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改进

合集下载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 问题讨论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 问题讨论

1 粪大肠改称为耐热大肠是不是也 为了跟国际接轨?
• 粪大肠改称为耐热大肠没有什么必要。因为国外 也是用这样的称呼的。实际上,我国的很多标准, 包括环健所制定的其他的卫生标准里面,都采用 粪大肠菌群这个名称呢。
• 1.WHO在《饮用水水质准则》第二版中提出将粪 改为耐热,因为环境中存在耐热的大肠菌群,如 耐热克雷伯菌,定义中也能直接反应出来; 2.国内有部门建议将粪改为耐热,我们不能不听 他们的意见; 3.耐热在欧盟和英国不作为常规指标了,在国内 也是过渡性的; 4.国内好多部门在做标准,不只是卫生部门在做。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 生物指标》 问题讨论
GB/T 5750.12-2006 使用中问题和疑问
• 讨论GB/T 5750.12-2006 《生活饮用水 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使用中有什么 问题和疑问。欢迎大家做出讨论,以开拓 思路。
• 这里的所做出的解释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解, 不代表标准制定者的想法,如果有疑问请 致电标准制定者。
4. 标准只规定了大肠菌群在所有发 酵管都是阴性时报告未检出,而耐 热大肠和大肠埃希氏菌没指明。是
否可以理解为都可以报未检出?
• 是可以理解为都可以报未检出。因为最简 单的比喻为:在没有人的时候,当然可以 说没有黑人,也没有白人啦!
• 在生活饮用水的检测上,不会再出现<2或 者<2×10的情况了。
大肠埃希氏菌采用EC-MUG法的原因?
如果用MUG法是否一定要买那种紫外灯,
采用IMViC鉴定可以吗?
• 大肠埃希氏菌区别于以前的指示菌的一点就是大 肠埃希氏菌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总大肠菌 群和耐热都是一个群或组的概念。采用EC-MUG 或者NA-MUG以及其他的方法,主要是为了满足 快捷方便的要求。这里把分类学上的一个细菌作 为指示菌来用,就要符合指示菌的原则。毕竟 IMViC是最经典的方法,而酶底物的方法虽然也 有自己的缺陷,但是也有明显的优点,而且结果 证明结果符合性(不是统计术语)很好。一句话, 标准规定了的方法就要实行。那就是要买那种紫 外灯。

两种方法对水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的对比论述

两种方法对水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的对比论述

两种方法对水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的对比论述发布时间:2021-03-23T04:11:47.963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0年19期作者:邱磊[导读] 文章首先分析了实验时所使用的材料和试验方法,其次阐述了试验结果,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

谱尼测试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实验时所使用的材料和试验方法,其次阐述了试验结果,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

通过结果,得出结论,在水中,对总大肠菌、大肠埃希氏菌进行实际试验检测的过程中,通过两种方法来对其检测,这两种方法是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

通过试验检验结果来看,酶底物法检测的时间比较短,操作简单,方便进行观察,是值的普及和推广的一种检测方法。

关键词:大肠埃希氏菌;总大肠菌;酶底物法;多管发酵法1.材料和方法1.1使用材料、仪器试验检测的过程中,使用材料及仪器有MMO-MUG培养基,EC-MUG、乳糖蛋白胨培养基。

还有培养箱36℃±1、44.5℃±0.5℃;紫外灯,其波长是366m.1.2方法(1)试验前准备在试压之前,要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试验正式开始前,准备好实用性菌株和加标水样等,同时还要准备培养基粉末(2.7±0.4)g;然后在结合配置有关要求,将EC-MUG、乳糖白胨培养液制作好。

(2)方法原理在检测总大肠菌的时候,应用MMO-MUG来检测,能够产生胨半乳糖苷酶,其能够分解ONPG,分解完成后,这个时候,会出现颜色上的变化,在检测大肠埃希氏菌的时候,应用MMO-MUG及EC-MUG培养基来检测,这个时候会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然后在进行分解,分解后挥释放荧光,而且通过紫外线照射,特征性荧光也十分的明显[1]。

(3)试验方法在进行适用性实验的时候,要先把分装好的MMO-MUG以及EC-MUG等培养液取出来,取出来后,将混悬液分别加入到各个管中,其结果要在二十四小时后来进行观察。

①灵敏度试验在试验之前,将培养后的侵袭性培养物取出来,这种培养物培养了二十四个小时,取出来之后,在将制成0.5适度菌液,然后在进行稀释,稀释的时候要对其菌液进行十倍稀释,一直稀释到1500MPN/100mL~1MPN/100mL,在开始灵敏度试验。

基于酶底物法检测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的研究

基于酶底物法检测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的研究

基于酶底物法检测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的研究作者:张莹赵辉苏东霞崔玉娟赵璐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24年第07期作者简介:张莹(1990—),女,北京人,本科,主管检验师。

研究方向:微生物检验。

摘要:为探究酶底物法检测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的准确性和便捷性,从不同地点采集水样,采用标准检测法和酶底物法同时检测饮用水中的大肠埃希氏菌。

结果表明,标准检测法检测出16份阳性样品和3份阴性样品,酶底物法检测出17份阳性样品和2份阴性样品,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14份样品最大可能数一致,5份样品最大可能数有差异,酶底物法检测的灵敏度高于标准检测法。

本研究为饮用水中微生物的快速、高效检测提供了数据基础。

关键词:大肠埃希氏菌;饮用水;酶底物法Study on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in Drinking Water Based on Enzyme Substrate Method ZHANG Ying, ZHAO Hui, SU Dongxia, CUI Yujuan, ZHAO Lu(Beijing Yanqi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100,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enzyme substrate method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detect Escherichia coli in drinking water,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standard detection method and enzyme substrate method were used to detect Escherichia coli in drinking water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6 positive samples and 3 negative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standard detection method, and 17 positive samples and 2 negative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enzyme substrate metho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P>0.05). The maximum probable number of 14 samples were consistent, and the maximum probable number of 5 samples were different. The sensitivity of enzyme substrate metho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tandard method. The research provides data basis for rapid and efficient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drinking water.Keywords: Escherichia coli; drinking water; enzyme substrate method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肠道细菌,可分为致病性与非致病性两大类,通常多数大肠埃希氏菌对人体无害。

生活饮用水中菌落总数和大肠埃希菌检测能力验证

生活饮用水中菌落总数和大肠埃希菌检测能力验证

自 美 国 BD 司 ;
菌 定 卡 (GN)(
号 *241390440)
生物梅里埃公司。
2.3
仪器设备
HFsafe-1500 L C 型生物安全柜(上海力申科学
仪 器 有 限 司 );GHP—9160

(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ZF-1B 型三用 -
分析仪(上海 仪器有限公司);GR110D R 型
实验室参加了中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
评 价 中 (ACAS)的生活饮用水中菌落总数和大肠
埃希菌的检测能力验证,
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测
ACAS-PT208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菌检验能
第一作者 E-mail: ruizuoye@ 收 稿 日 期 :2 0 1 8 - 0 1 - 1 7
摘 要 为了增强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本实验室参加了生活饮用水中菌落总数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能 力验证(ACAS-PT208)。实验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T 5750.12-2006。实验结果Z 值 均 < 2 。结果均为满意, 实验室能较好地应用GB/T 5750.12-2006开展生活饮用水检测。
关 键 词 能力验证;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 中 图 分 类 号 R446.5
(上 海 )贸 易 有 限 公 司 广 州 分 公 司 )。
h 36! 培养箱培养;24 后取出读数,再放回培养箱,
48 h
出 数 。I
2 . 4 检验方法
按 照 ACAS-PT208%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菌 检测能力验证,’作业指 导 书 和 CB/T 5750.12-2006[3]
的要求进行发酵、分离和鉴定。同时,采用全自动微
生 物 生 化 鉴 定 系 统 (VITEK2 - Compact)进 行 菌 株 鉴

两种方法对水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的对比分析

两种方法对水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的对比分析

两种方法对水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的对比分析邓婷;梁漪莲;骆琼;黄慧清【摘要】利用多管发酵法和酶底物法检测水中的总大肠茵群与大肠埃希氏菌,对比两种方法的适用性、灵敏度等,对比分析多管发酵法和酶底物法2种方法对水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茵的检测情况.结果表明,2种方法对适用性菌株存在差异;在1 MPN/100mL浓度下,酶底物法更加灵敏;在加标样和平行样检测中,酶底物法表现更为稳定.由此可得,在水中检测总大肠菌群与大肠埃希氏茵可应用多管发酵法和酶底物法,但与多管发酵法相比,酶底物法优势显著,用时较短、操作简单、便于观察,值得推广.【期刊名称】《食品工程》【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多管发酵法;酶底物法;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结果【作者】邓婷;梁漪莲;骆琼;黄慧清【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自来水公司,广西桂林541001;广西桂林市自来水公司,广西桂林541001;广西桂林市自来水公司,广西桂林541001;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7.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来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自来水微生物污染问题严峻,相关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近几年,我国学者报道了因自来水传播传染性疾病的诊治与预等。

为了改善水质,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与健康的自来水,我国实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其中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和耐热大肠菌群。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中提供了几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方法有滤膜法、多管发酵法、酶底物法,各方法均以发酵乳糖为基础。

为了明确不同方法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自来水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2种检测方法展开了对比分析,以期为自来水中微生物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MMO-MUG培养基,美国DEXX公司;乳糖蛋白胨培养基、EC-MUG培养基,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培养箱,36℃±1℃、44.5℃±0.5℃;紫外灯,波长为366nm。

检测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新方法——固定底物技术酶底物法

检测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新方法——固定底物技术酶底物法

卫生学评价 , 检测的指标为大肠 菌群和大肠埃希 氏菌 或粪大肠菌群 ( 耐热大肠菌群) 以这些指标作为粪便 , 污染的指示 菌。 采用的标准检测方法为膜过滤法和多 管发酵法。但这两种方法检测时间相对较长 , 4— 需 8 7 2小时 , 需验 证 试 验 , 验 步骤 较 为 繁 琐 , 以 不 能 试 所
to hn l rp ey-p- -glco y a oie 使培 养液 呈 黄 D aatp rn s ) d
32 耗材 : . 取样 瓶或 使 用 灭 菌的 玻 璃瓶 ;l 定 5孔
量盘 或 9 7孔定 量盘 。
注 : 孔定 量盘 可在 无需 稀释 的情 况 下 检测 l 5 l ~
2 放在 3 ±1 ) 6 ℃培养箱 , 培养 2 小时 ; 4 注: 如检测耐热大肠菌群 ( 粪大肠菌群) 则需放在
4 .℃ , 45 培养 2 4小时 ; 果 培养 时 间超过 2 时 , 如 8小 呈 阴性 结果 则结果 有效 ,如果 呈 阳性 结果 则结 果 无效 , 需 重做 此水样 。
可在 2 4小时内同时定量检测出大肠茵群和 大肠埃希 氏菌。 此方法大大的减少 了 工作量 , 免 了 避 使用 多管法的逐 级稀释带来的操作误差 ; 也避免 了使用滤膜 法时肉眼读数的人 为误差, 所以其假 阳性率和假 阴性率都比传统方
法低 。 由于 2 4小时 内就得 到 结果 , 以很 好 的用 于 突发事件应 急 。 可
关键词 : 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固定底物酶底物 法 C let可立得 试剂 ol ( ir
1背 景
出水 样 中大肠 菌群和 大肠埃 希 氏菌 的 MP 值 。 N
目前 我 国对 生 活饮 用 水 、 源 水 、 水 地表 水 等 进 行

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饮用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是一种重要的污染源,其存在和传播会直接威胁人们的健康。

开发一种快速、准确的致病性微生物检测技术对于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要。

PCR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反应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中。

针对不同类型的致病性微生物,研究者对相应的PCR技术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对于大肠杆菌这一常见的水源性致病菌,研究者通过引入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提高了PCR的特异性,减少了误报率。

还有一些研究将PCR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循环放大酶链反应(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研究者还优化了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的预处理方法,以提高检测效果。

通过对水样的滤过、浓缩和富集等处理,可以提高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灵敏度,并减少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还有研究致力于将PCR技术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大规模样本的快速检测和分析。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能够同时检测多种致病性微生物,并获得更详细的微生物群落信息。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为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的监测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并对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进行及时预警和控制。

一些研究还关注于提高PCR技术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研究者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实现了PCR反应的自动化和微型化,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饮用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

还有一些研究致力于开发便携式PCR仪器,使得饮用水的现场监测更加方便和快速。

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PCR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不断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同时也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实用性。

这些研究的成果为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于预防和控制水源性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检测中大肠菌群的研究

水质检测中大肠菌群的研究

水质检测中大肠菌群的研究作者:陈露邓敏来源:《科技资讯》2013年第21期摘要:介绍了大肠菌群概念和水质检测中相关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并比较了用多管发酵法和固定底物酶底物法检测水源水中的耐热大肠菌群,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无差异。

固定底物酶底物法可以作为准确的检测方法推广。

关键词:大肠菌群水质检测多管发酵法酶底物法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129-01由于我国饮用水的水源水大部分都取自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的江河湖泊,所以近年来我国的水质标准对于微生物特别是对于大肠菌群的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大肠菌群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修订了总大肠菌群。

1 水质检测中大肠菌群的相关检测项目总大肠菌群,37 ℃培养24 h内能够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及乙醛。

主要包括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肠杆菌属。

此名称并非细菌学分类,而是卫生领域用语,是指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相关的细菌[1]。

耐热大肠菌群,44.5 ℃具有与大肠菌群相同发酵及生物化学性能的菌群,包括埃希氏菌和耐热克雷伯菌属。

此名称也是卫生领域用语。

大肠埃希氏菌,好氧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芽孢,大小约0.5~0.8×2.0~3.0 μm,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直接指示粪便污染。

2 水质检测中大肠菌群的相关检测方法大肠菌群的标准检验方法有多管发酵法,滤膜法,固定底物酶底物法。

有文献报道[2]还可以采用PCR技术、免疫学等方法,但这些方法虽灵敏度高,但检测成本较高很难广泛应用。

滤膜法是过滤水样将细菌截留在0.45 μm的过滤膜膜上然后在选择性培养基中培养24 h,计数膜上生长出的典型细菌菌落。

但此方法适用于较大体积水样,结果易受其它细菌的影响。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采用多管发酵法和固定底物酶底物法。

2.1 多管发酵法和固定底物酶底物法的比较我们以耐热大肠菌群检测为例。

不同方法检测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

不同方法检测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

3 结论与讨论
养基、试剂和耗材;
(2)收到样品后,如不立即进行
能力验证活动对检验人员的操作能力和经验
要求较高,但除了检验人员的技术因素外,影响能
力验证结果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样品的保存、样品
的水化、加样的准确度以及培养温度和时间等
[11-12]

检验,应将样品按《参试指导书》置于-15 ℃冷冻保
存;
(3)样品检验时要注意冻干粉是否完全水化,且
色琼脂平板上均有 2 种形态菌落生长,其中 1 种呈
现大肠埃希氏菌 O157∶H7 的典型菌落形态,具体菌
落形态和初步生化实验结果见表 2。结果表明样品
23-F568 中未检出大肠埃希氏菌 O157∶H7,而样品
23-G520 中有可疑菌落,还需通过进一步生化实验
来进行验证。
全自动菌种生化鉴定系统分别进行生化鉴定试验。
(GB 4789.36—2016)中的第一法和实时荧光 PCR 方
法,分别对能力验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样品 23-G520 中未检出大肠埃希氏菌 O157∶H7;样品 23-F568 中检
出大肠埃希氏菌 O157∶H7,结果反馈为满意。在能力验证实验中,不同检测方法同时使用、综合判断, 能有效提高
2.1
[10]
杀菌消毒 。
1.3.2
实时荧光 PCR 试验
传统国标方法
样品的增菌、分离、初步生化实验、血清学鉴
定、生化试验等步骤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
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埃希氏菌 O157∶H7/NM 检验》
(GB 4789.36—2016)第一法操作,同时作阳性对照
和阴性对照实验。生化试验鉴定时自营养琼脂平
物菌种鉴定系统可将生化鉴定时间由 24~48 h 缩短

滤膜法、多管发酵法检验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比较

滤膜法、多管发酵法检验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比较

分析检测滤膜法、多管发酵法检验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比较刘素玉(广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东营 257300)摘 要:在枯水期采集200份水样(出厂水水样100份,末梢水水样100份),丰水期采集水样200份(出厂水水样100份,末梢水水样100份)。

对所有水样分别采取滤膜法、多管发酵法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微生物检出情况。

结果表明,多管发酵法对枯水期的大肠菌群总检出率(23.50%)高于滤膜法(16.00%),丰水期的大肠菌群总检出率(15.00%)高于滤膜法(9.00%),出厂水的大肠菌群总检出率(13.50%)高于滤膜法(8.50%),末梢水的大肠菌群总检出率(24.50%)高于滤膜法(1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检验中,采用多管发酵法的检出效果优于滤膜法,可作为水监测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技术;滤膜法;多管发酵法Comparison of Filter Membrane Method and Multi-Tube Fermentation Method for Testing Microorganisms in DomesticDrinking WaterLIU Suyu(Guangrao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Dongying 2573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dry period, 200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100 water samples from the factory, 100 water samples from the end water), and 200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rich period (100 water samples from the factory, 100 water samples from the end water). All water samples were tested by the filter membrane method and multi-tube fermentation method, and the microbial detection of the two testing method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coliform in the dry water period (23.50%)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embrane method (16.00%), 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coliform in the rich water period (15.00%)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embrane method (9.00%), 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coliform in the factory water (13.50%)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embrane method (8.50%), and 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coliform in the end water (8.50%)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embrane method. The total coliform detection rate (24.50%) is higher than the membrane test (16.50%),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 the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of drinking water, the detection effect of the multi-tube fermentation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membrane test, 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method for water monitoring.Keywords: domestic drinking water;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technology; filter membrane method; multi-tube fermentation method生活饮用水是人们日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合格的水质量是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

固定酶底物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精密度分析

固定酶底物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精密度分析

固定酶底物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精密度分析摘要:总大肠菌群目前作为评价水质的一项指标,是反映水样是否受到粪便污染的指标。

固定酶底物法是从美国引进的一种大肠杆菌新型检测方法。

该方法采用酶底物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分析了不同浓度水样的精密度,低浓度水样的精密度为,1.6%、2.0%;中浓度水样的精密度为1.3%、1.8%;高浓度水样的精密度为2.0%、4.3%;阳性标准菌株的精密度均为0.86%。

关键词:酶底物法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精密度微生物常規检测指标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它们均可作为检验肠道致病菌的指示菌,是进行卫生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总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37 ℃培养24 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1]。

总大肠菌群目前作为评价水质的一项指标,是反映水样是否受到粪便污染的指标[2]。

生活饮用水中针对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等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乳糖蛋白胨多管发酵法、滤膜法、固体酶底物法[3] ,其中多管发酵法为仲裁法[4]。

固定酶底物法[5]是从美国引进我国的一种大肠杆菌检测方法,此方法简单、方便、快速、无培养基的制作与干扰等优点[6]。

目前被美国、欧洲及大部分亚洲国家广泛应用于水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

并通过美国EPA、《水与废水标准检测方法》以及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认证[7]。

1 实验部分1.1 材料与试剂1.1.1试剂在该实验中酶底物法所用酶底物法检测试剂 MMO-MUG 培养基,无菌定量瓶(带100 mL刻度),51孔定量检测盘均购买于西安立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1.2仪器设备隔水式恒温培养箱型号:GHP-9270,高压蒸汽灭菌器型号:LDZX-50KBS,程控定量封口机型号:LK-2010,手提式暗箱紫外分析仪型号:ZK-5。

1.1.3 标准菌株阳性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菌种号CMCC(B)44102 来源:南京便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阴性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菌种号CICC 21636来源:中国工业菌种保藏中心。

检测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新方法

检测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新方法
3.3 设备:定量程控封口机;366nm 紫外灯;阳性对照物 注:定量程控封口机除了将定量盘进行封口外还对 100ml 水样平均分配到 51 个孔或者是 97 个 孔中。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 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 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 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 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科标化工分析检测中心致力于推动化工产业发展,欢迎各行同仁前来洽谈、合作。
5.2 选用 51 孔定量盘 在不稀释的情况下,100ml 水样可检测 200 个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粪 大肠菌群)。
科标化工分析检测中心致力于推动化工产业发展,欢迎各行同仁前来洽谈、合作。
4. 操作方法:
4.1 定性检测:
4.1.1 适用范围: 一般用于检测饮用水、瓶装水等;这些水样的结果是不得检出。所以只需用定性检测就可满足 试验要求。
4.1.2 操作步骤: 1) 将一个 Colilert 试剂倒入装有 100ml 水样的无菌取样瓶或无菌玻璃瓶中,混匀。 2) 放在 36±1℃培养箱,培养 24 小时; 注:如检测耐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则需放在 44.5℃,培养 24 小时;如果培养时间超过 28 小时,则阴性结果则结果有效,如果为阳性结果则结果无效,需重做此水样。 3) 根据下面的结果解释读取结果 4) 无需确认试验
5.3 选用 97 孔定量盘 在不稀释的情况下,100ml 水样可检测 2419 个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粪 大肠菌群)。

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检测方法探讨

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检测方法探讨

分析检测Analysis and Testingdoi:10.16736/41-1434/ts.2020.15.048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检测方法探讨Discussion on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Total Coliform Group in Drinking Water◎ 魏金梅,钟国庆(赣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Wei Jinmei, Zhong Guoqing(Ganzhou Testing Center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Ganzhou 341000, China)摘 要:本文概述了总大肠菌群的定义及将其作为饮用水污染指示菌的原因,并阐述了其与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关系,然后重点介绍了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3种检测方法,并对这3种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总大肠菌群;指示菌;检测方法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finition of total coliform bacteria and use it as a drinking water pollution indicator bacteria, and expounds its heat-resistant coliform bacteria and E. coli relationship, and focuses on the three detection methods of total coliform bacteria in drinking water, and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the three detailed comparative analysis.Key words:Drinking water; Total coliform colony; Indicator bacteria; Detection method中图分类号:R123.1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自然资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优化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测的处理方法

优化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测的处理方法

优化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测的处理方法摘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也包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若达不到人们的饮用标准,就会有害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要对生活饮用水中存在的水质微生物进行有效的检测分析,确保饮用水中存在的微生物必须是对人们身体无害的或者是其存在的数量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菌群;滤膜法;稀释方法;能力验证引言保证生活饮用水的质量就需要对水质进行监测,而且也需要对水质检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以便确保生活饮用水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让人们安全放心的饮用,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有所保障,也是对国家、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微生物指标是判定饮用水水质是否适合饮用的重要依据,其中,大肠菌群是重要的检验项目。

大肠菌群是食品是否被粪便污染的理想指示菌,耐热大肠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可作为致病菌指标。

1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验分析的重要性1.1 样品采集在对生活饮用水进行微生物检测前,需要对所要检测的饮用水进行取样。

在进行取样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活饮用水采集样品,在采集样品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无菌操作,这样才能确保采集的水样在进行检验前不会受到污染,而且在进行检验时要保证水样采集的时间是在4h之内,主要是为了避免水样在过长的放置时间里会产生变化或被污染,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避免因检测失误让人们误饮水质,导致人们的身体受到不好的影响。

1.2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验在对采集的饮用水样品进行检测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水质微生物选择科学合适的检验方法对其进行检验,检验员还要考虑水样采集时的实际情况以及进行水样检验的环境等多方面,在进行检验时灵活变通,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实用性以及有效性,为人们能够安全饮水提供保障基矗1.3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的检验结果分析在对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的检验完成后,就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水质微生物准确的检验结果的分析,就能及时了解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的含量以及质量。

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一、引言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污染是导致许多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不能及时获得结果,而PCR技术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致病性微生物。

PCR技术在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PCR技术的原理三、PCR技术在饮用水中的应用1. PCR技术可以用于快速检测饮用水中的致病性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传统的细菌检测方法需要数天时间才能获得结果,而PCR技术可以在数小时内快速检测出细菌的存在与数量,提高了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3. PCR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饮用水中的致病性真菌,如白色念珠菌、黏质白念珠菌等。

传统的真菌检测方法往往需要对真菌进行培养,而真菌的培养时间往往较长,且对环境的要求较高。

而PCR技术可以直接从水样中提取DNA,通过扩增特定的真菌基因来检测真菌的存在。

1. PCR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在非常低的目标基因载量下进行检测,且仅对特定的目标基因进行扩增,避免了非特异性的干扰。

2. PCR技术具有快速的检测速度,可以在数小时内获得结果,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3. PCR技术操作简单,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培养过程,减少了实验的时间和成本。

1. PCR技术在饮用水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挑战,如样品预处理的复杂性、抑制剂的干扰等,对其应用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是必要的。

2. PCR技术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例如实时荧光PCR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定量目标基因的数量。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发展新的PCR方法,提高其灵敏性和特异性。

3. PCR技术还可以结合其他技术,如纳米技术、微流控技术等,实现更快速、更准确的饮用水微生物检测。

五、总结PCR技术在饮用水中致病性微生物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饮用水中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致病性微生物,提高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生活饮用水中大肠埃希菌与耐热大肠菌群检测多管发酵法的改进分析

生活饮用水中大肠埃希菌与耐热大肠菌群检测多管发酵法的改进分析

生活饮用水中大肠埃希菌与耐热大肠菌群检测多管发酵法的改进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在生活饮用水的大肠埃希菌和耐热大肠菌群检测中予以改进多管发酵法的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市居民生活饮用水为样本,总共抽取100份,所有样本均采用多管发酵常规方法(原法)和多管发酵改进方法(改进法),对比其检测效果。

结果:从检测结果上看,其中原法检测中,其耐热大肠菌群检出38例,大肠埃希菌菌群检出28例;改进法检测中,耐热大肠菌群检出38例,大肠埃希菌菌群检出28例,不存在特异性差异(P>0.05)。

从检测时间上看,其中原法检测时间为(48.12±1.32)h,改进法检测时间为(23.51±2.11)h,存在差异(P<0.05)。

结论:在生活饮用水检测中采用改进多管发酵法和原法,对大肠埃希菌和耐热大肠菌均有着较好的检测价值,其中改进法所用的检测时间比较短,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大肠埃希菌;耐热大肠菌群;改进多管发酵法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得知,在每100ml饮用水当中,不能出现大肠埃希菌和耐热大肠菌。

而从大肠菌群的来源分析,其主要存在于动物粪便当中,同时也包含有其他环境下的菌群。

对于此类菌群的检测而言,一般通过多管发酵、滤膜、酶底物等方式进行检测,对于上述检测方式而言,其中多管发酵法最为简便,采用的设备也比较少,一般通过实验室来完成,但是其具体的操作方式比较繁琐,所需要的培养时间也比较长。

根据近年来的探索,对常规的多管发酵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改进后的检测方法所用时间更短,检测效率更高。

本研究特选取生活饮用水样本100份,分别予以多管发酵常规方法和改进方法进行检测,探究具体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自本院生活饮用水样本100份,研究时间为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分别予以多管发酵常规方法和改进方法进行检测。

1.2方法①多管发酵常规方法:进行初发酵试验,取饮用水样本10ml,与10ml的双料乳糖蛋白胨水培养液进行接种,取1ml的样本与10ml的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进行接种,取1ml的样本与9ml的生理盐水进行缓和,混匀后注入到10ml的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生活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实验室检测探讨

生活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实验室检测探讨

生活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实验室检测探讨摘要】目的:为了检查实验室条件对生活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的影响。

方法:GB/T5750.12-2006中的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设置了不同的实验条件,查找实验影响因素。

结果:EC-MUG培养基本身带有微弱荧光;常规的清洗试管影响大肠埃希氏菌的荧光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实验室常用北京陆桥EC-MUG试剂和青岛海博试剂,在大肠埃希氏菌检测中结果无明显差别。

结论:我中心实验室条件满足生活饮用水大肠埃希菌检测要求。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大肠埃希氏菌;荧光【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7-0237-02水样中的细菌包括很多属和很多种,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6版[1]的卫生学评价标准是以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4项作为微生物指标。

三种大肠菌群的逻辑关系如下: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的主要种类。

大肠埃希氏菌被检出,表示水体受到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更大[2]。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除了与外界条件有关外,实验室检测内部质量控制也至关重要[3]。

只有做好实验室质部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测对象结果真实可靠。

为了检验本实验室大肠埃希氏菌检测能力,本实验室按照GB/T5750.12-2006大肠埃希氏菌多管发酵法,开展了生活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的质控活动,质控活动达到如下目标:1)使用工作中发现的耐热大肠菌群、标准菌株产气肠杆菌、标准菌株大肠埃希氏菌三种菌进行试验,观察不同大肠菌群在EC-MUG培养基荧光效果,取得阳性标本荧光视觉效果。

2)对使用的试管酸浸泡、水龙水直接清洗处理两种清洗方法,寻找影响大肠埃希菌荧光效果因素。

3)使用北京EC-MUG培养基陆桥试剂及青岛海博EC-MUG培养基试剂进行比较试验,检验实验室常规使用的试剂厂家是否优良。

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改进

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改进

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改进目前我国对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地表水等进行卫生学评价,以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或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gb/t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增加了生活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

方法是指多管发酵法总大肠菌群阳性者,在含有荧光底物的培养基上44.5℃培养24h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分解荧光底物释放出荧光产物,使培养基在紫外光下产生特征性荧光。

在实验中观察结果时发现阴性对照管干扰很大,样品管与阴性对照管很难区别。

故对观察方法作了改进,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培养基和试剂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二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ec—mug培养基。

1.2仪器紫外灯:6w、波长366nm的紫外灯,用于观测荧光反应;培养箱:36℃±1℃;培养箱:44.5℃±1℃天平;试管;分度吸管:1ml,10ml;小导管;金属接种环;1.3样品来源标准菌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末梢水,10份;源水,3份;1.4方法gb/t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4.1ec—mug培养基:将干粉培养基加入水中,充分混匀,加热溶解,在366nm的紫外灯下检查无自发荧光后分装于试管中,115℃,10lb高压灭菌20min,最终ph为7.0。

1.4.2接种:1.4.2.1将总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初发酵产酸或产气者进行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用烧灼灭菌的金属接种环将上述试管中的液体接种到ec—mug管中。

1.4.2.2将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标准菌株接种到ec—mug管中作阳性对照。

1.4.2.3同时取不接种菌的ec—mug管中作阴性对照。

1.4.3培养:将已接种样品、标准菌株的ec—mug管及阴性对照管在培养箱中44.5℃培养24h。

1.4.4结果观察:将培养后的ec—mug管在暗处用波长366nm功率6w的紫外灯照射,如有蓝色荧光产生则表示水样中有大肠埃希氏菌。

GB5757.12-2023-7.1大肠埃希菌检测(多管发酵法)方法验证报告

GB5757.12-2023-7.1大肠埃希菌检测(多管发酵法)方法验证报告

方法验证报告项目名称:生活饮用水大肠埃希菌的测定(多管发酵法)方法名称:《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第12部分:微生物指标》GB/T 5750.12-2023 /7.1多管发酵法报告编写人:参加人员:审核人员:报告日期:1 实验室基本情况1.1人员情况表1参加验证的人员情况登记表1.2 检测仪器/设备情况表2使用仪器情况登记表1.3 检测用试剂情况表3使用试剂登记表1.4 环境设施和条件情况实验室具有检定合格的温湿度计,环境可以控制在温度18⁓26℃,湿度45%⁓65%的要求范围内,满足检测环境条件,实验室人员每天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控。

另外实验室配备了洗眼器、喷淋设施、护目镜、灭火器等的安全防护措施,符合实验室安全内务的要求。

2 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2.1检测步骤2.1.1乳糖发酵试验2.1.1.1用移液器吸取10ml水样接种到10ml双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取1ml 水样接种到10ml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另取1ml水样注入9ml生理盐水中,混匀后取1ml注入10ml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每一稀释度接种5管。

2.1.1.2检验水源水时,如果污染严重,应加大稀释度,可接种为1、0.1、0.01ml 或0.1、0.01、0.001ml等,每个稀疏度接种5管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每个水样接种15管。

接种1ml以下水样时,应做10倍递增稀释后,取1ml接种,没递增稀释一次,换一支吸管。

2.1.1.3将接种管置于36℃±1℃培养箱内,培养24h±2h,如有产酸产气者,则按下列步骤进行2.1.2接种用无菌接种环将产酸产气的发酵管中液体接种到EC-MUG管中,置于44.5℃±0.5℃培养箱内,培养24h±2h,2.1.3试验数据处理将培养后的EC-MUG管在暗处用紫外灯照射,如果有蓝色荧光则表示水样中含有大肠埃希氏菌。

计算EC-MUG阳性的管数,查对应的MPN表,得出大肠埃希菌的MPN值,结果以MPN/100ml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改进目前我国对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地表水等进行卫生学评价,以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或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gb/t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增加了生活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

方法是指多管发酵法总大肠菌群阳性者,在含有荧光底物的培养基上44.5℃培养24h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分解荧光底物释放出荧光产物,使培养基在紫外光下产生特征性荧光。

在实验中观察结果时发现阴性对照管干扰很大,样品管与阴性对照管很难区别。

故对观察方法作了改进,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培养基和试剂
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二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ec—mug培养基。

1.2仪器
紫外灯:6w、波长366nm的紫外灯,用于观测荧光反应;培养箱:36℃±1℃;
培养箱:44.5℃±1℃天平;试管;分度吸管:1ml,10ml;小导管;金属接种环;
1.3样品来源
标准菌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末梢水,10份;源水,3份;
1.4方法
gb/t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4.1ec—mug培养基:将干粉培养基加入水中,充分混匀,加热溶解,在366nm的紫外灯下检查无自发荧光后分装于试管中,115℃,10lb高压灭菌20min,最终ph为7.0。

1.4.2接种:
1.4.
2.1将总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初发酵产酸或产气者进行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用烧灼灭菌的金属接种环将上述试管中的液体接种到ec—mug管中。

1.4.
2.2将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标准菌株接种到ec—mug管中作阳性对照。

1.4.
2.3同时取不接种菌的ec—mug管中作阴性对照。

1.4.3培养:将已接种样品、标准菌株的ec—mug管及阴性对照管在培养箱中44.5℃培养24h。

1.4.4结果观察:将培养后的ec—mug管在暗处用波长366nm功率6w的紫外灯照射,如有蓝色荧光产生则表示水样中有大肠埃希氏菌。

2结果与讨论
2.1将ec—mug样品管、阳性对照管、阴性对照管在暗处用波长366nm功率6w的紫外灯照射时,均能观察到蓝色荧光,且荧光强度区别不大。

2.2另取一支空试管直接置于波长366nm功率6w的紫外灯照射时,能观察到蓝色荧光,说明普通玻璃试管能自发荧光,产生背景干扰。

2.3通过阴性对照试验发现试管能自发荧光,对结果观察有影响。

因此,观察结果时应保证玻璃试管本身无荧光物质。

2.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吸收池有光学玻璃和石英两种材料
制成。

光学玻璃制成的吸收池用于可见光区,石英材料制成的吸收池用于紫外区,也可用于可见光区。

将1.4.3培养液分别转移到石英玻璃管中,在暗处用波长366nm功率6w的紫外灯照射时,很明显地区分出有、无蓝色荧光。

2.5石英玻璃试管价格昂贵,不可能批量使用。

需要解决背景干扰,因食品级包装用纸要求不能含荧光物质,取一张食品级包装用纸,用吸管分别吸取ec—mug样品管、阳性对照管、阴性对照管中培养物,滴一滴于食品级包装用纸上,相互间隔,置于波长366nm 功率6w的紫外灯照射时,能一目了然地区分出有、无蓝色荧光。

或先将普通一次性培养皿置于波长366nm功率6w的紫外灯照射,检查无自发荧光后,也可将培养物滴于上面观察。

结果10份末梢水均未检出大肠埃希氏菌,3份源水有2份检出大肠埃希氏菌。

3小结
通过改变一下培养物的观察背景,能较清楚地判断有、无蓝色荧光产生,水样中是否含有大肠埃希氏菌。

ec—mug样品管阳性者,则计算ec—mug阳性管数,查对应的最可能数(mpn)表得出大肠
埃希氏菌的最可能数,结果以mpn/100ml报告。

参考文献:
[1].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12—2006.
[2].胡曼玲主编,《卫生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