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的西北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钰湲:读《中国的西北角》
王钰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时刻,对祖国抱有强烈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的范长江踏上了去中国西北采访的路途。范长江旅行的目的很明确,如他在《中国的西北角》的开头写道:“……记者此次国内长途旅行,目的在从各个方面表现现实的中国。现实的中国整个的在变化的过程中,而且正沉沦于破落与痛苦的阶段。自然我所得的印象,不会是富丽与安静,即使有一些安乐的现象,他的背后实存在着无限的苦痛与辛酸。”他在书中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表现出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北人民的生活贫困和社会黑暗。因为他,当时的社会乃至今天的我们,才能了解当时处于中国西北部的自然环境,以及当时老百姓的艰苦生活。范长江,成功的用他的方式,运用他笔头的文字给他的读者带来了西北地区最真实的一面。也正是他的文字,成为了最吸引我阅读这本书的重点。
作者为读者展示出了一条西北历史画廊。
读这本书,就如同读一部三十年代中国大西北的百科全书一般。范长江对历史的熟知度令人惊叹。一个个事件,每一个人物,他都为读者尽可能真真实实地描写出来。在这些篇章里,范长江为读者展示出了一条西北历史画廊。比如,在《西夏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教训》里,可以看到范长江对宁夏的历史如同专家一般。他如同在讲故事一样的给读者描绘了西夏在宁夏建都以及走向灭亡的历史。范长江每到达一个地方,他都会为读者介绍当地的一些人文背景情况等:比如在西北地区既有诸葛亮走过的崎岖的山路,又有姜维种麦的故地;既有古代繁荣昌盛的商埠,又有刀剑撕杀的古战场;既有左宗棠修建的大道,又有邓艾父子所筑的桥梁;既有刘备住过的山寨,又有唐肃宗登极的地方。我感觉仿佛身临其境一样,不止是名人,每每当范长江回忆起著名的历史人物时,他描绘的情景总会让我想到那活在当下的平民百姓呢,看到古人在山路上仰望天空,感叹着世界的千奇百态,或许他还是个诗人,低头马上跑回家,把他刚刚在天空上突然找寻到的灵感或者感触变化成为流传千古的诗歌,说到这,仿佛又好像闻到了战争的硝烟味,一个个已经满脸炮灰的士兵们从地上爬起来,毫不犹豫地拿起他身边的弓箭射向了在他旁边向他跑来的敌人。他为他的读者提供了深厚的背景资料,也为读者增加了知识来用历史来警惕当世的人们,并且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可以自由想象他给我们留下的画面,让每一个读完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感触。
读《中国的西北角》就越发强烈地感受到这点。读着他的文字,仿佛我随着他穿越时空,将我带到了遥远的古代,让我亲自和当时的人们对话,让我身处于各个民族共同居住的繁华都,让我看见那先后的风云变幻,以及那如刀剑影的民族战争;那些文字又能把我拉回现实,让我看到受欺压的百姓和鸦片遍野的凄惨景象;也能把我推向山的最顶端,让我领略西北高原那独有的风光景观。我相信许多读者与我有着同样的感受,心灵被范长江的文字所牵动着,被他所感染。
在《灵武城中忆当年》里,作者身在这座历史的名城,他的思想却飞向遥远的古代,沉浸在历史当中。他想到了皇帝唐肃宗,接着想到了成吉思汗,还想到了抚张煦。作者正是通过一系列的联想,表达了他对现实的看法:“灵武城内街市,寂寞如乡村。”整篇文章,通过历史看到现在,还有这样丰富的联想,书中比比皆是。
我很喜欢作者如实的写下每一个它看到的画面,不管画面多么残酷,他做的只是把它真实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旅行到西北名城酒泉,在《酒泉走向地狱》中,对酒泉城内的儿童有这样一段描述:“尽管是新年的时候,街上随处可以看到十岁以下无衣褂、全身灰泥的乞丐儿童。有几条背风的街道,记者简直在晚间没有勇气经过。这般几乎全身赤裸的孩子,在夜间,他们就在门角墙脚,乃至无水的水沟里藏了起来。你如果用手电去照,这里一堆三个,那里一堆二个,彼此挤得紧紧地睡下了。到了夜间十时以后,气候变为酷寒,这班孩子渐渐忍受不了,他们于是本于童性的自然,放声哭出他们求救的惨痛哀声:“妈妈呀!冻得很呀!”“爸爸呀!救命呀!冷死人呀!”“老爷太太呀!实在冻得受不了呀”……有时天气特别寒冷,一两条街的灾童一齐号啕大哭起来,哀声震动全城!”
这是多么刺人心痛的一幕。当我作为读者看到这段文字,仿佛我就身在其中,进入了作者的身体,从他的眼中亲自看到这一些。他描写的毫无夸张的用词,可是一切都是那么逼真。他将个人的观察和感想巧妙地变成广大读者的观感。仿佛在我眼前呈现出被塞北刺骨寒风攥成一团的骨瘦如柴的儿童躯体,听到那撕肝裂肺动彻耳鼓的凄惨哭声,连我自己都忍不住要哆嗦一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就是需要这样真实、客观、具体的描述,也会直接而有力地表现了文章主题,展现在读者眼前。
《在弱水南岸的风光(二)》一节有这样的一段:“有一种戴貂皮小帽,穿着马褂,背上背着布口袋,口里含着长旱烟筒,一手拿着白布包好的账薄,一手提着打马棍,或者嘴上还留着八字胡的人,走进村子的门前,那个村子立刻变成了肃杀的气象。大人不讲话了,小孩也不闹了。主人的气势一泄,狗也不敢放地声狂咬,挟着尾巴退到一旁,这就是收账的人来了。这家人今年是否可以过安静的新年,就得看债主们,是否可以让今年所欠的利和本,等过了年再想办法。……这简直是穷人过年时一种大杀风景的东西。”
我个人很喜欢在这一段,因为描述的很生动,就像是出现在自己面前一样,让我想到了电影当中的沙漠土匪,进入一个荒芜的村子,抢劫那店里仅有的一点钱。然而那是电影,而范长江所叙述的全部都是赤裸裸的事实。作者不仅逼真地描写出了地主家收账人那令人厌恶的丑态,以及通过叙述大人不讲话,小孩也不闹,连狗也不敢放声狂咬的肃杀气象,从侧面烘托出了收账人的凶恶与残暴,表现出了农民与地主的尖锐对立,而最后一句“这简直是穷人过年时一种大杀风景的东西”的议论,又表达出了作者对不同阶级的强烈爱憎。
读完这本书,好像完成了一个文化之旅一样,我感觉刚坐完时光穿梭机从古代回到现在,身躯回来了,但是心灵还在震撼之中,这个旅程不仅看到了范长江给我所带描绘的景象,还有我自己脑海里层出不穷的幻想,每读到他描绘的一个地方的时候,我就不自觉的开始幻想当时的情景,当有时候想象的开始有点不切实际的时候,又笑一笑,摇摇头低头再读下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