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能力提高在数学课堂中的自我调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阅读能力提高在数学课堂中的自我调节

发表时间:2014-06-23T16:26:10.593Z 来源:《教育与管理》2014年5期作者:樊朝霞

[导读]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足见数学的学习也离不开阅读。江苏宿迁市泗阳双语实验学校/樊朝霞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足见数学的学习也离不开阅读。应该说这次教学尝试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经验基础和教材知识体系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紧接在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教学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方程来解答。教学效果的事与愿违引起了我们课题组成员的反思: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为什么会如此低下?

带着这个问题,课题组的老师们对全校六年级 6 个班共312 名学生进行了数学阅读能力调查,让我们先来扫描一下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现状吧!

镜头一:浮光掠影式。大部分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像阅读故事书一样,较少注意细节。以上述教学为例,很多学生只是蜻蜓点水式地从复习到例题快速浏览,只是知道了这道应用题是用方程来解的这一重点内容,其他细节则不甚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不动脑,更不动手,表现出常见的惰性。如此一来,阅读之后能够留在头脑中的痕迹真是少之义少了!

镜头二:直奔主题式。有相当—部分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喜欢带着老师的问题直接去找答案,并不善于系统条理而又重点突出地阅读数学教材。在案例中,很多学生只是迅速抓住“占果树总棵数的 2/5”这一条件找到单位“1”的量是“果树总棵数”,根据“想一想”的提示和方程“x×2/5=360找到了数量关系:果树总棵数×2/5= 桃树的棵数。然后他们所做的就是得意地等待自学之后的讨论了。需要说明的是案例的教学中我们并未安排讨论,而是直接进行了阅读能力测试,此举旨在考查和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学生的这一“急功近利”的阅读习惯很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镜头三:“数形”脱节式。在上述案例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注意或真正读懂线段图,这是造成有近 1/3 的人不能顺利解答检测题第 3 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数学教材中大量存在着图文混排的形式。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缺乏数形沟通的能力,而他们在阅读教材时又不能主动将文字叙述和直观图形沟通起来,这就势必影响对教材的理解。

针对调查中暴露出的问题,我们认为数学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我调节”是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必不可少的学习品质,即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包括评估)和自我调整。为此,我们在“自我调节数学学习”的理论框架下提出,要让每个学生认识到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提高阅读的兴趣和责任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策略一:反复揣摩。学生在阅读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难以理解文字表达的数学意义,更难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有的学生阅读“工程问题”中的“把这项工程看作单位‘1’,甲队每天完成的工作量是这项工程的 1/20”,觉得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注意:一是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对每个句子、每个关键词、每个图表认真揣摩分析,领会其数学意义;二是积极检索以前的学习经验,寻找对当前数学材料的理解有帮助的知识;三是明确所遇到的困难后,引导学生放慢速度以求精读,对内容把握不准时要耐心重读。像对上面这句话的理解,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分数的意义,着重搞1/20 是哪个占哪个的 1/20。

策略二:语义转换。数学语言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融合。数学阅读重在理解这三种不同语言的关联,实现其与“内部语言”的转化。如,阅读“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就经常需要摘录条件或画线段图,这种动手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外显的语义转换,即“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随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这种转换将更多地表现为“内部语言”来阐述问题。如,阅读有关正反比例材料时,我们往往将“比值一定”或“乘积一定”转换为“同时变大变小”或“一个量变大,另一个量则变小”来理解。数学阅读正是要求学生能在大脑中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

策略三:归纳小结。如果说前几个策略重在引导学生将数学书“由薄读厚”的话,数学阅读还需要一个理清教材脉络,提取重点内容的“由厚到薄”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例如上面的案例中,在阅读完成之后,应该主动归纳这类应用题的特征:单位“1”是一个未知的量,一般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方程来解。在深入理解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将一节新授课的内容浓缩为容易记忆的“故事梗概”。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应当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数学阅读并非一个按照事先制订的程序一成不变地加以实施的机械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对学习进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并随时作出必要调节的动态过程。只有学会“自我调节”,数学阅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