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中考作文构思技巧

合集下载

2020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的小技巧

2020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的小技巧

2020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的小技巧在做作文的一些小技巧你知道吗?下面是整理的20xx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的小技巧,欢迎阅读。

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初中生一般不提倡写议论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要精雕细刻,要出彩。

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

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

写好结尾和过渡段。

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

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

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

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

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

干着急。

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

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

要贯彻一种构思。

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

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

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

结构方面不能修改。

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

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

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

熟话说,好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

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

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7、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

2020年中考满分作文攻略二:构思要活

2020年中考满分作文攻略二:构思要活

2020年中考满分作文攻略二:构思要活构思就是根据文题或材料,结合要求,对本次作文在心中实行全面的考虑。

曹植七步成诗令世人叹为奇才,左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以至于洛阳纸贵,其功夫全在构思上。

那么,考生该如何使用灵活多变的思维来开创考场作文构思方面的新局面呢?一、角度要“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同一事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也就是说,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写作角度,越是奇妙无穷。

考生在构思考场作文时,如果能从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入笔,切入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顺序要“活”。

“文似看山不喜平。

”巧妙的构思还体现在对情节的设计上。

文章情节必有高潮。

没有高潮,情节就没有起伏,缺少波澜,难以吸引读者;而情节的高潮需要组织和铺垫。

靠什么来铺垫?就要靠制造强烈的悬念,为高潮蓄势。

它就好比把一条河拦腰堵上,堤坝上游必将积蓄起更大的能量,这样开闸放水时才会形成更壮观的景象,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方式要“活”。

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使你的文章另辟蹊径,熠熠生辉。

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发人思考,令人耳目一新。

如果大家都用第三人称叙述,你不妨用第一人称甚至第二人称叙述;如果大家都以叙述性语言为主,你不妨以描述性语言为主,等等,不一而足。

四、结构要“活”。

文章的结构要灵活多变,一波三折,曲径通幽。

在众多方法中,“抑扬法”尤为多见,考生屡试不爽,使用时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意料,从而使文章收到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

“悬念法”更是频频出奇招,构成文章悬念的技巧一般为“起悬—垫悬—释悬”,娓娓道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真题再现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________得太快题目二:原来________还在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很多于600字。

2020中考作文10种框架构思方法

2020中考作文10种框架构思方法

2020中考作文10种框架构思方法其实在中学阶段大家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不会相差很多,唯一能拉开差距的只有作文,小偏整理了2020中考作文10种框架构思方法,欢迎参考借鉴。

2020中考作文10种框架构思方法一、“复合法”"复合法"是指将话题所包括的意义相对的两类写作对象糅合在一起进行构思。

以中考话题作文"风景"为例:从写作对象的类别上看,"风景"分"自然风景"和"社会(人文)风景"两大类;从立意的深浅度上分析,"风景"明显存在着这样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1)纯自然风景;(2)纯社会风景;(3)自然风景与社会风景水乳交融、交相辉映的复合风景。

写这一话题,若单纯写自然风景,立意不高;若单纯写社会(人文)风景,缺乏映衬。

如果考生运用复合式构思法,将自然风景和社会(人文)风景复合、融会在一块进行构思,往往能丰厚文章的思想内容、提升文章的立意高度。

一考生在题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论'和谐美'"的作文中,正是因为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构思方法,以饱蘸情感的笔触,讴歌自然风景与社会(人文)风景和谐共生的状态,得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世间有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它的名字叫'和谐'!"的结论,从几万余份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满分。

二、“串珠法”"串珠法"是将若干个内容上紧密关联而角度不同的生活或情感片段,组合缀连成文。

如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作文,一考生拟题"歌声连连串",颇具创意地以《相信自己》《真心英雄》《水手》等三首歌的歌名分别作为文章的小标题,将三个不同的情感片段缀连成文,言简意赅地揭示了"获得好心情"的三个"秘诀",构思独特,结构新颖。

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拿高分的八个技巧

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拿高分的八个技巧

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拿高分的八个技巧一、按住命门规范写作何谓“硬实力”?就是按住考纲的命门,把握写作的核心,功夫在身自然视写作如探囊取物。

“硬实力”体现在严格按照规定写作,如字数限制、卷面书写、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平时在意与否往往直接显出学习行为习惯的差异。

老师在意,要求严格规范,学生自然不敢怠慢,循规蹈矩磨练硬功,写出的文字工整雅致,标点符号明确规范,电脑阅卷,扫描显示,黑白分明,妍媸毕现。

阅卷老师展阅,要能让他眼前一亮,心中一爽,印象自然升温,就不会亏待你。

文章如此多娇,何愁阅卷者不折腰?此“投其所好”第一招。

二、用好标点认真书写阅卷要求严格,过程细致规范,阅卷老师认真慎重,但是毕竟文山题海,日久生烦,难免麻木困顿,甚至审美疲劳,但绝不会有审丑癖好,如果是满纸“鬼画符”,那就绝对“鬼见愁”。

那些长期“笔走龙蛇”的考生还是不要指望阅卷老师会顿生怜悯之情或是突发审丑兴致,印象分被打折扣无法避免。

认真书写、用好标点是根本。

限定字数一定要写足,不要自以为文字简洁、表达精要,老师会对你刮目相看,实际上字数不足在老师眼里与水平不足几成等号。

表面上缺50字扣1分,实际上因不成文或水平不足的印象会使得考生得分被大打折扣!不要在争取好印象时反而自我矮化,此“投其所好”第二招。

三、写出文采绝处逢生何谓“软实力”?须知给你阅卷的是语文教师,长期从事语文学科教学自然养成学科个性,有情趣,好文采,讲哲理,重思想;教学生希望个个饱读诗书温文尔雅,评作文希望篇篇神思洋溢文采飞扬。

这种无法压抑的学科个性,自然延伸到作文评审中。

文采出众的考生往往绝处逢生,哪怕文章空洞肤浅,阅卷老师不由手下留情放你一马。

而表达生硬,文思枯涩的文章令人望而生厌。

也正如此,深谙此道的高中老师往往不余遗力灌输文化散文的写作技巧,客观地说有此长处的考生胜算概率显著,不可忽视。

虽然阅卷有具体的得分要求,但是文采见长、内容稍次的作文还是容易被“错爱”。

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实用技巧

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实用技巧

2020年中考考场作文技巧一篇好的作文,就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只要我们细心雕琢,就能使其光彩夺目,呈现独特的魅力。

考场作文必须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要让老师在一瞬间就被它吸引,被它打动,这就是作文技巧范畴。

一、拟个靓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灵魂。

所谓“好题文一半”,好题目的标准是准确、简洁、新颖而富有表现力。

那么怎样做才新颖而富有表现力呢?1.借用、引用、化用(名句、古诗句子以及歌词等)。

如:以“感受青春”为话题的作文题目:《激情燃烧的岁月》2.巧用修辞法,使文题显得生动而形象。

如: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题目:《诚信,爱你没商量》等。

3.设置悬念法。

如:《渴望“生病”的女孩》。

二、开个“凤头”好的开头,常被人们比喻为“凤头”。

文章有个好开头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可吸引阅卷教师的目光,赢得好感。

文章的开头要与文题相符,不能为了追求新奇而离题万里,入题要快,语言要精练,最好是开门见山。

也可采用引用名言、警句、歌词法或提问进入法。

例如:作文《世上还是爸爸好》中的开头:“爸爸是一个充满了爱的人。

他对工作有一种如痴如醉的爱,对家庭有一种真挚感人的爱,对长辈有一种尊敬孝顺的爱。

唯独对女儿的爱,令我说不清那是一种感人至深的爱,随时陪伴着我,温暖着我……”——这一开头紧扣题目,入题快,直接揭示了主题。

三、结个好尾结尾好,能给读者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启发读者深入地思考问题,从中得到教育。

在考场上又如何写出好的结尾呢?首先,结尾要干净利落。

另外,首尾呼应或结尾点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跑题的缺憾。

例如:作文《细读母爱》的开头:“从童年到少年,最难,也最不能一次性读懂的,是母爱。

”结尾一句:“细读母爱,回味无穷。

”四、锤炼语言精彩的语言是文章的一个亮点。

我们可以通过巧用修辞,活用俗语、成语,精用当今时尚语等方法,使语言形象、生动、鲜活,传递出人物的神采,揭示主旨与哲理。

如:“把微笑带给生活,有如阳光普照大地的粲然,清风抚摸树林的温暖,夕阳燃烧天堂的炽热,浪花冲刷礁石的激情……”——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法,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主旨。

中考语文作文构思方法

中考语文作文构思方法

中考语文作文构思方法2020中考语文作文构思方法别解法"别解法"是指对文题前的提示语或文题中的关键词作别解变异,从比喻或双关义上引申、拓展开去的一种构思法。

如作文题"陶醉",文题前的提示语中有一句话"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陶醉"。

有位考生灵机一动,将"校园歌曲"作为别解变异点,将"飘洒缠绵"的春雨比做一首没有乐谱的"校园歌曲",于是拟出"听雨,我真陶醉"这一佳题,令人耳目一新。

文中,说春雨"轻唱着挖空你的心思,道出你的惆怅,注释你的疑惑……使你觉得自己仿佛已变成一滴雨、一棵树、一棵草、一束花、一撮泥土","我成长中的错误会在这柔和的歌唱中变得美丽","太多心思……太多哀怨能在这春雨的浅吟中将它们逐一放飞"。

由于通过别解变异式构思找到了适合自己抒情个性的切人口,所以能把听雨的陶醉说得入丝入扣,不同凡响。

逆向法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使文章独辟蹊径,别有洞天。

如以"朴素"为话题作文,多数同学都是写某个人生活如何如何朴素,然后号召人们向他学习。

而一位考生却逆向运思,写出了题为"掀开朴素的外衣"的满分作文。

文章描写了一个"全局上下没有一个不竖起大姆指称赞的,就连我家喂的那只狮子狗见了他也总是摇头摆尾,喜笑颜开的。

为啥?他朴素呀,待人特好"的贾局长,最终因"贪污挪用公款近百万,在某地买了一栋高级别墅,还养了个小蜜"而东窗事发。

文章一开头就把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摆在读者面前,然后用"打死我都不信"引出贾局长的朴素和待人,对贾局长大加赞扬,接着笔峰一转,摘录了报上的一则新闻,将贾局长朴素外衣掩盖下的肮脏灵魂展现在读者面前。

中考复习-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中考作文构思技巧共32页文档

中考复习-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中考作文构思技巧共32页文档

中考复习-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中考 作文构思技巧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2020考场作文快速构思10招

2020考场作文快速构思10招

考场作文快速构思10法一、复合法"复合法"是指将话题所包括的意义相对的两类写作对象糅合在一起进行构思。

以中考话题作文"风景"为例,从写作对象的类别上看,"风景"分"自然风景"和"社会(人文)风景"两大类;从立意的深浅度上分析,"风景"明显存在着这样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1)纯自然风景;(2)纯社会风景;(3)自然风景与社会风景水乳交融、交相辉映的复合风景。

写这一话题,若单纯写自然风景,立意不高;若单纯写社会(人文)风景,缺乏映衬。

如果考生运用复合式构思法,将自然风景和社会(人文)风景复合、融会在一块进行构思,往往能丰厚文章的思想内容、提升文章的立意高度。

一考生在题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论'和谐美'"的作文中,正是因为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构思方法,以饱蘸情感的笔触,讴歌自然风景与社会(人文)风景和谐共生的状态,得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世间有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它的名字叫'和谐'!"的结论,从几万余份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满分。

二、串珠法"串珠法"是将若干个内容上紧密关联而角度不同的生活或情感片段,组合缀连成文。

如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要求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作文,一考生拟题"歌声连连串",颇具创意地以《相信自己》、《真心英雄》、《水手》等三首歌的歌名分别作为文章的小标题,将三个不同的情感片段缀连成文,言简意赅地揭示了"获得好心情"的三个"秘诀",构思独特,结构新颖。

"蒙太奇法"是"串珠法"的一个特例。

所谓"蒙太奇法",就是将几个相关或看似不相关却有着内在联系的生活镜头组合在一起,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主题的一种写法。

初三语文写作题的构思与写作技巧

初三语文写作题的构思与写作技巧

初三语文写作题的构思与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文学素养。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提升写作水平可以有效提高语文成绩,下面将介绍一些构思和写作技巧,帮助初三学生更好地完成语文写作题。

一、构思写作题在开始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分析题目内容和要求,并通过构思整理出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1.深入理解题目: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所涉及的主题和要求,理解题目的内涵和外延,确保自己准确掌握题意。

2.归纳主题和要点: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归纳出写作的主题和要点。

可以在草稿纸上列出关键词和主题词,帮助自己整理思路。

3.确定观点和立论:在构思时,需要确定自己的观点和立论。

可以对题目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形成独特的见解。

4.整理材料和准备例子:在构思时,可以搜集相关的材料和例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点。

有足够的案例和例证,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二、写作技巧在进行写作时,除了构思要清晰,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加准确、流畅、有说服力。

1.结构清晰:文章应该有清晰的开头、主体和结尾,以逻辑的方式展开内容。

开头要引发读者的兴趣,主体部分要有合理的论证和论据,结尾要有总结和回顾。

2.使用恰当的词语:写作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使句子通顺、优美、准确。

可以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尽量丰富句子结构和表达手法。

3.运用修辞手法:写作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但要适度使用,不要过度修辞,影响文章的正常表达。

4.合理运用连接词:在文章的段落和句子之间要使用连接词,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比如使用“因此”、“例如”、“然而”等来连接不同句子和段落。

5.注意段落划分:文章中的段落应根据写作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划分,每个段落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

可以通过空行或首行缩进来标示段落。

6.审查和修改:完成初稿后,要经过仔细的审查和修改。

2020年中考语文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2020年中考语文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2020年中考语文命题作文写作技巧第一:命题作文的定义命题作文是指给出明确的作文题目,要求考生根据题目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确立中心进行写作。

从目前来看,虽然近年来中考命题作文比例在逐渐下降,但因为它能够客观、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所以在中考作文题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如何写好命题作文1.审题:要做到“三明确”:(1)明确写作范围只有明确了写作范围,才能更好地挑选材料。

命题作文中题目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多义型题目,即题眼具有多个意义,写作既可围绕本义写也可围绕比喻义和引申义展开如“开端”,既可写一日生活开端一一晨,又可写一年四季的开端——春天,还可写万事皆有开端,另外,开端还蕴涵希望,这里的开端不能单纯理解为做某事的开始。

②一义型题目,即题目意思只局限于它的本义,写作围绕它的本义展开。

如“责任”,由于词义的局限,我们可围绕我们的责任,写做一个有责任的人。

③修辞型题目,如题目用比喻修辞手法为题。

审题时要审清哪些内容能够作为比喻的本体。

如:“为自己竖起大拇指”,文中的大拇指可指代人受到鼓励、表扬与赞美,或写自己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等。

(2)明确写作限制在充分理解命题的“题眼”后,应明确题目对写作的限制,以利于构思,选材时更加符合题目要求。

如:“我的另一片天地”,题目中的“天地”,所选择的范围很广,它可以是我的学习生活,也可以是家庭生活。

但由于限制语“另一片”就使得写“天地”时,必须选取一些富有个性特征的材料。

(3)明确写作要求2.立意与选材命题作文除像其他形式作文一样对字数、书写和人物名称有所要求外,有时还对文体作出限制,有的明确指出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虽然有的没有作出限制,但也要揣摩准题目适合于写哪一种文体。

文章的立意和选材可围绕题目“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1)大题小做所谓“大题”,是指题目限制大,要求宽,考生在选材上要注意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感受、最有意义的一个“侧面”或某一点来写,从而显现出“大”的主题和精神境界来。

2020年中考作文高分技巧专题复习

2020年中考作文高分技巧专题复习

2020年中考作文高分技巧专题复习2020 年中考作文高分技巧一:作文精准审题技法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出题人给出的作文题目,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审题方法。

一、推敲词语,探求寓意。

文章的标题一般都有一定的意涵,审题要对标题中的词语进行深入的推敲,不能浅尝辄止,更不可望文生义。

2019 年中考江苏盐城卷作文题只有五个字“真的有意思”,简洁明了,几近口语,没有任何审题障碍。

其实,“真的”二字就是一个陷阱。

首先“真的”应该是考生亲身经历或有强烈感受的,其次“真的”应该是大家本来没有在意的,经考生的慧眼才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处。

“有意思”也是一个陷阱。

“有意思”乍看是很好玩,富有趣味,再细想,还应该有耐人寻味,值得咂摸的意思,我们可以把“意思”定义为有“情趣、趣味”,继而衍生出感官感受、娱乐追求、审美情趣。

这样,考生可以欣赏瑰丽的自然景观,发现“有意思”的山川风物;可以体验诗意的人生旅途,领悟“有意思”的哲理情趣;可以描摹优雅的琴棋书画,感受“有意思”的传统文化等等。

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的述说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象征说法,对这类作文题,不能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而要深入地探究,看出题目蕴含的比喻义或象征义。

2019 年中考福建卷作文题为“最好的作品”。

什么是作品?一本书,一幅画,这是本义的作品;一把扇子,一张凳子,这是引申义的作品。

其实,孩子的成长,人生的某种收获,中国梦,一路一带等等,也是作品,这比喻意义上的作品。

深入探究,明白题目隐含的比喻意义,在此基础上立意,往往能使主题得到开掘。

二、缩小外延,化大为小。

对于一些比较宽泛、让人摸不着边际的,可以采用增补法进行思考,即在理解题目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后或中间加上限制或后缀的词语,增补新的信息或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的目的。

2020中考满分作文五大技巧

2020中考满分作文五大技巧

2020中考满分作文五大技巧记叙文写作是中考作文的“主打”文体,也是平时写作训练最重要的任务,而且许多考生也习惯于写记叙文,那么,中考高分作文记叙文写作技巧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整理出作文技巧,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技巧一:中心突出,立意深远首先,立意必须集中而突出。

即使需要使用较多的素材也只能统一在一个中心之下,这样才不会散而无主,不至于喧宾夺主。

其次,记叙文务必符合积极、健康、深刻、高远的立意要求。

其三,要善于从日常小事中发现深刻、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善于从事件的表面向深处挖掘,使主题变得深刻起来。

其四,运用对比可以让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事件的中心揭示得更深刻。

如将美与丑、善与恶、强与弱、悲与喜对比,将人或事的前后变化对比,将不同的人对某人某事的态度对比等等。

另外,你也可以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暗示事件发展,衬托人物心情等,从而彰显主旨。

如一篇《责任重于泰山》的作文。

作者先用“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作题记,然后分别用一、二、三作小标题,依次叙写了张老师出人意料地带病冒雪上课、检察长在战友(因救护自己而牺牲)儿子的判决书上签字前矛盾的思想斗争、县委书记为了泄洪抢险而顾大局舍小家决定炸除自己从小生活的村庄这三件事,说明了给学生上课是教师的责任、严格执法是领导者的责任、保护国家利益是所有公民的责任,从而使“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责任”的主旨得以凸显。

技巧二:详略得当,内容充实选材要鲜活。

即选构要真实、新颖、典型,从生活中捕捉精彩的典型素材,筛选出那些最高兴、最悲痛、最深刻、最难忘、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展现时代风貌的典型事件,或者概括提炼,或者放大细节,或者定格镜头,必能写出具有、独特个性、深刻感悟和超级感染力的佳作来。

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如作文《一张贺卡》,作者以“贺卡”为线,围绕一个穷学生给老师“送贺卡”这件事展开生动描述,把“买贺卡”“送贺卡”“卖贺卡”三个场面一线串起,使文章曲折生动、感人至深;但在处理素材的详略时,却略写“送贺卡”,而把自己“买贺卡”前的思想斗争、老师“卖贺卡”后的感动心理浓墨重彩描述,这样就突出了一个正直、慈爱、善良的老师形象。

第03讲 构思技巧(一)-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技法宝典

第03讲  构思技巧(一)-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技法宝典

第03讲构思技巧(一)粗笔勾勒【提要】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

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

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

所谓粗笔勾勒,原是一种绘画手法,近于速写,用在文学作品中,就是采用简单线条,粗略地把人物的主要特点,迅速地几笔描写出来。

这种方法的特点,正好与“工笔细描法”相对,用语简略,运墨便利,几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

如果是反面人物,又近于漫画,常用夸张手法。

这种方法,多采用大手笔式的宏观描写,笔下的人物形象,常给人以粗线条、大轮廓、总特征的印象,至于人物肖像的细部内容,一般不作展示,即使有,也是点到为止,见好即收。

粗笔勾勒法在作品中的运用有两种情况。

一是单一性,即文中只有一次很简单很粗略的描写。

例如《小桔灯》中对主人公小姑娘的描写:“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的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登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

”全文仅此一处外貌描写,它粗线条地勾勒出了小姑娘的外在特征,从头到脚,一句一个肖像内容,一句一个外貌部位,文句简明,给人以大概的印象。

二是多样性,即文中出现不止一次外貌描写,每次写的内容又不尽相同,具有片断性和零散性,单独看来,是人物形象的某一两个方面,综合看来,又可以构成人物的整体面貌。

但就某处描写而言,仍然是蜻蜓点水式的,是粗笔勾勒式的,例如《第二次考试》中对主人公陈伊玲的粗笔勾勒就达三次之多。

第一次是:“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

”第二次是:“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出黯然无神。

”第三次是:“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