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谢谢!
本课件中部分所用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仅做教学使用
系统科学理论是新兴的科学方法论,它包括信息论、控制论和系 统论。
系统科学理论主张把事物、对象看作一个系统进行整体研究,探 讨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结构和功能的互相联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和 反馈实现有目的地控制系统的发展,以获得最优化的效果。系统科学 理论同样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控制论之父诺伯特·维纳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04
教学与课程理论
对教育技术产生影响的主要教学理论有:
(一)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三)情感教学理论
课程与教学观是人们对课程与教学的客观存在的一种主观反映,它揭示了人们对课程与教学的本质、 特征以及发展规律等的总体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课程与教学的看法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 始终围绕着人、社会和知识这些核心要素展开。
政治学家拉斯维尔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03
系统科 学理论
信息论创始人香农
一般系统论创 始人贝塔朗菲
20世纪60年代以后,系统科学的思想渗入到现代教 育技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并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各个分支 融合在一起,从而出现了教育技术学。
把系统科学运用到程序教学中,程序设计就越来越 重视从教学的整体进行系统、综合考虑,包括目标的确定、 方法的设计、媒体的选择以及通过有效的评价来实现教学 的反馈控制。它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教育技术学的 核心思想,即教学开发的系统设计方法。
学习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 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新行为主义学习理 论的创始人斯金纳
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 斯金纳,从操作性学习中提出了程序 教学理论,并总结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如小步子教学原则、强化学习原则、 及时反馈原则等,从而促使了教学设 计过程和理论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借鉴了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哲学、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传播学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依据;生物学、管理学、物理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技术和应用的基础。
但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还不足百年,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自身的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发展和完善。
这里只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些与现代教育技术直接相关的理论,即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2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了解学习理论、视听教育理论、传播理论的主要内容。
➢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学会用学习理论、“经验之塔”理论、传播理论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2.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
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涉及心理学中许多根本性的问题,如感觉、想象、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旨在阐明学习如何发生、有哪些规律、是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揭示学习过程依据心理、生理机制和规律而形成的理论,它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学习过程的复杂性,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产生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流派,这些不同的理论各有特点、相互补充。
因此我们在应用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学习过程。
2.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斯金纳,他认为行为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并一直以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他继承和发展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刺激—反应—强化”的学习模式,创立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并把它们应用于人类学习的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一、学习理论基础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关注环境和条件,如刺激和影响行为的强化,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揭示了学习的现象。
代表人物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斯金纳: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
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观点联结学习理论:(1)学习是在刺激情境和行为反应之间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
(2)联结是通过多次的尝试错误过程建立的。
(3)学习定律。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说:(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2)学习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
(3)学习的成功要靠及时的强化。
刺激-反应说:学习是在刺激情景(S)与有机体的反应(R)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启示桑代克的饿猫打开迷箱实验:(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映联结。
(2)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
(3)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程序教学原则(1)小步子原则(2)自定步调原则(3)积极反应原则(4)及时反馈原则(5)低错误率原则控制学习环境 重视客观行为及时强化刺激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期基本公式为S-R(S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
(2)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学习进程的步子要小,认识事物要由部分到整体。
(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对客观事物及其之间关系的认识,是知识在大脑中的重新组织,即将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对象本身的内在结构互相作用,建立联结。
代表人物苛勒: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第二讲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2.认知学习理论的运用
对现代教育技术而言,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告诉我 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习内容和材料的研究上,还 必须研究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学生的学习 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来充分 调动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使他们能积极、 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
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 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 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 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2.华生的学习理论
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 件反射的过程。在华生看来,人类出生时只 有几个反射(如打喷嚏等)和情绪反应(如 惧、爱、怒等),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 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S-R)联结而形 成的。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和认知学习的心理学家 和教育家。他非常重视人类课堂情境中的学习问 题的研究。他认为:学习不在于被动地形成 刺激——反应的连接,而是在于通过主动发 现来形成认知结构。他所提出的认知——发 现学习理论,是当代的主要流派之一。 主要观点: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第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认知是指认识的过程以 及对认识过程的分析。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 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最大 区别在于,认知理论家 们只关心人类的学习, 强调学习者内部的心理 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1.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 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 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 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格 式 塔 心 理 图 片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知理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 并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
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图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学习步骤:
1. 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举兴趣的问题; 2. 学生面对新问题、新情境,在思维中产生某种程度的 不确定性,并产生探究的动机; 3. 围绕问题,向学生提供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材料或事实; 4. 协助学生对有关材料或事实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积 极思维,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假设; 5. 协助和引导学生审查假设,得出应有的结论; 6. 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证实结论; 7. 使问题得以解决。
第一,动机原则。 第二,结构原则。 学习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儿 童对学习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那么教 即要选择适当的知识结构,和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 第三,程序原则。 师如何利用儿童的这种自然倾向,激发其参与探究 方式,才能促进学习。即教师应认识到教学内容与 即要按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发展水 第四,强化原则。 活动,从而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 础
1
2 3
知识结构
教学内容 学习建议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一.知识结构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现代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理 论 基 础 现代教学理论 布鲁姆的掌握教学理论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传播理论对教学有哪些指导作用?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许多研究者利用传播理论的概念及有关模型中的要素来解释教学过程,并提出了许多关于教学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式,为教育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美国政治学家H. 拉斯韦尔提出了表述一般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元素“5W”的直线性的传播模式,有人在此基础上发展成“7W”模式(表2-1)。
其中每个“W”都类同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相应要素,这些要素自然也成为研究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所关心和分析、考虑的重要因素。
这7w所指的分别是:(二)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早期的传播理论认为传播是单向的灌输过程。
它认为受者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只能够接受传者的意图。
这种传播思想忽视了受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显然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提出的模式强调了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积极的传播主体。
受传者不仅接受信息、解释信息,还对信息作出反应,说明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籍着反馈机制使传播过程能够不断循环进行。
教学信息的传播同样是通过教师和双方的传播行为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和安排,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随时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传播过程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
但为了研究方便起见,南国农、李运林将它分解为六个阶段。
确定教学信息:教学传播过程的第一步是确定所要传递的教学信息。
传递什么信息,要依据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培养目标。
一般说来,课程的文字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由专家精心编写的,通常都体现了要传递的教学信息。
因此,在这一传播阶段,教师要认真钻研文字教材,对每单元的教学内容作仔细分析,将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并确定每个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学习水平。
选择传播媒体:选择传递信息的媒体,实际上就是信息编码的活动。
某种信息该用何类符号和信号的媒体去呈现和传递,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用一套原理作指导。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1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1.1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展示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它把教师原本难以表述清楚、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事物,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揭示事物内在的规律。
它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空洞为实在,有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多媒体教学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多样化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和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它所提供的交互式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这样就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刺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1.2 相关的理论基础1.2.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是多媒体教学的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是依赖于传授者的灌输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重新建构知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提取旧知识与新知识进行有效的关联性的结合,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知识的改造和重组。
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而是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加工的,有选择的接收和加工的学习者。
另外,知识的意义也不是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
学生应该才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恰巧与多媒体教学模式不谋而合。
【2】1.2.2 心理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理论社会语言学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交际的场所,教学是他们之间的意义谈判,它是一个相互影响及双向交流的过程,心理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理论为外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概念的行成奠定了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第2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 3.评价最优化的基本标准
· 首先是效果标准 , 即每个学生在教学 、教育和发 展三个方面都达到他在该时期内实际可能达到的 水平 。这条标准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要从学习成 绩 、品德修养 、智能发展三个方面全面衡量效果; 二是评价效果要有客观标准 ,这就是国家规定的 教学大纲等; 三是评价要依据具体条件和实际可 能 。其次是时间标准 , 即学生和教师都遵守规定 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
· 3 .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 教学传播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 ,但是为了研究方便 , 南 国农 、李运林将它分解为六个阶段(如图2-5) 。
· 4 .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 ( 1) 共识律: 在教学传播活动中 ,共同的知识技能基础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得以交流和沟通的前提。
· ( 2) 谐振律: 指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 ”同学生 接受信息的“ 固有频率 ”相互接近 , 两者在信息的交流和 传通方面产生共鸣。
· 2.3.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关于学习的含义 , 建构主义认为 ,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 得到 ,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 借助 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 利用必要的学习 资料 ,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 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 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认为“情境 ”、“协作 ”、“会话 ”和“意义建构 ”是 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 第一 , 从需求分析中确定问题;
· 第二 ,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可替换的解决方案; · 第三 , 从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中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 · 第四 , 实施问题求解的策略;
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1.关于教学目标 加涅要求学校的每一门学科都要按照五种 学习结果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五种学习的结果 分别是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 和态度,这五种学习结果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 能三大领域。学校开设的各科课程都各有差异,各 有侧重,但不论怎样都在这五结果和三领域之内。 值得注意的是,加涅明确提出,应把认知策略作为 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是对教学目标理论的重大 发展。过去我们强调‚教是为了不教‛,即尽快使 学生能够自学。加涅把认知策略单独列出作为各门 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便使‚教是为了不教‛的理 想落实到具体学科教学目标之中了。
戴尔的‚经验之塔‛的理论意义和对教育技术的指导作用概 括以下几点: (1) 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 上层,则越趋于抽象。划分阶层,只是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 与抽象的程度。 (2) 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习 方法应是首先给予学生丰富的具体经验。 (3) 教育不能停留在获得具体经验的阶段,而必须向抽象化 阶段发展,把具体经验普遍化,上升到概念。概念可以进一 步指导实践。 (4) 在教育、教学中,应尽量采用教育技术的各种手段来提 供具体、直观的经验,从而去获得更好的抽象。 (5) 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它比用语言、视觉符号 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易于理解的经验,又能打破时空 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6) 也不能把直接经验看得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而忽 视达到普遍化的充分理解,这是危险的。
加涅的教学理论
加涅(Robert M.Gabne)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 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发生有内部的条件和 外部的条件,内部条件指的是学习者本身在学习前 所具有的最初的能力、经验或已有的知识,外部条 件指的是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构成对学习者不同的 条件。教学应该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及其产生 的条件来进行,使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提供都经 过计划安排。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43
第四节:视听媒体与传播理论基础
视听教育理论— 视听媒体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逐步 形成教育理论,总结和阐述各类视听媒 体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4
戴尔的视听教育理论
爱德加· 戴尔
美国教育学家 视听教学领域的代言人
其理论课概括为三个方面:
• 学习是一个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 程。 • 各类视听教材与方法应该按照他能够提供给学 习者的经验的抽象与具体程度来分。
11
12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
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 的,任何刺激——反应单元都应看作是反射。 斯金纳将有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 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 激引起的,操作性行为是由人自身发出的。
“刺激——反应——强化”理论
《新东方学英语》软件
13
创建多个用户,让每个学习的人都随时了解 自己的学习情况
14
完善的功能有助于你 更好的学习单词
15
随时提示你目前的学习计划,看你偷没偷懒
16
全面的书籍供你选择学习类型,觉得不够, 自己可以加入个人想要的书籍
17
学习计划,两种模式任你选
18
单词初记让你从头开始学单词
19
逐词浏览,让你边学边听边写 边看,做到三位一体
20
根据艾滨浩斯遗忘曲线反复让你复习学过的 单词,来加深印象,来积累大量的词汇量
理代传播理论—
现在一般将传播看作是特定的个体或群 体即传播者运用一定的媒体和形式向受传播 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社会活动。
教学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 程,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传播理论可以帮 助我们分析和研究教学传播过程涉及的要素。
51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3.3.1产生 普莱西 发明 (S.L.Pressey) 斯金纳 发展 (B.F.Skinner)
3.3程序教学理论
3.3.2原理
将教材分割成为若干可分离的小部分,将它们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并使前面部分 是后面部分的基础,从而进行难度逐步加深的 顺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伴随每个部分的学 习,程序教学机器都会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作 答并给予反馈和强化,如果解答正确,就鼓舞 学生并进入下一程序学习,如果解答不正确, 就采取补充程序要求学生学习同一内容,直到 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为止。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其四大要素。
3.4建构主义理论
3.4.2评价
行为主义:面向计算机、以教为中心 建构主义:面向网络、以学为中心
3.4建构主义理论
1.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概述 2. 经验之塔理论▲ 3. 程序教学理论▲ 4. 建构主义理论
本章小结
1.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概述 2. 经验之塔理论 3. 程序教学理论 4. 建构主义理论
内容提要
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 系统科学
• 针对视听教学的经验之塔理论 • 针对人机交互的程序教学理论 • 针对网络环境的建构主义理论
3.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概述
3.2.1产生 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媒体提 供代替的经验,具有“半抽象化”、 “半具体化”特征。
更好的抽象。
3.2经验之塔理论
3.2.3改进 布鲁纳(J.S.Bruner)认为:
• 教学应从动作性经验(塔的第1-6层)开始; • 然后采用形象化表征(塔的第7、8、9层); • 最后采用符号化表征(塔的第10、11 层 )。
3.2经验之塔理论
3.2.4评价 分析媒体特性 选择教学媒体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一、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二、教学软件与课件三、软件新思想——积件四、超文本、虚拟仿真及其他几个概念一、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自从1959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从而宣告人类开始进入计算机教育应用时代以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曾有过三次大的演变: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CAI课件设计中,人们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不再把学习看作是,对外部刺激被动地作出的适应性反应;而是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作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意义建构的概念: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由于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2)意义建构的四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课件1、什么是课件:事先由教学设计确定的、有固定程序的、定型情节的、模式化的、封闭的、整体的教学软件(课件)。
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
课件的基本模式有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
无论哪种类型的课件,都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
01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程;包括结构性的知识和非结构性的经验背 景。
18
②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 A: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掌握必须运
用已有的经验。
B:当从记忆系统中提取已有的知识
信息时,也不是简单的提取,而是按 具体情况对原有的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
19
③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
理解,由于个体在生活背景上的千差万 别,从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不 尽相同,不存在惟一标准的理解。 ④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它 在学与教的活动中创造了“接受”的气氛。 • 特 点:重学习的情感因素。 • 关键词:学会学习。
砍柴的和放羊的合作了!开了家烤全羊店,然后就火了,成为了全国最大的 烤全羊加盟商。然后他们商量了,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先挣它一个亿!
几年之后再让公司上市,然后继续开发房地产、娱乐、金融……然后再一起 成为国民公公……
25
2、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又称为教学论,它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 的科学。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 是由教学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 目的、任务、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教学原则、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 教学评价等内容组成的。
砍柴的垄断了生意后发现,对于饲养牛羊无计可施……放羊的没了羊群无事 可做……于是,他们又坐到一起喝了一天的酒……砍柴人利用自己摸索的砍柴经 验,放羊人利用多年养羊经验,分别创办了木材加工厂和养殖厂,资源共享,发 挥优势,生意越做越大…… 【专业版】:
砍柴的和放羊的聊了一天,从放羊的那里得知了羊的销路,羊肉汤馆、烧烤 羊肉……于是,砍柴的找到了羊汤馆老板,批量供柴;把柴深加工制成碳,给烧 烤店批量供货;还雇了工人,砍柴,制碳;边砍柴,边制碳,还帮放羊的朋友推 销羊!所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没有对手你哪来的发展机会,懂得抱团合 作才是与时俱进……总之一句话:你要会聊天啊! 最后,送大家一个超超超励志的最终版,最近也刷爆了朋友圈: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是⼀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借鉴了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哲学、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科学⽅法;教育学、教育⼼理学和教育传播学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依据;⽣物学、管理学、物理学、电⼦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技术和应⽤的基础。
但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还不⾜百年,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还需要进⼀步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发展和完善。
这⾥只简明扼要地介绍⼀些与现代教育技术直接相关的理论,即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2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了解学习理论、视听教育理论、传播理论的主要内容。
掌握⾏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学会⽤学习理论、“经验之塔”理论、传播理论指导今后的教学⼯作。
2.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
学习是⼀种⼗分复杂的⼼理活动,它涉及⼼理学中许多根本性的问题,如感觉、想象、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从⼼理学的⾓度来说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为或思维的⽐较持久的变化。
学习理论是研究⼈类怎样学习的理论,旨在阐明学习如何发⽣、有哪些规律、是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进⾏有效的学习,并揭⽰学习过程依据⼼理、⽣理机制和规律⽽形成的理论,它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学习过程的复杂性,⼈们从不同的⾓度进⾏研究,产⽣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流派,这些不同的理论各有特点、相互补充。
因此我们在应⽤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学习过程。
2.1.1 ⾏为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学习理论是⾏为主义。
⾏为主义的代表⼈物是美国的斯⾦纳,他认为⾏为是⼈类⽣活的⼀个基本⽅⾯,并⼀直以⾏为作为⾃⼰的研究对象。
他继承和发展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刺激—反应—强化”的学习模式,创⽴了操作性条件作⽤学说和强化理论,并把它们应⽤于⼈类学习的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主张: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 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以自己 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
强调学习主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维果茨基 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
教学方法
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混合学习理论
信息环境下的学习理论探索
移动学习理论
TPACK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
赞科夫
发展教学理论
布鲁纳
发现教学法
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理论
布鲁姆
掌握学习教学法
视听与传播理论
视听教育理论 教育传播理论
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学习者视觉,听觉,感官特点 和功能来提高教育信息传递的效果
代表人物:戴尔 提出经验之塔
把学习得到的经验分为三大类,共十个层次
“经验之塔”越向上升,越趋于抽象
基本观点
教育应该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到抽象 教育应该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 础
学习理论
主张:研究人类的外显反应;支持视听教学中用 媒体不断呈现 信息进行教学;认为学习是刺激与 反应的联结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桑代克 提出试误说 美国斯金纳: 强调“强化” 程序教学 等等
启示:1.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动。2.教学过程 系统化设计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主张:内部认知的变化;通过主体的主观作用 代表人物:皮亚杰、加涅等
各种教学媒体能够为获得抽象创造条件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三种模式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贝罗传播模式
说明了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要素
应用
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确定播过程的基本规律
做的经验 观察的经验 抽象的经验
现代教育技术-第2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2、反馈原理 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有效控制 系统;如果没有反馈机制,必将以一种单一状态 走向消亡。反馈包括系统内部信息的反馈和对外 部影响的反馈。内部反馈是系统要素间相互作用 时,受作用要素向施加作用要素发回的状态信息; 外部信息反馈是系统中要素对系统外因素变化的 反应。
3、有序原理 由于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层次的动态演变有 某种方向性,从而使系统具备了有序特征。系统 从初始的简单、无序状态,通过逐步演变,走向 高级、复杂、有序的状态。有序使系统趋向于稳 定,而要达到有序,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能够 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除此之外,系统还必须具 有偏离平衡态的能力,这样在外部作用下,才能 发生能量变化,并逐步趋向于稳定。
(3)发现学习的特征及其教学策略 强调学习过程 强调直觉思维 强调内在动机 强调信息提取
2、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 (1)信息加工模式
执行控制 期望事项 长 时 记
(注意)
适应
环 境 刺激
接 收 器
反应发生器
感 受 器
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
忆
(2)加涅信息加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九段教学 法 引起注意——变化刺激、吸引兴趣改变体态、语 调、音量 告知目标——激起期望 刺激回忆——明确同化新知识的经验范围 呈示材料——注意考虑年龄、基础、学习类型等 因素,安排顺序和份量 提供指导——注意掌握指导的程度 诱引行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作出反应 及时强化——给学生行为及时反馈 检查评价——独立测试、单元测试等方法 促进迁移——系统复习、及时布置新任务。
2.3.2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1、整体原理 整体性是系统的根本属性。任何系统都 是一个有结构的整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整体。系统的整 体功能不仅包括各孤立部分的功能之和,还 应加上各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新结构产生 的功能。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ET,等于各部 分功能的总和EI加上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 构产生的功能ER,即:ET =EI+ER。
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3、学习的条件
行为主义对学习者和环境都很重视,认为要 给予学习者各种刺激或反馈。学习的关键正是在 于如何安排特定环境中的刺激及其后果的反馈。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 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3)在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性(抛锚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
搭脚手架 进入情境 独立探索 协作学习 效果评价
桑代克认为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没有本 质差异。人类的学习同样是个体在对外部刺激作 出的反应过程中,所习得的刺激—反应联结。
学习过程是试误的过程
桑代克认为,人类的学习方式与动物的学习 方式相同,也是一种试误学习。根据实验的结果, 桑代克提出了许多学习规律,主要有3个:准备律、 练习律、效果律
2、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 (1)斯金纳的实验
第02章 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2.1 学与教的理论 2.2 教育传播理论 2.3 系统科学理论 2.4 视听教学理论
学习目标
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理解教育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系统的组成, 拉斯威尔、香农―韦弗、贝罗等三个典型的 传播模式,以及掌握教育传播过程的规律;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对应的反 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S-R)就是所谓 的学习。
与行为主义相反,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 习并非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的联结,而 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 结果,只有学习者把外来刺激同化进原有的认知 结构中去,学习才会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前苏联彼得罗夫斯基对学习类型的分析
彼得罗夫斯基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 学》(1972年)把学习分为反射学习与认知 学习,认知学习又分为感性学习与理性学习。 理性学习又可分为概念学习、思维学习与技 能学习。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是 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建立的基本条件是,无关的刺 激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 化。要形成条件反射需要进行多次强化。
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试误说)
桑代克(Edward L.Thorndike,1874~1949),美国 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 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动物和人一样进行学习, 只是复杂程度不同而已。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学派中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斯 金纳根据自己创制的斯金纳箱对白鼠和鸽子进行实验,提出 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和强化理论,对教育实践起了非常巨 大的作用。
1、斯金纳的实验
斯金纳箱内有杠杆和与食物储存器相连接的食物盘。 在箱内的白鼠按压杠杆,就有一粒食物滚入食物盘。一只饿 鼠进入箱内,开始时有点胆怯,经过反复探索,迟早会做出 按压杠杆的动作,同时获得食物,若干次后,就形成饿鼠按 杠杆取得食物的条件反射,斯金纳称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学习理论
(1)对学习理论的认识
学习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主要有两个核心问题:第一,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包括研究学习的本质、学习发生的规律等。第二,怎样进行有效学习?包括影 响学习的因素。
(2)学习理论的作用 第一,学习理论是人们对于学习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思维
的指南和资源。 第二,学习理论对于有关学习法则的大量知识加以概括,
他认为:
(1)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2)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 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 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 目的。
(3)行为就是有机体为适应环境刺激而形成的各 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 隐藏在内部,人和动物都遵循此规律。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的理Leabharlann 基础学教传
系
习
学
播
统
理
理
理
理
论
论
论
论
一、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概述
学习的定义 学习的分类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 .主要的学习理论流派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其他学习理论
学习的定义
从教育学角度上说,“学习是人类(个体或 团队、组织)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 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 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和人类整体 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
根据这个,他提出了“试误说”。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 尝试、不断发生错误,最后取得成功的过程。
桑代克的学习观及其应用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无需观念作媒介);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 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 学习原则:
(1)准备律 (2)练习律 (3)效果律
他通过著名的迷箱实验研究学习行为进而提出学习 联结说,也称试误说。
“猫开迷笼”试验
他把饿得发慌的猫关进一只“迷笼”,笼外放着食物, 笼门用活动的门闩关着。饿猫在笼子里躁动不安,乱碰乱抓, 偶然碰到那个活动的门闩,门被打开了,猫吃到了食物。如 此反复,猫从笼中出来吃到食物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实验表 明,所有的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 断地改进的。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 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 的联结所构成的。
华生的剌激―反应说
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在1913 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是美国 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 础的人。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 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S 刺激
直接联结作用 引起
R 反应
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图解
使其系统化和条理化,以便人们容易掌握。 第三,学习理论说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为什么
有的学习有效,有的学习无效,因此学习理论为人们提供了 对学习的基本理解力,从而为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奠定较为科 学的基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 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试误说) 华生的剌激―反应说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
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任何刺激——反应单元 都应看作是反射。斯金纳将有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 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操作性行为是由人自身发 出的。
3、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斯金纳认为,学习一定的行为,务必要重视行为的后果。如果这一 后果容易使这一行为再次发生,这就是一种正强化。如果行为的后果不 容易使这一行为再次发生,就是负强化。(换句话说,正强化促进某一 行为的发生,而负强化使人或动物避免作出某种行为。)
高,把学习分成八类,顺次排列成一个层级。低级 学习向高级学习发展,高级学习要以低级学习为基 础。这八类学习是: 第一类,信号学习 第二类,刺激反应学习 第三类,连锁学习 第四类,语言的联合 第五类,多样辨别学习 第六类,概念学习 第七类,原理学习 第八类,解决问题
(3)美国奥苏伯尔(D.P.Ausubel)对学习 类型的分析
学习的分类
(1)我国潘菽对学习类型的分析 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是根据学习的
不同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四种类型: ①知识的学习。其中包括学习知识时的感知和理解
等。 ②技能和熟练动作的学习。 ③智能的学习。 ④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2)美国加涅(R.M Gagne)对学习类型的分析 加涅根据产生学习的情境,由简到繁、由低到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
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Pavlov,1849~1936 )在研究狗的消化生理现象时, 发现了条件反射,即经典性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就 是某种刺激——反应连续关系的形成。这种形成或 者会导致有机体行为模式的持续变化,或者会导致 有机体反应可能性的持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