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中国气候第2课时
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温带季风气候
地理
南宁大明山
北京香山
南宁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故 知新
导学案
中国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南宁
新课 探究
湘教版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二、季风气候显著
课程
标准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
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
5.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 季风气候显著的气候特征,学会归纳 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
1、夏季风与我国的梅雨天气及 旱涝灾害有何联系?
2、冬季风与特殊天气寒潮有什 么联系 ?
联系 生活
3、 显著的季风气候 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联系实际谈谈看法。
3、显著的季风气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 响?联系实际谈谈看法。
这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 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雨热同期 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
微课欣赏
多的季节,雨热同期,对农作物、 林木、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地区在 北纬 52°的黑龙江省呼玛县
世界上水稻种植的最北界线
知识
回顾 二、季风气候显著
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及其原因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3、夏季风进退与强弱对我国降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季风气候的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宁
热带季风气候
读图 发现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划分界线大致在哪里?
受夏季风影响是否明显
非 季 风 区 阴山
温故
知新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八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件(完整版)4
水田
半干旱区
畜牧业
半湿润区
耕作业
湿润区
耕作业
对生活的影响——荫房 • 新疆吐鲁番气候 干旱少雨 ,葡萄挂在通风的室内就可以自然风干。
对生活的影响——屋顶
2.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
A.降水集中于春季
B.降水集中于夏季
C.降水集中于冬季
D.全年降水均匀
3.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所处的干湿地区是(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干旱地区
D.半干旱地区
课堂练习
说出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祝你学业有成
2024年5月3日星期五9时11分56秒
中国的降水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
北方雨季短,南方雨季长 降水年际变化大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森林
草原 森林草原 荒漠
课堂练习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C.夏秋多,冬春少,年级变化大 D.夏秋少,冬春多,年级变化小
湘教版/第二章/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观察两幅图,思考我国南北方屋顶有何差异?为什么?
01 降水与干湿地区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空间分布
自主学习
1、在P35图上勾勒200毫
800mm秦岭-淮河 米、400毫米、800毫米年
等降水量线,观察800mm 年等降水量线与哪个地理 事物分布大致吻合?
《气候(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
《气候》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城市降水量柱状图,概括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教学难点】1.有关降水图的分析判读;2.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制作PPT。
学习过程【课堂引入】多媒体展示我国各地的植被和民居景观图,并让学生猜猜这些植被和民居的所在地。
过渡:造成这些差异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新知讲解】一、东西干湿的差异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多媒体展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学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有几条主要的等降水量线。
(2)等降水量线的主要延伸方向?(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
东南沿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离海洋近,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很大,形成的降水较多;而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在向西深入内陆的过程中受到重重山岭的阻挡,水汽含量越来越少,使西北内陆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很小,所以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的有些地区还不足50毫米。
由图可知,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设问:为什么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回答:海陆因素:我国的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东南季风从东南沿海登陆,向西北内陆推进。
地形因素:在东南季风的推进过程中受多个山脉的阻挡,水汽逐渐减少,降水逐渐减少。
因此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学生了解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和最少的地方分别是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课件地理八年级上册(完整版)5
第二课时
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
•描出1600mm、800mm、400mm、 200mm年等降水量线。
•找出1600mm、800mm、400mm、 2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200mm
•降水极值点。 •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400mm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800mm 1600mm
2. 我国降水季节分布规律: 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
山东省1962-2016年降水年际变化图
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①划分依据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 关系 ②四类干湿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①东北地区降水量并不是最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成因
中国东南沿海距海近,受 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西北内陆距海远,受夏季 风影响小或影响不到,降 水少。
中国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
1. 共同点:四座城市降水集中于 5-9 月,主要集中在 夏 季 不同点:南方雨季开始 早 ,结束 晚 ,持续时间 长 北方雨季开始 晚 ,结束 早 ,持续时间 短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东
西
部
部
地
干湿程度不同
地
区
区
耕
耕
作
作
业
业
北
南
方
方
地 区
南北气温差异
地 区
建
南北降水差异
建
筑
筑
祝你学业有成
2024年5月1日星期三10时3分51秒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习题课件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14.在狭长的南美洲南部地区,东西两侧都濒临海洋,却形成了不同的
气候类型(如上面右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C )
A.植被
B.海陆位置
C.地形
D.纬度位置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15.“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反映的气候影响因素是( B )
( B)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4.下图中的 A、B 两点,在气温和降水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主要的影
响因素是
(B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其他因素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读下图,完成第 5~6 题。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影片《一路向南》中,故事主人公于阿拉斯加附近会合,开始了他们的 美洲穿越计划。他们从北极圈附近(a)出发,一路向南,以阿根廷最南端 (b)为目的地。读“世界等温线分布局部图”,完成第 13~14 题。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气温
降水
纬度低,气温高高 ; 纬度 纬度高,气温 低 低
低纬度,降水多; 高纬度,降水少
距海近,气温变化幅度小; 距海近,降水多多 ;
中国气候第二课时
读图回答
低气压
低气压
印度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既有来自_____洋
太的平_____季风东,南也
太
平 有来自______洋的
洋
印__度___季风。西南
冬季风
源地
风向
特点
寒冷干燥
带来的主 要影响
夏季风
高温湿润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结论
东部 地区 雨带 推移
华北、 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开始晚 结束早 雨季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南方
10月 雨季
开始早 结束晚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内陆辽阔 距海遥远 大陆性气候特征强 气温
日年降 较较水 差差稀 大大少
冬季偏低 夏季偏高
我国冬季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国家?
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巨大的海陆差异
特殊天气 寒潮 台风 梅雨 沙尘暴
说一说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主要
通过哪些山脉?两个区域的降水有何差异?
青岛属于哪个区域? 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 青岛属于季风区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从源地、风向、性质特点、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
冬季
(偏北风)
陆地
海洋 ( 冷 、 干 )
夏季
(偏南风)
海洋
陆地 ( 温 、 湿 )
多特殊天气:
寒潮
1、寒潮发生的时间?
冬半年。
2、寒潮都会影响的哪些地区?
除了青藏高原和云 贵高原以外的地区。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梅雨是怎么形成的呢?
气候(第2课时) 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00mm 年等降水量线
主要天然植被
草原
主要土干地湿利状用况类型
草地
划分界线
大致是200mm年等降水量线
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为<200毫米 年降水量<蒸发量
主要天然植被
荒漠草原、荒漠
主要土干地湿利状用况类型
沙漠、戈壁等难以利用的土地
四、我国降水特点影响
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会影响建筑、饮食、民俗、农业生产、植被等许多方面。
有的年份降水多,有的年份降水少,往往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夏季,东南 风和西南风 来自海洋, 水汽充足
冬季,西北风来自 陆地,寒冷干燥
夏季风带来的 雨带从东南沿 海登陆,逐渐北 移,然后自北向 南移,退出陆地
降水集中 于
夏秋季节
雨季 南长北短
降水 季节 变化 明显
三、我国的干湿地区
气候的干湿状况,即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一个地区年降 水量和蒸发量 的对比关系
该地气候的 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大于蒸 发量,气候湿润
年降水量小于蒸 发量,气候干燥
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西北部以干旱、 半干旱区为主
东南部以湿润、 半湿润区为主
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年降水量>蒸发量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秦岭 淮河
主要天然植被
森林
主要土干地湿利状用况类型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划分界线
大致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
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 年降水量>蒸发量
400mm 年等降水量线
主要天然植被
森林、草原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
本来,气候的知识就比较抽象,所以这部分教材是中国地理的难点所在。
而且季风气候又与后面学习的资源、区域等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这部分教材同时也是中国地理的重点所在。
笔者认为,要攻克难点,关键是化抽象为形象,所以利用图片、视频和Flah动画演示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
而要讲清重点,则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深入浅出,把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学起来倍感亲切和实用。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初一的时候就学习过季风气候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到了初二,他们的自尊心强、好奇心强、好胜心也强,在一些问题上有着个人独特的看法。
因此,笔者设计的“互问互答”和“招募南充旅游文化节义务导游”环节,就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在互问互答中善于思考,乐于“发现”,在学以致用中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季风的知识(发源地、风向、性质、成因)。
2、掌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夏季风进退对我国降水影响。
(二)能力目标①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对比学习”、“以图忆文”等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目标体会生活当中处处有地理,处处有学问。
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季风的知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2、难点:夏季风进退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显示两种护肤品,为学生创设情根据季节推销不同的护肤境:假如你是一位营销策划者,你会分品,简单说明原因。
别选择什么季节推出这两种护肤品?导入新课:中国的季风气候速读预习教师展示学习目标,布置学生速读预习3分钟速读预习P29-30互问互答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交流问互问互答,小组竞赛题,然后针对自己的疑惑之处、课文内容或地图进行互问互答。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多样性,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一些专业术语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气候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2.能够运用气候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3.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
2.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和探究。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气候知识。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2.教学课件和教案。
3.学生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景观,引导学生对气候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景观背后的气候原因吗?”2.呈现(15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呈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同时,简要介绍气候类型的成因和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件内容,共同总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并请各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气候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如季风气候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全球变暖对极地熊生存的影响等。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精品教案
《中国的气候》教学方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归纳出我国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
2.通过对中国干湿区分布图的判读,知道中国干湿区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3.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对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归纳出我国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
2.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干湿区分布图的判读,知道中国干湿区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和“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标准”指向十分明确:一是能运用气候资料,包括地图(如气温、降水量分布图),气候直方图、气候统计资料、示意图等,归纳出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含气温和降水特征);二是能简单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三是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本节中专指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
按照“标准”要求,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抓住了三条线索:第一是气候复杂多样,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4类干湿地区,还有青藏高原面积广大的高山高原气候;第二是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第三是多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包括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和洪涝、干旱等主要气象灾害。
课时分配上分为4个课时。
此为第2课时。
在教学策略上,通过热点新闻一路“象”北作为引入,引导学生对比自己家乡和西双版纳自然环境的异同,从而引出气温和降水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影响。
继而通过分析中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引导总结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接着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中国4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总结我国年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特点。
2.2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 八年级上册_1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课时2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会分析我国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学会用冬季风和夏季风活动图,分析冬夏季风的性质、成因影响。
3.学会用夏季风的移动(进退)规律,分析夏季风对我国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影响。
【教学重点】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中国的季风、性质及其成因。
【教学重点】中国的气候类型的特征,中国的季风、性质及其成因。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和视频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两则视频,一则是2024年6月河南遭受干旱;一则是2024年7月河南遭受洪涝。
生:观看视频。
师;从抗旱到抗洪,不到25天,河南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设计意图】通过今年河南遭遇的旱涝灾害,初步认识我国季风降水不稳定的特点,也意识到我国的自然灾害多发,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自主学习】结合P39图2-28“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找出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点。
生:阅读课本资料并完成思考。
师: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此外,由于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生:回答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师:我国的气候类型有5个(3个季风气候,1个大陆性气候和1个高山高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冷夏热,年较差大,日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高山高原气候的特点是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师:读图仔细观察秦岭淮河大致是哪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生: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八年级地理上册_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课件_湘教版
中国的气候
(第二课时 )
• 1、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影响因素? • 2、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征 • 3、我国的温度带有哪些?熟制和作物?
比较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房屋的 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降水情况有什么关 系?
读图课本 P31 中国年降水分布图,思考:
1、找出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 线。
2、说一说中国年降水量地区分布有什么规律? 3、找出我国的“雨极”—火烧寮, 试说说其降水多的主要原因。
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
柱状图,分析思考:
1.各城市降水较多的分别是哪几个月? 2.说说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何特点?
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夏秋季节
阅读资料:P33我国的干湿地区 1)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年降水量<200mm的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
1.各城市降水较多的分别是哪几个月?
2.说说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有>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分布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东北三省东部 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植被
湿润 地区 半湿润 地区 半干旱 地区 干旱 地区
森林 森林 草原 草原 荒 漠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年降水量>400mm 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 降水量>蒸发量 高原东南部 年降水量<400mm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降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200mm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 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降水量<蒸发量
全国划分了哪些干湿地区? 2)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
3)湖南属于哪类干湿地区?青藏高原 属于哪几类干湿地区? 4)各类干湿地区的主要植被有哪些?
《气候》授课典例(第2课时)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减负您的备课,让课堂精彩!
典案一教学过程案例
课题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学
步骤
过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
教师(展示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指导学生分小
组合作完成下列题目。
学生合作探究:
(1)在图中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5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2)在图中找出学校所在省区降水量大致是多少。
(3)归纳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成果展示)
(1)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
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要通过秦岭-淮河一
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兰州、
拉萨一线,5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要经过西北内陆
地区。
(2)学生合作探究。
(3)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
精讲点拨:受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从东南沿海
向西北内陆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因此降水逐渐减少,
同学们可以阅读教材第34页“阅读材料”,了解我
国降水最多的地区和最少的地区。
转承: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配是否均
匀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等降水量线弯弯
曲曲,线条较复
杂,因此采取小组
合作的形式,发挥
小组中学得好的
同学的带动作用,
让他们给予基础
差的同学帮助,这
样既能够加深自
身对知识的理解,
还能够提高课堂
效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7-
第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读图,完成2~3题。
2.下列关于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表述 正确的是( B ) A.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 B.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D.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少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8-
第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16-
第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5.既能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又能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 响的地理现象是( C ) A.每年夏季,沿海城市的旅游人数大幅增加 B.每年冬季,从海南岛运来的水果在北京上市 C.夏季时,庐山成为许多人选择的避暑胜地 D.秋收以后,农民们把田里的秸秆打碎用来肥田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4-
第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名师点拨 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衣:阿拉伯人穿白色长袍和佩戴头巾。因为当地全年炎热干燥,光照 强烈,白色衣服可以反射太阳光。 (2)食:四川人喜吃辣。因为四川气候潮湿,辣椒有祛湿功效。 (3)住:傣族人居住竹楼。因为竹楼便于雨水倾泻,还可以通风防潮。 (4)行:古代“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我国南方降水丰沛,河湖多,运输主 要靠舟楫,北方气候干旱以车马为主。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3-
第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知识点2 气候与人类活动 5.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也影响人类的 生产活动,其 中对 农业生产 的影响最显著。有时候,气候会发生异常变 化,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从而产生灾害。 6.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例如, 植树造林 会改善局 地气候;过度 砍伐森林 会导致局地甚至全球气候的恶化。
《气候》教学设计(第2课时)
《气候》教学设计(第2课时)【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明确我国降水的突出特点就是时空分布不均。
通过表格对比分析了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特点、分布和植被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
体现了新的教材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组织、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具备了学习气候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能够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主要原因。
2.读图归纳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和年际变化特点。
3.通过阅读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掌握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对应降水量的范围。
4.通过了解不同干湿地区自然景观、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差异,树立人类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启发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展示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的植被景观图片)预设:同样在中国,为什么景观差异如此之大呢?学生回答,教师启发点拨。
降水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植被的差异。
我国的降水分布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任务1 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主要原因。
读图回答:1、找出1600mm、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并用彩色笔把这几条线加粗。
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其中800mm等降水量线与1月哪条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它大致沿秦岭(山脉)淮河(河流)一线分布。
2.2《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800m m
减 递
思考:为什么我国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海陆因素(夏季风)
降水东西差异
地形因素(山脉阻挡)
加剧东西差异
我国降水最少和最多的地方
1.比较广州、武汉、乌鲁木齐3个城市年降水量的大小,说 出它们反映了中国降水怎样的空间分布趋势。
乌鲁木齐
3个城市年降水量的大小关系为:广州>武汉>乌鲁木齐,大 致反映了中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趋势。
中国的气 候
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我国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景观差异 西北地区的沙漠
东南地区的植被
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说说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在图中找出200mm、400mm、 800mm、1600mm等降水量线。
降水的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00m m 400m
m
1 600mm
1.[目标2] 下列关于我国降水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我国各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B.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C.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 D.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目标2]接近我国农耕区与牧区分界线的是( B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中国东半部有大 范围的季风气候, 自南向北依次为热 带季风气候、亚热
带季风气候、温带季 风气候。西北部大多 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为高山高原 气候。
中国地域辽阔,地跨 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使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 点。此外,由于地形多样、 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 气候的复杂多样性。西部 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 垂直气候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图B的等温线密集,图中红线南北两侧气温比中部_
_高_,从地形上看,这里分布着__东_西_走向的_天_山__ 山脉;A地气温比四周_高_,为_3_20_C _,从地形上看, 是因为A是__吐_鲁_番_盆_地_。B呢?
B A
3、比较成都与杭州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 4、分析C处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第四节 中国气候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1)说出气温最低的区域所在的地形区名
称(_2)青_漠藏_河高_与原_海_口。气温大致相差__12__℃,我国夏季气
温。分布特征是_除_青_藏_高_原_外_全_国_普_遍_高_温_,_南_北_温_差_小_
教学目标
1、 回忆并归纳区域等温线图的判读(等温线的 分布规律:走向、递变、疏密、弯曲和闭合), 建立等温线分析判别的模式。 2、等温线在我国区域图的应用。
建立模式: 回忆并归纳区域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走向、递变、疏密、弯曲和闭 合)。
1、走向
(1)与纬线一致(2)与海岸线平行(3)与地形走向一致
2、递变规律 3、疏密 4、弯曲(1)海陆分布(2)洋流(3)地形 5、闭合(1)盆地(2)山地
内容详见练习册P35。
探究一:描述图中A区域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并 分析其成因。
C
横断山区等温线 分布特征:南北走向,高低等温线相间排列 原因:横断山区山脉成南北走向,高山深谷相间排列, 高山上温度低,深谷温度高,因此等温线相间排列。
5、指出图示区域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并1、2、6、7、8、 9。
课后探究---中国气候(第3课时):
1、归纳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2、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4、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探究七:描述图 中A、B、C三处等 温线弯曲方向,并 分析其成因。
探究八:分析
图中A、B、C三处 等温线有何特点, 并分析其成因。
课堂练习:1、图A的等温线大致呈_东_西__方向延
伸,说明气温受_纬_度__影响大。东部地区的等温线 向_东_ _北_延伸,这里的气温比西部同纬度地区的气 温_偏_高_,说明东部受海__洋_影响较大,并判断季节。
A
探究二:描述图中B区域南北两侧等温线的大 致走向,并分析其成因。
B
探究三:比较图中B区域中部与南北两侧等温 线疏密状况并分析其成因。
B
探究四:描述图中C、D两区域等温线的走向, 并分析其成因。
D C
探究五:判断图中甲、乙两地一月气温大小, 并分析其成因。
探究六:描述 图示区域等温线的 分布规律,并分析 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