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严)知识讲解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生物样品的处理和保存要求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生物样品的处理和保存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6943886af1ffc4fff47ac9c.png)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生物样品的处理和保存要求2004年5月 美国FDA发布2009年6月 药审中心组织翻译萌蒂制药有限公司翻译北核协会审核药审中心最终核准目录I. 引言 (1)II. 背景 (1)III. 抽样方法 (2)IV. 对多个研究和多次运送的保存 (3)V. 保留样品数量 (4)VI. 各种研究设置下的职责 (4)A 在CRO、大学、医院或医生诊所进行的研究 (4)B SMO参与的研究 (5)C 由SMO中参与的盲态药效学或临床终点研究 (7)D 研究申办者和/或药品生产商进行的企业内部研究 (8)E 体外BE研究 (9)VII. 吸入剂产品的例外情况 (10)词汇表 (11)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生物样品的处理和保存要求 I. 引言本指导原则旨在向研究申办者和/或药品生产商、合同研究组织(CRO)、中心管理组织(SMO)、临床研究者和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提供以下方面的建议:按照21 CFR 320.38和320.63的要求,对相关生物利用度(BA)和生物等效性(BE)研究保留样品进行处理的方法。
本指导原则将强调以下内容:(1)将用于BA和BE研究的试验物质与参比标准品运送至研究机构的方法;(2)研究机构随机选择试验样品进行测试和选择原料作为保留样品材料的方法;(3)对保留样品进行保存的方法。
另外,本指导原则还对§§ 320.38和320.63中的要点进行了说明和强调。
FDA的指导原则文件(包括本指导意见)不属于法律强制性责任,而只是说明本机构,目前对本专题的看法,只能认为是一种建议,除非已经在特殊药政法规或法令要求中进行了说明。
审评机构指导原则中所使用的词汇“应该,should”的意思是建议的或推荐的、并非强制要求的。
II. 背景在19世纪80年代出现非专利药丑闻后,FDA于1990年11月08日联邦文件档中发布了一份关于保存BA和BE试验样品的暂行规定1。
生物等效性试验中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探讨
![生物等效性试验中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23d7a2a58fb770bf78a5587.png)
发布日期20070918栏目化药药物评价>>综合评价标题生物等效性试验中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探讨作者魏春敏赵建中部门正文内容四部八室魏春敏赵建中生物等效性评价是指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予相同的剂量,判断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有无显著差异的过程。
通常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是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指标,根据预先确定的等效标准和限度进行的比较研究。
如果两制剂含等量的相同活性成分,具有相同的剂型,符合同样的或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则只能认为他们是药学等效的,辅料和生产工艺的差异可能导致药物溶出或吸收行为的改变,从而造成治疗不等效,甚至导致安全性问题。
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点的生物样本中药物浓度,得到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可反映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吸收到体循环的动态过程,由此计算得到AUC、Cmax、Tmax等参数,反应了药物活性成分进入体循环的程度和速度,因此生物等效性研究是证实两制剂治疗等效性最客观的办法。
由于生物等效性评价是从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样本均数推断总体均数是否等效,同时,生物样本存在取样量少、药物浓度低、干扰物质多及个体差异大等问题,因此,试验设计、生物样本测定方法及统计分析等诸多环节均能影响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2005年3月发布的《化学药物制剂人体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提出了生物等效性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但具体试验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难以把握的情况,现就生物等效性研究中的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予以分析探讨。
一、试验设计:一般情况下,我国规定人体等效性试验可选择18~24例健康受试者,采用交叉设计的方法,对受试者例数,FDA和EMEA又有不同的要求,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多数药物,18~24例即可满足80%的把握度要求,个体内变异大于30%的高变异药物则需增加样本量,采用重复交叉试验设计,提高把握度;长半衰期药物可采用平行试验设计,以缩短试验周期。
表1 平均生物等效性研究中不同变异度的样本含量估计(两制剂的真实差值Δ=0.05)80% PowersWT sD 2P0.15 0.01 120.10 140.15 160.23 0.01 240.10 260.15 300.30 0.01 400.10 420.15 44注:σWT表示个体内变异;σD表示源于药物制剂和受试者间交互作用的变异;2P为2周期交叉试验;4P为4周期交叉试验;Power指统计检验的把握度。
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及规程
![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及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b29422bcaaedd3383c4d3fc.png)
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及规程生物等效性主要包括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仿制药的研究开发与临床药品应用的替换,其基本要求都是不同制剂间具有生物等效性。
所以,生物等效性试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对于试验方法,很多都不知道,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吧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一般包括体内和体外两种方法,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1.药代动力学法:测量生物样本如全血,血浆,血清,或其他生物样本中药物的活性成份,或其代谢产物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体外法:此种方法具有已确立好的体内外相关关系,可用于预测人体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数据.2.人体体内法:测量尿样样本中药物的活性成份,或其代谢产物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3.药效法:测量药物的活性成份,或其代谢产物的即时药效与时间的关系。
4.临床试验法:通过设计良好的临床比较试验以综合的疗效终点指标来确立生物等效性。
5.体外方法通常为体外溶出度测定法:能够确保体内生物利用度。
6.FDA认可的任何其它用于测量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方法。
以上是我为大家介绍的一些方法,现在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实验前应准备那些:1.材料1.1药政部门同意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批文,同一批号的药检部门的检验报告书。
1.2同类制剂的临床文献,应有疗效分析,不良反应及药代动力学的内容。
1.3受试药的临床前药理和毒理试验的报告及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计划。
1.4受试药制剂及少量纯品(供作标准曲线用),参比药制剂。
2.受试者为了减少个体误差并保障受试者的安全,应注意以下几点:2.1选男性青年:年龄相差不超过10岁。
身长以160一180cm为宜。
体重应在标准体重土10%范围内。
我国标准体重可按下式估算:标准体重kg二0.7火(身高cm一8的。
特殊药物可选用妇女、儿童、肿瘤病人,不受上述限制。
2.2受试前检查:心电图、血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应正常,记录既往病史和既往用药史。
注意过敏体质及有药物过敏史者切勿入选。
受试2wk前未用其他药物。
生物等效性试验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生物等效性试验实施中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0cfa2f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b.png)
生物等效性试验生物等效性定义如下:在相似的试验条件下单次或多次给予相同剂量的试验药物后,受试制剂中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与参比制剂的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
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通常采用Cmax 和AUC进行评价。
生物等效的接受标准:一般情况下,Cmax和AUC 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数值应落在80.00%-125.00%范围内,对于窄治疗窗药物,应根据药物的特性适当缩小90%置信区间范围。
一个完整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包括研究设计、生物样本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评价四个方面内容。
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按照研究方法评价效力,其优先顺序为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动力学研究、临床研究(以临床疗效为终点)和体外研究。
研究设计1、两制剂、单次给药、交叉试验设计;2、两制剂、单次给药、平行试验设计:适用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3、重复试验设计:适用于部分高变异药物(个体内变异≥30%)。
受试者选择1、年龄在18周岁或以上,同一批受试者年龄相差不宜超过10岁;2、如果研究药物拟用于两种性别的人群,一般情况下,研究入选的受试者应有适当的性别比例;3、为避免其他药物干扰,试验前两周内及试验期间禁服任何其他药物,试验期间禁烟、酒及含咖啡因的饮料;4、如果研究药物主要拟用于老年人群,应尽可能多地入选60岁以上的受试者;5、当入选健康受试者参与试验可能面临安全性方面的风险时,则建议入选试验药物拟适用的患者人群,并且在试验期间应保证患者病情稳定。
参比制剂的选择:1、尽可能选择原研产品;2、国际公认的同种药品,指在欧盟、美国上市并获得参比制剂地位。
给药方案:1、推荐采用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评价生物等效性;2、若出于安全性考虑,需入选正在进行药物治疗,且治疗不可间断的患者时,可选择多次给药;3、给药剂量一般应与临床单次用药剂量一致,不得超过临床推荐的单次最大剂量或已经证明的安全剂量。
食物影响1、通常需进行空腹和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2、如果参比制剂说明书中明确说明该药物仅可空腹服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时,则可不进行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3、仅能与食物同服的口服常释制剂,除了空腹服用可能有严重安全性方面风险的情况外,均建议进行空腹和餐后两种条件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4、如有资料充分说明空腹服药可能有严重安全性风险,则仅需进行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5、对于口服调释制剂,建议进行空腹和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
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中试验样品的提供与管理20110727
![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中试验样品的提供与管理20110727](https://img.taocdn.com/s3/m/15b4e685e53a580216fcfeab.png)
您现在的位置:电子刊物 >> 电子刊物列表 >> 电子刊物详细发布日期20110727栏目化药药物评价>>综合评价标题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中试验样品的提供与管理作者张玉琥部门化药药学二部正文内容生物利用度(BA)及生物等效性(BE)研究中的试验样品包括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
试验样品的真实可靠是对试验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的前提。
在药品注册涉及的BA及BE研究中,国内常见情况是注册申请人提供给试验机构(临床药理基地)的样品(包括试验制剂及参比制剂)仅可满足试验研究用量,即使使用后有剩余量,也常常由试验机构退还申请人。
对试验样品的这种提供和管理模式,使得试验样品的真实性及其监管核查无从保障。
为切实保证BA及BE研究结果的准确可靠、可追溯,有必要强化对相关试验样品提供和管理的要求。
对于BA及BE研究中试验药品如何提供和管理的问题,我国2005年颁布的《化学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1】中未专门讨论。
美国FDA于2004年5月颁布了关于BA及BE研究中试验样品处理及保存要求的技术指导原则《Guidance for industry-handling and retention of BA andBE testing samples》【2】,该指导原则中对试验样品的提供和管理有明确的要求。
在我国相关指导原则出台之前,建议注册申请人参照FDA指导原则的要求向试验机构提供样品,试验机构对样品的抽样和保留样品的保存也建议参照FDA的上述指导原则进行。
FDA指导原则中对试验样品的提供和管理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样品提供量:申办人提供给试验机构的样品量除应满足试验研究需要外,尚应提供可满足全检需要量5倍的量用于留存作为保留样品, 监管机构可在必要时对保留样品进行核查和检验。
试验制剂及参比制剂的提供量均应满足留存保留样品的需求。
例如对于口服片剂或胶囊,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可各提供300片/粒。
药物制剂生物等效性试验的一般原则和常见问题分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钟大放
![药物制剂生物等效性试验的一般原则和常见问题分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钟大放](https://img.taocdn.com/s3/m/44b16942336c1eb91a375dc7.png)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基本概念 定量范围
包括定量上限(ULOQ)和定量下限(LLOQ)的 连续的浓度范围 采用浓度-响应关系能进行可靠的、可重现的定量 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以接受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 生物样品分析常用方法
色谱法
HPLC, GC, LC/MS, LC/MS/MS, GC/MS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分析方法的确证 定量下限
定量下限是标准曲线上的最低浓度点 至少应满足测定3~5个半衰期的药物浓度,或Cmax的 1/10~1/20时的药物浓度 其准确度应在真实浓度的80~120%范围内,RSD应 小于20% 至少应由5个标准生物样品测试结果证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分析方法的确证 样品稳定性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分析数据的记录与报告提交 在日常样品分析中的基本资料(一)
所用对照品(被测药物、代谢物、内标物)的纯度和 来源 样品处理和保存的情况:样品编号、采集日期、运输 前的保存、运输情况、分析前的保存 信息应包括日期、时间、样品所处条件,以及任何偏 离试验计划的情况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 (2)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
分子的极性、酸碱性、稳定性 建立色谱分析方法的可能性 使用哪种检测器 质谱、紫外、荧光、电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 (3)样品的稳定性
采集哪种生物样品:血浆、血清、全血、尿… 储存条件 –20°C:大部分药物 –80°C:阿莫西林等 加稳定剂:卡托普利等 立即测试:维生素C等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分析方法的确证:基质效应
基质效应是大气压离子化方法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赖于化合物的结构和分析方法 生物样品基质效应评价 六个不同来源的空白基质按照“样品预处理”方法处理 后,加入低、高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LC/MS/MS 分析,获得峰面积(或峰面积比)⎯ 记录为A 低、高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LC/MS/MS 分析,获 得峰面积(或峰面积比)⎯ 记录为B 基质效应 = A/B*100%; CV < 15%
生物等效性试验中样本保存及前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生物等效性试验中样本保存及前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8b395b852458fb770b5671.png)
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样本来源多为血样或尿样,所含的药物浓度较低,内源性干扰成分多,目标药物多与蛋白结合或呈缀合状态,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样本测定周期长,测试工作量大,因此其分析方法学的要求与一般的药物分析方法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在建立方法学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样品采集后的的处理和贮存鉴于生物样本的特点,为了避免样品中被测药物发生分解或产生其他化学变化,取样后最好立即进行分析测定,但实际工作中几乎无法做到,常需将收集到的样品冷藏、冰冻,临用前再融化并放至室温后使用。
在样本冷冻贮藏前,需及时进行处理。
血浆和血清都需要在采血后及时分离(24小时内),若不及时分离,血凝后再冰冻保存,则因冰冻时引起细胞溶解,阻碍血浆或血清的分出,同时因溶血而影响药物浓度变化。
尿液主要是水、尿素及盐类,是很好的细菌生长液,因此应在取样后立即测定。
不能立即测定时,应于4℃冷藏,如在室温保存,则应在采样后的尿液中加入少量防腐剂甲苯(1%)或氯仿(饱和)。
生物样品中的一些不稳定的药物(如普鲁卡因、丙酸、红霉素、阿糖胞苷),易受血浆酯酶水解的影响,当采好样品之后应立即加入酯酶抑制剂氟化钠、三氯醋酸等,防制药物分解。
易氧化的药物(如儿茶酚类、阿扑吗啡等)一般直接在-15℃仅能保存4周;若样品中加入维生素C或其他抗氧剂,则可稳定10周。
生物样品在采样、贮存与分析过程中都应注意可能造成样品的损失或污染,以免将污染物作为药物新的代谢物。
二、生物样本贮存期间的稳定性考察由于生物等效性试验样本从采样到检测的周期通常需要几周至几个月,在其贮存期间目标药物的稳定性需经考察验证。
含药样本稳定性是指样品中的药物从采样至测定时性质和含量的稳定程度,它是贮存条件、药物的化学性质、空白生物样品和容器系统的函数,在特定的容器和生物样品中待测物的稳定性不能外推至其他系统。
生物样本稳定性的评价应考察:1、短期室温稳定性:要求高、低浓度样本在4~24 h内稳定。
生物样品的的处理方法
![生物样品的的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a8a2d1052d380eb62946de7.png)
生物样品的的处理方法1生物样品的种类头发、血液、尿液、水、食品、环境样品等2生物样品的采集、保存与储藏头发:据文献介绍,人发中微量元素的纵向浓度分布是有规律的,从头部不同区域采集的头发其测定结果均不相同。
一般采集枕部近头皮2-3mm处长1cm 左右的人发为待处理样品。
一般取0.5-1克,发样采集简单,无损伤,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高,具有易分析、易保存等特点。
为防止保存中细胞等作用影响样品的有效性,对原发样沾污的油垢、水分、尘粉,必须洗干净,干燥后保存。
同一检测中要采用同样的洗涤条件和方法,这样测的结果才有可比性。
所需头发为0.1克。
血液采血具有损伤性,取量有限,能反映微量元素吸收代谢和环境情况。
因此,血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样品。
早上空腹时人体生物学因素比较恒定。
血样采集一般在清晨受检者空腹时,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肘部静脉血做血样。
取血液2ml左右放入试管内,置于37℃水浴中保温30分钟后,经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分离出血清备检。
若需保存只能在4℃冷藏,只有在-20℃冷冻或-80℃超低温冷冻才能保存较长时间。
冷藏或冷冻的样品必须恢复到室温后才能取样。
尿液尿是代谢的最终产物,尿中微量元素受饮食、药物、运动、气温、环境等影响显著,日内、日间、季节变化很大。
尿样采集方便,无损伤性,样品量大。
在部分尿中,以晨尿为佳,晨尿是受检者夜间代谢产生的,24小时最浓。
3样品的消化待测样品的前处理是进行微量元素测定的前提,如果试样的采取、制备时失去了代表性,分解时造成污染或损失,将会给分析结果带来难以估量的误差。
同时,样品没有适当的前处理,测量工作也无法进行。
前期处理的方法很多,该仪器研制的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有的甚至不用前处理。
为方便用户,现将常用的尿液、血液和头发的前处理方法简述如下,供用户参考。
3.1 尿液的消化一次性或者收集24小时的尿量(便于进行计算),准确移取尿液10.0ml于50ml烧杯中,加入混酸(HNO3:HClO4=10:1)2ml,摇匀,加盖,放置5-10分钟后,低温加热至微沸,消化至近干,加两滴浓H2SO4继续升温消化至无色,冷却至室温,滴加少量蒸馏水溶解残留物,将其完全转移至10ml干净试管中,置于消化炉,加热赶去多余的HNO3两次,每次都达近干,取下冷却至室温,最后准确加入蒸馏水1.0ml 溶解残留物,摇匀,待测定。
BE生物等效性试验知识概述(一致性评价)
![BE生物等效性试验知识概述(一致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96350a24afe04a1b071de7b.png)
➢ 美国1971、英国1975年,日本1997年均推行过药品再验1
1.门禁(统一管理)
2.监控(全程记录)
3.身份验证(多中心联网)
4.志愿者(常为健康人)
生物等效性试验知识概述
方奕巍 2020-04-29
目录
一、什么是BE试验 二、BE评判标准 三、BE试验法规基础 四、BE试验专有内容
1.1 什么是BE试验-定义
➢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BE):在相似的试验条件下单次或多次给予相同剂 量的试验药物后,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的差异在可接 受范围内。
若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和Cmax)几何均 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CI)在80.00% ~125.00%范围内(包括 边界值),则可认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1.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2.几何均值? 3.80%-125%? 4.置信区间?
2.2 BE评价标准-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1.1 什么是BE试验-定义
➢ 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 PK)参数为评价指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测定可 获得的生物基质(如血液、血浆、血清)中的药物浓度,取得药代动力学参数作为 终点指标,反映药物释放并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的速度和程度。
2.1 BE评价标准-理论由来
根据医生建议、FDA经验,对大多数药品来说,如果循环系统药物 暴漏差别在20%以内,将不会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显著差异。
推导: R为参照 80%R≤T≤120%R ⇒ 80%R≤T≤120%R T为参照 80%T≤R≤120%T ⇒ 83.333%R≤T≤125%R
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严)
![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严)](https://img.taocdn.com/s3/m/8a419d542b160b4e767fcf32.png)
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一、样品采集后的的处理和贮存鉴于生物样本的特点,为了避免样品中被测药物发生分解或产生其他化学变化,取样后最好立即进行分析测定,但实际工作中几乎无法做到,常需将收集到的样品冷藏、冰冻,临用前再融化并放至室温后使用。
在样本冷冻贮藏前,需及时进行处理。
1.1血液样本处理注意事项1.1.1. 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含有葡萄糖或电解质(含钾、钠、氯离子)的液体时,建议3小时以后采集静脉血样本进行这些项目的检验,以防止上述检验项目因输液引起的假性升高。
1.1.2保定非麻醉状态的动物时应尽量避免用力挤压动物头颈和胸腹,以免引起血液淤滞,局部组织缺氧,造成血液某些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测定乳酸,血液含氧量等指标时。
1.1.3血液中红细胞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溶血可造成红细胞内的物质向细胞外转移,如K+、Mg2+和某些酶类(LD、AST、ALT、ACP);另外,溶血还可干扰某些化学项目(TBil、DBil、TC等)的测定,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血样本应防止溶血。
引起溶血的原因有:注射器采血时抽吸力太大;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失调;混匀样本时过度振荡;注射器或采血容器带水或容器污染;全血放置时间长或突然受冷或受热;注射器中的血沫注入采血容器;真空采血时如未采满至相应刻度,残存负压造成红细胞破裂;不拔针头直接注入采血容器;样本离心时离心力过大等。
为避免溶血,取血时应注意:①、抽拉注射器时应尽量避免注射器内产生大量真空;②、添加抗凝剂后的容器在除必要干燥流程后应及时密封;③、混匀样本时避免用力过度,切勿产生泡沫;④、避免重复使用注射器、针头、采血管、毛细玻璃管等一次性用品,手术刀片和剪刀等器材取材时尽量洗去残留血液;⑤、采血时的室温应控制在22℃至25℃,采取的血液容器在需要放入冰盒时,切勿紧贴冰袋,冰水;⑥、当注射器内因吸入空气产生血沫时,注意弃掉血沫,在将血液注入采血容器时勿将血沫一并注入;⑦、使用真空采血管需抽取负压时切勿过量;⑧、将血液注入采血容器时要除去针头,轻柔推入;⑨、离心带有血细胞的血样时,按照规格设定离心参数;1.1.4. 正确选择采集管。
生物等效性实验的指导原则
![生物等效性实验的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d77ba5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f.png)
质量标准——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2007-10-26 15:26【大中小】【我要纠错】生物利用度是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进入血液的速率和程度。
生物等效性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的剂量,反映其吸收速率和程度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口服或其他非脉管内给药的制剂,其活性成分的吸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制剂工艺、药物粒径、晶型或多晶型,处方中的赋形剂、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包衣材料、溶剂、助悬剂等。
生物利用度是保证药品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而生物等效性则是保证含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质量一致性的主要依据。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概念虽不完全相同,但试验方法基本一致。
为了控制药品质量,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制订本指导原则。
何种药物制剂需要进行生物等效性或生物利用度试验,可根据有关部门颁布的法规要求进行。
进行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的临床实验室和分析实验室,应提供机构名称以及医学、科学或分析负责人的姓名、职称和简历。
一、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定量分析方法的专属性和灵敏度,是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成功的关键。
首选色谱法,如HPLC、GC以及GC-MS、LC-MS、LC-MS-MS联用技术,一般应采用内标法定量。
必要时也可采用生物学方法或生物化学方法。
由于生物样品取样量少、药物浓度低、内源性物质(如无机盐、脂质、蛋白质、代谢物)及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生物样品测定,所以必须根据待测物的结构、生物介质和预期的浓度范围,建立适宜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
1.专属性必须证明所测定的物质是原形药物或特定的活性代谢物,内源性物质和相应的代谢物不得干扰样品的测定。
对于色谱法至少要提供空白生物样品色谱图、空白生物样品外加对照物质色谱图(注明浓度)及用药后的生物样品色谱图。
对于复方制剂应特别加强专属性研究,以排除可能的干扰。
生物制药技术实验中的样本处理与分析步骤
![生物制药技术实验中的样本处理与分析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b167d6c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7.png)
生物制药技术实验中的样本处理与分析步骤生物制药技术是利用生物体制造药物的一种新兴技术,在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样本处理与分析步骤是生物制药技术实验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们有助于确定样本的质量和纯度,从而保证后续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生物制药技术实验中,样本处理和分析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样本采集和处理:这一步骤是整个实验的基础。
样本的采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如生物体的组织切片、细胞培养物的收集等。
样本处理包括样品的保存、冷冻、分装和标记等。
这些步骤都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样品预处理:在进行分析之前,样品通常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步骤,以去除干扰物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离心、过滤、洗涤等。
离心可以分离悬浮在样品中的固体颗粒或细胞,过滤可以去除大颗粒物质,洗涤可以去除残留的试剂或溶剂。
3. 样品的分离和纯化:在生物制药技术实验中,通常需要分离和纯化目标分子或目标细胞。
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如离心、凝胶电泳、层析等。
离心可以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凝胶电泳可以根据目标分子的大小和电荷进行分离,层析则可以通过不同的亲和性将目标分子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4. 样品的测量和分析:在样品处理和纯化之后,需要对样品进行测量和分析。
这可以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实现,如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生物活性测定等。
光谱分析可以用于分析样品的各种物理性质,如吸光度、荧光强度等。
质谱分析可以用于分析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生物活性测定可以用于评估样品在生物学上的活性和效果。
5.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在完成样品的测量和分析之后,需要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和相关软件进行,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结果。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实验结果,找出问题和改进实验设计。
综上所述,样本处理和分析步骤是生物制药技术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严)
![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严)](https://img.taocdn.com/s3/m/c686612a866fb84ae55c8d34.png)
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严)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一、样品采集后的的处理和贮存鉴于生物样本的特点,为了避免样品中被测药物发生分解或产生其他化学变化,取样后最好立即进行分析测定,但实际工作中几乎无法做到,常需将收集到的样品冷藏、冰冻,临用前再融化并放至室温后使用。
在样本冷冻贮藏前,需及时进行处理。
1.1血液样本处理注意事项1.1.1. 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含有葡萄糖或电解质(含钾、钠、氯离子)的液体时,建议3小时以后采集静脉血样本进行这些项目的检验,以防止上述检验项目因输液引起的假性升高。
1.1.2保定非麻醉状态的动物时应尽量避免用力挤压动物头颈和胸腹,以免引起血液淤滞,局部组织缺氧,造成血液某些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测定乳酸,血液含氧量等指标时。
1.1.3血液中红细胞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溶血可造成红细胞内的物质向细胞外转移,如K+、Mg2+和某些酶类(LD、AST、ALT、ACP);另外,溶血还可干扰某些化学项目(TBil、DBil、TC等)的测定,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血样本应防止溶血。
引起溶血的原因有:注射器采血时抽吸力太大;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失调;混匀样本时过度振荡;注射器或采血容器带水或容器污染;全血放置时间长或突然受冷或受热;注射器中的血沫注入采血容器;真空采血时如未采满至相应刻度,残存负压造成红细胞破裂;不拔针头直接注入采血容器;样本离心时离心力过大等。
为避免溶血,取血时应注意:①、抽拉注射器时应尽量避免注射器内产生大量真空;②、添加抗凝剂后的容器在除必要干燥流程后应及时密封;③、混匀样本时避免用力过度,切勿产生泡沫;④、避免重复使用注射器、针头、采血管、毛细玻璃管等一次性用品,手术刀片和剪刀等器材取材时尽量洗去残留血液;⑤、采血时的室温应控制在22℃至25℃,采取的血液容器在需要放入冰盒时,切勿紧贴冰袋,冰水;⑥、当注射器内因吸入空气产生血沫时,注意弃掉血沫,在将血液注入采血容器时勿将血沫一并注入;⑦、使用真空采血管需抽取负压时切勿过量;⑧、将血液注入采血容器时要除去针头,轻柔推入;⑨、离心带有血细胞的血样时,按照规格设定离心参数;1.1.4. 正确选择采集管。
生物等效性样品的管理指导原则
![生物等效性样品的管理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26bcda40029bd64783e2cba.png)
1、简介:本指导原则用于指导临床研究主办单位、药物生产商、CRO公司、现场管理组织、临床监察机构和第三方独立组织管理生物利用度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样品。
本指导原则的重点内容有:⑴BE和BA试验的测试样品和对照品是如何分发给试验机构的。
⑵试验机构如何随机挑选测试样品和预留样品。
⑶预留样品如何保管。
(本指南参考法规21CFR 320.38 and 320.63,320.38 and 320.63)2、背景:由于80年代的通用药物丑闻,FDA在1990年11月8号发布了临时法规限制BE和BA样品的保存。
颁布这项临时法规的目的是制止实验赞助商或药品生产机构在临床实验中进行可能的欺骗行为。
1993年4月28日正式法规颁布。
在法规的序言中说明研究赞助商或药物生产机构不能在将产品分发到实验机构之前分出测试样品和对照品的保存样品。
这样是为了保证保留样品能够代表申报批产品。
生产商应该多寄几批测试样品和对照样品,以便研究机构可以随机挑选试验样品和保留样品。
产品应该保存在生产商提供的包装内。
在法规的序言中还提到,对保留样品的保存是进行临床试验的组织的责任。
目的是避免生产商将样品替换以欺骗FDA。
FDA的科学调查部门和ORA的领域研究者为生产商提供检查临床试验地点和分析样品场所的服务。
这些检察人员经常发现临床试验机构中保留样品的缺失。
在很多案件中,检察人员发现临床机构将样品退回生产商。
在其他的案件中,生产商指定实验样品和对照品阻止研究机构从生产商从提供的样品中进行随机选样。
检察人员还发现在等效性实验中临床端点经常与临床安全性研究和功效性研究相混淆。
药效学或临床的等效性研究的端点通常很多,由内科医生或临床监察员使用它们的诊所或办公地点根据合同进行盲目的研究。
更过分的事,一些临床研究者相信他们不是CRO公司所以不用保存样品。
本原则明确了保留样品的责任方。
3、保留样品的技术:我们要求临床试验机构从生产商提供的多批样品中随机挑选实验样品和对照品以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并且样品要存放在生产商提供的包装内。
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及规程
![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及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9911c4b453610661fd9f41c.png)
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及规程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及规程生物等效性主要包括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仿制药的研究开发与临床药品应用的替换,其基本要求都是不同制剂间具有生物等效性。
所以,生物等效性试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对于试验方法,很多都不知道,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吧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一般包括体内和体外两种方法,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1.药代动力学法:测量生物样本如全血,血浆,血清,或其他生物样本中药物的活性成份,或其代谢产物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体外法:此种方法具有已确立好的体内外相关关系,可用于预测人体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数据.2.人体体内法:测量尿样样本中药物的活性成份,或其代谢产物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3.药效法:测量药物的活性成份,或其代谢产物的即时药效与时间的关系。
4.临床试验法:通过设计良好的临床比较试验以综合的疗效终点指标来确立生物等效性。
5.体外方法通常为体外溶出度测定法:能够确保体内生物利用度。
6.FDA认可的任何其它用于测量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方法。
以上是我为大家介绍的一些方法,现在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实验前应准备那些:1.材料1.1药政部门同意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批文,同一批号的药检部门的检验报告书。
1.2同类制剂的临床文献,应有疗效分析,不良反应及药代动力学的内容。
1.3受试药的临床前药理和毒理试验的报告及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计划。
1.4受试药制剂及少量纯品(供作标准曲线用),参比药制剂。
2.受试者为了减少个体误差并保障受试者的安全,应注意以下几点:2.1选男性青年:年龄相差不超过10岁。
身长以160一180cm为宜。
体重应在标准体重土10%范围内。
我国标准体重可按下式估算:标准体重kg二0.7火(身高cm一8的。
特殊药物可选用妇女、儿童、肿瘤病人,不受上述限制。
2.2受试前检查:心电图、血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应正常,记录既往病史和既往用药史。
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相关信息及核查要点
![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相关信息及核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874026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e.png)
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相关信息及核查要点生物等效性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是药物临床试验的一种,是指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同一种药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剂型的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
受试者数目一般在18-24例,目前,生物等效性试验主要针对已上市的药品,该类试验常用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法规依据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实验室管理指南生物样本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不局限于以上法规核查要点1.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批件中项目基本信息、签到表及相关信息2.临床试验合同经费是否大于研究者观察费受试者补贴检测费用其他3.机构伦理递交的相关文件4.试验方案是否符合技术规范5.总结报告与分中心小结表及方案中相关信息核对6.研究者资质7.受试者上次参加临床试验的时间距本次试验时间是否符合方案要求8.知情同意书的签署9.已签署的知情同意书数量是否与总结报告中的筛选和入选病例数一致10.试验相关原始记录的完整性及原始性11.核查CRF记录的相关时间点与方案是否一致12.核查CRF中的检查数据相关科室检查数据一致13.核查CRF记录中合并用药记录及违背方案的合并用药与门诊/住院病历的一致性14.核查CRF中发生的AE处理和报告记录与原始病历总结报告的一致性15.核查CRF中发生的SAE记录与判断与原始病历总结报告的一致性16.试验用药品的来源及管理17.试验用药品批号与药检报告、总结报告等资料的一致性18.临床试验相关生物样本采集、保存、运送与交接记录19.其他部门或单位进行的研究、检测等工作的委托证明材料20.核查原始数据、统计分析和总结报告与锁定的数据库是否具有一致性21.数据库锁定后是否存在修改,是否有修改说明22.分析测试的关键实验设备、仪器应有相关维护记录23.生物样本分析方法学确证的原始数据与总结报告的一致性24.核查血药浓度数据与对应标准曲线计算的一致性25.生物样本的管理轨迹是否可溯源26.分析测试图谱是否可溯源27. 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的分析计算数据及结果在相应的软件上可重现,且与总结报告一致 28. 是否有复测生物样本的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严)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一、样品采集后的的处理和贮存鉴于生物样本的特点,为了避免样品中被测药物发生分解或产生其他化学变化,取样后最好立即进行分析测定,但实际工作中几乎无法做到,常需将收集到的样品冷藏、冰冻,临用前再融化并放至室温后使用。
在样本冷冻贮藏前,需及时进行处理。
1.1血液样本处理注意事项1.1.1. 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含有葡萄糖或电解质(含钾、钠、氯离子)的液体时,建议3小时以后采集静脉血样本进行这些项目的检验,以防止上述检验项目因输液引起的假性升高。
1.1.2保定非麻醉状态的动物时应尽量避免用力挤压动物头颈和胸腹,以免引起血液淤滞,局部组织缺氧,造成血液某些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测定乳酸,血液含氧量等指标时。
1.1.3血液中红细胞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溶血可造成红细胞内的物质向细胞外转移,如K+、Mg2+和某些酶类(LD、AST、ALT、ACP);另外,溶血还可干扰某些化学项目(TBil、DBil、TC等)的测定,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血样本应防止溶血。
引起溶血的原因有:注射器采血时抽吸力太大;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失调;混匀样本时过度振荡;注射器或采血容器带水或容器污染;全血放置时间长或突然受冷或受热;注射器中的血沫注入采血容器;真空采血时如未采满至相应刻度,残存负压造成红细胞破裂;不拔针头直接注入采血容器;样本离心时离心力过大等。
为避免溶血,取血时应注意:①、抽拉注射器时应尽量避免注射器内产生大量真空;②、添加抗凝剂后的容器在除必要干燥流程后应及时密封;③、混匀样本时避免用力过度,切勿产生泡沫;④、避免重复使用注射器、针头、采血管、毛细玻璃管等一次性用品,手术刀片和剪刀等器材取材时尽量洗去残留血液;⑤、采血时的室温应控制在22℃至25℃,采取的血液容器在需要放入冰盒时,切勿紧贴冰袋,冰水;⑥、当注射器内因吸入空气产生血沫时,注意弃掉血沫,在将血液注入采血容器时勿将血沫一并注入;⑦、使用真空采血管需抽取负压时切勿过量;⑧、将血液注入采血容器时要除去针头,轻柔推入;⑨、离心带有血细胞的血样时,按照规格设定离心参数;1.1.4. 正确选择采集管。
通常情况下多采用血清为样本(不抗凝),部分检测项目需注意样本属性为血清或血浆,两者不可替代。
一些特殊检验项目需要使用抗凝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并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以防止样本凝血或红细胞形态的改变;抗凝血样本采集后立即轻轻摇匀至少上下颠倒8次,以防凝血发生。
1.1.5. 多项化验采血顺序:血培养瓶(厌氧瓶优先)→蓝帽管→黑帽管→红/黄帽管→绿帽管→紫帽管→灰帽管→其他。
1.1.6需要冻存的全血按要求分装到统一规格的无菌冻存管中,加入DMSO混合均匀后将冻存管放入4℃冰箱中半小时,再放入-20℃冷冻冰箱中,至少4小时候后,才能转移到-80℃或更低温条件下储存。
1.1.7抗凝收集的血浆冷冻保存后,解冻时可能会出现絮状浑浊,如有则需要离心去除杂质再进行检测。
1.2尿液、粪便样本处理注意事项1.2.1尿液主要是水、尿素、盐类及少量小分子蛋白,是理想的细菌生长液,因此应在取样后立即测定。
不能立即测定时,应于4℃冷藏,如在室温保存,则应在采样后的尿液中加入少量防腐剂甲苯(1%)或氯仿(饱和)。
样本留取过程中应避免混有血、脓或阴道分泌物、粪便等可引起“假性蛋白尿”的成分。
检测非蛋白类待测物时,可根据试剂盒需求进行蛋白沉降操作(离心/化学沉淀)。
用于一些血液病的样本应注意在留尿前勿对动物进行酒精涂抹、吸入,注射巴比妥类、磺胺类、利眠宁、眠尔通、苯妥英钠等药物,样本应避光保存。
1.2.2粪便样本应尽量使用新鲜样本,采集后立即送检。
若样本久置,则会因pH及消化酶等因素而使粪便中生物成分分解破坏。
样本中不可混有尿液,更不可采取浸泡于尿液中的粪便样本。
样本中不可混入垫料、污水等,减少微生物和颗粒造成的影响。
粪便样本不应用卫生纸包裹、手指抓取,应使用棉签,干净的镊子等夹取,直接装入蜡纸盒或EP管并密封,以防水分丢失。
1.3 骨髓样本处理及注意事项骨髓样本一般通过脊柱穿刺、股骨采取。
采集的骨髓液收集于无菌肝素抗凝管内,取材环境应保持洁净(至少为SPF环境)。
若骨髓标本含有红细胞,在冷冻前应先将其离心去除。
骨髓标本采集后应尽快根据冻存程序并储存在-80℃环境下。
1.4 胃肠液样本处理及注意事项取材前应禁食12小时,在空腹状态下取材。
取出胃肠组织时,应夹闭贲门和幽门,及肠道切口两端,避免肠液胃液流失/混入血液。
需要灌洗肠胃时应注意灌洗液体积、回收率。
肺泡灌洗液样本同上处理。
1.5 脏器样本处理及注意事项取材后应迅速将脏器称重,以免水分蒸发造成差异,特别是肾上腺等小器官的称重。
脏器称重前应尽量将周围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剔除,并用滤纸吸去脏器表面血液及体液,特别是肾上腺、甲状腺、前列腺等较小的器官,更要新鲜称重,防止器官干燥失水而重量减轻。
空腔器官称重前,应清除其腔内液体,如心脏应除去血块。
1.6组织匀浆样本处理及注意事项匀浆介质的制备一般采用pH 7.4, 0.01mol/L Tris-HCl, 1mmol/L EDTA-2Na, 0.01mol/L蔗糖,0.8%氯化钠溶液或直接用0.86%的生理盐水作为匀浆介质。
ELISA检测的匀浆介质可使用PH=7.2-7.4,浓度为0.01mol的PBS。
酶活性类检测则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剪取组织块后应在4℃的生理盐水中漂洗,除去血液,滤纸拭干,准确称重,放入适合的匀浆管中。
按重量(g):体积(ml)比例(1g/ml=100%)加入匀浆介质(pH7.4, 0.01mol/L Tris-HCl,1mmol/L EDTA-2Na ,0.01mol/L蔗糖,0.8%的氯化钠溶液)或者0.86%的生理盐水于匀浆管中,冰水浴条件下,用眼科小剪尽快剪碎组织块后匀浆:包括手工匀浆,机器匀浆,超声粉碎。
手工匀浆:左手持匀浆管将下端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器皿中,右手将捣杆垂直插入套管中,上下转动研磨数十次(6~8分钟),充分研碎,制成10%的匀浆液;机器匀浆:用组织捣碎机10000~15000 转/分上下研磨制成10%组织匀浆,也可用内切式组织匀浆机制备(匀浆时间10秒/次,间隙30秒,连续3~5次,在冰水中进行),皮肤、肌肉组织等可延长匀浆时间;超声粉碎:用超声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
根据各型号仪器操作规程操作。
匀浆制作完成后可使用镜检观察:取少量组织匀浆作涂片(直接涂片、染色均可以),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是否破碎,根据结果可延长匀浆时间。
匀浆液测定前用普通离心机或低温低速离心机2500转/分左右,离心10~15分钟,取上清液进行测定。
匀浆的保存:动物组织样本暂时不测定,可立即低温冻存,温度越低越好,中间如不反复冻融,-20℃以下可保存三个月,-70℃以下可保存六个月。
非必须冻存的样本应于制作当天进行测定,如放置时间过长相关酶活会有所下降,部分指标4℃可存放3~5天(如SOD要存放2~3天,MDA可存放3~5,总蛋白测定可存5~7天等)。
1.7用于基因扩增检测的样本包括NG-DNA、CT-DNA、UU-DNA、HSV-Ⅱ-DNA、tRNA、mRNA等项目。
1.7.1血液一般采用红色非抗凝血清管。
如需要抗凝处理,首选的抗凝剂为EDTA和枸橼酸钠,不能使用肝素抗凝,肝素是Taq酶的强抑制剂。
RNA检测的样本应在4小时内开始扩增程序处理;DNA检测的样本应在12小时内处理。
如不能及时送检,可将样本放在-20℃冷冻保存。
1.7.2尿液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尿口,并用高压蒸汽灭菌处理过的无菌器皿收集,不做防腐处理。
RNA检测的样本应在4小时内开始扩增程序处理;DNA检测的样本应在12小时内处理。
如不能及时送检,可将样本放在-20℃冷冻保存。
1.7.3 脑脊液、胸腹水、穿刺液、肺泡灌洗液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规范取材,收集至经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的无菌容器。
RNA 检测的样本应在4小时内开始扩增程序处理;DNA检测的样本应在12小时内处理。
如不能及时送检,可将样本放在-20℃冷冻保存。
二、生物样本贮存期间的稳定性考察由于生物等效性试验样本从采样到检测的周期通常需要几周至几个月,在其贮存期间目标药物的稳定性需经考察验证。
含药样本稳定性是指样品中的药物从采样至测定时性质和含量的稳定程度,它是贮存条件、药物的化学性质、空白生物样品和容器系统的函数,在特定的容器和生物样品中待测物的稳定性不能外推至其他系统。
生物样本稳定性的评价应考察:1、短期室温稳定性:要求高、低浓度样本在4~24 h内稳定。
考察温度、光照、空气、酶解等因素。
2、长期低温条件下的稳定性:从第一个样本采集至最后一个样本的分析为一个考察时间周期,贮存温度一般为-20℃,如果需要也可在-70℃贮存。
要求高、低浓度至少分别测定3次,测得结果与第一天测得的相应浓度比较应保持稳定。
3、冻融试验:取高、低浓度各3份于-20℃贮存24小时,取出后在室温自然解冻,取样测定,然后再将样品放回冷冻12~24小时,如此重复循环二次以上,分别比较各次测定结果。
4、对照液和内标液的稳定性:室温考察6小时稳定性,然后冷藏7~14天或恰当的周期后进行测定,与新配溶液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三、各类检测项目注意事项激素类:包括类固醇(肾上腺皮质素、性激素)、蛋白质和多肽类(垂体、下丘脑、胰腺)、脂肪酸衍生物(白细胞三烯、前列腺素)、氨基酸衍生物(肾上腺素、甲状腺素)。
在室温条件下大致稳定性从高到低为:固醇类(数周至数天)→蛋白质和多肽(数周至数分钟)→氨基酸衍生物(数天至数分钟)→脂肪酸衍生物(数天至数秒)。
检验按照检验项目的特性取材即刻检测,或是选择-70℃冻存,避免反复冻融,且避免水浴时间过长,建议冻融即开始检测(注意吹打混匀)。
蛋白类:包括酶、抗体、表面标示蛋白、总蛋白组织液、泛素、部分激素类等。
在-70℃中相对保存时间较长,但反复冻融极易破坏稳定性,水浴更容易被细菌或样本内自身的酶降解。
其中抗体类蛋白最为稳定,IgG甚至能在血清中4℃稳定保存23天。
而酶类在血清中4℃放置8小时即会造成活性下降。
血清蛋白则能在24小时内保持稳定。
多肽类:根据分子量大小,较长的肽链稳定性能与蛋白相当,分子量越小则稳定性越差,血清样本建议24小时内检测处理,-70℃冻存时应避免反复冻融。
氨基酸:在中性条件下可在-70℃至-20℃冻存数月,但4℃以上开始,血清样本中氨基酸会缓慢被酶代谢,在酶类丰富的组织液和细胞裂解液中更容易代谢。
建议加快冻融复温后的检验进程。
生化类检测项目:这些检验项目较为复杂,除了部分有机盐类之外,大部分易受氧化、光照分解、生物降解。
考虑到实验室方法学允许误差,参考检验科对具体项目的测定要求:GLU应在4 h内测定,BUN(尿素氮)、TBIL(总胆红素)应在8 h内完成,TP(总蛋白)、ALB(白蛋白)、ALT(丙谷氨酸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LP(碱性磷酸酶)、GGT(GGT谷氨酰基转移酶)、Ca2+、PT应在24 h内测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