得北京大学EMBA。2005年加入中粮集团前曾任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总经理助理。
岳国君
现任中粮集团总裁助理。毕业于吉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后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2005年加入中粮集团。
王金昌
现任中粮集团总裁助理。毕业于河北大学,数学专业。1990年加入中粮集团。
1
目录
一、集团概况............................................................................................. 1 1.1企业情况........................................................................................ 1 1.2中粮下属单位................................................................................ 1二、集团战略........................................................................................... 2 2.1战略定位........................................................................................ 2 2.2经营战略....................................................................................... 3三、企业团队........................................................................................... 4 3.1中粮管理团队................................................................................ 4 3.1.1董事会成员........................................................................... 4 3.1.2党组成员............................................................................... 5 3.1.3经营班子............................................................................... 5 3.2团队策略........................................................................................ 6四、技术..................................................................................................... 7五、产品市场............................................................................................. 7六、企业品牌............................................................................................. 9七、企业理念............................................................................................. 9一、集团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