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和谐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易》的和谐思想

张涛

摘要:《周易》作为我国和谐思想的重要渊薮,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极为深远。《周易》的和谐思想内容丰富、大体上包含三个层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际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三是人自身的心灵和谐。《周易》的和谐思想对于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开掘和认真研究。

关键词:《周易》和谐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精神文明

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不仅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文化经典,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体现。和谐是《周易》的根本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潮、主旋律。和谐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中一直不断地涌动、回荡、传播,对中国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的演进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周易》有着丰富的和谐理念,是中华民族和谐精神、和谐理念的重要渊薮。众所周知,《周易》以变为本,倡导变革,呼唤创新,但这种变革和创新是要变无序为有序,化冲突为和谐,实现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和谐,进而实现包括自然与社会在内的天人整体和谐。这就是《周易》的中正思想:《周易》每卦六爻,各有其位,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若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即为得位或当位,得位为正,象征阴阳各就其位,合于其应然的秩序。每卦有上体、下体之分,二为下体之中,五为上体之中,若爻居中位,即为中,或曰得中,象征守持中道,行为适中,不偏不倚,合于阴阳和合的法则。在此基础上,《周易》又提出了“太和”思想:一阴一阳相互交感,相互配合,刚柔相济,彼此推移,相反相成,协调一致,当达到最佳的结合、最高的和谐状态时,就称为“太和”。《易传·乾卦·彖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按照这种文化价值理想,人类的社会政治伦理的实践活动都应以“太和”这种最高境界、最理想状态的和谐作为终极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天人整体和谐,各种变革和创新活动自然也不例外。

《周易》倡导的和谐,大体上包含有三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际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三是人自身的心灵和谐。《周易》的这一和谐理念就是要通过人的发展来协调和沟通社会发展的诸要素,最终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获得更高层次、更高水准、更加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心灵和谐是整个社会保持和谐状态的基础,最终能够推动人际关系、人与自然走向和谐的局面。

我们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被概括为天人关系,名曰天人之际。在中国历史上,天人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焦点,而其中一种贯穿始终的见解是天人合一,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周易》是这一思想的重要源头,而其中这种天人关系的背后,即天人合一思想的终极指向,则是天道与人道如何协调,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周易》指出:“《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人道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上古先民正是通过对天道规律的体察来指导人类

社会,即《周易》所说的:“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在《周易》中,通过对万事万物等自然现象的体察,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贵贱位矣”作为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则,把天道规律奉为人道的圭臬。“法象莫大乎天地”,人必须通过“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观象过程,才能预见吉凶悔吝,察往知来,顺天而行。而且,《周易》认为,“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天对人类社会是有神喻作用的,只有顺应天道规律的“圣人”才能与天地感应。

《周易》在强调要“顺天而行”的同时,又认为在在尊重自然规律、不违背天道的基础上,人类要挺立主体意识,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精神,以期在现实中达到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理想境界。《乾卦》:“乾,元、亨、利、贞。”《子夏易传》释为“始、通、和、正”;古人又释为“春、夏、秋、冬”。元为春,万物始生;亨为夏,万物亨通;利为秋,万物和成;贞为冬,万物收藏,表达的是自然界的运动规律。《说卦传》又运用八卦及其代表的方位进一步阐释了四季变化规律:乾之元气至春分始震,震是东方之卦,万物开始生长;巽是东南之卦,是立夏,其时万物整齐;离是南方之卦,是夏至,其时万物包括飞、潜、动、植都已出现;坤是西南之卦,是立秋,坤为大地,万物立秋时赖大地养成;兑为西方之卦,是秋分,万物成熟,一片欢悦;乾为西北之卦,是立冬,其时寒暖交替,阴阳二气相搏;坎为北方之卦,是冬至,其时万物归藏,唯有水在流动;艮是东北之卦,是立春,其时旧的发展过程已经结束,故曰成终,但春风吹动,新的发展过程又将开始,故曰成始。艮是万物成终成始之卦。在《周易》看来,一年四季的时间与空间运动都是和谐有序的,万物在时空中生长、茂盛、成熟、收藏,年复一年也是和谐有序的。

对于自然界这样一个生生不息的和谐发展过程,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又当何为?《周易·乾卦·文言》就此作了别具特色的论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与天地合其德”就是说人道要效法天地之道,但并不是说,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相反,人可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遵循自然规律,与天地相协调,对自然万物的变化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否则,也就谈不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也就失去了进一步生存延续的时机。

自然界的发展和谐有序,由之产生的人类社会也应当遵循某种既定秩序和谐而有序的发展,因而《周易》认为人类社会是天地、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天地作为万物之始产生于前,人类夫妇、父子、君臣产生其后。要使社会的发展也如自然一样出现和谐有序的局面,人际关系的和谐确实是其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周易》所蕴含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包括两重含义,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是人与社会或者说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

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指个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调适的最佳行为状态。《周易》强调,要想保持群体的协调,就要学会求同存异。例如,《同人·象传》中的“君子以类族辩物”与《睽卦·象传》中的“君子以同而异”,就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区分辨别群体及各种事物,要审异求同;在事物的处理上,要重视大同,不可计较小异。可以看出,无论是《同人卦》的意在“和同”,强调从异中求同,还是《睽卦》的意在“合睽”,强调同中存异,都是要表明: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只有求同存异,才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而这些,又都是与孔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