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概念和形成基础1. 中医学说的定义:中医学,全称为中国传统医学,是一种起源于古代中国,历经数千年发展而成的医学体系。
它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来诊断疾病,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旨在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和维持健康状态。
2. 中医学说的形成基础:(1)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物质和属性组成,阴阳的动态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 五行学说:将宇宙间的事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用以解释和指导医学实践。
- 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 儒学:注重伦理道德,强调人文关怀,对中医伦理观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2)自然科学基础:- 天文学:观察天象,了解季节变化,对中医时间医学有指导作用。
- 地理学:研究地域差异,对中医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有影响。
- 气象学: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医病因学和预防医学有重要作用。
- 生物学:对动植物的研究,为中药学提供了丰富的药物资源。
(3)社会实践:- 长期的医疗实践:古代医家通过临床观察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 古代文献的总结: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中医学基本特点1. 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健康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 人体的整体性: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器官、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生理和病理系统。
2. 辨证论治:- 辨证:通过四诊合参,收集病象,分析病因、病位、病性和病机。
- 论治: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包括治则和治法。
3. 防治结合:- 未病先防:通过养生保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1、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辨证论治1、病、证、症的概念:病: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证: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别证候,讨论和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相同的病出现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内涵。
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其意义是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
对立:事物的阴阳属性相反。
制约:阴阳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削弱。
2、阴阳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
互用:阴阳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为用。
3、阴阳交感互藏交感:是指阴阳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相互发生作用。
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中医基础理论学霸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霸笔中医主治记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特点1.整体观念:完整性:人自身统一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2.辨证论治:证:即证候=病机(本质、内涵)(1)同病异治的本质:证候/病机不同(2)异病同治的本质:证候/病机相同3.症:症状和体征,人体对疾病的反应的表象。
病:疾病。
病理变化的全过程证: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病理概括。
能反映疾病本质的是:证候。
补中益气汤之升阳药:黄芪、升麻、葛根、柴胡。
第三章阴阳学说1.概念:核心词:相互对立、关联有形属阴,无形为阳(联想气血,气属阳,血属阴)2.阴阳的属性:(1)相对性:(2)可分性(昼夜、五脏、四季分阴阳):比如:脾为阴中至阴;冬天为阴中之阴,春天为阴中之阳,夏天为阳中之阳,秋天为阳中至阴;前半夜阴中之阴,后半夜阴中之阳;水火阴阳征兆,左右阴阳之道路。
(3)可转化3.基本内容:阴阳一体观对立制约(阴平阳秘动态平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互根互用(谁也离不开谁):阴在内,阳之守也....;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阳则阴无以化...交感互藏(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高端项目中心消长(在一定范围内,量变):消长平衡:四季中:冬至阳生,夏至阴生,春分秋分阴阳各半;一天中:子时(半夜11点-1点)阳生;午时阴生相互转化(条件:重或极,质变)自和与平衡4.应用:(1)用于说明人体结构:背为阳,腹为阴。
(2)阐述病理变化(3)疾病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4)指导治疗:确定治则,调整阴阳。
(5)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5.确定治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阴胜则寒:实寒—寒者热补其不足=虚则补之之阳胜则热:实热—热者寒之阴偏衰:阴虚虚热—补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治啥补啥)-阳中求阴(求啥补啥)阳偏衰:阳虚虚寒—补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治啥补啥)-阴中求阳(求啥补啥)代表方:金贵肾气丸、右归丸第四章五行学说1.概念:五行特性;升腾(火)、生化(土)、生发(木)五行归类:注重五音2.五行内容(1)相生:生理:母子关系异常:母病及子、子病及母、(2)相克:生理:所胜及所不胜病理:相乘(过克)、相侮(反克)(3)五行生克制化:相生相克之间的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着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着,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着名医家张仲景所着,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着,我国第一部针灸专着;脉经:晋代王叔和所着,我国第一部脉学专着;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着,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着;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着,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着,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3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集成性着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4近代和现代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念(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②病理上的整体性;③诊治上的整体性;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昼夜晨昏的变化地域环境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2、辨证论治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论治,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包括症状和体征;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精气学说1、精与气的基本概念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2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2、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1气机:指气的运动;2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二、阴阳学说(1)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2)阴阳的基本特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3)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①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②事物的无限可分性:类经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也”;③事物的阴阳属性因比较对象的改变也可以发生变化;(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①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②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被破坏,则标志疾病的产生;“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阳虚则寒”2阴阳互根互用①含义:“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②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3阴阳交感互藏①含义:阴阳交感: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是万物化生的根源;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包含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②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4阴阳的消长平衡①含义:阴和阳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②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5阴阳的相互转化①含义: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②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5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三、五行学说1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2五行各自的特性: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温热、升腾3土的特性:“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3事物的五行归类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的相生:①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滋生、助长和促进关系;②相生顺序:木→火→土→金→水→木③相生之间的关系——母子关系2五行的相克①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依次克制,制约的关系;②相克顺序:木克→土克→水克→火克→金③相克之间的关系——“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3五行制化含义: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4五行相乘①含义: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多度制约或克制;②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木乘→土乘→水乘→火乘→金5五行相侮①含义: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②五行相侮次序与相克相反:木侮→金侮→火侮→水侮→土6五行的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种情况,皆属于五行之间相生关系异常的变化;5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①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②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③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④用于疾病的诊断;⑤用于疾病的治疗;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第一节精1.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2.人体之精的生成①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谓之“先天之精”;②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由脾胃等脏腑吸收水谷中的精华物质所产生,故又称“水谷之精”;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故谓之“后天之精”;3.人体之精的功能①繁衍生命②濡养③化血④化气⑤化神第二节气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人体之气的生成人体之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源于饮食物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以及由肺肾吸纳的自然界的清气;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①气的生成之源先天之气元气后天之气宗气②相关脏腑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一气的运动1.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3.气机调畅:气的运动通畅无阻,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4.气机的意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5.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二气化1.气化:气的运动变化产生的各种变化;2.气化的形式:人体气化的基本形式是:人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四、人体之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五、人体之气的分类1.元气1含义:内经称为“真气”,难经又称“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2生成与分布: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3生理功能①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②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2.宗气1含义: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2生成与分布①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和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互结合而生成;②宗气生成后积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此外,内经中还指出宗气可由气海向下注入气街,再下行于足;3生理功能①行呼吸;②行血气;③资先天;3.营气1含义: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又称“荣气”;2生成与分布: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精华部分所化生,进入脉中,运行全身;3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4.卫气1含义: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又称“卫阳”;2生成与分布: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慓悍滑利部分所化生,运行于脉外,布散全身;3生理功能①防御外邪;②温养全身;③调控腠理;第三节血一、血的基本概念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血的生成一化生之源1.水谷之精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2.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此外,肾精化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二相关脏腑功能1.脾胃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健与否,饮食营养的充足与否,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若脾胃功能虚弱或失调,造成长期饮食营养摄入不良,都可能导致血液化生之源匮乏,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临床上治疗血虚,首先要注意调理脾胃的运化功能,并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调配;2.心肺心肺的生理功能在血液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阳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红色的血液;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时,也常常注意调补心肺功能;3.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肾精化生肾气,而肾气能推动、激发和调控各脏腑的生理活动,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促进心肺的气化功能,从而有助于血液的化生;如果肾精不足,或肾不藏精,往往会导致血液生成亏少;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有时需采用补肾益精的方法;三、血的运行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二相关脏腑功能1.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2.肺朝百脉,主治节,能够助心行血;3.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够推动和促进血行,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肝又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可以根据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需要,在肝气疏泄功能的协调下,调节脉中循环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同时还可以防止出血;4.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总结: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气的统摄和肝气的藏血是固摄控制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而心、肺、肝、脾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四、血的功能一濡养二化神第四节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唾、涎、涕、泪和胃液、肠液、关节腔液、胸腹腔等间隙的液体等,是液态样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四、津液的功能一滋润濡养二充养血脉另外,津液的代谢对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相对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五节神一、中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中医学中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其中又将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归纳为狭义之神的范畴;二、神的作用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第六节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1原理: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营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2生理体现:气盛则血充;3病理表现:气虚则血虚;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病证时,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举例;2.气能行血1含义: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2生理体现:气的充盈,而且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3病理表现:气虚或气滞,均可导致血瘀;气机逆乱,血行也随之逆乱举例;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常常分别配合应用补气、行气、降气、升提的药物; 3.气能摄血1含义: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2生理体现:气旺则血统;3病理表现:“气虚则血逸”;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气虚出血病证,必须补气以摄血;总结:气对于血的生成和运行具有统率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气为血之帅”;二血为气之母1.血能养气1含义: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2生理体现:血足则气旺;3病理表现:血虚则气虚;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气少的病证,必须气血双补;2.血能载气1含义及生理体现: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依赖血的运载而运行全身;2病理表现:血虚的病人,也就会出现气虚病变;气随血脱;总结:血能养气、载气,体现了血对于气的基础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血为气之母”;二、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一精血同源1.含义:精与血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2.生理体现1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2脏腑之精融入血液中,则化为血;血液输送到脏腑中,也可充养脏腑之精;3.病理表现:衰则同衰精亏则血虚,血虚则精亏;二津血同源1.含义:津液和血来源相同而又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津血同源”;2.生理体现1津液与血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2津液进入脉中,与营气结合,便化生为血液;血液中的津液,与营气分离而渗出脉外,便化为津液;因为汗液为津液所化生,而津血同源,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3.病理表现:津血互损;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1治疗津血互损的病证,应津血互补;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一精与气的关系1.气能生精、摄精2.精能化气二精、气与神的关系1.精、气化神2.神驭精、气总结:精、气、神三者之间存在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可分而不可离,称为人身之“三宝”;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形体是第一性”、“精神活动对形体健康的反作用”的辩证法观点;第三章藏象第一节概论1 藏象的概念藏——藏于体内的内脏象——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2.藏象学说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1脏腑脏——化生和贮藏精气,满而不能实;包括肝、心、脾、肺、肾腑——受盛和传化水谷,实而不能满;包括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形态上中空而密闭,功能上以贮藏精气为主;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2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①古代解剖知识,②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③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生理功能;3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①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②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第二节五脏一、心心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血液的运行必须以心气的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为前提条件心主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的生理特性——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二、肝1.肝的生理功能1主疏泄①调畅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②调畅脾胃之气的升降③调畅情志↗喜调达而恶抑郁逍遥散、痛泻要方↘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④促进消化↗气机→脾胃脾升胃降↘分泌胆汁、排泄胆汁⑤男子→排精性功能⑥女子→月经、泌乳、排卵“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2主藏血①贮藏血液②调节血量③防止出血“肝者,凝血之本”2.肝的生理特性①肝为刚脏“肝体阴而用阳”②肝气升发3.志液体华窍①在志为怒②在液为泪③在体合筋筋膜或宗筋,其华在爪“肝为罢极之本”④开窍于目→睛明⑤与春气相通应“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上古天真论肾气演变表第三节六腑六腑概要表第五节一、脏与脏之间关系1、心与肺脾肝肾的关系一心与肺主要体现于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关系;生理:肺主一身之气宗气中心环节气为血帅,肺气助心行血心主一身之血血为气母,心血运布肺气病理:肺气虚弱,行血无力心血瘀阻肺失宣肃,肺气壅塞心气不足血行不畅→影响肺的呼吸→胸闷咳喘心阳不振二心与脾主要体现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1血液生成生理:心主行血,供养于脾→脾运正常相互促进脾主运化,生血养心→心血充盈病理:脾失健运,生化乏源血虚→心血不足脾不统血,慢性失血心脾两虚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脾气虚弱2血液运行生理:心行血,推动血行不已血运正常脾统血,血液不溢脉外病理:心气不足,血行无力→气虚血瘀脾气虚损,统摄无权→气虚出血三心与肝主要体现于行血藏血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1血液运行生理:心主行血,使肝有所藏肝藏血,心行之肝主藏血,调节血量病理:血液亏虚→心肝失养心血瘀阻肝血瘀阻2精神情志生理:心主藏神,主宰精神,有利于肝主疏泄相互为用肝主疏泄,情志调畅,有利于心神内守病理:心肝气郁心肝病变、互致并存心肝火旺四心与肾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生理:1水火既济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不寒升降互济肾水上济于心→心火不亢协调平衡2精神互用心藏神→控精驭气心神肾精肾藏精→化气生神相互为用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在上,为一身主宰→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相二火肾为相火在下,为阳气之根→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上下交济病理: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失调,称为心肾不交; 1水不济火心火亢于上肾阴虚于下2精神失调心神不足,无力控驭肾精肾精不足,不能奉养心神3水气凌心心阳虚损,水气上凌于心肾阳虚损,下焦水寒不化2、肺与脾肝肾的关系一心与肺同上二肺与脾主要体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1气的生成生理:肺为主气之枢,主呼吸而纳清气相互结合脾为生气之源,主运化而生谷气形成宗气病理:肺脾两虚2津液代谢生理:肺气宣降水液输布全身津液输布代谢正常脾气运化水液上归于肺病理:脾为生痰之源——水不化津,转为痰浊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停肺,引起咳喘三肺与肝主要体现于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生理:肝主升发,有利于肺气肃降升降相因,互制互用,调节全身气机肺主肃降,有利于肝气升发病理:肝火犯肺→肺失肃降肺热乘肝→肝阳亢逆四肺与肾主要体现于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方面;1水液代谢生理:肺气肃降,水液下归于肾→肾气蒸化水液相互协同肾气阴阳,促进肺的功能→肺气宣降行水病理:肺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水肿2呼吸运动生理:肺主气司呼吸,有利于肾主纳气相互协同肾藏精主纳气,有利于肺气肃降病理:肺气久虚,肃降失司肾气不足,摄纳无权3阴阳互资生理:肺阴下输于肾,肾阴上滋于肺→金水相生肾阳资助肺阳病理:肺阴不足,下汲肾阴肾阴亏虚,肺阴失充肺肾阴虚肺肾阳虚,津凝为痰3、一肝与脾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协同作用;1疏泄运化生理: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有利于运化转输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濡养于肝,使肝气充和,条达疏泄病理: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脾胃湿热→郁蒸肝胆2血液运行生理:肝主藏血,调节血量→供应脾运脾主生血统血→肝血充足病理:脾虚血液化生无源肝血不足脾不统血而出血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藏统失司。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将宇宙间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为阴阳两种相对的属性,并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将事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制约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1.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将人体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它们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经络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1.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内外因素密切相关。
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
病因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第一章绪论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整体观念主要内容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a.人体结构的整体性b.人体物质的整体性c.人体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d.人体功能的整体性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辨证论治(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1)症:指疾病进程中呈现的单个的自力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进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的高度归纳综合,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
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精与气的基本概念(1)精:在现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活动不息的极渺小物质,是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
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的运动与变化:1)气机:指气的运动。
2)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联系关系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归纳综合。
潘毅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1)
五行传变:传:按相生关系传或相克关系传。
一个脏有病都可以传到其他的脏,传的概率不同,容易往那里传不容易往那里传有什么好处呢?预防性治疗。
比如肝血虚补血考虑到住心传变,即便没有也加上一两味补心血的药物,心血充实了不容易传(意见性的),但肝火可犯胃、心、肾我防不过来,犯到那里再说吧,肝火就清肝火,我不能分散药力啊,如果心肝脾肺肾我都管理一下,管不了那么多。
控制疾病的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金匮工略》特指有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容易犯脾,肝血虚不容易犯脾。
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心—苦、喜肾---咸、恐肺—辛、忧脾—甘、思肝---酸、怒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
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全面情况)。
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部位:例某个关窍有病找到他的主管。
经络的病找到经络,经络也跟脏腑相关。
性质:一般是偏寒、热邪正关系:一般讲的虚实中医诊断:定性+定位阴虚(阴虚则热):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大便干、颧红、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阴虚严重者可导致亡阴证,症状为:汗热而黏、呼吸短促、身畏热、手足温、躁妄不安、渴喜冷饮,或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
此属体液大量消耗而表现出的阴津枯涸的病变,为危重证候,应及时予以滋阴补津。
阳虚(阳虚则寒):主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气虚:在阳虚的基础上割出来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谈、脉弱(无力),纯粹是功能减退。
(功能减退+寒象=阳虚)血虚:指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以面色淡白(不华)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视物模糊、两目干涩、夜盲、心悸多梦,失眠、手足发麻,皮肤干燥、毛发不荣、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脉细等为常见证候。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气、气化、气机:气是生命的本源,是一种物质。
这种物质气运动起来以后,发生了运动变化,称之为气化。
气化过程和表现的形式,升降出入这种运动称之为气机。
01 阴阳五行概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0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03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0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二)05 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①: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②:20.00,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06 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基本概念一)①:气一元论:②:45.19,阴阳学说:54.00,阴阳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56.03,阴阳的医学意义。
07阴阳学说:基本概念(二)、基本内容(一)08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09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五行学说: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一)阴阳盛衰五行属性五行属性:属性在不同的学科的不同定义;在中医学里面,涉及到两个学科,一;哲学,二;逻辑学,一;从哲学上来说,属性;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
二;从逻辑学来说,属性;是指事物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包括对象的状态和动作。
五行的属性;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具有的特有属性的统称。
具体而言,就是;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行之间的关系;一;以次相克,反复无穷。
木克土、、、、二;两行之间相克的关系叫所胜所不胜关系;如;水能克火,那么,水是火之所不胜,而火又能克金,那么金又是火之所胜。
任何一行都有所胜所不胜。
10五行学说:基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五行制化五行乘侮总结五行制化,三行之间才能发生制化。
如:金、木、土三行。
五行乘侮,乘:相克太过,木旺克土。
侮:木太旺反侮金。
乘侮必然同时存在。
即:三脏同时发生关系。
以五行的特性为据,严格地说,它说明了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而不是全部功能。
五行论证了脏腑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笔记,DOC
中医基础理论1.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3.脉者血之府也。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
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4.五脏者身之强也。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5.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平旦(3-5)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9.血有余则怒,血不足则恐。
中药学1.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羌活: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椿皮:清热燥湿,止带止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鸦胆子:有小毒。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一.中医学的科学属性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中医学研究的是人,主要研究探讨人体的生、张、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止规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的特性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与疾病的医学问题,社会环境的变更,人的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常产生较大影响。
因而中医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
(三).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远影响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中最一般的共同规律的科学。
中医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当时的哲学成就,用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精气)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
(四).中医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如气象学知识促成了六淫病因学说的产生等)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形成于战国质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形成的基础与方法:(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A.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冶炼、酿造技术也有诸多创新。
B.战国时期,哲学思想方面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道、儒、法、兵、阴阳等诸家。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我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收获颇丰。
感觉在专业上及常识上均有明显提高,特意整理笔记10个知识点如下:
1. 整体观念的内容是: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2. “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因时制宜。
3. “因居处环境不同而用药各异”不能体现"因人制宜"治则。
4. 某些慢性疾病,常常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时发作或加重,如哮喘等,护理时则应该在气候或季节交换时采取预防措施,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因时制宜。
5. 中医五脏六腑中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6. 中医饮食调护应做到因人而异,辨证施食,个人爱好不是主要原因。
7. 中医饮食调护讲究按病性施食,并指出青壮年、营养过剩者等各种阳性体征或阳性病者,应多吃阴性的食物, 桑葚为阴性食物。
8. 中医饮食调护理论认为人的体质可分为寒热体质, 腹胀便稀符合寒性体质表现。
9. 中医饮食调护理论认为人的体质还可分为虚实体质,萝卜虚性体质不适宜食用。
10. 体形比较胖,动作迟缓,没有精神,不欲饮食的人,多属于痰湿体质,宜进食健脾、祛湿、平性、温性的食物。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绪论什么是中医学,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一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二、辨证论治: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辨证论治: 第二章阴阳五行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的对立制约(二)阴阳的互根互用(三)阴阳的消长平衡(四)阴阳的相互转化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三)五行的生克乘侮(1)生克和制化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乘侮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的反应。
相侮: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亦称反克。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三)用于诊断和治疗第三章藏象什么是藏象学说,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古代的解剖知识。
二是长期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中医基础理论(50分→30道)中医基础学习方法:1.轻概念2.理解3.归纳4.找点5.主体6.结构7.特点中医基础理论特点:集中中医基础难点:原文→简化(歌诀、巧记)、经络、五行第一章绪论一、产生1.哲学2.自然科学3.解剖学4.生产→《内经》二、发展1.《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专著2.《诸病源候论》→病因学专著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河间.守真)→“六气皆从火化”→寒凉派;朱丹溪(震亨、彦修)→“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养阴派;李杲(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土派;张元素(子和、戴人)→“邪去则正安”→攻下派三、中医学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人体内部的统一性②人物自然的统一性:a.脉→春浮,夏日在肤,秋下肤,冬骨b.病→旦慧昼安夕加夜甚c.发病(鼽衄胸胁洞风痹)③与社会的统一性2.辩证论治:四诊:①望、闻、切(客观性)→体征→集中→证候(病理阶段)②问(主观性)→症状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第二章阴阳学说一、阴阳1.阴阳:①最初→日光的向背②哲学→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不考)2.阴阳属性:(不记)3.阴阳特性:①普遍性②相对性:a.无限可分性b.转化性b.比较性4.阴阳关系:对立制约:①对立②制约:a.不及:阳虚阴盛、阴虚阳盛:火旺or阳亢 b.太过:阳盛阴病、阴盛阳病互根互用:①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②互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消长平衡(不考):阴平阳秘,精神乃秘阴阳转化(一定条件下):“极”、“重”5.阴阳作用:①诊断:察色按脉先决阴阳②病理变化:a.阴阳偏盛(邪气盛实):阳胜则热(实热)→壮热、面赤→阳盛则阴病or阴胜则寒(实寒)→冷痛、拒按→阴盛则阳病b.阴阳偏衰(精气夺则虚):阳虚(阳不制阴→阴相对的盛)→则寒(虚寒)→冷痛喜按,绵绵不休b.阴虚(阴不制阳→阳相对的盛)→则热(虚热)→五心烦热,午后颧红③治疗:a.阴阳偏盛(邪气盛则实):阳盛则热or阴盛则寒→实则泻之(损其有余)(考点)→热者寒之or寒者热之b.阴阳偏衰(精气夺则虚):阳虚则寒or阴虚则热→虚则补之(补其不足)(考点)→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or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考点)第三章五行学说一、“五”:①最初:木、火、土、金、水→五材②哲学:木火土金水属性抽象概念二、属性:1.木→“木曰曲直”(不背)→生长、升发、调达、舒畅2.火→“火曰炎上”→温暖、发热、向上、升腾3.土→“土爰稼穑”→承载、受纳、长养、生化4.金→“金曰从革”→顺从、肃杀、清洁、收敛、变革5.水→“水曰润下”→寒凉、就下、闭藏、滋润三、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类比法or推演络绎法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角徵宫商羽→呼笑歌哭声→魂神意魄志→握忧哕咳栗行→运行1.生克规律:①相生:木火土金水②相克:木→土→水→火→金2.五行制化异常→相克异常乘侮:1.相乘→过克:①克者过强②被克者过弱③以上两个同时出现2.相侮→反克:①克者过弱②被克者过强五行应用:1.传变:①相生传变:母→子=>母病及子(虚证)、母虚累子②子→母=>子病犯母(实证);子盗母气(虚)②相克传变:相乘;相侮2.治则治法:(1)相生:①虚→虚则补其母: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肾阳)补土②实→实则泄其子(2)相克:抑强扶弱:抑木扶土、培土制水、泄南补北、佐金平木第四章气血津液学说一、气:①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呼吸之气、水谷之气)②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先天之精气→元气(原气)→激发推动脏腑功能↗→生命活动原动力↗水谷之精气→营气→阴柔营养→①化生血液②营养作用↘→卫气→彪疾滑利→①防御外邪②启闭汗孔,调节体温③温煦肌肉脏腑↘自然之清气→→宗气(膻中)→①上出喉咙以司呼吸②中贯心脉以行气血③下资元气④视、听、言、动二、原料:先天元气、水谷之精气、自然之清气三、参与的脏腑:1.相关脏腑:肾(元气)、脾(水谷之精气)、肺(自然之清气)2.密切相关:脾胃四、运动→气机→升降出入五、功能:1.推动→脏腑组织、生长发育、气血津液2.温煦3.营养4.固涩→精血汗5.防御6.气化二、血:1.生成:营可化血、精可化血、津可化血→脾胃、心、肺、肾(五脏去肝加胃)2.功能:化生神志(血舍神)、濡养(气→温养,津液→滋养,血→濡养)三、津液:正常水液1.分类:津→清稀→流动性大→肌肉、皮毛、孔窍、化血液→稠黏→流动性小→脏腑、关节、脑髓2.▲津→滋养大肠→伤津液→濡润小肠→耗液3.生成:取之于外,成之于内4.功能:充养血脉,运输废料,调节平衡四、气血津液关系1.气→血:↗气滞→血瘀↘↗行气药①气行血活血↘气虚→血瘀↗↘补气药②气摄血→气能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③气生血→血虚证→主以补气2.血→气:①血生气②血载气→气随血脱(吐下之余,定无完气)3.气津(同气与血)4.津血:津血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津者无血第五章藏象(脏腑)1.五脏→肝心脾肺肾(包含心包);六腑→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胆: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胰腺:西医有中医没有的2.形态、功能:①五脏→中实→生化、贮藏精微②六腑→中空→传化、排泄糟粕③奇恒之腑→中空→贮藏精微▲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精与气的基本概念(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
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2)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的运动与变化:1)气机:指气的运动。
2)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阴阳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阴阳的基本特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
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阴阳的属性1)阴阳的普遍性2)阴阳的相关性3)阴阳的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阴阳的可分性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交感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2)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相反,导致阴阳相互制约。
阴阳双方制约的结果,使事物取得了动态平衡。
3)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
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
“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气.气化.气机:气是性命的根源,是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气活动起来今后,产生了活动变更,称之为气化.气化进程和表示的情势,起落出入这种活动称之为气机.01 阴阳五行概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0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长03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点(一)0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点(二)05 中医学的优势与特点中医基本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①:中医学的优势与特点:②:20.00,中医基本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06 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阴阳学说根本概念一)①:气一元论:②:45.19,阴阳学说:54.00,阴阳是宇宙的根本纪律.56.03,阴阳的医学意义.07阴阳学说:根本概念(二).根本内容(一)08阴阳学说:根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一)09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二).五行学说:根本概念.根本内容(一)阴阳盛衰五行属性五行属性:属性在不合的学科的不合界说;在中医学里面,涉及到两个学科,一;哲学,二;逻辑学,一;从哲学上来说,属性;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二;从逻辑学来说,属性;是指事物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包含对象的状况和动作.五行的属性;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具有的特有属性的统称.具体而言,就是;木曰是曲,火曰炎上,土爰农事,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行之间的关系;一;以次相克,重复无限.木克土....二;两行之间相克的关系叫所胜所不堪关系;如;水能克火,那么,水是火之所不堪,而火又能克金,那么金又是火之所胜.任何一行都有所胜所不堪.10五行学说:根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一)五行制化五行乘侮总结五行制化,三行之间才干产生制化.如:金.木.土三行.五行乘侮,乘:相克太甚,木旺克土.侮:木太旺反侮金.乘侮必定同时消失.即:三脏同时产生关系.以五行的特点为据,严厉地说,它说清楚明了五脏的重要心理功效,而不是全体功效.五行论证了脏腑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五行互藏:就是五行之中还有五行.中医学的五行思维是一个球形的.网状的思维构造.是最科学最高超的思维构造.11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二).中医学的科学思维(一)用五行学说指点疾病的防治根据色彩和脉象之间的生克关系,来揣摸病情的产生成长纪律.如:青色.弦脉.青和弦同属于木.即色彩和脉象之间的关系同属于同一类,同属于木,称之为色脉相符.预后:平,即,轻.青色而消失了浮脉,浮脉属于金行.那么这个色和脉就消失了克色之脉.即五行的金克木.是以它的病情相克,即相克传变,其病为逆.青色消失沉脉,沉属于水行,表示为水生木,色脉相生,按拍照生纪律揣摸,病情的成长纪律,即相生传变成顺,是以,它的病情的预后为顺.为生,预后优越.第四:五行学说在防治学上的运用.①:控制疾病的传变;按照五行生克制化的纪律,截断病理传变.控制疾病向前成长.如:肝有病,按照五行的生克纪律,肝有病必定要传到脾.那么在治疗时,既要克制肝,同时要呵护脾,或者可以直接断定到肝有病,可能要传到脾,那么在脾病没有显著表示出来的时刻,可以事先扶直脾,进步脾的心理功效,使肝的病理变更不传到脾去.把这个治疗思惟叫做控制疾病的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肝病必传脾.”截断疗法,即中医治未病的思惟.②:肯定治则和治法:经常运用五行学说肯定治疗原则,经常运用办法,不是全体内容.一:肯定治疗原则;根据相生纪律所肯定治疗原则是:“补母泻子”“补母:”又称之为,虚者补其母.顺应症是:实用于母子关系掉调的虚症.“泻子:”又称作,实者泻其子.实用于母子关系掉调的实症.这个根据相生纪律肯定的原则,必须牢切记住.在这个原则指点下,制订了具体运用五行学说调剂脏腑关系的治疗办法,以下举例解释.第一:滋水涵木法.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办法.实用于肾阴吃亏而导致肝阴缺少,甚至肝阳上亢的症候.临床表示它的特点是眩晕,五心烦热,腰酸膝软等等.第二:益火补土法.①:益火补土法,是指补心火而益脾土.如“人参归脾汤”.就是益火补土法的代表方子.②:益火补土法的引申意义,益火补土是指补肾火(也就是补命门),益脾土.即:温肾阳补脾阳的一个办法.它的顺应症是肾阳缺少而脾阳缺少的证候.或者是脾肾阳虚的证候.这个意义源于命门学说(肾阴.肾阳为一身诸阴诸阳之本).在临床运用的时刻可以单独补肾,补肾就可以补脾.在脾阳虚的时刻,也必须是在中期今后到末期必定要累及到肾.肾阳虚,此时可以单独补肾阳.也可以脾肾双补,达到益火补土的感化.只请求记住后者,不请求记住前者.“久病必穷肾.”第三:培土生金法:是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办法.实用于脾肺气虚的证候.培土生金是调剂脾肺之间的关系,即:补脾益肺.代表方子如:“四正人.六正人.”第四:金水相生法:①:是肺肾阴液共补的一种办法;不是说金能生水,不是补肺阴而生肾阴.它的顺应症是肺肾阴虚,或者是肺阴虚的中后期.②:如今我们常说的金水相生法是:滋肾阴而补肺阴.代表方子:比方“百合固金丸”.“补肺汤”.补肺汤是肺气虚典范的代表方子.按照五行相克纪律肯定的治疗原则,治疗办法.原则是:“抑强扶弱,分清主次.”一: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就是克制肝木而扶直脾土.顺应症:肝郁脾虚(根本).二:培土制水:是:温润脾阳,或者是温肾健脾,而治疗水湿泛滥的一种办法.实用于:脾虚,甚至脾肾两虚而消失水肿的证候.三:佐金平木:是调剂肝肺之间的关系.是清肃肺气而克制肝木的一种办法.顺应症是:“木火刑金.”是怒气炽盛,怒气犯肺.是相侮传变.四:泻南补北:是泻心火而滋肾水,只实用于肾阴缺少而心火偏亢引起的心肾不交.而不是心肾不交的全体.代表方子;“黄连阿胶汤.”思维:12中医学的科学思维(二)中医学的意象思维.抽象思维第一:意象思维的特点:①:直觉性:——形象性.多样性.整体性.②:非逻辑性:——快速性.跳跃性.③:或然性:——不肯定性.是指直觉思维,就是意象思维所得出的断定还有一部分可所以真,也可所以假.还须要实践进一步来磨练.按照意象思维的请求,得出结论之后承认结论的或然性.这部分结论具有推想的意义.偏向.第二:意象思维的重要情势:①:不雅物取象:1:起首不雅物,不雅物的目标是取其象,不雅病人的病理表示,症状体征,取其四诊之象.2:取辨证之象:对病人所表示出来的庞杂的临床之象,四诊之象,经由剖析得出断定,肯定其为何证.②:据象归类:是指中医学在不雅察事物,不雅察性命健康疾病的时刻,起首取其象,形成意象,然后按照中医学的分类办法,经由过程阴阳.五行等办法进行归类,进一步外推,得出结论.这个进程叫据象归类.③:据象定脏:这是中医脏象学的办法论,这一点要特别留意.至于说脏象它的全体内容将鄙人一章脏象学说进一步讲述.这里只是从思维来说,我们讲从中医的思维办法,如何树立起脏象学理论的.我们界说为据象定脏.脏象:脏.简略地懂得就是指人体内部的脏器.象:是人们在人体在性命进程中表示出来的各类各样的性命现象.定脏办法:总体来说叫做“表里相袭”.具体来说;一:“司外揣内”;即不雅察外部的现象来推及里面的变更.二:“司内揣外”.经由过程直接看人体内部脏器的变更,然后推及它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性命现象.把这两者联合起来叫“表里相袭”.在临床进程中,是从外至内,然后从内至外,“表里相袭”,来最落后行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把这两者联合起来,合而察之,最终是以人体内部脏器所表示于外的性命现象,以这个象,经由抽象思维今后,得出意象,由意象再经由联想.类比.推理,肯定脏,叫做以象定脏.是以中医学的脏象学里面,在考核心.肝.脾.肺.肾的时刻,是根据“表里相袭”“合而察之”的办法,是据心.肝.脾.肺.肾五脏所表示于外的各类性命现象,根据象来肯定哪个脏.中医学不但仅是意象思维,也要进行抽象思维;第三:抽象思维:①:抽象思维的寄义:抽象思维与形象.意象思维对称,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是人们在熟习进程中,借助于概念.断定.推理等反应实际的进程,以反应出事物的特点.本质而形成概念,为其特点的思维情势.把它分化开来,有以下几个要素,1:它思维的对象借助概念.断定和推理.2:借助概念.断定.推理来反应实际,必须揭示出事物的特点.本质.最终形成一个概念.②:抽象思维的特点:1:经由过程界说……2:具有抽象性.3:具有逻辑性,遵照逻辑纪律.小前提,大前提,结论.4:说话符号性.③:抽象思维的重要情势:1:整体思维.整体思维有多种情势.2:辨证思维.具体表示情势:五脏六腑13 脏象学说概述.五脏:心的心理功效(一)这一章的目标请求:一:控制脏象和脏象学说的根本概念.1:2:3:4:二:控制脏象学说的特点及其在中医学理论中的地位.三:控制脏腑的概念.分类.及其心理特点.四:控制脏腑的重要心理功效,以及脏腑之间的关系.五:熟习脏腑的心理特点及其意义.六:懂得五脏与形体.官窍.五志.五液的关系.一:控制脏象和脏象学说的根本概念.1:脏象的根本概念:(一)藏与脏,藏:(cáng)(1)隐蔽.潜匿.(2)深;是指由上而下,或者是由外而内的距离较大.读(zàng)时的义项,(1):是储存器械的地方,(2):是指内脏.脏:是指人体内脏的统称,在中医学中主如果指五脏,以别于六腑.2:脏器与脏腑:器;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一;在哲学里面,“器”与“道”相对;器:是指有形的具体物质;道:是指这种物质世界所反应出来的纪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二:在中医学里面,器:①是指躯体,②是指器官.脏器:是指与内脏统称.是指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几个体系的器官的总称.即:人体器官的总称,称之为脏器.它属于剖解学概念.③脏腑: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含五脏六腑.奇恒之府,属于中医学的概念.这个概念基于剖解又非为剖解. 3:脏腑和脏象:(一):脏腑的寄义:脏腑的本意和引伸意义:其本意是人体实体器官;引伸意义:本于实体又非为实体;是形态与功效的辩证同一,而又重在功效的概念.中医学脏象学说所说的脏腑,与剖解学说的脏器或者称内脏,二者是有本质的差别,它决议了我们研讨进修中医脏象学的根本思维办法.(二):脏象的寄义:是人体内涵脏腑的心理功效反应于外的现象.有两种界说办法,(1);可以称之为经典界说,即:脏象是人体内脏的心理功效.病理现象.(2)是人体内涵脏腑的心理功效反应于外的现象.是内脏的本质和现象的同一.我们在这里取第二个界说.因为如今把心理和病理已经离开.脏象更重要的是一个功效的概念,是一个思维模子.是以决议了中医学对脏腑的分类是从功效来分类的.“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经》(三)脏腑的分类及其心理特点:脏腑包含五脏六腑.奇恒之府.五脏包含:心.肝.脾.肺.肾.它们的心理特点是藏精气;《内经》说;“脏宜藏”.叫“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六腑包含: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它的心理特点是传化物;即传导代谢产品.《内经》说叫:“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后世医家根据它的心理特点称之为“腑宜通.”是指它的气机应当通行.奇恒之府包含: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恒者常也,恒:它必须遵照五脏六腑的心理特点来划分.奇者异也;它不合于六腑也不合于五脏;是以叫奇恒之府.”它的心理特点是:形态似腑,功效类脏.4:脏象的办法:若何进修脏象学;26.00(体系论有名的道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体系的整体所反应出来的功效,大于各个子体系功效之和;中医学脏腑的概念就是如许一个概念.是在体系思维的基本上树立起来的.经由过程脏象学的办法进一步加深脏腑概念的懂得.)五脏:心的心理功效:(1)心主血脉.是指心具有推进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感化.心主血脉涉及到三个概念.心.血.脉.心:即心脏.血:即血液.脉:是指脉道,就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是以它又称之为血府.在构造上三者组成一个完全的体系.或者说称之为一个关闭的体系,在心的感化下,推进血液在脉道中活动,轮回不已.这个功效就叫做心主血脉.(2)心主血脉的前提:1:请求心的阳气(心气)充沛.“阳气者,若天与日,掉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内经》.2:流淌在脉管中的血液必定是充盈的.即必定要知足心理须要,多了不成以,少了也不成以.运行速度慢了不成以,快了也不成以.始终处于充盈状况.3:脉道通利;包含两个方面;(一),脉管必须无缺无损.(二),血液在脉管运行中时,内部情形要包管它气机的通行.使通道疏浚无阻.(3)心主血脉的具体心理功效:(一)行血,(二)生血.14心的心理功效(二).心的心理特点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人体的“阳气”又称之为“少火”.“少火”分为“君火”和“相火”.心为“君火”,肝肾为“相火”.15肺的心理功效(一)肺主气: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肺者气之本).在中医脏象学里,五脏体系都介入调节呼吸进程,个中最重要的是肺和肾.肺主呼,肺为气之主.肾主纳,肾为气之根.(咳嗽;不管是“喘”和“咳”这两大体系的疾病,不管有何等庞杂的临床表示,个中归纳综合起来只有三个字;咳.痰.喘;用中医脏象学来说,“咳.喘”都是呼吸平常.起首想到肺和肾.所以:中医治疗咳嗽是“初病在肺,久病在肾.”“痰”:脾主运化水湿,“脾为生痰之源.”健脾燥湿是祛痰第一关.历代医家又提出,治疗咳嗽.喘的时刻;“初病在肺,中期在脾,末期在肾.”至少想到肺.脾.肾三脏.《清燥救肺汤》肺.肾.肝.脾在呼吸中的感化)肺的心理功效:第一个功效:肺主气;(一):肺主呼吸之气.(二):肺主一身之气;即:肺主持调节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又称之为元气,重要起源于肾.后天之气:(1):由肺的呼吸感化.(2):经口摄入的饮食,经由脾胃的运化所产生的水谷之气.两者联合起来,形成一种气,称之为宗气.宗气再进一步来划分,可以根据它们运行的部位,物理特点和它的功效,又分为营气和卫气.)肺主一身之气的心理感化;(1):介入宗气的生成;(2):表示为它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感化.经由过程肺的宣发和肃降来包管全身气机起落出入的运行正常.肺主一身之气的病理感化;(下一集的内容总结)肺主气的功效平常,一它可以表示为呼吸平常;二可以表示为气的生成运行平常;(如:呼吸平常会消失咳嗽.喘.气的生成运行平常,就会消失少气,气缺少叫气虚,呼吸无力等变更,把这些变更归纳综合出来叫做气虚,就是朝气的功效低下.胸闷:是在肺主气功效掉调的情形下,不但不克不及够调节自身的气机,也不克不及够调节全身的气机.气机运行掉常就闷.)(三):肺主呼吸和肺主一身之气的关系: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肺主呼吸.(肺主呼吸的感化:经由过程肺本身的活动,在吸清呼浊的进程中,肺要活动,这个活动归纳综合起来,叫宣和肃,宣叫宣发,肃叫肃降:宣:是向上向外,肃:是向下向内.分散表现了肺的呼吸,肺的活动.)关于肺主一身之气,控制肺是经由过程介入宗气的生成而介入一身之气的生成.经由过程肺的宣发和肃降来包管全身气机起落出入的运行正常,从而达到全身气机调节感化.第二个功效:肺朝百脉.肺朝百脉的寄义:(和《内经》有差别,今天的界说是在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本上,成长而来的).(1):所谓肺朝百脉是指全身血液汇聚于肺,经肺的呼吸,使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全身,这个感化叫肺朝百脉.这个阶段是由内到外;用三个字归纳综合就是;外.内.外.“朝者向也”.(2)用四个字归纳综合它,叫助心行血.“血液的运行,非气不运.”第三个功效:肺主宣肃.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向外布散的心理功效:它的感化是:(1):排出浊气.(2):输布.布散精微和津液到达全身,(3):宣发卫气.(卫气的感化:对人体有呵护感化.履行人体樊篱感化.调节人体的呼吸.调节人体汗液的渗出.这些感化都是经由过程肺的宣发生发火用)肃降:是指肺气清肃向下通降的感化.即肺的气机的活动状况.它的感化是:(1)吸入清气.(2):同样具有输布精微和津液的感化.(留意,同样是输布精微和津液,宣发是向上向外,肃降是向下向内.一上一下,一外一内,包管了对全身进行输布精微和津液.)(3):有清肃异物的感化.把肺主宣发和肺主肃降联合起来看,宣发.肃降是从肺的活动状况来考核它的心理感化.它的心理感化的内涵包涵了,(1)肺主一身之气的感化;(2)肺主呼吸的感化;(3)肺主行水的感化;宣发和肃降囊括了肺所有的心理功效.宣发和肃降的关系:(1)相反相成;对峙互根.16肺的心理功效(二)肺的心理特点第四个功效:肺主行水;或者叫肺主通调水道;这两个术语同义.肺主行水:是指肺具有疏浚调节水液运行的通道(三焦),从而推进水液的输布和渗出的感化.肺为水之上源,人体内水液的代谢进程要靠五脏体系配合介入调节才干完成,个中就五脏来说,和肺.脾.肾关系最亲密.肺的水液代谢进程;肺的功效掉调必定会消失人体的水液代谢障碍,它可以表示为:(1):汗的平常.(2):就会在人体当中消失水液停聚,甚至于产生水液的病理产品,中医称之为痰饮,甚至消失水肿.第五个感化:肺主治节;肺主治节是指肺具有治理调节的感化.是指肺具有帮助心脏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各脏腑经络心理功效的感化.肺主治节是肺心理功效的高度归纳综合.肺主治节的具体感化:(1):肺司呼吸.(2):调骨气机.(3):助心行血.(4):水液代谢.肺的第二个问题:肺的心理特点;①:肺为华盖;感化:呵护脏腑,(五脏外卫),抵御外邪.(是经由过程肺主宣发卫气,施展樊篱感化来抵御外邪侵袭而实行的.)把这个感化类比为华盖.(“肺为脏之长”——肺的功效角度懂得)②:肺为娇脏;(1):它是有裂缝的清虚之体,邪气轻易侵袭到这里;(2):剖解上看到的.若何懂得肺为娇脏:(1):肺直接和外界相通,最轻易受到邪气的侵袭.(肺主外相,肺主呼吸,直接和外界相通,外邪侵袭第一道关就要侵袭到肺.)(2):不耐寒热;(是指调节肺脏的时刻,一要留意调节用药,要留意寒凉和温热药之间的均衡.即不克不及过于苦寒又不克不及过于温热.后世医家经验:“治上焦如羽”即运用的药物必定是轻清上浮的,偏于升发的药,同时留意不要过于寒凉.寒凉药是沉降的药物,也会影响到肺的宣发.过于辛散,不但影响肺的宣发,并且也影响肺的肃降,晦气于调剂肺的宣发和肃降的阴阳均衡.)③:肺气与秋气相通应;是指它与秋金之气气化相通,所以在秋季肺病多,也表现了肺脏与四时阴阳的对应关系.总结:17脾的心理功效脾的心理特点(一)脾的第一个心理功效:脾主运化.运:转运.输送.化:消化.接收.是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接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感化.脾主运化的功效可以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运化水谷”“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类饮食物.所谓“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接收”和对“水谷精微”的转输感化.水谷—→精微—→气血结论:一:脾为后天之本.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伤,百病由生.”李东垣(补土派)的有名论断:)疗养脾胃是一个重要的延缓年轻的手腕.“运化水液”:又称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感化.(运化水液和运化水谷是同时进行的).一:脾接收了由胃传送来的,经由胃初步消化的水饮,经由过程它的转输感化,将有效部分的水液(清.津液)经由过程三焦水道上输于肺.尔后经由过程肺主行水的感化,来敷布全身经络体系.二:脾经由过程它的转输感化,将经由过程它代谢今后临时不克不及被机体运用的代谢产品(浊),经由过程三焦水道下输到肾.健脾燥湿是治疗水液代谢平常的一个重要手腕.脾的第二个心理功效:生血.统血.生血和统血都是在脾主运化的基本上所产生的.一:脾生血:是指脾具有化生血液的感化.血液.血气.气血.它的重要物质基本是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是由水谷化生而来.脾将水谷精微上输真心肺,由心肺化赤而为血.二:脾统血:是指脾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的感化.它的感化机制是性格的固摄感化.(血液运行的三个根本前提,1:心气充沛,即心的阳气充沛.2:血液充盈.3:脉道通利.)脾统摄血液涉及到了包管血液正常运行的前提.个中,一:包管脉道通利,即脉道无缺无损.二:经由过程它的生血感化包管血液充盈.它在实践上对于出血性疾患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脾不统血所表示的出血性病理转变,多为慢性的出血性转变,少有急性出血性转变.特点是:一:慢性.二:量少.脾的第三个心理功效:脾主升清.一:心理功效概念;二:心理特点概念;在这里是指心理功效概念.升:上升,升举的意思;清:是指轻清的精微物质;感化一:将由水谷化生而来的水谷精微物质上输真心肺,由心肺化为气血来敷布全身.脾胃是人体内脏气机起落的枢纽.脾主升清的实践意义:中医学以为人体内脏地位,掉去相对恒定,是指向下,即下垂,下移.责之于性格不升,责之于脾主升清的感化功效掉常.是以,中医治疗人体内脏下垂,经常治脾;经由过程脾的感化来升举中气,使性格主升的度回到正常的心理状况,和胃的降保持调和,达到治疗内脏下垂的目标.(代表方子:《补中益气汤》).脾的心理特点:脾的心理特点一:脾宜升则健:18脾的心理特点(二)肝的心理功效(一)脾的心理特点二:脾喜燥恶湿;(此节重点).脾胃同属土,胃为阳土,脾为阴土.就气化来说,胃为燥,脾为湿;湿属阴,燥属阳;脾为湿土,胃为燥土;燥能胜湿;脾有病多表示为.轻易表示为:水湿停聚.所以疗养脾.治脾的一个基起源基本则叫;祛其湿.(任何一个疗养脾的方子都有祛湿的药物)脾的心理特点三:脾在五行与长夏气化相通.长夏湿气盛,脾主湿.肝的心理功效:肝的心理功效一:肝主疏泄:15.43疏:疏浚;泄:发泄.升发.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感化.肝主疏泄的具体心理感化:1:调节精力情志:(这是肝的一个重要心理感化,根据肝这个感化,高度归纳综合,提炼出一个科学术语叫:“肝主谋虑”).人的情志活动固然与五脏都相干,和肝的关系最为亲密.是以,中医学对情志(喜.怒.悲.恐.惊)的平常,起首责之于肝.疏肝,疗养肝的阴阳均衡,是治疗情志性疾病的重要手腕,甚至是起首手腕.2:促进消化接收:肝主疏泄具有促进水谷精微消化接收的感化机制:一.它能调和脾胃的起落,在正常状况下,木必须疏土,土得木而达,肝的功效正常的情形下,脾的功效才干正常.肝的疏泄功效,是经由过程调节脾升胃降,包管脾之升胃之降处于调和状况,为脾胃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接收供给须要前提.是以,肝主疏泄功效经由过程调畅脾胃的气机,为脾胃完成水谷精微正常的消化接收供给须要前提:是以,脾胃对水谷的消化接收障碍,在病理上.在治疗上都有想到肝.如:吃器械多了,有个特别表示.胀,消化功效不好,稍吃一点器械就觉得胀.胀:是气机阻滞的一种表示.“气滞则胀”.胀:是脾胃气机郁滞不通,这个气机取决于肝.(是以中医治疗脾,一:祛其湿;二:理其气).二.39.00胆汁。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整体观念主要内容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a.人体结构的整体性b.人体物质的整体性c.人体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d.人体功能的整体性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辨证论治(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
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精与气的基本概念(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
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2)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的运动与变化:1)气机:指气的运动。
2)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1、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辨证论治1、病、证、症的概念:病: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证: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别证候,讨论和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相同的病出现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内涵。
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其意义是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
对立:事物的阴阳属性相反。
制约:阴阳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削弱。
2、阴阳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
互用:阴阳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为用。
3、阴阳交感互藏交感:是指阴阳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相互发生作用。
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4、阴阳消长: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5、阴阳转化:阴与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细目三:阴阳常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A、阴阳偏胜(盛)L阳胜则热实热、高热、大汗出阳偏胜= L阳胜则阴病一一口渴、尿短赤阴胜则寒一一实寒、畏寒肢冷阴偏盛-阴生则阳病一一溲稀便溏B、阴阳偏胜阴偏衰:阴虚则热——虚热、低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阳偏衰:阳虚则寒一一虚寒、畏寒肢冷、面色晄白、溲清稀便溏C、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阴虚导致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阳损及阴:阳虚导致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A、诊法分阴阳:望、闻、-面红:热证一一阳问、切广数、实、望面色面白:寒证一一阴B、辨证分阴阳八纲:阳:表、实、热「迟、虚、表里、寒热、虚实、滑一一阳问寒热涩一一阴阴阳发热口渴,热证一阳畏寒口不渴,寒证一阴两纲六要阴:里、虚、寒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A、确立治则治法a.阴阳偏胜的治则治法一一“实者泻之,损其有余”阳胜则热一一实热:清泻实热阴胜则寒一一实寒:祛散实寒b.阴阳偏衰的治则治法一一“虚则补之,补其不足”阴虚则热一一虚热:补阴(以抑阳)阳虚则寒一一虚寒:补阳(以抑阴)B、归纳药物的性能砰、热一一阳|辛甘(淡)一一阳四气分阴阳•五味分阴阳I寒、凉一一阴1酸、苦、咸一一阴沉、降一一阴第四单元五行学说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1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学说。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升发、柔和、调达、舒畅一一肝主疏泄温热、上升一一心阳温运血脉生长、化育、承载一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清肃敛降 肺主肃降 滋润、下行一一肾主水 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概念和次序a 五行相生:概念: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资生和促进作用。
次序:木一火一土一金一水一木 b 五行相克:概念: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抑制和削弱作用。
次序:木一土一水一火一金一木 2、 五行制化的概念与规律概念:通过五行相生相克产生的调节作用,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规律: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3、 五行相乘与相侮的概念和次序相乘概念: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
相乘次序:木一土一水一火一金一木相侮概念: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
相侮次序:木一金一火一水一土一木 4、 五行的母子相及A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B 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的生理特点,构建天人一体 的五脏系统,以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等几个方面。
2、 在病理方面的应用相生关系的传变;相克关系的传变; 3、 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确定五脏病变部位;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升、浮一一阳升降浮沉分阴阳火曰炎上土爰稼穡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取象比类一-推演络绎指导脏腑用药;控制疾病的传变;确定治则治法;指导针灸取穴;指导情志疾病治疗。
第五单元五脏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藏神。
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2、 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生理功能:肺主气;肺主宣发,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
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
3、 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 生理特性: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4、 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 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气升发。
5、 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
生理特性:主蛰守位。
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关系:气与血的方面。
生-肺主气,吸入清气,生成宗气,助心行血。
理-心主血脉,推动血行,有利于肺气的输布。
病「肺气虚——宗气生成不足——心血瘀阻(心力衰竭:端坐呼吸) 理•-心血运行不畅一一肺气输布不利:气喘,胸闷。
2、心与脾的关系: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生-心主血脉,心阳温运脾土。
理-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病「心血亏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理、脾失健运:纳呆、腹胀、便溏、倦怠无力。
3、心与肝的关系:血液和情志方面。
生-血液: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肝血养心血。
理-情志: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病厂心肝血虚:心悸、失眠、两目干涩,肢体乏力。
理、心肝火旺:心烦、失眠、急躁易怒。
4、心与肾的关系:阴阳相交、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生-心阳在上,下行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
理-肾阴在下,上行以抑心阳,使心火不亢。
病厂心肾阴虚(水亏火旺):心悸、失眠、腰膝酸软、多梦遗精。
理、心肾阳虚(水气凌心):心悸、肢冷、水肿、尿少。
5、 肺与脾的关系: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生-宗气的生成:肺吸入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
理-水液代谢 病厂肺脾气虚 理、水液障碍 6、 肺与肝的关系:生-肺主肃降,防止肝气亢逆。
理-肺主升发,防止肺气过于寒降。
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咳喘无力,腹胀,纳呆,便溏。
痰饮水肿——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气的升降和平衡方面病-肝火犯肺:胁痛,咯痰带血。
理-肺病及肝:胁肋胀痛,急躁易怒。
7、肺与肾的关系:呼吸和水液方面「呼吸:肺主呼吸,肾主纳气。
生理-水液:肺主通调水道。
I金水相生:肺肾之阴相互促进。
「肺肾气虚(肾不纳气):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喘甚。
病理-水液障碍:痰饮,水肿。
肺肾阴虚: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咯痰带血。
(百合固金汤)8、肝与脾的关系:消化和血液运行方面生-消化:脾主运化,肝主疏泄促进脾的运化。
理-血液:脾主统血,肝主藏血,共同维持血液运行。
病•肝脾不和(木旺乘土):胁痛、腹胀、纳呆、便溏。
理-脾病及肝(土壅侮木):胁肋胀痛、口苦、黄疸。
9、肝与肾的关系: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藏泻互用,“乙癸同源”生-精血同源:肾精养肝血,肝血充肾精,精血互生。
理〔藏泻互用:肾主封藏,肝主疏泄。
病理:肝肾阳虚:腰膝酸软,眩晕耳鸣。
(滋水涵木)10、脾与肾的关系:先后天和水液代谢方面生•先后天:肾阳温脾阳,促进脾的运化,脾运化水谷精微弃养肾精。
理-水液代谢: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
病「脾肾阳虚:下利清谷,五更泄泻。
理、水液代谢障碍:痰饮水肿。
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五时的关系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2、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
3、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液为涎。
4、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5、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第六单元六腑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1、胆的生理功能:(1)贮藏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调节情志。
2、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生理功能:(1)主受纳水谷。
(2)主腐熟水谷。
生理特性:(1)胃气通降。
(2)喜润恶燥。
3、小肠的生理功能:(1)主受盛与化物受盛。
(2)泌别清浊。
4、大肠的生理功能:(1)主传化糟粕。
(2)主津。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5、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
6、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生理功能:(1)通行诸气。
(2)运行水液。
水谷精微的布散。
饮食水谷的消化。
饮食糟粕的排泄。
细目二: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脏腑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1心与小肠的关系:手少阴心经与手太肠小肠经相互属络于心于小肠,相为表里。
生•-心主血脉,将气血输送于小肠。
理〔小肠分别清浊,清者可转化为心血。
病-心火炽盛: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甚或尿血。
理•小肠实热:心烦,尿赤,口舌生疮。
2、肺与大肠的关系:大肠与肺由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的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生•-肺主肃降,助大肠传导糟粕下行。
理、大肠传导,腑气通畅,有利于肺气的下降。
病-肺失清肃:大肠失润,传导失常,大便干结难下。
理〔大肠腑气不通:胸闷,咳嗽,呼吸困难。
3、脾与胃的关系:同居中焦,由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互属络,互为表里。
脾与胃在五行中皆属土:胃为阳明燥土,属阳;脾为太阴湿土,属阴。
生-脾主运化,脾气以升为顺,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
理〔胃主受纳,胃气以降为和,胃为阳土,喜湿而恶燥。
病厂脾失健运:纳呆,腹胀,便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