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合集下载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证心得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证心得

分 利用 现代 医学 的研究成果 , 在深入 了解 心 衰 的 病 因 病 理 及 其 发病 机 制 的 基 础 上 , 寻求中西 医的结合 点 , 导用 药 , 指 将能 取 得更好 、 确切 的疗 效 。例 如 : 心病 心 更 冠 衰 主要 是 由于心肌缺血所致 的心肌衰竭 ,
脏, 以攻补兼施 为治 疗大法 , 以泻肝 、 攻 平 肝 、 肝 为 要 , 以养 心 、 神 、 静 为 重 , 镇 补 安 镇 并参合 化 痰 、 湿 、 除 活血 、 水 等 祛 邪 之 利 法, 常能获效 。治疗 期 间 , 应密 切 观察 血 压变化 , 行心 电图 、 声心 动图等检查 , 进 超 以便指 导 用 药 。又如 : 分 高 血 压病 患 部 者, 已经存在室 间隔 , 左室后壁增 厚 , 室 左 顺应性减退等 高心病的改变 , 而临床心 衰 症状 尚不 明显 , 针对 这 一 潜 在 性 心 衰 患 者, 中医治疗在 辩证 用 药 的基础 上 , 用 加 丹参 、 兰 、 母 草等 活血 利水 药对 高血 泽 益 压病心室肥厚 的逆 转 , 防治心 衰有较好作
以救助 和恢 复心脏功能 为基 本原则 , 以 所 无论淤血 、 痰浊 、 水饮 内停表 现或显或 隐 , 或重或轻 , 中医扶 正固本的思想始终 不能 动 摇 。本 病 总 的 治 疗 原 则 应 以 扶 正 固 本 为主 , 以化 痰逐 饮 、 血化 瘀 。临床 治 佐 活 疗心衰扶正 固本 常 用益 气养 阴 和温补 心 阳两法 , 前者代表 方为 “ 生脉散 ” 后 者多 , 用“ 附汤” 真 武汤” 参 “ 为主方 。兼血瘀 者
以心 为 主 , 顾 诸 脏 兼
心衰病位 在心 , 因为心主血脉 。但 是 是本 病的发生 发展 与其 他 四脏 又有 着不 可分割的联系 。心病 日久 , 累及 肺 、 、 可 脾 肾 、 等 脏 , 之 , 脏 病 变 亦 可影 响 到 心 肝 反 他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四、护理措施
4.活动指导 鼓励患者体力活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疲乏等不适为度。 5.心理护理 要鼓励、支持患者,增强其治疗信心。
五、健康指导
1.疾病预防指导 告诉患者及家属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尤其是 呼吸道感染。避免可增加心衰危险的行为,戒烟限酒。 2.疾病知识指导 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饮食宜低盐、 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不宜过饱。 3.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 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撤换药物, 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定期随访,若有不适及时就诊。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护理 常规
01/ 定义 03/ 护理问题 05/ 健康指导
内容
02/ 护理评估 04/ 护理措施 06/ 护理评价
一、定义
简称心衰,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 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二、护理评估
1.病史 询问患者有无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病 史;有无呼吸道感染、劳累等诱发心功能不全的因素。 2.一般状况 评估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肺 部有无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率、心律、血压;意识与精神状况; 是否取半卧位或端坐位,有无皮肤黏膜发绀;水肿的部位、程度 及心功能分级情况。
四、护理措施
(2)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护理 ①预防洋地黄中毒:洋地黄用量个体差异大,使用时应严密观察 患者用药后反应。严格按医嘱给药,用药期间若患者心率低于60 次/分或节律不规则应暂停给药,报告医生。用毛花苷丙或毒毛 花苷K时务必稀释后缓慢静注,并同时监测心率、心律及心电图 变化。
四、护理措施
②观察洋地黄中毒表现:最严重的反应是各类心律失常,最常见 为室性期前收缩,多呈二联律或三联律;胃肠道反应为食欲下降、 恶心、呕吐;神经系统症状为头痛、倦怠、视力模糊、黄视、绿 视等。 ③洋地黄中毒的处理:立即停药,低钾者补钾,停用排钾利尿剂, 纠正心律失常。

3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

3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

小剂量卡托普利 1 . , 日 2次 , 2 5mg每 倍他乐克 1 . g每 日 25 m ,
2次 , 观察 1 。若能够耐受 , 4d 则加大卡托普利用量至 2 g 5m ,
每 E 3次 , t 倍他乐克 2 a, 日2次 , 5n 每 g 长期服用 , 观察 1~ 3 年 。根据个体情况 两组 均适 当调 整地 高辛 、 双氢 克尿 噻、 安 体舒通 、 消心痛 的用量 。在 整个 治疗 过程 中, 细地 观察患 详 者的血压 、 心率 、 心律 、 心电图及症状 、 体征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
服药 6周 , 除观察心率 、 血压外 : 1 心功能 ()
住院患者 中的 6 8例 , 诊断标准 按照《 实用 内科学 》 1 版 , 第 1
NH Y A心功能分级 , 心功 能Ⅲ级 4 5例 , Ⅳ级 2 3例。并 除外以 下情况 :1 收缩压 < 0m g ( ) () 9 m H ; 2 心率 < 0 ̄/ n ( ) 6 .mi;3 二 度 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 4 慢性 阻塞性 肺疾病 。随机分 为两 () 组: 治疗组 3 6例 , 2 男 0例 , l 女 6例 , 龄 2 7 年 6— 3岁 , 均 平 6 . 。基 础心脏疾 病包括 : 0 4岁 风湿性瓣膜 性心脏病 1 , 2例 冠 心病 1 , 3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6例 , 扩张型心 肌病 5例 。对 照
响 , 发病率 呈逐 年上 升 趋势 , 者 生活 质 量低 下 , 院率 其 患 住 高, 病死率高 。现将 笔者所 在医 院收的病例 资料 总结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本文病例选 自笔者所在医院 2 0 0 3~20 0 6年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认识与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认识与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认识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日趋上升,它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临床表现,死亡率高。

中医认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病机为气虚阳衰,血瘀水停,病位以心为主,并涉及肺、肾、脾、肝、等其他脏腑,证属本虚标实。

并且在中医药辨证论治、专法治疗、专方治疗及动物实验进行有效的研究,取得一定疗效。

标签: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综述充血性心力衰竭亦称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众多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

主要特征为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功能障碍及神经体液调节的改变,常伴有体液潴留、运动耐受力降低和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本病属于中医“怔忡”、“惊悸”、“喘证”、“痰饮”、“水肿”等范畴。

如《素问·逆调论》曰:“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素问·水热穴论》亦曰:“故水病下为肿、大腹,上为喘呼。

”《金匮要略·水气篇》论述:“心水者,其身重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近年来中医对心衰的研究,无论从病因病机的认识,还是临床的辨证论治等方面,均取得了可观的进展。

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成果作一综述。

1病因病机目前比较公认的是气虚阳衰,血瘀水停,病位以心为主,并涉及肺、肾、脾、肝、等其他脏腑,证属本虚标实。

李立志1认为CHF的病机可用“ 虚”、“ 瘀”、“ 水”三者概括,其中最根本的病机是内虚,早期主要是气虚、阳虚、血瘀,中晚期主要是脾肾阳虚,运化水湿不利。

艾纪邈2认为CHF病初为心气虚,渐及心脾肾之阳,使心脾肾阳气虚损,不能运化水湿及鼓动营血,造成水湿内停,瘀血阻络,形成本虚标实的病理变化。

本病以虚证为本,心肾阳虚为主,实证为标,病理因素为水湿、血瘀、痰浊。

吴洪涛3认为CHF发生与外邪侵袭、劳倦内伤有关。

病位主要在于心,并且涉及脾肾肝。

心气不足为病因,瘀血与水饮则为主要的病理因素。

周恒4认为心衰之病,病位在心,关乎五脏。

心、脾、肾阳气虚衰,是心衰的根本原因,是为本;瘀血、水饮内停为病理产物,是为标。

慢性心力衰竭诊疗规范(标准版)

慢性心力衰竭诊疗规范(标准版)

慢性心力衰竭诊疗规范【概述】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在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病情缓慢加重,一般均有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及其代偿机制,当发生代偿失调即出现的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血流动力学机制是肺淤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则是体循环静脉淤血和水钠潴留。

常发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相继发生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全心衰竭,而出现右心衰竭后,左心衰竭症状可有所减轻。

【临床表现】1.左心衰竭(1)症状:①呼吸困难:轻者仅于较重体力活动时发生呼吸困难,休息后很快消失,为左心衰竭的最早表现;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即在熟睡中憋醒,被迫坐起,为左心衰竭典型的临床症状。

重者休息时也感呼吸困难,被迫采取半卧位或坐位,称为端坐呼吸。

②咳嗽:其特点是劳力性咳嗽或卧位后不久咳嗽,尤其是夜间刺激性干咳,可咳泡沫样痰,严重者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痰。

③咯血:由于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引起,多并呼吸困难。

④疲乏无力、失眠、心悸等。

⑤潮式呼吸:见于严重心力衰竭,预后不良时,老年患者更易出现。

(2)体征:除原发心脏病的体征外,有呼吸急促、发绀,高枕卧位或端坐体位。

触诊心尖冲动可向下移位,可出现交替脉。

心界扩大,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

随心力衰竭程度不同,两侧肺底可闻及不同程度对称性湿哕音,可伴有哮鸣音。

2.右心衰竭症状:主要为慢性持续性体循环淤血,并引起其他各脏器功能改变,如上腹部胀满是右心衰竭较早的症状;胸骨左缘可听到右心室舒张期奔马律,三尖瓣区可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除以上体征外,有原发心脏病体征和诱发心力衰竭疾病体征。

3.全心衰竭可同时存在左、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也可以左或右心衰竭的表现为主。

4.辅助检查(1)心电图:可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劳损,右心室增大,有既往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广泛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等表现。

(2)X线检查:左心衰竭可有左心房和(或)左心室扩大及肺淤血、肺水肿。

什么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什么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什么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因为心功能的减损,心肌收缩功能明显减退,使心排血量降低,并伴有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临床上引起肺淤血和周围循环灌注不足的表现,以及两者不同程度的合并存在。

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患急性广泛性前、侧壁心肌梗死时,更易发生泵衰竭。

在泵衰竭早期常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会加重泵衰竭。

因此,泵衰竭的病人若发现血压升高,特别是肺部出现湿啰音-急性肺水肿,应马上采取积极措施,尽快使血压降下来,即所谓打开后负荷,维持血液正常循环,保障组织器官灌注。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以心排血量不足,组织的血液灌注减少以及肺循环或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为特征它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从血流动力学而言,由于心肌舒缩功能障碍,使心脏压力高于正常(左室舒张末期压或称左室充盈压>18mmHg;右室舒张末期压或称右室充盈压>10mmHg)即为心力衰竭,亦称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ency)。

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功能不全的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后者的含义更为广泛,包括已有心排血量减少但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这一阶段。

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功能不全)

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功能不全)

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功能不全)【病因】(一)发病原因1.慢性心衰的病因(1)心肌舒缩功能障碍:这是引起心衰最常见原因,包括各种原因所致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心肌代谢障碍(如缺氧、缺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

其中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见于高血压、左室肥厚、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和(或)肺动脉口狭窄、限制型心肌病等。

(2)心室前负荷过重: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瓣膜关闭不全,心内或大血管内分流性疾病,如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窦瘤破裂、动静脉瘘等。

(3)心室后负荷过重:包括各种原因所致肺动脉高压,体循环高压(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左、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以及主、肺动脉口狭窄等。

(4)心室前负荷不足:导致左和(或)右心房、体循环和(或)肺循环淤血,这类疾病包括二、三尖瓣狭窄、心房黏液瘤、心包炎、心脏压塞和限制型心肌病等。

(5)高动力循环状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维生素B1缺乏、体循环动静脉瘘等。

2.慢性心衰诱因(1)感染:尤其呼吸道感染是心衰最常见的诱因,其次是风湿活动、泌尿系统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导致心脏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重要原因。

(2)过度体力活动、疲劳、情绪激动和紧张。

(3)妊娠和分娩。

(4)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心律失常,如:阵发性房颤、阵发性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严重心动过缓,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5)输血或输液(尤其含钠液体)过多、过快。

(6)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7)药物作用:如使用负性肌力药或抑制心肌收缩力药、潴留水钠制剂以及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用量不足或应用不当等。

(二)发病机制1.决定心排血量的因素心排血量是衡量循环系统效率(包括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决定心排血量的因素有以下6个方面。

(1)前负荷:心脏前负荷即收缩之前遇到的负荷,是指回心血量,或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或心室舒张末期心肌纤维周边长度(初长度)。

前负荷(亦称容量负荷、先加负荷、容积负荷或舒张期负荷)主要受静脉回心血量和室壁顺应性的影响,是影响和调节心脏功能的第一重要因素。

浅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浅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1) 有 器质 性心脏病 史 。
( 2) 有 基础 病症状 ,但无 心力衰 竭的症 状 。 ( 3)心 电图 、超声 心动 图 或 x线 胸 片示 :心 房 、心 室 扩大或 心 室肥 厚 ,收缩 和 ( 或) 舒 张功 能不全 ,左 心 室射血 分数 < 5 0 % ,但无肺 淤血 表现 。
7 2
世 界最新 医学信息 文摘 2 0 1 3 年第 1 3 卷第 4期

临床研 究 ・
浅 谈 慢 性 充血 性 心 力 衰 竭
关 亚 男
( 哈尔滨市水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5 0 )
摘 要 :目的 探讨慢 性充血性心力 衰竭 的诊 断与治疗。方法 具体 阐述慢性 充血性心 力衰竭 的诊 断要 点以及治 疗原 则。 结论 慢性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疾病 ,所 以在治疗与诊 断的过 程 中要格 外的注意。
2 . 2 去 除诱 因
某些 诱 因会在 短 期 内加 重 处 于代 偿 期 的 心力 衰 竭病 人 的 心功 能 不全 症 状 ,如 : 治 疗措 施 不 当 ,快 速性 或 缓慢 性 心律失 常 ,各 种感 染 ( 特 别是肺 部和 心脏本 身 ) ,体 力活 动 、 气候变 化和情 绪激 动 , 肺栓 塞 , 使用 抑制心脏 或保钠 的药物 , 伴发其 他疾病 。 对所 有 心 力 衰竭 的病人 必 须 认 真地 寻找 这些 因素 ,并 给予 相应 的处 理 。例 如 ,注 意休 息 ,限制 活动 ,适 当限盐 , 少食 多 餐 ,吸 氧 ,控 制感 染 ,控 制 心率 、维 持 水 电 解质 平 衡 等治疗 J 。
1 . 1 . 2 症状性心力衰竭
( 1 )有 基础 心脏病 的病史 、症状 和体征 。 ( 2)左 心衰 竭的 临床表现 症 状 易疲 乏 ,运动 耐力 降低 ; 气短 、呼 吸 困难 ; 咳嗽、 咳痰 、咯血 。 体 征心率 增快 ,心尖部 出现舒 张期 奔马律 ,两肺底 或全 肺 出现 干哕音 和 f 或) 湿哕音 。 辅 助检查 心脏扩 大 、心功能不 全及肺 淤血 表现 。 ( 3)右 心衰竭 的临床 表现 症 状上 腹 部饱 胀 、肝 区胀 痛 ,食 欲 不振 、恶 心 、呕 吐 , 黄疽 ,少 尿 、夜 尿增 多。 体 征发绀 ,颈静 脉充盈 或怒 张 ,肝大 和压 痛 ,肝 颈静脉 回流征 阳性 ,水 肿 ,胸 腔积液 、腹水 和 ( 或) 心包 积液 。 辅 助检查 右心或 全心扩 大 ,心 功能不 全 。 ( 4)全 心衰竭左 、右 心力衰 竭的 临床 表现 同时存 在 。 ( 5)收缩性 和舒 张性心 力衰竭前 者为 心力衰 竭的传 统类 型 ,由于 心脏 收 缩 功能 异 常 导致 血 液 不能 排 出所 致 ,伴 随 心 肌 பைடு நூலகம்缩 力 受损 的状 态 ,此类 型临 床 表现 典 型 ; 后者 是 由 于 心室顺 应 性下 降 ,心 脏舒 张 功能 异常 导致 心室充 盈受 损 , 左 室舒 张末 压增 高 ,而射血 分 数正 常 ,临床症 状 常不典 型 。 收缩 性 心力 衰竭 的主要 临床 表 现是 心排量 不 足和 ( 或) 水 钠 潴 留 的结 果 ,而舒 张性 心力 衰 竭 的 主要 后 果则 与 心室 充 盈 压升 高 ,导 致肺 和 ( 或) 全身静 脉充血 有关 。

中医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认识及治疗论文

中医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认识及治疗论文

中医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及治疗【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认识,探究其发病机理,总结其治疗经验,以期更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中图分类号】r 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508- 0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淤血和体循环淤血,心肌舒缩功能受损最后失代偿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将其归属于“心悸”、“喘证”、“痰饮”、“水肿”、“胸痹”等范畴。

临床上表现为胸闷心悸、动则气短、甚则喘息不能平卧、颜面及四肢浮肿、颜面紫绀、烦躁不安、脘痞腹胀、形寒肢冷、大便溏泻、小便短少、舌质淡或淡暗、苔白脉沉细无力或结代等症。

笔者参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心衰的中医病机和证治认识,与同道探讨。

1 文献记载古代医学中对本病未有专篇论述,散在“心悸”、“胸痹”、“水肿”、“喘证”、“痰饮”、“心水”等篇中,其因证脉治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如《内经·水胀》篇即有:“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足胫肿、腹乃大”。

“《汤液醪醴》篇进一步述为‘津液充廓,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四极急而动中’,症状描述十分类似于充血性心衰之症状、体征,风水相持,水湿泛滥,由于肾性水肿,水钠潴留高血容量而致心力衰竭出现面肢水肿,呼吸困难,颈动脉异常搏动”。

[1]《内经》指出:其病机为“五脏阳以竭”,治疗上则提出“去苑陈莝”,用“开鬼门,洁净府”的方法治疗水肿。

至汉代张仲景,其对胸痹的描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胸痹不得卧”、“胸满、胁下逆抢心”、“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等,在痰饮篇中有“上气面浮肿”、“肩息”、“咳逆倚息不得卧”的描述,颇接近于现代医学之高心、冠心左心衰及肺心病右心衰症状体征,如胸闷胸痛,咳喘气急、肝脾肿大等;在病因病机上张氏指出为外感风邪(包括风寒、风热)“上气”、“支饮”、肺肾不足等。

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康复护理

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康复护理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护理
重点难点
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功能障碍 2.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康复护理措施 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康复护理指导
01/ 概 述 03/ 康复护理评估 05/ 康复护理措施
目录
02/ 主要功能障碍 04/ 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06/ 康复护理指导
一、概述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简称心衰,是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情况 下,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 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
• 康复护理目标 (1)近期目标 (2)远期目标
四、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 康复护理目标 1. 近期目标 1)病人能有效进行气体交换 2)病人能恢复最佳的活动程度 3)预防病人出现使用药物的合并症 4)病人能减轻焦虑感 5)病人能维持皮肤的完整性 2. 远期目标 1)病人无呼吸困难、心搏过速、血压过低、发绀等情况 2)病人能下床走路,无眩晕现象 3)能承担起大部分的自我照顾活动
五、康复护理措施
(五)病人能生活自理或协助下生活自理 1.协助病人执行所有的日常活动,以解除病人的焦虑并满足其需要 2.向病人表达你非常愿意协助他执行个人照护工作 3.向家属解释病人的自我照护能力会随病况而有所波动 (六)病人能获悉饮食的注意事项 1.限钠 2.限酒精 3.少量多餐
六、康复护理指导
1.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 2. 消化系统
3. 神经系统
三、康复护理评估
(一)综合评估 (二)心脏功能评估 (三)心-肺吸氧运动试验 (四)体液及电解质评估 (五)精神和心理障碍评估
四、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 康复护理原则 从建立心衰分期的观念出发,心衰的康复护理应包括防止 和延缓心衰的发生;缓解临床心衰病人的症状,改善其 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因而不能满足机体组织细胞代谢的需要,同时静脉回流受阻,静脉系统瘀血,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根据心力衰竭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由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代偿和失代偿期大多有各器官阻性充血(或郁血)的表现,因而通常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e failure),或简称心力衰竭。

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一般归属于中医“心悸”、“怔忡”、“水肿”、“喘症”、“痰饮”等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1.病因 慢性心力衰竭常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下简称高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以下简称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心肌病、心肌炎、肾炎等,较少见的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贫血、脚气病、动静脉瘘等。

左心房衰竭常见于严重的二尖瓣狭窄。

右心衰竭多因左侧心衰引起,而单纯右心衰竭多由急性或慢性肺心病所致。

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诱因有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血压增高、心律失常、输液过快或过量、妊娠或分娩、洋地黄过量或不足等。

2.病理 早期通过各种代偿机制,包括根据Frankstar-ling定律的内在反射机制,即当心排血量减少导致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心脏扩大时,使心肌细胞伸张增加,在适当范围内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加;通过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地兴奋交感-肾上腺素系统的外在后备机制;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整血容量;通过心房由于内压的增高被牵张而释放出的心钠素(又称心房肽),对抗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产生利尿和扩张血管作用;以及心肌细胞肥大、心脏扩大等一系列代偿机制,使心排出量尚能满足机体需要称代偿期。

后期即使通过充分代偿机制亦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心脏不能正常地排出从大静脉回流的血液,静脉系统瘀血,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Ⅰ级:不限制一般体力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 炼,但必须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Ⅱ级: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增加午睡时间,强 调下午多休息,不影响轻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
Ⅲ级:严格限制一般体力活动,每天有充分的 休息时间,但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协助下 自理。
Ⅳ级:绝对卧床休息,舒适体位,生活他人照 顾,可在床上做肢体被动运动、轻微的屈伸和翻 身,逐步过渡到床边坐起和下床活动。
心力衰竭时由于尿量减少,水钠代偿性潴留,全身 循环血容增多,前负荷增加;心衰时交感神经兴奋性 增高,小静脉收缩,容量血管床减少,导致前负荷增 加,心肌缺血缺氧。前负荷的大小决定了心肌收 缩的初长度。在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时,前负荷过 重,久之,可导致心力衰竭。
(2)后负荷或称压力负荷,是指心脏收 缩时所必须承受的负荷,相当于心腔壁在 收缩时的张力,但一般常与主动脉压作为 左心室后负荷的指标。
心力衰竭时有肺循环和体循环的瘀 血,故也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 心力衰竭是指伴有症状的心功能不全, 但心功能不全不一定有心力衰竭。
又称气急或气促,是病人在休息或较轻 体力活动中自我感觉到的呼吸异常。循环 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最常见病因是左 心衰竭,也可出现于右心衰竭、心肌病、 心包炎等。
由于心排血量突然骤减、中断或严重低 血压而引起一时性脑缺血、缺氧,表现为 突发的短暂意识丧失。常见原因有心律失 常、心脏瓣膜病、心肌梗塞、心肌疾病、 心脏压塞等。
(1)前负荷是指:心脏收缩前的负荷,即指心 室舒张末期的容积或舒张末期的压力。影响前负 荷的因素有全身血容量、静脉系统紧张度、心室 剩余血量、心室充盈压等。
7.遵医嘱及时正确用药,注意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1)洋地黄:注意用药前后心率及洋地黄的毒性反 应,用洋地黄前后测脉搏,脉搏低于60次/分时, 不用洋地黄。

中医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及治疗

中医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及治疗
河 , 为体 内瘀 血 系“ 认 元气 虚” 而致 ,血管无 气 , “ 必停 而
暗 、 白脉沉 细无 力 或结 代 等 症 。笔 者参 阅 大 量文 献 苔
资料, 总结 心 衰的 中医病 机和 证治认 识 , 同道探 讨 。 与
1 文 献 记 载
为瘀 ” 竭力 主 张补气 活血 化瘀 , , 并创 制“ 府逐瘀 汤 ” 血 、
( 收稿 日期 :0 7 4 8 20 —0 一l)
中医对 慢 性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的认 识 及 治疗
刘景 洲 山 东省肿 瘤 防治研 究 院肿瘤 内科 济 南(5 1 ) 2m 7
刘爱 平 山 东中 医药大 学 济南 (50 4 20 1 )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认识, 探究其发病机理, 总结其治疗经验, 以期更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
慢 性充 血性 心力 衰竭 ( 称 “ 下 心衰 ” 是 临床 常见病 )
和多发病 之一 , 指 心肌 收 缩 力 下 降 , 排血 量 不足 , 是 心 器官、 组织 血液 灌 注 不 足 , 循 环 瘀 血 和体 循 环瘀 血 , 肺 心 肌舒缩 功 能受损 最 后 失代 偿 而 出现 的 临床 综 合 征 , 中医将其 归属 于“ 悸 ” “ 心 、 喘证 ” “ 饮 ” “ 肿 ” “ 、痰 、水 、 胸 痹” 等范 畴 。临床 上表 现 为 胸 闷 心悸 、 则气 短 , 动 甚则
脉运 行 全赖 心 中 阳 气 的 推 动 , 如 《 诚 医学 入 门 》 说 : 所
“ 随气 行 , 行 则 行 , 止 则 止 , 温 则 滑 , 寒 则 血 气 气 气 气
凝 。 如若 因外 邪久 稽 , ” 内舍 于 心 , 因七 情 内伤 , 血 或 气 违和, 心失所 养 , 均可引 发心 病 , t之气 阳耗 损 , 动 使 7 鼓

充血性心力衰竭概述及治疗药物

充血性心力衰竭概述及治疗药物
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
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塑的机制,防止和延 缓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降低心力衰竭的病死率和住 院率。
一个理想的治疗心衰的药物 应具备的特点
• 1.不仅能有效的纠正心衰的症状,还应能增加运动 的耐力,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2.正性肌力作用药物最好兼有降低心肌耗氧量和适 度降低心肌负荷的作用。
• 3.药物应伴有延缓或逆转心肌和血管重塑的作用。 • 4.不良反应小,长期使用不产生较大毒性,而且使
用方便,价格合理。
一、正性肌力作用药物
1.洋地黄
⑴作用机制:
①抑制细胞Na+ - k+-ATP 酶,Na+ 、k+ 交换系统活 性降低,致细胞内Na+、Ca2+交换,Ca2+ 内流增 加;
②降低交感神经和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的 活性,恢复压力感受器对来自中枢的交感神经冲 动的抑制作用;
与cAMP抑制剂相比,具有作用强,毒性低,作用迅速,稳定性高等特点。 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心衰,尤适用于心动过缓的心 衰。
二、血管扩张剂
1.药物选择: ①硝普纳②硝酸酯类制剂 ③酚妥拉明④肼苯哒嗪⑤哌唑嗪
2.适应证: ①心功能Ⅲ ~ Ⅳ级的慢性充血性心衰,主要为
左心衰病人。 ②瓣膜返流性心脏病 ③阻塞性心瓣膜疾病 3.注意点:
➢前负荷增加,左室舒张末压或肺毛细血管楔压 明显升高,并导致肺循环及体循环瘀血。后负荷 增加,心排出量进一步减少,心脏负担加重。
➢心肌耗氧增加。
CHF时交感神经系统的变化
反射性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在CHF早期具有一定 的代偿作用。
高浓度去甲肾上腺素的长期作用使心肌后负荷及 耗氧量增加,引起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及猝死,并 能直接导致心肌细胞坏死,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积液
第三心音奔马律及静脉 压增高(>16cmH2O )
治疗5天以上体重减轻
肺活量降低至最大肺活量的1/3 心动过速(≥120次/分钟) 治疗5天以上体重减轻≥4.5kg
≥4.5kg
符合两项主要标准或一项主要标准加两项次要标准即可确诊
康复评定
1.心电运动试验 以心电图为主要检测手段,通过逐步增加运 动负荷,观察受试者运动时各种反应,判断 心、肺骨骼肌储备功能功能和机体对运动实 际耐受能力(首选方法) 禁忌症:不稳定心衰
A期 高危期,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症状, 有效
可发展为心脏病的高危因素
治疗
B期 已有器质性心脏病,无心力衰竭症状
有效
干预
C期 器质性心脏病,既往或目前有心力衰竭症状
D期 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脏病
概述
分级(1928年NYHA)
分级
评定 标准
Ⅰ级 患者有心脏病,平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 或心绞痛,日常活动不受限制
包括8个领域,36个项目,评定分为5个等级。 每一维度最大可能评分为100分,最小分为0分, 8个维度评分之和为综合分数,得分越高代表功能 损害越轻,QOL越好
康复评定
SF--36 主要用于14岁以上普通人群 各类病人总体健康状况的评价 (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肉疼痛、总的健 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 理卫生)
AHA危险分层标准(A-D级)
康复评定
6 分钟步行试验 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方便的试验,用以评 定HF患者的运动耐力的方法。要求患者在 平直的走廊里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行走,测定 6 分钟的步行距离 426 ~550m 为轻度心功能不全 150 ~425m 为中度心功能不全 <150m为重度心功能不全
康复评定
其他: 病史 体格检查 心脏超声 心功能分级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心脏导管检查
水平 13METS:运动试验异常,但
预后良好
康复评定
3.生存质量评定 身体功能 心理状况 独立能力 社会关系 生活环境 宗教信仰
SF--36 WHO-QOL100 SWLS
康复评定
SF--36 是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的Ware等人与兰德公 司于1988年在Stewartse研制的医学结局研究量 表(MOS-SF)的基础上,合作研制成简明健康 测量量表。
反应肌肉线粒体利用氧的能力,联合VO2max 判断CHF患者运动耐力 正常值>VO2max的40%
康复评定
(3)代谢当量(METs)
心功能 活动时代谢当 分级 量水平
Ⅰ级
≥7
Ⅱ级
5~7
Ⅲ级
2~5
Ⅳ级
<2
<5METS:小于65岁病人提示 预后不良
5METS:日常生活受限 10METS:相当于正常人健康
Ⅱ级 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 活动即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 患者体力活动明显限制,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心悸、气促等 症状
Ⅳ级 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 力活动后加重
概述
症状 原有心脏病基础 呼吸困难、喘息 咳嗽、咳痰、咯血 体力活动能力显著下降 易疲劳、心慌、心悸 头晕、胸闷 少尿、夜尿增多、肾功能损害
体循环淤血 消化道症状
咳嗽、咳痰、咯血
劳力性呼吸困难
心排血量不足 乏力、疲倦、头昏、心慌
体征 水肿、肝颈静脉回流征、
少尿、肾功能损害
肝大、三尖瓣关闭不全反
体征
流性杂音
肺部湿罗音
心脏增大、P2亢进、心率快、 舒张期奔马律
概述
分期
心力衰竭分期 (2010年ACC/AHA成人慢性心力衰竭指南)
分级
0 1/2
1 2 3 4 5 6 7
改良Bruce方案
速度(km/h) 坡度% 时间(分钟) (1°=1.75%)
2.7
0
3
代谢当量 2
2.7
5
3
3.5
2.7
10
3
5
4
12
3
7
5.5
14
3
10
6.8
16
3
13
8
18316来自8.9203
19
9.7
22
3
22
康复评定
试验开始前 描记12导联心电图和3通道监测导联心电图,并
康复评定
WHO----QOL100 在WHO的统一领导下,由20余个处于不同
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 区的研究中心共同研制的。包括5个领域、 26个项目,是一种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 具有多种文字的评定量表
康复评定
WHO-QOL100 评价总体生存质量 与SF-36相比,健康相关度偏低
受试者继续行走 异常情况常常会发生在运动终止后的恢复过程中,因此,终止运动后,
要于坐位或卧位描记即刻(30秒以内)、2分钟、4分钟、6分钟的心 电图并同时测量血压。以后每5分钟测定一次,直至各项指标接近试 验前的水平或受试者的症状或其他严重异常表现消失为止 受试者在结束后休息30分钟,无不适方可离开
减少心肌工作及耗氧量: 减少心率、收缩压、使心 脏做功减少
增强心肌功能:提高每搏 量、射血分数,增强心肌 收缩力
(1)运动疗法
其他效应: 1.使HDL-C/LDL-C比值增高 2.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3.减少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溶性 4.减轻体重 5.消除紧张情绪,增强生活信心及兴趣
(1)运动疗法
(1)运动疗法
周围效应
可增加冠心病患者功能储 备量10%-30%
骨骼肌功能增强:使线粒 体数目及体积增加、有氧 代谢酶活性和毛细血管密 度增加
血管储备力增加:增加毛 细血管数目;减弱对缩血 管物质反应,从而减轻心 脏负荷
中心效应
维持和增加心肌氧供应: 延缓动脉硬化,增加侧枝 循环开放,改善心肌血液 分布及灌注
康复治疗
2.方法 物理治疗(运动疗法) 心理治疗 其他
(1)运动疗法
运动治疗为CHF患者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
适应症: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的稳定性心 力衰竭患者无严重心律失常或其他运动禁忌症
国外研究证明: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高强度有氧 训练、间断性训练和抗阻训练是安全的,可显 著改善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
康复治疗
健康需求提高: 对疾病要求不满足于治疗 对生活质量、健康水平要求提高了
现状:临床医学发展迅速、康复医学相对 迟缓
康复治疗
1.目的 降低安静心率和亚极量运动心率 改善通气功能和运动肌肉的血流量 提高吸氧量 提高活动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保持工作和社交能力
康复治疗
作用 减少早期死亡或心脏事件20%-25% 明显改善血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压,减 少心肌缺血事件 减重,改善体力,摆脱不良情绪
康复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已经得到国际专业协会的 推荐,运动康复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的二级 预防措施,运动锻炼应作为心脏康复的一部分应用 于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2013美国心脏病学会基 金会(ACF)/AH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把运动康复列 为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IA类推荐。
目前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处于发展阶 段,仅在少数地区开展,未得到大多数地区及医院的 重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得不到规范的运动康复指 导,因而反复发病、住院,增加了医疗负担,甚至出现 不恰当运动引发猝死等不良事件。
诱因 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劳累或 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加重 或并发其他疾病
概述
病理生理 代偿机制
Frank-Starling机制、神经体液机制、心肌肥厚
心室重塑 舒张功能不全 体液因子改变
精氨酸加压素、利钠肽类、内皮素、细胞因子
概述
左心衰竭
右心衰竭
肺淤血 呼吸困难
概述
体征 口唇发绀 颈静脉怒张、下肢凹陷性水肿 肺底湿罗音 心界扩大、心率加快、第三心音奔马律 肝脾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 胸、腹腔积液
概述
• 诊断标准
• 主要标准
• 次要标准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颈静脉怒张 肺啰音
踝部水肿 夜间咳嗽 活动后呼吸困难 肝肿大
心脏扩大
55-64
33.3±4.4 29.8±4.8 29.7±4.7 20.2±4.4
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
运动超声心动图比安静时检查更有利于发 现潜在的心肌运动异常,可提高试验的敏 感性。检查一般采用卧位踏车的方式,优 点是在运动时可以保持超声探头稳定地固 定在胸壁上,以减少检测干扰
康复评定
2.呼吸气分析 通过通气量及呼出气体中氧和二氧化碳的 含量,以此推断吸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 等各项代谢参数 VO2max、AT、METs
康复评定
(1)最大摄氧量(VO2max)----机体在运动 时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是综合反应心肺
功能状态和体力活动能力的最好生理指标
心功能正常 轻至中度受损
VO2max >20 16--20
中至重度受损
10--15
极重度受损
<10
康复评定
(2)无氧代谢阈值(AT)----运动负荷增加,组 织对氧的需求超过循环所能提供的供氧量,机 体通过无氧代谢供能,由氧代谢到无氧代谢的 临界点为无氧代谢阈值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患者的康复
概述
定义: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 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 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概述
流行病学 我国2003年抽样统计成人患病率约为0.9%,70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0%,4年死亡率达到50% 发达国家患病率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