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范文四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范文四篇再次翻开《中国哲学简史》,我首先看的是老子这章。
因为最近在写道德经的解读,兴趣在这里。
兴趣是读书最大的推动力。
1、解开一个迷,道德经这本书比孔子的年代要晚。
我们都知道孔子向老子求教的故事,所以会认为道德经是比孔子更早的东西。
不过按冯友兰的考证,不是这回事。
他认为《道德经》这本书固然可能有老子的一些话在里面,但有可能这本书并非他一人所撰写。
我所要坚持的,只是说,整个地看来,这部书的思想体系不可能是孔子以前或同时的产物。
冯友兰认为,这书比孔子的时代要晚。
这解开了我的一个疑问。
我发现道德经很多内容,实际上是跟孔子唱反调的。
比如,孔子主张圣人应该以仁为本,而老子则说: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如果道德经的确成书于孔子之后,这种唱反调就容易理解了。
2、物极必反:自然的不变规律老子认为,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
这不是老子的原话,而是中国的成语,它的思想无疑是来自老子。
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和"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这构成一条自然规律。
所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二章)。
所有这些矛盾的说法,只要理解了自然的基本规律,就再也不是矛盾的了。
但是在那些不懂这条规律的一般人看来,它们确实是矛盾的,非常可笑的,所以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第四十一章)知道这个道理,有两个最直接的好处:1、好处一:当你处在低谷的时候,你知道物极必反,你对未来会更有信心。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
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
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
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
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
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
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
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
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
……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
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意识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
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
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
2023年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_2
2023年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23年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刚读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我没有看过其他人写的中国哲学史,只是从《陈寅恪讲国学》中了解到,陈寅恪对冯友兰的这本评价非常高,觉得它真正发挥了"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客观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
虽然没有对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态度的客观、公正,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浅显、清晰流畅的语言,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著名学派(儒、道、墨、法、阴阳、佛、新道家、禅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
他不对读者的判断施加任何影响,态度严谨、风格朴实,再加上简洁语言的魅力,读起来没有任何压迫感。
任何人读完后,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认同的学派,去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
不管作为一位哲学史研究者还是作为书的作者,冯大师的这种风格,都是值得推崇的。
也难怪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里,堪称最经典。
因为书叫《简史》,所以对各家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平都没有做深入的介绍。
单从入门角度来看,已经能勾起人的兴趣了。
在看书之前,我不知道儒学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视和新的阐释,也不知道禅宗原来是佛学和道家的结合。
老庄学说宏大但晦涩隐秘,向郭注解却把老庄哲学解释得非常高明而又进步,让我想要深入探究。
道教的产生原来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引发了大众对民族宗教缺失的愤怒感。
新儒学和先秦儒学差别非常大,到底哪个更高明众说纷纭。
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个人独立意识的追求,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缺乏才显得可贵吧。
冯大师说,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学科。
我可能在这方面比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纪了,才发现自己渐渐开始选择性地去相信和实践某些哲学学派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清晰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西方客观主义、自由主义为主。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4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4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1寒假我反复仔细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特别费劲。
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识又生疏的说不清的感慨。
如今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熟悉和感悟与大家共享如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慧而有才智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
由于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肯定不聪慧,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肯定就聪慧。
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才智因此去追求和喜爱才智的学问。
所谓哲学的才智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才智的那种才智。
哲学家们讨论哲学问题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力,而是为了哲学本身。
换言之,才智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
我们永久不行能占有才智,至多也只能做到喜爱和追求“才智”。
正如书中所说,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学问,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
详细而言,学问或者科学学问是我们熟悉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喜爱才智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才智本身。
我感觉,人应当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才智地生活;应当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名贵的品行,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或答应以不关怀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当不关怀哲学,由于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抱负,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关怀的问题。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肯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
学习哲学就是“上路”。
踏上爱才智的思想之路。
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
由于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久不会过时。
他们为后人供应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通过阅读我还了解了冯友兰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学思想,了解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进展的历程的大致进展历程,了解了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间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3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刚读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我没有看过其他人写的中国哲学史,只是从《陈寅恪讲国学》中了解到,陈寅恪对冯友兰的这本评价非常高,觉得它真正发挥了"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客观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
虽然没有对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态度的客观、公正,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浅显、清晰流畅的语言,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著名学派(儒、道、墨、法、阴阳、佛、新道家、禅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
他不对读者的判断施加任何影响,态度严谨、风格朴实,再加上简洁语言的魅力,读起来没有任何压迫感。
任何人读完后,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认同的学派,去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
不管作为一位哲学史研究者还是作为书的作者,冯大师的这种风格,都是值得推崇的。
也难怪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里,堪称最经典。
因为书叫《简史》,所以对各家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平都没有做深入的介绍。
单从入门角度来看,已经能勾起人的兴趣了。
在看书之前,我不知道儒学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视和新的阐释,也不知道禅宗原来是佛学和道家的结合。
老庄学说宏大但晦涩隐秘,向郭注解却把老庄哲学解释得非常高明而又进步,让我想要深入探究。
道教的产生原来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引发了大众对民族宗教缺失的愤怒感。
新儒学和先秦儒学差别非常大,到底哪个更高明众说纷纭。
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个人独立意识的追求,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缺乏才显得可贵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一作者及著作信息1作者信息冯友兰(1895- 1990)字芝生。
河南唐河人。
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
1915 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和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等职。
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
1946年曾赴美国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校务委员会)主席。
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1952 年后- -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常务委员。
并曾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中国哲学史新编》、《三松堂学术文集》等。
论著已编为《三松堂全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著作信息此本《中国哲学简史》作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二版1997年12月第二次印刷,冯友兰著,涂又光译,是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过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又经其学生涂又光据英文翻译为中文。
中国哲学简史,顾名思义,就是一本简述中国哲学史的册子,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
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具足。
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
惟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随精而语焉犹详也。
”’虽说是简史,但是冯友兰先生却也把论文联盟整理两千年来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在书中铺开,如一幅小,的画卷,画中,但凡可以在中国哲学史上留名的人、著作、思想、学派,无不在画心中留下一笔。
一幅小小的画卷,却也勾勒出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与思想发展的线索。
全书,冯友兰先生用了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2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2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1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先生对于宗教的认识是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即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等。
可以看出任意一个伟大的宗教内核必定有一个哲学体系的加持。
现实中对于宗教的贬低化应该是片面地只看到了宗教的迷信层面而未注意到它的教义、礼仪和体制。
因此冯先生描述哲学的两大特点:其一是系统性,其二是具有反思性的。
人作为思考主体进行思考的时候,经常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限制和影响,特定的生活中,体悟生活和生命便会有特定的方式。
所以在哲学中会有一定的强调、一定的省略,组成了哲学的特点。
而中国的哲学之所以发展至今日,与其中国的背景因素不无关系。
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地理、经济背景,冯先生在第二章开篇引用了《论语》(《雍也》第二十一章)里的孔子的一段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冯先生引用此话将中国文明与两希文明(希腊和希伯来)做对比,希腊文明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身处于地中海,扼守连接欧洲和小亚细亚的咽喉。
因此从古希腊从开始至雅典时代,对于商业十分看重,除了有北面的山区,其中有马其顿人、色雷斯人,雅典的城邦面临大海,有着海洋民族的特性。
而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只有一面靠海,而且从古至今中国人下远洋的次数并不多,例如徐福东渡到日本为秦始皇求丹药,还有作为中国远洋团队上的创举郑和下西洋。
因此东亚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国是土地式文明,而非海洋式文明。
开篇的山和水是不是有可能分别暗指的便是中华文明比做乐山,更为静态,西方的动态的海洋文明比做乐水,更为动态。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
因此在古代的中国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
在中文里,“普天之下”和“四海之内”都是表示“世界”。
但是对于希腊人,一直处于海洋国家会不明白,居住在“四海之内”(比如说,住在克里特岛上),怎么就是住在“普天之下”。
从孔子的时代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思想家们从来没有到海上冒险的经历。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10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10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一孟子曰:“扬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句话是孟子对杨朱的评价,也侧面表达了杨朱的根本思想之一:“轻物重生〞。
那么,我们是否要做到轻物重生呢?在答复下列问题之前,我想我们得讨论一下“物〞与“生〞。
“物〞即为物质。
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物质的影子,如:金钱、名利、地位、珍贵的物品等,他们都是物质。
物质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无疑是巨大的: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能否行驶更大的权力,能否满足自我的虚荣心等这些都与物质息息相关。
假设说,物质消失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寸步难行。
于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生〞。
“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们的生命。
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没了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
就仿佛是失去水源的鱼,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见,“生〞确实比“物〞更重要。
那么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是从何而来了。
只是,我对此仍有点异议。
我认为,还有比“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顾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还有比生命更贵重的东西,所以有些灾祸我不躲避。
这里孟子所说的比生更贵重的东西,就是指“义〞。
“义〞的解释繁杂多样,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尽相同,但肯定会有相同的一点——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假使让一位有“义〞的人去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苟且,违背他们内心的事,那么他们一定会觉得生不如死。
故此,在这种情形中,“义〞更重于生。
每一个人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都应该是心中的道德底线。
国家的耻辱,灭亡,使得屈原纵身投入汨罗江,这也是屈原“义〞的表达。
所以,我对于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并不认同。
当“生〞与“物〞出现了碰撞时,“生〞比“物〞更加贵重,那些因钱财的短暂失去,偏激之下自杀了断的人,死的并不值得;而当“生〞与“义〞擦出了火花,那么“义〞要更领先于“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质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灵魂的人,也不值得!我们应该做到“轻物重生〞,但更应该做到“轻生重义〞!这就是我的观点。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的经典之作,这本书打通了中学以来学习的孔孟之道、老庄哲学以及历史书里“新儒学”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零散知识和概念,按中国哲学发展演变的脉络进行了讲解。
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进行了一场思想的奇妙之旅,让我对中国哲学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生和世界有了更多的思考。
中国哲学的发展与中国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人们与土地打交道,土地厚重,农民淳朴保守,崇尚古制度,不爱创新变革。
读书人等“士”也来自地主阶级,地主靠农民耕地生计,所以这些读书人也是农人的思想家,发的是农民之声。
老子非常崇尚农民的生活状态,所以他认为应该返璞归真。
这也反映了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注重实际、贴近生活。
春秋战国之前,中国只有“官学”,只有贵族才能受教育。
但是社会制度瓦解之后,官方的受过教育的人散落民间,“吏”“师”分离,各派哲学家因有私学而兴起。
比如军事家、武士流落民间,被称为“游侠”,“儒”和“侠”本都是依附于贵族的专门人士,他们自己也属社会的上层。
但后来的儒生继续来自上层和中层,侠则更多来自社会下层,此后经过发展形成“墨家”。
普通百姓眼中,典制礼乐都是奢侈的繁文缛节,没有丝毫用处。
所以墨子和墨家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批判传统典制和对它加以粉饰的孔子与儒家。
墨家认为要实行无差别的爱,但是为使民众实行兼爱,不仅要有宗教规范,还要有政治的规范(一些外力),墨子认为,国家权威来自于民众和天志,国君的任务应该监察民众,对实行兼爱的予以奖赏,不实行的予以惩罚。
为实行这种监察,国君要有绝对权威。
他认为,国君是顺应民众意愿而产生,以免民众陷入无政府主义状态。
所以墨子认为国家必须是极权主义的。
墨子的观念也反应了当时政治混乱的局面,民众对中央集权的呼唤。
孟子的国家起源理念与墨子不同,墨家认为国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有用,而儒家认为国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应该存在。
国家是一种道德体制,国家的领袖应当是社会的道德领袖,圣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主,孔子对儒家的解释仅限于个人品德修养,孟子则把他推广至政治和治理国家的范围。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第一篇:《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辩者擅辩,名家留名——小议名家思想与影响在中国早期诸家实用性思想中,充斥着成人以及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然而此间我们却惊喜的发现有一家的言论独辟蹊径,卓尔不同。
他们热衷于解析名实,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矛盾世界,却不思议进入了哲学的中心。
他们是擅辩的辩者,他们是留名的名家。
从名家又称为“辩者”,我们就能推敲出,这是一群擅玩文字游戏,耍弄嘴皮子功夫的人。
他们往往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在与人辩论中,常对别人否定的加以肯定,而对别人肯定的又加以否定,以此而著名。
他们会在不同条件下对法律条文做不同解释,使人无以辩驳,故有“坚白、无厚之词章,而宪令之法息。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扰乱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也因此为名家招致了包括道家、墨家在内的不少非议与批判。
其实名家对于文字的解释本没有错,而他们的思想恰好为过于实用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补充了理性逻辑的一面。
关于名家思想核心的“名”“实”问题,名家两个代表人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惠施主张“实”的相对性,强调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
“连环可解”就是分别从树木和桌子的角度分析,将“破坏”和“建设”这一对矛盾体联系起来。
公孙龙主张“名”的绝对性,同柏拉图的理念论产生了惊人的契合,具有形而上学性质。
实际上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在“白马非马”的论述中,他分别从词语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加以论证,这种逻辑的缜密性即使在当今社会也不容小觑。
名家未能保存自己的学派而发展下去,在后人看来似乎影响力远不如道家墨家等那么大,实际上,名家在当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以至于他们的核心主张“名”“实”渗透进了道、墨两家的思想之中。
《道德经》开篇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实际是在以自己的理解论证名家思想,从区别“有名”和“无名”开始,提出了“道”这一形而上的理念,并以此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因此,名家关于“名”“实”的论述实际上跳出了现实世界,大大提升了哲学的思考范围。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于千万本书中,只一眼,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看到了这本列在书单中的书,书被翻的破旧,边边角角都毛毛躁躁,随意翻到一页,内容还算吸引自己吧,但它短小精悍,书名又涵盖中华漫漫哲学之史,一定该有过人之处。
作为一个从小就对奇幻科学充满向往的小孩,自然是一路选择理科而成长学习,对历史也还算喜爱,但政治就没有任何想法。
第一次接触哲学时,它还只是涵盖在政治这门学科中,哪怕从小就接触诸如三观、人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类的思考和问题,也从始至终觉得哲学是一门既抽象又无聊的学科,也总觉得它研究的问题离我们那么远,哲学家大概是一群最无聊的人吧!所有的无趣与误解大概都是从不了解开始产生的。
而《中国哲学简史》作为作者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时的英文讲稿,不仅是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首选入门书,也是如我这般门外汉了解哲学的首选书。
冯友兰,可谓当之无愧的大家,聊聊几笔,将洋洋洒洒的几千年中华哲学史汇集在区区二十八章之内,英文著作,更是佩服啊!自序有云: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请单也。
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
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这本书书名虽然是《中国哲学史》,但其实也是总体概括写了中国文化史,因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而文化的传承也是依托这些经典,那是中国人的根子,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就起源于那里,中国几千年来就浸淫其中,那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
因此说此书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并不为过。
并且这本书的最大价值是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哲学家,以及儒、道、佛和禅宗。
甚至利用前两章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大背景,这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及中国现代年轻人尤其有帮助。
读他的这本书,经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的很多观点我深以为然,比如: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的一种渴望。
(完整word版)《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概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安图三小周红新书名:《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页码:302 页内容简介: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
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学生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
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
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
读后感受:初读《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这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等等,尽管对哲学知之甚少,但书中所写"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这句话,可以大概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对哲学的态度,我的感情很微妙,仿佛"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如那不可触摸的皇冠,它的金光灿烂已在昭示着,是凡人不可侵犯的。
哲学,也被人称为所有科学的科学。
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心中的神圣感与畏惧感也油然而生。
在首章,"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实际上,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所循循教导的是"道"与"德",帝王之家讲求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普通人际交往中,也以忠义为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这种思想的灌输可通过许多的途径,即使大字不识一个,那你总会听说过岳飞的故事吧,岳飞其实此时也成了中国儒学所颂扬的道德的载体。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认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哲学始于思想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
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
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
”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
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
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
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
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
”这段话依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
“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所以做一个会“系统反思”的人,哲学就会离你很近。
哲学,始于问题。
(2)《中国哲学简史》,一本需要挑战读的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篇一: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哲学”这个词,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似乎不够了解, 它却充满神秘色彩。
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高尚, 很神圣, 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词。
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看这本书, 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 似懂非懂。
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领域, 令人仰视它。
很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 学了哲学能够使人变得聪慧, 脑子活、眼睛亮、措施多”, “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绪、给你措施”。
所以哲学给人带来魅力是无穷。
读了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发展有了认识, 原本部分迷惑也逐步有了答案。
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 中国人思想也不例外。
经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大家常说哲学是让人聪慧而有智慧学问, 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最大误区。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人并不一定不聪慧, 而学过哲学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慧。
实际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所以去追求和热爱智慧学问。
学习哲学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思想之路。
哲学史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过程。
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 不过哲学家们处理问题方法却永远不会过时。
她们为后人提供了多种多样可供选择可能方法。
放假时候, 父亲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
当初很不了解, 认为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
可能现在我们对读懂这本书极难, 不过我们能够领会到哲学庞大气场和魅力, 它能够让我们知道很多做人做事根本原理。
能够提升我们价值观和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 哲学功效不是为了促进正面知识, 而是为了提升人心灵, 超越现实世界, 体验高于道德价值。
书中还说, 人不需要宗教化, 不过人必需哲学化, 当人哲学化了, 她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现代社会, 面对期望与现实强烈冲击, 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求到内心安宁。
书中说: “教作用, 就是使人吧实际上已经不一样程度上在做事做完全? ? 一个人若是把她所明白完全做到了, 她就是圣人。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其实大一暑假期间,已经看了这本书,但是因为去法院实习的缘故,迟迟没有做读书笔记,回过头来刚好这学期进行二刷,读书笔记也就变得不可或缺了。
因为有了第一遍的基础,就不打算按照目录的顺序进行阅读,而是采取总分总的方式,分别阅读各家学说,希望能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摘录笔记以中国哲学背景为开头,包括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第三章各家的起源,接着就是开始对于各家的阅读摘录,以儒家为首,包括第四章孔子、第七章孟子、第八章荀子、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学、第十七章董仲舒、第二十三章到第二十六章的新儒家,然后以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为节点,接着阅读道家,其包括第六章杨朱、第九章老子、第十章庄子这道家的三阶段,还包括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的新道家。
主要的儒家和道家结束后,开始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的墨家、第八章的名家、第十二章的阴阳家、第十四章的法家、第二十一章的佛学和第二十二章的禅宗。
最后,以当下为焦点,世界为范围,阅读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第二十一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结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
那么,接下来总的读书心得也就按这个方式进行思考。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陆国家,由于是大陆国家且土地大部分适合耕作,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一切的源头都是农业,那自然就包括中国哲学。
在中国哲学中,对于宇宙的反应,本质上是对“农”的反应和看法,中国思想的主要两个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他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在同一轴杆都表达了对农的渴望和灵感,只是在方式上各不相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在哈佛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
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展示了中国哲学的智慧和魅力。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中国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1. 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冯友兰先生在书中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几个主要阶段,并分别介绍了每个阶段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
这种以时间为线索的叙述方式,使得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清晰明了,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的演变和传承。
同时,书中还重点介绍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发展变化,这两个思想在中国哲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深入分析,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的核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2. 化繁为简,易于入门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冯友兰先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了深奥的哲学道理,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
例如,他在解释“道”的概念时,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道”就像一条路,我们在这条路上行走,就能够到达目的地。
这种简单易懂的解释,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道”的概念,也让我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更加深入。
3. 与人智慧,醍醐灌顶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让我得到了智慧的启迪。
例如,在书中,冯友兰先生对“道”的解释让我深受启发:“道”是一种超越感官和理性的存在,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支配着宇宙万物的运行。
这种对“道”的解释,让我对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的存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书中对道家思想的介绍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道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这种思想让我明白了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过于执着和强求。
4. 只作阐述,少做评判在书中,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的各个流派和思想进行了客观的阐述,而很少对它们进行评判。
这种客观的态度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哲学思考的重要性。
读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读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读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读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篇一假期我反复认真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
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
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所谓哲学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智慧的那种智慧。
哲学家们研究哲学问题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力,而是为了哲学本身。
换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
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
正如书中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
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
我感觉, 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
学习哲学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
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
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2023年《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6篇
2023年《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6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大概不知道哪里来的心血来潮,然后一门心思的寻找哲学方面书籍要阅读。
经过网上查询,朋友推荐,终于选择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然后当即在网上选购,坐等到货。
速度蛮快,然后拿到书的那一刻,欣喜若狂。
然后就翻开《中国哲学简史》,沉入到其中,了解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思想,去思考相关问题。
我想,哲学的魅力,更多的是,精神境界的提高。
后来,了解到作者冯友兰先生写这本书是在国外。
学生根据其日常授课进行整理,编纂了此书。
一开始只是英文版,先后翻译成很多语言。
后来才翻译出了中文版,带到国内。
《中国哲学简史》一经问世,立即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是热爱。
成了很多外国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国人了解古代诸子百家的好书籍。
好的书籍,我当然要涉猎一番。
书中讲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以及诸子百家的起源,分别讲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名家,墨家,阴阳家,中国佛学、禅宗。
还有,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的发展和状况。
总体来说,本书按照时间节点,叙述了很多的百家思想。
可读性,可观赏性、可操作性极强。
是研究哲学的人不可多得的工具书,能够开启和萌发相关思维。
说实在的,我不懂啥事哲学。
之前一直在阅读古典书籍,虽然读的都是精简版,但是其中心思想,还是能够了解和掌握的`。
我一直渴望通过阅读古代书籍,能够窥探一丝智慧,萌发我愚钝的思维。
去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知道古今人生的规律。
直到我阅读《中国哲学简史》,发现其实有很多苟合之处。
正如《周易》一样,其实讲究物极必反,万事万物顺着规律去推进;《道德经》的精髓莫过于,有和无,无为而治,讲究唯心。
而儒家历经好几个阶段,所推崇的是想就是“三纲五常”。
这也是我经常跟朋友聊天讲述的,“君臣、父子、兄弟”和“仁义礼智信”,儒家对于周朝礼法的继承和发扬,起到了很多积极的作用,后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思想成为治国理邦的规则。
概览诸子百家,领略那个事情人们的思想,对于我来说,能够细致的静下心来去琢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想要了解中国,必先了解中国文化。
了解中国文化,哲学则是不可逾越的。
自古至今,一国之文化涵养,必发端于其哲学思维,一国之哲学成就,必见诸于其文化底蕴。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史,有着浩如烟海的历史表象,但是,《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却能将其一一罗列开来,并从本源的角度解读中国文化。
这是我所读过的最系统、最有底蕴的一部书。
友兰先生的这本书一出版便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这不仅是因为它的系统性,更以其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而被誉为了解中国哲学最值得选择的入门书籍。
认真读完之后,我对于中国哲学的脉络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本书的系统之处也正在于以脉络究细节,以中国文化的主线来论述中国哲学的表现。
友兰先生写这部哲学史,是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所以这本中国哲学简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儒家、道家、法家、佛家等等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思想,在这本书中都有涉及,下面就一一论述。
儒家思想历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正统,也被历代统治者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
但我认为封建统治者在利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时,对儒家思想做了大量歪曲。
统治者们大力宣传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甚至汉朝的董仲舒把儒家思想归结为“三纲五常”,提出“君权神授”。
宋朝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些和孔子时代的儒家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片面强调儒家思想中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方面,而对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仁义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德原则置之不顾。
孔子是一个道德完美的圣人,但他却并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青睐,一生也没有找到实现政治抱负的地方,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理想和现实的不合拍。
孟子思想是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孟子这里,儒墨两家的分歧出现了:儒家强调爱有区别,可以爱父母,爱众人,但爱父母和爱众人是有差别的,墨子则坚持认为爱众人和爱父母没有差别。
墨子提出兼爱、爱无等级、爱无差别,虽然有空想成分,但从中可以看出墨家代表的是底层人民的利益。
文化是有阶级划分的,包括孔孟在的主流学派所宣传的仁爱,成了统治者愚化百姓、达到统治目的的理论托词,而非真正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真正关心其生死。
孟子在儒家代表了理想主义的一派,荀子则代表了现实主义的一派。
荀子提出人性恶,并不代表荀子对人性失望,他只是强调人应该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来达到至善的境界。
从这一角度来看,荀子是孔孟思想的又一大发展,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将孔孟的思想与现实接轨,更多的考虑了人性恶的一面,认识到了后天修养的重要性。
只不过荀子的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提议,是以人的自觉本性为前提的,并没有外在的物质约束,讲究的仍然是修身,在这一点上就显示出了与法家的不同。
法家针对人性恶的一面,提出的对策是依靠严苛的法制来达到约束的目的,而不是仅仅寄希望与人自身的修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想也有了不断的互相吸引,融合,特别是汉时期,国家的统一使各家都出现了折中的格局,儒家也不例外,汉代的董仲舒已经大量吸收了法家的思想,把儒家的伦理思想归结为“三纲五常”。
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从此儒学开始成为了中国的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
从源头上来看,道家和儒家似乎是思想主相反的两个流派。
书中提到:“孔子重名教,老庄贵自然”,儒家“游方之”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
这两种思想看起来相反,实则相反相成,从他们以后的发展来看,都从对方的思想中吸收了养分。
但我个人还是比较崇尚道家的思想,因为它于豁达率真中蕴含着大智慧。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倡无为,这和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正相反,但老子提倡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老子认为世事纷繁,种种烦恼不是因为事情做得太少,而是事情做得太多。
按照“无为”的理论,人的活动应限于必要和顺乎自然的围,即做事要顺应事物的本性,不强行要求。
与“无为”必然联系的另一种思想就是寡欲,老子认为,人们之所以去做很多本不应该做的事,就是由于欲望太多。
这对我们的现代社会仍有重要的警示意义,目前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战争的威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匮乏等就是由于人的欲望引起的,不顾一切的追求财富、贪图享受,最终毁灭的是人类自己。
在这个基础上反观老子的思想,不得不赞叹其中着实蕴含着大智慧。
我认为道家思想中对国人影响最大的是“反者道之动”,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叫做物极必反,这种哲学已经普及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谚语几乎人人皆知,懂得了这些道理,高兴时我们不会过度狂喜,悲痛时也不至于过分伤心,因而可以时时刻刻保持理性、淡然的心态,这真是老庄对中国乃至世界思想界做出的大贡献。
我推崇老庄思想的另一个原因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人们活的够快乐、够洒脱。
庄子《逍遥游》中提出,人们所得到的的快乐只是相对的快乐,因为人要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制约,为了达到至乐,人就要摆脱外物的束缚,摆脱自己对自己的束缚,超越“我”与“无我”的界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思想在晋时期那些风流名士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伶、嵇康、阮籍等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引来后世无数文人的钦羡,因为他们活得率真、活得洒脱、活得自由、活得快乐、活出了人的真性情。
不过,道家或儒家何者在士子心中占据主要地位,关键并不在于其思想的容如何,很多时候和当时的局势有着很深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和道家是相对影响较大的,但是,这两家在现实中却都并未有大的成就:孔夫子周游列国奔走呼号,却止不住兵戈,老庄看破时局,一心梦蝶,却不能救黎民于水火。
反倒是后期,法家思想成为帝王牧民之道,终成始皇大一统的格局,入世或出世,只存乎于时局之间,这也成为后世圣哲选择的依据。
而在此时,另一家学派独树一帜,可谓集文治武功于一体,这就是墨家。
从流传时间及影响力上看,墨家远远不如儒家和道家,但我认为墨家的很多思想主是非常可贵的。
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及其追随者都来自社会的底层,他们提出“兼爱、非攻”,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兼爱”这一点在前面讲儒家时已经提到,虽然有空想的成分,但反应出的是一种众生平等的思想,非常可贵。
“非攻”可以说是墨家的政治理想,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墨家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军事组织,他们能制作出先进的作战武器,但是他们并不因为武器的先进而去侵略别国,而是反对一切侵略战争。
这固然是由于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从古以来,普通百姓就是战争的最大受害者,但这也同时反映出了他们的崇尚和平的思想。
墨家与儒道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们入世却不止于奔走呼号,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军事组织,并帮助宋国抵御侵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非攻的理想。
他们心系天下黎民,反对孔子提出的等级差别,提倡兼爱的思想。
另外墨家不同于儒道两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干和创新精神,儒道两家思考的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大问题,为中国的思想史谱下了辉煌的一页;墨家则以其创新和实干的精神为中国科技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墨家创始人墨翟发明的防御武器,到后期墨家在光学方面的研究和发现,都足以表明实干和创新精神一直贯穿于墨家的思想中。
将思想与器物相结合,是墨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做出的莫大贡献,他们这种追际的思想,正是其务实的一面。
然而可惜的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及儒家思想大一统格局的出现,使得务虚成为了中国文化中闪耀的一面,历代先贤圣哲,言必及孔孟,行必法老庄,使得中国思想的正统成为了重理论而轻实干、重功名而轻实利。
其思想在晋官场更是甚嚣尘上,骈俪之风盛行,重辞藻而轻涵,故而使得竹林七贤这样具有真性情的才子大家也只能隐居于深山之中。
这种在文学上的轻浮思想影响到政治,终致晋乱世纷纭。
其思想流毒更是贻害至今,故而在新文化运动中,人们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思想的正统——儒学思想。
在这一点上,我始终认为孔孟之道并没有错,它们的诞生必定有其时代的意义,只是后世人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而曲解其思想,使之越来越与现实脱节。
法家思想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严重的弊端。
它提出依靠法律而不是道德教育来维护统治,并且它所提出的的法律是指专制统治下的严刑峻法,这一点遭到了后人的很多批判,也是大家提起法家的第一印象。
但不能否认的是,法家在历史观上是非常进步的,在先诸子中,唯有法家相信社会是进步的。
孔孟也好,老庄也罢,都希望从过去找到自己思想的依据,法家人物们则看到当世涌现的许多问题是过去不曾有过的,因此不能一味效仿过去,唯有变革。
在现代人看来,历史不断发展变化,这几乎是人所周知的,但在古代中国,和当时各派思想家的见解相比较,法家的这种看法实在是一种革命的观点。
而且在当时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下,各派都认为自己的主具有经邦济世的功效,但最终是法家理论在朝的大一统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因为法家主在变革的基础上,加上强权的统治。
变革与时代相吻合,强权与统治者的欲望相吻合,这两个主线使得当时的时代选择了法家。
与儒道墨相比,法家更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佛学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虽然起步较晚,影响力却不容小觑,先后受到统治者、世家大族、文人雅士的追捧。
但是这一切却并非佛学的真正力量所在,其真正力量是在于普通百姓对于佛学的笃信,并且延续至今。
佛家思想里面本身就有很多与中国哲学相似的地方,如在“有“和”无“的问题上,佛家认为“万物为有是俗谛,万物为无是真谛”,但同时“有”也是一种“无”,并且心里又无需区分有与无,这就很符合庄子所讲的那种境界:一切都被忘记,连忘记一切这一点也已忘记,这时人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涅槃。
这听起来是一种玄而又玄的东西,是不可说的,只能意会,所以道家和佛家都强调人要悟,只不过道家的悟看似在红尘之外,实则是在红尘之,最终的走向仍是现世的无为或有为。
而佛家的悟,强调的则是看破红尘,与青灯枯烛为伴,达至凤凰涅槃,而贯穿这一过程的是忍。
我觉得若从两者寻求的目的来说,道家讲究的是心不动而待时动,所以在历史上多看到隐居山林之智者,修身于世外,而修心于世,虽然远离朝堂却对朝堂之事了然于胸,等到时机成熟,定会重新封侯拜相。
而佛家讲究的是时不动而听心动,,断却红尘俗事,一心随佛而侍,一朝出红尘,浮生只念佛,不管时代如何去变,心中的信念已经坚定。
所以在历史上可以看到,大凡现世多磨难的时代,佛学必畅行,不仅仅是因其具有统治稳定的意义,更因其思想中教人以宽恕来忘记现世的苦痛,寻求死后的幸福,抓住了人性脆弱的一面,所以,我认为佛学是一门让人可敬又可畏的哲学。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在其他文化中所占的地位相比”,友兰先生的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点到了中国哲学的重要性,也使我深刻领会了中国哲学的深邃,作为一名社会人,我们都已经基本建立了自己的哲学系统,有了自己坚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但是读了本书之后,若是能重新对于自己以往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反思和学习,并从智者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我想这也就是读先生这本书后,对于我的第一份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