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节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
中外园林史复习大纲3
中国古典园林史部分第一章绪论1、园林的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2、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一、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二、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三、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并没有自觉地体现所谓的社会;四、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3、奥姆斯特德,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
他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一、针对无计划的、掠夺性的开发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逐渐被蚕食和破坏的情况,要求人们正确地认识它,爱惜它,关怀它。
致力于自然资源的保护。
二、针对大城市的污秽、邋遢和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补救的办法,建立公共园林,开放性的空间和绿地系统。
4、“天人合一”“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含义天人合一有三层含义:一、人是天地生成的,故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相通、相类和统一。
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自然”和“人为”也应相通、相类和统一。
三、“天人感应”说。
“寄情山水”不仅表现为游山玩水的行动,也是一种思想意识,同时还反映了社会精英——士人的永恒的山水情结。
“崇尚隐逸”抱负不见重于政者,或者不愿取媚于流俗,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之品格和自由之精神,乃避开现实生活,到深山野林里长期隐居起来,过着常人难于忍受的艰辛生活。
(崇尚隐逸能力有限总结的可能有问题,书本P16)崇尚隐逸与寄情山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自然山水的生态环境是滋生士人的隐逸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士人的隐逸行为的最广大的载体。
诸如此类的隐逸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园林的发展,尤其是郊野别墅园的大发展。
历来许多文人士大夫亲自参与营造园林,从规划布局、叠山理水的理念直到具体的物镜和意境的塑造,无不表现出园主人对隐逸的憧憬,这类园林甚至可以称为隐士园了。
诸如此类的情况,又综合的衍生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隐逸文化,它与山水文化密切关联着,仿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总述1、园林的概念:传统概念:是在一定地块范围内,以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美的规律以及工程技术,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国外:改善人居环境、保护自然景观资源,促进城市自然化,创造游憩境地,在享受绿色环境上人人平等(19世纪工业初期)。
现代:改善生态系统,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2、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雏形期);第二阶段:农业经济阶段(古典园林时代);第三阶段:工业经济阶段(古典园林的终结,现代园林的兴起);第四阶段:信息文明时代(现代园林实行可持续发展)。
3、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地选择和开发方式: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和天然山水园(承德避暑山庄)两大类型;按园林的权属关系:皇家园林【“大内御苑”(如:故宫内的御花园)、“行宫御苑”(如:圆明园)和“离宫御苑”(如:避暑山庄)】、私家园林(如:苏州网师园、拙政园)、寺观园林(如:杭州灵隐寺)。
4、中国古典园林史的五个分期:一、生成期:商、周、秦、汉。
(1100多年);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360多年);三、全盛期:隋、唐。
(370多年);四、成熟时期:宋、元、明、清初(770多年);五、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170多年)。
5、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涵蕴。
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1、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是什么时候?答:商、周、秦、汉(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2、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雏形起源于商代:囿、台、园圃。
囿的定义:囿的建置与帝王的狩猎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囿起源于狩猎。
囿除了为王室提代祭祀、丧祭所用的牺牲、供应宫廷宴会的野味以外,兼有“游览”功能。
囿无异于一座多功能的大型天然动物园。
囿的游观功能虽然不是主要的,但已具备园林的雏形。
园林转折期
歇山屋顶
歇山屋顶——又称九脊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 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常作为皇宫里非主体 建筑,及王府、达官贵人(五品以上)的府邸、官署、寺庙等建筑。
乾清门
重檐歇山顶
苏州玄妙观
二、园林总体特征
1、与生成期相比,园林规模由大入小,园林造景由过多 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 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2、由再现自然进而发展为表现自然,由单纯的摹仿进而 发展为适当地概括、提炼 3、建筑与其他三个造园要素关系较为密切;园林规划设 计由以前的粗放转为较细致的、更自觉的经营,造园活 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4、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类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 具雏形的园林体系 ‚园林‛一词已出现于当时诗文中
竹林七贤图
“竹林七贤”分别指阮籍、嵇康、刘伶、向秀、阮 咸、山涛、王戎七位名士
“竹林七贤”营造景观
巨龙竹、龟甲竹、方竹、红宝石竹、紫美人竹 、金丝慈竹、黄杆乌哺鸡竹
东林寺:慧远(佛门净土宗的始祖)
消极情绪与及时行乐思想的产物 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但是,游历山 川毕竟需要跋涉,需要付出艰辛的体力,而且不可能长期 占有大自然。于是,便出现了在城市之中摹拟山水、营造 ‚第二自然‛的景观―――园林。私家园林应运兴盛,民 间造园成风,名士爱园成癖,有见于文献记载的已经很多 。《世说新语》有这样一段记录: 顾氏为当时苏州的四大家之一,这‚四大家‛不仅‚金玉 满堂‛,而且都有自家的花园。顾辟疆园在当时最有名, 号称‚吴中第一名园‛,受到文人雅士的倾慕。其时的苏 州城里,与辟疆园齐名的还有戴氏宅园,也是名噪一时。 其园主的父亲戴逵不仅是山水画的高手,而且傲视权贵, 被《晋书》列入‚隐逸‛之列。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中国园林史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第一节绪论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分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2.按园林布置形式分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3.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4.按地域分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西域园林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生成期(殷、周、秦、汉)前11世纪——公元220年⏹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全盛期(隋唐)589年——960年⏹成熟时期(两宋到清初)960年—1271年—1736年⏹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1736年——1911年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旨⏹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力求与山、水、花木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3.诗画的情趣诗画艺术融于园林艺术4.意境的含蕴⏹主观的情感、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只写山水之形——物境、能借景生情——情境、能托物言志——意境,“得意而忘形”。
借助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之间。
“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预先预定一个意境的主体,然后借助景物构配的物镜把这个主题表达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
如“曲径通幽”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后再根据现成物镜的特征作出文字。
如颐和园“夕佳”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一、总说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源于狩猎。
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是“台”,中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殷商时期(殷墟遗址可证)。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得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特征彼此各异得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得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与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与自然保护区园林得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得起源此时期得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与现代城市公共园林得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世界最早得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得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得选择与开发方式得不同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得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与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就是中国古典园林得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得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与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得隶属关系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与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得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得宅园,建制在皇城与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得风景优美得地方,或者远离都城得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得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得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得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
- 14 -
三明学院
圆明园的平面布局是倒置的“品”字形(长春园在东,圆明园在西,万春园居南, 福海居于中央)。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集我国古代造园 艺术精华,有的兼取欧洲古典宫苑的富丽豪华,构成了当时举世罕见的园林建筑 群。全国无数能工巧匠,因地制宜堆山导水,以园中有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 意组织于变化万千的景象之中。先后共构筑各类木石桥梁一百多座,园林景区一 百四十多处,楼、台、殿、阁、亭、榭、轩、馆、廊等建筑16万多平方米,比故 宫还多1万平方米。圆明园是三园中面积最大的,前后共有四十八景,每景中又可 分若干景,园中有皇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宴会用的九洲清晏殿,祭祀用的安佑 宫,藏书用的文源阁,仿西湖景的断桥残雪、柳浪闻莺等等。
生长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时期、成熟后期
-1-
三明学院
-2-
三明学院
-3-
三明学院
-4-
三明学院
一、生成期(建筑宫苑大发展)16CenB.C.——220年 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先秦、两汉。
二、转折期(220-589)自然山水园兴起:
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三、全盛期(589-960)写意山水园的兴起与发展: 相当于隋唐。隋西苑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
-8-
三明学院
四、成熟时期——两宋、清初(960-1736)
△经济:农村的地主小农经济稳步成长,城市的商业 经济空前繁荣
△政治:中国封建社会发育定型
△文化:在日益缩小的精致境界中实现从总体到 细节的自我完善市民文化兴起
△园林发展升华为富于创造进取精神的完全成熟的境 地
-9-
内倾淡雅
三明学院
五、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末叶(1736-1911)
《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世界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园林历史3.园林的转折期
3)曹魏邺城起,宫室居城中北部,全城以棋盘状的道路网划分闾里, 东西和南北干道丁字相交于宫城门前。宫内首开大朝与东西堂制度,朝廷 与行政中心(宰相衙门)并列于两条轴线上。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 布局有很大影响,如唐长安等城。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1.3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4. 佛教在东汉即已传入中国。这时期由于人民的痛苦及统治阶级的提倡,佛 教流行很广。在城市内部也大量的建造寺院、佛教等,成为城市中心的重要 建筑群。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1.3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1.3.3城市与建筑 二、曹魏邺城的规划
1. 邺城,曹操的封邑,位于河北省临漳县附近,漳河沿岸,“东西七里,南北五 里”。
4)宫殿建筑群的布置很严整。正中宫城部分,入宫门为一封闭形广场、经 过端门至大殿前广宽的庭院,大殿在正中,举行大典时用,殿前左右有钟 楼及鼓楼。东部的宫殿官署区布局也很严整,进入司马门,干道两边为各 种官府衙门,形成重重院落,后半部为后宫为曹操居住之用,是按照“前 朝后寝”的制度规划的。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2)大城:城市范围东西20里,南北15里,建有坊里320个,坊有坊墙。 3)城内有好几处集中的市。 4)文献提到的有三座小城,各有墙垣,连结为一整组建筑,它们北靠 邙山,南依大城,是洛阳城的军事要塞,金墉城就是这三座小城。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1.3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园 林 历 史 与 理 论 概 王述
云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1.3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笔记(详解版)
《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笔记(详解版)第⼀章绪论园林:在⼀定地段范围内,利⽤并改造天然⼭⽔地貌或者⼈为的开辟⼭⽔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构成⼀个供⼈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们与⼤⾃然环境相对隔离⽽⼈为创设的“第⼆⾃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第⼀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阶段原始⽂明阶段原始⽂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
⼈类社会的原始⽂明⼤约持续了⼆百多万年。
原始⽂明后期,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公社和⼈类聚居的部落。
⼈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的鸟兽圈围起来养殖。
于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了⼈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的观赏价值⽇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萌芽状态。
原始⽂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园林规划。
第⼆阶段农业⽂明——奴⾪社会和封建社会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定的国家地域范围、⼀定的造园思想与规划⽅式、⼀定的园林类型和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的《圣经》⾥记载的“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
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的“天园”的旖旎风光:长久不浊的“⽔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纯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
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字记载的“囿”、“圃”。
第⼆阶段园林的特点:⑴绝⼤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⑵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的;⑶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中国古典园林史魏晋南北朝园林的转折期
“宫”已具备“大内御苑”格局,此后大内御苑的发展 进入更为规范化的轨道,成为城市中轴线的空间序列的 结束(北魏洛阳、南朝建康就是这种规范化皇都模式的 代表)
奇斗富的倾向 庄园、别墅
随庄园经济的成熟得到很大发展,既是生产组织、经济 实体,又是文人名流和隐士们“归园田居”的精神庇托
作为后世别墅园的先型,代表天然清纯的风格
所蕴含的隐逸情调、表现的山居和田园风光, 深刻影响着后世的私家园林特别是文人园林的 创作
寺院园林
一开始便向着世俗化方向发展
山水艺术的兴盛
文学方面:为山水诗的兴起提供了了条件 绘画方面:开始出现独立的山水画
建筑技术与观赏植物
建筑技术方面:木结构的架梁、斗拱已趋于完备,歇山 屋顶较多
观赏植物方面:树木、竹、各种花卉栽种普遍
补充材料1:斗拱
斗拱是中 国古代较大的 木结构建筑中 柱与与屋顶间 的过渡部分
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类并行发展的局面和 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
“园林”一词已出现于当时诗文中
皇家园林
游赏功能成为绝对主导功能 两个类别之一的“宫”具有大内御苑的性质 大内御苑居于都城中轴线的结束部位,这个中轴线的空间
序列构成了都城中心区的基本模式
私家园林
异军突起,集中反映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城市私园多为官僚、贵族所经营,代表一种华靡风格和争
魏晋南北朝时期(AD220——AD589)是中 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
与生成期相比,这时期的园林规模从大到小, 园林造景从过多的神秘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 然气息
学习重点
历史背景 总体特征 皇家园林(以邺城、洛阳、建康为例) 私家园林(城市私园与庄园、别墅) 寺观园林 公共园林(以兰亭为例)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传统。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
1.生成期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园林主要作为王室贵族的休闲娱乐场所,以山水景观为主,注重自然美的表现。
园林布局较为简单,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尚不完美。
2.转折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典园林在秦汉时期迎来了转折期。
这一时期,园林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还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元素。
园林布局逐渐复杂,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逐渐深入。
同时,园林主题和设计思想也逐渐丰富,如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等大型园林作品。
3.全盛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期。
这一时期,园林艺术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园林作品。
隋唐时期注重园林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结合,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同时,园林主题和设计思想也更加丰富多样,如长安城的曲江池、华清池等著名园林。
4.成熟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时期。
这一时期,园林艺术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园林布局更加精致,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更加完美。
同时,园林主题和设计思想也更加深入人心,如苏州园林等著名作品。
明清时期的园林注重意境和文化的表现,将园林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
不同时期的园林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体现了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这些优秀的园林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欣赏美的场所,也为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典园林史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大纲2012-12-20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园林的概念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时代背景,园林特点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国古典园林指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造园四要素三、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发展分期,历史朝代,主要特点四、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一、城市与建筑周代城制及其影响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型的三个源头促成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的方向上发展的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举例三、典型代表1.殷周时期:楚国的章华台——“高台榭”的典型吴国的姑苏台——山地园林2.西汉时期上林苑主要特点一池三山第三章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产生的影响1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隋、唐一、长安城与洛阳城隋唐长安城在城市建设史中的历史地位二、皇家园林西苑皇家园林大体上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的类别三、私家园林城市私园、郊野别墅园举例文人园林的概念第五章园林的成熟期(一)——宋代一、城市与建筑北宋东京城的规划特点,及其在城市建设史中的历史地位《营造法式》二、皇家园林宋代皇家园林的特点艮岳的历史地位和造园特点三、私家园林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第六章园林的成熟期(二)——元、明、清一、元大都规划的特点元大都的规划特点,及其在城市规划史中的地位《工程做法则例》二、皇家园林1.“三山五园”三山五园的概念、历史地位,五园的类型2.大内御苑1)西苑乾隆时期改建后,北海的总体布局琼华岛的的总体布局、造景特色其他大内御苑,主要特点3.行宫御苑主要行宫御苑及类型4.离宫御苑1)畅春园明清以来第一座离宫御苑,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苑林区(前身清华园)是一个以水面为主体的水景园;建筑疏朗,大部分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调。
2)圆明园造园特点3)避暑山庄(天然山水园)总体布局造园特色4)清漪园总体布局艺术构思5.清代皇家园林的主要成就6.北方皇家园林的主要风格特征,举例说明三、私家园林1.江南私家园林江南各地代表性园林苏州四大名园●网师园:总体布局,造园特色,举例说明●拙政园:总体布局,造园特色,举例说明江南私家园林的主要风格特征,举例说明2.北方私家园林北方私家园林总体特点,举例说明3.岭南私家园林岭南私家园林特点,举例说明粤中四大名园四、文人园林、造园家、造园理论著作1.造园家●张南垣●张然●戈裕良●计成2.造园理论著作1)《园冶》(掌握)作者,朝代,主要内容,在中国园林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营园的先决条件●好的园林的评价标准:●设计规划原则2)《一家言》作者,朝代,主要内容3)《长物志》作者,朝代,主要内容。
中国古典园林史转折期
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一、总说(时代背景)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
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以很大的发展。
1.1、社会动荡、民生凋蔽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公元263年,魏灭蜀。
两年后司马氏篡魏,建立晋王朝。
公元280年吴亡于晋,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中国又恢复统一,史称西晋。
西晋之后,由于庄园经济和豪强势力日益壮大,并转化为门阀士族,士族拥有自己的庄园和世袭特权,足以跟皇室抗衡,导致皇家、外戚、士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促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造成有权势的人争权夺利,贪婪奢侈。
1.2、思想解放、文化多元与贪婪奢侈相对的另一个极端,则是玩世不恭。
名士们以任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反抗礼教的束缚,寻求个性的解放有两种表现:1、饮酒、服食、狂獗的具体行动;2、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思想作风,即当时的“魏晋风流”。
例如比较有名的有:竹林七贤、白莲社等。
1.3、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魏晋六朝长期处于动乱年代,而思想、文化艺术十分活跃,对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1)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2)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功能;(3)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出现,几种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4)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5)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山水地形、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协调关系。
二、皇家园林此时期的典型代表皇家园林:北方的邺城、洛阳,南方的建康。
2.1、邺都园林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重要城池之一(图3-1)。
城市规划上以宫城为全盘规划的中心。
3中国园林史转折期
第四节 寺观园林
在许多自然风景优美的地带,一旦有了寺观作 为宗教基地和接待场所,相应地也会修筑道路等基 础设施。 于是,以宗教信徒为主的香客、以文人名士为 主的游客便纷至沓来。这样,远离城市的名山大川 再不是神秘莫测的地方,它们逐渐向人们敞开怀抱, 形成原始的供人们旅游的风景名胜区。一些著名的 风景名胜区,如峨眉山、武当山等风景区就是这样 形成的。
第三节 私家园林
1 城市私园——张伦园
此园具体规模不得而知,但在洛阳这样人口密集 的大城市的坊里内建造私园,用地毕竟是有限的,一 般不可能太大。 唯其小而又全面地体现大自然山水景观,就必需 求助于“小中见大”的规划设计。也就是说,人工山 水园的筑山理水不能再运用汉代私园那样大幅度排比 铺陈的单纯写实摹拟的方法,必须从写实过渡到写意 与写实相结合。这是造园艺术的创作方法的一个飞跃。
道教开始形成于东汉道教讲求养生之道长寿不死羽化登仙正符合于统治阶级企图永享奢靡生活留恋人间富贵的愿望因而不仅在民间流行同时也经过统治阶级的改造利用而佛道盛行作为宗教建筑的佛寺道观大量出现由城市波及近郊而逐渐流行于远离城市的山野地带
中国园林史
第二章 园林的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 (公元220—589年)
(明代)仇英 金谷园(知恩院)
第四节 寺观园林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的局面是各种宗教 易于盛行的温床,思想的解放也为外来和本土成长 的宗教学说提供了传播的条件。
道教开始形成于东汉,道教讲求养生之道、 佛教早在东汉中期已传入中国,作为一种宗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佛、道盛行,作为宗教建筑的佛寺、道观大 教,它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之说对于苦难深重 长寿不死、羽化登仙,正符合于统治阶级企图永 量出现由城市波及近郊而逐渐流行于远离城市的 千里莺啼绿映江, 的人民颇有迷惑力和麻醉作用。因而不仅受到人 享奢靡生活、留恋人间富贵的愿望,因而不仅在 山野地带。 水村山郭酒旗风。 民的信仰,统治阶级也加以利用和扶持,佛教遂 民间流行,同时也经过统治阶级的改造、利用而 南朝四百八十寺, 广泛地流行起来。 兴盛起来。
中外造园史
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总说1.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⑴幼年时期——历史上的商、周、秦、汉(建筑宫苑大发展)⑵转折期——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兴起)⑶全盛期——隋唐(写意山水园林兴起与发展)⑷成熟前期——两宋(诗画山水园)⑸成熟中期——元、明、清初⑹成熟后期——清中至清末(建筑山水园)2.中国古典园林类型:⑴按基址选择和开发方式划分: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⑵按隶属关系划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除此之外,还有公共园林,一些非主流的园林,如衙署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会馆园林、以及茶楼酒肆的附属园林3.中国古典园林特点:⑴师法自然,高于自然⑵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⑶浓郁的诗画情趣充盈其中。
⑷园林意境深邃高雅第二章园林的幼年时期——商、周、秦、汉(前11世纪—220年)一.幼年时期总体特征:1.这是期造园主流室皇家园林,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
私家园林甚少,模仿皇家园林的规模和内容,两者间尚未出现明显的区别。
2.园林总体规化尚比较粗放,设计经营的艺术水平不高。
无论天然山水园林或人工园林,建筑物只是简单的散布、铺陈、罗列在自然环境中。
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的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3.园林朝着风景式方向上发展,仅是大自然的客观写照,本于自然却未高于自然。
帝王宛囿规模宏大,其布局多处于法天象、仿仙境、通神明的目的,对园林审美的经营尚处于低级的水平上,造园活动并未完全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
二、填空:1.商纣王——“沙丘宛台”周文王——“灵台、灵囿、灵沼”2、诸侯、卿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统称为“贵族园林”是皇家园林的前身。
3.“囿”最早文字记载园林形式,主建筑是“台”4.古典园林的三大起源:囿–台 - 园圃5.周文王以后,囿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政治地位的象征6.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园林名度最高:楚国——章华台(“山环水抱”的做法,是园林里开凿大型体工程见于史书记载之首例)吴国——姑苏台7.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秦始皇时期8.秦汉时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上林苑苑内最主要的宫殿建筑群——阿房宫9.建章宫后从此“一池三山”遂成为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一.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生成期——殷周秦汉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全盛期——隋、唐、五代成熟期——宋元成熟后期——明清二.我国造园艺术的特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和自然美的融糅;诗情画意;意境的蕴涵。
三.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归纳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种主要类型。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灵囿。
囿是以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
秦代兰池宫,秦始皇在渭水之南作(24)--兰池宫--,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苑中掘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池中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
1)、是首次见于史料记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2)、堆山筑岛名为蓬莱山模拟仙境,开启了西汉宫苑求仙活动之先河,从此,皇家园林又多了一个求仙的功能。
三汉代梁孝王刘武所经营de----梁园(兔园),中人工堆筑的山以石块结合夯土的土石山是文献记载的用石筑山的首例。
四、汉武帝刘彻在长安兴建的建章宫1)、建章宫北为太液池,筑有三神山。
开后世自然山水宫宛之先河.而太液池池内筑仙山开创了“一池三山”布局的园林风格,为后世皇家园林采用。
2)、总体布局,北部以园林为主,南部部以宫殿为主,“南宫北苑”形式成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
3)、建章宫的建造,创造出一种将宫殿,离宫别馆及苑囿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宫苑.浙江绍兴兰亭园--“流觞曲水”出于此。
五、隋西苑的布局继承了汉代“一池三山”的形式,反映了王权与神权的统治以及享乐主义思想,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
十六组建筑庭园分布在山水环绕的环境之中,成为苑中之园,不象汉代宫苑那样以周阁复道相连。
这是从秦汉建筑宫苑转变为山水宫苑的一个转折点,开北宋山水宫苑──艮岳之先河。
山上的建筑能时隐时现,反映建筑技巧的提高。
六、宋徽宗造的寿山艮岳寿山艮岳是先构图立意,然后根据画意施工建造的,园的设计者就是以书画著称的赵佶本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隐逸山水的思潮还影响到宗 教,出现了大量与私家园林异曲同工 的寺观园林,仅洛阳城内外就有1000 多处,建康一城就有500多处。许多自 然风景优美的山川都成为寺观所在地 ,天下名山多庙宇,成为中国风景名 胜地的一大特色。同时,园林艺术兼 融儒、道、玄诸家的美学思想而向更 高水平跃进,园林景观多有儒、释、 道思辨的色彩。从此以后,中国古典 园林形成了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 型并行发展的局面。
战事频繁,政治动荡
公元220年东汉灭亡→魏蜀吴 三国鼎立的局--公元265 建立 晋王朝(司马氏)→“门阀制 度”(九品中正制度 )士族集 团 , “下品无士族,上品无 寒门”思想 “八王之乱”(分封制度) 公元589年,隋文帝灭北周和 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历史 369年分裂历史
消极情绪与及时行乐思想→行动上的两个极端 倾向:
隐士与隐士集团
“竹林七贤” 白莲社(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隐士集团)
竹林七贤图
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 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 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 在政治上,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氏集 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相 反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 高官,并成为其政权的心腹。在文章创作 上,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如嵇康的《与 山巨源绝交书》嵇康写给朋友山涛(字巨 源)的一封信 ,他以老庄崇向自然为论
顾氏为当时苏州的四大家之一,这“四大
家”不仅“金玉满堂”,而且都有自家的 花园。顾辟疆园在当时最有名,号称“吴 中第一名园”,受到文人雅士的倾慕。其 时的苏州城里,与辟疆园齐名的还有戴氏 宅园,也是名噪一时。其园主的父亲戴逵 不仅是山水画的高手,而且傲视权贵,被 《晋书》列入“隐逸”之列。
外族入侵,佛教传入,人们又出现 及时行乐思想
邺城
主要是三国时代:曹魏在邺城建的“铜雀园” 国园内筑三台: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台上造楼, 有阁道相通,风吹阙上装饰铜雀可转动,园内凿渠引水 ,穿地筑山,已是以山水为宫苑的典范。 城西:元武苑、城北:华林园-大内御苑 北朝、后燕慕容熙在邺城筑龙滕苑 仙都苑:苑周围数十里,引璋河水入园汇为大地池内堆 筑五个岛屿象征“五岳” 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 山,是继秦汉仙苑式皇家园林之后的象征手法的发展。 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四个水域 --“四渎”,通行舟船的水程长达二十里, 池中岛上建楼架所。环池沿岸有堂、殿、及其它楼台亭 榭不计其数,现这座大型皇家园林效仿自然挖湖堆山。
陶渊明,东晋
大诗人,文学家。 他长于诗文歌赋, 诗歌多描写自然 景色及其在农村 生活的情景,其 中的优秀作品隐 含着他对腐朽统 治集团的憎恶和 不愿同流合污的 精神。
王羲之
被造心其 后出摹最 人“手著东 誉天追名晋 为质,的伟 “自广代大 书然采表的 圣,众作书 ”丰长品法 。 神,。家
盖冶他, 代于精《 ”一研兰 的 炉 体 亭序 行,势》 书创,是 ,
魏明帝时,洛阳开始大规模的宫苑建设,其中包括著名的芳林 园(相当于大内御苑,是当时最重要的一座皇家园林,后改 名为“华林园”)
北魏洛阳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 功能分区更为明确,规划格局更趋完备
• 完全成熟了的中轴线规划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都 城规划的基础,确立了此后的皇都格局的模式
2、由再现自然进而发展为表现自然,由单纯的摹仿进而 发展为适当地概括、提炼
3、建筑与其他三个造园要素关系较为密切;园林规划设 计由以前的粗放转为较细致的、更自觉的经营,造园活 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4、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类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 具雏形的园林体系
三、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的隐逸格调必然影响到皇家园林,虽在都城 中,却模仿自然山水。文献中记载较多的有北方的邺 城(今河北临漳县西)、洛阳,南方的建康(今南京 )。如魏初所建的帝王宫苑“铜雀园”,利用了天然 山水资源,相传是曹操打算“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地 方。十六国时的赵石虎役使十余万人修建御苑,挖池 叠山,苑中最著名的是“华林园”。魏明帝在洛阳大 造宫室御苑,其中主要的是芳林园,据史记载,当时 连皇帝也亲自带领百官参加芳林园的建设,可见这座 皇家园林在当时是何等重要。东晋和南朝建都建康后 ,天然湖泊玄武湖成为御苑区,历代均有新建、扩建 ,到梁武帝时臻于极盛,建康的皇家园林规模虽然不 太大,但充分利用玄武湖优越的自然山水,精心设计 ,建造豪华,具有典型的“六朝金粉”气息。
普遍流行着消极悲观的情绪,士大夫 的思维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独善其身 ”的消极避世思想逐步成为士阶层的主流 思想,大自然成为他们隐居避世的理想之 地,雅好自然、游山玩水便成为一时风尚 。士大夫们纷纷追求这种安逸与享受,在 澹泊、自然的生活中颐养天年,过一种隐 居的风流生活。
他们认为,在这种寄情山水的隐居生 活中,可以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升华 ,在质朴、清逸、幽深的境界中,最能表 现品性的清高和超脱。这种“追求幽深清 远的林下风流”的审美情趣又影响到文学 艺术领域,也极大地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升 华和发展。
点,说明自己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不与 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 又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透过比 兴、寄托等手法,隐晦地揭露最高统治集 团的恶行,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由是透 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略到他们各自的 志向意趣。
竹林七贤图
“竹林七贤”分别指 阮籍、嵇康、刘伶、向秀、阮 咸、山涛、王戎七位名士
歇山屋顶
歇山屋顶——又称九脊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 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常作为皇宫里非主体 建筑,及王府、达官贵人(五品以上)的府邸、官署、寺庙等建筑。
乾清门
重檐歇山顶
苏州玄妙观
二、园林总体特征
1、与生成期相比,园林规模由大入小,园林造景由过多 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 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 大内御苑华林园位于中轴线北端,它经历了多个朝代二 百余年的不断建设,踵事增华,不仅成为当时北方的一 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其造园艺术的成就在中国古典园林 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
北 魏 洛 阳 平 面 图
– 以筑山、理水构成地貌基础的人工园林造景,已经较多地运 用一些写意的手法,把秦汉以来的着重写实的创作方法转化 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翼角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下图为 山西平顺 天台庵正殿
上图为 山西芮城 广仁王庙正殿
上图为 日本奈良 唐招提寺金堂
下图为 江苏扬州 大明寺鉴真纪念堂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斗拱
斗拱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斗拱(左) 翼角(右)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斗拱(左) 翼角(右)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什么时期的城市规划?
甬道?
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
第一章 中国园林史
汉前 206~公元220年
魏 公元220~265年 宋 公元420~479年 北魏 公元 386~534年
蜀公元221~263年 南齐 公元 479~502年北东魏 公元 534~550年
吴 公元222~280年 梁 公元 502~557年 北齐 公元 550~577年
贪婪奢侈
玩世不恭
老庄、佛学与儒学结合形成玄学(重清 淡,逃避现实)
名士一方面表现为饮酒、服食、狂狷,另 一方面表现为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思想 作风(如“竹林七贤”)
礼教崩溃,人们思想和信仰上获得自由, 人的个性得到突出的发展。专谈玄理、为 理世务,成为一时风尚,即所谓“清淡” 之风,便设政治与社会风气日趋靡烂,但 思想的突破和对老庄学说的探求,又使文 学和艺术得到新的养分。
河北曲阳北岳庙德宁殿
斗拱
翼角
河北曲阳北岳庙德宁殿
山西洪洞广胜寺
斗拱
唐(上) 宋(中) 元(下)
唐、宋、元建筑
斗拱体积硕大,接近柱高一半; 数量少,柱间一般1、2朵。
屋顶出檐深远,达三四米。 色彩简洁明快,风格庄重朴实。
湖北武当山紫宵宫紫宵殿
斗拱 湖北武当山紫宵宫紫宵殿
北京故宫建极殿(保和殿)
知识分子阶层从审美角度对自然山水的再认识
文学 方面
绘画 方面
画六 法
山水艺术的兴盛
谢灵运是中国历
史上伟大的诗人,也 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 大旅行家。其诗充满 道法自然的精神,贯 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 静之韵味,一改魏晋 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 风。李白、杜甫、王 维、孟浩然、韦应物、 柳宗元诸大家,都曾 取法于他。
“竹林七贤”营造景观
巨龙竹、龟甲竹、方竹、红宝石竹 、紫美人竹、金丝慈竹、黄杆乌哺鸡 竹
东林寺:慧远(佛门净土宗的始祖)(白莲社)
消极情绪与及时行乐思想的产物
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 。但是,游历山川毕竟需要跋涉,需要付 出艰辛的体力,而且不可能长期占有大自 然。于是,便出现了在城市之中摹拟山水 、营造“第二自然”的景观―――园林。私 家园林应运兴盛,民间造园成风,名士爱 园成癖,有见于文献记载的已经很多。《 世说新语》有这样一段记录:
什么是斗拱的“跳”?
斗拱中拱或昂每挑出 一层为一跳。
斗拱跳数越多,说 明等级越高。
右图中 跳数:一跳
上图中 外跳:二跳 里跳:二跳
下图中 外跳: 四跳 里跳: 三跳
斗拱的作用?
先秦——唐:无木建筑存世
火烧阿房宫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斗拱
翼角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斗拱
一、历史背景 二、总体特征 三、皇家园林(以邺城、洛阳、建康为例) 四、私家园林(城市私园与庄园、别墅) 五、寺观园林 六、公共园林(以兰亭为例) 七、小结
一、历史背景
战争频繁、政治动荡 消极情绪与及时行乐思想 知识分子阶层从审美角度对自然山水的再认识 山水艺术的兴盛 建筑技术提高与观赏植物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