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之-实验法ppt课件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课件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db54cedaef5ef7ba0d3c80.png)
二、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是人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问题 和社会现象,解释与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
社会研究是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态 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 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科学求知的局限性
A 从其方法来看,主要用于检验已有知识,而很少用于发 现新知识,科学发现常常是依靠直觉、猜想或偶然的机 遇,但科学尚未将科学发现的过程纳入科学方法的体系 中。
B 从其程序来看,科学依靠对抽象概念的操作话来精确 测量研究对象,但在实际研究中往往很难做到完美的操 作化,因为人们对抽象概念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2、传统:每个社会和文化都有其传统,其中不乏正确反 映客观事实的认识,但时代特征十分明显,不一定是事 物所具有的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3、权威:古代——圣贤、智者、巫师、宗教领袖;现 代——专家学者、教授、政府首脑、媒介。权威知识可 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但要注意其中也存在错误的成份。
4、经验:个人的经历和感受。经验来自于现实,但有较 大的局限性,会出现以偏概全、主观武断等推理错误。
(二)社会研究的特点
(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辩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女人比男人更愿意从事家务劳动)
(三)社会研究的困难
人的特殊性; 研究的干扰性.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研究受特定的制约.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三、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所谓科学方法,就是系统地消除个人经验 观察中有可能出现的主观偏差、或观测误 差,以便得到共同接受的、可靠的知识。
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法
![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b55a52b7360b4c2e3f648b.png)
提高效度考虑的因素
有关实验对象方面的问题
• 对象选择 • 对象丧失 • 实验和控制组的竞争
有关实验程序的问题
• 测量的影响 • 器械操作 • 实验处理的模仿
第一次 第二次 比较
重复测量设计
形象思维测验 男生(10人) 女生(10人) (总、男女)平均分
逻辑思维测验 女生(10人) 男生(10人) (总、男女)平均分
优点:不用随机抽取实验组和控制组,而只需选取几组实验对象让他们参加各种项目 的测验,因此不必担心组间特征值随机误差的影响,同时也减少了参与人数,并且同 时可以检验多个假设。它特别适用于无法进行随机抽样的情况下使用。
变量的测量
• 采用问卷、量表和仪器等工具对变量进行测量,尽量不使研究对 象观察到实验的真正目的
随机法
配对法
• 采取随机原 则将受试者 非配到实验 组和控制组, 适合于受试 者数量较大 的实验。理 论上最有效 的控制影响 变量的方法。
• 找出两个各 种条件都相 同的人,其 中一人分派 到实验组, 另一人分派 到控制组, 适合于受试 者数量不多 的实验。通 常和随机法 结合使用。
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法
本讲主要内容
1.实验法的原理与程序 2.简单实验设计 3.多组实验设计 4.现场实验设计 5.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6.实验法的优点和缺点
实验法的原理和程序
实验法的基本原理
实验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 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因此,它更适于解释而不是描述。
社会研究方法7第七章 实验法
![社会研究方法7第七章 实验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e758e283c4bb4cf6ecd11e.png)
三、实验的构成
所有实验的构成是相同的,即都由三个要素所组成: 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手段。
实
实 验 P(X xi ) Pi
实实 验验
验
手
对对
者
段
象象
‹#
图7.1 实验的构成
›
第二节 实验设计与实验步骤
在社会现象的实验研究中,实地实验之所以相对重 要,是因为实验室实验有如下两个缺点:其一,实验内 容受限,即许多社会研究关注的内容在实验室中无法人 工制造出来;其二,实验室实验的结果往往外在效度差 强人意,即缺少推广性、代表性或普遍性。但实验的看 家本领毕竟是控制。实地实验与实验室实验不同,无法 实现所谓的“高度控制”,而只能做到所谓的“一定控 制”。换言之,由于实验背景和变量都较难控制,实验 环境也不能被很好地“封闭”。这样一来,对实地实验来 说,如何剔除各种干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就成了大问题。
‹# ›
二、实验研究的步骤
• 建立因果假设 • 按可比性建立实验组与控制组 • 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 • 对因变量制定一个合适的测量 • 就因变量对实验组与控制组进行前测 • 对实验组实施实验刺激(即让自变量出现并发挥作用) • 就因变量对实验组与控制组进行后测 • 运用统计分析检定假设,从而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
第七章 实验法
作为现场法,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区别在于:观察法 是在自然的社会过程中了解研究对象的外显行为的,而 实验法则在研究者有意改变或设计的社会过程中了解研 究对象的外显行为。实验法的依据是自然和社会中现象 和现象之间相当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相关关系——因果关 系。因而当我们能假使现象X和现象Y相关,并且可以 假使现象X的作用是引起现象Y变化的原因的话,我们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就可以采用类似于自然科学中广泛使 用的实验研究的方式来探索两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 系。
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件讲义
![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94e931032cc58bd63086bd43.png)
官方统计资料 他人原始数据 文字声像文献 历史文献
资料分析 方法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定性分析
统计分析 定性分析
研究的 性质
定量
定量
定性 定量/ 定性
-
25
三、社会调查研究的过程
选择研究问题
研究设计
实验法 调查法 文献法 实地法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得出研究结果
-
26
宗教归属
偏见
-
22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方法论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研究方式
具体方法技术
-
哲学基础 逻辑 范式 价值 客观性
调查研究 实地研究 文献研究 实验研究 问卷法 访谈法 观察法 量表法 抽样方法 测量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 23 计算机应用技术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所探讨的问题
• ⑴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原理 • ⑵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 • ⑶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 • ⑷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 ⑸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 • ⑹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等
华夏出版社
4、《实用社会调查方法》 李莉 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5、《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徐经泽等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6、 《社会调查教程》 水延凯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
绪论
-
3
•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 方法体系、研究的主要阶段、理论层次 与建构等知识。
指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 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本质及其 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调查 调查调查
社会调查方法ppt
![社会调查方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25da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6.png)
报告撰写技巧与规范
方法描述
详细描述研究设计、数据采集 和分析方法。
讨论与结论
对结果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并给出建议或对策。
研究目的与问题陈述
明确报告研究目的,清晰陈述 研究问题。
结果呈现
客观、准确、图表结合地呈现 数据分析结果。
社会调查中需要保护被调查者 的隐私和信息安全,遵守相关 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实用性原则
社会调查的结果需要具有实际 应用价值,能够为政策制定、 社会服务、学术研究等提供有
意义的参考。
02
社会调查方法分类
定量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通过设计问卷,向目标人群发放并收集数据,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法
通过控制一定条件下的变量,观察和记录实验对象的 变化,从而得出因果关系。
三角互证法
通过不同方法的相互验证,提高调查 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03
抽样技术
随机抽样
定义
01
随机抽样是从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定数量样本的方法。
特点
02
每个样本被选中的概率相等,样本的抽取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
常用方法
03
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等。
系统抽样
定义
01
系统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抽取一
参考文献
列出所引用的文献,确保遵循 相应的引用格式要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目标对象的行为、态度等,收集第一手 资料。
定性调查方法
访谈法
通过与目标对象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观点、态度和感受。
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章 实验法课件
![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章 实验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f092e4ba1aa8114531d90b.png)
社会研究方法代码:03350讲师:欣欣老师第三节 实验的基本类型03第一节 实验法的概念和特点01第二节 实验法的原理和程序02第十章 实验法04第四节 实验法的优缺点一、实验法的相关概念(单选)P214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通过观察其后果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获得认识的一种方法。
【例子】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验证如下假设是否成立: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少年,如果能经常得到一个成人友好热心的忠告,他就可能避免犯罪。
因此抽取了一批孩子做了一个实验,孩子的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区都相同,并且在实验调查前测量到的“犯罪倾向”也相同。
先把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是控制组,一组是实验组,然后在4年时间,对实验组的少年进行一对一的忠告,而控制组的孩子没有这样做,研究人员在实验结束的若干年对孩子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忠告在少年犯罪中没有重大作用。
控制组——没有一对一忠告的孩子实验组——有一对一忠告的孩子实验刺激(主动造成其变化的自变量):忠告控制变量(加以控制保持其不变的自变量):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区因变量(随自身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犯罪倾向1.实验者:即实验研究以及参与实验过程的实验工作人员。
2.实验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1)自变量一般是试验中加以控制或者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
(2)因变量一般是实验中需要检测的随自身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3)在实验的自变量中,需要加以控制保持其不变的自变量称控制变量,主动造成其变化的自变量称实验刺激。
3.实验对象:是指实验中涉及的人们,他们是实验调查的群体或个人。
(1)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
(2)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控制组。
4.实验检测: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
二、实验法的特点P216实验法与访谈、观察等方法最主要的区别是,它通过控制情境和变量来研究社会行为及社会现象的变化,以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法PPT课件
![实验研究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0c9c9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3.png)
❖ 1、实地研究:自然实际的环境下衡量自变数与 应变数,但却不操弄变数的一种研究方法。
❖ 特性:(1)自然环境中从事现象的研究
❖
(2)多种资料收集方法
❖
(3)对象一个或多个实体
❖
(4)有实验设计无实验控制
❖
(5)要了解所要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
❖ 本例研究者所操弄的变数为“称赞”、“批评”,此变 数成为实验变数,通常有成为自变数(自变量),因这 个变数的操弄而发生改变的变数(创造力)则成为应变 数(应变量)。
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
实验研究法的特性
❖ 1、研究工作者是在人为设定的环境中进行 ❖ 2、将受试者分成实验组及控制组 ❖ 3、研究者操弄自变数,并观察它对应变数
实验法的分类
❖ 2、实地测验、实地实验研究:自然现实的环境 下,研究者尽可能控制其他变数,且对变数予以 清楚定义,以观察其变化的一种研究方法。
❖ 是一种将实验室实验延伸到组织社会的真实世 界,架构一个比人造的实验室更实际的环境的研 究。
❖ 特性:除有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外,与实地研究 相同。
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
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
❖ 6、统计资料的回归现象:当挑选某些极端 的受试者参加研究调查(实验)。会发生 所得资料有回归现象(倾向中立)
❖ 7、实验者退出或流失:在长期性纵向的研 究时,各组成员的退出、流失将会降低研 究的内部效度
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
实验法之范例
❖ 《教师称赞行为与学生创造力之关系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PPT课件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a6f0262b160b4e777fcf60.png)
访谈法,也称访问法,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收集资 料的方法。访谈法是指调查员通过有计划地与被调查对象进 行口头交谈,以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访谈的 过程实际上是访问者与被访问双方面对面的社会互动过程。
二、访谈法的特点
1、可以双向沟通。2、控制性强。 3、实用性广。 4、成功率高。 5、受调查员的影响大。 6、匿名性差。 7、调查成本大。
反馈调查、补充调查、追溯调查、追踪调查 5、按收集资料手段分类:统计表格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5/40
五、社会调查的实践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 ①选题、计划阶段
初次社会调查,选题应注意(题目适中、调查可行、有成熟的思考, 即比较熟悉的领域。选题适中,小题大做、细做做深入,需要的精力和资 源相对较少;没有条件问卷调查,可以典型调查,这类调查生动真实,如 果所选典型很有代表性,结论是有价值的)。 ②调查阶段
14/40
实地观察法
六、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造成观察误差的因素
1、在观察主体方面的因素
思想因素、知识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
2、在观察客体方面的因素
客观事物发展不成熟;被观察者的反应性心理和行为; 人为制造的假象。
(二)减少观察误差的对策
1、提高观察人员的素质、知识水平和观察能力。
2、尽可能避免观察活动对被观察者的影响。
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如何结合,文献资料是面,实地考察是点;前者 系统、全面,有统计规律;后者有特点,有轨迹变化,可供深度分析;两 者结合能有力解释。 ③研究阶段
注意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掘资料中的信息并为后续深入研究寻找路径。 一般应进行相关度检验,抽样样本的代表性,误差在5-10%效果较好 ④总结阶段
社会调查方法ppt
![社会调查方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56f4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c.png)
03
社会调查的步骤
确定调查主题和目的
总结词:明确性
详细描述:在开始任何社会调查之前,必须明确调查的主题和目的。主题和目的 决定了调查的范围、方法和所需资源。
设计调查方案和工具
总结词:合理性
详细描述: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方案和工具。这包括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和制定详细的 调查计划。
监测政策执行情况
政策评估可以用于监测政策执行情况,了解政策 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3
提供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
基于政策评估的结果,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 者提供建议和改进措施,促进政策的不断完善和 优化。
学术研究
探索社会现象和规律
学术研究是探索社会现象和规律的重要途径 ,通过社会调查可以收集相关数据,为学术 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观察法可以是有结构或无结构的,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语言、表情和互动来了解他们的态度、需求 和偏好。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直观和真实的数据。
实验法
总结词
实验法是一种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检验 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调查方法。
VS
详细描述
实验法通常涉及将参与者分为实验组和对 照组,并通过改变实验组的某些条件来观 察结果的变化。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测试不 同因素对特定结果的影响。
系统性原则
社会调查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确保 数据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可行性原则
社会调查必须考虑实际可行性和可操 作性,确保调查的顺利进行和社会资 源的合理利用。
02 社会调查的主要方法
问卷调查法
总结词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以问卷形式向特定 人群发送并收集数据的调查方法。
详细描述
问卷调查法是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 以书面形式向目标人群发放,并收集 他们的回答和意见。这种方法可以大 规模地进行,以便快速收集大量数据 。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ppt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d9d2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4.png)
哲学基础 研究范式 逻辑过程 理论模式 主要目标 分析方法 主要方式 资料收集方法 研究特征
其特征就是控制情境与变量来研究社会行为与社会现象得 变化,以建立变量间得因果关系。
三个基本要素: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与后测;自变量与因变 量。
三、实验法
前测(pretest):实验研究中在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之前进 行得测量。
后侧(posttest):实验研究中在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之后 进行得测量。
三、社会学研究得范式
社会学三大范式:
社会学研究范式(风笑天):
社会事实范式:以迪尔凯姆得方法论思想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代表, 强调社会现象得客观性,强调对宏观得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规 范进行研究,在社会结构层次与文化层次探讨社会得本质属性。
社会定义范式:以韦伯得思想与符号互动论为代表,强调社会现象得主 观性质,认为宏观得社会现象都就是人们主观定义得,强调在微观层次 研究人们如何建立社会并在社会中行动得。
社会行为范式:以行为科学得方法论为代表,强调对个人得社会行为进 行客观精确得分析,主张用经验或实证得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认为事 实范式过于抽象,限于宏观层次,而定义范式过于主观,限于微观层次,强 调对人外部行为得经验观察来认识社会现象得因果关系。
一、研究得逻辑过程
“科学之环”原理
一、研究得逻辑过程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就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三、社会学研究得范式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完整版PPT课件讲义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完整版PPT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3c5c46bbceb19e8b9f6ba04.png)
年龄→ 经济状况→上网 年龄→ 文化水平→上网
Eg2.住房拥挤→家庭冲突
第3章 调查设计
3.3 时间框架
二、纵向调查(Longitudinal Survey)
1、含义
2、适用
探索性调查? 描述性调查? 解释性调查?
3、分类
•趋势研究:Trend Study 不同时间点上测量内容和方法的可比性
•同期群研究:Cohort Study 人口特征组研究 •同组研究:Panel Study 跟踪研究
Eg.1家庭代际关系研究
Eg.2 顾客对彩电的购买倾向
Eg.3 哈南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Eg.4 哈市下岗工人家庭生活状况
第3章 调查设计
3.2 分析单位(Units of Analysis)
二、分析单位的类别
1、个人 2、群体
➢初级群体,次级群体 ➢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网缘群体
错误写法:第9组 对本科阶段学科的分类:A、自然科学 B、工程技术科学 C、人文 社会科学
国内的社会调查教程一般只注重社会调查的技术问题,社会调查 的伦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际上,由于社会调查的对象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而这些现 象和问题涉及到的对象都是有思想的社会单位(个人、群体和组 织),所以,在社会调查的各个阶段,都应该考虑伦理问题。 这部分内容可以参见E Babbie的论述。《社会研究方法》(下), 2000:106-132。
探求因果关系 研究假设→→收集资料→ 检验假设→ 解释社会
3、与描述性调 查的区别
研究内容: 数据处理方法:
第3章 调查设计
3.2 分析单位(Units of Analysis)
一、分析单位的内涵 社会调查中的研究对象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PPT课件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5636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d.png)
系统性:社会调查按照 直接性:社会调查直接 定量性:社会调查运用
一定的程序进行,包括 从被调查者那里获取第 定量的方法分析资料,
准备、实施、分析、总 一手资料,具有直接性。 揭示社会现象的数量特
结等阶段,具有系统性。
征。
社会调查目的与意义
目的 描述社会现象的状况,包括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缺点
标准化程度低,分析困难; 受访谈者影响较大;时间 和人力成本高。
观察法
定义
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研 究对象的行为、活动、环 境等收集资料的一种研究 方法。
优点
直观性强,可获得真实资 料;不受研究对象限制; 可重复观察,验证结果。
缺点
受观察者影响较大;难以 控制外部变量;时间和人 力成本高。
实验法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 性统计、推论性统计和多元统计分 析,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数据可视化
通过图表、图像等形式将数据 呈现出来,便于理解和解释。
调查质量控制与评估
01 02
质量控制
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和操作规范,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建立数 据质量核查机制,对数据进行多次审核和校对;采用先进的调查技术和 工具,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实证主义理论在社会调查中的应用
实证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调查通常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等, 收集大量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来揭示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规律。
解释主义理论
解释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解释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和行为所构成的,强调对社会现象的主 观理解和解释。它关注个体的经验、意义、动机和行动,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对个 体行为的影响。
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件
![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a1c3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1.png)
特点
能够揭示因果关系,验证假设的有效 性;实验条件可控,结果可重复验证; 但实验环境与真实环境可能存在差异, 影响结果的推广性。
04
概念测量的实践应用
社会现象的测量
总结词
社会现象的测量是概念测量的重要应用之一,它通过量化手段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详细描述
社会现象的测量通常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如调查、统计等,对社会现象的数量、分布、变化等进行描述和解释。 例如,通过人口普查了解人口数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基本情况,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人们的价值观、行为习 惯等。
03
测量工具与技术
问卷调查法
定义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以问卷 形式向特定人群发送并收 集数据的调查研究方法。
特点
覆盖面广,可以大规模实 施;结构化设计,便于量 化分析;标准化程度高, 便于比较研究。
实施步骤
设计问卷、选取样本、发 放问卷、回收数据、统计 分析。
观察法
定义
观察法是一种通过直接观察研究 对象的行为、语言、表情等来收
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为概念操作化 和测量提供更多新的方法和手段。
综合研究方法
未来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以提高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THANKS
感谢观看
社会指标的测量
总结词
社会指标的测量是概念测量的又一重要 应用,它通过制定和运用一系列指标来 衡量社会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为政策制 定和社会管理提供依据。
VS
详细描述
社会指标的测量通常采用综合性的指标体 系,如人均收入、教育水平、医疗保障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和分析,了解社 会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例如,通过人均收 入指标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 平,通过教育指标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教育发展状况等。
第六讲市场调查方法之实验法
![第六讲市场调查方法之实验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09af8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a.png)
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美国一家咖啡店准备改进咖啡杯的设计,为此进行了市场实验。首先,他们进行咖啡杯选型调查,他们设计了多种咖啡杯子,让500个家庭主妇进行观摩评选,研究主妇们用干手拿杯子时,哪种形状好;用湿手拿杯子时,哪一种不易滑落。调查研究结果,选用四方长腰果型杯子。然后对产品名称、图案等,也同样进行造型调查。
由于市场现象与自然现象相比,随机因素、不可控因素更多,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各种因素都会对市场发生作用,因此,必然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完全相同的条件是不存在的。
实验的方法是从自然科学的实验室试验法借鉴而来的,因而最接近科学实验法,但由于实验中受控制的自变量还不可能包括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所以其结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因果关系,但是必然存在着调查误差。这种误差有办法计算,也有办法降低,但不能消除。
一、实验法的概念
存在相关关系 发生存在适当的时间顺序 不存在其他可能的 原因性因素
推断因果关系存在的条件
变量间按照某些可预见的方式一起变化。如广告与销售量、价格与销售量。
调查人员必须能够证明变量A在变量B之前发生。如证明价格变化发生在可观察到的销售量变化之前。
在许多营销实验中最难证明因变量的变化不是实验变量以外的因素引起的。如广告增加随之销量增加,但有可能是受其他因素影响。
实验法的最大特点,是把调查对象置于非自然状态下开展市场调查。可提高调查的精度。
二、实验法的特点
例如,市场营销人员可能会控制广告信息(即在一个同质市场中运用不同的广告信息),从而确定广告信息对销售的影响。
第6章 调查法与实验法ppt课件
![第6章 调查法与实验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26e04c52ea551810a6877e.png)
1. 实验研究法的基本概念
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是一种受控的研究方法,通过一个或多个 变量的变化来评估它对一个或多个变量产生的效应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一般的 做法是研究者预先提出一种因果关系的尝试性假设, 然后通过实验操作来进行检验。
实验研究的主要概念
变量、实验处理与实验变异、前测与后测、实验组 与对照组、配对与随机化。
1. 实验研究法的基本概念
实验研究的例子—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
24英里/小时 32.5英里/小时
自变量:他人在场 因变量:行为效率 外源变量: 天气、路况、风力、 被试状态等
特里普里特(M.Triplett)研究发现,当别人在场,或参 加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
❖ 电话调查 传统的电话访谈、计算机辅助的电话访谈
❖ 人员调查 入户访谈,拦截访谈、计算机辅助的个人访谈
❖ 邮寄调查 普通邮寄调查和固定样本的邮寄调查
2.1 电话调查
传统的电话访谈 向被调查者样本打电话并提出一系列问题。 采访者用纸面问卷和笔记录下被调查者对问 题的答案。
计算机辅助的电话访谈(CATI) 从一个中心地点,利用存储在计算机中的问 卷来收集信息,即由计算机来帮助调查人员 提问并记录被访者的回答。
1. 实验研究法的基本概念
引子例子
反之,如果公司的目标定得比较高,比如说300万, 那么方案A就像是少赚了100万,而B要么刚好达到 目标,要么少赚200万,这时候两个方案都是损失, 所以员工反而会抱着冒冒风险说不定可以达到目标 的心理,选择有风险的投资方案B。 可见,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改变盈利目标来改变员 工对待风险的态度。
实验处理和实验变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6
3 经典实验——实验法的要素
经典实验通过对实验组与控制组做前测 及后测,来检验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效 果。
三对主要成分:
(1)自变量与因变量; (2)前测与后测; (3)实验组与控制组(对照组)。
研究活动本身可能改变研究对象特质的展现。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9
3.1.3 实验组与控制组
消除实验本身影响的首要方法是采用控制组。 实验室实验法很少只观察接受刺激的实验组, 研究者往往也观察未受实验刺激的控制组。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的启示和控制组在 方法论中的意义。
第十章 实验法
4
1 导言
实验是控制检验因果过程的卓越工具。 实验:行动——后果 选择受试者——刺激——观察他们的反应 实验的普遍性——做菜、骑自行车、学电
脑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5
2 实验法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解释性研究:验证范围有限、界定明确 的假设
青少年暴力倾向与媒体宣传,对日本人的态 度与电影
第十讲 实验法
1
Hale Waihona Puke 讲的位置调查研究:最常用,通过询问问题收集资料。 实验法:对控制的要求最严格,让我们更完整地了
解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逻辑。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法、利用现成的统计资料、历
史档案 实地研究:参与到研究对象当中,进行更密切的观
察和更全面的理解。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2
医学用药。
控制组的另一个作用:排除实验过程中外在事 件的影响。
一个以上的控制组的设计。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0
3.2 实验法基本结构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1
3.3 双盲实验
实验过程中先验偏见的存在。实验对象 的偏见与实验人员的倾向。
排除偏见——不论受试者或实验主持者 都不知道谁属于实验组或控制组。
本讲目的
一种特定的观察方式 可广泛应用于其他观察的研究逻辑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3
本讲主要内容
1.导言 2.实验法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3. 经典实验——实验法的基本要素 4.如何选择受试者 5.误区和实验设计的变体 6.实验法举例 7.实验法的优缺点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6
4.2.3 配对方式
制作一个由所有最相关特征组成的配额矩阵完 成全部配对过程。
西 北 是 个 好地 方,人 杰地灵 ,尤其 是在陇 东高原 平凉的 华亭小 城,那 里风清 , 云 白 , 山 清,水 秀不但 有悠久 的诗歌 传统文 化,地 域独特 的韵味 ,还有 人们特 有 的 纯 朴 善 良都会 让那方 神秘的 土地上 常常诞 生性灵 ,田园 的诗人 。 ?就 像谢 冕 老 师 所 说 的“诗 歌是名 族的心 灵,是 时代的 脉搏, 当我们 的身边 充斥着 物欲的 诱 惑 , 当 精 神、思 想的价 值受到 普遍的 质疑时 ,诗歌 就是一 种拯救 。”再 次捧着 张 彩 虹 的 诗 集《细 数花开 》心里 顿时浮 现出一 个女子 妙曼的 身影, 她就是 我的老 乡 文 友 , 是 在我魂 牵梦萦 的陇东 平凉华 亭生活 的女诗 人张彩 虹。这 本诗集 是由《 团 结 出 版 社 》出刊 的,里 面收录 着彩虹 对诗歌 的热爱 ,痴情 ,对亲 情友情 爱情的 精 美 绝 伦 的 描摹。 轻轻翻 开,就 感觉是 她在给 你诉说 。虽然 同她只 有短暂 的一面 之 缘 , 但 是 她却永 远的留 在记忆 里,也 将同她 美丽的 诗歌一 起住扎 进我的 心田里 。 我 们 知 道诗 是从诗 人内心 里流出 来的情 感,是 血与泪 融合的 结晶。 这也是 我 写 作 这 么 多年以 来一点 小小的 体会。 对于好 的诗歌 ,我除 了欣赏 ,感受 其中的 韵 味 美 , 更 多的是 走进作 者的心 里,感 受她创 作时的 思想内 涵。 再 一 次 轻轻 捧 读 着 《 细 数花开 》我被 诗人美 妙的字 句和睿 智的灵 感所吸 引。诗 人彩虹 的每一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8
3.1.2 前测与后测
在最简单的实验设计中,受试者首先作为因变 量接受测量(前测),然后接受自变量的刺激, 之后作为因变量再接受测量(后测)。
因变量前后测之间的差异,被视为自变量的影 响力。
测量态度问题时面临的效度问题:
测量,受试者猜测实验者的目的,“清理”答案。
概念,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 验对象和参与实验的参观人员来说都是 未知的。
罗森塔尔实验。
匿名评审制度。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2
4 如何选择受试者
实验主持人请学生选修他或她的课程以 参与实验,或者在大学报纸上刊登广告 来招募受试者。
受试者参与实验,可能有报酬,也可能 没有。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7
3.1.1 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量。因变量往 往是研究所测量的变量。二者具有相对性。 自变量是实验中的刺激因素,它或有或无,通 常,是具有两种属性的二分变量,即通常只有 两个取值:有和无,即给予实验刺激或不给予 实验刺激。 实验研究的中心目标是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系,即考察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影响。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3
4.1 关于推论的难题及探讨
对象一般是大学生,如何推论到一般民 众的行为与态度?
描述与解释——与一些具体特征相比,社会 过程与因果关系模式似乎更容易展开推论, 而且更加稳定。
一般而言,一组受试者是否能代表更大的总 体并不比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的相似更加重 要。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4
4.2.1 概率抽样
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形成两组。 因为样本量的要求,对于比较大的人群,
实验法很少采用概率抽样。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5
4.2.2 随机化
要使实验组与控制组具有可比性,随机 化是最一般的方法。
随机数表?系统抽样?不管用哪种方法, 招募到全部受试者之后,实验主持人可 以随机地把受试者分派到实验组或控制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