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鹿山之普洱茶

合集下载

追忆皇家贡茶——困鹿山

追忆皇家贡茶——困鹿山

追忆皇家贡茶——困鹿山困鹿山,属于无量山余脉。

在困鹿山上的原始森林中,巨木参天、叶片芬芳。

由于山路险峻迷乱,连敏捷的鹿群都会被困住,而得名“困鹿山”。

据史料记载,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困鹿山,属于无量山余脉。

在困鹿山上的原始森林中,巨木参天、叶片芬芳。

由于山路险峻迷乱,连敏捷的鹿群都会被困住,而得名“困鹿山”。

据史料记载,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困鹿山茶园被清政府定为皇家御用茶园,贡茶的采摘和制作均由官府派兵监制,秘而不宣,外人很难得知贡茶制作的方法。

尤其是到了每年春茶采摘的季节,清朝便会派专门的军队把守在整片山头。

也正是因此,困鹿山皇室古茶园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有关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历史上一直是秘而不宣的,因自然条件及茶园管理的因素,云南生产贡茶的茶山很少,满足不了皇宫贵族的需要,茶叶根本进不了寻常百姓家庭。

当时,每到春季茶芽发出,官府都派兵上山监督春茶采摘、生产,把所有制好的紧压茶全部运抵京城,进贡朝廷,普通百姓自然喝不到这里上好的春茶,困鹿山大片古茶园就这样变成了皇家御用茶园。

如今的困鹿山古茶园,依旧是一片充满生机的茶园,古茶园中的过渡型古茶包括大、中、小叶种相混而生,香型独特,在云南三大茶区中独有此茶能称得一个"雅"字。

茶香清雅、高锐、持久,韵长,新茶入口微苦化甘转甜,口感香、甘、甜相混而生,丰富沉厚,喉韵甘润持久,气蕴上扬而沉实,无愧皇家茶园称号而问鼎普洱茶界。

云南各山头茶中,布朗山霸气凌人,易武阴柔绵长,勐库涩显,化开回甘悠远,困鹿山则以“雅”示人,茶香清新淡雅,口感甘润沉实,仿佛一君子,不沾尘垢。

困鹿山的古树茶,在沉寂了百年之后,终于拨开覆盖在其身上的迷雾,以独特的魅力重新展示在人们面前。

茶的神话故事两个

茶的神话故事两个

茶的神话故事两个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茶的神话故事两个,希望大家喜欢。

茶的神话故事1说起茶呢!有一个神话故事,说大约在3000年前有一位圣农氏发誓尝遍百草,用来解除疾病之苦,有一天上山采药时,尝到一种草,使他感觉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他就坐在一棵大树下,突然一阵风叶子从树下缓缓的落下,神农捡起叶子一看绿叶非常的可爱,而且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神农就把叶子轻轻一揉,汁液融化,神农就断定不是毒草,就放在嘴里嚼,叶子虽然苦涩,但是有一股清香的回干,顿时神农感觉头脑清醒,口干舌麻也渐渐缓轻,原来是一种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利尿解毒的草药,神农非常好奇就捡起叶子仔细一看,发现叶子叶脉叶形与别的树叶不同,后来就采了一些芽叶,后来神农就称这棵树为茶,这就是茶的最早发现。

茶的神话故事2向南走出普洱县城,目光越过的坝子里的方方稻田,可以看到两个小山包,走拢去,每个小山包旁都能看到一小塘水。

如果遇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你就会听到一段神奇的故事:大理洱海原由白、青两位龙王共同管理,后来两位龙王发生摩擦,导致翻脸成仇,终于动手决斗。

结果,青龙王技输一筹,被白龙王赶出洱海。

失去容身之所的青龙王在无奈之下,只好飘游天下,欲寻一个立足之地。

有一天,青龙王踏着祥云来到普洱上空,发现这里显现出无数灵气。

于是,就想在箐门口筑起堤坝,水淹宁洱坝子(今普洱县城),修建龙宫。

说巧也巧,吕洞宾也云游到这里,看到青龙王欲水淹宁洱坝子,不由得对居住在坝子里的人产生怜悯之心。

乃劝阻青龙王,而青龙王哪肯放弃这块风水宝地。

眼见阻止无望,吕洞宾只好与青龙王立下赌约:如果青龙王能在一夜间,从大理苍山挑两座山来筑坝,那么,他就撒手不管。

却说青龙王爽快地应承下赌约,返身隐回大理,刚在苍山之上拔起两座山峰,白龙王便出现了。

一场恶斗直杀得乌云滚滚、雷鸣电闪,一时之间难以分出胜负,转眼已过子时,青龙王无心再战下去,乃虚晃一招,转身挑起山峰便落荒而逃。

天近拂晓,青龙王已来到宁洱坝子,眼看再走十多里就可以大功告成。

最贵的十大普洱茶,你知道哪几种

最贵的十大普洱茶,你知道哪几种

最贵的十大普洱茶,你知道哪几种?古树普洱的看法,广泛讲为野生或人工栽种100 年以上的云南大叶种乔木茶。

古茶树的根植较深,不需要人工浇水施肥,所需水分及营养靠树根自己吸取,所以茶叶自己所含的矿物质相对较高,更为耐泡,更具香气,味道醇厚,回甘生津,属于环保型茶叶。

名山名寨,声名远播,古树茶的稀缺性造成了其价钱的快速飙升。

下边,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云南十大古树茶吧 ! 老班章老班章茶的地位,在云南普洱茶中好似大红袍在福建乌龙茶中的地位。

老班章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其特色是茶的苦味、涩味最重回甘成效长久、汤色鲜亮、叶底柔嫩、均匀、略带蜜香。

香气纯正浓重、安稳、味道浓烈,有化痰、喉润、两颊生津作用。

自古以来,老班章村民沿用传统古法人工保养古茶树,按照风气手工采摘鲜叶,土法:日光晒青,时到现在日,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罕有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产地。

老班章普洱茶,茶气刚强,厚重醇香,霸气实足,在普洱茶中向来被尊为“王者” 、“茶王”、“班章王”等至高无上的盛情。

特色:茶气霸道,苦味进口即化,嘴里长久甘甜且香气高远,袅袅不停,茶汤一进口,激烈的香气就贯串一直。

与香气相同激烈的是苦味,霸道而强盛阳刚。

但这类苦多集中于舌面,瞬时化开后两颊生津,水道顺滑,回甘,喉韵到处彰显个性。

冰岛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栽种范围主要是在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岛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

它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嫩、茶香浓烈,特别独到,它是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

特色:冰岛古茶兼具东半山茶香高味扬、口味丰富饱满,甘甜质厚及西半山茶质量气强之长,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

进口苦涩度低到几乎没有感觉,但香气盛气凌人,古茶应有的冲击力会从舌根慢慢向前延伸。

甜美的茶汤会从口腔上颚向来洋溢到整个鼻腔,经过喉咙会有丝丝凉气。

你所不知的茶之美

你所不知的茶之美

(转载)你所不知的茶之美(转载)你所不知的茶之美【静品茶香】你所不知的茶之美1、寻茶入山:气候温和,山峦秀丽,雨水充足,加之山间终年又有云雾缭绕不散,此种地理条件最适合茶类的生长,我国诸多名茶就深藏于高山之中……人们对于茶的喜爱,想必不用再费笔墨去细说。

不管亲友团聚,抑或一人独处,人们都喜欢泡上一壶热茶,细细品味。

品茶,享受的不是茶本身,而是一种人生境界。

在舌尖享受那一股清甘恬淡的味道时,心境也获得了久违的宁静,澄净而释然。

爱茶之人,如今已不仅仅满足于品茶。

不少品茶达人喜欢亲自到茶叶的产地,实地去参观甚至体验采摘茶叶的过程,造访当地最具韵味的茶馆,细品最正宗的好茶。

如此一来,对于茶的认识,不仅停留在舌尖,更是印在了心里。

正是人间四月天,又到春茶采摘时。

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节,何不抓住春天的尾巴,来一次充满浪漫情调的寻茶之旅?【海拔1900米,赏一抹普洱红】方向:滇西寻茶·品茶都说“七彩云南”,可是如果没有见过云南采茶的风情画卷,那么便不算体验过云南的色彩斑斓。

云南普洱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普洱茶的原产地,茶文化源远流长。

到云南,有人会选择到西双版纳感受傣族的奔放热情,也有人流连于古城丽江的温柔妩媚,而对于爱茶之人来说,滇西产茶区普洱才是他们心中的天堂———最美不过普洱红。

困鹿山古茶园不能错过普洱原名叫思茅,大概是因为普洱茶风靡全国才改了这个地名。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与茶文化有关的景点也大多集中在这里。

普洱的茶文化之旅,就从宁洱开始。

唐宋年间,古普洱府(今宁洱县城)向国内外辐射出一条以贩运普洱茶、磨黑盐为主的民间商贸通道———茶马古道,在茶叶贸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今在宁洱,还能找到当年茶马古道的遗址,分别是茶庵塘段、孔雀屏段、那柯里段和锦袍山段。

同心乡那柯里村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这里的茶马驿站还保存着百年荣发马店、碾子房、风雨桥、当年马帮用的马灯、马饮水石槽等历史遗迹、遗物,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当年马帮运送茶叶的艰辛和磨难。

普洱茶十大产区的茶口感及特点!.doc

普洱茶十大产区的茶口感及特点!.doc

普洱茶十大产区的茶口感及特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座茶山培育万亩茶。

普洱茶生于云南,长于不同的茶山,自然口味也各不相同,今天就带各位茶友领略一下各大茶山的风光,了解一下各座茶山的特点吧! 1 老班章老班章茶的地位,在云南普洱茶中好比大红袍在福建乌龙茶中的地位。

老班章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其特点是茶的苦味、涩味最重回甘效果持久、汤色鲜亮、叶底柔软、匀称、略带蜜香。

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有化痰、喉润、两颊生津作用。

自古以来,老班章村民沿用传统古法人工养护古茶树,遵循民风手工采摘鲜叶,土法:日光晒青,时至今日,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少有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产地。

老班章普洱茶,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在普洱茶中历来被尊为“王者”、“茶王”、“班章王”等至高无上的美意。

特点:茶气霸道,苦味入口即化,嘴里持久甘甜且香气高远,袅袅不绝,茶汤一入口,强烈的香气就贯穿始终。

与香气同样强烈的是苦味,霸道而强大阳刚。

但这种苦多集中于舌面,瞬间化开后两颊生津,水路顺滑,回甘,喉韵处处彰显个性。

2017 年普洱春茶老班章寨子出产的茶叶价格达到 6000-1200 一公斤,茶王树的茶叶更是拍卖出32 万的天价。

2 那卡全寨有 600 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 300-500 年之间。

那卡茶没有“布朗山”的苦更没有“帕沙茶”的涩,香气高过冰岛茶口感却相近,但茶底没有冰岛细嫩;那卡茶经久耐泡且回甘生津强烈而明显。

那卡的竹筒茶也很有名气,那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

特点: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且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3 冰岛云南临沧勐库有一座著名的邦马大雪山,海拔 3200 米,山顶终年积雪,山中云雾缭绕,原始森林密布,大叶种的古茶树遍布其间。

云南困鹿山皇家古茶园的复兴

云南困鹿山皇家古茶园的复兴

布密度和长势看 , 目前 已发现 的保存较好 的古茶 园 , 而 是 从
表 明普洱县是古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
20 0 5年 1 2月 9 日 , 由 中 科 院 西 双 版 纳 热 带 植 物 园 、
云南 省农 业大学 、 云南省农 科 院茶叶研 究所等 单位专 家组
成 的古茶 树考察 鉴定组 在鉴定 意见 书上写 下 : 普洱县 栽培 古茶 树至 少有 4 0年 以上 的历 史 , 一次证 明普洱县 历史 0 再 上不 仅是 普洱茶 的集散地 ; 而且 是普洱 茶重要 的原产 地之
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开设 了 “ 困鹿茶行”。 20 年首届中国 ( 06 广州 ) 国际茶业博览会上 , 由普洱县 困 鹿山茶场选送的 “ 晒青毛茶”获得博览会金奖 , 由此也证 明困 鹿山茶叶的独特魅力和过硬品质 。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后 , 从原 普洱 困鹿山茶场 、 广州 困鹿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 长为云南 成 普洱 困鹿山茶业有限公司, 集茶叶资源 、 采集 、 加工 、 生产 、 总经
的观测 , 认定植株为小乔木 , 在茶树分类学上属普洱茶种 , 是 栽培 型茶树 , 习称为大叶茶 。 困鹿 山古茶 园的茶树树龄 、 从 分
都是成功 的企业家 , 多次上云南 困鹿 山考察 “ 皇家古茶园”。 20 0 4年他俩 与李 兴昌志同道合强强联手 ,创 办了普洱县 困 鹿山茶场 。2 0 0 5年注册 了 “ 贡普茶 源” 商标 。在 展 国
作坊生产 的, 代代相传 ; 二是属茶商雇佣人员生产的 , 以师徒 相传 。李兴 昌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贡茶制作技艺项 目传承 人) 出生 于普洱 市宁洱县的彝族茶叶世家 , 其祖辈世代制作
贡茶 , 经验十分丰富。 他是普洱贡茶制作工艺 的第八代传人 , 技艺精湛 , 尤以制作的金瓜 贡茶最为得心应手 。原本 为普洱 县凤 阳乡宽洪村小学教师的他 , 因为管理茶林 和推广普洱茶 占去 很多精力 ,9 0年就开 始在那里 教书 的李兴 昌现在 已 18 经不教主课 。拿着一大摞呼吁保 护 、 开放 困鹿 山古茶树资源 的资料 四处奔走 , 要让 困鹿 山人 因为 困鹿茶而致富。 上世纪 9 O年代末广东爱茶人潘新 、林广彦两位好朋友

困鹿山古茶树资源保护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困鹿山古茶树资源保护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38-蚕桑#叶通讯总第209期困鹿山古#树资源保护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陈朝岗(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665199)摘要:结合近年来困鹿山古茶树品种资源收集和保护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一系列保护措施,促进困鹿山古茶树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关键词:古茶树资源;保护措施;问题;开发利用;对策1自然概况《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规定: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型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100年以上的茶树。

困鹿山古茶树资源包括古茶树、古茶园、栽培史记、皇家贡茶加工工艺、传统加工工艺以及保存与传承融合的历史茶文化。

宁洱种茶、饮茶历史悠久,古茶树文化底蕴深厚,茶资源极为丰富。

困鹿山古茶树林地处宁洱县和景谷县的困鹿山脉,是普洱市仅存的原始森林之一。

困鹿山古茶树群落总面积约674.8hm2,地跨宁洱镇、磨黑镇,古茶园分东、南、西、北四个部分组成,附近的宁洱镇、磨黑镇、黎明乡还有大片的人工栽培型、过渡型的古茶资源。

2困鹿山古茶树资源困鹿山1600~2700m海拔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野生型古茶树,属大理茶种,面积1270.5hm2*主要特点:植株为乔木型,嫩枝和芽均无毛,叶长10-16c叫叶长椭圆型,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和叶尖渐尖,叶基楔形,叶背主脉无茸毛,叶脉10-11对,花冠直径5.9~5.0c叫花瓣10-11片,呈白色,柱头5裂,雌雄等高,萼片5个*困鹿山1600~1700m海拔的次生林中分布着过渡型野生型大理茶种,野生型普洱茶种,有人工采摘利用的痕迹*古茶园中的过渡型古茶树是先辈留下的珍贵遗产,是云南茶叶的小百科,这些古树中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紫茎茶、紫芽等品种*海拔1640m的困鹿山分布有栽培型古茶树26-7hm2,由哈尼族茶农栽种,距今约500年以上,是保存完好、最具研究价值的栽培型普洱茶种古茶园,是证明宁洱县茶叶原产地的活化石之一*对编号为“2006-001”茶树观测,属于栽培型的乔木普洱茶种,树高8叫最大干围192cm,基部干围175c叫树幅8-3m X7.2cm,最低分枝0-4m,树姿半开张,平均叶长13.1c叫平均叶宽5c叫叶呈长椭圆形、绿色、有光泽、叶身背卷、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质硬、叶基楔形、叶尖钝尖、叶齿细锯齿,咏脉9-10对,叶背主脉茸毛多,芽叶茸毛多,色泽黄绿,花冠直径平均4.1c m,花瓣有5~6瓣,色泽白,花柱长1.2cm,3裂,裂位中*雌蕊比雄蕊高,子房多茸毛,果实呈三角状球形,果径/果高为3.4/2.1,种子直径1.67cm, *3存在的主要问题3.1居民生产生活影响古茶树的生存条件由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破坏了自然的生态体系,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原始林地被开垦成经济作物林地或旱地,特别是376棵古茶树附近山地被人为开垦,导致古茶树周围已无任何高大树木,影响了古茶树的生存条彳,整个生态体系变得脆弱,茶树生长长势逐年衰退*随着古茶树鲜叶价格上涨,当地农户对古茶树采摘强度加大,人为的略夺采摘,严重破坏了古茶树的自然生长状况*人为的攀树撕采给古树造成断枝等现象,严重损坏了古茶树的枝体,古茶树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加速了茶树的衰败*另外,古茶树受病虫害严重,威胁茶树的存活*无序栽种小茶树,导致古茶树核心区茶树密度人为升高,影响古茶树对养分的吸收,而人为砍伐其他树种,破坏生态多样性*当地居民的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对森林砍伐、开垦种菜、养鸡等,破坏了生态,古茶园的小气候受到影响,对古茶树的生存带来了不蚕桑#叶通讯2020年第5期利的因素。

大雪山古树茶的特点

大雪山古树茶的特点

大雪山古树茶的特点【篇一:各大名山在简介与口感特点】老曼峨古茶山的介绍和老曼峨普洱茶的口感特点老曼峨古树普洱茶的特点:条形肥壮厚实、紧结显毫、汤色剔透明亮、滋味浓烈厚实、久泡有余香,耐冲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独特的滋味独具绵长和清爽.巴达古茶山简介及巴达山普洱茶的品质特点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西部。

巴达古茶山的普洱茶特点:叶片椭圆形,叶面隆起,叶身背弓或内折,叶质软,叶色黄绿,叶尖渐尖或尾尖,叶基楔形。

口感类似布朗山茶区,舌面后段与上颚后段微苦涩,然平均茶质较为薄水,上颚中后段有特殊气味。

, l.茶汤香满于喉舌,苦稍长,微涩.轻度收敛.第三泡以后渐显柔顺细滑感.舌面收敛后出现凉感.曼撒古茶山资料介绍和它的普洱茶口感曼撒古茶山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古六大茶山茶区。

曼撒古茶山普洱茶的特点与口感: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最具特色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优质茶品甘韵扩及两颊,近年因过度采摘与季节因素,汤质较薄。

无量山古茶山简介和无量山普洱茶特色构有石灰岩、砂岩、页岩、低谷、平坝和丘陵。

生长针叶、阔叶及混交林,除思茅松分布较广外,还生长着稀有珍贵林木。

无量山普洱茶的特色: 山高则温低,芽叶生长通常较慢,光合作用充足。

无量山茶得天独厚,垄断了天时地利的优越自然条件,因此用无量山茶叶原料生产的茶,内蕴独特香气。

生茶清香,生津止渴;熟茶醇厚,韵明香高。

古云“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十里外,味酽一杯中”。

易武古茶山简介及易武纯料生茶的特点易武古茶山地理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古茶山位于六大茶山的东部,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积、产量最大的茶山。

全镇拥有古茶园面积1.4万余亩,主要集中在高山寨、落水洞、麻黑、曼秀、三合社等村寨。

易武普洱茶的特色:香扬水柔、甘醇顺滑带冰糖香,喉韵甘润持久,苦涩度低,属刺激性较低的茶品;因采摘过度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汤质较薄。

云南普洱茶主要茶区及茶叶特点小结

云南普洱茶主要茶区及茶叶特点小结

云南普洱茶主要茶区及茶叶特点小结临沧茶区:(1)勐库:云南省临沧双江地区。

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特有勐库种。

勐库古树茶还有一大特点:持嫩性强,芽叶肥壮重实。

茶质肥厚度大,香型特殊、劲扬,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2)冰岛:冰岛村是勐库茶种的主要发源地。

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叶背隆起,叶脉明显。

毛茶外形粗老,黑条白芽。

春茶汤色金黄透亮,香气柔和,挂杯持久而不事张扬,以花果香为主。

生津快速,口腔内回甘部位较深。

十分耐泡。

(3)昔归:临沧邦东乡邦东村芒绿山(忙麓山)。

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

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此茶年产量极低,多作政府用茶或由行家自藏,市面上极少有售,弥足珍贵。

(4)忙肺:云南省永德县,永德县市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汤色清澈明亮,滋味厚重,刺激性强,香气馥郁高扬,口感饱满协调,甘醇顺滑带微涩、舌底生津明显,喉韵甘润持久。

(5)坝糯:勐库古茶山以冰岛为界分东、西半山,所产之茶各具特色。

坝糯大寨是勐库东半山茶的代表,也是现存古茶树最多的寨子。

品茗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此茶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高香、劲扬、味刚,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

不输易武正山。

(6)勐库大雪山:大雪山野生古茶树茶群落,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叶茶种群落。

生长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部,海拔高度为二千二百至二千七百五十米。

此茶采摘极难、产量极低,弥足珍贵。

该茶属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带兰香,劲扬质厚,微苦回甘转甜,沉雄霸道。

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强。

(7)永德大雪山:永德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中,分布总面积10.05万亩,平均树高5米左右,树干基围最大的一棵达215厘米,树干最高的一棵达25米。

普洱十大山头茶

普洱十大山头茶

普洱十大山头茶上一篇给大家讲了老班章、冰岛、昔归、刮风寨、老曼峨,不知道你是否了解了这几个山头的主要产区和茶性呢?有没有你爱喝的茶叶在里面,那么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剩余的几个山头茶,困鹿山、曼松、麻黑、弯弓、那卡1、困鹿山(皇家御用茶园,香韵优雅)产区:普洱产区---困鹿山树龄长,产量少,树种类别多,植被覆盖率高特点:香气浓郁且稳实,气韵上扬而沉实,微苦,有涩感,但易化,滋味甘甜且醇厚鲜爽,茶汤内含物质丰富,性质稳定,后劲较强,喉底生津明显而韵味足;2、曼松(皇室贡茶,甜润细腻)产区:勐腊---倚邦茶山曼松贵为“皇家贡茶”,茶价与冰岛班章相比不分上下,如今稳坐普洱茶第一梯队特点:甜润,喝的时候口、喉头很甜,茶气足而暖,只要喝上一点点,身体就会发热,是其它茶山远远比不上的。

3、麻黑(易武老二,柔中带刚)产区:易武产区---麻黑麻黑原属古慢撒茶区,为古六大茶区之一,因在茶马古道旁而得名。

麻黑是易武茶山中茶园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片区。

特点:香扬水柔,而麻黑更以阴柔见长,江内茶中之上品。

汤糯、柔、清、雅,花果香。

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广饱满,柔中带刚,细腻,韵至精深,香气高扬平衡中正厚重,叶底弹性好厚实4、弯弓(易武茶中极品,纯净迷人)产区:易武产区---弯弓弯弓大寨曽是古慢撒茶核心区域。

弯弓,曾是茶马古道上的著名寨子,曾是易武茶山最辉煌的两个寨子之一特点:汤色金黄璀璨,柔和,滋味粘稠饱满,甜度很高很纯,入口留存度高,回甘生津较好且延续,喉韵绵延悠长。

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5、那卡(品质好,名气重)产区:勐海产区---那卡一绝------小叶种,以大叶种著称的勐海茶区极为少见二绝------石上茶,典型的石缝里长出的古树茶三绝------竹筒茶,那卡茶在清朝曾上贡“车里宣慰府”。

竹筒茶甚至被缅甸国王指定为贡茶,可见其茶之佳与名气之重特点: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饱满,香纯正。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2016年第十一届云南茶博会古树名山推介易武古茶山易武古茶山地处今勐腊县易武乡境内,包括历史上的慢撒茶山,面积达750平方公里,在六大古茶山茶叶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半。

清乾隆初期实行移民殖边,云南石屏等地汉族和其他民族不断移居易武及慢撒等地,开辟开荒种茶和创办茶庄,茶号,设立茶坊制茶,易武茶业从此崛起,成为六大古茶山的后起之秀。

道光年后易武茶号、商号大增,至咸丰时六大古茶山的茶叶加工和商贸中心逐渐向易武转移。

茶叶主销东南亚和香港等地。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年代,易武成为镇越县的县城,便成为六大古茶山贸易中心,成为六大古茶山之名山,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

至今易武茶山尚有9.8万余亩,其中古茶园7.8万亩。

现在最热的当数薄荷塘茶王,知名企业有易聘号老茶行等。

冰岛古茶山冰岛村委会位于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北部,东北与临翔区南美乡接壤,西面与耿马大兴乡相邻。

村委会距勐库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辖冰岛、地界、糯伍、坝歪、南迫5个自然村。

全村国土面积25.79平方公里,海拔在1400-2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400毫米,现有农户289户1101 人。

目前,冰岛村委会共有茶叶面积6300亩,可采摘面积2400多亩,百年以上古茶树5.7万株,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1.6万多株,百年以下茶树 3900亩。

冰岛自然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0.5公里,现有农户47户212人,茶地面积1600多亩,可采摘面积588亩, 2.4万株。

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4900多株;百年以下茶园804.2亩。

昌宁黄家寨古茶山漭水黄家寨古茶山地处昌宁县漭水镇境内,位于东经99°40′02"~99°43′05",北纬24°52′38"~24°57′42"之间,海拔跨度1780-2280米,坡度6-25度,山脉东西走向,植被主要以茶树为主,土壤以黄壤为主,共涉及联福、漭水、共裕、河尾4个村24个村民小组,古茶树分布面积959公顷,有古茶树29751株,其中基部径围50cm以上7492株。

从困鹿山到坡脚

从困鹿山到坡脚

从困xx到坡脚困鹿山,海拔高一千九百米,属于无量山余脉,因为拥有上千年上万亩古茶园而被人们称之为“茶之天然博物馆”。

是目前普洱市境内发现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古茶树群落。

根据有关专家考证,树龄最大的在二千年以上。

在困鹿山上的原始森林中,巨木参天、郁郁葱葱、叶片芬芳,具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由于,山路的险峻迷乱,就连那些敏捷的鹿群都会被困住,而得名“困鹿山”。

传说,上古时的神农氏,在困鹿山里,不但没有被“山路的险峻迷乱”,还发现了茶。

据载,神农氏在山野采药时,尝到一种有毒的草后,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背靠大树作休息时,一阵清风吹过,大树上的绿叶飘落下来。

神农把这种绿叶带回家仔细观察试用后,发现了它的饮用和药用价值,并在困鹿山上进行种植,于是留下了大片大片的古茶园。

当地留下的大片古茶园及过渡型大茶树,无疑是这个传说最有力的佐证。

困鹿山的茶叶在清朝的时候,就作为进贡珍品进贡到京城,所以困鹿山也被人们称为“皇家茶园”。

困鹿皇家古茶园被清政府定为皇家御用茶园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即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

当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普洱府宁洱镇建立了贡茶茶厂,精选当年最好的春芽女儿茶,精制成团条砖和茶膏,仅贡朝廷,云南产的普洱茶在一夜之间就成了进贡朝廷茶产品中的新宠。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条神秘的古道,其源头在思茅,当年进贡朝廷的精制团条砖和茶膏,就是从宁洱镇贡茶茶厂经宁洱段茶马古道到思茅茶马古道之间的坡脚古茶马驿站,从而村位于思茅至宁洱段茶马古道的中间点。

古道由思茅为始发,她向北直达昆明,途经15个驿站。

入昆后可快马直上北京。

由于人马流量增大,道光三十六年(1850年),昆明至思茅的茶马古道由原来的土路改为石镶路,后来,此路延至六大茶山,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马古道。

这著名的茶马古道,她具有悠悠1800年的历史沧桑,古道沿途高山逶迤,峡谷纵横,风光旖旎,气候多变,民风古朴,令人惊叹她曾经见证过普洱茶贸易的盛衰,她是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有现实感召力的历史文化概念。

企业信用报告_普洱困鹿山皇家古茶园有限公司

企业信用报告_普洱困鹿山皇家古茶园有限公司
5.1 被执行人 ......................................................................................................................................................9 5.2 失信信息 ......................................................................................................................................................9 5.3 裁判文书 ....................................................................................................................................................10 5.4 法院公告 ....................................................................................................................................................10 5.5 行政处罚 ....................................................................................................................................................10 5.6 严重违法

普洱市宁洱县困鹿山茶叶

普洱市宁洱县困鹿山茶叶

普洱市宁洱县困鹿山茶叶
今生茶客来世茶仙山色困鹿履之清欢
困鹿山是澜沧江水系和红河水系的分水岭,更是无量山的一支余脉。

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彝族自治县宁洱镇宽宏村委会困卢山自然村,位于普洱县城北面31公里处,海拔1410米—2271米之间,中心地段南北延伸十几里,东西宽数里。

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总面积为10122亩,与景谷、镇源两县的古茶树群落一脉相承,古茶树群落共计达3万多亩。

其中宁洱镇宽宏村的困鹿山境内有1939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

古茶树木中有多年保存下来的参天古树,也是普洱市仅存的原始森林之一。

因为拥有上千年上万亩古茶园而被人们称之为“茶之博物馆”相传为清代皇家茶园。

困鹿山的三号茶树,胸径2.53米,树高25米左右,是目前发现的株型较为完好的、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经台湾著名资深茶商黄传芳先生牵线搭桥,已被著名演员张国立出资1万元终身认养。

普洱市宁洱县一带,种茶、饮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茶资源极为丰富。

困鹿山古茶园分东、南、西、北四个部分组成,附近的凤阳乡、把边乡、黎明乡还有大片的人工栽培型、过渡型的古茶资源。

2004年11月、2005年12月、2006年4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权威机构组织多批专家相继对困鹿山茶树群落进行了三次重点科学考察,并作出了论证:“困鹿山栽培型茶树至少有400年以上的历史;其半栽培型(过渡型)茶树已超过1000年以上。

”再一次证明困鹿山处
于茶祖植物的起源中心范围之中。

这是自1986年在困鹿山发现1939亩半栽培型(过渡型)茶树群落以来,已经淡出江湖近300年的困鹿山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普洱的旅游特色

普洱的旅游特色

困鹿山皇家古茶园
困鹿山位于无量山南段余脉,为澜沧江水系和红河水系的分水岭。困 鹿山历史上为皇家专用贡茶园,贡茶的采摘和制作均由官府派兵监制, 秘而不宣,鲜为人知。近年来,随着普洱茶及普洱茶文化开发与研究的 不断深入,终使遗落深山的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在世人面前揭开了其神秘 的面纱。
民族团结园
民族团结园立有“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民族团 结誓词碑,此碑于1951年元旦由当时普洱专区26种民族的代表和党政军领导经过剽牛盟 誓而立,是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它象征着新中国成立后,边疆各 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开始。

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位于墨江县城西、昆曼大通 道墨江段东侧,是昆明通往普洱及西双版纳的必经 之地。景区以“北回归线文化”为主题,始建于 1993年,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 北回归线标志园之一。她融天文、地理和园林艺术、 民族文化、观赏旅游为一体,被云南省评定为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和天文科普教育基地,是普洱市第一 批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规划设计新颖别致、独具风格,以2038年北 回归线实标位置作为景区的主轴线,依山势的自然 走向合理布局,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建有:回归之门、 太阳之路、夸父追日、石环、超越、日月交辉、日 晷计时、窥阳塔、主标馆、双子星广场、天文馆、 石阵广场、哈尼取火台、西大门景观台阶、月亮广
茶源广场 茶源广场建于2005年,是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的献礼工程。茶源广场以 普洱茶文化为轴线,体现出“文化宁洱、风情茶乡、普洱茶都”的精神风貌。整个广场 投资1600万元,占地82亩,是普洱市内最大的城市广场。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自唐宋时期“茶马互市”始已形成,是以古普洱府(今宁洱县城)为中心 向国内外辐射出的马帮驿道,这马帮驿道又是以贩运普洱茶为主的民间商贸通道,曾 经是我国西南地区面向国内外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所以又被誉为“南方丝绸之 路”。

困鹿山茶园——遗落深山的皇家古茶园

困鹿山茶园——遗落深山的皇家古茶园

困鹿山茶园——遗落深山的皇家古茶园
佚名
【期刊名称】《广东茶业》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神奇美丽的彩云之南有一颗镶嵌在富饶美丽沃土上的“绿海明珠”,她就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普洱市宁洱县。

地处滇西南的宁洱县植被丰茂,山青水秀,世代生活在这山青绿水之中的汉、哈尼、彝等十四个民族的人民,勤劳智慧、纯朴善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和浓郁的民风民俗,也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中国普洱茶就是众多物质和精神财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总页数】1页(P4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困鹿山皇家茶园重现江湖 [J], 叶嘉;王迎新
2.昔日的皇家茶园——困鹿山 [J],
3.困鹿山皇家古茶园生态茶庄园建设构思 [J], 杨建平
4.宁洱县困鹿山古茶园的保护与开发 [J], 杨建平
5.云南困鹿山皇家古茶园的复兴 [J], 侯凯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年大滇制茶日记之142019年春茶报告之困鹿山

2019年大滇制茶日记之142019年春茶报告之困鹿山

2019年大滇制茶日记之142019年春茶报告之困鹿山困鹿山目前还没有量产茶,从我实际观察的结果来看,大滇基地预计4月15日后可能量产,不排除往后推迟。

目前困鹿山的茶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曾经存在过的大白茶好像都没有了踪影,剩下了之前台地茶形态的茶园、由台地茶改良的乔木型茶园、以及移植茶园、贡茶园。

前两者非常容易理解,贡茶那400多棵树也容易理解。

至于移植茶园,则应该重新厘清记录,让历史更加清白。

困鹿山大规模移植茶园,应该是大滇号起,2014年6月,经过协商,困鹿山村民范宏伟家愿意把台地形态的茶园稀疏化,挖出的茶树卖给大滇号,移植到500米外的茶地,时任大滇号厂长岩温兴负责完成了这个过程。

范家的茶树目前已经成为了典型的乔木茶,树干较粗,直径约20厘米。

平均树高超过3米。

大滇号移植的茶树经过砍伐,只留下根部,重新发出,5年来基本没采茶,乔木形态,目前直径约10多厘米,树高2米以上。

同一年份的茶,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

随着贡茶的极度热销,贡茶园里的大树鲜叶卖到了6000元-8000元每公斤,每棵树略有不同,周边开始看见移植古树的案例,大体上是移植根部居多,每年造访困鹿山,均看见这些被遮阴网覆盖的粗壮根部,更有部分整体移植的,在今年,我看见了少量整株移植的茶树已经存活,总体来说,未砍断的茶树移植成功率不高,只移植根部的茶树成功率较高。

我想把困鹿山茶的茶重新分类为:困鹿山矮化、困鹿山乔木、困鹿山贡茶三个品类,当然,这是大滇号的企业标准,方便自己识别,单独确定收购价格。

矮化茶园产量大,发芽早,而乔木茶园按照困鹿山的管理方式,每年都在4月初到4月底才采茶。

而贡茶园仅限于400多棵树那一片地。

贡茶园的茶大体又可分为混采,因为400多棵树周边还有了不少乔木形态的树,树高也达到了5-8米,但从光滑的树皮来看,树龄显然跟前辈有明显不同。

需要说明一点,在大滇2012年进入困鹿山的时候,贡茶园还未管理得象现在这么整齐,未见立碑树传,也唯有单独分成茶王茶后之类分别采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困鹿山
困鹿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县宁洱镇宽宏村境内,距离普洱县城31公里。

困鹿山位于普洱县境内,属无量山南段余脉,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海拔在1410米—2271米之间,是普洱境内较高的山峰之一。

这里生长着万亩野生古茶林,属较完好的原始茶树林群落。

总面积10122亩,是目前发现的县境内最大的茶林群落体。

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总面积为10122亩,其中凤阳乡宽宏村的困卢山境内有1939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经初步对宽宏村境内的两片古茶林进行调查,古茶林中树围在2.5米到2.9米之间的有3棵,其中一棵树杆胸围2.53米,树高25米左右,分枝三岔,是目前发现的株型较为完好的、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已被著名演员张国立出资2万元终身认养。

困鹿山所产的茶叶清香可口,是“普洱茶”中的一秀,历来是贡茶的首选。

困鹿山山高岭峻,云遮雾罩,雨量充沛,因而能“高山云雾出好茶”。

清朝年间,每年当大茶林(即困鹿山万亩古茶园)春茶采摘时节,官府就要派官兵进宽宏监制茶叶生产制作,并把制好的人头茶、七子饼茶、沱茶运去北京,进贡到皇宫里去。

由于困鹿山一直保持生态管理,传统加工,多年来在普洱独占鳌头,外地人很难买到。

困鹿山因出产贡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引起了外面世界的关注。

2006年4月12日,由昆明市社科联、普洱县人民政府和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共同举办的“发展普洱茶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察与论坛系列活动在普洱县展开,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和
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的专家们再次考察困鹿山,对振兴普洱茶业经济、古茶树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几乎与此同时,云南普洱茶的幽香在声势浩大的马帮进京进藏活动后再次弥漫京华,4月6日至12日,第一场以茶为收藏展示内容的展览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日成交高达43万元!这次参展
的都是投资升值的红筹股,其中就有采自困鹿山的普洱茶精品
,这是困鹿山茶林隐名数百年后第一批出示的茶,采摘自2003年;另一款宽宏原生古茶于2004年在困鹿山上采摘,此次“云南普洱文化节”期间仅提供7片茶叶与京城茶友分享!
清代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普洱茶,出云南普洱府”,旧时的普洱府辖地广阔,茶马大道交错纵横,这为普洱茶的交易提供了极大便利,清廷资料中记载,“普洱府年产普洱茶八万担”,1659年普洱茶正式入编贡茶案册,至此普洱茶制作、交易空前鼎盛,普洱府城所在地今普洱县城成了当时名扬天下的普洱茶集散地。

至今人们对普洱茶的称谓由来和等级划分仍以“原产普洱府辖地,并以普洱这一原产地和集散地而得名的传统历史名茶”为重要依据。

听村里的老辈人说,宽宏的茶名气很大,是古时候种下的,茶味清香可口,回味甘甜。

清朝年间,每年当大茶林(即困鹿山万亩古茶园)春茶采摘时节,官府就要派官兵进宽宏监制茶叶生产制作,并把制好的人头茶(团茶)、七子饼茶、沱茶运去北京,进贡到皇宫里去。

村民李铭诚家的耳房,据传就是当年加工“团茶”的作坊。

由于困鹿山一直保持生态管理,传统加工,茶叶不仅天出自然,品位独佳,而
且成了皇室贡品,位极第一,是普洱茶的佼佼者!多年来在普洱独占鳌头,外地人很难买到。

传说“尝百草而得荼”的神农氏就是思茅古人,神农氏发现了荼树的神奇后便开始在今普洱县困鹿山一带进行栽植,当地留下的大片古茶园及过渡型大茶树无疑是这个传说最有力的佐证。

困鹿山生长着万亩野生古茶林,属较完好的原始茶树林群落,总面积达10122亩,所产之茶叶清香可口,是“普洱茶”中的一秀,历来是贡茶的首选。

困鹿山之普洱茶
(1)困鹿山古茶园位于思茅市宁洱哈尼彝族县凤阳乡宽宏村困鹿山,海拨1670米,为典型的植株古茶园,为小乔木型。

2004年,云南省内外专家组经考察认为,该茶树在分类学上属普洱茶种,是栽培型茶树,为大叶茶。

(2)用困鹿山原料制成的普洱茶,
优点是:口感滑、回甘好、香气浓郁;
缺点是:茶汤不厚重,不经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