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第十一章走向多元化PPT课件
工业设计史——走向多元化(1960以后)
功能主义的危机在于它在很多方面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鼓励消费、追求标新立异的特点相背离后工业社会是以各种各样的市场同时并存为特征的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定义:在设计的多元化化潮流中,以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占着主导地位,它强调设计师一项集体的活动,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而不追求任何表面的个人风格,因而体现出一种无名性的特征。
设计科学的出现使社会学和技术成了设计的决定因素新现代主义与高技术风格新现代主义定义:20世纪60年代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一种复兴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追求几何形式构图和机器风格的所谓新现代主义。
视幻艺术:是一种利用人们的视错觉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平面设计艺术,它源于包豪斯艺术家阿尔伯斯的试验研究,在产品设计上视幻艺术的影响使所谓的硬边艺术。
米斯椅——阿基佐姆设计的,以一种幽默的手法啦模仿米斯的巴塞罗那椅高技术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法国巴黎)——皮阿诺高技术风格在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上的主要特征是直接利用那些为工厂、实验室生产的产品或材料来象征高度发达的工业技术。
波普风格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带白哦这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波普风格的中心是英国后现代主义1966年美国文丘里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此书成了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文丘里认为“少就是乏味”穆尔设计的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斯特恩把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文脉主义、引喻主义、装饰主义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意大利的“孟菲斯”设计师集团,开创了一种无视一切模式和突破所有清规戒律的开放性设计思想后现代主义的设计被称为“反设计”解构主义解构主义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构成主义强调的是解构的完整性、统一性,个体的构件事为总体的结构服务的;解构主义则认为个体构件本身就是中哟的。
因而对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屈米—解构主义的红色构架盖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机reduce/recycle/reuse《为真实世界而设计》—维克多巴巴纳克—有限资源论减约主义——20世纪80年代起,一种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流派兴起,将产品的造型化简到极致——代表人物斯塔克:路易20椅及圆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1.减少排污量 2.采用清洁能源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20世纪6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萨瑟兰在博士论文中首次论证了计算机及交互式图形技术的一系列原理和机制,正式提出了计算机图形学的概念上帝就在细节之中——奇巴公司——微软自然曲线键盘、血液透析机形式追随激情——青蛙。
多元化发展PPT课件
重要标志:1972年由日本设计家山崎实设计的“普鲁蒂·艾戈” (Pruitt Igbe)的被炸毁。
• 1.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 • (1)反对设计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 • (2)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主张以游戏的心态设计。 • (3)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设计的人文
含义。设计大量创造性地运用符号语言,将产品的功能与人的 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历史相结合。 • (4)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意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设计要人性、绿色、环保。
二.孟菲斯设计运动:
1981年,孟菲斯在米兰举行了首次展览会,那些与传统设计截 然不同的家具和物品,造型新奇怪异,色彩艳丽,轻松活泼,有 的覆盖着漂亮的塑料薄片,有的装饰有五光十色的灯泡,引起了 人们浓厚的兴趣,许多人对此表现出歇斯底里般的热情。这次展 览成功地推介了孟菲斯的新设计思想,引起了设计界的极大震动。 索特萨斯认为,设计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因而设计没有确定 性,只有可能性;没有永恒,只有瞬间。索特萨斯的思想成为孟 菲斯运动的基本设计思想。
1.现代主义设计以简单的中性方式来应付复杂的设计要求,忽 视了个人的要求、个人的审美价值,忽略了传统对人的影响。
2.现代主义设计被认为恶化了人类生活环境,破坏了传统美学 原则。
1.后现代主义设计:
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是以后现代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 (Past modernism),严格地说应当称之为“现代主义之 后”,它以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修正,界定了与其截然不同的 形式风格。针对现代主义后期出现的单调、缺乏人情味的理性 而冷酷的面貌,后现代主义以追求富于人性的、装饰的、变化 的、复杂的、个人的、传统的、表现的形式,塑造出多元化的 特征,因此,后现代主义似乎并不具备严格的理论上的变革, 而是单纯从形式因素的角度批判和反对现代主义,与其说它是 一种观念,倒不如说是一种风格样式来得更加确切。
工业设计史课件:走向多元化
• 1972年他出版了《向拉斯維加斯學習》 一書,把賭城中光怪陸離、五光十色的世俗建築與設計奉為流行文 化的傑出代表。
《工業設計史》
走向多元化
如果說20 世紀50 年代是現代主義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期,那麼20 世紀60 年代以來設計的特徵則是走向了 多元化。
第一節 理性主義與“無名性”設計
在設計的多元化潮流中,以設計科學為基礎的理性主義占著主導地位。它強調設計是一項集體的活動,強 調對設計過程的理性分析,而不追求任何表面的個人風格,因而體現出一種“無名性”的設計特徵。 隨著技術越來越複雜,要求設計越來越專業化,產品的設計師往往不是一個人,而是由多學科專家組成的 設計隊伍。 20 世紀60 年代以來,以“無名性”為特徵的理性主義設計為國際上一些引導潮流的大設計集團採用,如 荷蘭的飛利浦公司、日本的索尼公司、德國的博朗公司等。 芬蘭設計師弗蘭克(K.Frank)認為:“無名性設計屬於批量生產。……使設計師成為產品的推銷者是錯誤的, 這有損於產品、消費者和設計師。如果不依賴於設計師的名聲,產品就必須立 足於其自身的優點,而設計就 是這些優點的一部分。這並沒有貶低設計,只是恢復了設計與整體關係的比例。”
• 波普風格的中心是英國。在尋求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產品的過程中,他們將目光轉向了美國,對 20 世紀50 年代美國商業性設計,特別是汽車設計中體現出來的權力、性別、速度等象 征性特徵大加推崇。
• 1964年,英國設計師穆多什(PeterMurdoth)設計了一種“用後即棄”的兒童椅,它是用紙板折疊而成的,表 面飾以圖案,十分新奇。與此同時,紙質的耳環、 手鐲甚至紙質的服裝都風行一時。
工业设计史12章全第十一章 走向多元化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
另一位后现代 主义的发言人斯特恩把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 归结为三点:即文脉主 义、引喻主义、和装饰 主义。他强调建筑的历 史文化内涵、建筑与环 境的关系和建筑的象征 性,并把装饰作为建筑 不可分割的部分。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在 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 是意大利一个名为“孟 菲斯”(Memphis)的设 计师集团。 索特萨斯认 为,设计就是设计一种 生活方式,因而设计没 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 没有永恒,只有瞬间。
第二节 新现代主义与高技术风格
20世纪50年代,以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为代表 的“有机现代主义”流行一时,当进入60年代后,在一 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一种复兴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 主义、追求几何形式构图和机器风格的所谓“新现代主 义” (Neo-Modernism)。 新现代主义的出现受到流行的视幻艺术(OP 艺术)的影响。视幻艺术是一种利用人们的视错觉来达 到某种艺术效果的平面设计艺术,它源于包豪斯艺术家 阿尔伯斯(Josef Albers)的试验研究。
第三节 波普风格
波普风格的中心是英国。 波普设计十分强调灵活性与可消费性,即产 品的寿命应是短暂的,以适应多变的社会、文化条件, 就像此起彼伏的流行歌曲一样。 波普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违背了工 业生产中的经济法则、人机工程学原理等工业设计的基 本原则,因而昙花一现便销声匿迹了。但是波普设计的 影响是广泛的,特别是在利用色彩和表现形式方面为设 计领域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由此剌激了这方面的探索。
第六节 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 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 责任心的回归。 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 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 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 即Reduce、Recycle和Reuse,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 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 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工业设计史》课件
原型制作与测试
快速制作和测试原型,减少失败成本。
人工智能与工业设计
AI技术改变着产品设计的方式和创造力。
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
• 技术趋势:3D打印、物联网、自动驾驶等。 • 社会趋势: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 设计教育趋势:跨学科合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工业设计是创造与实用性的结合,推动科技和艺术的进步,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3
20世纪初
工艺设计学科的形成、设计师工作的专业化和电气化工业的崛起。
4
20世纪中叶
工业设计的系统化理论、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
当代工业设计
数字技术的应用、用户体验的关注和可持续设计的追求。
工业设计的分支领域
产品设计
从形态、功能到材料,全方位设计产品。
交互设计
设计人与产品、系统之间的互动行为。
《工业设计史》PPT课件
工业设计是什么?它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本课件将带您了解工业设计的起 源、演变和未来发展趋势。
工业设计的起源
工业设计定义及其历史背景。它作为一门设计学科的诞生和发展。
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
1
工业革命前
工艺美术的影响、工业化的训练和机械制造的需求。
2
工业革命时期
大型工业制造的兴起、机械化的影响和产品标准化的需求。
界面设计
设计友好简洁的人机交互界面。
用户体验设计
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工业设计之间的 适应性和效率。
人机交互
研究人与产品、系统之 间的互动方式。
形态心理学
揭示产品外观对人类认 知和情感的影响。
工业设计的创新实践
设计思维与流程
注重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迭代改进。
多元化发展
2.现代主义设计被认为恶化了人类生活环境,破坏了传统美学 原则。
1.后现代主义设计:
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是以后现代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 (Past modernism),严格地说应当称之为“现代主义之 后”,它以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修正,界定了与其截然不同的 形式风格。针对现代主义后期出现的单调、缺乏人情味的理性 而冷酷的面貌,后现代主义以追求富于人性的、装饰的、变化 的、复杂的、个人的、传统的、表现的形式,塑造出多元化的 特征,因此,后现代主义似乎并不具备严格的理论上的变革, 而是单纯从形式因素的角度批判和反对现代主义,与其说它是 一种观念,倒不如说是一种风格样式来得更加确切。
极少主义其特征是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摒弃粗放和奢华的修饰以及琐碎功能, 强调简洁通畅来疏导世俗生活,观照人文层面。 极少主义之所以能够风靡,是其顺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观念。人们在极少 主义中体会到归返简致素朴的真正的纯和美。“为简而简”容易导致形式主义。
菲利浦·斯达克(Philippe Starck)
第11章
走向多元化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是现代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期,那么20世 纪60年代以来设计的特征则是走向了多元化。现代主义虽仍在不断地 发展、完善,但它在设计界的一统天下己被打破了,而形形色色的设 计风格和流派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对功能主义信条的质疑始于 20世纪50年代末。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又适逢几位现代主义大师相继去世,新一代的设计师开始向功能主义 提出了挑战,这成了设计走向多元化的起点。
弗兰克·盖里[美] 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vism (Frank Gehry,1947-)
工业设计史 第十一章
1969年阿兰.琼斯设计的桌椅
特点:下面是一个极为逼真跪着的半裸女雕像,她用脊背托着一块玻璃桌面。
穆多什设计的儿童椅
特点:具有廉价和表现性 强烈的双重“波普”特征, 以斑点为表面装饰图案, 用纤维板做成,采用叠纸 技术制作,看起来像纸制 品。
特点:一反传统家具和 正统现代家具追求高质 量和天长地久的观念, 以“用完扔掉,以新代 旧”的设计态度表现一 个短暂时代的心声。
意大利青年设计 师于1967合作设 计的第一件可膨 胀式椅
特点:座椅成本低,用途多,能够 满足“任何形体、任何地点、任何 地表”的需要,中间的填充料有些 像设计师公司的塑料垃圾,据制造 商说,是由1200万个小塑料球组成 的。即使销售不出去,由于不需要 新的技术,昂贵的机器、工具或模 具,所以不用投入。金。
伯纳德-屈米的设计作品之一
伯纳德-屈米的设计作品之二
-
伯 纳 德 屈 米 的 设 计 作 品 之 一
拉·维莱特公园
屈米的理论: 点:茶室、临时托儿所、咨询处等; 线:空中步道、林荫大道、弯曲小径; 面:地面上大片的铺地、大型建筑、 大片草坪和水体等。 公园在结构上由点、线、面三个互不 关联的要素体系相互叠加而成。
”
古根海姆博物馆特点:
(1)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体量 异常复杂弯曲,到处存在难以名状的弯曲流 动的建筑分体。
(2)整个建筑中找不到两件完全相同的内 部钢构件。
(3)外表完全被钛板覆盖,整个设计几乎 不用图纸,完全由电脑计算和设计。
(4)体块的分割、碰撞和穿插,造成了一 种极富力感的新空间表现。
“解构主义”理论核心:对于结构 本身的反感,认为符号本身已经能 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 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重要。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20世纪80—90年代的工业设计)
现代设计的发展
后现代设计
Hi-Fi 音响设计的草图 设计:米歇尔· 鲁克 1980年 德·
Proust扶手椅 设计:亚历山大· 蒙迪尼 1978年
Kandissi 沙发
设计:亚历山大· 蒙迪尼 1978年
孟菲斯并不打算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家 具或功能突出的日用品,他们敢于冲 破功能主义设计原则的试验把一些清 新的空气带入到家具和其他设计领域 ,改变了设计领域功能主义和国际主 义风格单调乏味的面貌。
解构主义是具有很大个人性、随意性和表现特征的设计 探索风格,是对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原则的标注的否定 和批判,但几乎所有的解构主义建筑都具有貌似零乱,而实 质有着内在结构因素和整体性考虑的特征。解构了原有结构 的同时,形成了全新的结构。解构主义的影响是小范围的, 并未能发展成为一种运动的根源,而最终仅仅成为了填补后 现代主义衰落之后的一种前卫设计探索风格和思潮。
孟菲斯的设计打破了功能主义设计观念的束缚,大胆使用艳丽色 彩,强调物品的装饰性功能,开创了一种无观一切模式和突破所有清 规戒律的开放性设计思想,展现出与国际主义功能主义完全不同的设 计新理念。孟菲斯的风格是建立于流行文化(如嬉皮士文化)之上的 ,与60年代的波普风格一样具有强烈的反叛意味,反对正统的“好设 计”,反对人们心目中现代主义的“优雅设计”,同时在设计中注入 强烈的文化色彩。在孟菲斯设计家眼里,设计更在于表达一种符号, 表现一种文化。孟菲斯设计都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的文化意义, 表达了从天真滑稽到离奇怪诞等不同的情趣,也派生出关于材料装饰 及色彩等方面的一系列全新的观念。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新甲壳虫汽车
沙发和椅子 设计:让·阿德 2000年
菲利普·斯塔克
菲利普·斯塔克为 Alissi公司设计的人脸苍蝇拍 1998年
11新第十一章 多元化设计(1955~1975)
第一节 国际主义设计运动
三 国际主义的产品设计
国际主义的产品设计的特点: 1. 重视产品功能和结构的表现(后期有明显的“外观优先”的倾向); 2. 其色彩多为黑、白、灰等“无彩色”; 3. 高度统一、理性化、精炼无装饰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国际主义设计重视功能、 追求形式简洁的设计原则。
第一节 国际主义设计运动
普鲁蒂艾戈公寓被拆毁(1972年)
三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
二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代表人物
罗伯特• 文 丘里( Robert Venturi , 1925~ )、查尔斯• 詹克斯( Charles Jencks,1939~)、迈克•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1934~)、查尔斯•摩尔 (Charles Moore,1925~1993)、矶崎新(Arata Isozakai,1931~)和菲利 普•约翰逊(Philip Cortelyou Johnson,1906~2005)等。
特点
新现代主义风格泛指对于现代主义进行 重新研究和探索发展的设计风格。它吸纳了 现代主义的传统和原则,在依照现代主义的 基本词汇进行设计的同时,根据需要加入新 的简单形式的象征意义。新现代主义风格既 具有现代主义严谨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特 点,又具有独特的个人表现和象征特征。 纽约世界金融中心大楼 (西萨•佩里,1991年)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
三 后现代主义的产品设计 代表作品
不锈钢咖啡具,这些作品既体现了每位设计师的个人风格,又具有后现代主 义设计的共同特征。
咖啡具(迈克•格雷夫斯, 1979~1983)
咖啡具(查尔斯•詹克斯, 1979~1983)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
三、后现代主义的产品设计 代表作品
工业设计史12章全第十一章 走向多元化PPT课件
第三节 波普风格
波普风格(Pop)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 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波普”是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 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因此,波普风格主要体现于与年 轻人有关的生活用品或活动方面,如古怪的家具、迷你裙、 流行音乐会等。
第 11 章 走
如果说20世纪50现代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期,那 么20世纪60年代以来设计的特征则是走向了多元化。
产品必须主动地选择它的使用者,使自己跻身于特定的 社会群体中。另一方面,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程度大大增加 了生产的灵活性,能够做到小批量多样化。这些因素都促进 了设计多元化的繁荣。
1
第一节 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
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 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 ,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 ,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波普设计在20世纪60年代的设 计界引起强烈震动,并对后来的后现代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
9
第三节 波普风格
波普风格的中心是英国。 波普设计十分强调灵活性与可消费性,即产品的寿 命应是短暂的,以适应多变的社会、文化条件,就像此 起彼伏的流行歌曲一样。 波普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违背了工业生 产中的经济法则、人机工程学原理等工业设计的基本原 则,因而昙花一现便销声匿迹了。但是波普设计的影响 是广泛的,特别是在利用色彩和表现形式方面为设计领 域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由此剌激了这方面的探索。
在设计的多元化潮流中,以设计科学为基 础的理性主义占着主导地位。
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而不追求任 何表面的个人风格,因而体现出一种“无名性 ”的设计特征。
工业设计史历史ppt课件
国外手工艺设计
古埃及
吉萨金字塔中出土的随葬床和椅
吐坦哈蒙的王座
背部倾斜的王座
时间轴[一]
手工艺设计阶段
设计萌芽与手工艺 国外手工艺
国外手工艺设计 古希腊、古罗马
希腊和罗马的设计文化是欧洲设计源远流长的基础。 欧洲人习惯于把希腊、罗马的文化称之为古典文化。
古罗马的设计直接继承了古希腊设计的成就,并把它大为向前推进。古罗马与古希腊不同的是, 古罗马崇尚壮丽、雄伟。
设计的发展阶段12酝酿和探索时期工业设计史形成与发展走向多元化18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和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业设计的发展13工业设计史课程结构工业革命乊前的设计17501914年的工业设1940年至今的工业设计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风格派机器美学包豪斯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孟菲斯设计集团美国北欧德国日本其他补充商业科技材料与设计信息时代的设计14工业设计史15工业设计史考试闭卷or半开卷作业1设计史整理2小组汇报3人一组共10组1读书汇报12本2专题研究16时间轴一设计萌芽与手工艺17时间轴一设计萌芽与手工艺结合我们的课程思考
目的性/实用性 舒适性
装饰/美观 功能、造型、装饰达到了统 一,适当地体现了材料和制 作工艺的特点。
时间轴[一]
手工艺设计阶段
设计萌芽与手工艺 中国手工艺
中国手工艺设计 青铜器
青铜器是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制成的不同形式的器物。
装饰/纹样复杂 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宗教等活动---威严、肃穆 的印象 社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开始通过增加纹样 来满足更高一层的需求。 材料与加工工艺的变革对设计的重大推动力
手工艺设计阶段
设计萌芽与手工艺 中国手工艺
第11章_走向多元化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史
后工业社会(Post Industrial Society)是以各种各样的市场同时并存 为特征的。这些市场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群体的要求,每个群体都有 其特定的行为、语言、时尚和传统,都有各自不同的消费需求。工 业设计必须以多样化的战略来应付这种局面,并向产品注入新的、 强烈的文化因素。这就是说,产品必须主动地选择它的使用者,使 自己跻身于特定的社会群体中。 另一方面,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程度大大增加了生产的灵活性,能 够做到小批量多样化。这些因素都促进了设计多元化的繁荣。其中 有稳健的主流,有先锋派的试验,也有向后看的复古。从总体上看, 以现代主义基本原则为基础的设计流派仍是工业设计的主流,但它 们对现代主义的某些部分进行了夸大、突出、补充和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一种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的所谓后 现代主义从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理论上非常活跃,它对以信息化 为特色的后工业社会的工业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工业设计史
战后初期,不少电子 产品模仿军用通讯机 器风格,即所谓“游 击队”风格,以图表 现战争中发展起来的 电子技术。罗维20世 纪40年代末设计的哈 里克拉福特收音机(图 ll一7)就是这一趋势的 典型。该机采用了黑 白两色的金属外壳、 面板上布满各种旋钮、 控制键和非常精确的 显示仪表,俨然是架 科学仪器。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史
设计科学实际上是几门学科的综合,它涉及心理学、生理学、人机 工程学、医学、工业工程等,体现了对技术因素的重视和对消费者 更加自觉的关心。设计科学的出现使社会学和技术成了设计的决定 因素,19世纪以来美学与技术的联姻开始瓦解了。例如1987年的英 国工业设计协会工程产品设计奖授给了Signex 6030系列计算机图形 显示系统,以表彰该产品优异的技术指标及其顾问设计师在创造公 司的欧洲形象、减少装配时间和生产成本方面所进行的工作。这里, 技术因素成了评价设计的关键因素。 随着技术越来越复杂,要求设计越来越专业化,产品的设计师往往 不是一个人,而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设计队伍。国际上一些大公 司大多建立了自己的设计部门,设计一般都是按一定程序以集体合 作的形式完成的,这样个人风格就难以体现于产品的最终形式之上。 此外,随着设计管理的发展,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长期设计政 策,这就要求企业的产品必须体现出一贯的特色。即使聘请自由设 计师设计的产品也必须纳入公司设计管理的框架之内,以保持设计 的连续性,这些都推动了“无名性”设计的发展。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20世纪80—90年代的工业设计)PPT课件
后现代主义的发言人斯特恩(Robert A.M.Stem)把后 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即文脉主义( Contextualism)、隐喻主义(Allusionism)和装饰主 义(Arnamentation)。他强调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和建筑的象征性,并把装饰作为建筑 不可分割的部分。
7
Carlton书架 设计:埃特·索托萨斯 1981年
Casablanca屏风 设计:埃特·索托萨斯 1981年
8
壶 设计:马都·顿 1982年
9
“芝加哥论坛报”落地灯
设计:马都·顿和安德尔·勒瑞 1985年
10
现代设计的发展
后现代设计
First椅子 设计:米歇尔·德·鲁克 1983年 11
33
餐具 设计:Margit Denz(德国) 1988年
34
椅子(One Off)
设计:Danny Lane 1986年
35
现代设计的发展
后现代设计
Hi-fi音响 设计:让·阿德 1986年
36
现代设计的发展
后现代设计
茶具和咖啡具 设计:罗伯特·文丘里 1985-1986 年
37
现代设计的发展
4
孟菲斯(Memphis,1980年底成立,意大利米兰)
5
孟菲斯代表人物:
埃托·索托萨斯( Ettore Sottsass ) 迈克尔·德·鲁克(Michele De Lucchi ) 彼特·肖尔(Peter Shire)
Brazil桌子 设计:彼特·肖尔 1981年
6
Bel Air 沙发 设计:彼特·肖尔 1982年
15
孟菲斯的设计打破了功能主义设计观念的束缚,大胆使用艳丽色彩 ,强调物品的装饰性功能,开创了一种无观一切模式和突破所有清规 戒律的开放性设计思想,展现出与国际主义功能主义完全不同的设计 新理念。孟菲斯的风格是建立于流行文化(如嬉皮士文化)之上的, 与60年代的波普风格一样具有强烈的反叛意味,反对正统的“好设计 ”,反对人们心目中现代主义的“优雅设计”,同时在设计中注入强 烈的文化色彩。在孟菲斯设计家眼里,设计更在于表达一种符号,表 现一种文化。孟菲斯设计都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的文化意义,表 达了从天真滑稽到离奇怪诞等不同的情趣,也派生出关于材料装饰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技术”风格也最先在建筑学中得到充 分的发挥,并对工业设计产生重大影响。其中 最为轰动的作品是1976年在巴黎建成的蓬皮杜 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设计者是英国建筑师皮 阿诺(Reuzo Piano)和罗杰斯(Richard Rogers)。
16
他们对自己设计的解释是:“这幢房屋既是一个灵活的容 器,又是一个动态的交流中心。”
19
波普设计十分强调灵活性与 可消费性,即产品的寿命应是短 暂的,以适应多变的社会、文化 条件,就像此起彼伏的流行歌曲 一样。
1964年英国设计师穆多什( Peter Murdoth)设计了一种“ 用后即弃”的儿童椅,它是用纸 板折叠而成的,表面饰以图案, 十分新奇。
20
意大利的波普设计体现出软雕塑的特点,家具的设计在体型上含混不清, 并通过视觉上与别的物品的联想来强调其非功能性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大楼不仅直率地 表现了结构,而且连设备也全部暴露了。 面向街道的东立面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 各种“管道”,红色的为交通通道, 绿色的为供水系统,蓝色的为空调系统, 黄色的为供电系统。面向广场的西立面是 几条有机玻璃的巨龙。一条由底层蜿蜒而上 的是自动扶梯,几条水平方向的是外走廊。
17
阿基佐姆设计的“米斯”椅
14
“高技术风格(High-Tech)”
高技术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 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罗维于20世纪40年代末设计的哈里克拉福特收音机, 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该机采用了黑白两色的金属外 壳、面板上布满各种旋钮、控制键和非常精确的显示 仪表,俨然是架科学仪器。
“新现代主义”(Neo-Modernism)
新现代主义的出现受到流行的视幻艺术(OP艺术 )的影响。视幻艺术是一种利用人们的视错觉来达到 某种艺术效果的平面设计艺术;在产品设计上,视幻 艺术的影响是所谓的“硬边艺术”,多采用圆柱体、 立方体等简单的几何形状,选材上广泛应用不锈钢、 镀铬金属、玻璃等工业材料,表面处理偏爱材料本身 的质感。
18
三、波普风格
波普风格(Pop)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 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 现主义倾向。
波普风格主要体现于与年轻人有关的生活用品 或活动方面,如古怪的家具、迷你裙、流行音乐会 等。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 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它追求大众 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 。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 彩。
8
产品的设计不是强调个性风格,而是产品的内在 使用质量和生产工艺,因而使同类产品在造型上 彼此雷同,若非内行,很难从外观造型上判别出 生产厂家。这种“无名性”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 着工业设计的主流,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安德瑞生设计的F78型电话机
日本富士施乐公司生产的数字彩色复印机
9
二、新现代主义与高技术风格
10
11
“新现代主义”的兴起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20世纪60年代商业机构和办公室剧增,对工业 设计产品需求量很大,如家具、室内装饰和办公 用品等。对这些场合来说,有必要体现出商业界 的秩序与效率,因此设计应有冷漠、正规、中性 的外观特征
12
OMK设计的圆桌和可叠放椅
13
克雅霍尔姆设计的钢片椅
4
一、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
在设计的多元化潮流中,以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 性主义占着主导地位。它强调设计是一项集体的活动 ,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而不追求任何表面的 个人风格,因而体现出一种“无名性”的设计特征。
5
它与早期现代主义不同,并不着意于艺术与 技术的结合上,而是试图为设计确定一种科学的 、系统的理论,即所谓用设计科学来指导设计, 从而减少设计中的主观意识。设计科学实际上是 几门学科的综合,它涉及心理学、生理学、人机 工程学、医学、工业工程等,体现了对技术因素 的重视和对消费者更加自觉的关心。
21
POP风格的招贴
22
POP风格的展示用品
23
24
四、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 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 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所谓“ 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 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
3
走向多元化
现代主义:功能主义 (沙利文的名言“形式追随功能”)
后现代主义:多元化
(后工业社会(Post Industrial Society)是以 各种各样的市场同时并存为特征的。这些市场反映 了不同的文化群体的要求,每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 行为、语言、时尚和传统,都有各自不同的消费需求。 工业设计必须以多样化的战略来应付这种局面, 并向产品注入新的、强烈的文化因素。)
“高技术”风格在20世纪60—70年代曾风 行一时,并一直波及到20世纪80年代初。但是“ 高技术”风格由于过度重视技术和时代的体现, 把装饰压到了最低限度,因而显得冷漠而缺乏人 情味,常常招致非议。与此同时,另一些设计师 正致力于创造出更富有表现力和更有趣味的设计 语言来取代纯技术的体现,把“高技术”“高情 趣”结合起来。在这方面最早的讯号是名为“波 普”的艺术与设计运动。
6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无名性”为特征的理性 主义设计为国际上一些引导潮流的大设计集团采 用,如荷兰的飞利浦公司、日本的索尼公司、德 国的布劳恩公司等。对这些大公司来说,“无名 性”设计更适于批量生产的物品,因为在批量生 产中,形式常常不得不对市场和生产技术让步。
7
索尼公司1996年 推出的电视机, 黑色的框架强调 了产品的几何性 ,正面设计除屏 幕外只有一圈窄 窄的边框,上面 仅留下一些不起 眼的显示
走向多元化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是现代主义取得决 定性胜利的时期,那么20世纪60年代以来设 计的特征则是走向了多元化。现代主义虽仍 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但它在设计界的一统 天下己被打破了,而形形色色的设计风格和 流派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