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的选址
风电场选址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风电场选址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在当今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风电场的选址则是决定风力发电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第一步。
那么,风电场选址到底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呢?首先,风资源的评估是重中之重。
风电场选址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风况良好的区域。
这需要对当地的风速、风向、风功率密度等数据进行长期、详细的观测和分析。
一般来说,年平均风速较高、风功率密度较大的地区更适合建设风电场。
而且,风向的稳定性也很重要,稳定的风向有助于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为了获取准确的风资源数据,通常会采用设立测风塔、利用卫星数据以及参考附近已有的气象站数据等方法。
其次,地形地貌对风电场选址有着显著的影响。
山地、丘陵、平原等不同的地形会对风产生不同的加速、阻挡和转向作用。
例如,在开阔的平原地区,风的流动相对较为顺畅,风速可能较为均匀;而在山谷、山口等地形复杂的区域,由于地形的狭管效应,风可能会加速,从而形成较好的风资源。
但同时,复杂的地形也可能增加施工和运维的难度与成本。
此外,海拔高度也会对风况产生影响,一般来说,海拔越高,风速越大,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高海拔地区可能存在的低温、低氧等不利环境条件。
土地利用和规划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风电场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因此要确保选址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避免占用耕地、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
同时,还要考虑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确保能够顺利获取土地用于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
在一些地区,还需要考虑与当地的城市发展规划、交通规划等相协调,避免对未来的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电网接入条件也是至关重要的。
风电场发出的电能需要接入电网才能输送到用户端。
因此,选址要靠近现有的电网设施,以减少输电线路的建设成本和电能损耗。
同时,要考虑当地电网的容量和稳定性,确保风电场的接入不会对电网造成过大的冲击和影响。
如果电网接入条件不理想,可能需要对电网进行升级改造,这将增加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周期。
风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
风力发电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和考虑:1:一般要求年平均风速在6米秒以上(60-70米高度),山区在5.8米秒以上。
2:年3-25米秒的风速累计小时数在20小时以上(30-50)。
3: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150瓦平方米以上。
4:每台机的平均间距为叶片直径的4-6倍。
5:并网条件好,要求风电场离接入的电网不超过20公里。
6:离居民区3米以上的距离。
7:目前,风力发电项目的单位投资为70-1元千瓦,一座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厂的投资约为4-5亿元。
8:风电厂的开发首先由当地市级政府与拟投资开发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根据协议明确的范围开展前期的测风工作。
在取得测风资料后,开展项目的论证工作,论证能满足开发的要求,便可启动相应的报批程序,开展预可研的编制工作,及相关的前期工作。
预可研审查通过后,就可以开展可研报告的编制及其它专题报告的编制工作,完成后向省或自治区发改委申报项目,由省统一向国家能源局申请核准。
在得到核准后,便可以开展项目的建设。
整个项目从开始到投产周期约为四年左右。
9:另外,还需要考虑电价、风向、地形、地质、气候、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等一系列因素。
需要收集的资料:收集风电场附近气象台海洋站等长期测站的测风数据,如风速、风向、温度、气压及湿度等,具体有:a)30年的逐年逐月平均风速;b)代表年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c)与风电场测站同期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d)累年平均气温气压数据;e)最大风速、极端风速、极端气温及雷电等数据。
f)整理风速频率曲线、风向玫瑰图、风能玫瑰图、年日风速变化曲线、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小时等主要参数。
另外,还需要明确电价、电网接入的可能性、电网接入的变电站离可能选择的风场的距离、当地对生态的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政策以及林地保护问题、道路交通等。
风电场项目选址论证报告
风电场项目选址论证报告1. 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受到广泛关注。
风电场项目的选址是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对风电场项目的选址进行论证,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
2. 选址目标风电场项目的选址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风资源选址地区应具备稳定、持续的风能资源。
通过分析历史气象数据和测风塔观测资料,确定选址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度和稳定度,以保证风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发电效益。
2.2 土地条件选址地区应具备适宜建设风电场的土地条件。
土地应为平坦、稳定,具备较强的承重能力,以确保风电设备的稳定安装和运行。
2.3 电网接入选址地区应具备便利的电网接入条件。
距离电网的远近和电网的容量决定了风电场项目的接入成本和可行性。
选址地区应尽量靠近电网,并确保电网容量足够满足风电场的发电需求。
2.4 社会影响选址地区应具备较低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评估选址地区的环境敏感性、生态保护状况、居民反响等,避免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3. 选址分析根据选址目标,我们先对候选地区进行初步筛选,然后进行具体的选址分析。
3.1 初步筛选初步筛选基于风能资源、土地条件和电网接入等因素进行。
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和测风塔观测资料,在候选地区中找到风能资源丰度和稳定度较高的地区。
另外,根据土地调查和电网规划,排除那些土地条件不符合要求或电网接入不便的地区。
3.2 详细分析在初步筛选后,对剩余的候选地区进行详细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2.1 风能资源评估利用风能资源评估模型,对候选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
分析风速、风向、风能密度等参数,确定选址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度和稳定度。
3.2.2 土地条件评估进行详细的土地调查和评估。
观察土地的平坦程度、土地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并结合工程测量数据,评估土地是否适宜建设风电场。
3.2.3 电网接入评估与电力公司和电网规划部门联系,了解选址地区的电网规划和容量。
风电场的选址技术
风电场的选址技术风电场选址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工业技术、经济指标、自然地理、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
在选址时应通过对若干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确定风电场风电机组的最优布置方案,通过科学选址可以做到风场捕获风能的最大化。
一、概述风电场选址工作包括宏观选址和微观选址,是风电场建设的首要问题,需综合考虑风能资源、经济效益、电网结构、交通运输、地形地貌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也是风电场建设中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风电场未来经济效益的好坏。
宏观选址工作在前期规划阶段进行,需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和测风数据进行风资源评估,同时考虑电网、交通、地质等条件;微观选址工作主要在设计阶段进行,根据风电场风资源分布图,同时结合各项限制条件确认风机的优化布置机位。
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表明,由于风电场选址的失误造成的发电量损失和增加维修费用将远远大于对场址进行详细调查的费用。
因此,风电场选址对于风电场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二、风电场选址需考虑的基本要素一个好的风电场首先应该满足业主和相关部门的各项要求,同时还要符合环境要求,使整个风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风能资源和其他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工程地质、接入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和该场址风况匹配情况、风力发电机组对接入电网的动态影响以及其他社会政治和经济技术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1、经济效益风力发电项目需要运作十五到二十年时间,其能源成本至关重要,即出售电力的成本,该发电成本和售电的差价就是利润。
风电场的度电(kW·h)成本是评价其经济性的主要指标。
度电成本可表示为:C=(A+M)/E C式中,E C为年发电量;M为年运行维护费用;A为项目投资每年等额折旧,可由下式计算:式中,P为总投资;i为贷款利率;n为折旧年限。
风资源是风电场选址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选择一个风能资源丰富的场址,安装与该场址风能特性相匹配的风力发电机组,可以提高机组的年发电量,从而减少度电成本。
这也是要把具有最丰富的风资源的地方作为候选风电场的主要原因。
风电场选址与环境影响评估
风电场选址与环境影响评估风电是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清洁能源,其发展已经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与推崇。
然而,建设风电场需要经过选址和环境影响评估的程序,以确保风电场建设与运营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本文将就风电场选址和环境影响评估这两个关键环节进行阐述。
一、风电场选址风电场选址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合适的地理位置,以最大化风能的利用效率。
选址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风资源、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风电场选址考虑因素:1.1 风资源风资源是风电场建设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选址时需要考虑当地的风速和风向情况,以确保风能充足且稳定。
通常,风速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保证风电机组的运行效果。
1.2 土地利用选址还需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情况。
风电场需要占用大片土地,因此选择相对较为荒凉的地区可以减少与其他用地需求的冲突。
此外,土地的平坦度对风电机组的布局和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1.3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风能的获取和风电机组的布局都有影响。
一般来说,开阔平坦的地形更有利于风电机组的设置,并且要避免选择过于崎岖的地区,以避免施工和运维难度的增加。
二、环境影响评估风电场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
环境影响评估的目的是分析建设风电场可能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减轻或消除这些影响。
以下是环境影响评估的几个关键点:2.1 生态环境影响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需要评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对野生动植物和其栖息地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等。
评估结果将指导风电场建设方在选址、建设和运维过程中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
2.2 社会经济影响风电场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评估时需要考虑风电场建设和运营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土地占用、就业岗位变动等。
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最大化经济效益,减少负面影响。
2.3 人类健康影响人类健康是环境影响评估的重要考虑因素。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首先,作为一项涉及国家能源布局和风电发展的技术规定,该文件主要针对风电场选址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进行了说明和指导。
根据规定的内容,风电场的选址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风能资源评估风能资源是风电发展的基础,选择具有良好的风能资源的地区进行风电场建设至关重要。
根据该规定,应在选址前进行风能资源评估,包括测风塔观测、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以确定选址地区的风能资源情况。
2.地形地貌条件地形地貌对风能的获取和风电场的布局起到重要影响。
规定中明确指出了对选址地区地形地貌条件的要求,如地势平坦度、地形复杂度等因素。
依据这些要求,可以选择适宜的地区建设风电场。
3.生态环境保护选择风电场的场址还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求在选址过程中积极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要素的干扰和破坏。
4.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是选择风电场场址的一个重要指标。
规定中要求综合考虑选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以确保风电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还对选址过程中的技术评估和环评等具体细节进行了规定。
关于技术评估,规定中要求对选址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定量分析,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风电场的装机容量和布局。
而对于环评,规定中要求风电场建设单位在选址前完成环评工作,并针对评估结果进行合理的环境治理措施。
综上所述,《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为风电场选址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指导。
它的出台有利于推动风电行业的发展,优化风电场的布局,提高风电的利用效率,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规定的实施还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密切配合和有效执行,以确保选址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风电场选址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各候选风电场标准状态下的总发电量 在候选风电场场址内初选某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型, 根据地形、安装方法、各风电场风况特征,对各候选 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布置并计算其在标准状态 下的总发电量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其它因素 当地政府和居民对在该地区建风电场的态度 ������ 用地方面:有无其它用途、是否涉及到建筑 物拆迁、鱼塘、耕地、林地的占用,地下有无矿产 ������ 环保方面:是否涉及到自然保护区、文化遗 产、风景名胜,对动植物、居民有无不良影响 ������ 总装机容量:较大的装机容量可以摊低道路、 接入系统等固定成本 ������ 投资:初步做出各场址的投资估算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湍流强度较小,尽量减轻机组的振动、磨损,延长机 组寿命。湍流强度超过0.25,建风电场就要特别慎重 为了减小湍流的影响,在选址时要尽量使风力发电机 组避开粗糙的地表面或高大的建筑物。若条件允许,风 力发电机组的轮毂高度应高出附近障碍物至少8至10m, 距障碍物的距离应为5到10倍障碍物高度 气象灾害少(台风、雷电、沙暴、覆冰、盐雾等)
5) 地理及地质情况(保证工程安全)������ 地理位置 ������ 要远离强地震带、火山频繁爆发区、洪涝灾害区, 以及具有考古意义及特殊使用价值的地区 ������ 考虑空气密度的影响 ������ 应远离人口密集区,以减小风电场对人类生活等方 面的影响(如运行噪声及叶片飞出伤人等) ������ 应使居民区的噪声小于45dB(A) ������ 大型风电场应远离居住区至少500m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7) 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避开鸟类的迁徙路径、侯鸟和其它动物的停留地或 繁殖区 ������ 风力发电机并不总是对大量夜间飞行的鸟类 构成致命危险 ������ 噪声对留鸟的影响较大,驱赶和惊扰效应
风电场选址及运行维护
风电场选址及运行维护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风电场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选址、运行和维护方面的科学管理对于风电场的长期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风电场选址及运行、维护的相关内容。
一、风电场选址(一)气象条件风能的获取首要条件是有足够的风资源,因此气象条件是风电场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风电场选址的最佳风速范围为每秒5到每秒10米,而且最好是稳定的风。
此外,风能密度的高低也是影响风电场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地理条件地理条件对于风电场选址同样至关重要。
地形的平坦程度和高度是影响风场利用率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地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降低风电机组的成本,并提高发电量。
(三)环境保护二、风电场运行风电场的运行管理直接影响着风电场的发电效益。
以下是风电场运行的几个关键方面:(一)设备运行监测风电场的运行状态需要定期监测,包括发电机、变频器、叶片和塔筒等各个部件的运行状况。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损失。
同时,风电机组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电网连接管理风电场需要与电网进行连接,确保发电功率能正常注入电网。
在电网不稳定或负荷过大时,风电场需要及时调整发电功率,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三)运行数据分析通过对风电场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风机的发电效率、出力变化及设备状况等情况,进而优化运行策略,提高发电效益。
三、风电场维护风电场维护的目的是保证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风电场维护的几个关键方面:(一)定期巡查风电场需要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巡视范围包括风机塔筒、叶片、发电机等各个部件,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和维修。
(二)定期保养风电机组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包括清洁叶片上的灰尘和污染物,检查润滑油的状态并更换,以及检查电缆和连接器是否正常等。
风电场选址——精选推荐
风电厂选址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建设风电场.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场址,选址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风电场的出力与经济可行性。
国内外的经验教训I表明,由于风电场选址的失误造成发电量损失和增加维修费用远远大于对风电场场址进行详细调查的费用,因此,风电场选址对于风电场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风电场初选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甄选:a) 风资源好,年平均风速应大于5.6米/秒,风能密度应达到150~200 w/m2以上;b) 建立风电场地区的盛行风向稳定;c) 对预选风电场址所在地区的气象环境情况(如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空气密度)及特殊气象情况(如台风、大风、冰冻、盐雾、灰沙、雷暴、紊流等)有详细的观测数据及资料;d) 对风电场地区内的地形、地貌(如表面粗糙度)、障碍物(如建筑物)等有详细的资料;e) 风场地势开阔,地形对风有加速效应,利用高地提高风机安装高度;f) 风电场应离地Ix电嘲较近,接网方使,减少送电损失:g) 交通便捷,有利于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h)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好,土地征用便宜,不占农田;i) 风电场应距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以降低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是噪声及电磁波的干扰;j) 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小。
有关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风电场的年平均容量系数仅为0.21~0.24,有些风电场的单机年平均容量系数仅为0.16~0.18.影响发电量的主要原因是场址上的风资源较差。
据调查,目前许多风电场建厂投产后实际的年平均发电量比预测值要低20%-30%,还有极少数风电场甚至低达40%。
导致该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风资源的测量和评估存在问题。
建设风电场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能量丰富、风向稳定的风能资源,选择风电场场址时应尽量选择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
根据我国风能情况,一般规定有效风速范围为3~25 m/s,将风能丰富区规定为10 m高度年平均风速在6 m/s以上,50 m高度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大于200 W/m2,年有效风速小时数大于5 000 h。
勘察设计中的风电场选址与规划
01
02
03
环境影响
评估风电场建设和运营对 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生 态、景观、噪音等。
社会经济影响
分析风电场建设和运营对 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包 括就业、税收、地方经济 发展等。
社区关系
评估风电场与当地社区的 关系,包括公众参与、利 益分配、文化影响等。
05
CATALOGUE
风电场选址与规划案例分析
勘察设计中的风电 场选址与规划
目 录
• 风电场选址概述 • 风电场规划基础 • 风电场选址技术分析 • 风电场规划方案评估 • 风电场选址与规划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风电场选址概述
选址原则
资源丰富性
风电场选址应充分利用 当地风能资源,确保有
较高的风能利用率。
地理位置合适
选址应考虑地理位置的 合理性,如接近负荷中
地形的起伏、地貌的类型、土地的 使用权等。
社会经济因素
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土地和资源 的价格、劳动力成本等。
04
选址流程
资源调查
对目标区域进行风能资源评估 ,收集相关数据。
初步筛选
根据资源调查结果,筛选出具 有开发潜力的区域。
详细勘察
对筛选出的区域进行现场勘察 ,进一步评风电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包括电价、设备成本、运营维护 成本等。
技术性评估
风能资源评估
对风电场所在区域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包括风速、 风向、湍流强度等参数。
风电机组选型
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结果,选择适合的风电机组类型和 规格。
发电量估算
根据风电机组性能参数和风能资源数据,估算风电场 的发电量。
社会影响评估
03
CATALOGUE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风电场的选址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风电场的选址一、知识讲解风电场的选址受风能资源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风能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清洁能源,基本不排放废弃物,不污染环境。
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两个带状地区,即东南沿海(东部沿海)和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二、例题分析江苏省盐城风能资源丰富,海上资源得天独厚,沿海滩涂面积45.53万公顷,占全省75%;海岸线长582千米,占全省56%。
自2015年以来,盐城大力发展海上风电项目,国家电投、鲁能、长江三峡等一批国企纷纷布点盐城,丹麦世界知名风电企业维斯塔斯也将与盐城进行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的合作,该企业以技术先进、设备稳定性能好而闻名。
下图为盐城市各县区位置及平均风能密度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江苏省是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核心区,该省建设海上风电场首选盐城的主要原因是A. 风能资源丰富B. 海岸线长C. 沿海滩涂面积宽广D. 海洋生态环境好2. 引进世界知名企业建设海上风电场与本国众多风电企业相比A. 投资成本较低B. 运维成本较低C. 政策优惠明显D. 发电总量大3. 发展海上风电带来的影响主要是A. 沿海湿地减少B. 海水污染C. 渔业受损D. 鸟类受干扰【答案】1. C 2. B 3. D【解析】1.据材料可知,盐城风能资源丰富,海岸线长,但不是建设海上风电场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因为盐城沿海滩涂面积宽广,有建设的空间。
2.据材料可知,丹麦世界知名风电企业维斯塔斯也将与盐城进行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的合作,随着部分机组的质保期届满以及风电场为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而对原有风电机组的主动改造,风电运行维护和设备改造需求预计将呈快速增长趋势,发达国家技术先进,引进世界知名企业建设海上风电场,将使运维成本较低。
3.风力发电的风电机组的叶片较高,因此对鸟类飞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跟踪训练(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统练)玉门隶属酒泉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风电场选址与风力资源评估
风电场选址与风力资源评估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电场的选址和风力资源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
风电场的选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理条件、气象环境、土地所有权等。
风力资源评估则是确定风电场的发电潜力,为开发商提供有关风速、风向和风能密度等数据。
首先,风电场的选址需要考虑地理条件。
在选择风电场位置时,地理条件起着关键作用。
一般来说,适宜的地理条件包括平坦开阔的地形、无人工障碍物(如建筑物、山脉等)的地区,以便风能利用效率最大化。
此外,还需要确保选址周围没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水源地、文化遗址等。
其次,气象环境是风电场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
气象数据对风电场的运营和发电量的预测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准确评估风力资源,需要收集多年的气象数据,包括风速、风向和风能密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气象测量站、卫星遥感和风力发电机上的传感器等方法获取。
同时,还要考虑有关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等气象参数的数据,以便更好地评估风力资源。
另外,土地所有权也是风电场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风电场位置时,需要与土地所有者进行协商,并取得必要的土地使用权。
这涉及到土地使用合同的签订、土地收购或租赁等程序。
此外,还需要对土地所有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核实,以确保选址过程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风力资源评估是确定风电场发电潜力的过程。
为了评估风力资源,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风速数据,包括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最小风速等。
同时,还需考虑地区的风向变化,以确定风电机组的朝向和布局。
为了准确评估风力资源,需进行长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采集数据的方法包括安装风速测量设备、收集气象站数据和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面观测和仿真模拟,以了解风力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
除了风力资源评估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风电场的影响。
其中包括风电机组的噪音和视觉影响、对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影响、电网接入能力、与当地社区的关系等。
为了更好地预测风能发电量,可以使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
风电场选址因素及筛选流程分析
风电场选址因素及筛选流程分析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和广泛可利用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国际各个国家的重视。
风电场的选址是风能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因此,正确评估和选择风电场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影响风电场选址的因素,并介绍相应的筛选流程。
风电场选址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风资源:风速是评估风电场潜力的关键指标。
选址地区的风速应达到一定的最低阈值,以确保风能的持续性和可靠性。
相关因素包括平均风速、风方向、风速峰值等。
2. 地理条件:选址地区的地形和地貌会对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产生影响。
平坦的地形和较高的海拔高度有利于风力发电机的布置和风能的捕捉。
同时,地形和地貌也会对风速、风向和气候变化的分布产生影响。
3. 电网接入:风电场的选址应考虑到电网的接入可行性。
距离现有输电线路的远近、电网容量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确保电力能够有效地注入电网,以便将风能转化为实际的电力输出。
4. 社会和环境影响:选址地区的社会和环境影响也需要纳入考虑。
与风电场建设相关的社会接受程度、环境保护措施、影响生态系统等都应进行评估。
风电场选址的筛选流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初步评估和分析:根据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对潜在的风电场选址点进行初步评估。
这包括对风资源、地理条件和电网接入的评估,帮助确定最有潜力的选址点。
2. 详细勘测和数据收集:对初步筛选出的选址点进行详细勘测,包括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
通过安装测量设备(如风杆和测风塔),收集关键数据,如风速、风向等方面的信息。
3. 技术可行性评估: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技术要求,对选址点进行技术可行性评估,包括风能发电机组布置、电网接入和其他相关技术要求的分析。
4. 社会和环境评估:进行社会和环境评估,评估选址点可能对当地社区、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与相关部门的协商和社区反馈的征集。
5. 综合评估和决策:根据所有评估和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估,比较各个选址点的优缺点,并做出最终选址决策。
风电场选址与建设
风电场选址与建设随着气候变化以及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风电成为了全球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风电场的选址与建设一直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风电场选址的影响因素,以及风电场建设的关键步骤。
一、风电场选址的影响因素1. 风资源:风电场的选址首先要考虑的是风资源。
通常来说,风速越高,风能的利用效率就越高。
因此,选址地区的风能资源是风电场建设的基本要素之一。
2. 土地条件:选址地区的土地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需要充分考虑土地的稳定性、承载能力以及土壤质量。
此外,周边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条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对风能资源的利用和风电机组的安装都具有重要影响。
3. 生态环境:风电场的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需要重视的。
选址时需考量对野生动植物的潜在影响,以及是否会扰乱当地生态体系的平衡。
同时,对于敏感地区的选址,还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
4. 社会影响:选址地区的社会因素也需要考虑。
包括对居民的影响、当地社区的支持度以及与周边人文环境的契合度。
风电场的建设往往需要占用大片土地,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噪音和视觉影响,因此需要与当地居民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社会接受度。
二、风电场建设的关键步骤1. 前期规划:在选址确定后,首先需要进行前期规划。
这一步骤包括详细的技术可行性研究、工程规模的确定、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以及环境影响评估等。
只有经过全面细致的前期规划,才能确保风电场建设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设备采购与安装:在前期规划确定后,接下来就是设备采购与安装。
这一步骤需要与风电设备供应商进行合作,确保采购到符合项目需求的高效可靠的风力发电机组。
设备安装过程需要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确保风电机组能够有效运行。
3. 配套设施建设:风电场的建设还需要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变电站、输电线路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对于风电场的运行和并网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环保法规,保护环境并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风电场选址的分析
风电场选址的分析首先是环境适宜性的评估。
风能资源是风电发电的基础,因此风电场选址必须考虑当地的风能资源特点。
一般来说,距离海岸线较近的海洋风电场风能资源更为丰富,而平原和山地地区也具有较好的风能资源。
选址时应结合风能资源地图和风功率密度等因素进行评估,选择具备丰富风能资源的地区。
其次是电网接入的评估。
选址时需要考虑离电力主网的距离以及电网接入的容量和承载能力。
离电力主网较近的区域接入电力资源更为便利,不仅可以降低电网建设的成本,还可以提高电力传输的效率。
此外,还需要确认当地电网是否有接入风电场的能力,是否需要进行升级改造。
在评估电网接入方面,可以借助计划新建的电网基础设施和电力需求预测等信息。
再次是土地条件的评估。
风电场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因此选址时需要考虑当地的土地条件。
一般来说,平坦的土地更适合建设风电场,而山地或多沟壑的地区则会增加风电设备的架设难度。
此外,还需要考虑土地的土质、土壤承载力等因素,以确保风电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于一些有特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地区,还需遵守环保政策,确保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是社会影响的评估。
选址时还需要考虑风电场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例如,风电场建设会带来一定的噪音和视觉污染,可能会对周边居民造成不便。
此外,还需考虑对农田、水源等资源的占用情况,以及对当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的影响。
评估社会影响时可以进行社会调研,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选址不会给当地居民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综合以上的评估和分析,可以得出适合建设风电场的选址。
选址时需要综合考虑环境适宜性、电网接入、土地条件和社会影响等因素,以确保风电场的发电能力和经济效益。
同时,还需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确保风电场建设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风电场选址的三种方法
风电场选址的三种方法在风电场建设之前,前期的微观选址工作是关键而重要的一步.风电场场址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电厂建成投产后的风资源利用率、风电场年发电量以及风电场对周围环境等的影响。
风电场微观选址工作涉及了气象、地质、交通、电力等诸多领域,以下简单从气象角度论述选址工作的基本方法(一) 资料分析法首先搜集初选风电场址周围气象台站的历史观测数据,主要包括:海拔高度、风速及风向、平均风速及最大风速、气压、相对湿度、年降雨量、气温及端最高最低气温以及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的统计结果等。
此外还应在初选场址内建立测风塔,并进行至少1年以上的观测,主要测量10m-70m/100m的10分钟平均风速和风向、日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日平均气压以及10分钟脉动风速平均值。
这些风速的测量主要是为了根据风机功率曲线计算发电量,并计算场址区域的地表动力学摩擦速度。
对测风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将附近气象台站观测的风向风速数据订正到初选场址区域。
分析气象观测数据及场址地表特征,根据以下条件判断初选区域是否适宜建立风电场:1. 初选风电场地区风资源良好,年平均风速大于6.0-7.0m/s,风速年变化相对较小,30m 高度处的年有效风力时数在6000小时以上,风功率密度达到250W/m2以上。
2. 初选场址全年盛行风向稳定,主导风向频率在30%以上。
风向稳定可以增大风能的利用率、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3. 初选场址湍流强度要小,湍流强度过大会使风机振动受力不均,降低风机使用寿命,甚至会毁坏风机。
4. 初选场址内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要低,对于强风暴、沙尘暴、雷暴、地震、泥石流多发地区不适宜建立风电场。
5. 所选风电场内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风电上网条件较好,并最好远离自然保护区、人类居住区、候鸟保护区及候鸟迁徙路径等。
(二) 实际调研以上方法主要针对条件较好区域,如果某些地区缺少历史测风数据,同时地形复杂,不适宜通过台站观测数据来订正到初选场址,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对场址内风资源情形进行评估:地形地貌特征判别法、植物变形判别法、风成地貌判别法、当地居民调查判别法。
风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
风力发电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和考虑:1:一般要求年平均风速在6米/秒以上(60-70米高度),山区在5.8米/秒以上。
2:年3-25米/秒的风速累计小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3000-5000)。
3: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150瓦/平方米以上。
4:每台机的平均间距为叶片直径的4-6倍。
5:并网条件好,要求风电场离接入的电网不超过20公里。
6:离居民区300米以上的距离。
7:目前,风力发电项目的单位投资为7000-10000元/千瓦,一座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厂的投资约为4-5亿元。
8:风电厂的开发首先由当地市级政府与拟投资开发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根据协议明确的范围开展前期的测风工作。
在取得测风资料后,开展项目的论证工作,论证能满足开发的要求,便可启动相应的报批程序,开展预可研的编制工作,及相关的前期工作。
预可研审查通过后,就可以开展可研报告的编制及其它专题报告的编制工作,完成后向省或自治区发改委申报项目,由省统一向国家能源局申请核准。
在得到核准后,便可以开展项目的建设。
整个项目从开始到投产周期约为四年左右。
9:另外,还需要考虑电价、风向、地形、地质、气候、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等一系列因素。
需要收集的资料:收集风电场附近气象台海洋站等长期测站的测风数据,如风速、风向、温度、气压及湿度等,具体有:a)30年的逐年逐月平均风速;b)代表年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c)与风电场测站同期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d)累年平均气温气压数据;e)最大风速、极端风速、极端气温及雷电等数据。
f)整理风速频率曲线、风向玫瑰图、风能玫瑰图、年日风速变化曲线、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小时等主要参数。
另外,还需要明确电价、电网接入的可能性、电网接入的变电站离可能选择的风场的距离、当地对生态的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政策以及林地保护问题、道路交通等。
风电场选址
5) 地理及地质情况(保证工程安全)������
地理位置 ������ 要远离强地震带、火山频繁爆发区、洪涝灾害区, 以及具有考古意义及特殊使用价值的地区 ������ 考虑空气密度的影响 ������ 应远离人口密集区,以减小风电场对人类生活等方 面的影响(如运行噪声及叶片飞出伤人等)
������ 应使居民区的噪声小于45dB(A) ������ 大型风电场应远离居住区至少500m
750
2000~2500
500以上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4) 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 ������ 港口、公路、铁路等应满足风电机组、施工 机械和其它设备、材料的进场要求 ������ 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都在比较偏远的地 区,如山脊、戈壁滩、草原、海滩和海岛等,大多 数场址需要拓宽现有道路并新修部分道路以满足设 备的运输。在风电场选址时,应了解候选风场周围 交通运输情况,对风资源相似的场址,尽量选择那 些离已有公路较近,对外交通方便的场址,以利于 减少道路的投资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风电场建设的前期工作 ——风电场选址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风电场的选址
������ 风电场场址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场内风
力发电机组的发电量,进而对整个风电场的经济 效益产生重要影响 ������ 风电场选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可分为 宏观选址和微观选址两个阶段
影响因素
风能资源和其它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工程 地质、接入系统、其它社会政治和经济技术因素。
风电场选址
1、风电场宏观选址
基本概念 影响因素 基本原则 方法步骤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风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
风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风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能资源丰富:选址区域应具有较丰富的风能资源,一般要求风速在6米/秒以上,并且风向稳定。
同时,应考虑风能资源的季节性变化和长期变化趋势。
2.地形适宜:风电场应建在地形平坦、风向畅通、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同时,应考虑地形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影响,确保机组运行安全可靠。
3.避开危险区域:选址区域应避开危险的自然灾害区域,如山洪、泥石流、地震等区域。
同时,也应避开高压线、通信线路、军事设施等特殊区域。
4.考虑环境保护:风电场建设应考虑环境保护,尽量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应选择对鸟类、昆虫等生物影响较小的区域,同时应考虑噪声污染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5.交通方便:选址区域应具有较好的交通条件,以便于设备运输和人员往来。
同时,应考虑未来交通状况的变化,确保风电场建设完成后交通状况良好。
6.电网接入方便:风电场应选择电网接入方便的区域,以便于将电力输送到电力系统中。
应考虑电网的布局、电压等级、输电容量等因素。
7.经济合理: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应考虑风电场建设的经济性。
应评估风电场的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生命周期等因素,以确保风电场建设在经济上合理可行。
8.土地使用合适:选址区域应具有合适的土地使用条件,包括土地性质、使用权归属、征地费用等因素。
应确保风电场建设在使用土地方面合法合规,并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
9.水资源充足:对于需要冷却系统的风电场,应考虑当地的水资源状况,确保水资源充足并且易于获取。
同时,应考虑水资源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10.社区支持:风电场建设应得到当地社区的支持和认可。
应与当地政府、居民、企业等进行沟通和协商,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确保风电场建设顺利进行。
11.政策支持:应了解当地政府对风电场建设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措施。
包括税收优惠、补贴政策、土地征用政策等。
同时,应了解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