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论高等院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论高等院校学生管理法治化作者:包法宝,吴正治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7年第12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大学生的成长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我国高校目前的学生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对学生行为的评价不统一、不明确;学生管理的主体、权限不明;学生与学校工作人员的权利义务不清,学生的权利和自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程序性规定欠缺;学生的权利遭到损害时得不到有效救济等。
因此,我们必须调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思想、管理活动和管理模式,探索和研究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局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人治’’状态,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已成为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实且迫切的要求。
首先,学生与校方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纵向的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另一类是横向的平等主体间的自由合意的关系,即契约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经济的角度入手,这一变化便豁然开朗:过去我国高等学校运行的经费来自于国家拨款,高校管理者的管理权是行政权力的一部分。
虽然从宏观上讲,国家行政权来自人民的公意,但特定到学生与学校的这一具体关系,则是一种纵向的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但目1 997年以后,普通高校全部实行并轨招生,学生自费就学,自主择业,学校收取费用,提供服务,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契约关系。
管理者的管理活动不再是依据其作为管理者的身份,而是依据契约——与学生达成的契约以及学生之间达成的契约,这二者之间时有交叉。
由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更多的是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出现的,当然也不排除其出于社会公益之目的而为公法授权之行为,比如依据教育法对学生学籍进行管理、依据学位管理条例授予学生学位以及依据原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行使相应的行政管理权,但其管理活动需纳入“法治’’的轨道是毋庸置疑的。
浅谈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
浅谈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自“依法治国”基本方针提出,迄今为止“法治”的理念已经由党的意志上升到了国家意志,并在各个领域加以贯彻实施。
尤其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十八大以来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了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也成为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
当代高校辅导员应当不仅做到“讲法律、讲政治、讲程序、讲法理”,而且要引导学生知法守法,将法治思维以落实为行为模式贯穿于日常学生工作之中。
本文将从高等教育管理法治化的重要意义入手,在“良法之治”“依法行政”“法律风险防范”等方面浅谈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增强,高校大学生、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明显,学生“状告”学校的案例也屡见不鲜,而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部分高校的法治意识薄弱。
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违纪处分“无章可循”或“有章但不合法、不合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管理监督以及问题的解决做不到“依章办事”或“程序不当”。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高校应当充分贯彻落实法治的新16字方针,依据教育部31号令构建以大学章程为龙头,高校听证监督制度为依托,法律风险防御机制为保障的高校法治体系,以实现“良法善治”“依法行政”“事前防范”的高校法治新局面。
一、“生告校”引发的思考6月,许昌某高校大学生A找到他的同学B,要求其顶替自己参加全国四级考试。
考试中B同学的替考行为被发现,为了严肃学校考纪,学校决定给予B同学开出学籍的处分。
得知学校的处分决定后,B同学对自己违反考级的行为追悔莫及,但认为学校因一次替考就将他开除学籍处分明显过重。
在多次向学校请求撤销处分、恢复学籍无望的情况下,B同学选择了向法院起诉。
对此许昌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作为一所普通高校,有权对本校违法、违规、危机的学生做出处分,但应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根据有关条款,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程序公正、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若干思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若干思考1. 引言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法制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如何将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是每个高校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必要性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2.1 加强法律意识高校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发展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所以高校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等问题的发生。
2.2 保证学生权益法制化管理能够保护学生的权益,预防权益受到侵害。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法制化的管理可以保证教育权益、人身安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权益。
2.3 增强学生自我约束意识法制化管理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增强自我约束意识,培养良好品德等好习惯和道德观念。
3.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具体做法3.1 增加法制教育内容学校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将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融入到学生教育中,全面普及法律基本知识,以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2 加强中央和部门的法制教育学校应当主动积极地压缩网站导航栏中的非法有害信息,开展网站内容监督和抵制非法网站活动,维护互联网的法律秩序,防止宣扬暴力、淫秽、邪教等内容的网站信息影响学生的思想言论。
3.3 建立健全制度高校应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
例如,制定宿舍管理规定、学术诚信条例、考试纪律等。
3.4 完善机制和执法手段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机制和执法手段,确保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度的行为及时的处理,吸取教训并进行警示教育,从而促进行为规范。
4. 总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必要性和具体做法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只有在加强法制教育、建立健全制度和完善机制和执法手段的支持下,才能全面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建设。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各级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为了有效解决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现状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管理手段单一很多高校的学生管理仍然以行政手段为主,这种管理方式往往是单向的,也就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规定和控制,缺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主动性。
法治意识淡薄许多大学生对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法规知晓程度缺乏一定的认知和行动。
在此前提下,大学生对法治的建设和深化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缺少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的重要支撑。
缺乏有效的信赖机制高校学生管理缺乏有效的信赖机制,在学生抱怨管理权利被侵害时,往往难以及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护。
此外,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互相不信任的情况,导致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路为有效解决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思路:多元化管理模式提倡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多样的环境,鼓励他们带有积极的意识去管理自身行为,增加学生自律意识。
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建设学生发展辅导员团队、积极开展课程、开展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管理手段。
深化法治意识高校应该重视立法宣传和法制教育的工作,不断在校内宣传法律法规,让学生重视法治意识。
另一方面,学校学生管理应该围绕着法律法规,完善制度和实践,以制定规范化的行为准则和相应的更加严谨的 punishment机制,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违反纪律的法律责任。
推进保护机制高校应该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了解学校管理决策的方向和计划。
另一方面,应该建立健全有利于学生制度的机制,例如: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学生提供更安全的环境,为学生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同时也需要建立官方网站或APP 等渠道,增强学生信任和依赖感。
依法治校视角下分析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
依法治校视角下分析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前言高等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要途径,而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的栋梁之才,其教育管理也举足轻重。
而依法治校则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关键,本文主要以依法治校视角,结合高校学生管理实践,分析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
依法治校与高校学生管理依法治校是指通过法律手段对学校内部的各种管理和处理方式进行规范和约束,从而达到维护校园秩序和保障学生权益的目的。
高校学生管理则是高校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安全管理、后勤管理等多个方面构成。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主要依赖于权威性和强制力,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法治理念的不断深入,学校管理也开始向法制化转型。
在学生管理中,依法治校意味着学生行为将更多地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学校将依据法律规定对学生进行正当权益保护和处罚,从而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向更加符合法律法规的方向发展。
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实践在高校学生管理方面,法制化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规章制度化高校学生管理的各项规定和措施需要有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作为支撑,同时需要和相关法律法规相适应。
学校需要制定健全的行为规范、纪律处分和奖惩制度,并明确规定学生管理的法律基础和依据。
在日常管理中,学校也需要通过制定详细的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等方式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法制化。
法律教育强化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法律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学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灌输法律法规、尊重法律的思想,使其形成法制意识。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开设法律课程、组织模拟法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法律知识。
公正的权益保护学生权益保护是高校依法治校的核心内容。
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为学生提供公正的维护和保护。
此外,学校还需要明确权益保护的标准和程序,并严格按照程序行事。
有效的安全管理高校安全是学生管理的基础,任何安全隐患都会对校园秩序和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各项安全工作,确保学校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校园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近年来,各种校园内事件不断发生,为高校的长远发展带来很大的隐患。
为了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方针,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必须认真思考和探讨如何加强和规范高校学生管理,打造法治校园。
一、强化校园法制文化教育校园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入推进校园内学生的法制观念,是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关键。
首先,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育中注重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责任感和法律素养。
其次,学校可以加强法治校园的建设,包括制定和实施各类规章制度,让学生了解校规校纪,形成校园法制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法律法规的底线意识。
二、严格学生管理制度很多校园事件的发生源于学生管理不到位,甚至管理混乱,这时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强各类管理制度的落地执行,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和法治观念。
此外,学校可以建立多元化的学生管理服务机制,包括成立学生维权和法律援助服务岗,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权益支持和法律援助服务。
三、重视法律监督和监管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和监管机制,加强对校园管理和学生行为的监管和控制,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和日常生活秩序,有效保障校园安全和稳定。
同时,高校还应当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健全违规行为查处、处罚,修复和调解机制,打造以法律为基础和以学生为本的校园安全法制化平台。
四、加强高校法治体系建设高校法治体系建设是高校管理法治化的关键环节,加强校园法治体系建设,建立法律专业教师、法律咨询、司法实践等学科专业体系,引导学生围绕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增强学生对法制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法律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积极推进法律人才培养和专业人才造就,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促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总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法律法规、学校机制、学生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综合入手,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长为具有高素质和良好品德的法治公民。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路径分析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路径分析【摘要】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路径分析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现状、困境和挑战,提出加强法制建设、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论述了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解决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法治教育的开展,为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困境、挑战、法制建设、学生法治意识、法治教育、必要性、发展方向、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境。
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校园事件的频发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都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传统上,高校学生管理过于依赖于规章制度和行政命令,缺乏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
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导致学生权益被侵犯、管理程序不规范、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
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只有通过法治化的路径,才能确保高校学生管理的公正、公平和规范,提升学生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深入研究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路径及其相关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和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促进高校内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法治化的发展。
一方面,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完善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环境,维护学校正常运行秩序,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推进对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法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研究意义还体现在促进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和合作,提升学校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
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提要] 在强调依法治国和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在高校管理中塑造法治的品格,将高校管理真正纳入法治建设的轨道,是当前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高校管理中,作为一个工作者始终应注重和把握“以法为纲、以法为‘度’以及依法办事”的三个准则,培养高校管理法治化的思想基础,努力参与和推进高校管理的法治化战略,提升管理的法治化程度,在高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真正做到“依法治教、以法促教”。
关键词:高校管理;法治化;依法治校伴随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理念深入人心,公民个人权利意识不断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几年来,高校侵犯学生权益现象屡见报端,学生状告母校的诉案也频频发生。
究其原因,与管理理念陈旧,法治观念淡薄,以及整个教育法治化进程落后不无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依法治校、依法管理。
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国方略的组成部分,就是按照法治的原则和精神对学校进行管理。
一、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意义及必要性(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诉求。
法治国家是指主要依靠正义之法来治理国政与管理社会从而使权力和权利得以合理配置的社会状态。
法治是社会治理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法治的前提是“良法之治”,法治国家的核心是权力与权利的合理配置关系。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法治是其重要使命。
(二)对高校自治的促进和保障。
高校自治是国家与高校之间进行的一次教育权分配。
从高校产生的背景上看,我国高校与西方大学诞生的背景不同,缺少市民社会基础,学术行会自组织性缺失,高校自治能力缺乏。
我国高校建立的时代就是大学发展政治论占主流的时代,高校也是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发展起来的,从教会大学、国民政府主办的大学到解放区的大学,大学发展始终是与中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联系在一起的。
高校自治是追求实现的目标,而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正是促进高校自治的机制,是高校自治权利有效适当履行的有效保障。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摘要】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当前高校管理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从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建立健全法治制度体系、加强监督与评估机制、加强师生互动沟通、加强学生自治组织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
通过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建立完善的法治体系与机制,加强监督与评估,促进师生互动和学生自治组织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规范化和法治化。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对于提高高校管理效率、维护校园秩序、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不断优化法治化机制和加强教育培训,以及面对挑战及时调整策略,从而推动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取得更好的成效。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法律意识教育、法治制度体系、监督与评估机制、师生互动沟通、学生自治组织建设、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挑战的策略。
1. 引言1.1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在当今社会,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管理难度的提高,如何在法治的框架下有效地管理高校学生,成为了摆在各大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不仅可以有效维护校园秩序和学生权益,也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
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围绕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建立健全法治制度体系、加强监督与评估机制、加强师生互动沟通以及加强学生自治组织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希望可以为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本文还将分析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应对挑战的策略,为高校学生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高校学生中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治观念。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高校的学生自然而然也成为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群体。
而管理学生这一群体,需要更加注重法治化,除了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外,还需要从制度和实践层面来推进高校学生的法治化。
一、从法制思想教育入手,注重法治观念的培养在高校学生管理方面,不仅仅是要管理好学生的行为,更要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只有拥有了正确的法制思想教育,才能更好地使大学生更加注重法律法规的遵循,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同时,也要通过法制宣传、法制课程建设等多种方式,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学生不要突破底线,让他们知道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特别是重视校园安全等方面。
二、加强法规制定,加大对学生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在法治化的基础上,制定更加明确的法规法规范,加强法规的执行力度。
特别是在学生违法行为上,要严格惩处。
例如,对于违规拥有和使用假证件、盗窃、入室盗窃、强奸等恶劣违法行为的学生,应该及时解除其学籍,提高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打击整治违法行为,用法律手段来保障校园的安全。
同时,为了更加严格地惩治违规学生,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处分管理,加强对学生处分决定的法制化、透明度,同时也可以通过严格的惩罚,来形成规范高校学生行为的标准和规范。
三、加强法制意识形态建设,构建更加完整的法规制度虽然学生法制意识的建设和法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法治化建设还需要在各方面加强落实。
特别是加强各校内部法规的制定,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推进,为高校的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制保障。
此外,还应该加强校内的法律监督,以确保学生在校内的行为,不仅符合全国范围内的法规和要求,还要符合学校制定的行为规范,从而构建更为完整的法规制度。
只有这样,高校教学研究、管理服务才能更加安全有序,为更加健康、快速的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四、加强法制建设,让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同于其它社会人群。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
试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摘要:“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高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作为为社会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高等院校,应当转换观念,在学生管理中坚持用法治精神武装头脑,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依法管理,顺应法制社会的要求,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内涵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是指高校学生管理机构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用以调整学生管理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用民主法治的观念构建合理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权利结构形式和制约机制,调节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
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实现规范化、合法化、秩序化、民主化,使高校的指导、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合法有序进行。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高校的学生管理活动应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并受法律法规的制约。
2,以法律为基本准则,来调整高校学生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求遵循程序正当原则。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是依法治国和培养法治人才的必然要求实行法治,保障人权,是当代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发展要求。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要在教育领域贯彻实施这一基本方略,就必须实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正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知识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权利意识的觉醒、现代教育价值的确立、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带动思想更新的速度,都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提出客观要求。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度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影响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综合国力。
战后崛起的日本以及英、美、法等发达国家,都向世人昭示了这一点。
依法治校视角下分析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
依法治校视角下分析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发展,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已经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依法治校已经成为了高校管理的必要途径,它的意义深远,对于保障高校管理的合法性、科学性、公正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和提高质量的重要标志。
一、依法治校的意义一方面,依法治校对于保障大学管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
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实体,其管理过程涉及到学生和教师、行政人员的权益关系,需要遵循法律的基本原则,以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合法性。
管理过程中依据法律规定来行事,不仅降低了管理的难度,而且能够避免管理过程和决策产生法律纠纷,维护了大学的管理和发展稳定性。
另一方面,依法治校对于深化高校改革和提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法治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规制和文明,这些原则不仅是当代大学管理理念的基础,同时也是大学改革不断深化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高校依法治理,能够使教学、研究等各种事务有章可循,更好地实现管理功能,也更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依法治校为高校管理建立了健全的制度,保障了管理中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不断推进高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高了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深化了高校的育人功能。
二、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现状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现状是不同的高校之间存在差异的。
尽管《高等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和条例已经较为明确地规定了大学管理的法律地位和管理程序,但由于高校内部的管理结构、管理体系和管理业务不同,管理方式也存在差异,依法治校的机制不够完善,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首先,高校中有关管理方面的法规法规章程学生管理的领域还不够完善。
例如,对于一些校方处理学生违法、违纪等行为的时,机制不够明确,规范性不够足,往往会存在管理错误和不公正等问题。
其次,高校的管理体系一般不够科学和制度化。
相比而言,欠缺运用规章制度和相应管理流程的高校更多。
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建设问题
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建设问题概述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内容的日益复杂化,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建设问题日益凸显。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建设是指建立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和程序,推进管理工作的合法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建设问题法规意识不足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一些教育工作者法规意识不足的情况。
他们出于个人主观因素,或是因为对某些法律法规理解不充分,从而对学生进行的教育管理行为不合法合规。
这样就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无法预料的法律风险。
管理制度不完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一些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有些高校在制定相关制度时,缺乏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了解,制度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甚至不符合最低标准。
而一些学校在执行相关制度时也存在缺乏标准化、程序化的问题,造成对学生权益利益的损害。
行政干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一些行政部门或学校内部的领导干预,也是一个相对普遍的问题。
一些领导层为了一己私利,或是出于水平不齐、教育观念不同等因素,干涉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给教育管理带来的安全隐患。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建设解决方案加强职业技能质量和法律知识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职业技能质量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和提升,向着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等方向发展。
完善管理制度高校应加强对自身管理制度健全性和完备性的检查和评估,制订符合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教育管理流程规范,并定期逐一检查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修缮制度中存在的漏洞或改进点。
推进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基于一套已有的标准流程操作,制定出台统一的操作规范文件,倡导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加强对各管理环节的监督和检查。
独立运作,避免行政干预高校应当在校内设置相对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该机构对外有独立的权力和责任,向上与学校内部有行政的联系,保证内部独立运作,避免行政干预。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若干思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若干思考【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谈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重要性和现状,然后分析了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规章制度执行力、注重教育引导、加强监督检查以及加强师生沟通等方法,来确保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有效推进。
结论部分指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深入发展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标和提升高校教育质量。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重要性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和实践,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机会。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制度建设、规章制度执行、教育引导、监督检查、师生沟通、教育目标、共同努力。
1. 引言1.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重要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可以规范学校管理行为,确保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规章制度,可以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和依据,避免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保障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可以提升学生素质和素养,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
通过法制化管理,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养成遵纪守法的品质,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优化管理流程,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制化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提升管理质量,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持续改善和提升。
1.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现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变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建设的进展不够均衡。
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
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摘要】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推进已经成为高校管理中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本文围绕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基本内涵及必然性进行了阐述,并从完善相关的教育法律体系、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服务机构、提高学生管理者的法律意识等方面探讨了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学生管理法治化权利救济近几年,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争议屡见报端。
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校学生管理旧的思维及模式的惯性及相关教育法规的不健全而造成的。
而侵犯学生人身权、受教育权、财产权等权益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个案,而是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那么,如何对高校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又能化解和防范高校管理中潜在的冲突?笔者认为依法治校、推进学生管理法治化应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由之路。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工作是观察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窗口,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笔者通过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分析学生之间的各类案件,发现我院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学生管理过程中制定的某些规章制度及一些管理学生的方式,已违反了法律的基本原理及规定。
(一)某些规章制度的内容与法律相抵触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是依法治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法律方式规范高校学生管理的过程。
其中,如何制定出合法的规章制度,是实现依法治校的基础,规章制度违法了,依法治校就无从谈起。
学生管理工作者包括班主任在内,应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免制定的规则与法律相抵触。
大学生既是一名受教育者,同时又是一名消费者。
因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不再是一种国家的权利和责任,而是一种消费,一种服务消费。
由是,大学生的角色悄然发生了变化,大学生不再仅仅是一个受教育者,而是这种服务消费关系中的一个消费者,一个特殊的教育消费。
因些在学生实行缴费上学以来,学生与学校间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行政法律关系,而演变为一种教育协约关系,即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是基于宪法原理以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充分实现的法律关系。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探讨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探讨作为我国教学体系中的高等教育,是学生由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对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素质培养来说相当关键。
为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少学校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运用法治化模式,并取得不错的成效。
本文针对高校如何实施教育管理法治化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列出一些有效的管理对策。
标签: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的必然趋势第一,在我国传统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活动中,其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国家拨款,高校管理者归属于行政权力。
目前,高校学生自费就学,自主就业,学校收取费用,提供服务,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由服从关系转变为契约关系,并受教育法律的约束。
第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属于依法治国基本策略的关键组成部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施可促使各种社会关系变得法治化,当然也包括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而且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是保证学生管理规范化的客观需求。
第三,现阶段,随着依法治国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学生的权利意识被唤醒,高校教育模式也随之转变,这些客观因素都要求高校应实现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并顺应时代潮流。
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的具体对策1.实施有章可循的对策从工具性的理解角度出发,要想保证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的有效实施,应保证高校管理者为学生制订具体、合理的规则体系,构建自由并不混乱、稳定并不僵化的教育管理秩序,并建立与完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这是实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的关键前提。
同时,高校管理者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范,建立一个规范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各个学院与班级也可自行制订合理的管理准则,而且每所学校应严格按照这些制度和规章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2.实施依章程办事的对策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是保证法治化教育方针有效实施的关键基础。
不过针对一些虽然在高校规章制度中有所涉及,但是有一定的转圜空间时,管理者应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加以选择与使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问题探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问题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问题,通过总结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论述了法治化为高校学生管理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指出了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法治问题以及实施有效法治化应需要重视的方面,总结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原则。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变化;影响正文: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在不断调整与完善。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按照法治化的要求进行,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增强学生对高校学生管理的认可,并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
首先,在实施法治化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需要确立和落实学生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管理的行为,避免滥用职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其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当注重依法执行,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积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当加强科学化管理,通过完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学校内部法治实施程序的制度性,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法治化为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而实施有效的法治化,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当务之急。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重视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强管理的科学化,切实提升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应用推广法治化高校学生管理,主要是要落实到实际的校园管理实践中去。
首先是要建立完善的法治体系,以便对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的行为进行制度性的规范和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
另外,要完善学校学生管理的机制,将学校学生管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以及有关的义务和责任的分解正式记录下来,增强法治精神。
同时,还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以便更多的家长、教师、学生参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保障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增强公众对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认可度。
此外,要强调科学性,在实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具备文明礼貌的行为规范;另外,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运用政策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规范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p管理其含义有二:一是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二是照管并约束(人或事)。
高校学生管理从其字面意思来讲便是对高校学生进行照管并约束。
传统上看,依照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通过法律、法规授权的方式,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命令与服从的行政法律关系。
然而就目前高校实践来看,学生管理已经突破其字面含义,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特别是上世纪末扩招以来高校与学生一方面是高校收取学费、教育学生,学生缴纳学费并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在后勤上高校收费提供服务,学生缴费享受服务,在这两个方面,高校与学生有了普通的平等民事法律关系,而高校在学籍、学位及处分等方面仍具有管理能力,笔者认为,这两种关系并存,我们可将其视为一种准行政法律关系,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针对高校与学生之间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处理。
首先,从高校作为管理者的角色方面而言。
高校的守法,即要求高校要遵守法律、法规乃至自身校规、校纪的规定。
其所制定的学生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实施的管理行为不仅不能超越法定范围,而且也不能忽略法律程序。
另外,高校做为独立的具有教育资格的法人,其管理权如办学、管理等方面的权力,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干涉。
这就是高校享有的管理的权力与学生接受高校管理的义务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学生有权利,但是学生的权利仍然要受到防止权利滥用原则的限制。
学生享有受教育、申诉救济等权利,但要以承认和服从学校依法所享有的管理权利为前提。
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
其次,就民事方面而言,1997年高校实行并轨招生以来,学生自费就学、自主择业,学校则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服务,学生与学校的法律关系不再是纯粹的行政管理关系,尤其是在后勤服务方面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学生出资,学校提供相应的服务,学生与学校在这一层面上是平等的主体。
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转变在相应法律关系中的态度和观念,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学生为服务的主体,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不利因素分析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存在着诸多不利的因素。
(一)传统观念影响
我国“一日为师p
(二)管理规则存在问题
2005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这一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但是作为部委规章,其效力不高,操作性并不强,与此同时,各高校基于当时出现的众多的学生起诉学校事件,纷纷根据这个规定出台了自身的各项规定,但存在诸多缺陷。
一是制度的不完整、不健全,在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全过程中仍有许多空白点,以至于无章可循,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二是临时性、应急性的“通知、办法”与规章制度并存,朝令夕改难以避免,制度的严肃性、连续性和持久性不能保证;三是由于规章制度本身不严密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规章制度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四是出于对法律、法规理解上的差异和自身情况的不同,各高校对规则的掌握尺度也出现了不同,甚至出现了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的规则;五是规则制定涵盖学生在校方方面面,事无巨细。
甚至出现了对学生进行人身限制的规则或者将平等主体的关系行政化处理的现象。
笔者认为,随着学生民主法治思想的成熟,这些缺陷势必会成为高校与学生之间冲突的新的导火线。
(三)程序及救济方面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努力建立一套程序来实现自身的管理,但是在制定或者行使管理权过程中,往往忽略学生知情权、辩护权特别是事后救济的权利。
而且根据现行的规定,学生的救济如教育申诉、行政复议、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程序和法治观念。
学校和学生在冲突过程中,可能出现有些学生权益受损后,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出于保护主义拒绝改正,而法院处置无法可据;又或者高校害怕名誉受损、舆论压力,委曲求全。
三、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途径
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高校与学生的参与,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笔者认为目前而言,法治化的途径及方法可以从如下方面考虑。
(一)法治教育宣传工作
加强教育和宣传工作,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另一方面是学生,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讲,首先需要清楚地知道自身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职责,要通过对管理者的教育和培训,将民主思想、法治观念牢固地树立起来,将公平思想、平等观念贯彻到高校与学生之间管理和平等关系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中,事事体现法治精神之需求,不强势,不欺弱,从实体和程序两个重要的环
节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知法、守法的良好品质。
学生作为整个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中的另一主体,宣传教育工作同样是重点,要通过各种途径,包括讲座、选修课、展板、橱窗、宣传单等多方面的方式,使其清楚地知道作为公民、作为行政相对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明确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高校在这个问题上不应该采取单纯的宣传学生义务,忽略其权利的做法,要让学生明白其维权的意义和程序做法。
将整个法治的观念深入到学生的求学过程中。
(二)针对不同法律关系,正确处理高校与学生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是人而不是物,高等教育的光辉就在于它培养的是人格健全、品格高尚的高素质的人,是有思想、有心理、有灵魂的人,所谓的健全的校规校纪和严厉的惩戒显然不能成为培养人才的唯一办法或者说最好办法,高校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上必须依据不同的法律关系以不同方式来处理,避免出现民事关系行政化的倾向。
目前,各个高校都在着力构建一套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内容涉及日常管理、奖惩等等诸多方面,内容详尽,在这个方面需要注意的只是规则制定的民主性和程序性,防止出现只重实体而轻程序、重学生义务而轻其权利的做法。
在规则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与合作。
另外就是在高校与学生的民事关系上,高校需要转变观念,承认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承认在财产权、人格权等方面双方的地位是相等的,避免出现高校在民事关系上任意侵犯学生的财产权、人格权和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
这样才能创建一种和谐、民主的高校与学生的良好关系。
(三)建立和完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
学生的权利救济是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途径,其作用不仅仅是保护学生,更重要的是将高校的管理纳入了法治化的轨道,保护了高校的权利。
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高效的民主的学生救济制度尤为重要。
1、完善学生申诉制度
笔者认为,学生申诉制度可以分为一般校内申诉和行政申诉两个部分,高校可以依据《教育法》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精神,制定相应的规则,将一般的教师的授课问题、教师与学生的纠纷及其他轻微的民事关系纳入校内申诉的范围。
另外在行政申诉部分上,还需要对规则进一步地细化和完善,如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中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的产生办法、学校申诉处理委员会决定的效力问题、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申诉的次数、申诉期间学生的就学权、申诉不加重处分等进行详细的规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申诉处理的公平和公正。
2、建立学生处分听证制度
这是对高校学生权利救济制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即改变过去高校处分学生先处罚,后告知可申诉的做法,而让学生有对事件申诉和说明理由的机会,也就是引入学生处分听证制度,将听证作为处罚的前置程序,由利害关系人对事实做申诉和说明,昕证程序参加人进行相应的质问、辩论和反驳,进而能更好地寻求事件的真相,保障了处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