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芯片技术在乳腺癌相关指标检测中的应用
chip-seq应用案例

Chip-Seq应用案例一、简介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Chip-Seq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手段。
Chip-Seq技术通过将基因组DNA与蛋白质进行共沉淀,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沉淀的DNA进行分析,能够精确定位蛋白质与DNA的结合位点,揭示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本篇文章将介绍几个Chip-Seq的应用案例,展示该技术在不同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 Chip-Seq应用案例1.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识别并结合特定DNA序列的蛋白质,参与基因转录的调控。
通过Chip-Seq技术,可以研究转录因子在基因组中的结合位点,从而揭示其在特定组织或生理状态下的基因表达调控作用。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在乳腺癌细胞系中,转录因子ERα通过与基因组中多个位点结合,调控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表达(如表1)。
表1:转录因子ERα的Chip-Seq分析结果基因位点结合强度功能注释XYZ强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基因ABC中细胞周期相关基因DEF弱细胞凋亡相关基因2. 染色质重塑分析:染色质重塑是指染色质结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重新排列,对基因的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Chip-Seq技术,可以检测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进一步了解染色质重塑如何参与基因表达调控。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在胚胎干细胞中,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MARCA4与Oct4、Sox2和Nanog等关键转录因子共同作用,调控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如表2)。
表2: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MARCA4的Chip-Seq分析结果基因位点结合强度功能注释ABC强多能性维持相关基因XYZ中细胞分化相关基因DEF弱细胞凋亡相关基因3. miRNA结合位点分析: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通过与mRNA结合调控基因表达。
通过Chip-Seq技术,可以检测miRNA与基因组中DNA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了解miRNA在发育、代谢及疾病中的作用。
组织芯片技术在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组织芯片技术在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组织芯片技术(tissue microarray,TMA)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病理学研究中。
什么是组织芯片技术?组织芯片技术是一种用于高通量分析组织样本的方法。
它可以将许多组织样本压缩成一个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上,这个芯片的尺寸只有一般组织切片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
因此,它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度。
组织芯片的制作过程组织芯片的制作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挑选组织样本。
这是制作组织芯片的重要步骤,需要根据研究需求,选择不同种类的组织样本进行切片。
第二步:将组织样本切片并染色。
这一步需要专业技术和设备,对于颜色的选取也需要考虑研究的需求。
第三步:使用组织芯片机器,将切好的组织样本转移到芯片上。
这一步需要将切好的组织样本放在特殊的芯片上,然后使用组织芯片机器将它们迁移到芯片上。
第四步:根据研究需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组织芯片的优点在于,可以对多个组织样本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研究结果。
组织芯片技术在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已经在病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研究肿瘤发生机制组织芯片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不同类型的癌症,探索其发生机制。
例如,组织芯片可以帮助分析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以及某些基因是否与癌症发生有关。
研究药物治疗效果组织芯片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不同药物对特定疾病的疗效。
例如,将患有相同疾病的不同患者的组织样本制成组织芯片,然后在组织芯片上进行药物测试。
研究生物标记物组织芯片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研究生物标记物(biomarker)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例如,在研究乳腺癌时,可以使用组织芯片技术分析许多患者的乳腺癌组织样本,以便研究生物标记物与疾病的进展和治疗的关系。
综上所述,组织芯片技术是一项可靠、高效的技术,已经在病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对于研究不同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VEGF在乳腺癌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VEGF在乳腺癌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th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31例正常乳腺组织中VEGF基因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比较性分析。
结果 VEGF分别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之间的阳性表达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VEGF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VEGF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表达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VEGF阳性患者乳腺癌风险是阴性者的4.84倍(95%CI为1.39-16.8)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VEGF呈高表达,提示VEGF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VEGF亦可作为预后评估的指标。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VEGF in protein with breast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P staining method and tissue chip were adopted to research the expression of VEGF in 6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31 cases no breast cancer tissue as control.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spearman correlation were performed to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of between these cases and their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was done compared analysis.Results The difference of positive expression of VEGF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those without breast cancer as control (P<0.05);The difference of positive rate of VEGF was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those without breast cancer as control(P all>0.05);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VEGF was related to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tion (P<0.05).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VEGF did not appear to relate to age and the size of breast cancer (P>0.05). Conclusion There was high positive expression of VEGF, which suggests that these factors were concer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reast cancer so as to be contributed to prognostic judgment. 【key word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mmunohistochemistry;breast cancer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常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生物芯片技术在疾病诊断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芯片技术在疾病诊断监测中的应用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医学技术,它利用微电子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生物技术、电化学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开发出了新型的生物芯片。
这种生物芯片可以用来监测人们的生理状态和疾病发展情况。
在医学领域,生物芯片技术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本文着重介绍生物芯片技术在疾病诊断监测中的应用。
一、生物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在生物芯片技术中,我们需要将生物分子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
因此,我们需要先将生物分子进行特殊的处理,将它们固定到芯片上的区域。
这种固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例如使用生物亲和力、电化学亲和力、共价结合等方法。
固定后的生物分子将在芯片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薄膜,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这层生物薄膜的电学性质来获取与生物分子相关的信息。
这就是生物芯片的基本原理。
二、生物芯片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 基因诊断基因诊断是指通过检测人体基因的变异情况,来判断是否有患某种疾病的风险。
生物芯片技术通过快速检测大量基因序列的变异情况,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从而引导治疗。
2.癌症诊断癌症是人类的一个重大疾病,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生物芯片技术在癌症监测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检测癌细胞的基因信息、蛋白质组学等数据,在更早的阶段发现癌症的迹象,大大提升治疗的成功率。
3.血糖检测血糖管理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传统的血糖检测方法需要抽血,痛苦而且不够方便。
而生物芯片技术通过建立具有葡萄糖选择性的微流控芯片,不需要取血,在短时间内获得血糖数据,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三、生物芯片技术在疾病监测中的应用生物芯片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疾病诊断,还可以用于疾病监测。
一些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病需要定期监测。
而传统的监测方法需要去医院,测量过程繁琐。
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可以构建小型监测设备,可以在家里实现定期监测。
四、生物芯片技术仍需克服的问题虽然生物芯片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它仍需克服一些问题。
生物芯片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生物芯片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电子技术制造的生物检测标准品,用于对特定生物分子进行检测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基因筛查等领域,特别是在医学检验中,由于其高效准确、快速简便的特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1. 蛋白芯片技术在肿瘤筛查中的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是一种利用微阵列芯片来检测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技术。
在肿瘤筛查中,蛋白芯片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为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目前,蛋白芯片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的诊断,成为肿瘤筛查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2. 基因芯片技术在疾病预测中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利用微阵列芯片来检测基因表达的技术。
在疾病预测中,基因芯片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特定基因的表达情况,从而预测患有某种疾病的风险。
例如,对于某些与遗传性疾病、癌症等相关的基因,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快速、精准地筛查患者是否存在相应的基因突变,从而预测有无发病风险。
3. DNA芯片技术在个性化医疗中的应用DNA芯片技术是一种利用微阵列芯片来检测DNA序列的技术。
在个性化医疗中,DNA芯片技术可以用于分析患者基因序列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例如,在癌症等疾病治疗中,利用DNA芯片技术可以精确地判断患者针对某种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4. 微量分析芯片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微量分析芯片是一种利用微流控和微纳米加工技术制造的高通量、高灵敏度的检测平台。
在医学诊断中,微量分析芯片可以用于极小体积样品的快速检测,例如血液、尿液等生物体液。
同时,由于微量分析芯片的高灵敏度,可以检测到非常微量的生物标记物,有助于提高医学检查的准确性与敏感性。
总之,生物芯片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相信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拓展,为医学检验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组织芯片和基因突变检测在肺癌及乳腺癌石蜡组织中的应用

( 南通 大 学 附属 医院病理 科 , 江苏 2 6 0 ) 2 0 1
【 摘 要] 目的 : 探讨利用石蜡包埋 的人类肿瘤组织开展病理新技术临床应用 的可能性 和可行性的石蜡组 织 , 乳 分别进行组织芯片的制备和基因突变的检测 。结果 : 组织芯片用于常规切片染色 和免疫组化
p r f n— m b d d h m a c nc r ts u s a af — i e e de u n a e is e
Z ujn HU N i fi HU H i , A G J ne u a (e a m n f a ooy fit opt f atn nnei ,ins 2 0 1 D p r e t t lg, l e hsi o nogU ivs y J gu2 6 0 ) t oP h A ad l a N t a 【 b tat 0bet e T vs gt tep s b ie f l i l pl ao yuignw p to gc eh iu s i A src】 jci : oi et a os it so i c pi t nb s e a l i tc nqe t v n i eh i li cn a a c i n ho wh
fr l — x d a a f - mb d e u n c n e is e . eh d : u g c n e n r a tc n e o mai - x d a a - o ma i f e ,p r f n e e d d h ma a c r t u s M t o sL n a c r a d b e s a c rf r l f e ,p rf n i i s n i i e e d d t u s w r s d t r p r h i u c o ra s a d t e e t fr t e g n t tt .Re u t : is e f — mb d e is e e e u e o p e a e t e t s e mi ra r y n o d tc o h e e i mu a in n s s c o s l T su s
组织芯片和普通切片检测乳腺癌ER、PR、nm23的比较

维普资讯
新 疆 医 科 大 学 学报
I AL UNI R I Y 2 0 u. 3 ( ) VE S T 0 7J 1 ,0 7
du to n b e s a c n m a M e h ds c i n i r a tc r i o . t o :ER ,PR ,nm 2 e e d t c e n 1 0 c s s o r a ti a i e du t 3 w r e e t d i 5 a e fb e s nv sv c a J c r i m a b ts ue ir a r y a u u l e ton w ih m m un — soc m it y t c ol y Re u t : The a cno y i s m c o r a nd s a s c i t i o hit he s r e hn og . s ls p stv a e o o ii e r t f ER , PR n a d nm 2 b is e m i r a r y w e e 3 .94 , 2 .57 , 7 .61 , r s e tv l . 3 y ts u c o r a r 1 6 3 e p c i e y Th o ii e r t f ER ,PR nd nm 2 b u ls c i n w e e 3 .81 , 29 37 , 75 00 , r s e tv l . e p s tv a e o a 3 y us a e to r 6 . . e p c i e y
c m it y s ani g a d t is e m ir a r y i m u o s oc m it y s a n ng ( > 0. 5) Co c u i n:T h he s r t i n n he ts u c o r a m n hi t he s r t i i P 0 . n l so e ts u ir r a s i p r a a tc ls g fc nc nd b o d a plc to r s c n s intfc s ud . is e m c oa r y ha m o t ntpr c ia i niia e a r a p ia i n p o pe ti ce ii t y Ke r s:b e s a c n m a; ts u i r a r y; i m u hit c m it y;ER ;PR ; n 2 y wo d r a tc ri o is e m c o r a m no s o he s r m 3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芯片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在肿瘤诊断中,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是本文想要探讨的内容。
一、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基因芯片是一种测试片,它能够查看成千上万的基因,了解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
在基因芯片的使用中,需要将样本基因片段提取出并加以扩增,再将其复制到芯片上。
而一条螺旋结构的DNA是由四个不同的碱基组成的,即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以及鳥嘌呤。
因此,基因芯片中会包含这四个碱基。
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杂交技术而成。
假设研究者需要检测一组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那么这一组细胞的RNA需要被提取出来。
接下来,这些RNA会被转化成反羧基亲和素(cDNA)并标记。
标记后的cDNA会被加在基因芯片上的探针上。
而这些探针则是具有固定位置的基因序列,通常是基因的完整序列或者是基因的特定部分。
通过将标记后的cDNA和探针进行杂交,就可以检测出RNA的表达情况。
二、基因芯片技术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基因检测方法,基因芯片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以下优势:1.高通量:基因芯片能够检测成千上万的基因,检测结果也更加准确。
2.高灵敏度:基因芯片需要的样本数量很少,甚至能够通过采集少量血液及组织来获得详细的基因信息。
3.高精度:基因芯片的结果非常精确,因为它能够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人为误差。
4.快速结果:基因芯片的检测速度非常快,检测结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
基因芯片技术的优势使得它在疾病诊断、药物研究以及基因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肿瘤是一种细胞无序分裂并且进行恶性侵袭的疾病。
肿瘤发生后,患者的基因表达情况会发生改变。
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这些改变,从而对肿瘤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
1.肿瘤类型的诊断基因芯片技术通过检测基因的表达情况来确定肿瘤的类型。
在不同的肿瘤中,基因的表达情况都有所不同。
如在一项基因芯片研究中,研究者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成功地对70%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分类诊断。
乳腺癌ER、PR和CerbB-2免疫组化对照芯片制作及其应用

朱忆 凌 , 周新 木 ,龚 伟 , 黎 庆 荣 ,黄 渊
( 丽水 市 中心医院 暨温 州医 学院 附属 第五 医院 病 理科 ,浙 江 丽水 3 3 0 ) 2 0 0
[ 摘
要] 目的 : 用组织芯 片原理手工制作乳腺癌雌激素 受体 (R 、 应 E ) 孕激素受体 (R 和原癌基 因CrB P) eb 一
1 材 料 和 方法 1 1 材 料 从我 院病 理 科档 案免 疫 组化 染色 切 片 .
免 疫 组化 技 术 已 常 规应 用 于 病理 诊 断 工 作 中 , 在病 理诊 断 、术后 治疗 和预 后评估 等 方面 发挥 了重 要作 用 。 腺癌 术后雌 激 素受体 (R 、 激素 受体 乳 E)孕
( R ,以及原 癌基 因 C r B 2的测定 ,已广泛 应用 P) eb.
根 据 阳性 细胞 所 占的百 分数 进行 分 组 。评 分标准 :
于 临床 。 R、 R阳性 表达 为术后 内分 泌治疗 提 供 了 E P 理 论依据 ; eb一是乳 腺癌 预后 不 良的重 要指 标之 C rB2
一
,
其过 度 表达提 示肿 瘤细 胞复 发率 高 ,对化 疗和
内分泌 治疗 不敏 感 ¨ 。目前 ,大多数 医院 采用 国 内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筛选 出乳 腺癌 E 、P 和 C r B2具有 清晰 染色结 R R eb 一 果 的病 例 ,获得 表达 水平依 次 为 一、 + +、 +和 + -的 +t - 乳 腺癌 组织 。自制 采样器 ( 内径 18m . m的平 头穿刺 套 管一 套 ) A E 涂胶 片 , , PS 免疫 组化 试剂 一抗 E P R、 R 和 C rB2及 E V so MP u 检 测试 剂盒均 购 自 eb 一 n i inT l s 北 京 中杉 金桥 生 物技 术 有限 公 司 。 12 染 色结 果的判 断 . C rB2 疫组 化染 色结 果 eb一 免 采用 国内通 用标准 , 阳性 表达位 于肿 瘤细 胞的胞 膜 ,
组织芯片检测整合素β1和上皮钙黏附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E p es na dSg icn eo —cd ei n ner i ratC n e yTsu hp R N L x rsi n inf a c f o i E a h r a dI tgi n n nB es a crb i eC i E i—q n Q i s u , 1Je—
be s cn e. M eh d T eep eso f —C da d I T Bl ees de ytsu hpa di rat a cr t o s h x rsino E a n N r t idb isec i n mmu o i oh mit 0c — w u n hs c e sr i 6 a t yn sso rat a cm n 0c sso oma t s e. Reut T ep s iertso —C da dI 1 r l s nfc t ie- e f e s n e a d2 ae f r l i u s b c n s sl s h oiv e f t a E a n NT B eal i i a f r we g in d
adte iooi gaig y hnd e ts n iat e s s (P < .5 . ITB a l e iooi gaig n s lg rdn ,l h ht c mp o em t aia dds n t t i s a s t m a as 0 0 ) N l s ea dt hs lg rdn , w r t o t c l p oem t ts y hnd e s i m a a s(P < . 5 .C nls n T e xrsi f 00 ) o c i h pes no uo e o E—CdadI TB lsl rl e e dt o a a n 1s oe a dt t m r - N ic y e t Oh a u m n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中泛素、cyclinE和p27的表达

江西医药 20 年 08
第4 3卷 第 3期
・9 ・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实验研究 ・
采用组织芯 片技 术检 N? 腺癌 中泛素 、yl E和 p 7的表达 L cc n i 2
杜 峰 路 名芝 刘 勇 袁 晟 z 1 ( 江西省妇幼保健 院乳腺外科 ; 2江西省人 民医院病理科 , 昌,3 0 6) 南 30 0
腺 癌 与非 浸 润 性 乳 腺 癌 中 的 U iut bq in表 达无 差 异 .> . : 淋 巴结 转 移 与 无 淋 巴结 转 移 的乳 腺 癌 中 的 U iu i 达无 差异 , i P 00 有 5 bq in表 t P 00 。 论 泛 素 、yl E及 D 7的表 达 均 与乳 腺癌 组 织 学 类 型 无 关 。cci >. 结 5 cc n i 2 yl E高 表 达 、2 n p 7低 表 达 与 乳 腺 癌 的 浸 润进 展 程 度 密 切 相 关 。 yl E高 表 达 、2 ccn i p 7低 表 达 与乳 腺 癌 淋 巴结 转 移 密 切 相 关 。 在乳 腺 癌 细 胞 增 殖 调 控 机 制 中 ,2 p 7具 有 抑 制 细胞 增 殖 的 作 用 ,vl E具 有 促进 细胞 增 殖 的作 用 。应 用 组织 芯 片 大 规模 高效 检 测 临床 组 织 样 本 是 可 行 的 , 有 快 速 、 便 、 济 、 确 的 特 cc n i 具 方 经 准
s r ia p c me so r a t a c rw r e e td T e e p e so fUb q i n c c i E a d p 7 i r a t a c rw r t de y u i g u gc ls e i n f e s c n e e e s lce . h x r s in o i u t , l n 2 n b e s n e e e su i d b sn b i y n c t s e c i e h i u n — P i i u h p tc nq e a d S s mmu o it c e c lmeh d . s l n 8 a e fb e s c n e t e p st e r ts o i u t . n h s h mi a t o sRe u t I 0 c s s o r a t a c r. o i v ae fUb q i n o s h i i
组织芯片技术在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中围分类号 ; 7 —3R 3 3 R 3 ; 70 2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0 — 22 20 ) 1 0 5 — 2 1 4 04 I 20 — 0 2 0 0 0
在肿 瘤 分子病 理 学研 究 中现 行 的癌基 因序 列 分 析和 cN D A芯片技术使我们能够在一次实验 中检测一个肿瘤样 品 中上千个乃至上万个基 因变化 . 揭示 出许 多新的潜在的重要 基 因:然而 , 对成百上千个肿瘤标本 的测量需要重复同样次 数的实验 , 耗时费力 , 并且需要大量 的实验经费及收集新鲜 的肿瘤组织 近期 ,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研究所的 K II] OOp 教 III 授 等建立 了一种新 的高产 出的组 织芯 片技术 , 使找们一次能 够检测几百个乃至上千个来 自不同病人的肿瘤组织 : 这种芯 片可 连续切成上百张 .用干不同肿瘤 的 D A、 N N mR A和蛋 日质的原位分子标记检测 , 在肿瘤分子病理学 中有广泛的应
2 组织芯片技术的应用
2 1 免 疫 组 织 细胞 化 学 的 应 用
用此方法 制作的组织芯 片可用 于常规 临床病理 的免 疫 组 化检测及实验研究之用 如乳腺癌雌激素受体检测 、 5 、 p 3 E B2 R B 等的检测 。 ci R 从 l 例前列腺癌尸体解剖病 例 Muc N 。 2 的肿瘤 组织标本 中选了 10张常 规切片和 制成 2张组织芯 0 片比较 了低分化前列腺癌 中神经内分泌因子 C A和 S G的 G Y 表达。 结果发现 : 常规切片仅 发现 1 %的表达 , 3 而组织芯片则 在 3 %的病 例看 到局灶性表达: 3 这一方法和结果证 明了组 织
利用组织芯片方法探讨乳腺癌组织中TIMP-1 TIMP-2表达及预后意义

T NM 分 期 、 巴 结 转 移 状 态 密 切 相 关 ( 均 < .1 , 与 肿 瘤 大 小 、 织 学 分 级 、 龄 、 经 状 态 、 理 类 型 以 及 雌 孕 激 淋 P 00 ) 而 组 年 月 病
素 受 体 状 ) I — 、I 一 0年 生存 率 均 高 于低 表 达 组 ( P均 < . 1 结 论 : 1 — 、 I 一 00 ) T MP l T MP 2均
可 作 为 乳腺 癌 患 者预 后 判 断的 指 标 : 关 键 词 乳 腺 癌 基 质 金 属 蛋 白 酶 组 织 金 属 蛋 白 酶 抑 制 剂 组 织 芯 片 预 后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R7 79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0 8l9( 0 7)3 0 3 — 4 l0 — 7 2 0 0 — 12 0
维普资讯
・
12・ 3
中 国 肿 瘤 临 床
27第4 第 期 0 年 3 3 0 卷
利 用 组 织芯 片 方 法探 讨 乳 腺 癌 组 织 中 TI - MP 1 T MP 2表 达 及 预 后 意 义 : l 一 l :
摘 要 目的 : 讨 基 质 金 属 蛋 白酶 组 织抑 制 剂 T M — 、 I 一 探 I P l T MP 2在乳 腺 癌 中 的表 达 及 与 临床 预 后 的 关 系= 法 : 方 采用组织芯 片及免疫组 化 S P法 检 测 l3例 乳 腺 癌 组 织 中 T MP l T MP 2的 表 达 水 平 结 果 : ) 乳 腺 癌 组 织 中 8 I — 、I 一 1 T MP l和 T MP 2的 阳性 表 达 率 分 别 为 6 .%和 7 - I — I 一 1 2 54 %: 乳腺 癌 组 与 对 照组 T MP lT MP 2的 表 达 具 有 显 著 差 异 I — 、I 一 ( < . 1 一2 T MP l的 表 达 与 肿 瘤 大 小有 关 ( = . 9 , P 00 ) ) I — P 0 4 ) 与组 织 学 分 级 有 关 ( = . 1 ) 与 临床 T M 分 期 、 巴 结 转 0 P0 4 , 0 N 淋 移 状 态 密切 相 关 ( P均 < 、 1 , 0 ) 而与 年龄 、 经 状 态 、 理 类 型 以 及 雌 孕 激 素 受体 状 态 无 关 0 月 病 T MP 2的 表 达 与 临 床 I 一
生物芯片技术在肿瘤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生物芯片技术在肿瘤分子诊断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已经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肿瘤分子诊断方面,生物芯片技术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它可以为肿瘤分子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信息,成为了肿瘤精准医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生物芯片技术在肿瘤分子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其优点、局限和发展趋势。
生物芯片技术简介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基于微电子加工技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新型分析技术。
它通过微型芯片上装载的生物分子(如核酸、蛋白质和细胞等)对生物分子进行快速高通量的检测和分析。
生物芯片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通量和多重信息检测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研究、代谢组学研究、分子诊断和生物药物研发等领域。
肿瘤分子诊断的意义肿瘤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它的治疗需要定制化的手段,而分子诊断是实现肿瘤个性化治疗的关键。
肿瘤分子诊断是一种基于肿瘤特有分子的诊断技术,可以检测肿瘤细胞特异性的基因、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表达水平,或者检测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为肿瘤早期诊断、分期、预后以及治疗指导提供重要信息,实现肿瘤个性化精准治疗。
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实现肿瘤检测中的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多重信息检测等技术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分子诊断中的基因诊断、蛋白质诊断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方面。
1. 基因诊断基因是细胞物质的基本遗传因素,与肿瘤的发生与进展密切相关,因此基因检测是肿瘤分子诊断中的重要手段。
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基因进行高通量、高灵敏度和多重信息的检测,探索基因诊断在肿瘤检测和分析中的更准确和更精细的应用。
2. 蛋白质诊断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分子和细胞信号传递的关键物质。
蛋白质在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蛋白质诊断是肿瘤分子诊断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生物芯片技术可以高通量地探测肿瘤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相关蛋白质网络的变化,为肿瘤分子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组织芯片FISH技术在乳腺癌诊断应用进展论文

组织芯片及FISH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59-01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长,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诊断和恰当的临床方案是成功治疗乳腺癌的关键。
her-2/neu基因是乳腺癌的重要生物学标记,其过表达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对乳腺癌的转化及转移都起有重要作用,准确地检测her-2/neu基因的状态是有效治疗乳腺癌的前提。
乳腺癌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有时有较强的主观性,比较宏观,难以更精确地判断,故两者和分子病理学手段相结合对乳腺癌进行检测成为当前临床病理诊断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这种三结合的诊断模式已在各大医院及实验室得到广泛应用。
各类乳腺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是病理诊断的基石,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鉴别诊断及进行组织学分类,而分子病理学技术检测病理标本中乳腺癌特征性的分子标记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中运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乳腺癌her-2/neu基因的扩增是目前常用的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学方法之一,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开展。
1her-2/neu基因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又称c-erbb-2,是100000个以上人类基因元之一,它存在于人类所有细胞的表面,该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7q12-q21,编码一个185kd的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分子,调节细胞生长、生存、分化等过程。
her-2基因扩增永久的遗传学改变特征会引起her-2受体的持续表达,her-2受体的过度表达不仅见于乳腺癌,也可见于其他肿瘤,如膀胱癌、消化道癌和肺癌等,它在肿瘤转化和发生中都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可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对于乳腺癌患者尤其是早期患者来说,her-2被公认为是其预后评价中最有价值的分子个体特异性生物学信息之一,已有充分的临床数据证明her-2基因状态对乳腺癌的预后、风险评估和治疗等方面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组织芯片在临床病理技术的相关应用

组织芯片在临床病理技术的相关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组织芯片在临床病理技术的相关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观察组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患者肿瘤组织,了解其病理并针对了解到的病理情况进行相应针对性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
结论:组织芯片技术有利于临床观察了解肿瘤患者病理,从而提出针对性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组织芯片;临床病理技术;肿瘤Tissue microscopy in clinical pathology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issue microarray in clinical pathology. Methods: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tumor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Februar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5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group and tissue microarray technique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tumor tissue, understand its pathology and carry out targeted treatment for the known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The cur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c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Conclusion: Tissue microarray technology is conducive to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pathology of cancer patients, so as to propose targeted treatment program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words: tissue microarray; clinical pathology; tumor临床病理学属于诊断学,组织芯片病理技术已从制作常规的石蜡切片及染色发展到综合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子生物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以及芯片技术等现代方法的阶段,极大地提高了肿瘤病理诊断的效率,为更全面地了解肿瘤疾病提供了有力依据。
乳腺癌的组织芯片技术应用

乳腺癌的组织芯片技术应用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导致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近年来,组织芯片技术的引入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和途径。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组织芯片技术的应用,并探讨其在乳腺癌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价值。
一、乳腺癌组织芯片技术的原理乳腺癌组织芯片技术是一种能够同时分析多个组织样本的高通量技术。
其原理是将多个组织样本嵌入到一个小型的芯片中,通过切片和染色的方式进行分析。
这种技术可以在一张玻片上同时观察多个组织样本,极大地提高了检测和分析效率。
二、乳腺癌组织芯片技术的应用1. 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组织切片的观察,这种方法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误诊。
而乳腺癌组织芯片技术可以同时分析多个组织样本,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和诊断早期乳腺癌。
2. 分子亚型的鉴定乳腺癌可以分为不同的亚型,包括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ER2+)以及三阴性等。
不同亚型的乳腺癌对于药物的敏感性和治疗反应存在差异。
乳腺癌组织芯片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多个组织样本,快速鉴定乳腺癌的亚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3. 药物筛选与临床预后评估乳腺癌组织芯片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的筛选与评估。
通过在芯片上加入不同的药物,可以模拟不同的治疗方式,并观察相应的药物反应和效果。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此外,乳腺癌组织芯片技术还可以用于临床预后评估,通过分析多个组织样本获得更准确的预后预测结果。
4. 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乳腺癌组织芯片技术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同时分析多个组织样本,这对于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便利。
通过对多个样本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乳腺癌的共性和差异性,并深入了解其中的分子机制。
三、乳腺癌组织芯片技术的优势与挑战乳腺癌组织芯片技术相比传统的组织切片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FOXP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Ci x ahl 0 9Fb 2 ( ) l E pP to 20 e ;5 1 n
・1 9・
F X 3在 乳 腺 癌 中 的表 达 及 临床 意义 OP
黄 焰, 张瑰 红 , 吴正升 , 红群 , 王 丁向 东 , 张 晴, 杨 枫, 吴 强
采 用 摘要 : 目的 研究 F X 3 巴细胞和 F X 3蛋 白在人 乳腺癌细胞 中的表 达及其 与患者 临床病 理特征 的关 系。方法 O P 淋 O P
组 织芯片平 台, 应用免疫组 织化学方法检测 9 2例浸润性乳腺癌 和 2 6例癌旁乳腺组 织中 F X 3 巴细胞和 F X 3蛋 白的表 O P 淋 OP 达 。结果 乳腺癌 间质 浸润的 F X 3 O P 淋巴细胞 阳性 率高 于癌旁组 织 ( 27 3 . % 7 7 , 0 0 ) 乳腺 癌实质 F X 3蛋 白 . % P< . 1 ; OP
阳性率也高 于癌旁组织 ( 2 2 1 77 , 0 O ) 乳腺癌 间质 浸润 的 F X 3 5 . % 3 . % P< . 1 ; 5 O P 淋 巴细胞 数和癌 实质 F X 3蛋 白表达无 相 OP
关性 ( 0 0 ) 乳腺癌 间质浸润的 F X 3 P> . 5 ; O P 淋巴细胞与淋巴结转移 、 组织学分级 、T M分期 和 ceb pN —rB2过表达呈 正相关 ; 乳
t ert o O P rt ni rat a c r ae c y aw ss n c n y hg e a a i t s e d c n ac o a . % v i a f X 3 po i b e s cn e rn h m a i i a t i r h n t t n i u saj e t oc ri m 2 2 v e F e n p gf l i h t h s a t n f 5 s 7 7 , 0 O ) T eew r oc r lt nb t e nte ep es n o O P rt n i be s c n e a n h m n O P 一 oi . % P< . 1 . h r een or a o e e x rsi f X 3 po i rat a c r r c y aa d F X 3p s e i w h o F e n p e —
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闫斌;马铎;于跃利;韩丽红【摘要】研究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在包头市肿瘤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60例乳腺癌组织为观察组,对照组为癌旁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p-mTOR、p-4EBP1及p-S6K1的表达情况.p-mTOR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71.7%和42.5%;p-4EBP1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26.7%和10.0%;p-S6K1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45.0%和12.5%;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果表明,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8(039)012【总页数】4页(P214-217)【关键词】乳腺癌;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磷酸化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磷酸化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1;免疫组化【作者】闫斌;马铎;于跃利;韩丽红【作者单位】莆田学院基础医学部福建省莆田 351100;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二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二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莆田学院基础医学部福建省莆田 35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是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女性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为14%[1]。
近年的研究发现,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蛋白合成、新陈代谢、转化和血管生成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芯片技术在乳腺癌相关指标检测中的应用(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方法在乳腺癌相关指标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和传统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了183例和30例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MMP13的表达水平。
结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与传统免疫组化染色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
结论:高通量组织芯片免疫组化的方法在乳腺癌相关指标检测中可一次对多个样本进行多指标检测,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组织芯片;免疫组化;乳腺癌【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array immun ohistochemical tech nique in the detecti on of the index correlated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MMP2, MMP9 and MMP13 were detected by Microarray immuno histochemical tech nique and traditi onal immuno histochemical tech nique in 183 patients and 3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respectively. Results:Microarray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 nee compared with traditi onal immuno histochemical technique. ( P005 ) . Conclusion: Highflux Microarray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can detect several indexes for many samples one time in the detection of the index correlated with breast can cer. It could save man power, materials and finan cial resources. It is worth to be spread and applicated.【KEY WORDS ] Microarray,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Breast can cer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 , TMA)是将多个微小组织片汇集在一张固相载体上所形成的组织微阵列生物芯片,简称组织芯片。
TMA 克服了传统病理学技术步骤繁琐、试验速度慢和效率低的缺点,具有小体积、多样本、大信息、可同时分析数百种组织样品的优点。
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183例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MMP13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传统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其中30例进行相同指标的检测,并对其阳性率进行比较,目的是为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方法在乳腺癌相关指标检测中的应用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科1993年手术切除乳腺癌石蜡包埋标本183例。
年龄24~75岁,平均4926 岁。
浸润性导管癌124例,浸润性小叶癌28例,其他类型癌31例。
临床分期I期22例,II 期93例,皿W期68例。
组织学分级I级67例, H级57例,皿级59例。
有淋巴结转移者97例,无淋巴结转移者86 例。
对照组:于183例中按10%的抽样比例随机选取30例作为对照组。
12方法121制作组织芯片①HE切片于显微镜下明确并标记癌巢。
②借助HE切片于供体蜡块的相应部位进行标记作为取材部位。
③组织芯片模块制作:将普通病理石蜡熔化,反复沉淀3次,加入3%精制蜂蜡,制作40cm X20cm X10cm大小的空白蜡块,室温冷却。
④组织芯片的设计和制备:设计10 $点组织列阵,用打孔机制成模块,用直径06mm的打孔针从供体蜡块的选定部位逐个取出组织芯,随即放入预先设计的阵列模块中,排列成组织芯片模块,将制成的组织芯片模块置于60 C温箱中50min,轻压模块使组织芯在模块中排平。
将制成的模块常规切成4呵的切片裱于硅化玻片上,60C温箱过夜。
122对照组切片制备将病理蜡块切成4 g的切片裱于硅化玻片上, 60 C温箱过夜。
123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鼠抗人MMP2 ,MMP9 ,MMP13 单克隆抗体均购自北京中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SP试剂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按说明书要求做抗原热修复处理。
用己知阳性的乳腺癌组织切片作阳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13阳性结果判断标准结果判断按Shimizu方法[1],对每张切片阳性细胞的阳性强度按无着色、淡黄色、棕黄色和棕褐色分别打0、1、2、3分,着色阳性面积按无着色、着色1/3、1/3〜2/3、2/3分别打0、1、2、3分,然后根据两项打分之和判断其结果:0分为阴性,》3分为阳性,其中5分者为强阳性(注:每张切片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在400倍视野下进行计数,共计5个视野,取其平均值以避免随意性)。
14统计学方法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与传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的比较米用行X列表进行x 2检验,a值等于005为显著检验水准。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实验组MMP2染色阳性141例,阳性率为770% ; MMP9染色阳性120例,阳性率为656% ;MMP13染色阳性99例,阳性率为541%。
对照组MMP2染色阳性23例,阳性率为767% ; MMP9染色阳性20例,阳性率为667% ; MMP13染色阳性16例,阳性率为533%。
结果显示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与传统免疫组化染色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1998年Kononen等[2]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组织芯片在肿瘤分子高通量分析中的应用”,为病理学及生物分析技术开辟了新的领域。
组织芯片可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设计出不同的排列组合,在疾病的分子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个体化治疗、预后指标筛选以及新基因的发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7]。
31组织芯片的优点和局限性表1组织芯片与传统免疫组化染色的比较311优点包括:(1)高产出:一次实验可得到大量结果;(2)实验误差小,组织芯片中的众多组织都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因此较传统的一个病例一张切片的实验误差小;(3)省时、省力、节约开支;(4)对原始组织蜡块损坏小:病理组织蜡块,特别是少见病例和有研究价值的蜡块,常常是病理医生的“宝贝” 不愿借出。
原因之一是担心组织损坏太大。
由于制作组织芯片钻取的组织很小(直径06mm〜20mm),对原组织蜡块损坏不大,因此,易于开展合作及建立合作网。
312局限性包括:(1)组织芯片因取材较小,因此必须做到取材准确才能确保取材有代表性,国外有报道,利用立体显微镜强光照射选取组织核心,能提高组织阵列制作的准确性,(2)组织芯片免疫组化不能准确定量,不能用于癌前病变组织[2]。
(3)因一张切片中组织量太少,做组织分析判定有一定困难。
32组织芯片的可信度的评价由于组织芯片中的微组织样本均来源于原始供体蜡块,因此,组织样本的大小能否代表供体标本信息成为这一技术是否可靠的理论基础,也是实验者所关心的焦点问题。
理论上, 06mm直径的组织样本可包含600〜1300个以上细胞,足可以反映原组织结构的信息[2]。
Hoos A等[8]在研究59例纤维细胞瘤的肿瘤表型时发现,无论应用组织芯片技术还是传统制片方法,Ki 67、P53、和pRB蛋白的表达均无差异。
Mucci等[9]分别用普通方法和组织芯片技术对50例前列腺肿瘤中CGA和SYN呈异质性表达的神经内分泌标记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两组中CGA和SYN的表达也无差异。
Gillett等[10]通过对157例乳腺癌标本中ER、PR表达的研究发现,普通方法和组织芯片技术,尽管分别有50%和65%的病例的ER、PR的表达结果不一致,但整体而言,两种方法所取得的结果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在乳腺癌相关指标检测中与传统免疫组化无明显区别,具有与传统方法同样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提示高通量组织芯片免疫组化的方法在乳腺癌相关指标检测中可一次对多个样本进行多指标检测,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 Shimizu M, Raitoh Y, Ltoh H, et al.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Haras oncogene product in normal, benign, and malig nant huma n pan creatic tissues[J].Hum Pathol, 1990, 21(6):6076122 Kononen J,Bubendorf L,Kallioniemi A,et al.Tissuemicroarrays for high throughput molecular profili ng of tumor of specime ns[J].Nature Med,1998,4:8443 Rlmmal I,Camp RL,Chattte LA,et al.Tissue microarray : a new tech no logy for amplificati on of tissue resource[J].Ca ncer J,2001,7:24 4黄晓峰,张远.组织的取材和固定方法.病理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15 Kallioniem OP,Wagner U,Konorlerl J,et al.Tissue microarray tech no logy for highthroughput molecular profili ng of can cer[J].HumMol Gen et,2001, 10:6576 Bube ndof L, Nocito A, Mech H, et al.Tissue microarray (TMA)tech no logy: mini aturized pathology archives for highthroughput in situ studies』.J Pathol, 2001, 195:727 Moch H, Kononen J. Tissue microarrays: what will they bring to molecular and an atomic[J].Pathology, 2001, 8:48 Hoos A, Urist MJ, Stojadi no vic A, et al. Validati on of tissue microarrays for immun ohistochemical profili ng of can cer specime ns using the example of human fibroblastic tumors[J]. Am J Patho1, 2001, 158:124512519 Mucci NR, Akdas G, Manely S, et al. Neuroendocrine expression in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 evaluation of high throughput tissue microarrays to detect heterogeneous protein expression[J]. Hum Pathol , 2000, 31:40641410Gillett CE, Sprin gall RJ, Barnes DM, et al.Multiple tissue core arrays in histopathology research: a validation study[J]. J Pathol, 2000, 192: 54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