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拓展知识安塞腰鼓简介素材冀教版

合集下载

《安塞腰鼓》知识点

《安塞腰鼓》知识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安塞腰鼓》知识点《安塞腰鼓》是一首流传于陕西安塞地区的民间艺术歌曲,下面是关于《安塞腰鼓》的一些知识点:1. 腰鼓:腰鼓是中国传统民间乐器之一,起源于古代的军事节令乐器,后来发展成民间舞蹈乐器。

腰鼓以鼓面为主要发声部分,鼓面由牛皮或羊皮制成,鼓的身体由木材制成。

2. 安塞:安塞是陕西省延安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黄土高原上。

安塞以腰鼓舞蹈闻名,被誉为“腰鼓之乡”。

3. 历史渊源:《安塞腰鼓》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据传始于唐代的长庆年间,而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现在的《安塞腰鼓》乃是民间传承的结果。

4. 剧情梗概:《安塞腰鼓》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的英雄故事。

故事发生在明末边塞,男主角安塞腰鼓由于深爱着娇妻顾惜荷,拒绝了国家的征辟,被严刑拷打而死。

悲痛之下,顾惜荷化身为魂灵,呼唤着忠魂安塞重回人间。

最终,在上苍的眷顾下,她成功地唤醒了丈夫的灵魂,两人重聚并共同战胜了外敌。

5. 表演形式:《安塞腰鼓》是一种组合了歌唱、舞蹈和音乐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

演出时,舞者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腰鼓,伴随着鼓点和歌声,展开精彩的舞蹈表演。

6. 技艺要求:《安塞腰鼓》的表演要求舞者有较高的舞蹈功底和节奏感,要求手腕柔韧灵活、肩膀和腰部协调自如。

同时,舞者还要具备较强的音乐和歌唱素养,以确保舞蹈和音乐的完美结合。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 传承与保护:《安塞腰鼓》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保护。

当地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扶持,鼓励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艺术。

8. 影响与推广:《安塞腰鼓》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交流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它不仅展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关注《安塞腰鼓》,推动了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播和推广。

9. 腰鼓文化节: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安塞腰鼓》,安塞地区每年都会举办腰鼓文化节,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安塞腰鼓介绍

安塞腰鼓介绍

安塞腰鼓又名“打腰鼓〞,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展,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0月1日那天安塞腰鼓参加了国庆六十周年天安门广场的群众游行演出。

安塞腰鼓是安塞三绝之一。

并编成冀教版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中第二十九课和教版语文6上语文书中第十四课《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 - 概述安塞腰鼓,沉重、强烈的鼓声,欢快、健美的舞姿,充分表达了陕北人民豪迈粗犷的性格特征和坦荡炽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

据有关资料记载,远古时代黄河流域各部落的男性,常用一中空之树杆包以羊皮,携于腰间,击之以驱赶野兽。

后来,又用于报警和作战。

到春秋战国时达到鼎盛,且以国为最。

以后各代多用刁:边塞守卫,击之以报警号令和助战。

到了宋代,多用于边关。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展表演。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展,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塞腰鼓是安塞三绝之一。

今天的安塞县,就是当年北宋与西夏国(今)的边界,为安定边塞方设“安塞县〞。

“安塞腰鼓〞也因以得名,历千年而不衰,并且成为具有深厚群众根底的民间艺术。

据调查,安塞县12万人口中,约有1万户人家有腰鼓,会舞弄者达五六万之众。

[1]安塞腰鼓 - 历史开展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源远流长,寻根溯源,还得从鼓说起。

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

精编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安赛腰鼓》教案三篇

精编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安赛腰鼓》教案三篇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安赛腰鼓》教案三篇篇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重点、难点: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设想: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形象的直接的感受。

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角色。

2、这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对这样的文章,先指导学生朗读,从诵读中体会它的气势,实现整体感悟。

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章的内容美、形式美,通过讨论,揣摩句子含义,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

整个过程以“朗读”一线贯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凸现学生主体精神,力避教师烦琐讲解,突出新课程理念。

教学方法:1、诵读2、想象3、研讨教学准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信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演绎着一曲生命和力量的赞歌!欣赏腰鼓表演的片段,感受它的恢弘气势和铿锵激越。

看美景——(通过播放安塞腰鼓录像,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

请学生谈一谈观感,可以从声响、画面等方面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读美文——1、教师范读课文。

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通过读来悟出。

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并多让学生朗读。

2、请根据文中描述,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

好一个的安塞腰鼓!(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3、整篇文章极富震撼力,文章中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连一个高潮,大家从中体味到了什么?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2020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安塞腰鼓》教案冀教版

2020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安塞腰鼓》教案冀教版

安塞腰鼓1.正确通畅地朗诵全文,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第1~ 4 自然段。

2.学会本课 6 个生字,两条绿色线内的 1 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构成教课的词语。

目标3.初步感觉安塞腰鼓的魅力,理清课文的条理。

4.学习课文 1~ 4 自然段,感觉安塞腰鼓表演前的寂静、后生们的特点。

教课掌握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初步感觉安塞腰鼓的魅力、诗意美。

要点教课感觉安塞腰鼓表演前的寂静、后生们的特点。

难点教课先学纲要、 PPT【先学纲要】准备见《高效讲堂》第 14 课。

学情 1. 学生课前预习工作比较好,大多能正确、流畅地读课文。

剖析 2. 关于生字词,大部分学生能读准音,认清形,经过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

思虑与调整教课过程(二次备课)一、突显导入兴趣点,乐学新知1.赏识安塞腰鼓表演视频,谈谈感觉。

2.《安塞腰鼓》是我国今世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怀散文。

课文为我们描绘了安塞腰鼓这一独到的民间舞蹈艺术。

全文气概恢宏,语气连接,节奏明快,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迈、火烈的特点。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1.学会本课的 6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衣。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 4)感觉捶鼓前的沉着与寂静。

三、打破自学阻碍点,顺畅阅读1.检查预习成效,指读词语。

高粱骤雨酸枣树搏击战栗陌生茂腾腾咝溜溜流苏亢奋惊叹不已戛但是止理解:“流苏、惊叹不已”的意思,指名回答。

指导“骤、搏”的书写。

2.沟通文中的长句.预设: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仿佛素来未曾响过。

骤雨同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同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同样,是蹦跳的脚;火花同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同样,是强壮的风韵。

当它戛但是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沉寂,以致令人感觉对她十分陌生。

3.谈谈安塞腰鼓给人的感觉。

四、掌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谈谈文章是按什么次序来写的。

沟通:事情发展次序2.依据(敲鼓前)(敲鼓时)(敲鼓后)的次序把文章分红三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精品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精品教案冀教版

安塞腰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注音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资料,在美读中品赏领悟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了解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和蕴涵的生命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的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课件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课件冀教版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 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 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
协的信念。
谢谢观看
生字 注 音
亢奋( kàng)晦暗( huì )羁绊( jī ) 烧灼(zhuó)冗杂( rǒng )蓦然( mò ) 震撼( hàn)磅礴( pángbó ) 戛然而止( jiá )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看看远处,要保源自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小学复习课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课件冀教版
刘成章,陕西省延安
人。现任中国散文学会常
务理事。代表作《羊想云
彩》。
安塞,位于 我国陕西省 北部
学习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 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 3.理解排比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
作用。
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 、多么 、多么 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3.找出课文中点明中心的一句话。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活跃和强盛。
总结
本文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 火烈的特点,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 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 表达了作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矿、 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的思想感情。
2021/4/2
9
用“ 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 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 在课文中找)
说说文章是从哪四个角度来展示 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的。
用“我发现……美, 因为……”的句式叙述对 课文的理解。
1.安塞腰鼓表演前的情景是:

性格:
神情:
腰鼓:

安塞腰鼓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安塞腰鼓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安塞腰鼓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安塞腰鼓》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目之一,是陕北地区特有的节日民间舞蹈。

剧本内容独具特色,舞蹈形式独特,以腰鼓为主要乐器,结合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展现了陕北人热情奔放、朴实真挚的民间风情。

以下是《安塞腰鼓》课文的原文及相关知识点解析。

《安塞腰鼓》课文原文:高天原以北,宜川雪山巅。

蓬壶山下泾水流,望峰不觉挥银蓝。

遥见秦军了无声,犹闻子规啼好耐人寻。

桃李芬芳射阳历,隐隐陵谷喧鼓音。

高原野见千骑黄,冯唐易与赵韩亲,捧心承歌德馨香炳。

怀云轻拂野塞翁,未辞府印初长鸣,塞北草秀雪山青。

新城学旧曲,还如初见李将军。

知识点解析:1. 高天原以北,宜川雪山巅。

高天原以北指的是陕北地区,宜川指的是陕西省宜川县,雪山指的是陕北地区的巍巍雪山。

2. 蓬壶山下泾水流,望峰不觉挥银蓝。

蓬壶山下泾水流,描述的是陕北地区蓬壶山下的泾水流动之景,望峰指的是远观陕北的高山,挥银蓝形容山脉在远处仿若银蓝色。

3. 遥见秦军了无声,犹闻子规啼好耐人寻。

秦军指的是秦朝的军队,了无声表示秦军已经不存在了,犹闻子规啼形容子规的叫声依然在耳边回荡。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 桃李芬芳射阳历,隐隐陵谷喧鼓音。

桃李芬芳射阳历,指的是桃花、李花绽放的美景,隐隐陵谷喧鼓音形容人们在陵谷中已经能听见鼓乐的声音。

5. 高原野见千骑黄,冯唐易与赵韩亲,捧心承歌德馨香炳。

高原野见千骑黄,形容陕北高原上的黄种人们的骑兵队伍,冯唐、赵韩指的是两军的将领,捧心承歌德馨香炳形容他们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战友的忠诚。

6. 怀云轻拂野塞翁,未辞府印初长鸣,塞北草秀雪山青。

怀云轻拂野塞翁,描述的是坐怀不乱的云彩轻轻拂过陕北边塞的老人,未辞府印初长鸣形容他成为了朝廷的官员,但初心依旧,仍然心系边塞,塞北草秀雪山青形容陕北的大地草木茂盛,雪山苍翠。

7. 新城学旧曲,还如初见李将军。

新城学旧曲指的是新城的人们学习古老的曲调,还如初见李将军形容他们对李将军的景仰之情。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简介拓展知识素材冀教版(最新整理)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简介拓展知识素材冀教版(最新整理)

安塞腰鼓简介“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

安塞腰鼓起源于榆林横山。

在明代后期,由于灾荒与农民起义,安塞已经人烟稀少,现在的安塞人由榆林横山迁过来,也把横山的腰鼓带到了安塞。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

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安塞腰鼓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

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与性格。

安塞腰鼓可由上千人一同表演。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2009年国庆典礼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德国等地进行表演。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安塞腰鼓》知识素材汇总

《安塞腰鼓》知识素材汇总

《安塞腰鼓》知识素材汇总了解安塞腰鼓一、安塞腰鼓的起源与发展腰鼓又称为花鼓,在全国各地都有,是一种以圆木掏成筒形或用木条箍为筒形,中间大、两头小,两面蒙牛皮或羊皮为鼓面,打击时发出清脆声响的民族打击乐器。

安塞腰鼓是流传在陕北地区的一种腰鼓,它初盛行于陕北革命根据地,解放后流行于全国。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因为安塞县的腰鼓在陕北腰鼓中一枝独秀、独具特色,因此这一民间艺术的名称逐渐由“陕北腰鼓”变成了“安塞腰鼓”。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无数民间艺人的创造加工,安塞腰鼓已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特殊的广场艺术。

追溯安塞腰鼓的起源首先要了解安塞的历史。

安塞位于陕西延安地区的北部,地域辽阔,沟壑纵横,延河在境内蜿蜒流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

历史上就是军事重镇,兵家的必争之地,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

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中原农耕文化与西部游牧文化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既有汉民族特点又有西域其他民族特点的安塞文化特色。

而明代以后,长期的封闭、半封闭状态,使得流传于陕北的古老民族传统文化虽然在其它地域相继失传,却在安塞比较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安塞便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文化保存最好、民间艺术最为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域之一。

正是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才为安塞腰鼓的产生、发展、繁荣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土壤。

关于安塞腰鼓具体源于何时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对其渊源也众说不一,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战争说”、“劳动说”、“祭祀说”和“巫仪说”。

安塞人比较倾向于“战争说”,因为“战争说”把腰鼓与军事、战争联系在一起,更好的表现出腰鼓雄浑、豪放、粗犷磅礴的气势;另外腰鼓的表演比较多的使用了“秦王乱点兵”、“黄河十八阵”、“三角阵”等战争类、军事类名称,在表演上也有很浓的决战、对抗的意味。

由此可见,安塞腰鼓是战争孕育的结果,在黄帝时期萌芽,秦汉后逐渐形成,宋代渐以完整,久久镶嵌在黄土高原深处的安塞。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安塞腰鼓也不例外。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9.安塞腰鼓【第2课时】》课件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9.安塞腰鼓【第2课时】》课件

理解课文。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铿锵激越
核心问题:热情奔放的安 塞腰鼓表现了什么?
一读:读课文,弄清安 塞腰鼓鲜明的地方特色 表现在哪里。 三悟:结合课文内容, 谈一谈你从课文中感受 到了什么。
二画:课文中哪些地方运 用了动态描写?用“___” 画出来。 四赏:本文在写作方法上 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感受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让 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核心问题: 热情奔放的安塞腰鼓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西北汉子的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
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
作用既然在照规矩传歌,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 色是龙街村子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
鼓!”就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直接抒情的方法有哪些? 直接表达感情。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以“鸡啼”来衬托出场面 的“静”,“静”到连很远的“鸡啼”都能听到;二是用 “鸡啼”来表明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9 安塞腰鼓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 (重点) 2.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奔放的性格。(难点)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同步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同步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同步教案冀教版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我国著名作家刘成章的一篇抒情散文。

它为我们展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再现了“安塞腰鼓”的冲天激情和张扬的生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赏析语句,来分析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课堂上,应注重与学生的对话,注重朗读和欣赏。

3.让学生掌握课文的知识,并注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加强口头表达能力。

美文美读,揣摩内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重难点分析:
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美。

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安塞腰鼓》的知识点

《安塞腰鼓》的知识点

《安塞腰鼓》的知识点【篇一:《安塞腰鼓》的知识点】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

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和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以下是学而思小编为你整理的安塞腰鼓课文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安塞腰鼓课文知识点归纳:文题解读《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作者通过描写西北汉子擂腰鼓的场面,歌颂了生命奔腾的力量,这力量正是通过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的。

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与羁绊。

安塞腰鼓,正表现了他们身上具备的那种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安塞腰鼓课文知识点归纳: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亢奋:极度兴奋。

(2)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3)蓦然:突然,猛然。

(4)冗杂:繁杂。

(5)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6)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安塞腰鼓课文知识点归纳:重点难句解析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这样的生命、这样的力量,又有谁想束缚,又有谁能羁绊呢?生命化成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伟大、雄浑、激昂、粗犷,也许有点狂野甚至具有一定的破坏力,但它是真正的、原始的、自然的生命的流露,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力量更可贵更激动人心更让人叹为观止呢?2、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这句话把南方与北方作了对比。

南方秀美,适合轻柔的丝竹;北方壮美,适合充满力量的安塞腰鼓。

这句话突出了作者对雄浑有力的鼓声的赞美。

比喻贴切形象。

3、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因为鼓声是在最急骤、最热烈、最高亢、最火爆的时候突然停止的,对比之下,世界显得格外静;人的情绪也正处于最亢奋的状态,想象力最活跃的时候,鼓声停止了,人的思维却还停留在想象的世界中,一时无法与眼前的现实世界接轨,故而对现实有陌生感。

4、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铁东区XX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9《安塞腰鼓》名师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

铁东区XX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9《安塞腰鼓》名师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

安塞腰鼓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2)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对课文的见解即教学的重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中,成为学生改变自我现状的精神动力。

(2)通过对文章的朗读、分析揣摩,感悟文章的主旨与情感。

教学重难点课文中提到的“相片”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意义,感受以青年妇女为代表的老百姓对战争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学生欣赏.1。

提问:看完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你知道安塞腰鼓是一种怎样的艺术形式吗?2.交流查阅的有关资料;安塞腰鼓的资料。

资料: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今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看表演片断,听全文朗读(配乐,配画面)。

注意朗读者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2。

思考问题:(1)安塞腰鼓总体上给你什么感受?它有什么特点?壮阔,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安塞腰鼓。

宣泄生命力量的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有热烈的舞姿,有巨大的力量,有沉重的鼓声,有深厚的土壤.(2)这篇文章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你觉得有何效果?排比,有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有句子的排比,有段落的排比。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9安塞腰鼓∣冀教版(共13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9安塞腰鼓∣冀教版(共13张PPT)
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火烈的舞蹈场面美。
课文讲解
你听,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激越的鼓声美。 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迅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击鼓的后生美。
课文讲解 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第六单元 · 第二十九课
安塞腰鼓
课文导入 看了刚才那些画面,此时内心洋溢着怎样的感情?
俗语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产 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今天 我们就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 受一下它的风采北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
变幻的舞姿美。
课文讲解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排比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06年,安塞腰鼓经国务院
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远古时代,黄河各流域部落的男性常用一截中空的树干包以羊皮,携在腰间,击之以驱赶野兽。后来,
在秦朝为了防止其他游牧民族侵犯疆土,每个士兵身上都背着鼓,用于警报。
初读感知 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想想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自由自学,适时辅导。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作者简介刘成章素材冀教版(最新整理)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作者简介刘成章素材冀教版(最新整理)

刘成章
刘成章,中共党员。

1937年生于祖籍延安市.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

曾任该系助教、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任、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

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

读初中时(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

写过诗歌,写过歌词和剧本,歌词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活跃于文坛,出版过七种散文集子,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他的散文多以黄土高原为题材。

代表作有:《安塞腰鼓》《高跟鞋,响过绥德街头》《记小猫》《野物启示》《壶口瀑布》《去看好婆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拓展知识安塞腰鼓简
介素材冀教版
安塞位于陕北高原,那里的腰鼓历史悠久,格调古朴。

人们在欢度节日,庆祝丰收的时候,都要演出腰鼓助兴,每次演出的阵容都很大,一般都有60名左右的鼓手。

有时几个队连在一起,能拉开一两里路距离。

腰鼓手们的装束一律着古代将士的便服,或黄或红包头,素色衣服,显得整齐壮观。

安塞腰鼓场牌很丰富,花样变幻多端,较有代表性的有“童子拜观音”、“绵羊碰头”、“枣核掏心”等。

腰鼓队过街表演时用鼓、锣、铙、钹和锁呐伴奏。

领头的鼓手以哨子指挥,后面的鼓手们随其哨音变换动作。

鼓点雄壮有力,扣人心弦。

鼓手的动作强劲豪放,刚劲洒脱,时而散开,时而聚拢,穿插交替,犹如龙腾虎跃,粗犷狂舒,体现出北方人憨厚、朴实、热情、开朗和坚强的气质。

尤其是鹞子翻身时凌空扬腿的动作,令人叫绝。

打腰鼓主要是打情绪,打耐力。

鼓手打到兴头上,往往忘其所以,便随心所欲地发挥鼓点的节奏,脚步随情绪腾空而起,有如猛虎扑食,更似大鹏展翅。

所以一场腰鼓打下来,连气壮如牛的后生仔也有休克的。

安塞腰鼓起源于春秋以前,原有迎神驱邪之意。

后来发展为民间舞蹈。

北方的冬日地冻天寒,打腰鼓本身就是抗寒,而看那沸腾场面,又何尝不是驱寒的好办法?因此,新年一过,冬闲的农民便以打腰鼓为乐,逐渐成为习俗,继而发展成为文艺表演了。

据说近年来,许多外国人专门到安塞学腰鼓,想从中挖掘出奥秘来,但得其真传者无多,他们总感到胳膊腿不能自如地配合。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