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和治疗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和治疗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和治疗作者:魏幼萍来源:《中外医疗》 2012年第8期魏幼萍(广西柳州市肿瘤医院广西柳州 545006)【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用于诊断和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方法,寻求最佳的诊疗方法用于临床推广和使用。

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38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确诊后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6例患者行常规的甲状旁腺切除术,其余患者行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对甲状旁腺素(PTH)水平进行测定。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或消失。

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仅有2例患者患者PTH偏高。

结论在体检过程中要对受检者的血钙情况加以重视,对未出现症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做出尽早的诊断和治疗。

使用放射性核素及超声定位检查对诊断及患者手术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手术过程中甲状旁腺素的测定对手术的操作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研究证实,采用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该症具有显著的疗效,临床上可以推广和使用术中进行PTH测定的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行治疗。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甲状旁腺素【中图分类号】 R58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3(b)-0055-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共收治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38例,其中男14例,女24例;患者年龄最大76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52.3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2个月,平均病程1.2年;经入院初步诊断,患者多出现骨关节病变、泌尿系结石、胆囊结石或体检血钙升高等原因入院诊治,经入院进一步诊断后确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根据患者病情及患者意愿分别采用甲状旁腺切除术和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进行治疗。

1.2 影像学检查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影像学检查,重点观察患者的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甲状腺肿大10例,甲状旁腺肿大28例,患者的甲状旁腺阳性率达74%;对患者放射性核素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8例,阳性检出率为76.3%;综合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阳性检出率为81.3%。

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甲状腺 功能亢进 ( 甲亢 )临床表现为 患者 甲状腺 素分泌 的反馈 控 制 功能 出现异 常 ,患者 体内血液循环过 程 中甲状 腺素明显增 多 ,进而 产 生全身 代谢 亢进现象 ,临床将上述 现象总称为 甲状 腺功能亢进 。 目 前为止原 发性 甲状腺 功能亢进其产 生原 因还没 有真正查 明,当患者 发 病时患者 体 内的许 多 甲状腺抗体有 增多现象 ,人们猜测可 能与患者 自 身 的免 疫功 能有关” 。所 以 ,相 关专家将 原发性 甲状 腺功 能亢进归结
1 _ 3治愈好转标准
治 愈标准 :患者 脉率恢复 正常 ,体 质量有所增 加 ,症状 消失 。血
管杂音 现象和 甲状腺 区震颤现象 消失 ,突 眼症 或 甲状腺肿 有所 明显 减
轻 。血 清F T 4 、T T 3 、T T 4 恢复正常水 平 ,甲状腺免疫 功能恢复正 常。 好转 标准 :患者 脉率有所减慢 ,血管杂音开 始减轻 ,甲状腺肿有 所减 小 ,临床症状开始 好转。经F T 4 、T T 3 、T T 4 等血 清检查 ,基本恢 复正 常, T 3 或 甲状腺片抑制试验 呈阴性。
l 3 2 — 1 3 3 .
1 - 2 周 J 。对 于特殊患者如 甲亢心力衰竭患者 ,可事先给予抗 甲状腺药
患者8 5 例 ,其 中,男性 患者2 6 例 ,女性 患者5 9 例 ;患者年龄为 1 8 ~6 0 岁之 间,其 中2 5 ~ 4 6 岁 占8 2 . 5 %;患者病程2 个月 ~5 年 ,平均2 . 3 年。
2结

8 5 例 甲状 腺功 能亢进 患者 ,治愈5 7 例 ,好转2 7 例 ,无效 1 例 ,总
适 当的保 留双 侧腺 体 ,能 够有 效的 降低 甲 亢的 复发率 ,减 少术后 并发 症的 发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治分析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治分析

临床研究歪至Ⅲ东臻东臻东至歪蓦歪歪至东墨篓璧熬:黧黧呈篓慧薹墨;圣黧燃;黧{篓黧曼呈黧煞至Ⅲ;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治分析刘宝军【中围分类号-]R4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2—5085(2008)04--0070--02【摘要】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 i m a ry hyper par at hyr oi di s m,PH PT)是由于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PT H)过多引起的钙、磷和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表现为骨吸收增加的骨骼病变、肾结石、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在我国比较少见,而欧美国家多见.本院自2002年10月~2007年12月来,诊断和治疗PH PT3例,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治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 i m ar y hy per p ar at hyr o i di sm,PH PT)是由于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PT H)过多引起的钙、磷和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表现为骨吸收增加的骨骼病变、肾结石、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在我国比较少见,而欧美国家多见.本院自2002年10月~2007年12月来,诊断和治疗PH PT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例1:女,44岁.以“右上肢骨痛2年,轻微外伤后再发骨折1天”为主诉人院.2004年出现右上肢骨痛,于我院以风湿病治疗,2005年4月右前臂轻微外伤克雷氏骨折于当地医院手法复位治疗,于2006年初以右前臂轻微外伤致孟氏骨折于我院手术复位治疗.X线片显示右前臂骨折,前臂、骨盆骨质疏松,右胸7、8肋骨溶骨性破坏.外院E C T扫描全身多处骨吸收.化验检查;血钙2.15m m ol/L.血磷0.63m m ol/L,A L P753U.L,血PT H>263m m ol/L,B超示甲状腺右叶下极占位性病变1.4×1.5×1.5cm,不除外来源于甲状旁腺诊断甲旁亢.给予手术治疗,切除肿物。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35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35例临床分析
6 gL 0 / 。血清碱性磷酸酶 2 例高于正常值。 n 7 3 例均行 B超检查 , 3 5 3 例有 阳性结果 , 例 2 误诊 为 甲状腺 腺瘤 , 出率 为 9 . %。 c 检 43 9 T — 9
凸出骨外 , 称纤维囊性骨炎 , 有按压痛 ; 脊椎压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骨折 ; 骨折断端缺乏骨痂。骨矿密度很低。早 期病例可无上述 x线表现 , 若出现上述 X线表现
发腺瘤 。
3例血钙均 高于正 常值 , 5 术前 血钙3 3 .0±
0. 7 3 mmo/ 术 后 2. 9±0. 3 lL, 3 2 mmo/ P< l L(
0. 5 。 前血磷 0 6 0 )术 . 2±0 0 m o/ 术 后 . 5 m l L, 1 1 ±00 lL P<00 ) 3 例 血 P H> .2 .4mmo/ ( .5 , 5 T
方 法 。 直 径 > 1m的 腺 瘤 多 能 很 好 地 发 现 和 对 c ( 下转 第 8 3面)
本组获随访3 例 , 0 失访5 随访时 间7 8 例。 ~2 月, 平均 1. 个月。术后 1 53 月复查血钙、 P H 血 1 基本在正常范围, 全身骨痛、 乏力等症状缓解 。
的肿瘤。P I " 5 -9 %是 由甲状旁腺腺瘤引 H : 8 %- 0 q 起的, 而一般 的甲状旁腺腺瘤体积小 、 位置深、 隐 蔽、 多变异 , 部体 检 难 以触及 , 借助 B超、 颈 需 C、 T— B T c MII等 定 位 2。文 献 报 道 B 超、 C、 T MII B 的灵敏感性分别为 4 %, 8 3 7 %, 7 %, 2 特异性 9 %, 7 10 3。B 6 9 %, 0 %t 超因方法 J 简便、 价格低廉、 无创伤 、 敏感性高而被列为首选

5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分析

5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分析
1 1 一 般 资料 .
mi 加服 心得 安 , 合 并 心 房 纤 颤者 用 lg l n者 2例 u o 液 加 异搏 定 。待 患 者 心率 稳 定 在 9 0次/ n以 下 , mi 基 础 代谢 率 回复 正常 , 腺体 缩 小且变 硬 , 管 杂音 减少 血 后 即 可 进 行 手 术 。术 前 服 碘 天 数 为 8 2 , 均 ~ 0d 平
则选 择不 对颈 前 肌进行 离 断或仅 对一 侧颈 前肌 进行 离断 , 用拉 钩辅 以腺 体 缝 吊牵拉 颈 前肌 后 进 行腺 体 切除 。若腺 体 较 大 , 极较 高则 增 加 切 口弧 度 和 长 上 度 , 全 剪开 颈前 肌与 胸锁 乳 突肌 结合 膜 , 断颈前 完 横 肌 以使腺 体 充分 暴露 。 以外侧 一前悬 韧带 一下极 一 上极 一峡 部 一腺 体切 除顺 序进行 手术 。在 进行 峡部 处理 前应 先辨 清 气 管 位置 , 下而上 在 气 管 前 间 隙
发生。
[ 键词 ]甲状腺 功 能亢进 ; 发性 ; 关 原 外科 治疗
[ 图 分 类 号 ]R 8 . 中 521 [ 献 标 识 码 ]B [ 文 编 号 ]10 —9 1 2 1 ) 114 —2 文 论 0 40 5 (0 1 1 —3 70
研 究 表 明。 年 来 原 发 性 甲 状 腺 功 能 亢 进 症 近 ( r r y etyo i P pi y h p r ri s ma h d m, HT) 病 率 有 上 升 趋 发 势, 因此 在 临 床 中 日益 受 到 重 视 [ 目前 , 科 治 。 外 疗 原发 性 甲状腺 功能亢 进症 仍是 我 国最 常采 用 的治
预切 线 , 膜切 开后 , 包 在真 被膜 内楔 形切 除大部 分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探讨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探讨

转移的高危因素有关嘲 。因此 , 对于双侧甲状腺微小
癌 , 管 肿 瘤 大 小 及 包 膜 是 否受 侵 犯 , 不 除非 很 明确 地 探查 证 实 没有 淋 巴结转 移 , 则 应 常规 行 颈 Ⅵ 区 否
淋 巴结 清扫 。
2 0 ,3 ( ) 3 94 7 0 3 2 7 3 : 9 .0 .
T yo , 0 7 7 9 :8 .8 . hri 2 0 ,1 ( )8 38 8 d 【 ] Wa a Du Y,u n ea. y hn d t t if m 2 9 5 d N, hQ S g o i K,t 1Lmp o e a a sr 5 mes s o
p p l r h r i e o a e n ma :fe e c , at r f c u T n e a i a yt y od mi rc r i o s r qu n y p t n o c l e c l e o a d r u r n e a d o t l ta e y f r e k d s e to . n S r n e re c , n p i r t g c i s in An u g, c ma s on c
行 转 移 一 侧 的颈 内静 脉 旁 的 Ⅱ、 、 区 切 开 探 查 Ⅲ Ⅳ 或 者一 侧 颈 部淋 巴结 清 扫 , 当转 移 淋 巴结 位 于 气 而 管前区时, 双侧 颈 内静 脉 旁 的 Ⅱ、 、 Ⅲ Ⅳ区切 开 探 查
是 可取 的 。
rtop cie su y i 4 t ns Ci En o r o tb, ers e t td n 2 3 pai t.J ln v e d ci lMea n
s r i a r a me ti a in s wi a i a y mi r a e n ma o e u gc lte t n n p t t t p p l r e e r i o ft e h l c h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周期性麻痹56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周期性麻痹56例临床分析

原 发性 甲亢 并周 期 性麻 痹病 例 进行 分析 及探 讨 。
临床资 料
1 . 一 般 资 料 原 发 性 甲亢 并 周 期 性 麻 痹 患 者
例 。心 电图检 查 : 出现 U波 4 4例 , T波低平 2 8例 , 出现 U 波 并 T波 低平 1 9例 , 心动过 速 4 2例 。
给予静 脉 和 口服 氯化 钾 , 病 程 早 期 以 静 脉 氯 化钾 为 主, 静 脉和 口服 氯化 钾 6 ~1 0 g / d ; 伴 心 动 过 速 者 加 口服心 得 安 片 1 O ~3 0 mg / d 。其 中 4 2例 患者 经 2 4 小 时治 疗后 肌力 恢 复正 常 , 治疗 4 8 小 时 后 本组 患 者 均 恢复 正 常 , 之 后 继 续 予 口服 氯 化 钾 治 疗 2周 。 本 组 患者 均予 抗 甲亢 药 物 治 疗 , 甲亢 稳 定 后 渐 减 心 得 安 用量 直 至停药 。4 3 例 口服 同位 素 ¨ I 治疗 , 5例接 受 手术 治 疗 。5 0例 甲亢 正 常后 未 再 出现 低 钾 性 周 期 性麻 痹 , AT D治 疗 中有 6例 在 6个 月 内偶 有低 钾 性 周期 性麻 痹发 作 , 程度较轻 , 补钾治疗好转 , 半 年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1 3 8 3 . 2 0 1 3 . 0 4 . 0 4 6
中图 分 类 号 : R 5 8 1 . 1
文献标识码 : B
原发 性 甲状腺 功 能亢 进症 ( 原 发 性 甲亢 ) 系 指 因 为 甲状 腺腺 体 本身 病变 而 导致 血循 环 中 甲状腺 激 素 过量 , 组织 暴露 于过 量 甲状 腺 激 素条 件 下 发 生 全 身 多系统 以兴奋 性增 高 和代谢 亢 进 为表 现 的 内分泌 疾 病 。临床 上并 发 周 期 性 麻 痹 的 甲亢 病 例 不 少 , 现 就 我院 2 0 0 9年 1 0月 至 2 0 1 2年 1 0月 间 收治 的 5 6例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侧 癌 肿 l 例 , 中左 侧 7 , 侧 1 例 , 侧 癌 肿 3 。癌 肿>2 m 8 其 例 右 1 双 例 c 者 2 , c 者 1 例 , 中<lm 者 l 例 , 例 <2m 9 其 c 6 均未 见 淋 巴结 转 移 。 病 理类 型 均 为分 化 型 癌 , 中乳 头状 腺 癌 1 例 , 其 7 滤泡 状 腺癌 4 。1 例 6
维普资讯
中 国 医药 指 南 2 0 0 8年 4月 第 6卷 第 4期 Gud f iaM e iie Aoi2 0 , o , . ieo n dcn , r 0 8 V 6 No4 Ch l
31
【】P mo 2 e l ML.u r n b tti n n c lgc da n ss c re t o eerc a d Gy e oo i ig oi a d te t n [ .7h d No wak:Ap lt n a d ln e 1 9 . n r ame tM】 t e r l p eo n a g , 91
5 4—56 5 5.
【】S e e ,G u e C,Gu t e p oe l t la a e o 3 eg r W r b n h r A. rtoyi cev g f c fb i o e i rn g n;a l iain o t u fc a ti h bt r [】Am mp i c to f i s ra t n n i i y J. f s o J
Rsprcl mo il19 ,()2 0 2 7 e i e lBo,93 93;3— 4 . l
原发性 甲状腺 功能亢 进症 合并 甲状腺 癌 的临床 特点分析
黄 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要】 目的 探 讨 原发 性 甲状腺 功 能亢进 症 ( 发性 甲亢 ) 并 甲状 腺 癌 的临床 特 点及 外科 治疗 。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2 例 经 外科 手术 后病理 摘 原 合 1 诊 断证实 为原 发性 甲亢合 并 甲状 腺癌 的临 床病 例资料 。结果 本 组病 例 中原发性 甲亢 合并 甲状腺 癌 占同期 原发性 甲亢的 32 %。全组 病例 经 .0 手 术治疗 后 随访未见 甲亢 或 甲状 腺癌 复发 或转 移。结论 原发性 甲亢 合并 甲状腺 癌术 前诊 断较 困难 , 多数病 例靠 术 后病理诊 断 ,早期 手术治疗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任何疾病的理想治疗方法都是病因治疗,但甲 亢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故现 在的治疗仍然是针对其主要病理征象。常用的治疗 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剂和外科手术治 疗。经过60余年的临床经验和现代的研究表明这三 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治疗的选择取决于病人的 年龄、性别、甲亢的病因和病情的轻重、有无其他 并发症或伴发病、医院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以及病 人的意愿和医生的经验等多种因素。
(一)一般治疗 诊断后在甲亢病情尚未得到控制时,尽可能取得病人的充分理解和密 切合作,合理安排饮食,需要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低碘的饮食;精 神要放松;适当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是必需的、不可忽视的。 (二)药物治疗 硫脲嘧啶类药物,这是我国和世界不少国家目前治疗甲亢主要采取的 治疗方法。本治疗方法的特点:为口服用药,容易被病人接受;治疗后不 会引起不可逆的损伤;但用药疗程长,需要定期随查;复发率较高。即便 是合理规则用药,治后仍有20%以上的复发率。 硫脲嘧啶类药物的品种:临床选用顺序常为,甲硫咪唑(他巴唑,MMI)、 丙基硫氧嘧啶(PTU) 、卡比吗唑(甲亢平)和甲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基硫氧 嘧啶药效较其它小10倍,使用时应剂量大10倍。 药物选择:不同地区不同医生之间依据其习惯和经验有其不同的选择。 在美国常选用PTU,而在欧洲首选MMI的更多。在我国,选用PTU和MMI都不 少,选用前者考虑其可减少循环中的T4转换为T3,孕妇使用更为安全,而 选用后者则认为该药副作用更小,对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具有较长时间的抑 制作用,有经验显示该药每日给药1次即可,病人的依从性较好。 辅助药物:普萘洛尔(心得安),碘剂以及甲状腺制剂的使用。
5.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 时,血钾常降低。周期麻痹可以出现在甲亢之前, 也可发生在甲亢症状明显时或缓解以后,本病在欧 美澳等国家少见,而中国和日本均是容易发病的国 家。国内报告本症占甲亢病人的3%左右,中年男性 更常见。通常在对症治疗及用抗甲状腺药以后病情 可以缓解。 6.白细胞减少:甲亢本身,由于末梢血管的扩 张,或甲状腺激素对骨髓的影响,可以出现白细胞 相对或绝对的数量减少,临床可见血清白细胞在正 常值的低限。 7.其它并发症:

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治疗临床分析

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治疗临床分析
Zh n z u 4 00 e g e o i et a h e e o ea v a a e e t n pi ayh p r yo i Me h d T e c n a d t o 0 Ab t a t 1 e t T v s g t t n w p r p rt e m n g m n i r r y e h ri s ] b v n i e e i i m t d m. t o s h l i a f1 ic l a 4
20 0 8年 9月 第 4 6卷第 2 7期

论 著・
14 0例原发 状腺 性甲 功能亢 进症围 术期 手 治疗临 析 床分
靳红 义 胡 朝 理 邱 新 光
(. 1 北京市羊坊店医院, 北京 10 3 ;. 00 8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 3科 , 郑州 4 0 5 ) 5 0 2 [ 摘要】目的 探讨原 发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围手术期新 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 14例原发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 0
Hy r hy oi s pe t r di m
JN Ho g i HU a l O U X/g a g / n yI Ch oi A e n un ̄
1 a g n d n H s i li e i , e ig 1 0 3 ; . e at n o G n rlS re , h i tA fi e opt , h n z o nvri , .n f g i o p a n B in B in 0 0 8 2 p r Y a a t jg j D me t f e ea ug r T e Fr fl t H s i Z e g h u U i s y y s ia d l a e t
过 量 , 而 引起 机体 的 神 经 系 统 、 环 系 统 、 化 系统 等 系 统 妁 进 循 消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失常 、 周期性麻痹等并发症 ;组 的 甲状腺 自身抗体 阳性率差 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00 )两 病综合治疗 中 , 岛素 3 P> .5 ; 胰
能有效控制 空腹及 餐后血糖 , 随着 甲状腺激素逐渐恢复正常 , 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 , 合并症得 到缓 解。结论 甲亢
和糖尿病均 为 自身免疫性 内分泌系统疾病 , 应相互筛查两者指标 , 尽早 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 [ 关键词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糖尿病 ; 并症 ; 治 合 诊 [ 中图分类号 ] R 8 . 5 11 [ 文献标识码 ] A
t e tr e go p . t rc mp e e sv l u e b o d s g swelc n r l d i a t g a d p sp a da a e y i s l . i h r i h h e u s Af o rh n i ey c r d, lo u a wa l o t l n fsi n o tr n ilc s sb n ui W t t y od r e r oe n n h h r n eu n d t o a r d al ,n u i o a e ga u l e u e n o l a in a e . n l so Hy e h r i im n i- o mo e r t r e o n r lga u l i s l d s g d a y r d c d a d c mp i t s e s d Co cu in m y n r l c o p r y o ds a d d a t
[ src] Obet e oepoetecii hrc r t sdan s n et n o p ma yetyo i ai t wt Abtat jci T xlr h l c caat ii ,igoi adt a t f r r hpr r ds pt ns i v na l esc s r me i y h i m e h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30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30例临床分析

2 3 原 发性 甲亢 合 并 甲 状 腺 癌 的 治 疗 : 发 性 甲亢 与 . 原 甲癌 在 治 疗 上 具有 原则 性 的 区别 , 发性 甲亢 一 般 以双 侧 甲 原 状 腺 次 全 切 除 为 常 规 术 式 , 后 根 据 血 清 、 4 平 , 虑 术 T水 考 给 予 适 量 甲状 腺 素 以 防 止复 发 。而 甲状 腺 癌 则 应 作 根 治 术 , 术 后 给 予 大 剂 量 甲状 腺 素治 疗 。 但 原 发 性 甲亢 合 并 的 甲癌 在 术 前 、 中 未 能 确诊 , 行 甲状 腺 次 全切 除 , 后 病 理确 诊 术 仅 术 为 甲癌 后 , 否 需 再 次 手 术 切 除残 余 甲状 腺 组 织 , 是 一 个 是 仍 有争 议 的 问题 。连 小 兰 等 认 为 甲亢 并 发 甲癌 多 为 高 分 化 型癌 , 无 淋 巴 结 转 移 , 需 二 次 手 术 治 疗 。术 后 发 现 合并 多 无 甲癌 的 患者 , 径 多 小 于 1m( 小 癌 ) 单 发 且 属 腺 内 型 者 直 微 c , 局 多 , 急 需 行 二 次 手 术 , 应 密 切 观 察 , 有 复 发 , 行根 不 但 若 再 治 性 切 除 。笔 者 认 为 不 急 二 次 手 术 , 切 观 察 病 情 值 得 提 密 倡 , 后 予 甲状 腺 素 片抑 制 治疗 , 定 期 复查 颈 部 彩 超 。 术 并 本组 3 0例术 后 随访 均 未见 甲亢 或 甲状 腺癌 复发 或转移 , 说 明原 发性 甲亢合 并 甲状腺 癌 的 预后 可 能 比单 纯 甲状 腺 癌要 好 。 分析其 原 因可能 是与 原发 性 甲亢 是 自身 免 疫性 疾 病 , T淋 巴 以 细胞 浸润 为主 , T细胞 对控 制 具 有免 疫 原 性肿 瘤 细 胞 的 生 长起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11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11例临床分析

基 层 医 院 。 而 家 族 过 敏 史 、 人 过 敏 史 、 并 过 敏 性 鼻 炎 、 总 个 合 血 IE 增 高 、 嗜 酸 细 胞 增 高 对 诊 断 有 重 要 参 考 价 值 。 本组 3 例 g 血 2
患者 , 家族 过 敏 史 者 为 3 , 人 过 敏 史 者 为 5 , 并 过 敏 性 4 个 O 合 鼻炎者为 5%。 3 因 咳 嗽 变 异 型 哮 喘 的 实 质 与 典 型 哮 喘 相 同 , 学 者 认 为 是 有 典 型 哮 喘 的 前 期 表 现 , 献 报 道 有 病 例 发 展 为 典 型 哮 喘 , 消 文 故 除 气 道 慢 性 炎 症 是 治 疗 的 关 键 。本 组 患 者 给 予 舒 利 迭 ( 酸 氟 丙
[ ] 袁 玉 如 , 炎 杰 , 曾礼 , . 嗽 变 异 型 哮 喘 气 道 反 应 性 特 点 及 其 3 罗 王 等 咳
判 定 标 准 [ ] 中华 结 核 和呼 吸 杂 志 ,9 9 2 () :6 —6 . J. 1 9 ,2 6 2 12 6 ( 3 中华 医 学 会 呼 吸 病 学 分 会 哮 喘学 组 、 气 管 哮 喘 防 治 指 南 r] 中 4 支 J.
华结 核 和 呼 吸 杂志 ,9 7 2 (0 :6 —6 . 19 ,O 1 )2 12 6
收 稿 1期 : 0 7 0 5 3 2 0 — 10 ( 文 编辑 : 瑜 ) 本 段
替 卡 松 / 美 特 罗 )5 g 2 / 入 , 药 为 表 面 激 素 和 长 效 沙 20 , 次 d吸 该 B 受体激动 剂 的合剂 , 除气 道慢性 炎症 的 同时 协 同 作 用 , 更 好 地 发挥 表 面 激 素 的 抗 炎 作 用 ] 能 。
原 发 性 甲状腺 功 能亢 进 症 合 并 甲状 腺癌 1 例 临床 分 析 1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病变的临床病因分析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病变的临床病因分析
2 结 果
的相 关研 究 并 不 多 , 对 我 院 15例 P P 现 0 H T病 例 的
相关 分析 报 告如 下 。
2 1 一 般资 料 .
15例 P P 0 H T患 者 中 , 并 甲状 腺 合
病 变者 4 例 (90 ) 其 中男 1 (0 3 ) 女 3 1 3 .% , 0例 1/4 、 1
( 3 3 ) 与男性 及 <4 2 /8 , 0岁 女 性 的发 生 率 相 比均 有 统 计 学意 义意 义 ( P值 分别 为 0 0 6和 0 0 2 。 .0 . 0 ) 2 2 甲 状 腺 病 理 资 料 经 病 理 学 检 查 ,0 . 1 5例
PP H T中 4 1例合 并 甲状 腺 病 变 , 中结 节 性 甲状 腺 其 肿3 0例 、 节 性 甲状 腺 肿 腺 瘤样 变 2例 、 节 性 甲 结 结

(0 1 1 .1 岁 。均 经 历 了外 科 手 术 治 疗 , 中 4 .l± 3 8 ) 其 甲状旁 腺 单 发 腺 瘤 9 8例 , 腺瘤 1例 , 双 甲状 旁 腺 癌
6例 , 甲状 旁腺 增 生及 多 发 内分 泌 腺 瘤 综 合 征 病 无
例 。手 术 时先探 查 甲状 腺 情 况 , 后 探 查 并 处 理 甲 然
Hale Waihona Puke 为年 龄与性别 , 而与甲状旁腺激素 、 甲状腺激素 、 促 降钙 素等 因素无 明显相关 。结论 关键 词 : 甲状旁腺 功能亢进 ; 甲状 腺疾病 ; 甲状腺 肿 , 节性 结
中图分类号 :521 R 8 . 文 献 标 志 码 - B
PP H T患者 中 甲状 腺病变 高
发 的 原 因 可 能 是 两 病 均 高 发 于 中 老 年 女 性 。在 P T的 诊 治 中不 能忽 视 甲 状 腺 疾 病 的并 存 问题 。 HP 文 章 编 号 :0 22 6 2 1 ) 00 9 -3 10 -6 X( 0 1 4 - 1 0 0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临床分析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临床分析

4例患 者无特 殊 临床症 状。2例 以乏力 、 烦
腺瘤 , 1 另 例仍系单侧病变 。见表 2 。
表 2 发 病 位 置 分 布 例
渴、 多饮 、 多尿为初始症状 ; 9例患 者有不 同程度 的骨 骼系统 改 变( 乏力 、 骨痛 、 骼畸形 ) 身高 下降 3 c 例 ; 骨 , m I 3例病理性 骨 折 中行 内固定术 I , 例 曾因骨囊肿而行骨科 手术 2例。并存泌 尿系结石 8例 。有 食 欲下 降、 心慌 手抖 、 肢 抽搐 症状 5例。 下 甲状旁腺危象 1 。 例 I 3 实 验 室 检 查 l 例 患 者 均 行 血 钙 检 测 , 度 均 . 9 浓
有 不 同 程度 的缓 解 , 节 畸 形无 改 善 。 关
3 讨 论
例行 P H测定 , 明显 高于正 常范 围, 正常值 上限 的 3~3 T 均 达 0
倍 。血 清磷测 定 6 % (/ 4 降低 l 4 9 1) 2例检测 血碱性 磷酸 酶 ,
其中增 高明显 1 例 , 1 最高达正常值上 限 6倍 。
原发性 甲状 旁腺 功能亢进 症 ( r r hpraa yo i pi y yeprt r ds ma h i m,
PP ) H T 是因甲状旁腺腺瘤 、 增生或癌变 引起 甲状旁腺素 ( H) 自主性分泌过多而导致的 以钙磷代谢紊 乱 、 以骨和 ( ) 或 肾病 变
为主要 临床特征 的内分 泌疾病 。我 国该 病不 多见 。本文 结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患者 1 , 中男 8 , 1 例 ; 9例 其 例 女 1 男女之
比为 114 年 龄 2 7 :.; 8~ 4岁 , 均 年 龄 ( 8±1 ) ; 程 03~ 平 4 4岁 病 . 7 年 , 均病 程 ( 8 6 个 月 。 平 1 ±1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及治疗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及治疗
喉返 神经损 伤表 现 。骨痛 者术 后 疼痛 有不 同程 度 的 缓解 。
3 讨论
11 临床 资 料 本 组 1 患 者 中 , 3例 , 7 . O例 男 女 例; 年龄 2 7 8~ 9岁 。临床 主 要表 现 为全 身关 节 疼痛
8 颈前包块 2例; 例, 合并肾结石 5例, 弥漫性肾脏病 变 2例 。9例接受 手术治疗 , 术后病 理检查 证实 甲状
[ 中图分类号 ] R 5 63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0 -6 X(0 8 0 - 5 - 0 22 6 20 )30 80 0 2
原发性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H T 是由于甲 P P) 状 旁腺素 ( T 分 泌 过 多致 钙 、 代 谢异 常 的一 种 P H) 磷 内分泌疾 病 。 由于 临床 少 见 , 表 现 多 样 , 被 误 且 常 诊 。2 0 20 0 3~ 07年 , 院共 收 治 P P O例 。现作 本 H,1 r 回顾性分析 , 并探讨本 病 的诊 治方法 。
显 升高 , 血 磷则 降 低 , 而 故认 为 这三 项 指标 在 P , HP r
的确诊 中 占有 重 要 地 位 。对 于 可 疑 P P H, 者, r患 血 钙不 高时应 反 复检 查 , 因为 发 病早 期 患 者 的血 钙呈 间歇性 升高 , 血钙正 常并不 能完全 排 除 P ,¨ 。本 HP r
旁腺 占位。B超对于病变 < m 的甲状旁腺肿块 5m 及胸骨后异位甲状旁腺无诊断价值 。本组 8 例术 前行 C 检查 , T 7例发现甲状旁腺 占位性病变 , 例发 1 现 甲状 腺后 方有 占位 。最 好 的定 位 检 查方 法 是 甲氧 基异 丁基异 腈 ( T . B ) 素 扫 描 , 其 对 多 发 CMII 核 尤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56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56例临床分析
维普资讯
山西 医药杂志 2 0 0 7年 6月第 3 6卷 第 6期
S ax dJJ n 0 7 Vo 3 , . hn i Me ,u e20 , l 6 No 6
高血压病 的知晓率 、 治疗率 、 控制率过去数 十年 已有 明 显提高 , 中和冠心病 的发生率 、 率有所下降 , 脑卒 病死 但近年
动脉硬化 的两 个重 要指 标。I MT或 管径 与左 心室 肥厚 一 样, 已被认为是心血管危险的重要标记 , 现在认为 I MT及 内
这 种趋势有所衰减 , 与之 同时却发现终末期肾病和心力衰竭
的患病率在上升 , 明保 护靶器 官不仅 限于有效 地控制 血 表 压。由高血压导致大动脉病变是 近年来 高血压病研究 热点 之一。而大动脉顺应性降低是高血压 大动脉病变 的主要 特 征之一… 。随着血压的升高 , 1 动脉管壁的弹力纤维 承受 的压 力负荷随之增大 , 这样就会导致血 管内皮功能 的损害 , 即高 血压 导致 动脉 内皮功能 障碍 。动脉 内膜损伤后 , 动脉壁分泌 的血管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 ( O) 内皮 素 ( ) N 、 圈r失调 。上述
径不仅能反映颈动脉局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情况 , 也是全身
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评价指标。
颈动脉作为全身动脉 硬化 窗 口的价值 得 以公认 , 高频
超声可 以无创 、 复 、 重 直接地 测量 I MT、 内径 , 利于 量化 有
分析 , 能够作为判定 动脉粥样硬 化发 生和发展 以及治疗 效 果 的指标 。因此 , 高血压 患者颈 动脉 的超 声检测 便于早 期
改变 已有研究 ,MT与许 多危险 因素有关 _ 。还有 研究 发 I 2 J
pret n Hu Hy et s1 9 ,3 2 :1 —1 etni . m o pre ,9 9 1 ( ) 1 116 n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分析

及时很快导 致 昏迷 , 至 死 r 。甲状 腺 危象 的诱 发 凶 素很 甚 _
多, 目前认 为危 象的诱 因 主要 为非 手术 性 的, 象的发 生并 危 非术 中挤压 甲状腺使 甲状腺 素大量入 m所 致 , 而是 由于 甲
返神经损伤 2例 , 喉上神经损伤 1例 , 可逆性轻度 双手搐溺 2 例, 本组无 甲状腺危象发牛及 甲状旁腺损伤 。
21 00年 7月第 4卷 第 l 4期
C i JMo mgA p , l 00, o. N .4 hn dD p lJ 1 V 14, o 1 u2

l5・ 5
的甲状 腺肿 大 , 中双侧 甲状腺 Ⅲ度 肿大 5 , 其 6例 Ⅱ度肿大 3 2
损伤 喉返神 经 , 保证 了残余 甲状腺 组织及 甲状 旁腺 的m液供
刺激 , 组织 水肿 出现暂时性 甲状旁腺功 能低 下有 关。 局部
甲状腺危象是 甲状 腺次全切除术严重 的并发症 , 处理不
本组 8 7例 , 行双侧 甲状 腺 次全切 除 8 5例 , 一侧 甲状 腺 全切除 , 另一侧 甲状腺 大部分 切除 2例 。全部 治愈 , 后 随 术
访 0 3~ . 5年无复 发。术后 发牛 并发症 5例 ( . % ) 括 喉 57 包
合 甲状腺残 留组织 时缝针 不可过深 , 以免穿透背 面被膜误伤
神经或牵拉神经引起声嘶 。本组喉 返神经损 伤 2例 , 为术 中
钳夹水肿所致 , 2周后恢 复正常。
甲状腺功能低下 或复 发 的主要原 因在 于残 留腺体 的多 取胸骨柄 切迹 上方二横指处 弧形切 口, 、 钝 少, 而并非是 否结 扎 甲状 腺下动脉主 干。 目前有关残 留腺体 量的方法大致有 . : 4 常规 切除 甲状 腺锥体叶和腺体峡 部 ;0 J 4 岁以上病 人代偿增生的能力较差 , 留过 少则术后 易f 现功 残 J | 能低 下 , 因而保 留腺体 以 8~1 0 g为宜 ,O岁 以下病人 代偿 4 增生 能力较 强 , 特别是 青少 年病人 , 仍处 在牛 长、 育阶段 , 发 术后功能再 亢进的发生率较高 ; 症状 重而腺体 小者应 多切少 留, 以免术后复发 , 但不得 少于 4 g 对症 状轻 而腺体 肿大 明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1)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1)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它的主要表现是上调代谢率,使机体处于一种高代谢的状态。

该病病因复杂,症状各异,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接下来我们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几个方面来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病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此外,甲状腺毒结、毒性单结、甲状腺腺瘤等也是常见的病因。

此外,放射治疗、吃含碘过多的食物等也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

二、症状甲亢的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各异。

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代谢亢进:患者食欲增加,心率加快,体温升高,热量消耗增加,排汗增加等。

2.神经精神方面:患者情绪波动,易激动,神经过敏,失眠等。

3.消化方面:患者腹泻,恶心呕吐,厌食等。

4.心血管方面:患者心悸,胸闷,气促,头晕等。

三、诊断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上,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类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如B超、甲状腺显像等检查。

四、治疗治疗甲亢应根据病情和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治疗方案有以下:1. 抗甲状腺药物:该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抑制甲状腺功能的过度刺激,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甲状腺毒结的治疗。

3.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腺瘤、甲状腺毒结及严重的甲亢。

总之,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治疗甲亢的关键,以减少并发症和病情的进展。

同时,饮食要注意,避免摄入含碘过高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也十分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8-09T15:29:14.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1期供稿作者:程志才
[导读]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体会
程志才 (黑龙江省萝北县中医院黑龙江萝北 154200)
【中图分类号】R5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1-0142-02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体会。

方法对19例原发性甲亢的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9例原发性甲亢全部施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其中17例行颈丛麻醉,2例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1例因气管软化于术中行气管切开术,无死亡病例,无甲状腺危象,无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病例,14例获得随访2~8年,所有随访病例获得治愈,无甲亢复发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

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例。

结论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安全、有效,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安全的保证,术中减少对气管的刺激有利于术后的恢复,使用Y型硅胶管引流比使用橡皮片引流更方便,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比较常见,经对症治疗有效。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围手术期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由于患者血液中存在多种甲状腺抗体,可能与自体免疫异常相关,因此认为,原发性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突眼,心脏损害以及高代谢综合征。

我院于2006~2009年共手术治疗19例原发性甲亢,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6~2009年共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19例,男性9例,女性10例。

其中中度甲亢12例,重度甲亢7例,年龄21~57岁。

平均34.4岁。

入选的病例符合如下条件:①年龄大于20岁。

②首诊符合中度以上甲亢的诊断,即有甲亢的临床表现,基础代谢率(BMR)>+30%,血T3和T4显著增高,重度甲亢院外先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③彩超提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血流丰富,除外继发性甲亢和高功能腺瘤。

二临床治疗
1)术前检查:对于具有手术指征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术前以下常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2)测定甲状腺功能:有增高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

喉镜检查,确定声带功能,特别是再次手术的患者。

必须注意的是,一侧喉返神经受压或以前手术损伤,可以在呼吸或发音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检查心脏有无扩大、杂音及心律失常等,必要时行心电图及胸片检查。

检查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是否增高,作耳前叩击试验、上臂压迫试验。

测定血钙和血磷的含量。

有胸骨后甲状腺肿时,应作颈部X线摄片,并让患者同时吞下显影剂,以确定气管和食管的受压程度,并可确定甲状腺肿在胸骨后的范围。

最好行颈胸段的CT检查。

如有严重气管压迫症状存在时,应在 X线透视下检查气管壁有否软化。

若气管壁有软化,则在呼气时软化的气管段即扩大,在吸气时软化的气管段即变窄。

这样可以预告患者术后有无窒息的可能,及时于术中行气管悬吊术或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3)术前准备: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术前不需特殊准备,也不需给予碘剂。

对甲亢病例术前必须有特殊准备。

术前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如前述),一般用药3~6个月,用药期间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待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多数患者会出现甲状腺较用药前肿大,这时可以补充小剂量的甲状腺素来改善因为长期用药引起的甲状腺功能相对较低的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如果开始时患者心律较快,可以同时加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如心得安等治疗。

这样在适当的手术时机再进行手术前进一步准备。

我院甲状腺科适当的手术时机通常指:患者的自觉症状消失;甲状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心律小于90次/分;消化系统功能正常。

对于个别甲状腺非常肿大而难以常规控制甲状腺功能达到正常者,或是有些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者,近年我科采用选择性甲状腺上动脉栓塞作为术前准备,在多数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于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达到以上的手术时机后,开始术前准备,采用口服碘剂(复方Lugol’s碘溶液)治疗。

由于碘剂逐渐地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术后循环系统就不会发生突然变化,避免了术后发生严重的甲状腺危象,同时可以减少甲状腺的充血刺 故质醪僮骷虻ィ 跎偈踔谐鲅 W?923年 Plummer倡用碘剂作术前准备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术死亡率由10%左右降至1%以下。

复方碘溶液每滴含无机碘6.5mg,已远较人体每日所需的碘量(0.1~0.2mg)为高。

通常剂量是每日三次,每次5~10滴;对不能耐受碘剂的患者,最好由每日三次,每次3滴开始,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16滴为止,然后维持此剂量。

一般经2~3周后,基础代谢率下降至+20%以下,体重增加,脉率降至每分钟100次以下,脉压亦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也多显著减轻;而甲状腺体缩小、变硬,血管震颤减小。

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即实施手术。

如果错过这个时间,即使继续服用碘剂,多数病人基础代谢率又复上升,症状亦复出现,甚至加重。

以上的术前准备方法是我国多年来所采用的,但这是一种单纯应用碘剂的准备方法,没有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太短,术后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的反跳,因而导致甲状腺危象。

因此我院对于甲亢患者采用前述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达到合适的手术时机,开始应用碘剂治疗,方法是每次10滴,每日3次,用药时间10天左右,同时停用抗甲状腺药物。

这样达到非常好的手术效果,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几乎无并发症。

经过我们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术前准备应非常充分,一定强调手术前甲状腺功能的正常或基本接近正常,否则手术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继发性甲亢和高功能腺瘤的患者,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较严重,也基本需要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然后按照以上的术前准备。

4)手术原则:一般是行一期的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手术原则和主要步骤如下:
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局部麻醉,这样术中可以随时了解声带功能,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

但即使术前准备很充分的患者,手术时仍会有血压甚至心率等的波动,同时患者会感到恐惧感。

随着近年来麻醉技术的提高,同时对喉返神经解剖的认识,我们从2000年开始对该类患者采用气管内麻,经过几年的观察,手术安全手术并发症未见增加。

切口多数选择胸骨上缘的皮纹处,并非强调过低的切口,如果无明显的皮纹,可以选择与皮纹平行的切口,切口的长度视乎手术者的熟练程度,需要知道的是甲状腺的手术并发症是非常容易出现而且是立竿见影的。

因此手术时应充分暴露,减少出血,重视解剖。

不要过
分追求小切口。

如果腺体较大,术中应该切断颈前肌群。

术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

术中最重要的是辨认假包膜,顺这一层面分离才能尽量减少出血。

结扎甲状腺上极动静脉、甲状腺中静脉及甲状腺下极动静脉血管时,均应紧靠腺体。

处理下级血管时如果在靠近颈总动脉处结扎下动脉的主干,解剖复杂同时容易影响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

这一点与以前的观点有所不同。

应根据甲状腺的功能及甲状腺亢进的分类,来决定腺体的切除范围,一般要切除70%~90%,必须保留腺体的背面部分,每侧残留部分大约如拇指末节大小。

但高功能腺瘤患者因引起甲亢的原因是腺瘤本身,手术次全切除腺瘤所在侧即可。

术后应常规放置引流管同时备用气管切开包。

多数医院术后继续给患者服用碘剂。

我院术后一般不给患者服用碘剂。

实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必须做到的三点:严格止血;保护甲状旁腺;避免损伤喉返神经。

轻柔的操作和熟悉甲状腺的局部解剖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叶舜宾.外科学 2001.
[2]白耀,崔莲仙,连小兰.甲状腺病学-基础与临床 2003.
[3]朱玲锦,管昌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核医学诊断与治疗规范 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