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东帝汶的民族文化

合集下载

东帝汶历史文化简介

东帝汶历史文化简介

东帝汶历史文化简介东帝汶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小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6世纪初。

在历史上,东帝汶曾经是葡萄牙和荷兰的殖民地,直到1975年爆发内战后宣布独立。

本文将对东帝汶的历史文化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早期历史东帝汶的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6世纪初,当时葡萄牙人占据了东方航线的主导,在东方航道的通衢之地建立商栈与武装要塞,通过据点式占领来获得巨额商业利润。

公元16世纪初,葡萄牙第一次在东帝汶发现了“帝汶岛”,这座处在香料群岛南端的大岛屿此时开始进入了西方人的视线。

然而,当时的葡萄牙人由于实力有限,只能驻扎在印度西海岸、中国澳门、非洲西海岸、马六甲海峡等咽喉要地,并没有完成对帝汶岛的实际控制。

二、殖民时期在荷兰人的步步紧逼之下,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大片黄金岛屿纷纷易手,葡萄牙人的势力全面溃散。

到17世纪末,荷兰人以爪哇岛为中心,基本上征服了整个群岛地区。

南边的帝汶岛自然也不能幸免,荷兰人从西方步步推进,占据了整个岛屿的西半部分。

三、独立战争与建国随着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和剥削,东帝汶人民开始进行了反抗斗争。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东帝汶出现了多个抵抗组织,如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等。

这些组织的目标是争取东帝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

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和动荡后,东帝汶终于在1975年爆发内战后宣布独立。

然而,独立后的东帝汶并没有实现和平与稳定,而是陷入了内战和政治动荡的漩涡中。

四、内战与政治动荡自1975年以来,东帝汶一直处于内战和政治动荡的状态中。

主要的冲突方是抵抗组织成立的武装力量和印尼军队。

在战争期间,数万人死亡或失踪,大量平民被迫流离失所。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9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1264号决议,决定派维和部队前往东帝汶。

在联合国的干预下,东帝汶结束了内战,并开始了政治过渡进程。

五、政治过渡与建国在联合国的帮助下,东帝汶开始进行政治过渡和建国进程。

2002年4月,东帝汶举行了首次总统和议会选举,成立了新的政府。

东帝汶

东帝汶

• 四、资源状况、经济发展
东帝汶主要矿藏有金、锰、铬、锡、铜等, 帝汶海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帝汶海 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东帝汶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大部分物资都 要靠外国援助。农业还大量采用刀耕火种方式, 导致森林砍伐和水土流失,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东帝汶近海的石油天然气开发极大的补充了政府 的收入,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澳大利亚。
五、首都、行政区划
东帝汶首都帝力(Dili),面积达48.3平方公里,位 于帝汶岛东北海岸,是一深水港,人口23.4万(2010年 东帝汶国家统计局数字)。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据估计,东帝汶80%以上的经济活动在此进行。 东帝汶有13个省(地区),地区以下有65个县,443 个乡,2236个村。
• 葡萄牙在16世纪早期开始与帝汶岛进行贸易,并进而实行殖民统 治,直到20世纪中叶。1859年因为与荷兰发生冲突而签订了一 个条约,葡萄牙割让了岛屿西边的一部分(西帝汶)。二战期间, 日本在1942-1945年占领了葡属帝汶,但日本战败后葡萄牙又 恢复了统治。 • 葡萄牙政府于1974年开始实行非殖民化政策,放弃海外殖民地, 导致世界各葡属殖民地纷纷脱离葡国统治而独立。东帝汶于1975 年11月28日从葡萄牙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但在9天之 后马上就被印尼入侵并占领,1976年7月成为印尼的一个省—— 东帝汶省(Timor Timur)。接下来的20年里,不断发生抗争运 动,并造成了10-25万人的死亡。 • 1999年8月30日,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了全民公投,绝大多数的 东帝汶人投票同意从印尼独立。在公投到1999年9月下旬多国维 和部队进驻期间,由印尼军方组建和支持的反对独立的东帝汶民 兵展开了大规模的焦土运动进行报复。民兵杀害了大约1,400名 东帝汶人,并强行驱离了30万人到西帝汶成为难民。国家大部分 的基础设施(包括住宅、灌溉系统、供水系统、学校、电网等) 几乎100%被摧毁。1999年9月20日,以澳大利亚为首的国际部 队进入以后,才结束了这些暴力行动。 • 经联合国托管约两年半后,于2002年5月20日零时正式恢复独立, 国名为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成为国际公认的一个独立国家。

13东帝汶

13东帝汶

东帝汶概况



国名: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独立日:11月28日(纪念1975年 11月28日东帝汶单方面宣布独 立)。 独立公投日:8月30日(纪念 1999年8月30日在联合国主持下 就东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投)。 恢复独立日(建国日):5月20日 (纪念2002年5月20日联合国向 东帝汶移交政权,东帝汶正式独 立建国)。
三、东帝汶的饮食文化

东帝汶的食物和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地区大致
相似,主要食用鸡肉、鱼肉、羊肉,当然也少
不了辣椒和咖喱。当地的水也不干净,需要烧
开才可以饮用。东帝汶最有名的是有机咖啡,
咖啡几乎不喷农药而且全部采用天然有机肥种
植。
三、东帝汶的饮食文化

东帝汶商业落后,无大型商业设施,仅有小型
超市,能买到基本生活用品和食品,但物价昂


自然地理:国土面积14874平方公里。位于努沙登加拉 群岛最东端的岛国,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 库西地区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和东端的雅库岛。西部与 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 人口:115万(2010年)。其中东帝汶土著人(巴布亚族 与马来族或波利尼西亚族的混血人种)占78%,印尼人 占20%,亦有2%华人。
首都帝力灯塔
七、东帝汶的建筑文化
东帝汶的建筑文化受印尼、葡萄牙等国建筑 风格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本国的建筑风格, 东西方建筑在东帝汶都可见到,又结合了当 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带有浓厚的岛国特色。
东帝汶政府大楼
东帝汶建筑
东帝汶建筑


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许多道路只能在旱季通车。 帝力港为深水港。帝力国际机场于2000年初修复并投 入使用。
“在东帝汶,足球就是宗教。”足协主席卡尔布阿迪表 示。这个人口刚过百万、国土面积小于昆明辖区的国 家,却拥有200家足球俱乐部。不过东帝汶国家足球队 成立至今仍未在国际赛事上取得首场胜仗,世界排名 一直没有超过195,是世界上实力最弱的国家队之一。

东帝汶国家简介

东帝汶国家简介

东帝汶国家简介1. 概述东帝汶位于东南亚地区,是一个位于印度尼西亚以东的岛屿国家。

东帝汶的全称是“东帝汶民主共和国”,首都为帝力。

该国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和东帝汶特有的民族语言。

2. 历史东帝汶国土历史上一直有着激烈的争夺。

在殖民时期,东帝汶曾被葡萄牙占领,后来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帝汶独立,成为葡萄牙的一个海外省份。

然而,随着葡萄牙独裁政权的崩溃,东帝汶于1975年底宣布独立,但随即遭到印度尼西亚的入侵占领。

在印度尼西亚的统治下,东帝汶经历了大规模的屠杀和迫害。

1999年,东帝汶举行了公投,选择了独立,随后成为一个有限立宪制度的自治区。

2002年获得正式的独立地位,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3. 政治东帝汶是一个民主共和国,政治体制为议会制。

国家元首为总统,由公民选举产生,任期为五年。

行政权由总理负责,总理由议会选举产生。

东帝汶的立法机构为国民议会,议会由代表全国各地选举产生。

东帝汶政府采取多党制,主要政党有东帝汶独立党、东方重建党和民主党等。

东帝汶的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和石油资源。

农业方面,咖啡、稻米、棉花和玉米是主要的农作物。

石油是东帝汶的主要出口产品,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对国家经济贡献巨大。

然而,由于全球油价波动和资源有限,东帝汶经济存在着不稳定的风险。

此外,旅游业也是东帝汶的潜在经济增长点。

该国拥有美丽的海滩、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文化遗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5. 文化东帝汶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

由于历史上不同的殖民统治和文化交流,东帝汶的文化影响来自于葡萄牙、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东南亚国家。

该国的传统文化包括音乐、舞蹈、手工艺品和宗教仪式。

其中,依马乌斯是东帝汶最著名的传统舞蹈之一,以其优雅和独特的动作而闻名。

东帝汶的主要宗教是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但传统宗教和信仰仍在一些地方保留和实践。

6. 旅游东帝汶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

这里有壮丽的山脉、原始森林和美丽的海滩。

东帝汶的文化传统

东帝汶的文化传统

东帝汶的文化传统
东帝汶是一个充满着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这些传统在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语言、宗教、食物到艺术和节日,东帝汶的文化传统无处不在,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首先,东帝汶的语言多样丰富,有着丰富的语言资源。

东帝汶有15种官方语言,其中最常用的是葡萄牙语和东帝汶土著语言。

这些语言反映了东帝汶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传统,也是当地人民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东帝汶的宗教传统也是多元的。

大部分东帝汶人信奉天主教,而一小部
分人则信奉伊斯兰教和原始宗教。

这种宗教多元化反映了东帝汶人对宗教自由和包容性的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不同宗教传统的尊重和理解。

东帝汶的食物也是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地人民以米饭、玉米、甘薯、椰子和海鲜为主要食材,制作出丰富多样的美食。

他们注重食物的新鲜和调味,传统的烹饪方法和食材选择使得东帝汶的美食充满了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的痕迹。

此外,东帝汶的艺术和节日也是其文化传统的重要表现形式。

当地人民善于制
作手工艺品,如木雕、织物和陶器,这些艺术作品反映了东帝汶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此外,东帝汶的节日如独立日、复活节和圣诞节等也是当地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通过庆祝这些节日来弘扬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

总的来说,东帝汶的文化传统是丰富多彩的,它反映了东帝汶人民对于自然、
宗教和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这些传统不仅是东帝汶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身份认同和文化自豪感的重要来源。

希望东帝汶的文化传统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为这个国家的未来注入更多的活力和魅力。

东帝汶奇葩冷知识

东帝汶奇葩冷知识

东帝汶奇葩冷知识东帝汶简介东帝汶,全称为“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国家。

它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东部,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

东帝汶的首都是帝力,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

奇葩的国名由来东帝汶的国名“Timor-Leste”在葡萄牙语中意为“东方之日”。

这个国名的由来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传说中的国名起源根据传说,东帝汶的国名起源于16世纪初期。

当时,葡萄牙航海家们第一次到达这片土地,发现这里的日出非常美丽。

于是,他们将这片土地称为“Timor-Leste”,以纪念这里美丽的日出。

官方国名的变迁在东帝汶独立之前,它曾经是葡萄牙的一个殖民地。

1961年,东帝汶发起了一场反抗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战争。

1975年,东帝汶宣布独立,取名为“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地理奇葩之“飞地”东帝汶的地理特点也有一些奇葩之处。

飞地的存在东帝汶的领土中有一块飞地,位于印度尼西亚的西部。

这个飞地面积约为226平方公里,被印度尼西亚的领土所包围。

这在世界上并不常见,使东帝汶成为拥有飞地的国家之一。

飞地的历史这个飞地的存在可以追溯到殖民时期。

当时,葡萄牙殖民者在东帝汶的领土上设立了一个边境,将飞地划归东帝汶。

虽然在东帝汶独立后,这个飞地与东帝汶其他领土被印度尼西亚所包围,但它仍然作为东帝汶的一部分存在至今。

文化奇葩之多语言东帝汶的文化也有一些奇葩之处。

语言的多样性东帝汶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

据统计,东帝汶境内共有15种不同的语言。

其中,葡萄牙语是官方语言,但东帝汶人民更常使用的是东帝汶土语。

土语的奇特之处东帝汶土语是东帝汶人民使用的一种语言,它有着独特的语法和发音规则。

比如,在土语中,名词的复数形式是通过在单数形式前加上“nian”来表示的。

此外,土语还有一些特殊的发音,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奇特。

经济奇葩之石油依赖东帝汶的经济也有一些奇葩之处。

石油资源的依赖东帝汶是一个石油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

东帝汶文化传统

东帝汶文化传统

东帝汶文化传统东帝汶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这些传统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东帝汶的文化传统包括宗教、语言、音乐、舞蹈、服饰和美食等多个方面,这些传统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反映了东帝汶人民的历史和生活方式。

在东帝汶,宗教在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部分东帝汶人信奉天主教,而在一些地区也有穆斯林和印度教徒。

宗教活动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节日和庆典中举行宗教仪式,人们会穿上传统服饰,唱歌跳舞,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语言是东帝汶文化传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东帝汶有超过20种不同的语言,每一种语言都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尽管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和东帝汶语,但在不同的地区和部落中,人们仍然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和传承传统。

音乐和舞蹈也是东帝汶文化传统中的亮点。

东帝汶的音乐和舞蹈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人们在节日和庆典中会唱歌跳舞,表达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神灵的敬意。

同时,音乐和舞蹈也是东帝汶人民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他们通过音乐和舞蹈向后代传递着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此外,东帝汶的服饰和美食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传统服饰以色彩鲜艳、图案丰富为特点,人们在节日和庆典中会穿上传统服饰,展示自己的文化和身份。

而东帝汶的美食则以海鲜和米饭为主,口味清淡,新鲜健康,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东帝汶的文化传统丰富多彩,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些传统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同时也为东帝汶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东渧文国家简介

东渧文国家简介

东渧文国家简介东渧文是位于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其领土包括数个岛屿和群岛,总面积为约13,880平方公里。

东渧文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国家,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使得东渧文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美景,同时也受到了许多外来文化及考古学遗产的影响。

东渧文被誉为是“绿色宝岛”,其自然环境得到了广泛的保护与开发,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东渧文的山水宜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其自然景观包括高山、峡谷、瀑布、海岸线、珊瑚礁等多种类型。

著名的奇美湖和太鲁阁峡谷是东渧文的代表性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欣赏风景。

东渧文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最著名的是其传统艺术——万花筒。

万花筒是一种由数百种色彩之间妙趣横生的小玩具,相传是由东渧文的传统民族制造出来的。

除此之外,东渧文还有许多传统文化,如戏曲、武术、民俗等,这些丰富的文化传输成为了东渧文的骄傲。

东渧文经济发达,是亚洲地区的九个小龙之一。

其经济以出口为主导,包括电子产品、纺织品、化学工业、机械和能源产品等。

东渧文的医疗和教育系统都十分发达,人均寿命和薪资水平在亚洲排名前列。

东渧文政治稳定,善于变通并追求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角色。

东渧文拥有一个多党制的政治系统,国会议员通过普选产生。

东渧文拥有一个富有活力的民主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都以公共利益为中心,社会稳定和国内安全情况良好,使东渧文成为一个安全和友好的旅游、商务和交流目的地。

总的来说,东渧文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和经济实力的国家。

从较高的生活水平,到说得上的民主和自由、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状况,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观,无一不证明东渧文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十分重要,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度。

第十三讲东帝汶的民族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第十三讲东帝汶的民族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第十三讲东帝汶 的民族文化每一 个民族都有自己
独特的文化
东帝汶概况
国名: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独立日:11月28日(纪念1975年
11月28日东帝汶单方面宣布独 立)。 独立公投日:8月30日(纪念 1999年8月30日在联合国主持下 就东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投)。 恢复独立日(建国日):5月20日 (纪念2002年5月20日联合国向 东帝汶移交政权,东帝汶正式独 立建国)。
• 国旗:长方形,长宽之比2:1。 旗面为红色,左侧有一个黑色 的等边三角形和一个黄色的等 腰三角形重叠图案,黑色的等 边三角形上有一颗白色五角星。 五角星象征光明和引导。
• 国徽:国徽中心图案源自东帝 汶独立革命阵线旗帜,象征为 取得独立而进行的不懈斗争。 顶部是国名“东帝汶民主共和 国”,两颗白星之间的字母是 “东帝汶人民防卫”的缩写; 底部饰带上为葡萄牙文:“荣 誉、祖国、人民”。
三、东帝汶的饮食文化
东帝汶的食物和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地区大致 相似,主要食用鸡肉、鱼肉、羊肉,当然也少 不了辣椒和咖啡几乎不喷农药而且全部采用天然有机肥种 植。
三、东帝汶的饮食文化
东帝汶商业落后,无大型商业设施,仅有小型 超市,能买到基本生活用品和食品,但物价昂 贵。当地无屠宰场,亦无卫生检疫,因此无新 鲜肉类食品出售,只有从澳大利亚和印尼等运 来的冷冻肉类。
政治:文莱是一个“主权、民主和独立的马来 穆斯林君主国”。苏丹为国家元首,拥有最高 行政权力和颁布法律的权力,同时也是宗教领 袖。
经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东帝汶列为亚洲最贫困国家和全 球20个最落后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总 人口的90%。主要农产品有玉米、稻谷、薯类等,粮食不能 自给;经济作物有咖啡、橡胶、椰子等,主要供出口。咖啡、 橡胶、紫檀木有“帝汶三宝”之称 。

东帝汶国情简介档案

东帝汶国情简介档案
提問者:國貿一蕭進福、企管一林玉清、哲學二莊雅棉、 公行二楊壹鈞、社會二雲歡
4. 東帝汶how獨立,why獨立?
中三甲吳倩慧
圖 01 東 帝 汶 地
Map
帝汶島(Timor Island)位於帝汶海(Timor Sea)與班達海(Banda Sea) 之間,為南太平洋群島小他列島(Lesser Sundas Nusa Tenggara)最東端, 北面與印尼群島相對,南面格海與澳洲相望,離澳洲北部海岸距離約三 百六十里。帝汶島總面積三萬兩千三百平方公里,約與台灣面積相同。 所謂東帝汶(East Island)為一個政治疆域名詞,是指帝汶島的東半部, 西部北海岸的一塊飛地歐庫西(Oecussi)以及包括附近的亞道羅島 (Atauro Island)所組成,西邊與印尼的Nusa Tenggara省(即西帝汶)相 鄰。
01.東帝汶地圖 02.東帝汶國旗 03.東帝汶國歌 04.東帝汶小檔案 05.東帝汶簡史 06.東帝汶語言 07.東帝汶文字 08.東帝汶宗教 09.東帝汶身份證 10.東帝汶民族 11.東帝汶文學作品
12.東帝汶錢幣 13.東帝汶參考文獻
14.東帝汶問題與討論
東帝汶知多少?
How do you know about East Timor?
認識東帝汶
East Tiபைடு நூலகம்or
課程名稱:通識‧東南亞民族與現況
授課老師:民族系‧王雅萍 老師
Course: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Southeast Asia
Instructor:Ong Nga Ping
東帝汶
Repú blica Democratica de Timor-Leste 綱要 Overview

东南亚国家之东帝汶的简短介绍

东南亚国家之东帝汶的简短介绍

东南亚国家之东帝汶的简短介绍
简介
东帝汶全称: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是位于努沙登加拉群岛东端的岛国,西与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

东帝汶大部分物资靠外国援助,农业采用刀耕火种方式,近海的石油天然气开发补充了政府的收入,其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澳大利亚。

名称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简称东帝汶
所属洲亚洲
首都帝力
主要城市维克克县、包考县、劳滕县
国庆日 5月20日
国歌《祖国,祖国,东帝汶,我们的国家》
官方语言德顿语、葡萄牙语
货币印尼盾
时区 UTC+9
国家领袖总统塔乌尔·马坦·鲁阿克,总理夏纳纳·古斯芒
人口数量 125万
人口密度 79.2人/平方千米
主要民族东帝汶土著人、印尼人、华人
主要宗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兰教
国土面积 14874平方公里
GDP总计 14.42亿美元(2015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 1158美元(2015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 +670
国际域名缩写 .tl
道路通行靠左驾驶
失业率 70%
日均生活费 55美分
历史沿革
东帝汶曾经被葡萄牙殖民统治。

1975年,被印度尼西亚吞并。

1999年8月,脱离印尼独立,
2002年5月20日,正式独立。

位置
国旗
国徽
区划。

东帝汶传统元素的现代应用案例

东帝汶传统元素的现代应用案例

东帝汶传统元素的现代应用案例东帝汶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拥有多样化而独特的传统元素。

这些传统元素在当代社会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并且在各个领域得到了现代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从艺术、建筑、音乐、时尚和美食等多个方面,来分别介绍东帝汶传统元素的现代应用案例。

从艺术方面来看,东帝汶传统元素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当代艺术创作中。

许多当代艺术家将东帝汶传统绘画、雕塑、刺绣等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语言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东帝汶传统文化魅力,还对当代社会和价值观念进行了探讨。

这些作品也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得到了认可和欣赏。

从建筑方面来说,东帝汶传统建筑风格被运用在现代建筑中。

许多当代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采用了东帝汶传统建筑的风格和元素,如斗拱、木雕、瓦片等,使得建筑结构更加具有东帝汶传统文化的特色。

这样的现代建筑不仅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更融入了现代人们生活的需求和审美观念。

东帝汶传统音乐元素也被成功地融入到现代音乐创作当中。

许多当代音乐人在创作音乐时,吸取了东帝汶传统音乐的节奏、乐器和旋律元素,创作出具有独特东帝汶风格的现代音乐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东帝汶音乐文化,也得到了本国和国际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在时尚领域中,东帝汶传统服饰元素也被现代设计师们重新演绎和运用。

许多时装设计师将传统的东帝汶服饰元素融入到现代时装设计中,设计出独具东帝汶风格的时装系列,给人们带来了时尚和新潮的感觉。

这样的时尚作品不仅展现了东帝汶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促进了东帝汶当代时尚产业的发展。

在美食方面,东帝汶传统食物元素也得到了现代美食业的应用和创新。

许多厨师将传统的东帝汶美食元素融入到现代餐饮业中,创造出结合传统和现代口味的美食菜品,满足了人们对美食品味多样性的需求,也推动了东帝汶美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东帝汶传统元素在当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并且在艺术、建筑、音乐、时尚和美食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独特的现代魅力。

初中地理认识世界各国特色文化

初中地理认识世界各国特色文化

初中地理认识世界各国特色文化当我们翻开初中地理的课本,就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各国独特的文化如同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些特色文化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视野,更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魅力。

先来说说我们熟悉的亚洲国家。

日本,这个充满独特魅力的国度,其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

茶道,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艺术。

在宁静的茶室中,主人精心准备茶具和茶叶,以优雅的动作和专注的态度为客人泡茶。

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对生活的敬重和对美的追求。

日本的动漫文化也是全球闻名。

从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到精美的画面绘制,日本动漫吸引了无数青少年的目光。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还传递了日本社会的价值观和情感。

再把目光转向印度。

印度的舞蹈文化令人陶醉。

印度舞蹈以其优美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和华丽的服饰而著称。

舞者通过身体的摆动和手势的变化,讲述着古老的神话和故事,展现出印度文化的神秘与浪漫。

还有印度的宗教文化,印度教、佛教等宗教在这里源远流长。

众多的宗教建筑,如寺庙和佛塔,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艺术的杰作。

接下来是欧洲。

法国,这个浪漫的国度,其时尚文化引领着世界潮流。

巴黎的时装周吸引着全球顶尖的设计师和模特,展示着最新的时尚趋势。

从高级定制服装到日常的时尚搭配,法国的时尚理念影响着人们的穿着和审美。

法国的美食文化同样不可小觑。

精致的法式甜点、香浓的法式浓汤、美味的法式牛排,每一道菜肴都讲究食材的选择和烹饪的技巧,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法国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而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而闻名。

大本钟、伦敦塔桥等标志性建筑见证了英国的发展历程。

英国的绅士文化也是其独特的一面,人们注重礼仪和风度,体现出一种优雅和教养。

再看看美洲国家。

美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大熔炉,其文化融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元素。

好莱坞的电影产业无疑是美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东帝汶冷知识

东帝汶冷知识

东帝汶冷知识东帝汶,全名为“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岛国,位于印度尼西亚西部,澳大利亚北部。

虽然东帝汶是一个相对冷门的国家,但是它有着许多有趣的冷知识。

东帝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的亚洲国家。

这是因为在16世纪末,葡萄牙人开始在该地区建立殖民地,并将其纳入葡萄牙帝国。

虽然东帝汶在1975年宣布独立后受到印度尼西亚的入侵,但在2002年重新获得独立,保留了葡萄牙语作为官方语言。

东帝汶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

它于2002年5月20日正式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然而,尽管很年轻,东帝汶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这个国家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传统舞蹈、音乐和手工艺品,这些都是他们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

东帝汶还以其美丽而多样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这个国家拥有壮丽的海滩、原始的雨林、壮观的山脉和瀑布。

此外,东帝汶还是潜水者的天堂,拥有世界级的潜水点。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丰富的海洋生物,包括五颜六色的珊瑚礁、海龟、鲨鱼等。

东帝汶的食物也是其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历史上的葡萄牙殖民统治,东帝汶的食物受到葡萄牙和东南亚的影响。

当地菜肴以大米、鱼、猪肉和蔬菜为基础,口味鲜美。

其中一道传统菜肴是“巴伊奇”,它是一种用椰浆和香料烹制的海鲜或肉类炖菜,非常受当地人喜爱。

东帝汶还有着丰富的文化节日。

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独立节”,它于11月28日庆祝,纪念东帝汶于1975年宣布独立的日子。

人们会举行盛大的游行、音乐表演和文化活动,庆祝国家的独立。

尽管东帝汶是一个小国家,但它在国际舞台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东帝汶是联合国会员国之一,并积极参与国际和平维护事务。

此外,东帝汶还是东盟、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集团等国际组织的观察员。

东帝汶虽然冷门,但是它却有许多有趣的冷知识。

从语言到文化、自然景观到美食,东帝汶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作为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国家,东帝汶正在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向世界展示其潜力和魅力。

东帝汶民俗禁忌

东帝汶民俗禁忌

东帝汶民俗禁忌(ZT)
东帝汶是世界上最贫困国家之一,物价昂贵,生活及工作条件差。

东帝汶属热带气候,一年分雨季和旱季两季,常年气混在30-35摄氏度左右,天气炎热,蚊虫较多,为登革热、疟疾、乙型脑炎、肺结核和霍乱多发地区。

禁忌
民族有尚武习俗,聚众斗殴时有发生。

在东中国公民身处异乡,势单力孤,遇事应保持冷静、克制,尽量避免与当地人正面冲突,成为群体性暴力事件袭击的对象,危及自身安全。

遇有婚丧或教会活动的车队,须停靠避让,亦不得超车;
民俗
妇女们到别人家串门常会带上小礼物送给女主人,会受到更热情的款待。

这种东西属于女人的专利,男人只有初次到岳父家求亲时大家围坐一起吃一次,这是传统风俗。

不过职业女性们很少用这种方式化妆,他们也喜欢涂口红,化眼影,擦些化妆品。

东帝汶人属于棕色人种,但他们说喜欢皮肤白一些,不喜欢黑色。

风俗
东帝汶许多地区的男人们过得很悠然自在,砍柴、担水、种地、侍奉孩子都由妇女们承担,男人们干的活只是腰间挎着个大砍刀,上树摘些椰子拿回家,有些渔民家庭男人还负责出海打鱼。

女人已经习惯了承担起一切。

有位澳大利亚女语言学家在这里研究当地的语言文化,她在刻意融入当地人之中,同当地人吃住在一起,说当地语,同当地人一起干活。

国家的诞生--东帝汶(亚洲)

国家的诞生--东帝汶(亚洲)

国家的诞生--东帝汶(亚洲)在东南亚错乱的岛屿中,可以找到一个名叫东帝汶(全称东帝汶民主共和国)的弹丸小国。

它位于印尼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帝汶岛,不过国土只有整个岛的东部和西北角。

东帝汶是亚洲最年轻的国家,于2005年5月20日建国(我国第一个与其建国),首都帝力。

国土面积1.49万平方公里,在亚洲52个国家中排名41位,是不折不扣的弹丸小国。

人口总数约127万。

帝汶岛的历史,可谓坎坷至极。

东南亚群岛历史上分布许多个国家,帝汶岛先后由室利佛逝王国(苏门答腊周边)和麻喏巴歇王国(爪哇为中心)统治。

随着大航海时代来临,西方列强开始在全世界占地盘,葡萄牙人最先入侵帝汶岛,不过正如在南美洲的争夺一样,老对手荷兰也掺和进来,1613年,荷兰也侵入帝汶岛。

1618年,荷兰人在帝汶岛西部建立基地,而葡萄牙则占据东部,这是帝汶岛分裂的开端。

此后两百多年,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围绕帝汶岛展开你来我往的争夺。

期间,英国还曾经短暂占据帝汶岛,当然无论谁占领,帝汶岛土著帝汶人都是被奴役的命运。

1859年,荷兰和葡萄牙达成协议,划定势力范围,这一划界也就是东、西帝汶今天的界线了。

荷兰占西部,葡萄牙占东部,正式完成对帝汶岛的瓜分。

而荷兰不光占了西帝汶,还占了今天印尼境内的所有17000多个岛屿。

二战时,帝汶岛落入日军手中,此后又由澳大利亚管理。

二战后,荷兰在东南亚的殖民地闹起了独立运动,这些殖民地,其实分属不同民族,按道理,他们没有成为一个国家的基础,不过由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荷兰,使这些地区团结一致,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印尼。

当然,正是由于混乱的民族组成,印尼国内由此产生很多问题。

作为印尼的殖民地,西帝汶自然成为独立的印尼的一部分。

而东帝汶,则重新由葡萄牙接管。

到70年代,东帝汶由于内部的政治分歧,分成三派,一派亲葡,一派亲印尼,还有一派主张独立,并由此引发内战,印尼则以此为由头,于1975年出兵占领东帝汶,并宣布东帝汶成为印尼的一个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讲东帝汶的民族文化东帝汶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岛国。

东帝汶面积14874平方公里,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和东端的雅库岛。

西部与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

海岸线长735公里。

境内多山,森林茂密,沿海有平原和谷地。

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3/4。

最高峰塔塔迈劳山的拉玛劳峰海拔2495米。

平原、谷地属热带草原气侯,其它地区为热带雨林气侯。

东帝汶概况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德顿语:TimorLorosae,葡萄牙语及英语:Timor-Leste)是位于东南亚地区帝汶岛东端的国家,1999年8月底通过公投决定从印尼独立,2002年5月20日零时独立,成为世界第193个已获承认的独立国家。

东帝汶政府采用“Timor-Leste”同时作为其葡萄牙语和英语的国名。

leste是葡语“东”的意思;而Timor本来是印尼语timur,也是“东”的意思。

而在印尼统治时期的东帝汶,采用“TimorTimur”作为地名,并简称东帝汶为“Tim-tim”。

东帝汶人口107万(2010年),主要是巴布亚人和马来人后裔,居民中约91.4%信奉罗马天主教。

东帝汶是世界上极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大部分物资都要靠外国援助,该国经济面临巨大挑战,包括重建基础设施、加强公务员管理,解决大量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近海的石油天然气开发极大的补充了政府的收入,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澳大利亚。

自然资源有黄金,石油,天然气,锰,大理石。

由于农业还大量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导致森林砍伐和水土流失,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0%,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

主要农产品有玉米、稻谷、薯类等。

粮食不能自给。

经济作物有咖啡、橡胶、椰子等,咖啡是主要出口产品。

2005年农、林、渔业产值1.113亿美元。

农业是其经济支柱。

农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许多地区的居民基本上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中。

主产玉米、稻谷、薯类。

经济作物有咖啡、橡胶、可可和椰子等。

饲养马、牛、羊等牲畜,帝汶种小马颇有名气。

工业基础薄弱,仅帝力及附近有小型的加工业。

主要出口咖啡、椰子、紫檀木、橡胶;咖啡、橡胶、紫檀木有“帝汶三宝”之称。

主要进口食品、纺织品、车辆及其它工业品。

交通不发达,有2000多千米的土公路,仅旱季能通行。

帝力是唯一深水港,近郊有两个小机场,包考镇有一个国际机场。

东帝汶地处热带,自然条件较好,已发现的矿藏有金、锰、铬、锡、铜等。

在帝汶海域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储量估计在10万桶以上。

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

一些地区的居民基本上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农业为经济主要成分,农业人口占东帝汶人口的90%。

历史:6世纪前,帝汶岛曾先后由以苏门答腊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国和以爪哇为中心的满者伯夷王国统治。

一直到18世纪帝汶岛陆续遭葡萄牙、荷兰、英国等殖民势力侵入。

1942年日本占领东帝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葡萄牙恢复对东帝汶的殖民統治。

1975年葡萄牙政府允许东帝汶举行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

主张独立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简称革阵)、主张同葡萄牙维持关系的民主联盟(简称民盟)、主张同印尼合并的帝汶人民民主协会(简称民协)三方之间因政见不同引发内战。

1975年1月革阵军方面宣布东帝汶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1975年12月,印尼出兵入侵东帝汶。

此后联合国大会多次审议东帝汶问题。

2002年,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由于长期被葡萄牙殖民统治,东帝汶无可避免地烙上葡国文化的深深印痕,足球也不例外。

在这个被称作和平之岛的国度中,有许多足球俱乐部与葡甲豪门同名,例如本菲卡、里斯本竞技等。

2002年5月就职的东帝汶现任总统古斯芒,就曾担任过首都帝力本菲卡队门将。

现年59岁的古斯芒被国际媒体称为“东帝汶的曼德拉”,他年轻时梦想成为足球明星,并因此结识了一群反对殖民管治的伙伴,继而走上争取民族独立的奋斗之路。

虽然政务繁忙,但古斯芒并没有抛下足球。

东南亚海啸后,为了给灾民筹款,他亲自参加了两场慈善球赛。

随后,“黑豹”尤西比奥访问东帝汶,古斯芒邀请他出席新足球场的揭幕仪式,两人居然当场玩起了点球游戏。

尤西比奥射得刁钻,但古斯芒却敏捷地倒地将皮球挡出,威风不减当年。

东帝汶是联合国列为全球20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约41%的人口日均收入不足0.55美元。

如果不是国际足联捐助了20万美元,东帝汶足协至今尚不会有一个像样的办公环境。

有人把东帝汶比作足球世界中一名饥饿的新生儿,虽然他们为独立牺牲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现在还有很多人为衣食发愁,训练条件和硬件设施也根本没法跟中国各级国字号球队相比,但这个小岛上人民对足球的热爱和激情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球迷。

2005年9月12日,东帝汶被接纳成为国际足联的新会员,成为FIFA大家庭中最年轻的一份子。

“在我的国家,除了足球还是足球。

”东帝汶足协主席弗朗西斯科·卡尔布亚迪自豪地介绍。

这个人口不到90万人、国土面积小于昆明辖区的国家却拥有200家足球俱乐部,在2002年开国大典前一天,首届东帝汶全国足球联赛作为惟一体育项目得到了复兴。

东帝汶问题的历史由来:1、葡萄牙四百多年的殖民地:葡萄牙在15世纪开始向海外扩张,建立了许多殖民地,成为海上强国。

1520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帝汶岛(Timor)。

荷兰人迟于葡萄牙人于1596年才入侵印尼,1602年成立具有政府职能的东印度公司。

1613至1618年荷兰人进入帝汶岛西部,与葡萄牙人发生冲突。

葡、荷两国殖民者于1859年签订条约,正式瓜分帝汶岛。

二战期间,日本占领了整个帝汶岛。

二战结束,1945年8月17日,印尼宣布独立,1949年荷兰殖民者移交政权,归还西帝汶给印尼。

东帝汶,包括该岛西北部的欧库西和阿陶罗岛仍归葡萄牙。

2、葡萄牙放弃东帝汶1974年4月25日,里斯本发生军事政变,统治40多年的葡萄牙极右政权被一批中下级军官组成的武装部队运动所推翻,开始民主化进程。

新上台的葡萄牙政府决定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计划于1978年10月安排东帝汶独立。

1975年8月27日总督及其行政机构从东帝汶首府帝力(DILI)搬到海上的阿陶罗岛。

当时,东帝汶出现三个派别:主张独立的左翼党派独立革命阵线;(简称革阵);主张同葡萄牙维持关系的民主联盟(简称民盟)和主张同印尼合并的帝汶人民民主协会(简称民协)。

三个派别发生冲突,爆发内战,1975 年8 月,民盟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革阵予以反击,并于1975年11月 2 8 日单方面宣布东帝汶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次日,民盟和民协等四个政党发表联合声明,反对独立,且宣称东帝汶是印尼的一部分,并邀请印尼政府出兵。

3、印尼出兵侵吞东帝汶:印尼借口东帝汶内战将导致左派力量的壮大,在美、日、澳等国家的默许下,1975年11月29日印尼外长马列克宣布东帝汶归印尼所有。

12月7日,印尼宣布东帝汶为印尼的第27个省。

印尼出兵侵占东帝汶遭到联合国决议和东帝汶人民的反对:联合国对印尼入侵东帝汶作出迅速和强烈的反应。

1975年12月12日联合国大会将印尼入侵东帝汶列入大会议程,通过决议,谴责印尼的军事入侵。

同时,在东帝汶境内,革阵发动了广泛的游击战,利用山地森林茂密的有利条件打击入侵军队。

印尼占领东帝汶给印尼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外交上,联合国一系列决议和国际社会的谴责使印尼在道义上陷于孤立; 军事上军人死伤数万人,陷入了深深的泥潭不可自拔; 经济上投入大量财力物力支撑落后的东帝汶,每年国会预算投入东帝汶建设,印尼占90%,地方占10%。

印尼传媒形容东帝汶是印尼的一块肿瘤,浑身感到痛苦。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印尼,政治、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总爆发,酿成了1998年5月社会大骚乱,统治印尼32年的苏哈托下台,哈比比接任总统。

在国内外强大压力下,哈比比未与军队协商,就在1999年1月27日宣布,如果东帝汶拒绝自治方案,印尼最高立法机构议会(MRR)可能讨论东帝汶的独立问题。

同年5月5日,印尼与葡萄牙签署里程碑式的协议,同意东帝汶在8月举行全民公决,决定东帝汶的未来。

4、东帝汶独立:1999年举行的全民公决,以78.5%的支持率选择独立而非自治。

10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负责全权管理东帝汶在正式独立前的一切事务。

2001年8月30日,东帝汶举行由16个政党参加的首届大选。

选举产生了由88人组成的制宪议会。

9月20日一个全部由东帝汶人组成的过渡政府宣誓就职。

2002年3月22日制宪议会通过了东帝汶第1部宪法。

4月14日;本东帝汶举行首届总统选举。

独立运动领袖沙纳纳•古斯芒以高票当选东帝汶正式独立后的第1任总统. 5月20日,东帝汶正式独立,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

东帝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分为社会经济、语言教育政策、国内政治问题东西对立、及对外政策课题四个方面:一、东帝汶的社会经济问题:一支百余人的叛军并不能让东帝汶陷入全局动荡,贫困才是东帝汶政治和社会问题丛生的深层原因。

东帝汶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东帝汶贫困率达41%以上,约41%的人口日均收入不足0.55美元,人均寿命57岁。

东帝汶的经济基础几乎为零。

东帝汶没有工业,农业是其经济支柱,80%的人靠农业维持生计。

除了石油和天然气外,东帝汶的资源缺乏。

联合国临时管理后的混乱是东帝汶骚乱的直接因素:经济低迷和事业问题无疑是暴乱的背景。

此外,由于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的撤退,外国资本的超市、酒店等开始关闭,外国资本不断撤走。

学生们的抗议行动主要是因为学费上涨,而经济不景气和就业困难。

学生们提出了拒绝使他们生活困难的外国工人入境、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等要求。

此外,以独立运动功臣自居的原东帝汶民族解放军士兵的就业问题也趋于严重。

据报道,他们也参与了这次暴乱。

二、语言、教育政策的矛盾1、语言方面:葡萄牙语作为通用语的问题东帝汶宪法规定德顿语和葡萄牙语是东帝汶民主共和国的通用语。

第147 条(实用语)规定,只要认为有必要,印尼语和英语可与通用语一起作为市民生活的语言加以使用。

关于这个规定,政府人员与年轻人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对立。

在东帝汶全国约有30种语言和方言,全部人口的82%会讲帝力等地区的语言德顿语。

43%的人会讲印尼语,5%的人会讲葡萄牙语,2%的人会讲英语。

对于葡萄牙语作为通用语的情况,年轻一代的反对比预想的还要强烈。

这无疑是因为年轻一代是在印尼统治的教育制度下成长起来,一方面以德顿语等地区语言作为母语,另一方面普通话及学校的课堂语言等使用了印尼语。

2、教育状况方面:把葡萄牙语作为课堂用语的决定不仅在大学教育中,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也引起了很大的混乱。

第一,缺乏葡萄牙语教师。

第二、有些地区的小学生已经在使用各地方语言、德顿语、印尼语等至少 3 种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