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园林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园林史

明朝社会历史概况: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所建的封建皇朝,建立于公元1368年,灭亡于1644年,先后经历了17个皇帝,276年。

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朝前期极盛时,北控内蒙古,西到新疆东部,东北控制了女真地区,西南方管辖云南,贵州。南方建立了交郡。明朝在少数名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后来国立逐渐衰落,尤其到了后期社会矛盾尖锐,甚至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但后来南明政权有延续了十多年,直到最后被清朝灭亡。

一、皇家园林

明代的皇家园林重点在大内御苑。御苑的分布:少数建置在紫禁城的内廷,多数建置在紫禁城以外,皇城以内的地段。明代的大内御苑共有六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万岁山、西苑、兔园、东苑。

1、西苑

元代太液池的旧址,是明代大内御苑中规模最大的一处。明初,西苑大体上保持着元代太液池的规模和格局。天顺年间进行扩建。扩建工程包括三部分内容:⑴填平圆坻与东岸之间的水面,圆坻由水中的岛屿变成了突出于东岸的半岛,把原来的土筑高台改为砖砌城墙的“团城”;⑵扩大太液池水面,奠定了北、中、南三海的布局;⑶在琼华岛和北岸增建若干建筑物,改变了这一带的景观。西苑水面大约占园林总面积的二分之一。西苑总体布局:建筑疏朗、树木蓊郁,既有仙山琼阁之境界,又富水乡田园之野趣,犹如城市中保留的一大片自然生态的环境。

2、御花园又名“后苑”

位置:内廷中路坤宁宫之后。

时间: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园中不少殿宇和树、石,都是十五世纪明代遗物。

用途:御花园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

园林规划布局:占地一万一千多平方米,全园南北宽80米,东西长约140米,有建筑二十余处。园内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各式建筑,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御花园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建筑布局在保持中轴对称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在体形、色彩、装饰、装修上予以变化,不像宫殿建筑群那样绝对的均齐对称。

园林特点:建筑密度较高,共有十几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几乎占去全园三分之一的面积。

3、东苑

皇城东南隅,为东苑所在。东苑相对于西苑而言,以其在皇城之东南故又名“南内”。明朝的永乐、宣德年间,东苑是一座富于天然野趣、以水景取胜的园林,皇帝经常偕同文武大臣、四方公使到此处观看“击球射柳”之戏。

4、兔园

兔园在西苑之西、皇城的西南隅,是在元代的“西域园”的基础上建立而成的。其布局比较规整,有明确的中轴线,山、池建筑均沿着这条南北中轴线配置。

5、万岁山

万岁山(清改称景山)位于紫禁城之北、皇城的中轴线上,园林亦相对应地采用对称均齐的布局。山的位置正好在元代大内的旧址上,当时的用意在于镇压元代的“王气”,乃出于风水迷信的考虑,而非仅为了园林造景。

百岁山

6、慈宁宫花园

慈宁宫在紫禁城内廷西路的北部,是皇太后、皇太妃的居所。花园毗邻宫的南面,呈对称规整布局,主体建筑名“咸若馆”。紫禁城内宫殿建筑密集,大内御苑仅有御花园和慈宁宫花园两处。而在皇城范围内,园林的比重就很大了,几座主要的大内御苑都建置在这里。

皇家园林的特点:

明朝是一个中央集权,高度统一的时代,生产取得了较大发展,许多类型建筑的构图手法也是这一时段最后完善起来。

明朝皇家园林的重要特点就是它的构图布局。既不是完全按照星宿,也不是简单的几何对称,也非民间的遵循自然之道。它运用对称营造庄严宏伟的氛围,按照功能合理布局,在构图上融进各种哲学思想和世界观。强调了君权的至高无上。

二、私家园林

1.江南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主要分布在江南,而江南私家园林在明朝以漕运据点扬州为中心,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称。

当时,由于扬州盐商富甲天下,他们有足够的财力来建造园林,穷奢极欲。据统计,扬州城内私家园林最盛时达200多处。

苏州园林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

1)扬州私家园林

明末扬州望族郑氏兄弟的四座园林:影园、修园、嘉树园、五亩之园,被誉为但是的江南名园之四。

影园修园

嘉树园五亩之园

2)苏州私家原林

苏州园林之盛,不输扬州,其中较著名的有艺圃,拙政园,五峰园,留园,西园,芳草园,洽隐园等。

1.拙政园

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9-1513),以水景为主,布局疏密自然,空间明朗层次分明。全园大致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各部都以水池为中心,沿池四面因势错落建有堂亭轩阁等。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与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

拙政园

2.留园

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留园分为四个部分,将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包罗其中:中部以水景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建筑为主,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

留园

3. 五峰园

五峰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长州尚书杨成所筑,俗称“杨家园”、一说园为文征明之侄画家文伯仁所筑,文伯仁号五峰老人。园中耸立五座太湖石峰,高二丈,颇极皱瘦玲珑之致,并峙高阜间,形似老丈,又名五老峰,分别为“丈人峰”、“观音峰”、“三老峰”、“庆云峰”及“擎云峰”。全园以五峰胜,辅以水池,有峭壁、峡谷、山洞、石桥、古树、旱船、园亭、岩洞等景。园西南角有土墩,俗传为唐柳毅墓。

五峰园五峰园

4.艺圃

艺圃前身是明代袁祖庚所建的醉颖堂。袁祖庚(1519~1590)字绳之,长洲(今苏州)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1)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副使(考核官吏、管理司法的官),四十岁后辞官退隐,在苏州择地建造宅园,并悬匾额“城市山林”,过隐士生活。明亡后,在清初为明崇祯进士姜埰(号敬亭)所有,改称“敬亭山房”,后其子姜实节更名“艺圃”。至道光年间为绸缎业七襄公所所在地。

艺圃为一颇具明代艺术特色的小型园林,全园布局简练开朗,风格自然质朴,无繁琐堆砌娇捏做作之感,其艺术价值远胜于晚清之园林作品。从山水布局,亭台开间到一石一木的细部处理无不透析出古朴典雅的风格特征,以凝练的手法,勾勒出造园的基本理念。艺圃始建于明,名药圃,清初改为艺圃,又名敬亭山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