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地质勘查概况
安徽怀宁盆地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79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安徽怀宁盆地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桂淑林(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1地质队,安徽 安庆 246000)摘 要:怀宁盆地位于扬子陆块前陆带,发育在扬子板块内的前陆褶断带之上,其形成受控于郯庐断裂、头坡断裂等深大断裂。
盆地岩浆活动主要在印支期和燕山期。
自燕山期以来,盆地南北两侧伴有多期次中酸性岩浆岩侵入。
伴随着成矿作用丰富多样,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
区内已发现的铜矿点众多,成带分布。
本文分析怀宁盆地现已发现的铜矿地质特征,总结怀宁盆地铜矿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铜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5-0079-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copper deposits in Huaining basin, Anhui ProvinceGUI Shu-lin(311 geological team of Anhu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Anqing 246000,China)Abstract: Huaining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foreland belt of Yangtze block, developed on the Foreland Fold fault belt of Yangtze plate, and its formation is controlled by deep faults such as Tanlu fault and toupo fault. The magmatic activities of the basin were mainly in Indosinian and Yanshanian. Since the Yanshanian, there have been many times of intermediate acid magmatic intrusions on both sides of the basin. With the abundant and diverse mineralization,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mineralization are very favorable. There are many copper deposits discovered in the area,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bel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pper deposits discovered in Huaining basin, and summarizes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copper deposits in Huaining basin.Keywords: copper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direction1 区域地质背景怀宁盆地位于长江北岸,总体呈北东向条带状分布,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火山岩盆地中的一个。
四川省盐源庙子村铜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浅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四川省盐源庙子村铜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浅析金 飞,洪 璇摘要:近年来,随着对峨眉山玄武岩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关玄武岩铜矿床成矿理论也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庙子村铜矿位于四川省盐源县境内,大地构造位于上扬子陆块西缘,盐源—丽江前陆逆冲—推覆带,盐源盖层逆推带,区内峨眉山玄武岩具有厚度大、构造应力集中等特征,具备形成规模以上铜矿床的潜力。
本次通过了解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结合以往勘查工作进行综合研究,其与乌坡式铜矿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及成矿条件相似度极高,表明该区玄武岩型铜矿成矿地质条件良好,预测该区铜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玄武岩型铜矿;庙子村;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一般认为玄武岩地区的铜矿规模小、品位低、变化大,然而典型的美洲基韦诺这个超大型铜矿床,其矿物来源也与大火成岩省大陆溢流玄武岩密切相关。
故而,加强玄武岩地区的铜矿研究和地质勘查工作,不仅在成矿理论上有重大意义,更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1 区域地质概况庙子村铜矿区大地构造位于上扬子陆块西缘(Ⅰ),盐源—丽江前陆逆冲—推覆带(Ⅱ),盐源盖层逆推带(Ⅲ),成矿区带位于盐源—丽江—金平(台缘坳陷)Au-Cu-Mo-Mn-Ni-Fe-Pb-S成矿带(Ⅲ-75),盐源盆地东缘裂谷带Fe-Cu-Au-Mn-S成矿亚带(Ⅳ-32)。
区域地层除侏罗系、白垩系缺失外,其余地层发育较为齐全,总厚度近20000m。
其中以三叠系分布最广,厚度大于6100m,区内二叠系发育齐全,厚度大于4700m,其上层峨眉山玄武岩为本区主要的含铜矿地层。
区域构造发育,构造应力以抬升为主,形成高山峡谷地貌,切割强,主要断层与褶皱呈北东-南西向分布。
区内岩浆岩分布较广,已知的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华力西期和印支期,而以华力西期最为发育,构成一套有玄武岩—基性、超基性—中酸性岩的“暗色杂岩系”,印支期分布也较为普遍,但表现并不强烈,主要由同化混染岩建造的斜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在坳陷区分布一些零星的辉绿岩脉和石英脉等;加里东期和喜山期的岩浆活动极其微弱,前者仅在地槽区局部地段上有基性喷发活动;后者在坳陷区内表现为少量的煌斑岩类脉岩的侵入。
铜矿
铜矿铜矿概述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紫红色,比重8.89,溶点1083.4℃。
铜及其合金由于导电率和热导率好,抗腐蚀能力强,易加工,抗拉强度和疲劳强度好而被广泛应用,在金属材料消费中仅次于钢铁和铝,成为国计民生和国防工程乃至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和战略物资。
在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国防工业等部门具有广泛的用途。
一、矿物原料特点铜是一种典型的亲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形成硫化物,只有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氧化物,在还原条件下可形成自然铜。
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铜矿物和含铜矿物约计250多种,主要是硫化物及其类似的化合物和铜的氧化物、自然铜以及铜的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类等矿物。
其中,能够适合目前选冶条件可作为工业矿物原料的有16种。
即自然元素:自然铜(含铜近100%);铜的硫化物:黄铜矿(含铜34.6%,括号指铜含量,下同)、斑铜矿(63.3%)、辉铜矿(79.9%)、铜蓝(66.5%)、方黄铜矿(23.4%)、黝铜矿(46.7%)、砷黝铜矿(52.7%)、硫砷铜矿(48.4%);铜的氧化物:赤铜矿(88.8%)、黑铜矿(79.9%);铜的硫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孔雀石(57.5%)、蓝铜矿(55.3%)、硅孔雀石(36.2%)、水胆矾(56.2%)、氯铜矿(59.5%)。
当前,我国选冶铜矿物原料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
按选冶技术条件,将铜矿石以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比例划出三个自然类型。
即硫化矿石,含氧化铜小于10%;氧化矿石,含氧化铜大于30%;混合矿石,含氧化铜10%~30%。
我国铜矿物原料具有以下特点:1)适合选冶生产的铜矿物原料,赋存于多种矿床类型。
其中,具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床类型: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型铜矿床、夕卡岩型铜和多金属矿床、热液脉型铜矿床、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沉积型层状矿床等等。
2)矿石结构构造复杂,嵌布粒度不均,多为不均匀浸染粒度矿石,甚至有不少矿物组合、组构嵌布细微,成分复杂,难选矿石较多。
铜矿勘查规范
铜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与国地质部中华人民共与国冶金工业部一九八一年五月绪言铜就是建设现代工业、农业、国防与科学技术不可缺少得重要有色金属原料,需要量很大。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加速铜矿资源得地质普查勘探工作。
铜矿地质勘探就是矿山建设得先行工作,必须按照国民经济建设得实际需要与地质条件得可能,合理地选择勘探矿区与部署地质勘探工作。
根据铜矿床常有多种组份伴(共)生得特点,在勘探工作中要切实执行综合勘探与综合评价得方针,为充分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创造条件;积极推广行之有效得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尽量缩短勘探周期;加强地质工作得管理,认真取全取准各项资料,加强综合研究,不断提高对地质规律得认识,按时提交地质勘探报告,以适应矿山建设设计得需要。
我国于一九六三年颁发得《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第三辑铜》,对铜矿地质勘探工作起了很大得指导作用。
本规范就是由地质部与冶金工业部共同组成得铜矿规范编写组,根据我国生产实践得经验与原国家地质总局一九七七年颁发试行得《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得基本原则,广泛征求地质、矿山设计与生产部门得意见,以及收集我国主要铜矿区采、探对比资料,在原铜矿规范得基础上修编而成,作为审查验收铜矿详细地质勘探报告得技术要求。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得地质、地理等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在执行本规范得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得辩证关系,既要坚持规范得原则要求,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地运用。
同时,希望在试行中注意总结经验,对本规范提出修改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研究与修订。
第一章铜矿得工业要求为了适应铜矿矿山建设得需要,合理地安排铜矿地质勘探工作,必须了解工业对铜矿资源得要求。
并根据这些要求去研究所要勘探得铜矿床,在当前采、选、冶等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否被充分与合理利用,以及可能产生得环境地质问题。
为此,在本章中除介绍铜得特性及其主要含铜矿物外,还提出了工业加工技术对铜矿石得质量要求与确定铜矿床工业指标得一般原则。
里伍铜业大水沟铜矿地质特征及勘查方法
( 四川省 里伍铜 业股 份有 限公 司雅砻 江矿业 公 司 , 四J 甘孜县 I I 6 60 ) 2 2 1
摘 要 : 据 大 水 沟 铜 矿 区 的成 矿 地 质 特 征 和 地 球 物 理 特 征 , 明 了 该 矿 区 的 主 要 找 矿 特 根 说 点 。通 过 对 矿 区 的 成 矿 构 造 、 岩 蚀 变 、 体 特 征 及 地 球 物 理 特 征 的 分 析 , 出 了该 区 的 围 矿 指
后缘 伸展剥 离作用 形 成 的 一 系列 核 杂 岩体 之 一 , 经
历长 期多 阶段演 化 , 型于 印支期 , 山期 以来受 到 定 燕
陆 内造 山作 用 的改 造 , 为里伍铜 矿 田的控 矿构造 。
1 1 地 层 与 构 造 .
大水 沟矿 床产 于江浪 穹 隆构 造 内部变质 核杂岩 中, 主要 受环 穹隆 的滑 脱 一拆 离 构 造体 系控 制 里伍
3 勘 查 方 法
大水 沟铜 矿 区的 电磁 异 常特 征 , 物探 方 法 进 用 行地 质探 矿 , 对物 探 异 常 突 出地 段 进行 地 质 填 图 在 时, 发现 围岩蚀 变 , 到矿 化 段 , 探槽 弄 清 各 矿 体 找 用 的形 态 、 产状 、 向。 走 在大 水 沟矿 区的外 围据详 勘 资 料 , 黑牛 洞 ~ 大 水 沟也有 地球 物理 区域 磁场 特 征 , 物探 异 常 圈 定 据
里 伍群 ( t1 , p。) 成矿 主 要为 里伍 岩 群 中段 , 矿 区 内 成 I3 14号 主矿 体均产 于第 三岩 性段 黑 云母 化 二 云 、I 石 英 片岩夹二 云母 片岩 、 斜长 角闪岩及 黑 云母 、 云 二
母 片岩 , 状石 英岩 中。 片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四)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四)铜矿地质勘查规范(四)关于勘探工程密度表和勘探手段选择的说明:(1)表中所列工程间距,是钻孔或坑道实际控制矿体的距离。
(2)对I类型矿床的储量一般是用钻探求得。
但在地形条件有利时,B级储量也可用坑道求得;对II类型的B级储量主要用钻探求得,一般应用坑道验证。
但在地形条件有利时,也可用坑道求得;对III类型的B级储量一般用坑道配合钻探求得;对IV类型的C级储量主要是用坑道配合钻探求得或坑道钻探结合求得。
如矿体埋藏深、地形条件又不利于采用坑道探矿,施工确实困难时,应专题报告勘探主管部门与有关单位具体研究确定。
(3 )表中所列各类矿床沿走向的工程间距都比沿倾向的工程间距稍大一些,这是因为一般铜矿床在厚度和品位变化方面大多是沿走向较沿倾向稳定。
如果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出现沿倾斜比沿走向稳定时,可相应予以变更,沿走向的可以比沿倾斜的密一些。
(4)第V类型矿床很复杂,可以参照IV类型的勘探工程间距,控制到D级储量提供边探边采。
第四章铜矿床勘探工作的质量要求铜矿床地质勘探工作的目的是了解地质情况,掌握成矿规律,用最短的时间和最经济、有效的工作量,探明矿产资源,提供矿山建设利用。
因此,必须合理选择各种勘探研究方法,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的质量要求,才能多快好省地完成勘探任务。
第一节地质调查在勘探矿床时,必须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适当地选用各种勘探手段,调查研究矿区及其外围的区域地质情况、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化富集规律,从而提高对地质成矿理论的认识,并进一步指导矿床的勘探及其外围普查工作。
对主要地质图和比例尺要求如下:一、调查研究矿区外围的区域地质情况,分析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后的地质变迁,是在一定面积的区域内阐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各种岩性特征和成矿规律等,为进一步寻找矿产打下基础。
矿区外围的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10000~1:50000。
二、调查研究矿区(床)地质,要求对矿区(床)地质构造、矿体分布、围岩蚀变、矿化作用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指导勘探工作的进行。
江西省铜多金属矿地质勘查特征及矿物赋存规律
江西省铜多金属矿地质勘查特征及矿物赋存规律徐力千,陈晓群(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江西 南昌 330002)摘 要:江西省作为我国矿产储存大省,其铜多金属矿储量丰富,但由于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失误导致矿产利用率不高。
为此提出对江西省铜多金属矿地质勘查特征及矿物赋存规律的研究。
从江西省铜多金属矿矿区特征和矿体特征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结合地质特征,探讨铜多金属矿的矿物赋存规律。
合理的选用勘查技术进行地质勘查,以提高江西省铜多金属矿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铝土矿;探采结合;出矿质量;探矿成本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5-0098-2Geological prospec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 occurrence regularityof Jiangxi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XU Li-qian,CHEN Xiao-qun(Jiangx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Jiangxi geological survey brigade,Nanchang 330002,China)Abstract: Jiangxi Province is a big mineral reserve province in China, and its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reserves are rich, but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mineral resources is not high because of the mistake in geological prospecting work. Therefore,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Jiangxi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and ore bodies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is discussed.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reconnaissance technology for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Jiangxi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Keywords: bauxite;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combination; ore quality; prospecting cost现阶段,我国主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特征的勘查工作,但由于技术人员操作失误现象导致矿产的利用率不高,严重限制了我国地质勘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1]。
浅谈多宝山铜矿地质资源勘查概况
浅谈多宝山铜矿地质资源勘查概况矿区出露地层为中奥陶统铜山组,中、下志留统的八十里小河组和黄花沟组,中、下泥盆统泥鳅河组、乌奴尔组,上石炭统花朵山组,上二叠统八站组,下白垩统龙江组及第四系。
地层在矿区范围内基本为一单斜岩层,总体走向300度,倾向北东,倾角40-60度,局部地层倒转而向南西倾斜。
多宝山铜矿田三矿沟铜矿床的矿种主要为:铜、铁、钼,伴生金、锌、银、钨、镓、铟、锗和碲等多种有益组分。
矿区内出露的岩石有:凝灰粉砂岩、安山质凝灰岩、角岩、黑云母长石角岩、透辉石石英角岩、大理岩、硅质大理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粒状钙铁石榴石矽卡岩、致密状钙铝石榴石矽卡岩、英云闪长岩、绿泥石化花岗岩、蚀变闪长岩、石英斑岩等。
这些岩石由于遭受不同期次和不同程度的热动力挤压变质,岩石的硬度在不同成度上由所变化。
岩石软硬不均甚至于破碎形成破碎带;有的岩石经破碎后经风化形成土状。
综上所述,矿区地层经强烈区域构造、热液蚀变、变质等因素造成岩层产状陡,纵横向变化大;岩层层理、节理发育,多出现破碎岩层;岩石软硬不均、软硬互层,部分硅化强烈,可钻性级别高达10-12级,给钻探工作带来一些技术难点:矿区内地下水埋藏深度为2.5-30m。
前人资料单孔最大涌水量为0.33-2.36升/秒米。
矿区内普查岩心钻孔结构设计,在满足地质对岩矿心采取几何尺寸要求的前提下,着重考虑了矿层岩石的机械物理特性带来的技术难题,为保证钻孔安全、质量、设计为小口径钻孔结构。
应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技术方法。
根据本矿区岩层各类岩矿的物理机械物性,岩石可钻性、研磨性与完整程度等,设计选用三种钻进方法:一是硬合金钻进,二是普通金刚石钻进,三是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
根据地层特点与典型钻孔设计结构,分层钻进技术设计等三个井段:一是第四系地层开孔井段:松软地层冲积层、堆积层或松散的砂土层开孔时,使用普通硬质合金钻进。
钻孔坍塌严重时,可从孔口灌注稠泥浆或分段投入粘土球,捣实后再钻进,也可使用聚丙烯酰胺低固相泥浆护壁。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铜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一九八一年五月绪言铜是建设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有色金属原料,需要量很大。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加速铜矿资源的地质普查勘探工作。
铜矿地质勘探是矿山建设的先行工作,必须按照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地质条件的可能,合理地选择勘探矿区和部署地质勘探工作。
根据铜矿床常有多种组份伴(共)生的特点,在勘探工作中要切实执行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的方针,为充分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创造条件;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尽量缩短勘探周期;加强地质工作的管理,认真取全取准各项资料,加强综合研究,不断提高对地质规律的认识,按时提交地质勘探报告,以适应矿山建设设计的需要。
我国于一九六三年颁发的《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第三辑铜》,对铜矿地质勘探工作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本规范是由地质部和冶金工业部共同组成的铜矿规范编写组,根据我国生产实践的经验和原国家地质总局一九七七年颁发试行的《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的基本原则,广泛征求地质、矿山设计和生产部门的意见,以及收集我国主要铜矿区采、探对比资料,在原铜矿规范的基础上修编而成,作为审查验收铜矿详细地质勘探报告的技术要求。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的地质、地理等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既要坚持规范的原则要求,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地运用。
同时,希望在试行中注意总结经验,对本规范提出修改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研究和修订。
第一章铜矿的工业要求为了适应铜矿矿山建设的需要,合理地安排铜矿地质勘探工作,必须了解工业对铜矿资源的要求。
并根据这些要求去研究所要勘探的铜矿床,在当前采、选、冶等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否被充分与合理利用,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
为此,在本章中除介绍铜的特性及其主要含铜矿物外,还提出了工业加工技术对铜矿石的质量要求和确定铜矿床工业指标的一般原则。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世界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拉丁美洲和中非三地,目前全世界已探明的储量共3.5亿万吨,其中智利占24%,美国占16.9%,独联体占10.15%,扎伊尔占7.39%,赞比亚占4.55%,秘鲁占3.41%,美洲占了世界储量的60%。
98年全世界年产铜约1360万吨,各主要生产国的产量分别为:美国245万吨,智利233万吨,日本128万吨,中97年的消费量,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美国111万吨,德国69.5万吨,俄罗斯64万吨,加拿大56万吨。
世界铜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发达工业国,根据一年消费277万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5,其次是日本144万吨,德国105万吨,韩国62万吨,法国58万吨,意大利53万吨,英国41万吨。
我国是铜的第四大消费国,97年消费102万吨。
我国铜生产地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地区铜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84%,其中安徽、江西两省产量约占30%。
铜的主要消费地则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二者消费量约占全国消费总量70%。
中国国内铜矿分布以及储备一、资源与储量构成中国1952年仅有铜储量36.1万吨(未包括台湾省)。
至1999年底已探明铜矿产地939处(21处储量已耗竭),累计探明铜储量7493.79万吨,47年来增加了207.5倍,年均增长率为12.3%。
改革开放19年来探明铜矿储量增加了1766.7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6%,历年来累计探明铜矿储量见图1。
图1 中国累计探明铜储量建国以来先后探明了一大批储量达百万吨级以上的大型铜矿产地,如:山西垣曲铜矿峪,内蒙古新巴乐虎乌奴格吐山,黑龙江嫩江多宝山,甘肃白银厂和金川白家嘴子;江西德兴铜厂、富家坞、瑞昌武山和永平天排山,福建上杭紫金山,云南新平大红山和东川汤丹,西藏江达玉龙和察雅马拉松多,新疆哈巴河阿舍勒。
其中江西铜厂和西藏江达玉龙为探明储量达5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矿产地。
“九五”期间,在“三江”地区已查明矿产地及远景区有云南羊拉铜矿(规模超过50万吨,矿石品位>1%),区带内鲁春和红坡牛场等矿区显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白秧坪铜银铅锌矿区已达大型规模(矿石品位>1%),并与金顶铅锌矿区连接成片;今年在“三江”中、南段结合部位新发现有铜钴矿床,已控制6个前景较好的矿体,单矿体最长达1600米。
铜矿资源的地质勘查与评价方法
储量级别与经济意义
储量级别:根据 铜矿资源的规模 和品位,将储量 分为多个级别, 如大型、中型、
小型等。
经济意义:储量 级别直接影响铜 矿资源的经济价 值,大型储量具 有较高的经济价 值,而小型储量 则可能不具备开
采价值。
储量计算方法: 根据铜矿资源的 地质特征和开采 条件,选择合适 的储量计算方法, 如地质统计学方 法、地质力学方
地球化学 勘探:通 过分析地 下水、土 壤、气体 等样品中 的化学成 分,推断 地下地质 情况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 航空摄影 等手段获 取地表地 质信息
数学地质: 运用数学 方法处理 地质数据, 建立地质 模型
综合评价: 结合多种 勘探手段, 对铜矿资 源进行综 合评价与 预测
矿床工业指标确定
铜矿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铜矿资源的储量和品质 铜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技术 铜矿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
法等。
储量评估:通过 对铜矿资源的储 量进行评估,确 定其经济价值和 开采可行性,为 铜矿资源的开发 和利用提供依据。
Part 05
铜矿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条件评 价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价
矿床类型: 确定矿床类 型,如露天 矿、地下矿
等
矿石质量: 评价矿石质 量,如品位、 硬度、可磨
性等
开采方法: 选择合适的 开采方法, 如爆破法、
机械法等
矿山设备: 选择合适的 矿山设备, 如挖掘机、 运输设备等
矿山安全: 评估矿山安 全风险,如 塌方、滑坡
等
环境保护: 评估矿山对 环境的影响, 如粉尘、废
水等
矿床矿石选冶技术条件评价
矿石性质:包括矿石类型、矿石结构、矿石硬度等 选矿技术:包括选矿方法、选矿工艺、选矿设备等 冶炼技术:包括冶炼方法、冶炼工艺、冶炼设备等 环保要求: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废渣处理等
浅谈紫金山地采铜矿生产勘探
浅谈紫金山地采铜矿生产勘探摘要:紫金山金铜矿为上金下铜的特大型露天井下联合开采矿山,上部金矿采用露天开采,现已接近尾声,中部铜矿采用露天大规模开采,深部铜矿采用地下开采。
由于深部铜矿埋藏深度大,地表钻孔施工难度大,首采区矿体的控制程度低;随着紫金山地采铜矿的试生产,必须加快地质勘探速度,提高矿体资源储量级别。
通过开展生产勘探, 不仅可以准确地圈定矿体的形态、掌握了矿石的质量与分布情况,而且还可以加强对矿床地质构造及矿体赋存条件等的控制与研究,同时勘探结果还影响着矿山的开拓方案、矿房采矿方法的选择,提高矿山开发利用水平与效益。
关键词:生产勘探;工程网度;资源储量;深边部找矿1 引言生产勘探是在矿山企业在以往地质勘探基础上,在近期开采地段,与矿山生产相结合而进行的能够更准确查明矿体形态、产状、矿石质量,提高资源储量级别而开展的工作;是矿山采矿过程的排头兵、指路人,对矿山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质坑内钻探是地下开采矿山常用的生产探矿手段,这种手段机动灵活、效率高、成本低、适应性强,以钻代坑、坑钻结合的勘探技术不仅速度快,成本低,而且减少了掘进工作量,减轻了出渣的压力。
通过开展生产勘探不仅能更加准确地圈定矿体形态,达到矿石资源储量的升级,而且为矿山矿石管理、中段开拓和采准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2 紫金山地采铜矿地质特征2.1 Ⅺ号矿带地质特征紫金山矿区地质工作始于1960年,50多年来,围绕紫金山的地质勘查工作一直没有间断,1992年闽西地质大队在紫金山施工钻孔ZK1117,发现紫金山深部厚大、高品位铜矿。
该矿体位于西北矿段西南部(0)号矿带下盘,命名为Ⅺ矿带。
紫金山铜矿XI号矿带位于紫金山铜金矿区西北矿段0号矿带的下盘南西侧,为隐伏矿体,是典型的高硫化型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2]。
矿带范围内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早期的花岗岩、燕山晚期花岗斑岩、石英斑岩,以及少量的隐爆角砾岩、英安玢岩。
其中主要容矿岩石为中细粒花岗岩,次之细粒花岗岩。
铜矿资源的发现与勘探技术
铜矿资源的价值
铜是一种重要的工 业金属,广泛应用 于电力、电子、建 筑、机械等领域
铜矿资源是稀缺资 源,对国家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战略意 义
铜矿资源的开发利 用可以带动相关产 业发展,促进经济 增长
铜矿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和保护对于生 态环境具有重要意 义
铜矿资源的应用领域
电气行业:铜是优良的导电材料, 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变压器 等电气设备中。
数值模拟技术
数值模拟技术在铜矿资源 勘探中的应用
数值模拟技术的定义和原 理
数值模拟技术的优点和局 限性
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趋势 和前景
PART 05
铜矿资源勘探的 未来发展
勘探技术的创新发展
遥感技术的应用: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提高勘探效率
钻探技术的改进:优化钻探工艺,降低成本和风险
地下探测技术的发展:利用电磁波、地震波等方法,提高地下探测精度
遥感勘探: 通过遥感 技术探测 地表和地 下地质构 造和矿产 资源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 原理:通过分析地球 化学元素,寻找铜矿 资源的存在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方 法:包括土壤地球化学 勘探、水系沉积物地球 化学勘探、岩石地球化 学勘探等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 优点:可以快速、准 确地找到铜矿资源的 存在,减少勘探成本
机械行业: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和耐磨性,常用于制造轴承、齿 轮、阀门等机械零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建筑行业: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 性和美观性,常用于建筑装饰、 屋顶、管道等建筑材料中。
电子行业: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和导热性,常用于制造集成电路、 印刷电路板等电子元件。
PART 03
铜矿资源的发现 技术
多宝山铜矿地质资源勘查概况
王铁 成 ( 多宝山 铜矿
隹确 摘要 : 多宝 山铜 矿床位于嫩 江县北部 , 矿区位 于小兴 安岭西北 部段西 南 灌 注 水 泥 前 ; 掌 握 漏 失层 的深 度 和 厚 度 和 大 致 漏 失量 以及 坍 塌 层
山坡 , 低 山丘 陵 地 形 , 拔 0 5 0米 , 对 高 差 一 般 为 3 一 O米 。 区 内 的严 重程 度 , 用 测 漏 仪 测 定 漏 失 位 置 , 属 海 5— 7 相 O7 应 必要 时 用 井 径 仪 测 量 孔 径 。 季 节性 冻土 发 育 , 度 约 08 21米 , 冻 期 为 九 月 中旬 一翌 年 五 月 底 。 深 — 结 关键 词 : 质 资源 地 勘 查
根 据 矿 区 地 质 条 件 , 钻 孔 开 孔 遇 第 四 系地 层 时 , 用 单 管 、 在 采 双
管单 动硬 质 合 金钻 具取 心工 具 。 技 术 过 度 孔 段 采 用 单 管 、 管 金 刚 在 双 O 引 言 石钻 具 取 心 。 遇 坚 硬 基 岩 时 , 孔 段 全 部 采 用 S 5金 刚 石 绳 索 取 心 主 7 矿区出露地层 为中奥陶统铜 山组 , 下志留统的八 十里小河 组 钻具 , 中、 以保证岩心采取率达标。 实践证 明采取率达到 9 %以上 , O 大大 和黄花沟组 , 下泥盆统泥鳅河 组、 中、 乌奴 尔组 , 上石炭统花 朵山组 , 高于 钢 粒 、 通 金 刚 石 施 工 工 艺 。 普 上二叠统八站组 , 白垩统 龙江组及第 四系。 下 地层在矿区范围内基 本 首 先 回 次 进 尺 应 控 制 在 05 左 右 ,在 开 7 B 第 四 系 采 取 干 钻 m L ̄ , 为 一 单 斜 岩 层 , 体 走 向 3 0度 , 向北 东 , 角 4 — 0度 , 部 地 法钻 进 及 取 心 岩 心 采 取 率 达 1 0 。 1 mm 径 钻 进 破 碎 层 用 自 总 0 倾 倾 06 局 % O O 1 层倒 转 而 向 南 西倾 斜 。 多 宝 山铜 矿 田三 矿 沟 铜 矿 床 的 矿 种 主 要 为 : 制钢 丝 钻 头 取 心 , 7 S 5钻 具 钻 进 时 进 尺 突 然 加 快 , 即减 压 , 泵 量 立 小 铜 、 、 , 生 金 、 、 、 、 、 、 和 碲 等 多种 有 益 组 分 。 铁 钼 伴 锌 银 钨 镓 铟 锗 继 续 进 尺 05 停 钻 提 内 管 。 .m 矿 区 内 出露 的 岩 石 有 : 灰 粉 砂 岩 、 山质 凝 灰 岩 、 岩 、 云 母 凝 安 角 黑 该矿 区普遍存在轻 微漏失 , 1 %的孔 中等 漏失 , 有 5 轻微 漏失孔 长 石 角岩 、 辉 石 石 英 角 岩 、 理 岩 、 质 大理 岩 、 卡 岩 化 大理 岩 、 透 大 硅 矽 段基本在 3 — 0米 , 08 采取 了无 固相泥 浆提高 P AM 和 C MC加量 , 比 粒状钙铁 石榴 石矽 卡岩 、 致密状 钙铝石榴石 矽卡岩 、 英云 闪长岩 、 绿 正 常 提 高 3 %即 可 , 0 且保 持住 泥 浆 性 能 , 过 2 通 4小 时 施 工均 达 到 很 泥 石 化 花 岗岩 、 变 闪长 岩 、 蚀 石英 斑 岩 等 。 这 些岩 石 由于 遭 受不 同期 好 效 果 ,泥 浆 消 耗 量 O1 / 。 中 等 漏 失 层 采 取 了 无 固 相 泥 浆 .m3 3米 次和 不 同程 度 的 热 动 力 挤压 变质 ,岩 石 的硬 度 在 不 同成 度 上 由所 变 P AM 加 量 提 高 到 正 常 的 2倍 , 浆粘 度 达 3 泥 0秒 , 重 1 6 以 岩粉 比 , O 化 。 石软 硬 不均 甚 至 于 破 碎 形 成 破 碎 带 : 的岩 石 经 破 碎 后 经 风 化 在 循 环 过 程 中 能 沉 淀 为 标 准 。 检 测 方 法 是 用 手 捞 取 进 入 原 池泥 浆无 岩 有 形成土状。 岩 粉 或 含 砂 率 小 于 4 为 宜 , J K 0 — 、Z 1 7 取 得 好 效 果 , % 在 Z 2 4 1J K 0 —1 综 上 所 述 , 区地 层 经 强 烈 区域 构 造 、 液 蚀 变 、 矿 热 变质 等 因 素 造 泥 浆 消 耗 量 降 到 O1 /m。 .m3 3 成岩层 产状陡 , 纵横 向变化 大 ; 岩层 层理 、 节理 发育 , 多出现破碎 岩 打捞 内管 , 次投 入 内管 , 25 m 不到位 , 扫孔泵压升 高。 二 差 .0 且 层 :岩石软硬 不均 、软硬互 层 ,部 分硅化 强烈 ,可钻性 级别 高达 为泥状岩层 , 手搓成粉 末状 , 确定此层易坍塌, 处理 方法 : 无固相泥 ① 1 一 2级 , O1 给钻探工作 带来一 些技术难 点 : 区 内地 下水 埋藏 深度 浆变普通泥浆。 7 钻具 , P 5 矿 @s 5 换 7 钻具 ,7 钻杆换 6 钻杆 , S5 0 扫孔 为 25 3 m。前人资料单孔最 大涌水量 为 O3 — . .— 0 . 23 3 6升 / 米。 秒 到 底 , 后 进 尺 , 换 回 S 5钻 杆 、 具 。 无 固 相 泥 浆 正 常 钻 进 至 设 然 又 7 钻 矿 区 内普 查 岩 心钻 孔结 构 设 计 ,在 满 足 地 质 对 岩 矿 心采 取 几 何 计 孔 深 。根 据 地 层 合 理 选 择钻 头 。钻 头 寿 命 长 , 大钻 次数 少 。本矿 提 尺寸要求的前提下 ,着 重考虑 了矿层岩石 的机械物理特性带来 的技 区使 用 胎 体 硬 度 H C 0 2 R 2 — 5圆 弧 型 钻 头 , 用 寿 命 最 长 , 般 常用 使 一 术难题 , 为保 证 钻 孔 安 全 、 量 、 计 为 小 口径 钻 孔 结 构 。 用 小 口径 质 设 应 此 钻 头 ,在 软 层 、均 质 硬 层 进 尺 效 率 均 较 好 ,在 特 硬 层 使 用 金刚石钻进技术方法。 HR O 1 C1 一 5钻 头 效 果 好 ( 英含 量 8 % )岩 心 钻 探 泥 浆 净 化至 关重 石 0 。 根 据 本矿 区岩 层 各 类岩 矿 的物 理 机 械 物 性 , 石 可 钻 性 、 磨 性 岩 研 要 ,泥浆净化的干净 ,能避免烧钻和提高钻头寿命及钻具钻杆 的寿 与完整程度等 , 设计选用三种钻进 方法 : 一是硬合金钻进 , 二是普通 命 , 时也 减 少换 浆 而 节 约 材 料 。 们 在 每 个 孔 开 钻 前 都 进 行泥 浆循 同 我 金 刚 石钻 进 , 是 金 刚 石 绳 索取 心钻 进 。 三 环 系 统 规 范 化 管 理 , 长 大 于 1 m , 状 为 “ 形 , 每 个 拐 角 处 挖 总 5 形 字 且 根据 地 层 特 点 与 典 型 钻 孔 设 计 结 构 ,分 层 钻 进 技 术 设 计 等 三 个 个 04 m 深 O5 m 直 径 的 圆坑 ,每 隔 3 加 一 个 挡 板 ,坡 度 为 . 0 _O m 井段 : 18 — 门O /0 1 0槽 深 02 m , 宽 02 m 一 个 沉 淀 池 。 一 个 原 池 , 积 .5 槽 .5 体 是第 四系地层开孔井段 : 松软地层冲积层 、 堆积层或松散的砂 为 1 。每班测含砂率三次 , m。 含砂率 近 4 %时 , 即更换泥浆。 立 土 层 开 7 B , 用 普通 硬质 合 金 钻进 。钻 孔坍 塌 严 重 时 , 从 孔 口灌 L, 使  ̄ 可 本 矿 区 施 工 的 7个 钻 孔 普 遍 存 在 冲 洗 液 漏 失 现 象 , 的 钻 孔 漏 有 注稠 泥浆或分段投入粘土球 , 实后再钻进 , 捣 也可使用聚丙烯酰胺低 失 严 重 , 直 在 项 水 钻 进 。 于 冲 洗 液 的 漏 失 , 是 地 层 的 因素 , 破 一 对 一 有 固相 泥 浆 护壁 。钻 进 预 定 深 度 后 , 时 下 入 孔 口套 管 。二 是 钻 孔 穿 透 及 碎 带和 裂 隙 , 耗 冲 洗 液 ; 消 二是 套 管 深度 不够 , 部 密 封 不严 , 管 外 底 从 第四系松软地层下入孔 口套管后 , 换径 1 0口径普通金 刚石钻进 跑 水 。 建议 以后 施工 遇 到 冲 洗 液消 耗严 重 时 ,要 及 时调 整 冲 洗 液 性 1 方法 , 钻至坚硬基 岩后 , 由1 8技术 套管 , 下 O 等钻 孔主孔段进行 绳索 能 , 加大聚丙烯酰 胺用量提高粘 度 , 封堵 岩石 中的较 小裂隙 , 少冲 减 取心钻探作技术保证。三是钻进到坚硬基 岩 , 下 中1 8技术 性套 入 O 洗液的消耗 :套 管要坐到完整 的岩 石上 ,在 下套 管前 必须投入粘土 管 护壁 后 , 孔 深 2 由 O米 左 右 直 至 终 孔 的 主 井 段 , 用 s 5绳 索 取 心 采 7 球, 以把 套 管 坐 实 封 严 , 止 上 部 孔段 及 套 管 外 跑 水 。岩 心堵 塞 的主 防 钻进 。 要 原 因 是所 钻 地 层 岩 石 片理 较 发育 , 进 过 程 中岩 心容 易破 碎 , 屑 钻 碎 开 孔 01 O 5 mm 钻 进 用 短 钻 具 采 用 干 钻 方 法 ,干 烧 法 取 心 : 卡在 卡 簧座 和 钻 头 内 台 阶 之 间 。 防止 岩 心堵 塞 一 是 内管 与 钻 内 台阶 囝
山东福山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山东福山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唐洪敏,肖 华,张红丽(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 济宁 272100)摘 要:由于山东福山铜矿成矿条件优越,进而展开对山东福山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分析山东福山铜矿地质特征,得出勘查区的具体褶皱特征为小褶皱背斜;岩浆岩控矿构造类型为:背斜构造控矿、围岩屏蔽构造控矿、岩体凹凸构造控矿、交汇构造控矿以及角砾岩控矿等;节理裂隙特征为板岩。
浅析山东福山铜矿矿床成因,从地层、侵入岩以及岩性三方面得出矿床主要成因为矿区岩性具有性脆,孔隙度大,化学性质活泼的特点。
此类岩性有利于低温热液矿床的形成。
后期的次级构造发育,岩石节理、劈理发育,岩浆中富含Cu元素,有利于铜元素的运移富集。
关键词:山东福山铜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TP3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4-0101-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Fushan copper deposit in Shandong ProvinceTANG Hong-min, XIAO Hua, ZHANG Hong-li(Shandong Lun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urvey Institute, Ji'ning 272100,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superior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of Fushan copper deposit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deposit are analyzed. By analyzing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ushan copper mine in Shandong Provinc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pecific fo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loration area are small fold anticline; the magmatic rock characteristics are anticline structure control, surrounding rock shielding structure control, rock concave convex structure control, intersection structure control and breccia tube control; the joint fissure characteristics are slat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nesis of Fushan copper deposit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concludes from the stratum, intrusive rock and lithology that the main genesis of the deposit is characterized by brittle lithology, large porosity and active chemical properties.Keywords: Fushan copper deposit, Shandong Provinc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 of the deposit山东福山铜矿位于烟台市东侧,具备十分优越的铜矿成矿地质条件[1]。
地质勘查中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地质勘查中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罗 俊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铜矿勘查的相关内容,包括铜矿的成因类型、勘探方法和技术、矿床模型和靶区选择以及地质调查中的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
在铜矿勘查中,通过了解铜矿成因类型的特征,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法和技术,从而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铜矿勘查中的矿床模型和靶区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确定合适的勘探范围和目标,提高勘探成功率。
在地质调查中,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矿区的地质情况,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关键词:地质勘查;铜矿成因;找矿技术在当今的工业发展中,铜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铜矿勘查作为寻找铜资源的重要环节。
铜矿勘查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化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各种现代勘探手段,包括卫星遥感、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来寻找铜矿床。
本文将对铜矿勘查中常用的地质调查方法、勘探技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1 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当谈论铜矿成因地质类型时,需要明确铜矿的形成通常涉及多种因素和过程。
这些过程和因素包括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岩石类型、流体作用、温度和压力等。
同时,不同的铜矿类型也有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形成机制。
在这个背景下,下面将详细探讨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的特征。
1.1 火山岩型铜矿火山岩型铜矿是一种由火山岩熔岩和火山灰中的铜离子通过流体作用沉积而成的矿床。
这种类型的铜矿通常与火山活动有关,包括火山岩的形成和喷发等。
火山岩型铜矿的特征是富含铜、硫、铁等元素,矿物组成丰富多样,包括黄铜矿、方铜矿、黄铁矿、闪锌矿等。
常见的火山岩型铜矿包括斑岩型铜矿、熔岩型铜矿等。
1.2 矽卡岩型铜矿矽卡岩型铜矿是一种在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系统中形成的铜矿。
在高温高压下,热液会将铜和其他金属离子从岩石中溶解出来,并将其沉积在断层和裂隙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铜矿地质勘查概况
中国铜矿地质勘查工作,在1949~1952 年期间,面临接管旧中国遗留下来白勺矿山急需恢复生产白勺形势。
当时最重要是就矿勘查,首先是从东北地区开始白勺。
1948 年东北全境解放,东北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简称东北有色局,下同),接管了18 个厂矿。
其中铜矿山有吉林白勺石咀子铜矿、老牛沟铜金矿、天宝山铜铅锌矿,辽宁白勺清原铜矿、华铜铜矿、芙蓉铜矿、马鹿沟铜矿、桓仁铜铅锌矿、夹山铜金矿等等。
东北有色局地质调查室组织地质调查队,对以上矿山及其外围进行普查找矿和探矿工作,为恢复矿山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东北地区和河北寿王坟、小寺沟等等地进行勘探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另外,东北工业部于1949 年在长春成立了东北地质调查所,担负东北地区白勺地质调查工作。
1950 年2 月,由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计划局主持召开了地质会议,动员几乎全国地质学家和部分测绘、物探专家对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等广大地区进行空前规模白勺地质调查。
其中以东北地区白勺规模最大,有近百名地质学家,对东北地区白勺十几个煤矿和铁矿、有色金属矿产做了较详细白勺地质调查,为进一步勘探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对其他几大行政区白勺一批铜矿区做了开创性白勺调查工作。
从1950~1952 年国家组织各部门地质力量先后对安徽铜官山、云南东川易门、甘肃白银厂、湖北铜录山和山西中条山等等地区进行铜矿地质普查,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对这些地区白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依据。
在1949~1952 年铜矿重点地区白勺普查基础上,从1953 年开始了大规模白勺地质勘探工作。
40 多年来成功地勘探了大批铜矿床,提交了勘探储量报告书,为中国铜业白勺发展,建设一批大中型铜矿山提供了可靠白勺地质成果。
在东北地区勘探了辽宁白勺桓仁铜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