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生百病】化痰八大法
痰为百病之源
痰为百病之源咳痰说到“痰”,不是学中医的人往往会想到从口中吐出的“痰”。
实际上,中医学中“痰”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指咳吐而出的看得见的痰液。
此外,有些疾病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神昏或癫狂等也可能由痰引起。
这种看不见的痰,就是我们说的无形之痰。
痰是体内脏腑功能障碍时的病理产物。
主要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影响津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以致水湿停聚而成。
湿气凝聚在体内,导致经络不畅,气血阻滞,痰淤互结积聚在身体各处。
上达头面下至脚足,内置脏腑,外渗肌肤,从而诱生百病,如肿瘤、乳腺增生、中风、高血压、肥胖、动脉硬化、肺部疾病、咳嗽等。
人们常说“百病皆由痰作祟”、“顽痰生怪症”,就是这个道理。
痰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把我们吃的食物和水消化成水谷精微,运送营养物质至全身,如果劳倦及饮食不节,平时思虑过度,都能伤脾,使脾失健运,运化功能减退,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湿邪侵犯人体生成多种疾病。
临床上常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困重、食欲减退、大便溏泻、咳喘痰多等,多是由脾虚导致的。
建议脾虚的人用健脾利湿的药品及食品来调理。
如食补可常吃一些苡仁、茯苓、白扁豆、山药、莲子、芡实、大枣等。
肺脏肺为储痰之器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负责将脾运化的水液从肌肤皮毛散发出去,即通调水道功能。
当邪气侵袭肺时,肺宣发功能失调,津液便停留在肺内,凝聚成痰,引起肺气上逆,就会造成咳嗽、吐痰。
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当脾虚,运化失调,肺宣发功能失常时,痰就会多,造成咳喘。
临床治疗时,除了化痰止咳平喘之外,还应该补益脾气,增强脾运化功能,治疗效果会更好。
防肺生痰的最好办法是防止外邪伤肺或久病损伤肺气而致肺气虚,因此平时要既注意防寒保暖,又要对原有肺、支气管炎疾病等进行积极治疗。
补肺食品可用白色为主食物如:银耳、百合、梨、荸荠、山药、西洋参、冬虫草等,肺喜润误燥,平时要少吃油炸、辣椒等温燥上火食品,以防伤津化燥。
百病皆由痰作祟!治痰论第,古人论痰之治歌诀「建议收藏」
百病皆由痰作祟!治痰论第,古人论痰之治歌诀「建议收藏」川贝降肺经之火痰,杏仁行肺经之寒痰,白附去肺经之风痰,蒌仁涤肺经之结痰。
肺经之虚痰,非阿胶不下;肺经之毒痰,非硝石不除。
若湿痰发于脾经,半夏驱之使不滞;痰气伏于脾经,旋覆推之使不停;血痰结于脾经,冬花开之使不积。
又有湿热在脾胃而成痰者,槐角理之,痰自清豁而弗生;实痰留于胃腑而致胀者,玄明荡之,痰自消归于乌有。
如因痰而胃痛,螺壳止之;宿痰而成囊,苍术除之。
豁痰迷于心窍,远志为功;破心经之痰郁,赖有蕤仁。
礞石滚痰之滞,肺经独爽;铁花开痰之结,地脏自泰。
肾经得肾盐,痰火顿息;肾中入蛤粉,痰热皆除。
至于肾经之虚痰,牡蛎逆之而见功;肾水泛为痰,熟地补这而奏绩。
膈上之痰兼火者,青黛疗之;兼燥者,花粉降之。
惟大黄能下顽痰于肠胃,枳实能散积痰之稠粘。
更有相火逆结之痰,解之者在僵蚕;肋下寒结之痰,豁之者需白芥。
经络中之风痰,南星可祛,有则荆沥导之;结则牵牛散之;热则竹沥行之。
惊风而生痰饮,非攻之不退,全蝎之力也;风热多致痰壅,非吐之不平,白矾之力也。
常山逐痰积,狼毒开恶痰,槟榔坠痰癖,滋姑吐痰痫。
川蓼子决风痰之上壅,马兜铃下梅核之痰丸。
诸药各有专治,诸痰别有分消,不知痰所从来,不审药所职司,动以川、半为治痰之品,一概混施,未有能济者也。
疑难杂症是很多医者倍感头疼的疾病,面对疑难病,那种束手无策的无力感,那种诚惶诚恐的恐惧感,是萦绕众医者心头的困惑。
有人说,怪病多痰,而且很多古籍中也有相关记载。
古今医籍及历代各家对痰与疑难杂症的关系的论述颇多,有“顽疾怪病,均责之于痰”“一切顽疾怪病,皆从痰论治”的说法。
如《寿世保元》曰:“一切怪症,此皆痰实盛也。
”《医学入门》曰:“痰火所以生异证。
”《丹溪心法》影响较大。
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倡导“相火论”,对气、血、痰、郁诸病的成因及治疗均有独到见解。
尤其对于因痰致病有精辟论述,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祛痰化痰的最有效的方法
祛痰化痰的最有效的方法祛痰化痰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促使体内痰液排出或者转化为水分,从而缓解咳嗽、喉咙不适等症状。
痰液过多不仅会影响呼吸道通畅,还容易引起咳嗽、喉咙不适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如何才能最有效地祛痰化痰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多喝水是最简单、最有效的祛痰化痰方法之一。
水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促使痰液更容易排出。
同时,水还可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有助于减少痰液的形成。
因此,每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祛痰化痰。
其次,适当运动也是祛痰化痰的有效方法之一。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呼吸道的通气量,促进痰液的排出。
例如,散步、慢跑、跳绳等有氧运动都可以起到促进呼吸道通畅的作用,有助于祛痰化痰。
此外,盐水漱口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祛痰化痰方法。
将适量盐溶解在温水中,用盐水漱口可以起到清洁口腔、减少喉咙不适的作用。
盐水漱口还可以刺激咽部黏膜,促进痰液排出,有助于祛痰化痰。
另外,药物治疗也是祛痰化痰的重要手段。
对于痰液较多、黏稠的患者,可以选择一些祛痰化痰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祛痰化痰药物包括正清风口服液、复方氨酚烷胺合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从而缓解咳嗽、喉咙不适等症状。
此外,调整饮食也是祛痰化痰的重要方法之一。
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可以帮助减少痰液的形成。
同时,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有助于减少咽喉不适的症状。
总之,祛痰化痰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通过多喝水、适当运动、盐水漱口、药物治疗和调整饮食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痰液过多带来的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祛痰化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健康生活。
如何化痰
如何化痰如何化痰?痰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出现在感冒、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时。
它是由于呼吸道黏膜产生过多的粘液所致,黏膜细胞在抵抗感染时会分泌黏液来帮助排除病原体。
然而,当这种粘液过多或黏稠时,容易引起不适和困扰。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化痰的方法,帮助您缓解这种症状。
第一种方法是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
水分是令痰变稀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您的体内水分不足时,痰液会变得更加黏稠,难以排出。
因此,多饮水是化痰的一种有效方法。
建议每日饮水量在 1.5-2升之间,可以适量增加一些热饮,如温水、姜茶或蜂蜜水,有助于缓解痰液黏稠度。
第二种方法是常规吐痰。
当感觉到有痰在喉咙或气管中堵塞时,应及时咳嗽或轻轻咳嗽以排出痰液。
通过咳嗽或咳嗽轻敲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促使痰液更容易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过多咳嗽,以免引起其他不适。
第三种方法是使用草药。
一些草药被认为具有化痰的功效,可以帮助改善痰液的排出。
比如,生姜是一种传统的治疗痰液多的草药,可以通过制成姜茶或加入食物中来食用。
这些草药或食物的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有助于刺激呼吸道黏膜,使痰液更容易排出。
第四种方法是进行物理理疗。
物理理疗包括按摩、拍击、震动等手段,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痰液排出。
按摩背部和胸部,可以通过刺激背部和胸部的肌肉,促进痰液流动。
拍击胸部和背部,可以通过拍打的方式帮助痰液松动。
震动胸部或背部,可以通过震动的方式帮助痰液排出。
这些物理理疗方法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此外,还可以尝试使用一些药物来帮助化痰。
例如,黏液溶解剂可以改变痰液的性质,使其变得更容易排出。
咳嗽抑制剂可以减少咳嗽频率,从而减少痰液的产生。
然而,药物的使用应遵照医生的建议,并注意可能的副作用。
总结起来,化痰的方法有很多种,饮水、吐痰、使用草药、进行物理理疗和使用药物等。
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此外,可以尝试多种方法的组合,以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中医化痰止咳的八款食疗偏方
中医化痰止咳的八款食疗偏方关于《中医化痰止咳的八款食疗偏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玉米须橘子皮治咳嗽玉米须、橘子皮各适当。
共放水煎,日服2次;化痰止咳、治肺热咳嗽、咳嗽痰多。
2、冰糖炖梨止咳化痰将新鮮的梨削皮,割开削皮,添加适量老冰糖,放进锅中隔水蒸软就可以服用。
3、箩卜猪肺止咳汤箩卜1个、猪肺1个、甜杏仁15克。
放水共煮1钟头,吃荤饮汤;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咳嗽痰多不止、咳嗽痰多气短。
4、花生仁沙参汤治咳嗽少痰花生仁、银杏果,百合花、北沙参各25克、老冰糖适当。
水煎取汁,加老冰糖,每天1剂;清肺润肺、治久咳嗽有痰少、胸闷气短喉干。
5、水豆腐糖化痰止咳止喘水豆腐500克、老红糖、白砂糖各100克。
把水豆腐之中挖一窝,列入红,白砂糖,放进碗内防水防火煮30分钟;一次吃了,周期4次;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润肺、治咳嗽痰喘。
6、巴戟天老冰糖止咳平喘巴戟天(中草药材)30克、老冰糖50克。
将巴戟天清洗,用凉水聚氨酯发泡,置石锅内,再放进老冰糖,放水适当,将锅置炉上,以文火煎制,后用慢火煨熬,直到巴戟天熟烂才行,每天2次。
吃巴戟天饮汤可润肺、理脾、益肾,用治肺燥肺虚之咳嗽、干咳无痰、咯吐不好、食滞口干舌燥、肾虚精亏等。
7、萝卜蜂蜜饮用材:萝卜5片、姜片3片、红枣3枚、纯蜂蜜30克。
制作方法食法:将箩卜、姜片、红枣放水适当烧开约30分钟,去渣,加纯蜂蜜,再烧开就可以。
湿热喝下。
每天1~2次。
作用主冶:箩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散血活血,止咳化痰等功效。
其醇提取液对革兰氏阳性病菌有极强的抑菌功效。
姜片是散寒症、止呕温阳化的常备药,红枣多作和胃益气养血及调合药品应用。
纯蜂蜜润肺止咳化痰,本饮可具有敬寒宣肺,袪风止咳化痰的功效。
医治伤风咳嗽,以风寒感冒咳嗽为宜。
常见问题:体弱多病屡易咳嗽有痰,治不好或反复转变的宝宝,可使用。
但风热咳嗽,见发热痰黄者,则不适合采用。
8、荸荠百合花羹用材:荸荠(马蹄子)30克、百合花1克、梨子l个,老冰糖适当。
化痰土方最好的方法
化痰土方最好的方法化痰是指将痰液变得更加容易咳出或吞咽的过程。
痰液在呼吸道中的积聚会导致咳嗽、呼吸困难和其他不适症状。
化痰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和自然疗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些最好的自然土方方法,帮助您更轻松地化痰。
首先,清洁鼻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鼻腔内的分泌物会影响呼吸道的通畅度,因此保持鼻腔清洁对于化痰非常重要。
您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温盐水清洁鼻腔,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稀释鼻腔内的分泌物,减少炎症,促进痰液排出。
其次,喝足够的水也是非常重要的。
水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排出。
此外,水还可以保持呼吸道湿润,减少痰液的黏稠度,从而减轻咳嗽和呼吸困难的症状。
因此,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化痰非常有益。
除此之外,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也可以帮助化痰。
例如,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维生素,可以促进消化道蠕动,帮助身体更快地排出废物和痰液。
此外,一些温和的调味品如生姜、蒜、葱等,也有助于刺激消化道和呼吸道,帮助化痰。
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是帮助化痰的重要手段。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加肺部的通气量,促进痰液的排出。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减少痰液的产生,从而减轻化痰的症状。
最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化痰非常有益。
戒烟、避免空气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都是帮助化痰的重要方法。
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也对于身体的康复非常重要,有助于减少痰液的产生。
总之,化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过程,对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
通过清洁鼻腔、充足饮水、易消化食物、适当运动和良好生活习惯等方法,可以帮助您更轻松地化痰,减轻咳嗽和呼吸困难的症状。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治痰八法——精选推荐
治痰八法2017-03-02 王凤岐、吴大真人卫中医痰为中医病理及证候名词。
中医除咳嗽哮喘之痰证外,还有其更广泛的含义。
从痰论治,对许多病症(包括一些疑难病症)有意想不到之效,故古人有“怪病皆因痰作祟”之说。
治痰是中医有特色的一种治疗思路与方法。
诸种痰证,皆因外感风寒六淫之邪,或由内伤七情、饮食之患,致使气逆液浊,津液停滞凝结所致。
痰之所驻,随气所至,无处不到。
或停滞于肺,或留聚胃肠,或凝阻胸膈,或客于四肢经络、遍身上下。
为嗽,为喘,为呕,为恶,为痞隔壅塞,为嘈杂怔忡,为眩晕,为心悸,为癫狂,为寒热,为痛肿。
痰之见症,颇有特异之处,如胸膈辘辘有声、背心一点常觉冰冷,浑身习习如虫行,胸臆间若有二气交纽,皮里膜外结核不红不肿,颈项成块似疬非疬,塞于咽喉,状如梅核,处于咯吐形若桃胶,四肢硬肿麻木,肋梢癖积成形,骨节刺痛无常,腰腿削酸无力,吐冷涎绿黑汁,腹泻黏液,尿如浓汁,其他关格不通,走马喉痹,齿痛耳鸣,痨瘵瘫痪,妇人经闭带下,小儿惊风搐搦,甚则无端见鬼,神志似明似寐,或皆与痰有涉,细心辨察,均可从痰论治。
痰之形成必有其产生之根源,所以治疗痰证,必须治疗产生痰的病因病机,同时兼顾去痰,于是产生种种治痰法。
1宣肺化痰法辨证: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痰多。
外感咳嗽,其病邪在表,病位在肺,治以祛除外邪为主。
邪属风寒,用辛温宣肺解表以治咳,结合化痰就形成了宣肺化痰法。
常用药:荆芥穗防风薄荷叶紫苏叶苦杏仁象贝母苦桔梗方解:荆芥、防风、薄荷、苏叶散风解表,杏仁、象贝母开肺理气以化痰,桔梗作用在上,既可协助去风,又有止咳祛痰之作用。
加减:若风寒重,见恶心,痰白多沫加生姜,若咳嗽上气重加前胡以降逆,若胸膈满闷、恶心气逆去象贝母,而加紫菀,紫菀与桔梗一升一降更为协调,若咽喉痒可加胖大海、蝉蜕;若头胀或痛加菊花。
2清热化痰法辨证:适用于肺有痰热,口渴咽干。
痰热大多由风温所致,所以初期治法,应以清宣为主,日久热重可用清肺泻肺,或者配合清凉化痰,便形成了清热化痰法。
化痰中医护理方案
化痰中医护理方案简介痰是指由于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或痰液潴留导致的病理现象,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认为痰是由于体内湿气堆积所致,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护理方案来帮助化痰,缓解症状。
方案一:中药调理1.参麦汤:将30克党参、30克麦冬、20克生地煎煮15分钟,每日分2次服用。
该方能清热润燥,化痰止咳。
2.苏子降厥散:将5克苏子、2克降香研末,每日分3次服用。
该方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痰浊壅盛、导致咯吐不爽的情况。
3.十全大补汤:将黄芪30克、白术30克、党参15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枚煎煮15分钟,每日分2次服用。
该方能补气健脾,调理体质,增强抵抗力,有助于化痰。
方案二:食疗调养1.雪梨煮冰糖:将1个雪梨去核,加入适量的冰糖,加水适量煮沸,分次服用。
雪梨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2.白萝卜炒蜂蜜:将适量的白萝卜切成丝状,加入适量的蜂蜜,用小火炒熟,每日分2次食用。
白萝卜具有清热化痰、消炎止咳的作用。
3.花生炖猪心:将适量的花生和猪心一起炖煮,加入适量的调味料,每日食用。
花生具有清热排痰、润肺止咳的作用,猪心则有益气补血的作用。
方案三:穴位按摩按摩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当食指和拇指相划线时,凹陷处即是。
用拇指按压并旋转合谷穴,每次按摩5分钟,每日2次。
合谷穴有疏散风痰、解表化痰的作用,能缓解喉中有痰、咳嗽的症状。
方案四:生活调理1.避免寒冷和潮湿环境:寒冷和潮湿环境容易导致痰液增加,加重症状。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温适宜。
2.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油炸等食物,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增加纤维素摄入。
3.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排汗和疏通气道,可以选择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
4.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注意事项1.请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中药方剂,避免过量或不当使用。
2.个体差异较大,按照自身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案和方法。
止咳化痰的偏方 中医止咳化痰多种土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止咳化痰的偏方中医止咳化痰多种土方法
导语:咳嗽是一件常见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不治疗的话,也是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的,比如,肺炎等。
但是止咳化痰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不过,一些中...
咳嗽是一件常见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不治疗的话,也是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的,比如,肺炎等。
但是止咳化痰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不过,一些中医以及民间偏方却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哦。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化痰止咳的偏方
2、老祖宗留下的止咳化痰偏方
3、10个民间小偏方止咳化痰
4、9种茶疗偏方止咳化痰效果快
5、中医有哪些止咳化痰偏方
6、哮喘患者常用的止咳化痰偏方
7、老年人止咳化痰的验方 8、宝贝止咳化痰的小偏方
止咳化痰的偏方
感冒咳嗽是最常见不够的事情了,很多人咳嗽的时候也会出现痰,这就更加的难受了,那么止咳化痰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偏方哦,效果非常的不错哦。
一、蜜枣扒山药治肺虚久咳
材料:山药1000克,蜜枣10个,板油丁100克,白糖350克,桂花汁。
湿淀粉。
熟猪油少许。
方法
1、山药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淹没山药为度,用旺火煮,待山药较烂时捞起,去皮,用刀剖成6厘米长。
3厘米宽的长方形。
拍扁。
蜜枣一刻两半去核待用。
2、将大汤碗内涂抹上熟猪油,碗底排上蜜枣再排上一层山药,夹一层糖,板油丁,逐层放至碗口,撒上糖,扣上盖盘,上笼蒸1小时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治疗呼吸病之化痰诸法
中医治疗呼吸病之化痰诸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呼吸系统是非常容易发生疾病的一个系统,而“痰”则是应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处理的问题之一。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传统中医化痰的方法有着良好的对症效果,可以使患者的呼吸病与痰浊得到有效的化解。
中医里“痰”的分类说起“痰”,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我们在咳嗽之后吐出的黏液,但在我国传统中医当中,这个“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被称为“有形之痰”。
与之相对的,中医里还有一种“无形之痰”,正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人们身体发生的各种与脾、肺有关的疾病大多数都与无形之痰有关,比如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发生的大多数呼吸病都是由于无形之痰所引发的。
通常情况下,患者体内的无形之痰是由于不同的外邪侵犯身体所形成的,具体可以分为寒痰、热痰、湿痰与燥痰等,而不同的无形之痰也会导致人们吐出的有形之痰的状态变化。
比如,寒痰就是由于外界的寒邪侵犯人的身体,导致患者的脾脏失去运化功能而使水湿凝结成痰,这种痰会导致患者感觉害怕寒冷且舌苔薄白,而患者排出的痰液也会呈现出白色;热痰是患者身体受热导致,这类患者会表现为怕热、舌头发红,舌苔变黄,而痰液也会变得发黄且粘稠;湿痰是由于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饮食过于油腻或是长期身处潮湿环境导致湿气侵入人体形成的,这类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容易感到身体沉重疲乏,且经常有便溏的情况,而患者的痰液也会呈现白色稀水样;而燥痰则是患者在长期干燥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这类患者会感觉口鼻干燥,舌苔薄黄,同时痰液会变得粘稠不易咳出。
只有针对患者体内的“无形之痰”进行有效的治疗,才能更好的解决患者发生的呼吸疾病,使患者恢复健康的状态。
中医常用的化痰方法1.温肺化痰温肺化痰法主要针对的是因寒痰而发生呼吸病的患者。
在传统中医理论当中,肺有着通调水道、司掌呼吸肃降的功能,如果患者的身体被寒邪影响,就很容易导致痰液停留于肺部,进而导致患者肺部虚弱无法有效输布津液。
对这类患者,中医通常使用温性的药物进行调和,比如细辛、半夏、干姜等,而药方则以参苏温肺汤为主;此外,患者也可以使用陈皮、桔梗等药物在热水中浸泡饮用,同样可以起到化解寒邪的效果。
化痰的方法
化痰的方法
化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喝足够的水:保持饮水量充足是化痰的重要方法之一。
水分可以稀释痰液,从而帮助痰液更加容易排出体外。
建议每天饮水量至少在1.5升以上,如果发现有痰液增多的情况,可以多
喝些水。
2. 常规呼吸操:通过做简单的呼吸操可以帮助改善痰液的排出。
例如,坐直身体,吸气时胸部先扩张然后腹部扩张,吐气时胸部先收缩,然后腹部收缩,反复练习几次可以帮助排出痰液。
3. 咳嗽:如果感到有痰液积聚在喉咙或胸部,可以尝试轻轻咳嗽来帮助排出痰液。
同时,咳嗽还可以刺激呼吸系统,促进气管和支气管的通畅。
4. 使用药物:化痰药物也是化痰的一个有效方法。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增加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清除能力,减少痰液的黏稠度,从而帮助排出痰液。
但是在使用药物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
5. 痰液引流:痰液引流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改变体位和运动来加快痰液的排出。
常见的痰液引流方法有胸部按摩、敲背、体位引流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改善肺部的通气和血液循环,促进痰液的排出。
6. 温暖湿润的环境:保持室内的湿度和温度可以帮助稀释痰液,
并且减少呼吸道的刺激。
可以使用加湿器或者湿毛巾等方法来增加室内湿度,同时避免暴露在干燥和寒冷的环境中。
总之,化痰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饮水、呼吸操、咳嗽、药物使用、痰液引流和保持湿润环境等手段来帮助痰液更容易排出。
但是,如果痰液持续增多、颜色异常或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百病多由痰作祟——盘点食物中的化痰好药!
百病多由痰作祟——盘点食物中的化痰好药!岐黄学社学友会 2022-03-24 06:301百病皆由痰作祟痰,在我们眼中属于污秽之物,每个人都很熟悉,父母也会从小教育孩子不要随地吐痰,但很多人想不到,简简单单的痰,很多病可能都是它引起的。
中医里的痰其实有两个概念,狭义的痰指呼吸道的痰,广义的痰,可以一定程度上视为痰湿、瘀滞的病邪,它会出现在各个部位,五脏六腑、关节等都有可能。
比如,眩晕、心慌、颈椎病、面瘫、咳喘、腰椎病、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梅核气、甲状腺肿、肚子胀等皆与痰有关,体内的痰停在不同的地方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中医有“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说法,痰阻滞气机,致病后缠绵难愈,很多怪病都与之相关,中招的人也不在少数。
图片2痰在哪里,病就在哪里,怪病从痰治!痰在心脑,出现眩晕、心悸、胸闷、心慌;痰在血,血液粘稠,血脂高,血糖高,容易长斑块,冠心病;痰在肺,出现咳嗽、咳喘、咳痰;痰在咽喉,嗓子里有异物感,咳不出来,吞不下去,出现梅核气;图片痰在四肢,阻滞四肢的气机和经络,出现肢体麻木;痰在脾胃,表现消化系统问题,有胃胀、腹胀、撑、肥胖;痰在颈,出现淋巴结节、甲状腺疾病;痰在经络,可能出现面瘫、中风等疾病群、颈椎病、腰椎病;痰在脉管,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等等。
图片痰可以出现在全身各处,而且有害无益,值得我们每个人警惕,所以中医有个说法——怪病从痰治!3盘点食物中的化痰好药!1、陈皮灸友们都知道,一两陈皮一两金!陈皮是橘子制成的,因为陈放多年之后,没有燥烈的性质,对化痰有专长。
图片还有一种中药,叫做半夏,也是以陈者为佳。
和陈皮配合起来,名为“二陈汤”,是化痰的名剂。
通常可以单独用陈皮作为饮料,也可以与半夏同煲为茶剂,对化痰有益。
2、橘皮其实,橙、柑、橘、柚的皮,都能通气化痰,其中以橘红最良,但橘红价昂,日常可用普通橘皮放干或培干了煲水,也有相当功效,经济实惠。
其实进食橘皮,不但能化痰,它含有的丰富维生素C还有养生的价值。
“痰”为百病之源,喉咙有痰吐不完?教你3招化痰,一身轻百病消
“痰”为百病之源,喉咙有痰吐不完?教你3招化痰,一身轻百病消“说起“痰”,受众群就非常广了,因为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和下至几岁的孩童可能均有这方面的困扰。
由于痰的粘性特别高,所以想要将痰吐干净是件难度很大的事,而正是这种“吐完还有,如鲠在喉”的状态让人产生一种极度不舒适的感觉,要是症状严重些的就可算得上是痛苦了。
今天本文会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下为什么“喉咙有痰总是吐不完”和相关的一些化痰问题,帮助大家早日脱离“苦海”。
一、“痰”是百病之源我们常说的“痰”,是指喉咙里的粘稠物质,可以吐出来。
临床上定义的痰由呼吸道产生,当喉咙受到外界或自体因素刺激后,会分泌一些液体,这液体中包含有多种成分,既有粘液、脱落细胞,也有病菌等。
但在中医学上,“痰”就复杂得多了,这是因为中医将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前者不用多说,和西医上大体一致,最大的相差点就是无形之痰了。
那么什么是无形之痰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得知道中医是怎么看待“痰”的。
他们认为痰是身体代谢障碍产物中粘稠的那部分,痰的生成与很多脏腑器官都都有紧密关系。
上文中提及的代谢主要是指水液代谢,而水液是由我们所食而生,水液可转化为血气,也能转化为痰,那么这当中的关键点在哪里呢?答案是在腹内各器官更能是否可以协调配合,如果一旦其中国有某一器官出现问题,阻碍水液的正常代谢,那么就很可能生出痰液。
这当中脾肺肾起到中枢的作用,我们进一步了解下。
脾之用:脾脏有运化物质的功效,即将我们摄入的食物细化成各种微小营养元素,再将其输送给其他组织,有点像“加工厂+搬运工”的职责。
这也是为什么有“脾是生痰之源”一说了。
如果经常忧思难安,整日没有笑颜,这种情绪就可能会扰乱脾的正常运作,使得水液产生遇到阻碍,为痰液性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
肺之效:在我们的常识中,痰就是在呼吸道生成的,再经此排出。
但在中医学上,肺只是起到一个储存痰液的作用。
肺是吸入气体在体内交换的场所—新鲜空气进入肺中,然后通过肺部的毛细血管与身体的废气进行置换,然后充满二氧化碳的废气就顺着呼吸道在呼气时排出,而机体则得到了氧气。
百病由痰起,痰消病就消,教你正确选择化痰药,挖出体内老顽痰
百病由痰起,痰消病就消,教你正确选择化痰药,挖出体内老
顽痰
百病由痰起,痰消病就消,你是不是总觉得自己有痰,怎么也吐不完,吃点药吧好像好一点,总是觉得好不彻底,痰清不干净,今天啊,崔医生就教你如何正确选择化痰药,挖出体内老顽痰!
首先如果你有痰,同时还咳嗽,痰是白色的,质地比较稀,可能同时还有鼻塞、流涕这些症状,看看舌头呢,舌质淡红,舌苔薄白,那这种痰就相对好清除,是由于外感引起的,外邪入侵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
这时候呢,就可以参考使用一个三坳片。
那如果你的痰是黄的,量又比较多,咳嗽,总觉得胸闷,舌头伸出来一看呢,发现舌质特别红,舌苔是黄腻的,那这时候呢,你就可以参考一个清气化痰丸或者是鲜竹沥。
如果说咳嗽、有痰的时间比较长了,燥热伤到了阴津,除了痰多、咳嗽之外还有口苦、咽干、口渴,这时候呢,崔医生再给你推荐一个药叫做橘红丸,可以参考。
那为什么有的人吃这些药效果会不好呢?那是因为啊,肺为储痰之器,脾才是生痰之源,你看看你是不是平时也不太咳嗽,但就是痰特别多,怎么也吐不完,舌头伸出来一看,两边都是花边一样的齿痕,大便还总是粘马桶,这种啊,就是脾虚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我们体内水液代谢失常,痰湿内生,这时候呢,我们就需要健脾燥湿化痰,崔医生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二陈丸。
痰多吐不完这个情况时间长了以后啊,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痰的性质,是不是比较粘腻啊,在我们体内时间长了以后更是难以清除啊,就像粘在水管壁上的陈年污垢一样,非常难清理,这时候我们要怎么办呢,是不是要用强水流去冲刷啊,那我们用药的强水流是什么呢,就是行气的药,利用行气药物的作用,带动痰湿排出体外,那这时候呢,可以参考一个木香顺气丸来行气化湿。
以上就是崔医生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你学会了吗?。
痰之已结者为毒!六大排痰方法,均有对应良方
痰之已结者为毒!六大排痰方法,均有对应良方古语说:毒之未成者为痰,痰之已结者为毒。
体内的津液因脏腑气化功能失常,代谢受阻之后,通常会起物理变化,变得黏稠粘滞,形成内痰(与呼吸道之外痰相区分)。
痰液随气而行,无处不到,上达于头,下至于足,内至脏腑,外达肌肤,甚至因变得庞大,重浊沾滞到连气都推不动,累趴在痰上,痰凝气滞成瘿瘤,癌肿。
这就是有毒的痰了。
祛痰法,是排痰祛病的一种治法。
因内伤外感均能生痰。
故在治疗时,应按病因和发病情况,辨证论治。
1、燥湿化痰法用于治湿痰为病。
湿痰,是由脾阳不振,运化失常,水湿留聚,湿盛生痰。
证见痰白易咯,胸痞恶心,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滑腻,脉缓而濡等。
治疗上是以苦温燥湿,或甘淡利湿与化痰药配合应用。
常用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等。
二陈汤是其代表方。
2、润燥化痰法用于治燥痰为病。
燥痰,是肺阴不足,虚火燔灼,炼液为痰。
表现为呛咳气促,咳痰不利,痰稠而粘,甚则成块成条。
咽喉干燥哽痛,多咳则声音嘶哑等。
治疗上是以滋润滑利之品与化痰药配合应用,如贝母、瓜蒌、天花粉、桔梗、茯苓等。
贝母瓜蒌散是其代表方。
3、清热化痰法用于治热痰为病。
热痰,多由邪热内盛,不得清解,煎熬津液,郁而生痰,甚至郁久化火,成为痰火。
表现为咯痰黄稠,面赤烦热,脉数口干,或为惊悸,或发癫狂等。
治疗上是以苦寒清热之品与化痰药配合运用,如黄芩、黄连、大黄、枳实、瓜蒌、竹沥等。
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滚痰丸是其代表方。
4、祛寒化痰法用于治寒痰为病。
寒痰,是由于脾胃阳虚,寒饮内停。
表现为吐痰清稀,口中自觉有冷气,身寒,手足不温,大便溏泻,舌淡苔滑,脉沉等。
治疗上是以辛热温阳之品与化痰药配合运用,如干姜、肉桂、半夏、茯苓等。
理中化痰丸即其代表方。
若寒痰伏于肺脏,发为哮喘,当用温肺散寒涤痰之剂,代表方如冷哮丸。
5、祛风化痰法用于治风痰为病。
风痰,有外感风邪,肺卫被侵,肺气不宣,则气壅痰升,出现头目昏痛,咳嗽多痰等证;内生之风痰,多由脾胃内伤,湿浊不化,凝而为痰,或火热内炽,炼液为痰,浊痰上泛,风亦随升,走窜经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生百病】化痰八大法摘要:二陈汤化裁的处方名目繁多,按照功用可概分为八类: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治风化痰、开窍化痰、消导化痰、养血化痰、行气化痰、益气化痰。
本文立足于临证而进行文献整理,以提供深入研究。
化痰的主药只有制半夏与厚朴,各自有自己的主方!通常制半夏是治疗重症的痰,厚朴是轻症的痰,所以,久病之痰在喉咙必先考虑使用制半夏。
二陈汤出自《和剂局方》是由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四药组成。
原方用生姜、乌梅入煎,近代不强调。
早在《和剂局方》之前,《金匮要略》已有橘皮汤、小半夏汤和小半夏加茯苓汤;《千金方》中有温胆汤。
可以说二陈汤正是在上述方剂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简而成为一首治疗痰饮的通用方剂。
痰是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病证的引发原因。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半夏具开泄滑降之长,能荡涤痰浊,向被誉为消痰主将。
《珍珠囊》说半夏“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消胸中痞,膈上痰,除胸寒,和胃气,燥脾湿,治痰厥头痛,消肿散结”。
又气结成痰,治痰须利气,气利痰自愈,陈皮横行散结,直行下降,为利气要药。
《医林纂要》说陈皮“主于顺气、消痰、去郁”。
《药性本草》也说陈皮“消痰涎,治气上咳嗽,开胃”。
又水泛为饮,凝饮成痰。
痰以水为本,因湿而动。
茯苓健脾补中,行水利湿,标本兼顾。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目之为治痰主药。
甘草可以缓解气管痉挛,为治疗咳喘的常用良药。
《别录》说甘草“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咳,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汤剂中配伍甘草,可以使所用药物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李士材论述二陈汤说:“半夏之辛,利二便而去湿,陈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气;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湿之功;甘草佐陈皮,共致调和之力。
”罗谦甫说:“应用二陈汤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虽不治胆而胆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命名温者,乃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
”《医方集解》说:“治痰通用二陈。
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寒痰加干姜;火痰加石膏、青黛;湿痰加苍术、白术;燥痰加瓜蒌、杏仁;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气痰加香附、枳壳;胁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四肢痰加竹沥。
”文献中,二陈汤化裁的处方名目繁多,按照功用,大致可以指归八类,分述如下。
燥湿化痰二陈汤虽然功专燥湿化痰,但有时嫌其力量不足,常加用芳香、温燥、行气、祛痰之品。
如: 1.香砂二陈汤(《证因脉治》):二陈汤加藿香、砂仁。
功用醒脾行气,燥湿化痰。
可用于夏季感冒挟湿和支气管炎等。
2.枳砂二陈汤(《丹溪心法》):二陈汤加枳实、砂仁。
东南方人多湿热生痰,朱丹溪倡用此方治之。
3.六安煎(《景岳全书》):二陈汤加杏仁、白芥子。
主治寒痰壅滞所致胸胁支满、咳嗽气喘、心悸、眩晕等症。
4.导痰汤(《济生方》):二陈汤加南星、枳实。
主治痰厥、眩晕,胸胁胀满,吐逆喘嗽,食欲不振等。
另有加味导痰汤(《张氏医通》),系导痰汤加人参、白术、黄芩、黄连、瓜蒌霜、桔梗、竹沥。
主治湿热痰饮及眩晕。
5.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导痰汤加苍术、香附。
主治胸闷咳嗽,食欲不振,肥胖症,不孕症,带下病,瘕积聚等。
6.启宫丸(《经验方》):二陈汤去甘草,加苍术、香附、神曲、川芎。
主治妇女肥胖不孕,带下稠多和月经不调。
7.渗湿清痰饮(《中医临床手册》):二陈汤加苍术、白术、白芷、香附。
主治带下稠多,眩晕气喘及肥胖症。
8.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半夏、橘红、炒甘草、生姜、大枣、藿香、姜厚朴、苍术。
主治伤寒,瘴疫,霍乱吐泻及胃肠炎等。
9.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藿香、陈皮、半夏曲、茯苓、炙甘草、紫苏、白芷、大腹皮、炒白术、姜厚朴、桔梗。
主治外感风寒,内有湿滞,寒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症。
10.杏苏散(《温病条辨》):二陈汤加杏仁、苏叶、前胡、桔梗、枳壳、大枣。
主治外感凉燥,头痛恶寒,鼻塞咽干,咳嗽痰稀,脉弦,无汗。
11.止咳丸(市售成药):二陈汤加桔梗、枇杷叶、苏子、荆芥、枳壳、马兜铃、前胡、杏仁。
主治咳嗽头痛,气逆多痰。
可用于感冒和支气管炎。
清热化痰凡遇痰热或痰火之类的病症,常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伍以清热之品治之。
如: 1.清气化痰丸(《医方考》):二陈汤去甘草,加黄芩、瓜蒌、枳实、杏仁、胆南星。
主治痰热内结,咳痰黄稠,甚则气急,呕恶,胸膈痞满,或发热,或惊悸失眠,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竹沥达痰丸(《古今医鉴》):二陈汤方用生姜汁,加人参、竹沥、大黄、黄芩,礞石、沉香。
主治正气虚损,实热老痰。
3.化坚二陈丸(《中医临床手册》):二陈汤用生甘草,加黄连、白僵蚕。
主治霰粒肿。
4.加味二陈汤:(1)《医宗金鉴》方:二陈汤加黄芩、黄连、薄荷。
主治舌下痰包。
(2)《沈氏尊生书》方:二陈汤加苍术、羌活、黄芩,治疗湿阻、湿疟。
另有一方为二陈汤加当归、枳实、桔梗、杏仁、高良姜、缩砂仁、木香、肉桂,治疗痰饮咳嗽。
5.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青蒿、黄芩、仙半夏、陈皮、赤茯苓、竹茹、生枳壳、碧玉散。
主治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或干呕泛酸,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滑数。
6.抑肝和胃饮(《中医临床手册》):法夏、陈皮、竹茹、苏叶、黄连。
主治妊娠呕吐。
7.橘红丸(市售成药):二陈汤加贝母、麦冬、杏仁、生石膏、瓜蒌皮、生地黄、桔梗、苏子、紫菀、款冬花。
主治咳嗽气喘,痰白粘或黄稠。
治风化痰二陈汤配伍平肝息风药,可治疗因风痰上升头目,横窜经络所导致的眩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
1.半夏白术天麻汤:(1)《脾胃论》方:二陈汤加苍白术,天麻、黄柏、干姜、黄芪、人参、泽泻、神曲、麦芽。
功用补脾化痰,祛风燥湿。
主治太阴痰厥、头痛眩晕、虚风内作。
(2)《医学心悟》方:二陈汤加白术、天麻。
主治痰饮上逆,眩晕头痛。
2.清痰降火丸(《中医临床手册》):二陈汤减茯苓,加大黄、僵蚕、连翘、桔梗、天麻、酒黄芩、薄荷、白芷、礞石。
主治风毒袭脑或痰热生风所致头痛、颜面疙瘩、颅内轰鸣等症。
开窍化痰痰浊闭塞气机,可造成意识障碍,即所谓“痰迷心窍”。
证见神昏谵语,惊痫,晕厥等。
在二陈汤基础上,加用远志、菖蒲、琥珀、辰砂等,可收开窍化痰之功。
如:1.涤痰汤(《济生方》):二陈汤加枳实、南星、竹茹、大枣、人参、菖蒲。
主治中风昏,舌强失语。
2.清心涤痰汤(《医宗金鉴》):二陈汤加人参、麦冬、黄连、菖蒲、南星、竹茹、枳实、酸枣仁。
主治慢惊风,虚中挟热,身热口渴,气粗,烦躁,痰涎上泛。
消导化痰二陈汤配伍消导化积之品,可以帮助胃肠机能的恢复,治疗痰饮食积。
如: 1.保和丸(《丹溪心法》):二陈汤减甘草,加连翘、山楂、莱菔子。
主治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腹痛,嗳腐吞酸,恶食,或大便泄泻,食疟下痢,脉滑,舌苔厚腻而黄,或大便泄泻,食疟下痢,脉滑,舌苔厚腻而黄。
用于消化不良。
另外,《丹溪心法》大安丸,即保和丸加白术。
宜于小儿消化不良。
2.二陈平胃散(《沈氏尊生书》):二陈汤加苍术、厚朴、山楂、神曲、砂仁、草果、枳实。
主治宿食不消。
3.二术二陈汤(《张氏医通》):二陈汤加生白术(姜汁拌晒)、苍术(麻油拌炒)。
主治脾虚痰食不运。
4.和中丸(《医学心悟》):二陈汤减甘草,加枳实、白术、神曲、麦芽、扁豆、山楂、香附、砂仁、丹参、五谷虫炭、荷叶。
主治腹内包块或兼寒热、纳差神疲。
另有大和中饮(《中医临证备要》),系二陈汤减茯苓、甘草,加木香、厚朴、枳壳、泽泻、干姜、山楂、麦芽、砂仁。
主治湿食停滞,食欲不振。
5.橘半枳术丸(《医学入门》):橘皮、半夏、麸炒枳壳、白术。
主治脾虚停痰,饮食不消,气滞痞闷。
养血化痰法则两种:一是活血化痰,所谓治痰要治血,血活则痰化;二是补血化痰,所谓血虚生燥痰,补血可润燥。
二陈汤加活血或补血药,具有养血化痰之用。
如: 1.芎归二陈汤(《中医临床手册》):二陈汤加川芎、当归。
主治肥胖多痰,胸闷腹胀,月经后期,白带较多。
另本方加生地、赤芍、丹皮、红花、香附、海藻,名加味四物二陈汤。
主治闭经。
2.金水六君煎(《景岳全书》):二陈汤加当归、熟地。
主治肺肾阴虚,湿痰壅盛,咳喘呕恶。
行气化痰痰随气结,又随气逆。
庞安常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二陈汤中,只有陈皮属理气药。
因此,每遇气痰郁结的病症,便显得理气之力单薄。
所以临床用于治疗气痰郁结之证,常配伍行气开郁药物。
如: 1.开郁二陈汤(验方):二陈汤加苍术、木香、香附、川芎、青皮、莪术、槟榔。
主治胁胀腹痛,胸闷不适,情绪忧郁,食欲不振,痰浊流注和经闭不行。
2.丁香柿蒂散(《济生方》):二陈汤配伍丁香、柿蒂、高良姜、人参。
主治胃寒呃逆。
3.竹茹汤(《大生要旨》):二陈汤减甘草,加苏梗、藿香、黄芩、枳壳、炒白芍、竹茹。
主治忧郁,呃逆,呕吐。
另《本事方》竹茹汤,系二陈汤减茯苓,加竹茹、山栀、大枣、枇杷叶。
主治胃热呕吐。
4.七气汤(《三因方》):二陈汤减甘草,加厚朴、紫苏、桂心、白芍、人参。
主治头昏咳嗽,胸腹冷痛,肠鸣泄泻。
5.通气散坚丸(《医宗金鉴》):二陈汤加人参、桔梗、川芎、当归、天花粉、黄芩、枳实、胆南星、贝母、海藻、香附、石菖蒲。
主治气瘿。
可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机能亢进。
6.苏子降气汤(《和剂局方》):二陈汤减茯苓,加炒苏子、姜厚朴、肉桂、前胡、当归。
主治痰涎壅盛,咳嗽短气,胸膈满闷,咽喉不利等症。
7.顺气导痰汤(《中国医学大辞典》):二陈汤加胆南星、枳实、木香、香附、乌药、沉香。
主治痰结胸痛,喘咳上气。
益气化痰这里所谓益气,重点在于固卫气和补中气。
因为肺合皮毛,卫气充沛,则腠理固密,虽遇气候变化,而能自稳适应,肺脏清虚质地和肃降功能有序不乱,便不能成为贮痰之器。
又因为中气充足,自能升清降浊,水谷得以运化,精微得以吸收,脾脏便不致于成为生痰之源。
平素卫表虚弱、脾胃不健之人,每易罹患痰证。
在化痰之时,顾护卫气和补益中气,不仅可以迅速控制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改善机体反应性,减少或避免痰证再发。
如: 1.参苏饮(《和剂局方》):二陈汤加人参、紫苏、大枣、桔梗、葛根、前胡、枳壳、木香。
主治外感风寒,内有痰饮,畏寒发热,头痛鼻塞,恶心呕吐,胸闷咳嗽,咯痰不爽,舌苔白滑,脉弱。
市售成药名参苏理肺丸,用于支气管炎。
2.补气运脾汤(《医学统旨》):二陈汤加人参、黄芪、白术、砂仁、大枣。
主治噎膈、气阳虚惫。
3.温中补脾汤(《医宗金鉴》):二陈汤加人参、黄芪、白术、干姜、附子、肉桂、白芍、砂仁、丁香。
主治中焦虚寒,脘腹疼痛,呕吐吞酸,纳呆便溏,神疲乏力等症。
此外,益气化痰类方剂涉及二陈汤者,尚有六君子汤(《医学正传》)、香砂六君子汤(《名医方论》)、加味六君子汤(《医宗金鉴》、《万氏妇科》)、归芍六君子汤(《中医临床手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