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共63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料四表明相权 对皇权能起到一定制 约作用。
皇帝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史论形成]
内巩 固 总领行政,参与决策, 有属官
内阁制
仅是顾问侍从,权力源于皇 帝个人信任 侍从咨询,无决策权,无属 官
职权
性质 国家法定中央机构
影响 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自主探究——通过史实史料认知历史]
主题一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史料一 “初, 唐因隋制, 以三省之长中

[教你读史]
书令、 侍中、 尚书令共议国政, 此宰相职也。 ” „„ (三省六部制) 实即将以前如汉代丞 相之权,分隶三省,而总于皇帝,„„以期达 到既能加强集权又能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的 后果„„。 ——《新唐书· 百官志》
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
[归纳升华]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 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 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发展和提高。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最高议事机关称 ‘政事堂’, 一切政府法令, 需用皇 帝诏书名义颁布者, 事先由政事堂开 会决议, 送进皇宫画一‘敕’字, 然 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 下。”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
[史论形成]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相权三分,相互牵制。
(2)职责明确,提高效率。
(3)协商政务,集思广益。
史料一中 “共议国政”和 “分隶三省”表 明相权被分散。
[教你读史]
史料二
从图中各部门的职 责和工作流程可看出该 制度体系严谨,程序严 格,职责分明。
[教你读史]
史料三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
史料三中“先由 政事堂„„送进„„ 然后盖印中书门下之 章发下”说明三省拥 有一定决策权,在一 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
[辨析比较] 唐代中书省与元朝中书省的不同
唐朝的中书省是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元代的中书省 则为最高行政机构。
[轻巧识记] 三省六部制
[辨析比较] “三省六部制”与“三权分立”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 都体现了 分权的特点, 但二者反映的本质却不同。 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 于强化皇权, 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西方的三权分立目的是防止 专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
[史论形成]
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主题三 内阁制与宰相制的不同
中国古代的宰相与内阁有什么不同?
史料二
科举制一方面扩大了专制
[教你读史]
史料二中关键信 息 “扩 大了”“冲破 了”指出了选官的范 围、标准的变化。“开 放性”指的是选官原 则。
统治的社会基础, 冲破了“九品中正制” 造成的“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的封 闭局面, 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 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获得从政 机会。 另一方面, 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 开放性, 缓和了社会矛盾, 对社会和政治 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二、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
[题源材料]
摘自2012年新课标全国高考T28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 “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 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 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问题设置]
[答案提示]
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问题?
“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
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是
皇权强化 、中央集权加强目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是围绕 ___________ 专制统治 的一种手段。 的而变化的,是巩固统治,强化___________
②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以隋唐为界分为两个大阶段:
血缘 关系为主,以___________ 门第族望 为选官的主要 隋唐以前是以_______
2.消极影响
(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 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 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开放课堂——运用学科思维活学历史]
三省六部 制直至宋元 ①从汉至元, 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__________ 皇权 不断加强,_______ 相权 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发展,体现了______ 皇权 服务 ②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_______
皇帝 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 于_______
的根深蒂固。
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要点提纲
史实阐释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
重才轻品
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 素质低下

极 影 响 禁锢思想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 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有消极影响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 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束南北朝相承之旧格局,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 钱穆认为,中国文化分秦汉、汉唐、宋元明清三个时期,唐宋 是第二、第三期的分界线。同时,国内学者对“宋代近世说” 也提出质疑,认为这一观点对宋代的历史地位估计过高,宋代 仍然属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唐宋时期的变革是中国封 建经济制度内部的推移演化。 中国史学界的主流观点是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 期,宋元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
史料三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 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 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 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 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教你读史]
史料二、三表 明明代阁臣只是皇 帝顾问,不具备宰 相的权力和地位。
[教你读史]
史料四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
始终不是中央正式行政机构
对皇权无约束力
[合作探究——通过题源材料思悟历史]
一、客观评价科举制的影响
[题源材料] 摘自 2012 年江苏高考 T21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 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 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只要中国仍相 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概念阐释] 八股取士 明清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
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 故名八股取士。 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的 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
[轻巧识记]
古代官吏制度概况
察举制 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________ 科举制 , ①从汉代________
[教你读史]
史料三
这一制度„„他们通过
史料三中关键信 息“考试”指的是选 拔方式。 综合以上信息, 推 断选官制度发展到科 举制体现的原则变化。
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 配备文官„„这一制度达到充分发展 的,是由一系列的考试组成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古代选官制度在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官原则、选官基 础上有什么发展变化?归纳总结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给我们 什么启示?
(4)制度约束,节制君权。
主题二

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史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省略 号前为选官制度 ——世卿世禄制, 省 略号后为选官标准 ——出身。
官员选拔采用 “ 世卿世禄制 ”„„ 从 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 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才学 依据,其方式有世袭和任命两种;隋唐至明清时期是以______ 考试 方式选拔官员,由皇帝任命。 为选官依据,采取_______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轻巧识记]
明清政治制度
[辨析比较]
1.宰相制与内阁制
宰相和内阁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机构, 但二者的 地位有很大差别。宰相是百官之首,参与决策,地位巩固,对 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宰相为百官之首,位高而权重。”内阁 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 力。 虽然也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 但其权力来自于统治 者的个人信任与支持。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
[教你读史]

史料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
史料一表明唐朝之 前宰相位高权重, 辅佐皇 帝处理全国政事。
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新唐书》
史料二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
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 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 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明神宗实录》
相权 ,使之相互牵制;二是转移______ 相权 至其 式:一是分割_______
他机构, 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内朝或宫 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
外朝 转移,即由内向外。 地由内朝向______
②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
皇权 不断加强,_____ 相权 不断被削弱的趋 治形态新变化,体现了_____ 阻碍 。 势;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______
2.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近代“内阁”有着本质的差别
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 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 高行政机构,责任制内阁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①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削弱相权主要有两种方
史学争鸣(一)

“唐宋变革说”
[史学前沿]
1910 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 首创“唐宋变革说”,提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 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欧美史学界也多 主张唐宋之际中国历史从中古转向了近世,认为在宋代政治、社 会、生活诸领域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学者对唐宋历史的变化 也有重要认识。陈寅恪认为,“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
合功能

推动儒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
学发展 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要点提纲 巩固国 积 极 影 响 家统一
史实阐释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对“大一统”意识形
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
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早在唐朝时其选才的方法就被东亚文化圈国
推动世 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 界文明 组成部分,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1.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古代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
[易误指正]
“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的制度, 而是基本上沿 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如地方沿袭秦朝郡县制,同时又实 行封国制。
[问题设置]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
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答案提示] 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
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归纳升华] 客观评价科举制的影响
要点提纲 积 极 影 社会整 史实阐释 打破了历史上世袭的传统模式,促进社会阶 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 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轻巧识记]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分割 、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 ①从汉到元,通过_______ 行省制度 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断强化。 ____________ 适应了统
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动了从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调
地方机构 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方式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整____________ 地方 日益听命于 的进程。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体现了_______ 中央集权 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中央,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