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护理论文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护理中,血糖控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患者在ICU中往往处于危重状态,需要全天候的密切监测和治疗。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不仅体现在预防和治疗高血糖的方面,还包括预防低血糖和持续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血糖控制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糖是至关重要的。
高血糖在重症患者中很常见,与感染、器官功能障碍和更长的住院时间相关。
研究表明,高血糖会导致微循环障碍,增加感染的风险,加重器官损伤,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
及时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对于重症患者的疾病恢复至关重要。
血糖控制也能够预防低血糖。
对于处于ICU的患者来说,低血糖同样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低血糖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脑损伤甚至死亡。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输液和药物的剂量,避免出现低血糖症状。
血糖控制还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高血糖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和氧化物质,对于患者的血管壁、内皮细胞和红细胞均会产生损害。
这些损害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促进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血管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重症监护室中,血糖护理还涉及到多学科协作。
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营养师和药剂师密切合作,制定合理的血糖管理方案。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情况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方案;营养师会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药剂师会根据医嘱准确配制药物,并进行有效的监测。
只有多学科协作,才能更好地实现患者的血糖控制。
血糖控制也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化护理。
有些ICU患者可能存在肝功能、肾功能受损,需要特殊的护理。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监测频率,明确治疗目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还需要及时关注患者的营养状态、感染状况、手术创面情况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观察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应激性高血糖重症监护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应激性高血压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处理的基础上,联合进行血糖控制方法来进行护理。
在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数据进行比对。
结果:对于接受了常规护理联合血糖控制护理的患者,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只接受了传统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同时,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在进行不同模式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血糖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合并有应激性高血糖的重症监护患者,通过在对患者进行基础疾病的护理时联合应用血糖高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患者因一过性血糖升高造成多器官受损,为后续的基础疾病治疗打下基础。
关键词: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血糖控制护理对于ICU病房的患者来说,由于基础疾病较重,因此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可能性较之于普通病房的患者更多,而一过性的高血糖会造成患者出现肝、肾、脑等多器官功能受损,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眼底出血性病变等,不仅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更加严重的损伤,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因此,对出现了应激性高血糖的重症监护患者采取联合护理的方法进行基础疾病护理以及血糖控制护理,已经逐渐成为了近些年来我国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部的共识。
我院也开展了针对出现了应激性高血糖重症监护患者的血糖控制护理相关研究,现将本次研究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出现了应激性高血压的重症监护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学的方法把这100例重症监护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
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防治及护理
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防治及护理发表时间:2012-12-26T11:44:59.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7期供稿作者:李兰雷邵云朱惠[导读]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及防治与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
李兰雷邵云朱惠(通讯作者)(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人民医院云南富宁 663400)【摘要】临床危重病人无论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都极为普遍,应激性高血糖与危重病人病情恶化、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死亡率增加等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及防治与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
【关键词】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防治及护理 1应激性高血糖的定义应激性高血糖是指机体应激时血糖升高超过正常值范围而出现高血糖甚至尿糖,其经典定义为:空腹血糖≥7.0mmol/L,两次以上随机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应激性高血糖或糖尿病。
将高血糖视为危重病人预后不良的预警指标已日益得到认同,其危害性也被充分认识[1]。
2应激性高血糖的机制机体在应激状况下:①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葡萄糖利用减少;②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糖元分解增强;③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甘油丙酮酸合成葡萄糖,抑制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2],此外,另有研究发现:①生长抑素;②肾上腺素能激动剂;③心脏治疗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二氮嗪、苯妥英;④低血钾等也是抑制胰岛素分泌,造成高血糖的因素。
3正确认识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在临床上相当常见,若不予控制,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
高血糖对机体的损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无氧代谢增加,酸性代谢物潴留,损害神经功能。
②破坏血脑屏障,促进出血性梗死的转化。
③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增大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大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梗死时导致游离脂肪酸(FFA)增加,增加了缺血和心率失常的危险性。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引言血糖控制是重症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对于重症监护室(ICU)中的患者。
在ICU中,患者往往面临多种并发症和高风险的治疗措施,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患者的血糖水平。
有效的血糖控制对于ICU患者的治疗和生存意义重大。
本文将从临床角度探讨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意义。
一、血糖的重要性血糖是人体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对于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对于人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而在ICU患者中,由于疾病、外伤、手术等原因,患者往往处于代谢紊乱的状态,血糖水平也容易受到影响。
高血糖不仅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还会增加感染和器官功能不全的风险;而低血糖则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脑损伤甚至死亡。
控制血糖水平对于ICU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二、血糖控制的目标ICU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一般为将血糖水平控制在4.4-8.3mmol/L之间。
对于外科ICU 患者,特别是接受胰岛素治疗或存在严重感染、营养不良、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的患者,建议将血糖控制在6.1-8.0mmol/L之间。
在ICU患者中,往往采用靶控血糖的策略,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三、血糖控制的策略血糖控制的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两方面。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水平,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营养支持方面,则是根据患者的能量需要和代谢状态,通过静脉或肠内途径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避免因饥饿导致的低血糖和营养不良。
四、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1. 减少感染和器官功能不全的风险高血糖状态容易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并且加重已有感染的程度。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和发展,避免因感染导致的器官功能不全。
2. 减轻损伤和促进康复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减轻细胞损伤,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血糖控制水平的研究
(05 53 分 。病 因为 ( 脑 、 腹 、 1 . .) ± 颅 胸 骨盆 、 脊柱 ) 伤 、 外 多发 伤 、 腹 部 手术 后 、 毒血 症 、 症胰 腺 炎 、 脏 2 结 果 胸 脓 重 心 疾病、 呼吸衰 竭 、 血管 意外 等 。详见 表 1 脑 。入 选患 者
A、 B两组 机 械通 气 时间 、 染 发生 率 、 F发生 感 MO 人 院 时 血 糖 均 至 l .m o l 1i m l,既 往 无 糖 尿 病 史 , 率 、 亡率 均 较 C组 明显 下 降 ( < . )A、 / 死 P 00 , B两 组 间 5 H Al < . , 长期 服 糖 皮质 激 素 、 b c 63 无 % 甲状 腺激 素史 , 上 述 指 标 无 明 显 差 异 ( > . )A、 两 组 应 激 性 溃 P 00 ; C 5 所 有患者 在 I U停 留至2天 。 C 以抽签 方式 将 1 2例 患 疡 、血管 活性 药 物支 持例 数及 I U住 院 日较 B组 高 3 C 者 随机 分 为 A、 C组 ,每组 患 者 各 4 B、 3例 , 3组 一般 ( < . ) 统 计学 意 义 ; P 00 ,有 5 A组低 血 糖 发 生率 较 B、 C
1 方 法 :用 德 国 R c e 司 生产 的罗 氏优 越 型 血 . 2 oh 公 糖 仪测 床边 毛 细血 糖 , 始 1 2小 时 测一 次 血糖 , 开 — 待 3 讨 论 血糖 稳定 目标 值后 . 至 3 4小 时测 一次 血糖 。胰 岛 减 — 有 学 者把 应 激性 高 血 糖标 准 定 于血 糖 浓度 大 于 素 用法 : 5 u普 通胰 岛素 加 生理 盐 水 至 5 ml 泵 61 o l 危重患 者往 往处 于高 应激状 态 , 用 0 0 , 微 . mm l / 有研 究表 C 1 静 脉持 续泵 入 ,患 者 神 志转 清能 进 食后 改诺 和 锐 三 明其 发生 率在 I U重症 患 者 中达 9 %。其 发 生机 制 餐 前 + 和 灵 N 或诺 和 锐 3 诺 O早 晚餐 前 皮 下 注 射 , 主要 有两 方面 6① 应激 反 应 时交感 神 经兴奋 , 丘 A 1 : 下
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风险及护理对策
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风险及护理对策目的:探讨和研究ICU患者发生应激性的护理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ICU收治的86例危重症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风险因素,并制定对策。
结果:本组86例患者中共发生应激性高血糖29例,发生率33.7%。
结论: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血糖监测,在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后迅速进行血糖控制,确保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标签:ICU;应激性高血糖;护理应激性高血糖多见于重症患者或手术患者,有文献统计[1],无糖代谢紊乱病史的ICU病房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在29%以上,且死亡率在5%左右,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健康。
目前临床研究显示,重症患者的疾病状态已引起相关的应激反应,从而导致体内物质、能量代谢障碍,引发高血糖。
随着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的高速发展,应激性高血糖已经逐渐引起了临床的重视。
笔者现就我院近年来ICU病房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中的护理风险及护理对策进行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ICU收治的86例危重症患者,包括男性48例,女性38例,年龄21~81岁,平均53.8±12.9岁。
包括脑血管疾病33例,急性心肌梗死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高血压危象7例,糖尿病7例,肺心病3例,心衰3例,肝硬化1例,肾脏衰竭1例。
排除合并糖尿病或有糖代谢紊乱病史的患者。
2 结果本组患者中抢救成功并好转出院71例,住院时间8~68d,平均住院天数18.9±5.43d,共发生应激性高血糖29例,发生率33.7%,死亡15例,死亡率17.4%,应激性高血糖相关死亡2例,占总体死亡人数的13.3%。
3 讨论3.1 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风险因素3.1.1 未能及时监测高血糖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例如导致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T细胞水平降低等,微生物在高糖的环境中也能够快速生长繁殖,这导致高血糖患者的易感性明显增加。
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护理的研究进展
强烈的应激可引起危重症患者机体严重的物质能量代谢障碍,导致应激性血糖升高。 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高血糖对危重症患者的
影响,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此类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高血糖
【中 图 分 类 号 】R473
【文 献 标 志 码 】A
一、危重患者高血糖的发生原因和机制 (一)应激反应与糖代谢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患者本身存在 严重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损伤,或者遭到创伤、感染或 手术等,严重的疾病状态使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破坏机体 内环境稳定,反过来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2]。 在应激状态下,下 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都会产生
(三)外源性葡萄糖输入:在肠内、外营养支持过程中,如果 输入过多的葡萄糖注射液,或者输注的速度太快,或者糖提供过 多的热源,都是诱发高血糖的产生。 一般情况下,为了预防高血 糖的产生,向危重患者输入葡萄糖注射液时,应当将输入量保持 在 200g/d 之内。
(四)应用其他糖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患者的年 龄 、 体 重 、 患 病 史 等 都 可 能 诱 发 高 血 糖 [5]。
·18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护理的研究进展
钟慧娟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 22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0
【摘要】危重症患者指的是患者由于一种或几种急性原因导致器官功能短暂或长期的紧急的病理生理障碍甚至危及到生命,
有基础病前提或没有,要求紧急和持续、有效地进行呼吸道管理;呼吸、循环、神经 系 统支 持 以及 有 效维 持 水电 解 质与 酸 碱平 衡[1]。
程度大的反应,使得激素得以分解。 此外,血循环中的儿茶酚胺 可以对胰岛素受体和胰岛 B 细胞分泌起到直接的抑制作用,使 得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使得葡萄糖耐量不断下降,从而造 成 高 血 糖[3-4]。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ICU危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更加稳定,血糖峰值更低,住院时间更短。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一、引言应激性高血糖是指在应激状态下,机体分泌的应激激素导致血糖升高。
ICU危重症患者常常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出现应激性高血糖。
高血糖不仅会增加ICU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还会影响器官功能和康复。
对ICU危重症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进行有效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合护理是一种整体化、全面化的护理手段,包括了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满足ICU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2.1 参与对象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1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被纳入研究:① 年龄在18岁以上,70岁以下;② 在ICU内住院时间≥24h;③ 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记录。
排除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① 伴有糖尿病等原发性高血糖症状的患者;② 患者接受过干预护理或者其他治疗方案的患者。
2.2 实验设计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危重程度等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
在实验开始前,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解释实验目的和内容,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书面同意。
2.3 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药物治疗等。
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营养支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保证患者能够获得充足的热量和营养物质;(2)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3)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血糖监测:每天定时测量患者的血糖,并进行及时调整。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血糖的管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血糖监测结果,定期评估血糖管理计划,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策略。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对血糖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01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血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意
识,树立正确的血糖管理理念。
提高医护人员的血糖监测和处理能力
02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血糖监测和处理能力,包括
延长住院时间
血糖控制不力可能导致患 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 疗费用和护理负担。
04
icu患者血糖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制定严格的血糖管理计划
制定血糖控制目标和策略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和策略, 包括血糖控制范围、血糖监测频率等。
制定紧急处理流程
为应对血糖波动和并发症,制定紧急处理流程,包括紧急用药、 紧急处理措施等。
ICU患者常常需要接受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在提供营养的同时,应注意控制血糖水平 。
icu患者血糖管理存在的问题
监测不足
部分ICU患者存在血糖监测不及时、 不全面的问题,导致无法及时发现 高血糖或低血糖。
控制目标不合理
部分医生制定的血糖控制目标过高 或过低,导致患者发生并发症或低 血糖。
药物治疗不当
部分医生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存在不 当之处,导致药物无效或不良反应 的发生。
营养支持问题
部分医生在为ICU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时,未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导致 高血糖的发生。
03
icu患者血糖控制不力的原因分析
血糖控制不力的影响因素
病情严重程度
ICU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 ,可能涉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感染、创伤等,这些因素可能
icu患者血糖管理现状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研究【摘要】ICU危重症患者常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
通过对ICU患者的高血糖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等。
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ICU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和血糖控制。
通过讨论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ICU危重症患者的高血糖情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干预措施的优化和个性化,以提高对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
本研究为该领域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ICU、危重症患者、高血糖、综合护理干预、研究设计、实验结果分析、讨论、效果研究、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血糖是指血糖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在ICU(重症监护病房)中,危重症患者常常会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这是由于身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在应激激素的影响下,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
应激性高血糖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还会延长患者在ICU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
综合护理干预是指通过联合运用各种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全方位、个体化的护理管理,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在管理ICU危重症患者的高血糖时,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包括监测血糖变化、合理控制饮食、及时给予胰岛素治疗、积极控制感染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通过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患者血糖控制、病情恢复和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提高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验证综合护理干预是否能够有效控制ICU危重症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及护理分析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及护理分析【摘要】重症监护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容易出现高血糖,高血糖对患者有着严重危害。
本文从高血糖的危害、控制方法、发生机制、护理措施和临床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进一步强调了应激性高血糖控制对重症监护患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及控制方法,为重症监护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措施。
【关键词】关键词:重症监护患者、高血糖控制、应激性高血糖、护理措施、临床应用、研究方向、重要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背景:重症监护患者是指因疾病、外伤等原因导致器官功能严重损害,需进行重症治疗并接受监护的患者。
在重症监护中,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其中应激性高血糖尤为突出。
应激性高血糖是指在应激状态下,由体内应激激素如儿茶酚胺、皮质醇等造成的血糖升高现象。
重症监护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常常处于应激状态,因此容易发生应激性高血糖。
高血糖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危害不容忽视,会导致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增加等问题,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
对重症监护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和护理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控制及护理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概述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控制及护理问题,旨在提高对重症监护患者高血糖管理的认识,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通过系统分析高血糖带来的危害,探讨高血糖控制的方法和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机制,全面了解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措施。
结合临床应用进展,总结应激性高血糖控制对重症监护患者的重要性,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进行,旨在促进重症监护患者高血糖管理的改进,提高护理水平和患者生存质量。
1.3 研究意义重症监护患者是指在疾病、损伤或手术后需要接受重症监护的患者。
在重症监护室中,这些患者面临着严重的生命威胁,需要全面的护理和监控。
ICU重症病人血糖控制及其护理
中图 分 类 号 :R473.5 文 献 标 识 码 :C dei:10.3969/j.issn.1009 6493.2011.26.019 文章 编 号 :1009—6493(2011)9B一2385—02 重 症 监 护 病 房 (ICU)危 重 症 病 人 普 遍 处 于 应 激 状 态 ,不 管 1.2.2.2 正 确 监 测 血 糖 血 糖 监 测 的 准 确 性 将 直 接 影 响 血 糖
分 泌 医生 协 会 和美 国 糖 尿 病 学 会 (AACE/ADA)的 血 糖 控 制 共 过 比色 感 应 来 测定 血 糖 值 ,为 避 免 因 干 扰 比 色 感 应 而 影 响 结 果
识 l_3]:对 ICU 危 重 病 人 的血 糖 水 平 进 行 适 度 控 制 ,即血 糖 持 续 > 的准 确 性 ,对 此 类 血 糖 仪 不 主 张 用 碘 酒 消 毒 。本 组 病 例 均 应 用
是 否 患 有 糖 尿 病 ,常 常 伴 有 高 血 糖 ,严 重 高 血 糖 可 增 加 病 死 率 。 控制 方 案 的 严 格 执 行 。快 速 血糖 测 定 是 一 种 快 速 有 效 监 控 血 糖
近 年 来 ,国 内外 对 危 重 病 人 的 血 糖 控 制 标 准 进 行 了 许 多 有 益 的 的 手 段 ,但 许 多 因 素 可 影 响 其 测 定 的 准 确 性 。 指 端 皮 肤 消 支 气 管 哮 喘 急 性 发 作 27例 ,脑 血 管 病 变 31 存 在 一 定 局 限 性 ,微 量 血 糖 仪 测 定 血 糖 浓 度 范 围最 高 只 能 达 到
例 ,心 力 衰 竭 、心 肌 梗 死 23例 ,各 种 中 毒 l8例 ,重 症 胰 腺 炎 2O 33 mmol/L,血 糖 值 过 高时 快 速 法 测 定 血 糖 是 不 可 靠 的 ,应 抽 静
ICU患者的血糖管理与控制
ICU患者的血糖管理与控制血糖管理对于住院中的重症监护患者尤为重要。
ICU患者的血糖管理与控制涉及到合理的血糖监测、适当的胰岛素治疗以及临床团队的合作与协调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ICU患者血糖管理的重要性,探讨血糖控制的目标,以及有效的血糖管理策略。
一、ICU患者血糖管理的重要性重症监护患者往往在ICU内经历严重的生理应激状态,其机体代谢紊乱严重,血糖波动较大。
高血糖水平与不良预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研究表明,高血糖和高血糖变异性都与ICU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有关。
因此,血糖管理对于ICU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血糖控制的目标在ICU患者血糖控制过程中,需要确定适当的目标范围。
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血糖控制目标是4.4~6.1 mmol/L(80~110 mg/dL)。
然而,对于某些特殊病例,如老年患者或严重疾病伴发糖尿病患者,目标范围可能需要略微调整以避免低血糖风险。
三、有效的血糖管理策略1. 血糖监测:对于ICU患者,血糖监测应该是连续的、准确的和及时的。
传统的指尖采血测试是最常见的监测方法,但它可能无法满足ICU患者的特殊需求。
近年来,连续血糖监测技术的发展为ICU患者提供了更为精确和方便的血糖监测方式。
2. 胰岛素治疗:对于ICU患者,胰岛素治疗是控制血糖的主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可以选择不同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如基础胰岛素和靶控胰岛素。
但需要注意的是,严密的监测和调整胰岛素剂量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3. 协同管理:ICU患者的血糖管理需要临床团队的协同配合。
包括医生、护士、病理师和营养师等专业人员在内的多学科合作是确保血糖管理效果的关键。
团队成员需要相互沟通,并制定血糖管理的具体方案和策略。
4. 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支持也是ICU患者血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血糖水平,制定适当的营养计划。
同时,临床团队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胰岛素需求,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ICU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护理进展
ICU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护理进展临床上重症患者常出现高血糖, 即使既往没有糖代谢紊乱的基础病史, 应激性高血糖亦非常普遍[1]。
严重的疾病状态可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 从而导致机体严重的物质和能量代谢障碍, 应激性高血糖在ICU患者中较为常见[2]。
通常认为高血糖是应激的结果, 与危重症临床病理生理变化一致, 应激性高血糖的糖代谢紊乱正在被人们研究和认识。
本文以近期国内外研究为基础, 就危重症患者发生高血糖的原因, 与预后的关系, 严格控制血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及护士进行血糖监测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希望籍此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对危重症患者高血糖的重视。
1 ICU 患者发生高血糖的原因及机制1.1 应激反应危重症患者在遭受感染、创伤或存在严重的呼吸、心、肾功能不全时会出现糖代谢改变, 糖的生成率超过糖的清除率是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主要原因。
早在1877 年GlaudeBernard 就描述了在失血性休克中的高血糖情况[3]。
不明原因的高血糖是感染或炎症反应的信号, 这种高血糖是由于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增加引起的。
1.1.1 升糖激素在应激状态下,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过度兴奋,促分解激素, 如糖皮质激素、胰升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多, 而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 胰升糖素/胰岛素比例失调, 从而使糖异生增加, 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增加, 糖的生成速率明显增加。
1.1.2 细胞因子在严重应激状态下, 来自不同组织的多种细胞因子对高血糖的产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已知细胞因子TNF-α主要通过调节胰岛素受体后信号的传导, 造成肝脏和骨骼肌对胰岛素耐受而使血糖增高[4]。
1.2 高龄年龄也与高血糖发生率相关[5], 在对创伤患者的研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同年轻人相比, 其高血糖发生率分别为38%和0%[6]。
1.3 糖摄入肠外营养( PN) 和肠内营养摄入过多的糖均可引起高血糖。
ICU重症护理中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分析
ICU重症护理中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分析ICU(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通常处于危重状态,需要密切监测和护理,包括血糖控制。
血糖控制在ICU中的临床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对患者的预后和康复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影响因素、目标范围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血糖控制在ICU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血糖是ICU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应激状态下。
高血糖不仅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延长住院时间,还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加重患者病情。
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其次,影响ICU患者血糖水平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应激状态下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应激反应导致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造成血糖升高。
其次是免疫、内分泌、营养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也会对患者血糖水平产生影响。
另外,ICU患者多数需要输注大量的营养支持,如果控制不当也会影响血糖水平。
因此,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合理的血糖控制方案至关重要。
然后,血糖控制的目标范围在ICU中是怎样确定的呢?通常来说,ICU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范围为4.4-8.3 mmol/L。
绝大多数的临床研究也表明,高于8.3 mmol/L的血糖水平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控制在这一范围内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对于一些危重病患者,如中风患者或冠心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范围可能更为严格,建议控制在4.4-6.1 mmol/L范围内。
因此,在制定血糖控制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特点来确定合适的目标范围。
最后,如何在ICU中实施血糖控制措施呢?首先是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特别是在疾病加重或治疗调整时应做到连续监测。
其次是合理调整胰岛素用量和给药途径,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情况来调整。
另外,及时调整营养支持,特别是在输注葡萄糖水平时要小心控制血糖水平。
总之,血糖控制需要全科医务人员的密切配合和协同工作,以便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糖是ICU危重症患者常见的生理现象,尤其是在应激状态下更为突出。
应激性高血糖在ICU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
高血糖可能会导致感染性并发症的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以及死亡率的提高,因此对于ICU 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adverse outcomes, including increased mortality, infections, and longer hospital stays.1.3 研究意义ICU危重症患者是指因为各种严重疾病或创伤导致生命威胁而需要密切监测和治疗的患者,而应激性高血糖则是在这些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研究表明,应激性高血糖不仅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还会增加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造成不利影响。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研究过程中还能够探讨不同干预方法的优劣,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和客观的指导。
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与护理进展
在 ICU患者中 ,应激 性高血精 (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十 分普遍 ,即使既往无糖代谢紊乱 的基础病史 ,亦极 为常见。研究表明 这种高血糖 是应激 的结果 ,可 产生多种有 害的病理 生理效应 ,使原 有疾病加重 ,诱发 多种并 发症 ,乃至死亡…。本文就近年来 ICU患者 高m糖的治疗与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希望借此引起临床 医护人员对 ICU患 者 高 血 糖 的重 视 。 1 ICU 患 者 发 生 高 血 糖 的机 制 1.1创伤 应激后糖代谢的神经 内分泌调节 大多危重症患者在创 伤 早期 即m现 糖代谢 改变 ,糖 的生成 超过 糖的清 除 。早在 1877年 Glaude Bernard就描述 了在失血性休克 中的高血糖现象I :I。当进入高 代谢期后 ,随着能量消耗增加 ,血糖 可下 降。但 ICU患 者,由于糖异 生增加 ,细胞对糖的利 用降低 ,胰 岛素抵抗 加重 ,血糖 不下降 ,甚至 不降反升 。上述糖代谢变化 的具体 机制及调控暂不 明确 ,但一般认 为与 以下激素及细胞冈子有 关。 1.1.1 升 糖激 素 在创 伤应激状 态下 ,下丘脑一垂体 一肾上腺系统 兴 奋 ,大量分泌儿茶 酚胺 、糖皮质激素 、胰升糖素等激 素。大量升糖 激素 释放最终 导致胰 岛素分泌抑制 ,是创伤早 期血糖升 高的主要 因素 ㈣。 1.1.2 细胞因子 在严重应激的状态下 ,来 自不 同组织 的多种 细胞 因子 对高 血糖 的发 生有 着极 为重 要 的意 义 。 目前 已知 细胞 因子 TNF—d能引起高血糖 及胰 岛素抵抗 。Montori等 的研究认为其机制可 能与其 间接 刺激反 向调节素 的分泌或直接 作用于胰 岛素受体 信号 传导途径和影响葡 萄糖运载体 的功能有关 。 1.2胰 岛素抵 抗 是指 外周靶 组织 (骨骼肌 、肝脏 ,脂肪 组织 等 )对 内源性或 者外源性 胰岛素 的敏感性 和反应性降低 ,导致生 理剂量 的胰 岛素 不能产 生正常有效 的生理效 应。研究证 实危重症 患者常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血糖的管理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血糖的管理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引言•ICU患者血糖管理现状•ICU患者血糖管理对策•ICU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评价•案例分析•总结与建议01引言ICU患者病情危重,常合并应激性高血糖高血糖可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影响预后强化血糖管理可改善患者预后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ICU患者血糖管理策略分析不同血糖控制目标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制定血糖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文献综述国际指南推荐强化血糖管理策略研究显示ICU患者高血糖与不良预后相关需要进一步探讨最佳血糖控制策略但不同指南对于血糖控制目标存在差异02ICU患者血糖管理现状1ICU患者血糖管理的重要性23ICU患者往往伴有应激性高血糖,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病情,影响预后。
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高血糖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代谢紊乱、器官功能障碍等。
高血糖对机体功能的影响高血糖可导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费用和死亡率。
影响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我国ICU患者血糖管理的现状缺乏规范化管理流程目前我国ICU患者血糖管理尚未形成规范化流程,各医院和科室管理水平和标准不一。
检测手段和方法不统一血糖检测方法和仪器不统一,导致数据不规范、不准确。
护士和医生缺乏培训护士和医生缺乏对高血糖危害和管理的认识和培训。
03缺乏标准化评估指标ICU患者血糖管理的评估指标缺乏标准化,难以进行横向比较和评估。
ICU患者血糖管理的问题01缺乏多学科协作ICU患者血糖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
02监测与控制不连续ICU患者血糖监测和控制不连续,缺乏动态监测和精细管理。
03ICU患者血糖管理对策1制定合理的血糖控制方案23根据患者病情和血糖水平,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选择适合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包括胰岛素类型、给药途径和剂量调整等。
充分考虑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影响,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计划。
医护人员培训及血糖监测01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对高血糖危害的认识和血糖管理技能。
老年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管理
老年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管理摘要:目的:对老年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管理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危重症患者80例,使用平均方法分到循证护理管理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管理的参照组,统计相关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研究组高血糖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针对老年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采用循证护理进行血糖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果。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老年危重患者;血糖管理引言:在老年危重患者中,应激性高血糖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该病发生后,患者有明显的高血糖表现,且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在该病发展的过程中,高血糖愈加严重,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临床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血糖控制,并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
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合理地控制抗生素的应用剂量和时间,并控制血管活性药物,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老年危重患者而言,开展相应的护理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取部分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血糖管理,另一部分采用常规管理和护理,以此为基础获取结果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心内科于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老年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80例完成研究分析,采用平均的方法分入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中年龄最小到最大跨度为60岁至80岁,平均(71.26±4.57)岁,可将资料作为研究数据对比。
1.2方法对于参照组患者的血糖管理,采用常规护理及挂了方法,即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饮食的控制及合理地使用药物,把控胰岛素泵等方法,进行血糖的管理。
而研究组患者接受血糖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及相应的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循证护理。
护理人员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详细分析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患者发生该病与应激状态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有过度兴奋的现象,促进了激素的分解。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护理价值研究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护理价值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
方法:2017年3月-2019年9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接诊的应激性高血糖病患68例,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划分成2组,每组34例。
研究组实行血糖控制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
对比2组低血糖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0.0%,比对照组11.76%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
研究组家属满意度97.06%,比对照组79.4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采取血糖控制护理法对入住重症监护室的应激性高血糖病患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提高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应用价值;重症监护;控制对于重症监护室中收治的病患来说,其比较容易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情况[1],因血糖水平异常升高能够引起诸多的并发症,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治疗效果,所以,积极控制血糖对重症监护室病患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进行常规护理,虽能规避一些风险因素,但整体护理效果不佳,且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依旧比较高[2]。
为此,护士有必要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为患者寻找一种更加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
此研究,笔者旨在分析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7年3月-2019年9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接诊的应激性高血糖病患68例,根据电脑随机双盲法原理划分成研究、对照组(n=34)。
研究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介于36-85岁之间,平均(67.32±5.61)岁;ICU住院时间介于12-41d之间,平均(20.89±2.43)d;重症胰腺炎者8例,急性肺部感染者4例,急性心肌梗死者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者9例,急性呼吸衰竭9者,其它基础疾病者2例。
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介于35-85岁之间,平均(67.41±5.83)岁;ICU住院时间介于12-40d之间,平均(20.31±2.08)d;重症胰腺炎者7例,急性肺部感染者5例,急性心肌梗死者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者10例,急性呼吸衰竭者8例,其它基础疾病者3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情况,以及做好护理以后的分析。
方法:回顾分析在2010年3月-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随机抽取其中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产生高血糖的原因和机制,如何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以及做好为患者的血糖控制与预后的护理,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分析性。
结果:分析出重症监护的患者产生应激性血糖的原因,并且了解到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以及分析出如何在护理中如何控制患者的血糖。
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做出有效的分析,知道如何有效的护理患者从而有效的控制患者的高血糖。
关键词: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高血糖的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78-01
在临床中,重症监护的患者经常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即使患者没有糖代谢紊乱的基础病史,也会产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疾病程度严重会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患者的机体出现严重的物质与能量的代谢障碍,我们常认为应激性高血糖的产生与患者的危重病症的病理和生理变化具有一致性,高血糖它可以降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并且微生物在高血糖的环境下生长繁殖的更加迅速,因而导致患者的感染的易感性更加明显,并且高血糖对于缺血性脑组织可能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它可以加重患者机体的能量代谢障碍,
影响机体的正常[1]。
为了了解如何控制重症监护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以及分析如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我院特进行此次的实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在2010年3月-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随机抽取其中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产生高血糖的原因和机制,如何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以及做好为患者的血糖控制与预后的护理,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分析性。
1.2应激性高血糖的原因:重症监护患者在遭受感染或者创伤,也有可能是患者有严重的呼吸,心脏或者肾功能不全时,患者体内会出现糖代谢紊乱,由于患者体内的糖生成率高过患者体内糖的清除率,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应激性的高血糖,突发的应激性高血糖是患者感染或者产生炎症的信号,其引发的原因是激素和细胞的因子水平增加。
应激状态时,患者的下丘脑与垂体以及肾上腺轴处于过度的兴奋,导致促分解激素分泌增多引起胰岛素的分泌相对减少,造成体内的胰升糖素与胰岛素的比例失调,导致糖异生增加以及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都相对增加,造成糖的生成率明显加快,尤其是患者的年龄比较大的,高血糖发生率更高[2]。
1.3血糖控制与预后:患者的病情程度以及预后与其应激性血糖升高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据有关的实验显示,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病死率比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病死率低,尤其是针对重症患者
中住院时间超过5天且患者合并严重的感染而导致其多器官功能衰竭,对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病死率下降更加显著,控制血糖正常可以有效的激活t细胞或者b细胞的表面表达,有利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建立与维护,从而提示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有研究认为,加强胰岛素的治疗,可以维持足够的糖与胰岛素的供应,可以保持患者正常的胆汁分泌,有效的预防胆汁淤积,达到防止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以及溶血现象,从而减少为患者的输血,严格控制血糖可以缩短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因胰岛素的使用直接促进肌肉的合成,降低多发性神经肌肉病的发生,这些信息均可以显示血糖的变化与重症患者的预后有关。
1.4血糖监测l:l护理人员在为重症患者护理时,要注意将患者的血糖尽可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因此要注意为患者做好血糖监测,依据检测的结果为患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血糖控制方案,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快速检测,可以减小对患者的损伤,指端取血检测血糖时,要注意对患者指端先消毒,应选择洗必泰这种对皮肤刺激小,对结果影响小的消毒液,一般情况下无名指的血糖高于食指的血糖,采血时要选择无名指,进针的深度最好在针尖刺到患者的皮肤乳头层毛细血管,进针2-3mm,血液流出达到豆粒大小即可,若采血不足则会导致血糖值偏低影响检测的结果。
1.5注意防止患者低血糖:现如今在重症监护病房,为患者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但是如何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高血糖又保障患者不会低血糖成为一个难题,临床中经常有对重
症患者建立静脉输液输入胰岛素,因此有时会导致患者产生的血糖,对患者严格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后,对患者发生发复性低血糖与无反复性低血糖的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患者的神经与心理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无太大差别,但是由于强化胰岛素的使用治疗,使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上升,虽不会使患者临床恶化,但是若血糖过低会导致患者的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害,因此在治疗时要及时的发现患者的低血糖并给予纠正,的血糖患者往往伴随心率加快与血压下降,大汗等这些生命体征变化,因此在使用胰岛素时,护理人员要注意同时为患者输入营养与糖分,对患者实行严密的血糖监测,降低低血糖为患者产生的危害[3]。
2结果
分析出重症监护的患者产生应激性血糖的原因,并且了解到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以及分析出如何在护理中如何控制患者的血糖,因此在为重症监护患者治疗时不仅要有效的控制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也要注意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
3讨论
要对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护士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有高度的认识和了解,能够有效的护理患者,控制患者的高血糖将其降低并且保障患者不会长期发生低血糖,不要使患者的血糖浮动过于大,在为患者调控血糖时一定要注意对患者血糖变化的严密监测,另外在重症患者的治疗时,要大力推广使用强化胰岛素的治疗方法,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4]。
参考文献
[1]肖贞,刘东成,曹香云.危重儿的血糖监测级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1919-1921
[2]张梅,刘超.血糖控制对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循证医学,2006,6(3):170-175
[3]赵学英,阙呈立,邓兰芬.icu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62-64
[4]李松梅,杜长虹,高红静,等.对icu护士进行危重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培训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9)上旬版: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