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乘法分配律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7 乘法分配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7 乘法分配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7 乘法分配律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并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的运算。

2.具备分析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与基本运用。

2.乘法分配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1.乘法分配律的概念–采用具体的例子解释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乘法分配律的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行乘法分配律的具体应用。

3.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并验证乘法分配律的正确性。

四、教学过程1.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1.引入题目:小明家有3盆花,每盆花有4朵花,小明想要知道他家的花一共有多少朵。

请问大家该怎么快速计算呢?2.通过具体的示例引入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3.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小明家的花一共有多少朵,再进行互相核对。

2.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1.引用实际的例子,比如说:小明家饲养有5只鸡,每只鸡可以下1个蛋,那么5只鸡可以下多少个蛋呢?2.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并且讨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3. 练习与巩固1.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4×3×2的结果,再进行核对。

2.让学生思考,4×3可以分别拆成多少个2呢?比如:4×3可以拆成(2+2)×3,然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五、教学要点1.确定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帮助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应用的例子,并与学生互相交流解决方案。

3.给学生尝试计算乘法分配律,并在处理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让学生发扬思维,寻找更多方法。

六、课时安排1.20分钟——引入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进行示例计算。

2.20分钟——让学生自主获得更多例子,并互相之间交流解决方案。

3.20分钟——教授学生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并进行生活实例的讨论。

4.10分钟——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乘法分配律,并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解决方案。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也学会了更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乘法分配律的例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初步学习体会提出猜想的方法及类比,说理,举例论证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

2、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能够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重点:学生参与推导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教学过程:一、比赛激趣,提出猜想.(1)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一个小小的数学热身赛。

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

(请看大屏幕,左边的两组同学做A组的题,右边的两组做B组的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开始)9×( 37+63) 9×37 + 9×63(2)评出胜负。

(做完的同学请举手,汇报计算过程。

可以看出左边的同学做得比较快,(问同学)你们有什么意见吗?)刚才的计算中你发现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吗?教师让学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点,并指名说一说自己找出的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两道题其实可以互相转化,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9×( 37+63) =9×37 + 9×63(3)将学生的发现以他(她)的名字命名为“猜想”。

【设计意图:在课的开始,组织数学热身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我们下面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在其它的题里也是否成立?请看大屏幕。

)昨天,老师去超市里买东西,看到下面这些物品。

橙子每箱28元,苹果每箱22元。

如果橙子和苹果各买3箱,一共需要多少钱?(1)全班同学独立完成。

(2)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

(生回答,师板书)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谁来说说看?(生回答,师板书)算式(28+22)×3 和28×3+22×3的每一步各表示什么?谁能说给大家听听?(3)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异同点,并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分配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 相关练习题的讲解与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和小红去超市买水果,小明买了3千克苹果,每千克5元;小红买了2千克香蕉,每千克3元。

请同学们计算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主探究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导入实例中的算式,发现其中的规律。

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分配律。

(2)教师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给出乘法分配律的准确定义,并进行详细讲解。

(3)举例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通过例题,让学生感受乘法分配律在简便计算中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特点,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并进行讲解。

4.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应用以及简便计算的方法。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4.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6篇)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6篇)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作者整理了6篇《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2.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过程一、创设比赛场景,在活动中激趣谈话:听说我们四(1)班的同学口算速度快,正确率高,想不想显一显身手?那我们来一个速算比赛怎么样?A组B组(1)135×6+65×6(1)(135+65)×6(2)9×37+9×13(2)9×(37+13)在A组同学不服气,说B组容易时,教师激趣:是吗?B组容易?那我们再来一次好吗?A组B组(1)(10+4)×25(1)10×25+4×25(2)(4+8)×125(2)4×125+8×125谈话:为什么这次A组又输了?观察观察,可不要冤枉了老师。

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小结: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一切数学知识来源于发现问题,而一个伟大的数学家有所成就在于他发现问题。

看看今天我们的同学们发现一个怎样的数学知识。

有信心吗?给自己鼓鼓掌!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有5个同学就要去参加“海安县首届批发王杯少儿才艺大赛”了,声乐兴趣小组的于老师准备为他们每人买一套一样的漂亮服装,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评析:玩是学生的天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6.5《乘法分配律》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6.5《乘法分配律》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6.5《乘法分配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实践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2. 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方法3.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方法,并学会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反馈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六、板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6.5《乘法分配律》苏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2. 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方法3. 培养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1.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2. 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方法3.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探究新知3. 巩固练习4. 应用拓展5. 总结反馈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 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2.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3.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具体问题,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含义,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具体问题,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小学五年级时学习的乘法表,强调乘法的基本性质和意义。

2.提出一个问题,如“在小明生日聚会上,如果每位同学要吃2 块蛋糕,而每块蛋糕分割成 4 份,请问共需要多少块蛋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讲解1.提出乘法分配律,将其公式可视化展示给学生:a × (b + c) = a × b + a × c。

2.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和应用,提供实际问题进行练习。

如“某学校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 2 个班,每个班有 30 人,请问这所学校有多少学生?”可以让学生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出答案。

练习1.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和小红一起做作业,小明写了 3 个数学题,小红写了 4 个数学题,两人一共写了多少道数学题?•某公司共有 5 大区,每个大区有 3 个小区,每个小区有 50 个员工,请问该公司一共有多少员工?•小刚去商场买了一件 380 元的衣服和一双 220 元的鞋子,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设计类似的乘法分配律的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总结1.回答以下问题: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是什么?乘法分配律可以用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2.强调乘法分配律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时刻记住这个性质,以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对乘法分配律进行讲解和练习。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乘法概念和知识,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还是比较容易的。

在练习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类似的乘法分配律的练习题目,这样可以更好地巩固并应用所学知识。

最后在总结部分强调乘法分配律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好的数学习惯。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分配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2.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及其应用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找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便计算。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计算问题吗?你们是如何解决的?2. 探究新知- 出示乘法分配律的公式:(a b)×c=a×c b×c- 解释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公式特点,探讨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在简化计算过程中的作用。

-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举例说明乘法分配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吗?3. 巩固练习-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 各小组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全班交流分享。

5.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分配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乘法分配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 观察生活中遇到的计算问题,尝试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乘法分配律。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4课《乘法分配律》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4课《乘法分配律》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4课《乘法分配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乘法分配律》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并证明乘法分配律,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运算,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乘法分配律这样的抽象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发现和证明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实际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证明乘法分配律。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生动有趣的PPT,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如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3.教学案例:挑选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乘法分配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小华1个,小丽2个,那么小明一共分给了小华和小丽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公式,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如“(a+b)×c = a×c + b×c”。

苏教版,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知道它的一些应用。

2.经历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化出来乘法分配律的过程,通过排序、观测、举例、检验、归纳、用笔等活动,累积数学探究活动经验。

3.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现实背景,了解乘法分配律的作用、意义及价值,初步感受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并运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从现实背景中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不晓得同学们特别注意过没,我们说道的话中存有着一种有意思的分配现象。

比如说:“我快乐爸爸和妈妈。

”可以把它分为两句来说:“我快乐爸爸,我也快乐妈妈。

”照这样“我快乐吃苹果和西瓜”可以怎样说道?(我快乐吃苹果,我也快乐吃西瓜。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将两句话制备一句话去定义。

“我讨厌漫画书,我也讨厌故事书。

”可以这样说道“我讨厌漫画书和故事书。

”今天中午我喝了米饭、青菜和鱼可以怎样说道?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中,也存有着这种有意思的分配现象,想要不敢一起回去研究?通过前几节课的探索,我们已经发现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一节课,咱们再继续探索,看看又会发现什么新的规律。

(板书:探索与发现(三))二、积极探索交流,辨认出规律。

1、初步感知。

(1)(出具长方形草坪图)课件模拟。

师:我们宝鸡的人民公园最近正在改建,大家看,这是一块草坪,工人叔叔准备在草坪的四周围上栅栏。

看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师:谋栅栏短多少米?就是谋长方形的什么呢?恳请同学们算是一算。

(生排序,师巡查)(3)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算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A)师:像是这样算是的同学请举手。

谁来说说道,先算的什么?Professionel的什么?(4)师: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B)师:这样算是的同学请举手。

这种算法先算的什么,Professionel的什么呢?A: B:(61+39)×2 61×2+39×2=100×2 =122+78=200(米) =200(块)(5)师:这两个算式,解决了同一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乘法分配律》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乘法分配律》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乘法分配律》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乘法分配律》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乘法分配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乘法运算,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例题讲解以及练习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但是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含义。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理解。

2.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例题,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法: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投影仪和幻灯片。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例如:有一个篮子,里面有3个红苹果和2个绿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呈现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例题,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做。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乘法分配律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本质2.掌握通过乘法分配律计算简单问题的方法3.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用方法2.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三、教学内容1、乘法分配律的引入老师可以通过讲解算式 $a\\times (b+c)$ 的运算过程引入乘法分配律,让学生思考这个算式为何等于 $a\\times b+a\\times c$。

2、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本质乘法分配律是指:一个数与另外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这个数分别与另外两个数相乘的和。

即:$a\\times ( b+c ) = a\\times b+a\\times c$。

老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这个概念,如:6×(4+3)=6×4+6×3,9×(7+2)=9×7+9×2 等。

3、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老师可以上板示范,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如:12×57=12×(50+7)=12×50+12×7=600+84=6844、练习让学生通过课本上的习题进行练习,例如:1. 计算:8×(23+5)答:8×23+8×5=1842. 小李一个月有 28 天,他每天可以赚 10 元钱,请问他一个月可以赚多少元钱?答:28×10=280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生动的示例和解释,详细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本质。

2.演示法:让学生亲自操作,上板书写,并进行演算。

五、教学评估1.以小组为单位出一些实际的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发表一份结论。

2.发放乘法分配律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该知识点的基本要点。

六、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是数学运算中的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同时也是比较简单易懂的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让他们发现它背后的规律和特点。

(教案)第六单元 乘法分配律-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六单元 乘法分配律-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六单元乘法分配律-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数学问题。

2.通过参与课堂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其数学思维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其数学素养和自信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引入乘法分配律,提问:什么是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有哪些?2.通过探究数学游戏巧妙地引出乘法分配律。

【游戏规则】:老师口中报出一个三位数A,学生需用两个两位数的数B、C凑成A,且B和C的积等于A的积。

3.学生讨论游戏的答案,老师给予正式引入,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解释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二、展示实物1.老师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自由组合排列,引导学生找出实物之间的规律。

2.老师提问:某一个实物有多少个,由几组实物组成,请学生口算得到答案。

3.老师介绍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它的意义和效用,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与规律。

三、小组探究1.老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合作,进行乘法分配律的探究。

2.老师分配一些题目和情境,让学生小组合作,独立思考,查找规律,展示探究结果,并互相汇报,加强彼此的理解和巩固概念。

四、练习环节1.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加强学生的练习能力,提高其数学素养和自信心。

2.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的指导和辅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路,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巩固作业1.老师布置数学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加深理解和掌握。

2.老师对作业进行评阅,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纠正和指导。

六、反思总结1.老师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核心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2.老师通过学生的表现和数学测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提高效益,并对下一步教学进行调整和完善。

七、拓展延伸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分配律的实际应用,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购物算账、工作中的报价计算等。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优秀7篇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优秀7篇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优秀7篇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

教材中实际情境中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列出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内在联系,再让学生例举同类算式,分析共同点,从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练习中安排了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及把乘法分配律延伸到它的逆应用和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使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得到了有效的延伸。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七册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已经初步具备探索和发现运算律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

同时新知识学生在已经学习的知识中也有所体现,只是没有揭示这个规律罢了,比如学生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周长=长×2+宽×2周长=(长+宽)×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的实际内容,本课的教学主要是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从而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

教学主要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挂图出示例题: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经历探索、分析比较、得出规律1、让学生独立解答,得到两种不同的方法,集体订正,说出两个算式计算过程的含义2、分析两个算式的联系,形成两个算式相等的共识(结果都是求出的是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的总价)即:(65+45)× 5=65 ×5+45× 53、建立初步的概念,写出类似的几组算式4、小组合作,说说这样的算式所蕴涵的规律,得到乘法分配律公式并用字母来表示。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主动参与探索,从而发现规律。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找零等,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

2. 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例:计算(3 4)×5和3×5 4×5 的结果,让学生观察两个式子的关系。

(2)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3)让学生举例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 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拓展练习:设计一些变式题目,让学生尝试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4. 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意识。

四、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乘法分配律,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五、板书设计略六、课后反思1. 本节课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情况,是否存在理解上的困难?2.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3. 如何设计有效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注:本教案适用于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材,具体教学内容可能因不同版本教材而有所差异。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即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探究新知1. 观察与发现在探究新知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具体的数学现象,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存在。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出示例题:给学生展示具体的数学题目,如计算(3 4)×5 和3×5 4×5 的结果。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能够通过乘法分配律计算简单算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教学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以及乘法分配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应用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1. 认知导入通过复习加减法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知识点,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了解。

2. 拓展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教师通过图表等方式表现出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例如:6×(2+8) = 6×2 + 6×83. 提高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知教师通过板书等方式呈现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方式。

例如:21×14 = (20+1)×14 = 20×14 + 1×14 = 280+14 = 2944. 练习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提供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能力。

例如:1.30×(6+9) = 30×6 + 30×9 = _______2.65×(2+3) = 65×2 + 65×3 = _______3.87×(3+4) = 87×3 + 87×4 = _______5. 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师通过实例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如:如果4个苹果的价格是3元,那么8个苹果的价格是多少?通过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得到:8×(3÷4) = 2×3 = 6所以8个苹果的价格是6元。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常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独具一格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篇1一、说教材:本课时教学为苏教版第八册第54-55页“运算律”的第1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内容要为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打下基础,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发觉规律、知道含义上。

二、说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部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基于此,我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及课前调查,肯定了以下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进程中发觉、探索、知道乘法分配律。

2.进程和方法:引领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索、发觉和概括的进程中,培养视察、比较、猜测、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规律的肯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爱好,增强自信心。

《标准》还提到:要探索并了解运算律,会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据此,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觉乘法分配律的内在规律,并与他人交换。

三、说学情:由于学生已初步具有探索、发觉运算律并运用运算律简便运算的体会,本节课遵守“解决问题—发觉规律—交换规律—表达规律”的顺序来出现内容,这样的安排易引发学生对学过的方法的回想,亦有利于他们顺利学习和掌控本节课内容。

在实际教学时,我还强调依主题图情境引导视察、比较、猜测、分析、知道、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以亲历贯穿学习全进程,重学生的成功体验,引领他们在合作、交换的和谐氛围中知道算理,一步步发觉与成功、探索与知道。

四、说教法和学法:数学教学需要多种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乘法、除法和加减法。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运算,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乘法、除法和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乘法分配律这一概念,他们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规律。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和应用乘法分配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法分配律的相关课件,包括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情境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乘法分配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的例子,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2个同学,一共分给了多少个同学?”来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公式,让学生初步理解和记忆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和练习题,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6 乘法分配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6 乘法分配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6 乘法分配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 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方法。

3. 乘法分配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找零等,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一些乘法算式,如(3 4)×5,3×5 4×5等,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

(2)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3)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方法。

(2)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班级总成绩等,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反馈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6 乘法分配律1.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a b)×c = a×c b×c2. 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方法:先分别乘,再相加。

3. 乘法分配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购物找零问题。

(2)计算班级总成绩问题。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自主探究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但还需在课后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运算定律,它描述了乘法在加法或减法运算中的分配性质。

课文《乘法分配律》优秀教学设计 4篇

课文《乘法分配律》优秀教学设计 4篇

课文《乘法分配律》优秀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通过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探索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乘法还有其他的运算律吗?希望今天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有新的发现。

出示问题一、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2米,宽是28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师: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生1:(72+28)×2生2:72×2+28×2(板书两个算式)师:同学们给出了两种办法,那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选择其中的一个算式计算一下。

生计算。

师:请选择第一个算式的同学,说出你的计算结果。

生:长方形的周长是200米。

师:谁选择的第二个算式,结果又是多少呢?生:我算的结果也是200米。

师:通过大家的计算,这两个数算式的结果相同,我能不能在这两个算式之间写上“=”?生:可以板书:(72+28)×2=72×2+28×2出示问题二:学校要换夏季校服了,上衣每件32元,裤子每件18元,四年级一班共64人,一共需要多少元?师:这道题你有能用几种方法解答?结果是多少?(生计算,汇报)生1:我列的算式是32×64+18×64,结果是6400元。

师: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的?生2:我列的算式是:(32+18)×64,结果也是6400元。

师: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却是相同,那这两个算式看来也是相等的。

板书:(32+18)×64=32×64+18×32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刚才得到的两个等式,你有怎样的感觉?生:可能有规律。

师:真的有规律吗?【评析:教师创设了求长方形的周长和学校买校服的情境,提出“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出两式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布置作业:补充练习相应习题。
学生集体练习,指名个别学生板演。
集体计算,指名板演。
观察,交流发现的规律。
与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进行比较。
集体计算,指名板演。
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练习。反馈。
学生练习,列出不同的算式。比较。
独立解答,个别校对交流。
各自交流。
独立作业。
通过本课的练习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运算律的熟练运用还不够,今后还要多练习。
1.书本练习五第3题。
(1)组织学生尝试练习。
(2)组织校对。
(3)引导发现:你发现了什么提问:与刚才我们做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2.练习五第4题。
引导学生重点说说第2题的计算方法。
(三)解决实际问题:
书本练习五第5题。
(1)引导独立审题。(2)组织独立解答。(3)组织校对。
三、小结与作业:
1.组织交流本课收获。
3.创设生动的、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该知识的生活价值。
重点
难点
发现乘法分配律可以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另一个数相乘。
教学
准备
教学情境挂图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唤起注意,引起旧知,为本课复习作好充分准备。
通过实际题目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一、引导回忆:
师:前面我们学过乘法中的另一个运算律,是什么呀


通过计算、观察以及和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比较,将新知内化。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创设生动的、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该知识的生活价值。
汇报板书。
2.书本练习五第2题。
先选择:出示16×401
(30+2)×15
引导学生重点说说算法。
出示103×23 125×(8+16)
(二)变式练习:
教学
内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练习书本P58页练习五1-5题07/04/11周三
教学
目标
1.创设充分尝试练习、比较讨论等探究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算律,能灵活地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并能把该运算律迁移到减法中去,还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系列的对比练习、讨论交流、辨析总结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师:用字母怎么表示呀
二、进行练习:
(一)基本练习:
1.书本练习五第1题。
(1)引导学生观察看图,思考怎样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
(2)组织反馈:根据学生的
引起所学的乘法分配律公式的回忆。
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思考题目,列出两种算式进行计算。指名回答问题。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