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质教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和真实,我会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例如,在讲述工业革命时期,我可以设计一个“时光倒流”的情景,让学生扮演那个时期的人们,体验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技术突破。
(二)问题导向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的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我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和理解,并将它们整理成一份简洁的总结。通过这样的总结归纳,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巩固知识,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的环节,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份相关的作业,让他们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例如,我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蒸汽机和互联网技术革命的短文,或者设计一份关于这两个时期的技术突破的展板。通过这样的作业小结,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巩固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真实的体验: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2.问题导向: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讨论和交流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反思与评价: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两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具体来说,学生需要了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以及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掌握这两个时期的主要技术突破和创新。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这两个时期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包括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建立起对技术革命的历史认知和理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3课从蒸汽时代到互联网 说课教案设计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课标要求新课标要求以蒸汽机、电气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依托教材开展教学,我说课的第二部分是教材分析。
我将从教学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来分析教材:1、教材地位简析本节课讲述了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巨大进步,每一种科技发明都离不开当时政治和经济的推动,本课是对必修一和必修二相关内容的补充和拓展。
在第四单元中,本课内容是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它有助于学生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原因及脉络,体会科技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巨大作用。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导方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对本课内容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掌握三次革命的影响。
能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科学与技术之间,不同发明之间的关系。
知道科技进步的积极作用,同时了解科技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阅读材料、观看影片等方法了解蒸汽机、电灯、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创造。
学会收集和运用相关历史学习资料,进行判断分析,说明科技发明对历史进程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勤于实践,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面对挫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只有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理解本课难点,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重点】以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应用,互联网的传播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评价信息化社会的影响。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我说课的第三方面是学情分析三、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思想活跃,对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历史知识十分感兴趣,也有一定的认知感悟能力。
但他们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帮助他们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一次科技革命,认识到科技影响人们生活,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一篇关于蒸汽机发明及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作用的短文,要求不少于800字。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案例,深入理解蒸汽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手抄报,内容包括主要成就、影响等方面。要求排版合理,图文并茂,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2.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待提高,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使其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3.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较为浓厚,可以结合他们的兴趣点,引导他们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个人的影响,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风格,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史料解读等,提高教学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但在独立思考和观点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此外,学生在查阅资料、整理信息方面的能力较弱,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对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成就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自豪感。然而,对于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学生的关注度较低。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关注科技对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6.观看一部与科技发展相关的纪录片,如《互联网时代》、《创新之路》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观后感,不少于500字。
作业要求:
1.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2.字迹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注意段落划分。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四《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最后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蒸汽机、电气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本课和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8《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联系密切,但不同的是处理的角度不一样。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掌握的是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本课则注重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图片、文字等材料信息,让学生通过自主知识整合、自我探究、合作探究等方法与手段,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
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负面影响。
五、学情分析在学习了必修二的《工业革命》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科技革命发展历程。
本课所讲的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相对系统条理便于掌握,所以讲解时主要采取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主要提出问题,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加以引导。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蒸汽机和互联网两次技术革命的特点、意义和影响。
2.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分析科技发展背后的原因,探讨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热情。
2.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通过分析蒸汽机和互联网两次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问题导向的深度性: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深度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蒸汽机和互联网两次技术革命的特点、意义和影响。例如,通过提问“蒸汽机和互联网两次技术革命,哪个对你影响更大?为什么?”引导学生从个人经验出发,思考技术发展对生活的影响。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5.教学策略的灵活性: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总结归纳等,灵活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例如,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以蒸汽机为例,讲解其发明背景、原理、应用及其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让学生了解蒸汽机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素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质课教案_26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程标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瓦特蒸汽机的背景,了解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说明其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电滋感应现象,说明电气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互联网诞生的代表性事件及其功能,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负面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结合本单元前两节课世界近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从“科学理论——生产技术——产业革命”的角度导入新课。
通过一组能反映三百多年科技发展的图片让学生感知世界近现代科技发展历程。
〖新课教学〗一、瓦特改良蒸汽机1.背景本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呈现较为明显。
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相关自然段,从政治、经济角度归纳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和表达能力。
2.过程教材中的表述非常具体。
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相关自然段,指出改良的过程并了解其性能的优化;再让学生根据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过程归纳瓦特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3.影响本部分内容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采用选引材料、层层导问、逐步深入、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以图读史等历史学习方法。
通过纽可门蒸汽机和瓦特蒸汽机发明动机比较,使学生知道瓦特蒸汽机适应了当时的动力需要;通过纽可门蒸汽机和瓦特蒸汽机外观图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瓦特蒸汽机用途广泛,成为“万能机”;通过瓦特蒸汽机剖面图和工作原理的动画演示,探究其工作原理;最后再根据材料和结合教材归纳蒸汽机的影响。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1.电气革命的理论基础联系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再通过动画演示,将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变抽象为直观。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教学设计
针对本章节《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对工业革命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科技革命的具体内容、影响及内在联系认识不够深入。
2.思维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在面对复杂的历史事件时,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4.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确保讨论效果。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阶段,我将设计以下任务:
1.选择一道有关科技革命的选择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个与科技革命相关的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设计一道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3.归纳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和潜在风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学生对科技革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3.评价方式: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设置多元化的评价任务,如小组报告、历史论文、课堂辩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综合能力。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阶段,我将采用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学习兴趣:学生对科技发展类的话题普遍感兴趣,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导致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厌倦。因此,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质课教案_0
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设计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迅速推广到各个生产部门。
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二、“电气时代”的出现1、电力的广泛应用(1)理论研究:183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3)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的日趋成熟。
(4)使用电力新发明的涌现:从爱迪生发明电灯以及电话、电车、电影和无线电报的出现,说明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学思之窗:你觉得应该怎样评价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2、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3、城市化进程加快,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4、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5、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与发展,机器大工业工厂和垄断组织先后出现。
6、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殖民侵略。
引导学生看书上的材料,根据所学知识概括。
情境创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排列电力发展过程,学生能了解到发电机的发明是依靠科学理论、多人多国科学家的努力成果图片展示电的运用,直观感受科技为社会带来的变化由学生结合现实日常生活列举电气产品。
教师提问:电力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发展主要动力的原因?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①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②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③电力的优势(方便、便宜、能量大)。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初中所学和课本内容概括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三、信息技术的发展1、互联网的诞生:(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
(2)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处于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加紧了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了互联网的产生。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音译为万维网。
高中历史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设镜亮标】1、列举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应用的史实。
2、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自主研读】●“蒸汽时代”到来一、背景(联系必修2 英国工业革命,理解其前提、条件)1、17世纪末,英国,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
2、18世纪,,运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二、过程1、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蒸汽机,提高效率。
2、80年代,改进:“万能蒸汽机”3、1785年“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很快得到推广。
三、意义1、时代象征:人类进入“”。
2、社会生产: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政治意义上的形成3、工业城市、工业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形成许多,英法美等国成为4、世界:蒸汽动力在运用,各地联系加强,世界●电气革命的出现1、1831年,英国发现现象(为发电机研制奠定理论基础)2、和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3、技术日趋成熟,到20世纪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1、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基础2、60年代,加紧研制(直接原因:“”的需要)1969年,互联网产生3、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为(中国接入:1994年)●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时代象征:开始出现(信息时代到来);2、全球化:信息经济发展,加快的步伐;3、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借助提高管理水平……;4、社会生活:工作、社交、学习消极: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对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围绕互联网竞争日益加剧,加剧世界动荡与不安;创造的虚拟世界,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特别是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讲解与探究: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早期蒸汽机不能满足工业革命的需要,严重阻碍着机器的进一步推广。
2、标志: 18世纪80年代,瓦特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3、影响(1)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质课教案_6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蒸汽时代”到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分析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课时安排】共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和电气产品主要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作用?(课件1)交通工具: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电气产品:电灯、电话、电视机、录音机、电脑等。
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空间的距离;电器产品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刚才咱们说到的这些都是在人们掌握了如何利用蒸汽机和电以后。
也就是咱们今天要讲到的内容,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我们把它分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新课讲授】一、蒸汽时代的到来(课件1—12)教师讲述: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也是一次社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了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棉纺织业机器的使用又引发了其他行业的连锁反应,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部门实现了机械化,一个新的问题就摆在了人们面前,就是动力问题。
这一时期的动力主要是水力。
水力他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呢?要用水力那工厂就得建在偏僻山谷等地。
还要受季节的限制。
这些地区交通不方便,而且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动力问题就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的急迫问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4.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秀教学案例
2.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3.识别并说明蒸汽机和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的主要贡献。
4.探讨科技发展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将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图片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思考题,以促进学生对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的理解。
5.教学内容与过程: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到作业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得非常详细且系统。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紧凑,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将:
1.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资料,自主学习蒸汽机和互联网的基本知识。
2.在小组讨论中,合作探究蒸汽机和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通过案例分析,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科技发展带来的利弊。
2.意识到科技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全球性问题,培养国际视野。
3.反思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合理的科技使用观念。
4.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勇于探索和挑战的精神。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将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对互作用,以及科技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4.完成思考题,锻炼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积极态度,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思维。学生应能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质课教案_10
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
(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3)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
(4)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必修2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
(2)通过表格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辟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原因。
(三)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教学方式:本课涉及的内容在必修二模块中多有阐述,因此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本课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师详细讲解蒸汽机、纺织机等发明和创新,以及它们如何推动生产力的飞跃。同时,阐述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如城市化进程、工人阶级的崛起等。
2.第二次工业革命:介绍电力、内燃机、电话、电灯等重大发明,以及这些发明如何进一步改变人类生活和社会结构。
3.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设计实践活动,如制作科技发展时间轴、编写科技人物小传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历史研究方法,对科技发展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的观念,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5.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以“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为主题,进行一次课堂演讲,时间约5分钟。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6.设计一份关于两次工业革命的问卷调查,涵盖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互相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撰写一份3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
7.教师提供一组关于科技发展对社会影响的图片,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张进行解读,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图片所反映的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字数不少于300字。
5.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通过讲述科技发展背后的感人故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贝尔发明电话等,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价值观。
6.强化比较法、分析法等历史研究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进行比较,分析两次科技革命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7.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提供不同难度的教学资源,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案设计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1、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1)背景: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发展孕育了蒸汽动力技术。
工业革命开始后,迫切需要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
(2)过程:英国人瓦特对纽克门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18世纪后期),使蒸汽机的动力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1785年首先用于纺织业,从此,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如:汽船、蒸汽机车的发明)。
(3)意义: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动力结构,有力推动了交通运输和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人类生产和生活进入“蒸汽时代”;交通的便捷,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2、电力的广泛应用(1)过程:①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1867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不久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使电力成为蒸汽动力之后的一种新能源。
③1882年,美国人爱迪生在纽约创建第一个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
他发明了电灯、电话等,对电力的广泛应用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进,汽车、飞机相继问世;也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石油化工的发展。
(2)意义:电力提供了便捷而又强大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较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影响1、网络技术的发展:(1)1946年,美国人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1969年,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建成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
(3)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互联网的特点: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4单元教学设计: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二)讲授新知
1.工业革命:我将详细讲解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及其核心技术,如蒸汽机、纺织机械等。通过实例分析,阐述工业革命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改变生产方式、促使社会结构变革。
2.信息技术革命:接着,我会介绍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解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发展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技术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创设情境,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例如,可以选取蒸汽机、电灯、互联网等具有代表性的发明,分析它们对社会生产、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影响。
3.强化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列举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核心技术,并分析它们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2.比较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异同,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
学生通过完成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核心技术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然后,我进行点评,强调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分析科技发展对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秀教学案例1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影响的短文。
2.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
5.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教师不仅讲授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科技发明,还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双重效应。这种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利用模拟实验、道具演示等手段,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发明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创设辩论赛、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小组讨论效果。
(四)总结归纳
1.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各自小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2.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和观点。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提升意识。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总结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最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教案】【三维目】1、知识与能力(1)识记: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的诞生与发展。
(2)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到的必然性,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3)运用:探究思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运用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等方法,培养生运用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2)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成果的观念;(3)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技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人类技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的出现,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
这节课的内容既属于近代以世界历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又属于整体世界形成的重要推动因素,更是对生进行精神教育的最好素材,可以说是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历史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
【重点难点】1、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难点:第二次工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教过程】导入新课:知识检测: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革命的成果?一、“蒸汽时代”的到(1)纽可门蒸汽机问世,瓦特改良蒸汽机(2)工场手工特别是工革命发展的需要2、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1)解决了工发展中的动力问题(2)促使工革命轰轰烈烈展开(3)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意义①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工、城市:推动了欧美国家工进程,形成了许多工城市。
(蒸汽机→工厂→工城市)③世界市场: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铁路和汽船)④资本主义殖民扩张进一步加剧。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1、背景(1)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2)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3)电力的优势(方便、便宜、能量大)(1)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2)各种电器的广泛使用3、影响(1)生产力:进入“电气时代”(2)工:电气工迅速发展,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3)新能、动力:电力成为一种新的能,很快工发展的主要动力(4)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5)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欧美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三、信息技术的发展1、表现(1)1946年,第一台电脑问世(2)20世纪60年代,互联产生(3)20世纪90年代,全球发展2、影响(1)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信息时代(2)生产、工作: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更多的便利(3)世界经济:加快了经济全球的步伐(4)消极:带一定的负面影响四、【合作探究】三次技革命带给我们的启示1、技经济关系: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质课教案_1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习目标1.了解蒸汽机过程,理解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
2.了解电气时代的发明,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
3.了解网络技术发展的历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预习内容(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1)政治:(2)自然科学:(3)动力需求:2.概况(1)1705年,(2)1785年,(3)纽可门的蒸汽机和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的比较,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的设计原理:(二)“电气时代”的到来1.背景:(1)理论基础:(2)蒸汽机的局限性(3)科学家的坚持不懈2.发明成就:(三)“信息时代”的到来1.历程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影响积极:(1) 。
(2) 。
(3) 。
(4) 。
消极(1) 。
(2) 。
(3) 。
(4) 。
合作探究1.蒸汽机为什么被称作是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2.20世纪,电力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原因是什么?3.二工的科技成就主要是几个国家努力的成果,对此你有什么认识?4.怎样评价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课堂练习1.马克思这样评价“它消耗煤和水而自行产生动力,它的能力完全受人控制……这种原动机是在城市使用的,不像水车那样是在农村使用的……它的应用是普遍的,在地址选择上不太受地点条件的限制……”这种原动机的改进者是( )A.爱迪生B.瓦特C.史蒂芬孙D.富尔顿2.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
”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3.下图为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电母形象,人类用电的梦想成为现实是在( )A.19世纪二十年代B.19世纪中晚期C.20世纪上半期D.20世纪六七十年代4.“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质课教案_23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教材分析《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近现代西方的科技》最后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本课的课标要求: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所以根据课标要求,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以此来说明科技发展就在我们身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及其区域分布,引导学生理解时空观念,关注历史核心素养;通过设置大量的学生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分析科学技术的影响,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同时,通过内容的讲述,利弊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我们人类服务。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难点:如何感受科技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论结合法等。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纽约客》最新一期杂志封面根据漫画,教师设问:画面中描绘的场景,最有可能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参考答案:第三次科技革命。
老师:好,那我们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哪几次科技革命呢?带这个问题我们开始学习新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讲授新课】一、概览——科技发展的历程合作探究一时空坐标下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
高中历史必修3精品教学设计3: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学法指导1.主要问题和记忆方法2.重点拓展(1)19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瓦特在此期间改良了蒸汽机,从而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把人类社会带入“蒸汽时代”;19世纪晚期,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创造,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把人类社会带入“电气时代”;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的产生使人类开始跨入信息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及学习和思维方式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2)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技术的应用:最直接的影响是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世界日益联系密切成为一个整体;还大大增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另外,这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促进了城市的出现和城市化的进程。
二、知识结构三、重难点分析1.“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①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②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③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④早期蒸汽机用于矿井排水。
(2)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②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
③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④交通运输业发生变化,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⑤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3)“蒸汽时代”到来的消极影响①环境污染开始。
②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阶级对抗加剧。
③加剧殖民侵略和掠夺,拉大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差距。
2.电气革命的出现(1)背景①蒸汽动力不能完全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②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表现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问世,便利的电力开始带动机器。
②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日趋成熟。
(3)影响①电力成为一种新的能源,工业获得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课标解读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四、思考讨论
讨论1: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和电气产品主要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提示:)交通工具: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电气产品:电灯、电话、电视机、录音机、电脑等。
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空间的距离;电器产品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人们掌握了如何利用蒸汽机和电以后。
讨论2:“蒸汽时代”到来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早期蒸汽机用于排出矿井中的积水。
(2)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革命开始后,纺织业的需要)
讨论3: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
(1)蒸汽机问世以后,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2)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出现了,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改变,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
讨论4: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
(1)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2)发明人大多数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3)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4)首先发生于英国。
(一国开始)
讨论5:互联网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1)积极影响: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2)面临挑战: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全球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也日益加剧,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有些人尤其是青少年沉溺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还有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会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五、巩固检测
(一)选择题:
1、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之所以被称为“万能蒸汽机”,主要是
因为它( B )
A、能适用不同工厂的需要
B、工作效率高、运行安全
C、使机器作业开始代替手工劳动
D、大大减少了热量浪费
2、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B )
A、知识经济的兴起
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C、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D、人类社会生产的需要
3、18世纪80年代,若你在英国从事生产,你知道第一家
A、纺织厂
B、金矿厂
C、造船厂
D、采煤厂
4、蒸汽机的伟大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我们称这个时代为( D )
A、“永生时代”
B、“光明时代”
C、“万能时代”
D、“蒸汽
5、19世纪30年代,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A )
A、英国人
B、法国人
C、美国人
D、德意志人
6、国籍不同的几个人聚会,当谈论世界上第一台实际可用的大功率发电机时,哪国人
感到自豪
A、英国人
B、法国人
C、中国人
D、德意志人
7、下列关于电力使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D )
A、长距离输变电技术随之发展
B、电动机能满足各种工
C、电容易转化成热能
D、使用地区受到限制
8、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社会影响有
( D )
(1)推动生产力发展(2)增加社会(3)推动了城市化进程(4)带来了环
A、(1)(2)
B、(2)(3)
C、(1)(2)(3)
D、(1)(2)
9、(2002上海)1815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
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 C )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利纺纱机
10、导致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成功搭建的直接原因是( B )
A、二战期间军事上的需要
B、“冷战”期间军事上的需要
C、二战后文化发展的需要
D、通信事业发展的需要(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以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发现新的动力代替人力。
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
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
我们迄今所提
到的纺织、采矿、冶金等工业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作出的。
相反,它们多半是由相应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
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史》
请回答:
(1)就工业生产与科学的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各是怎样论述的?
材料一认为工业生产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工业生产的发展又依靠科学的进步;材料二认为,1870年以后,科学理论对工业生产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结合两则材料,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并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12、马克思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良蒸汽机的出现为什么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规模的工厂一个接一个建造起来,但利用水力为动力,有很多缺点,工厂都必须建在河流湍急的偏僻的山谷等处。
这些地区交通不便,而且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动力问题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问题。
这推动了改良蒸汽机的出现。
(2)瓦特是如何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的?你如何理解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
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这种蒸汽机在汽缸之后加了一个冷凝器,蒸汽机的动力臂由原来的直线运动改为连续均匀的圆周运动,效率成倍增长。
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建立工厂,不再受河流的限制;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推动了人类社会由
此进入“蒸汽时代”。
(3)瓦特蒸汽机出现后,工业革命是如何轰轰烈烈地展开的?
瓦特蒸汽机出现后,机器生产在几乎所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蒸汽动力又推动轮船和火车等交通工具变革。
13、有位西方学者说:“印刷机彻底改变了个人获得事实、记录其他人的思想和遥远文化的方式,‘一便士既使邮’改变了我们从朋友处获得新闻和我们与其他团体进行通信的方式;电话改变了我们谈话的方式,并扩大了可相互切磋问题的联系人范围。
互联网所能改变的不仅仅囊括了这一切,而且还将远甚于此。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互联网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背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出于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加紧了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直接推动了互联网的产生。
六、质疑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