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答案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chap6 失业与通货膨胀(答案)
![chap6 失业与通货膨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bb5b04ba1aa8114431d972.png)
《宏观经济学》失业与通货膨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 2.C 3.B 4.C 5.B6. A7. B8. A9.D 10.A11.D 12. A 13.C 14.A 15. A16.A 17. B 18.B 19.D 20.A21.B 22.C 23. C 24.A 25. A26.C 27. B 28. C 29.B 3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E 3.BDE 4.ADE5.AB 6.ABC 7.ABC 8.AC 9.ABD10.BC 11.AC 12.BD 13.AC 14.ABCD五、计算题1、(1)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总和为劳动力,因此有: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2+0.1=1.3(亿)(2)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可工作年龄人口=1.3/1.9=68.4%(3)失业率=失业者/劳动力=0.1/1.3=7.69%2、、(1)按照奥肯法则,在6%的自然失业率水平下,各年的GDP缺口分别为:2001 年(Y2001-Y*)/Y*=-3(8%-6%) = —6%2002 年(Y2002-Y*)/Y*=-3(5%-6%) = 3%2003 年(Y2003-Y*)/Y*=-3(4%-6%) = 6 %2004年((Y2004-Y*)/Y*=-3(6%-6%) = 0%(2)2003年的实际GDP为2500万亿元,由已知条件奥肯法则可得(2500-Y*)/Y*=-3(4%-6%)解得Y*=23583、解:(1)均衡状态:Nd=Ns,即100 + 2 W / P= 200 - 8 W / P解得:W/P=10均衡状态下就业水平为:N=120(2)当Nd=190-8W/P根据Nd=Ns190-8W/P=100+2 W/P解得W/P=9均衡状态下的就业水平为:N=118。
失业与通货膨胀习题及答案全的
![失业与通货膨胀习题及答案全的](https://img.taocdn.com/s3/m/007be8ffad51f01dc281f141.png)
一、名词解释1.自然失业率2.奥肯定律3.通货膨胀率4.价格指数5.消费价格指数6.奔腾的通货膨胀 7.瓶颈现象 8.工资一价格螺旋 9.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10.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11.菲利普斯曲线 12.收入政策 二、单选题 *1.失业率是A.失业人数除以总人口B.失业人数除以就业人数C.失业人数除以劳动力总量D.失业人数除以民用劳动力总量 2.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 D.永久性失业 3.一般来说,某个大学生毕业后未能立即找到工作,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自愿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 4.某人因为纺织行业不景气而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 5.某人由于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称为 (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自愿性失业D.非自愿失业 6.以下( )情况不能同时发生。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D.失业和通货膨胀 7.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属于 ( )A.成本推动通货膨胀B.结构性通货膨胀C.需求拉动通货膨胀D.需求结构进通货膨胀 8.应付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 ( )A.人力政策B.收入政策C.财政政策D.三种政策都可以 9.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需求结构性通货膨胀D.成本结构性通货膨胀 10.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B.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有效 C.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 D.曲线离原点越来越远 三、多选题 1.通货膨胀按照形成的原因可分为 ( )A.需求拉动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温和的通货膨胀 2.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 ) A.各经济部门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 B.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 C.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看齐 D.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 3.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在 ( ) A.通货膨胀不利于固定收入者,有利于变动收入者 B.通货膨胀不利于储蓄者,有利于实际资产持有者 C.通货膨胀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债务人 D.通货膨胀不利于公众,有利于政府 4.政府推行收入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的手段有 ( ) A.对价格和工资进行管制,企业和工会不经政府同意不得提高工资和价格 B.对价格和工资进行管制,企业和工会不经政府同意不得降低工资和价格 C.政府加强社会救济和政府转换支付力度 D.对价格和工资进行指导,由政府规定工资和价格的指导指标,指令工会和 企业参照执行 四、判断题 1.如果店主说:“可以提价,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争购的多着哩!”这属于成本类型的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https://img.taocdn.com/s3/m/7e208d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2.png)
价格管制措施
政府可以采取价格管制措施,如 制定最高限价、实行价格冻结等,
以直接控制物价上涨。
政策措施的效果评估
失业率变化
治理失业的政策措施实施后,可以通过观察失业率的变化来评估其效果。如果失业率下降 ,说明政策措施有效。
通货膨胀率变化
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实施后,可以通过观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来评估其效果。如果通 货膨胀率下降,说明政策措施有效。
PART 01
失业概述
失业的定义与类型
失业的定义
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个体在 愿意并能够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工 作的情况下,却找不到工作机会 的经济现象。
失业的类型
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 以将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 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 等类型。
失业的原因与影响
失业的原因
失业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经济周期波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劳动力 市场供求失衡、政策因素等。
失业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的健康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较高的失业率 表明经济运行存在问题,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就业;较低的失业率则表明经济运行良好,劳动力市场供 求基本平衡。同时,失业率也是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PART 02
通货膨胀概述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类型
反映生产者出售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与意义
• GDP折算指数:反映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 活动的最终成果的价格变化情况。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与意义
衡量物价上涨程度
制定经济政策依据
通货膨胀率可以衡量一定时期内物价 上涨的程度和速度。
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的 变化来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以调节经济运行、保持物价稳定。
失业与通货膨胀-习题
![失业与通货膨胀-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701b4949b6648d7c0c746c7.png)
《宏观经济学》失业与通货膨胀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判断某人是否处在失业状态需要具备的条件有〔〕A、处于劳动年龄而且有劳动能力B、没有参加工作C、目前正在积极寻找工作D、以上都是2.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的比率A、全部人口数B、全部处于劳动年龄而且有劳动能力人数C、全部劳动力人数D、就业人数3.具备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特点的失业是〔〕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愿失业4.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永久性失业5.如果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业,属于( )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永久性失业6.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属于( )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永久性失业7. 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A工资刚性 B总需求不足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经济结构的调整8.奥肯定律可表述为〔〕A、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B、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下降2个百分点A、实际GDP每低于潜在GDP1个百分点,失业率将高于自然失业率2个百分点B、实际GDP每提高1个百分点,失业率将下降2个百分点9.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有〔〕A 需求拉上型B 成本推进型C 结构型D 以上均正确10.某人由于工作转换而失去工作,属于〔〕A 摩擦性事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永久性失业11.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以下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A 进口增加B 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 出口减少D 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12.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 000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 8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在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 )A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 结构性的通货膨胀D 需求不足的失业13.在以下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A 银行贷款的扩张B 预算赤字C 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D 投资率下降14.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 )A 控制货币供给量B 降低工资C 解除托拉斯组织D 减税15.假设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受害者将是〔〕A 债权人B 债务人C 雇主D 以上都对16.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A 债务人B 债权人C 在职人员D 离退休人员17.滞胀意味着,实际总产出停止增长甚至下降,而且〔〕A、通货膨胀率下降B、通货膨胀率上升C、通货膨胀率保持稳定D、通货紧缩18.已知充分就业的收入为10000亿元,实际的收入为9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75条件下,增加100亿元的投资,则〔〕A、将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B、仍未能使经济消除需求不足的失业C 将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D、将使经济到达充分就业的状态19.所谓自然失业率是〔〕A 总为零B不存在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C不存在结构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D 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20.用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相互关系的曲线是〔〕A、原始菲利普斯曲线B、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C、长期菲利普斯曲线D、宏观生产函数曲线21.用来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的曲线是〔〕A、原始菲利普斯曲线B、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C、长期菲利普斯曲线D、宏观生产函数曲线22.说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的曲线是〔〕A、原始菲利普斯曲线B、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C、长期菲利普斯曲线D、宏观生产函数曲线23.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方法是〔〕。
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https://img.taocdn.com/s3/m/546df6568bd63186bdebbc39.png)
货币数量论的解释,强调货币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 重要性;
利用总需求与总供给解释,包括从需求的角度和供 给的角度的解释;
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明。
19
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源于货币数量论。
基本思想:过多的钞票追逐过少的商品。每一次 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 出发点: MV=Py
注意:
是一般物价水平上涨。 是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上涨,是一种非稳定状态。 是以较高的幅度上涨。
13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1.价格指数 用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总体
平均数。 GDP折算指数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一组相对固定的商品和劳务当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的 比值。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致新的产品和产业变化、新技术的进步导 致产业的变化等。
4
3.周期性失业: 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非自愿失业。 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一般 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5
4.其他的失业类型: 季节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 隐性失业
6
三、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1.自然失业率
定义:指当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17
3.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加以区分
➢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价格上升速度超出人 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 涨。
➢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 指物价有规律的变动。
18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宏观经济主体及其行为、微观经济主体及其行为, 都会从货币供给数量、总需求、总供给、经济结构等方 面促成通货膨胀。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https://img.taocdn.com/s3/m/c5f1142caf45b307e87197a2.png)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单项选择题1.假定经济正遭受通货膨胀,可以由下列哪一种方法部分地或全部地消除()。
A.增加政府购买B.减少个人收入税C.以同样数量减少政府购买和税收D.增加同样数量的购买和税收2.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在短期与长期都不存在的根据是()。
A.完全预期B.静态预期C.适应性预期D.理性预期3.通货是指:()A.纸币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B.纸币和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C.纸币和铸币 D.纸币.铸币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4.在以下四种情况中,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B.物价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D.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二年5.生活费用指数是指:()A.消费物价指数B. 批发物价指数C.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D.都不是6.可以称为爬行的(或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A.通货膨胀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B.通货膨胀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C.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一直保持在2-3%的水平D.通货膨胀在10%以上7.凯恩斯所说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发生的条件是:()A.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总需求仍然在增加B.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总需求并不增加C.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总需求仍然在增加D.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但总需求并不增加8.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A.债务人B. 债权人C. 工人D.无法判断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的办法是:()A.减少货币供给量B. 降低失业率C.提高失业率D.提高货币供给量二、判断题1.如果经济中通货膨胀率不可预期地下降了,那么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失。
()2.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人均收入增长率必定也高。
()3.通货膨胀提高了金融资产的名义价值,但是没有改变它们的实际价值。
()4.货币政策对付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比对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更为有效。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参考)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0d562cb776eeaeaad0f33015.png)
一、单项选择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关于GDP说法正确的是(③)①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的所有交易的市场价值②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③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④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某人收入为1000元,个人所得税200元,政府补助1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②)① 1350元② 950元③ 650元④ 1050元3.下列将计入当年GDP的一项是(③)①某人花10万元购买一辆二手汽车②面包厂购买的面粉③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④家庭妇女在家从事家务劳动4.如果一个社会体系的消费支出为9亿元,投资支出为1.2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2.5亿元,出口额为 3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下列正确的是(①)① GDP为13.9亿元② GDP为12.9亿元③ NDP为13.9亿元④ NDP为12.9亿元5.一国的GNP小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产值( 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产值。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今年名义GDP大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D)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7.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C )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8、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B )A、国民生产净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9、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D )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内生产净值(NDP);C、国民收入(NI);D、个人收入(PI)。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第18章失业与通货膨胀.doc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第18章失业与通货膨胀.doc](https://img.taocdn.com/s3/m/ea092ba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d.png)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第18章失业与通货膨胀.doc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选择题1、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A、减少货币供给量B、降低失业率C、提高失业率D、增加工资2、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A、总需求不足的失业B、摩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3、如果某人由于钢铁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4、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A、调节债券价格B、实现利润最大化C、调节货币供给量D、调节价格水平5、菲利普斯曲线说明()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6、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A、变得很小;B、变得很大;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D、不发生变化。
7、某人由于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8、自然失业率()A?恒为零 B.依赖于价格水平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D.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9、一个下岗工人等待一年以后重返原单位上班,他这时属于()A、就业B、失业C、非劳动力D、就业不足10、如果经济中已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但因价格管制价格没有上涨,那么这时()A、不存在通货膨胀B、存在恶性通货膨胀C、存在真实通货膨胀D、存在隐性通货膨胀11、由于通货膨胀风险增加,人们预期()。
A、银行提高贷款利率B、银行对购房者提供浮动利率贷款C、人们愿意更多地投资不动产D、以上都对12、温和的通货膨胀的特征是()oA、通货膨胀率小于两位数B、价格保持相对稳定C、人们能够对其产生稳定的预期D、以上都对13、收入政策主要用来对付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需求结构性通货膨胀D、成本结构性通货膨胀14、某一经济在5年屮货币增长速度是5%,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是8%,货币流通速度不变。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十八章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十八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ab8a806529647d272852af.png)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选择题1.B2.D3.B4.A5.A6.C7.B8.D9.A10.A11.D12.B13.C14.A15.A16.C17.C18.ADE19.ABC20.ABD21.AD22.A BCDE三、计算题(1)自然失业率u*=0.06(2)Π-Π-1=-0.025=-0.5(u-0.06) u=0.11(3)LPC :Π=0.06 PC :Π=Π-1-0.5(u-0.06)四、简答题1.工资刚性,工资只升不降,使工资W**高于均衡水平W*,此时劳动力供给是N2,但是企业愿意雇用的只有N1。
出现劳动过剩N2-N1,为非自愿失业。
2.描述GDP 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DP 将下降2%。
或者相对于潜在GDP ,实际GDP 每下降2%,实际失业率比自然失业率上升1%。
说明:(1)描述了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之间联系;(2)GDP 缺口=潜在GDP-实际GDP ;(3)公式:(y-yf)/yf=-α(u -u*)。
3.通货膨胀是作为货币现象而出现的。
交易方程:MV=Py ,MV 为经济的总支出,Py 为名义收入。
根据上式有:通过此式可以看到通货膨胀的三个来源:V 的变化、M 的增长、产量y 的增长。
2 1 W W所以,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且收入处于其潜在水平,则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
4.(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引起的通货膨胀;(2)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从生产提高角度的角度,一些部门快,一些部门慢;从经济发展的过程,一些部门迅速发展,一些部门日趋衰退;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看,一些联系紧密一些几乎没有联系;(3)现行的经济结构使得生产要素不易从低生产率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从渐趋衰落的部门转移到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从非开放部门转移到开放部门;但是在工资及价格上要求“公平”,这将使得全社会工资上涨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结果会导致一般及格水平的上涨。
失业与通货膨胀试题和答案
![失业与通货膨胀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d2292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1.png)
失业与通货膨胀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l.某一经济在5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10%,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5年期间价格水平将( )。
A.上升B.下降C.不变D.上下波动2.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以上都不是3.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需求结构性通货膨胀D.成本结构性通货膨胀4.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5.某人由于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 )。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6.下列人员哪类不属于失业人员( )。
A.调动工作的间隙在家休养者B.半日工C.季节工D.对薪水不满意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7.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D.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8.最有可能从通货膨胀中受损的是( )。
A.纳税人B.债务人C.借款人D.财产所有者9.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B、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
C、经济主体存在货币幻觉。
D、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
10.如果货币工资率每小时12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为150,那么,实际工资率就是()。
A、每小时18元。
B、每小时12元。
C、每小时8元。
D、每小时6元。
(二)名词解释1.摩擦失业2.结构失业3.周期失业4.通货膨胀(三)简答题1.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2.在西方有哪些对付通货膨胀的办法?3.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四)论述题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B4.C5.A6.B7.C8.A9.A 10.C (二)名词解释略(三)简答题略。
宏观经济学考研专题考题精编及详解 (失业与通货膨胀)【圣才出品】
![宏观经济学考研专题考题精编及详解 (失业与通货膨胀)【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5e9da6eec1c708a1294a4430.png)
专题九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预计货币发行量增加10%可使经济增长达到8%,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0.6,根据现代货币主义的观点,这会引起的通货膨胀率为()。
A.2%B.4.8%C.5.2%D.10%【答案】C【解析】根据货币主义的观点,通货膨胀率为货币供给增长率超过货币需求增长率的差额。
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公式为:E L=(ΔL/L)/(ΔY/Y),所以通货膨胀率为:ΔP/P=ΔM/M -ΔL/L=ΔM/M-E L·ΔY/Y=10%-0.6×8%=5.2%。
2.假定某经济最初的通货膨胀率为18%,政府希望通过制造10%的失业率来实现通胀率不超过4%的目标,当价格调整方案的系数h=0.4时,试问大约需要通过多少年才能达到此目标?()A.1年B.2年C.3年D.4年【答案】D【解析】价格调整方程为:π=π-1+h(Y-1-Y*)/Y*,其中,π和π-1分别表示本期和上期的通货膨胀率,(Y-1-Y*)/Y*表示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程度,这里大致上可以衡量失业率,于是,有:π1=18%-0.4×0.1=14%,π2=14%-0.4×0.1=10%,π3=10%-0.4×0.1=6%,π4=6%-0.4×0.1=2%。
所以,通过政府连续制造4年的10%的失业率,可以使通货膨胀率下降到4%以下。
3.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美元,实际的国民收入是9000亿美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75的条件下,增加500亿美元的投资()。
A.将导致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仍未能消除需求不足所导致的失业C.将使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D.摩擦性失业消除【答案】A【解析】投资乘数=1/(1-MPC)=4,增加500亿美元的投资将增加2000亿美元的国民收入,所以国民总收入变为9000+2000=11000(亿美元),比充分就业的10000亿美元多出1000亿美元,因此会产生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章--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187db72e3f5727a4e9622c.png)
《宏观经济学》499页7. 若某一经济的价格水平1984年为107.9,1985年为111。
5,1986年为114.5.问1985年和1986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若人们对1987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期是按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算术平均来形成。
设1987年的利率为6%,问该年的实际利率为多少?解答: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为π1985=错误!×100%=错误!×100%=3.34%同理可得:π1986=2.69%.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πe,1987=错误!=错误!=3。
015%1987年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6%-3。
015%=2。
985%8。
设某经济某一时期有1。
9亿成年人,其中1。
2亿人有工作,0。
1亿人在寻找工作,0。
45亿人没工作但也没在找工作。
试求:(1)劳动力人数;(2)劳动参与率;(3)失业率。
解答:(1)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
2+0。
1=1。
3(亿)(2)劳动参与率=错误!×100%=错误!×100%=68.4%(3)失业率=错误!×100%=错误!×100%=7。
69%9。
设一经济有以下菲利普斯曲线:π=π-1-0。
5(u-0。
06)问:(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多少?(2)为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周期性失业?解答:(1)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可知,当u-0.06=0,即失业率为6%时,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即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6%.(2)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得π-π-1=-0。
5(u-0。
06)(1)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个百分点,即在式(1)中,令π-π-1=-5%=-0.05,则式(1)变为-0。
05=-0。
5(u-0.06)u-0。
06=10%所以,为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必须有10%的周期性失业。
10. 试说明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关系。
解答:总供给曲线揭示的是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大学第二专业)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十八章
![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大学第二专业)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十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c7beb01e14791711cc7917b1.png)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名词解释1.摩檫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原因形成的短期的、局部失业。
如流动性迁移、工作转换等。
2.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
3.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萧条或危机时,由于总需求下降而形成的失业,是由整个经济中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4.自然失业:一个社会化在正常情况下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5.通货膨胀:当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二、选择题1.某一经济在5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10%,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
这5年期间价格水平将(B )。
A.上升 B.下降C.不变D.上下波动2.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D )A.进口增加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出口减少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3.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 )。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以上均不是4.从成本推动的角度分析,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有(A )。
A.进口原材料或能源价格上涨B.银行贷款的扩张C.工资率下降D.投资率下降5.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10000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98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A )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需求不足的失业6.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C )A.银行贷款的扩张B.预算赤字增加C.市场垄断导致的超额利润D.私人投资增加7.通货膨胀会(B )。
A.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正常水平B.使国民收入提高或者下降,取决于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C.使国民收入下降到超过其正常水平D.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才会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8.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上升在长期会(D )。
西方经济学习题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xt)
![西方经济学习题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xt)](https://img.taocdn.com/s3/m/be6c54ecb8f67c1cfad6b88e.png)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名词解释通货膨胀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自然失业率结构性通货膨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菲利浦斯曲线二、单项选择题1、如果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过多而商品过少”,则此时的通货膨胀是()。
A.结构型的 B.需求拉上型的 C.成本推动型的 D.混合型的2、面对通货膨胀,消费者的合理行为应该是()。
A.保持原有的消费、储蓄比例B.减少消费,扩大储蓄比例C.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比例 D.只购买生活必需品,不再购买耐用消费品3、如果经济已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但因价格管制没有物价的上涨,则此时经济()。
A.不存在通货膨胀 B.存在抑制性的通货膨胀C.存在恶性的通货膨胀 D.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4、某一经济在3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8%,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0%,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3年期间价格水平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上下波动5、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影响是指()。
A.造成收入结构的变化 B.使收入普遍上升C.使债权人收入上升 D.使收入普遍下降6、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通货膨胀由过度需求引起 B.通货膨胀导致失业C.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D.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7、通货膨胀会()。
A.使国民收入上升 B.使国民收入下降C.与国民收入没有必然联系 D.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会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8、下面两种情况不会同时产生()。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B.结构性失业和结构型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9、假定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 1000亿美元,实际的国民收入为950亿美元,增加20亿美元的投资(MPC=0.8),经济将发生()A.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B.达到充分就业状况C.需求不足的失业 D.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10、假定上题中实际的国民收入为900亿美元,MPC=0.75,增加20亿美元的投资,经济又将发生()。
失业与通货膨胀习题带答案
![失业与通货膨胀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4356fb647d27284a73519e.png)
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名词解释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充分就业奥肯定理菲利浦斯曲线二、填空题1. 衡量一个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它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百分比。
2.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
3.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称为非自愿失业。
4. 周期性失业又称非自愿失业,它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5.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通货膨胀率。
6. 通货膨胀按其严重程度可分爬行的通货膨、加速的通货膨胀、超速的通货膨胀三类。
7.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根据其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工资推动型、利润推动型、进口型。
8. 凯恩斯认为,失业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这又归因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性偏好。
9. 临界点是指社会对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可接受的程度。
10.菲利浦斯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经济中出现了“滞胀”现象。
三、单项选择题1.周期性失业是( B )A.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B. 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C.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2. 在以下三种情况中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 B )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B.物价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3.凯恩斯所说的需求拉上的通胀发生的条件是( A )A.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总需求仍然在增加;B.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总需求并不增加;C.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总需求仍然在增加;4.需求拉上型通胀是指( B )A.货币供给发生变化,物价上涨;B.总需求、物价和就业同时增长;C.总需求超过在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5.成本推动型通胀是指( A )A.厂商把工资和产品的价格定在超出它们应有的价值水平上;B.由于过多的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价格上涨;C.由于超额的总需求引起的价格上涨;D.由于商品价格上涨而不是实际交易量的增加而引起的销售额的增加;6.根据凯恩斯的观点,通货膨胀是( B )A.流通中货币量过多的结果; B.实现充分就业后,物价水平的上升;C.未实现充分就业时,产出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同时上升;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20000亿元,实际国民收入是198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是0.8,在增加100亿元的投资后,将发生( D )A.需求不足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C.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D.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8.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上升会( A )A.使总需求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B.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上;C.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上;D.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和总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上而产量不变;9.如果导致通胀的原因是“货币过多而商品过少”,那么经济中存在的通胀是( B )A.结构性的; B.需求拉动型的;C. 成本推进型的; D.抑制性的;10.菲利蒲斯曲线描述的基本问题是( A )A.一般物价水平上涨时,失业率一般会下降;B.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一般是有利于降低通胀的;C. 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有可能会提高非周期性失业的水平D.达到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水平可能带来通胀;11.菲利蒲斯曲线主要和( A )A.成本推进通胀有关; B 需求拉动通胀有关;C.成本推进和需求拉动两种通胀都有关;D.成本推进和需求拉动两种通胀都无关;12.根据菲利蒲斯曲线,降低通胀率的办法是( C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 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13.长期菲利蒲斯曲线说明( A )A.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B.传统的菲利蒲斯曲线仍然有效;C.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D.曲线离原点越来越远;14.“滞胀”是指( C )A.产出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同时上涨;B.产出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同时下降;C. 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同时实际产出和就业下降;D.一般物价水平下降,同时实际产出和就业增加;四、判断题1.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十八章 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十八章 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0dfdb1a1c7aa00b52acbf4.png)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解答:一般来说,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问题更严重。
因为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的失业者都可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所以增强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增加就业信息,协助劳动者家庭搬家等都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
而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是劳动力市场失衡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2. 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解答:不能。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所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
3. 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解答:自然失业率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及引起自然失业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具体包括:(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
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这些人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2)政府政策的影响。
如失业救济制度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寻业的失业”;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用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
(3)技术进步因素。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必然要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较多失业;同时,技术进步使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而被淘汰。
十八章课后题答案
![十八章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27c3106c175f0e7cd137ae.png)
第十八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 P636 )1.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概念参看课本P607-608。
一般来说,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问题更严重。
因为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流动性不足或变换工作的困难而产生的失业。
这种失业通常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不被认为是严重的经济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就业信息,加强劳动力流动性管理等措施来减少摩擦性失业。
而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通常是长期性的,所造成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2.不能。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因为经济在任何时期中都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也就是说经济在任何情况下的失业率都不会为零。
通常认为,当一个经济社会的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时候,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所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
3.(1)自然失业率有三种定义:第一种是按照劳动力市场均衡下的定义,即当货币工资可以灵活变动时,由劳动供求自发力量充分发挥作用时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所具有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第二种是按照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下的定义,即当通货膨胀率为零时所具有的失业率,用公式表示就是π=-ε(u-uf)。
第三种定义是按照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下的定义,即当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所具有的失业率,或当经济的通货膨胀既不加速也不减速时所具有的失业率,用公式表示就是π-πe=-ε(u-uf)。
注意:如果有考试的时候出此概念,答其中的一个定义即可,但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按第一种定义来答,或按课本P542和P608的定义来答。
(2)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因素有很多,因为自然失业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构成,所以凡是影响这两种失业的因素都影响自然失业率。
宏观经济学(答案版)
![宏观经济学(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99ee24aaea998fcc220e4e.png)
想当初管理学死掉后对《市场营销》的担忧,班上又一个人都不认识,那种无助。
这些题目,本来只是想浏览哈,看看不懂的就了事。
打开电脑后想起下载那天有童鞋说要答案,又正好能力范围之内。
本着助人为乐的精神,填了一下,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童鞋。
另外,不接受批评与抱怨哈!1.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之间的关系。
1(1)失业与通货膨胀(2)失业与产量(3)总需求与总供给(4)通货膨胀与产量(5)就业与通货膨胀(6)2.随着人均资本增加,如果人均资本的增加并未导致人均产量的较小增加,则--------抵消了-------的影响。
2(1)收益递减规律,劳动力增长(2)收益递减规律,技术进步(3)劳动力增长,较低投资(4)技术进步,收益递减规律(5)技术进步,劳动力增长3.如果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分就业。
4(1)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
(2)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
(3)政府支出和税收的等量削减。
(4)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
(5)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
4.依据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应增加将:2(1)降低利率,从而减少投资和总需求。
(2)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和总需求。
(3)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和总需求。
(4)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和总需求。
(5)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和增加总需求。
5.以下哪种情况会引起沿着货币需求曲线向下的移动?1(1)利率上升。
(2)国民收入的增加。
(3)货币供应的减少。
(4)国民收入的减少。
(5)利率下降。
6.为了减少货币供给,中央银行会使用-------的方法。
5(1)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所要支付的利率。
(2)降低法定准备率。
(3)降低贴现率。
(4)购买国库券。
(5)以上都不是。
7.当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率时,商业银行发现其:4(1)持有的准备金太少,这可供其发放更多的贷款。
(2)持有的准备金太少,这要求其发放的贷款少些。
(3)需要更多的准备金,这意味着要停止发放贷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计算分析题
1、(1)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可知,当u-0.06=0,即失业率
为6%时,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即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6%。 (2)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得 π -π -1=-0.5(u-0.06)(1) 使通货膨胀率减少2.5个百分点,即在式(1)中,令π -π -1= -2.5%=-0.025,则式(1)变为 -0.025=-0.5(u-0.06) u-0.06=5% u=11% 所以,为使通货膨胀率减少2.5%,会产生11%的失业,有5%的周 期性失业。
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获利。发行公债的国家,获利丰厚。
五、论述题 1、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⑴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当面成本的提高所引 起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工资提高以及利润提高造成 的; ⑵工资推动:不完全竞争劳动市场造成工资过高所导致的一 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会的存在导致工 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 ⑶利润推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垄断企业与寡头谋取过高市 场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上涨 ⑷作图,进行简单描述,重点是保证总需求曲线不改变的前 提下,供给曲线的改变将会怎样导致价格上升。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作图,重点描述需求方面变动引起的总产出的变化,说明在 达到潜在总产出前后的变化情况。
6、通货膨胀的分配效应 ⑴通胀不利于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如领取
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显著。此外,依靠工 资生活的长期被雇佣者,工资变化缓慢。
通胀不利于储蓄者。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值下降。
有闲置现金的人损失最大。
⑵会引发多种成本的上升,例如菜单成本,还会引 发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扭曲税收,导致财富的再分 配。依靠变动收入的人,从中收益。 (3)通胀在债券和债务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牺牲
5.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 资增长率(后经修正改为通货膨胀率)的坐标系中,画出 的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该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增长率 与失业率成反向关系。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 膨胀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垂直的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 膨胀率不存在替代关系,此时社会的失业率处在自然失业 率的水平上 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指出:企业和工人关注的不 是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当劳资双方谈判新工资协议时, 他们都会对新协议期的通货膨胀进行预期,并根据预期的 通货膨胀相应的调整名义工资水平。因此,人们预期通货 膨胀率越高,名义工资增加越快。根据此理论,菲利普斯 曲线修正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胀率 自然失业率: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即经济的通胀 既不加速也不减速时的失业率。
3
LPC
b
d
e
2
1
o
c a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工人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预期,直到预期
通胀率=实际通胀率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一条垂直与自然失业率的直线 表明:长期中不存在失业与通胀之间的替代关系
4.结构性通货膨胀: ⑴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引起的通货膨胀:
⑵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从生产提高角度的角度, 一些部门快,一些部门慢;从经济发展的过 程,一些部门迅速发展,一些部门日趋衰退; 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看,一些联系紧密一些 几乎没有联系; ⑶现行的经济结构使得生产要素不易从低生产率 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从渐趋衰落的部门转 移到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从非开放部门转 移到开放部门;但是在工资及价格上要求 “公平”,这将使得全社会工资上涨速度超 过生产率增长速度,结果会导致一般及格水 平的上涨。
措施:为了应对2011年初的通胀压力,政府采取了稳
健(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减少投资项目 的批准,减少公共投资。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物价 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和基准利 率,控制社会融资规模总量。 效果:国家调控物价的一系列措施见到了成效 ,在中 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的大背景下,物价难以逆势而上 。物价与经济增长往往是一对矛盾。物价涨幅下来了 固然令人欣慰,但经济增速的持续回落,值得警惕。
S O NE
D
S N O N1 N2
D N
N
N
刚性的工资机制导致非自愿失业
1、失业的原因: 过多的劳动力追逐过少的工作岗位,采用微观经 济学供求分析框架: 劳动市场出清时:劳动供求曲线的均衡点在E, 厂商愿意雇用的接受工资水平W*的工人数量 NE,此时,另有数量为N*-NE的工人,虽然 愿意工作,但要求的工资较高,是自愿失业。 劳动市场非出清时:一次经济波动使得劳动工资 过高W*,寻找这个高工资的劳动力是N2但是 企业愿意雇用的只有N1。出现劳动过剩N2- N1,为非自愿失业。
(3)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为-0.5,且是一条经过点(u= 0.06,π=π-1)的直线
在长期,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相应地, 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故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位于自 然失业率的垂直线。
五、简答题
1、
W D S W D 非自愿失业 W’‘ W‘ 就业 E 自愿失业 W‘ E 就业 自愿失业 S
3、
从图中可见,从2011年到2012年CPI处在较高的水平, 发生通胀。 为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四万亿的救市政策,减税,并多次 下调存款准别进率和存款基准利率。 这些会产生通胀,于是导致CPI回升,并且在危机后, 消费者的信心和投资者的信心也有所回升,股市也见好转, 这些都会促使CPI回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 币政策对经济的恢复十分有效,但是,这也会加剧通胀。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一、名词解释
1.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
期、局部性失业。 1)过渡性+源于劳动力供给方
2.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求不匹配造成的失业
1)特点:失业+职位空缺 2)原因:失业者没有合适技能+居住点不当+等等
3.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
成的失业。 原因:整个经济支出和产出下降
4.自然失业: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 即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5.通货膨胀:一般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普 遍的上升过程。
二、选择题
1-5
B 6-10 C 11-15 D 16-17 C
AS P P4 AD3 AD4
AD2 P3 P2 P1
O Y1 Y2 Y3
Y
2、
简单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
PC
当失业率超过自然 失业率时,价格水 平就下降。
0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相互替 代的关系;若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 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
8.D,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一般认为此时产出不会增 加,名义货币增长率的上升(可以看作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将会使得总需求曲线右上移,总供给曲线左移,第10题实行 的是紧缩性货币政策,总需求会下降。 9.A,尤其注意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对比,经常考 10.A 11.D 12.B 13.C 14.A 15.A 13、14、15关于菲利普斯曲线。三种类型(普通的、附加预 期的、长期的)的图形要会画,一目了然 16.c 17.C
D B A A B D A A B C A A C
1.B,货币数量论解析通货膨胀:m^=p^+y^-v^,反映 的是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断价格变化 2.D,可以考虑总供给曲线垂直的情形,作图可以得 知总需求上升价格会随之上升,税收减少会使得总 需求曲线上移 3.B,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需求是因素 4.A,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供给是因素 5.A,投资增加通过乘数论将会使得收入增加,从而 使得总需求曲线上移 6.C,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商品价格上升使得总供给 曲线上移 7.B,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温和的需求拉动通货膨 胀对产出会有促进作用,成本拉动需求曲线会使得 产出下降,超级通货膨胀将会引起经济崩溃
c
b
工人存在通货 膨胀预期时
3
2
1
o
a
'
附加预期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认为: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影响工资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胀率保持不变,通
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方程为:
e
表明:当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时,实际通胀率=预期通
P
AS
P3 P2 P1
E3 AS3 AS2 AS1 E2 E1
AD 0 y3 y2 y1 y*
Y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图
示: AD右移→价格↑、产 量↑,伴随实际国民收 入增加的价格水平上升 叫做半通胀,也称瓶颈 式通货膨胀。 从AD2到AD3,国民收入 和价格同时上升。 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阶 段时,所有资源都已得 到充分利用,AD曲线右 移只会造成价格水平上 升。形成完全通货膨胀。 从AD3到AD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
说明:2、3.摩擦性失业是难以避免的任何时候都存在的过渡性失
业 1、4、5、6关于失业的各种类型,要注意区分,比较重要 7、9充分就业的理解。充分就业不意味着没有失业 8.通货膨胀的起因不止有货币因素,并且注意存在通货螺旋的情 况 10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注意计算方法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可能不 一样(通货的幅度) 11、12、13关于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通货膨胀影响的是实际 收入,依靠名义收入的将会受损)以及产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