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骨伤科学中的韧带损伤修复之方
中医骨伤科学中的韧带损伤修复之方在中医骨伤科学的领域中,韧带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
韧带作为连接骨骼、稳定关节的重要组织,一旦损伤,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活动受限等诸多不适。
那么,在中医的智慧宝库中,又有哪些独特的方法来应对韧带损伤的修复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韧带损伤的原因和表现。
韧带损伤通常是由于剧烈运动、外伤、过度拉伸等因素引起。
损伤后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关节不稳定。
中医认为,韧带损伤属于“筋伤”的范畴。
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气血瘀滞、经络阻滞、肝肾亏虚等有关。
因此,中医在治疗韧带损伤时,注重整体观念,从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滋补肝肾等方面入手。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韧带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损伤的早期,多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如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
这些中药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
在损伤的中后期,则侧重于补肝肾、强筋骨,常用的中药有熟地、杜仲、牛膝、续断等。
这些中药有助于韧带的修复和再生。
除了中药内服,中药外用也有着显著的疗效。
比如,中药敷贴就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制成药膏,敷在损伤部位,可以通过皮肤渗透,直接作用于病灶。
另外,中药熏洗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通过温热的药液熏蒸和浸泡损伤部位,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韧带的恢复。
针灸疗法在韧带损伤的修复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
例如,针刺血海、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可以促进局部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艾灸则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对于因寒邪凝滞导致的韧带损伤有较好的疗效。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韧带损伤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手法的推、拿、按、揉、点、拨等,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韧带的修复。
但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按摩的手法和力度要适中,避免加重损伤。
在中医骨伤科学中,还强调患者自身的调养。
损伤后的休息是至关重要的,避免过早活动导致损伤加重。
里缝伤筋手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南 京 大 学 出版 社 ,1994:189. [3] 罗奋兴.慢性 膝关节 内侧副韧带损 伤的诊疗及体会 [J].
按 摩与 导 引 ,1996,6(15):25. (2008—03—02收稿 2008—06—15修 回)
关键词 内侧副韧带 ,膝 推拿 创伤和损伤
膝关节 内侧副韧带损伤是 临床 常见 病 ,多发 生在 膝 关节轻度屈 曲,股 骨 向 内旋 转 ,足部 固定 位置 时胫 骨猝 然发生 向外旋转 和外 翻损伤 。可致 内侧 副韧 带发 生扭 伤或断裂 ,有时可 合 并 内侧 半 月板 或前 十 字韧带 损 伤 。 其病理变化为韧带扭伤 、部分撕裂 或全部断裂 。 自 2002 年 8月至 2007年 8月作 者采用里 缝伤筋手 法 治疗 膝 关节 内侧副韧带损伤 88例 ,取得 了较好 的疗 效 ,现 总结 报告如下 。 1 临床 资料
中医正 骨 2010年 1月 第 22卷 第 1期
(总 053)·53·
当然 ,中医正 骨手 法 也 有 它 的局 限 性 ,对 于胫 骨 远端 严重 粉碎 移 位 、复 位 标 志 不 明显 、胫 距 关 节 面 明 显压 缩 、塌 陷的 骨折 ,还是 要结 合 其 他 间接 复位 手 法 ,
本 组 88例 ,治疗 10~20 d,平均 15 d,按有关标准评 定 ,结 果治愈 7l例 ,占 80.7% ;好转 l0例 ,占 11.4% , 未愈 7例 ,占 7.9% ,总有效率 92.1% 。
4 讨 论 膝关节为人 体最 大 的关节 ,其关 节 面浅 而广 ,主 要
依靠关 节周 围丰 富的韧 带来 维持 稳 定。膝关 节 内侧 副 韧带损伤属 中医膝 骨缝 伤筋 范畴 ,中医认 为损 伤后 ,经 脉受阻 ,气血运行不通 ,“不通则 痛”。因此 ,在手法 治疗 时 ,关键在于“通 ”。当韧 带组 织损 伤 后 ,首 先是 细胞 变 性坏死 ,然后组织渗 出 ,炎症 产物产生 ,形成体 内异物 而 刺激周 围组 织 ,引起疼 痛 ,功能 障碍 等不 良影 响 。此 时 若得不到 正规 的治 疗 ,则 炎 症 产 物与 周 围组 织 发 生 粘 连 ,甚 至结疤 ,挛缩 ,钙化 。里 缝伤筋 手法就 是轻轻 环 转摇晃伤肢 6—7次 ,医者站在 伤肢外 侧 ,用拿 骱之手 按 住里缝 ,握 足踝 之 手 与 助 手用 力 相 对 拔 伸 。使 伤 肢 盘 膝 ,大腿外展外旋 ,足跟尽量靠 近健侧 腹股沟 部 ,用拿 膝 之手拇 指 ,推捋里缝 。最后将 伤肢 拔直 ,用 捋 、顺 、捻 、揉 法按摩 舒筋 。应用里缝伤筋 手法 ,通过 对受伤 部位 的按 揉 、捋顺 、弹拨 ,可 以促进局部 消炎消 肿 ,解 除肌 肉痉挛 , 松解粘 连 ,理顺筋脉 ,使气血 运行 流畅 。在 临床 中,要 取 得显著 疗效 ,应注意两点 ,其一要 抓住 原发压 痛点 ,并力 求定位准确 ,不 要被 大范 围的扩散 痛 和传 导痛 所迷 惑 ; 其二初诊手法按摩完毕 时 ,一 定要被 动做膝关 节屈伸 运 动 ,以纠正关 节 轻 微 的错 位 ,舒 顺 卷 屈 的 筋膜 ,滑 利 关 节 ,促 进血液循环 ,使损伤组织得 以恢复 。 5 参 考 文献 [1] 北京 中医药大 学东直 门医院.刘 寿山 正骨经 验 [M].北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韧带损伤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韧带损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因为运动不当、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韧带损伤。
韧带损伤不仅会给我们带来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影响我们的正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而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韧带损伤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且历经了长期的实践检验,效果显著。
中医认为,韧带损伤属于“筋伤”的范畴。
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外力损伤、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
当韧带受到外力的牵拉、扭转或挤压时,就会导致筋脉受损,气血瘀滞,经络不通,从而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如果损伤日久不愈,或素体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则会导致筋脉失养,修复缓慢,病情缠绵难愈。
那么,中医骨伤科学是如何治疗韧带损伤的呢?首先是中药治疗。
根据韧带损伤的不同阶段和症状,中医会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在损伤的早期,一般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常用的方剂有桃红四物汤、活血止痛汤等。
这些方剂中的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的瘀血和肿胀,减轻疼痛。
在损伤的中期,治疗以舒筋活络、接骨续筋为主,常用的方剂有舒筋活血汤、续断紫金丹等。
方剂中的伸筋草、透骨草、杜仲、续断等药物能够疏通经络,促进韧带的修复和再生。
在损伤的后期,治疗以补肝肾、强筋骨、养气血为主,常用的方剂有补肾壮筋汤、八珍汤等。
通过熟地、山茱萸、黄芪、白术等药物的作用,增强机体的正气,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除了内服中药,中药外用也是中医治疗韧带损伤的常用方法之一。
在损伤的早期,可以使用冷敷法,将中药制成的冷敷剂敷在患处,如大黄、黄柏、侧柏叶等,能够起到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在损伤的中后期,可以使用热敷法或中药熏洗法,将中药煎汤后热敷或熏洗患处,如艾叶、红花、威灵仙、牛膝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
针灸治疗在韧带损伤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常用的穴位有阿是穴、血海、足三里、阳陵泉等。
针灸推拿功法指导: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医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仅适应于韧带组织的部分纤维断裂和捩伤、扭伤、挫伤。
1.治疗原则
(1)急性期:止血消肿,和营除痛。
外语学习网
(2)慢性期:健筋通络。
2.常用穴位及部位血海、阿是、阴陵泉诸穴及膝关节内侧。
3.常用手法冰按摩、掌根按揉法、指揉法、拿法、擦法、热敷法等。
4.操作方法
(1)冰按摩:即用冰作按摩的方法。
不仅可适用于本症,同样也可适用于四肢软组织急性扭挫伤用十胀明显者。
其方法如下:
选用大小适宜无棱角的冰块,用布包裹后置予内侧副韧带处作轻柔而缓慢的按摩。
当冰块融化后可再更换,每次约10~20分钟,损伤当日1~3次。
因冰块能使血管收缩,可迅速、有效地控制损伤部位的出血和渗出,同时又能止痛。
当冰按摩结束后,即刻用弹性绷带包扎、制动,抬高患肢。
当出血停止后,即可早日接受推拿治疗。
(2)对非即刻损伤,局部无明显出血倾向者,或冰按摩治疗出血停止者,可选用下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或立于患侧,先以掌根按揉法施于股四头肌约3~5分钟。
此法既可作为基础手法,又能使股四头肌保持良好的张力,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起积极作用。
继上法,指揉血海、阿是穴、阴陵泉及内侧副韧带约8~10分钟。
此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法。
手法要轻柔忌被动运动。
在刚开始手法治疗时可能会有些疼痛,但对血肿的消散,吸收和损伤组织的修复是有利的。
必要时在内侧副韧带处施以擦法加热敷治疗。
粗针短刺加拔罐治疗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
粗针短刺加拔罐治疗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好发于体力劳动者。
笔者自1985年以来采用粗针短刺加拔罐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6例中,男41例,女55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余年。
发病于左侧53例,右侧38例,双侧5例。
1.2临床表现有歪扭膝关节或直接撞击膝内侧的受伤史;膝关节内侧疼痛或肿痛,关节功能障碍;膝关节内侧触及条索状隆起,并且有明显的压痛点,内侧副韧带分离试验阳性(膝关节被动外翻时,膝痛加重)。
2治疗方法在一侧或两侧膝关节内侧面的副韧带上按压,寻找条索状结节上最明显的压痛点1个,用指甲爪切作一标记为阿是穴进针点。
常规消毒后,取28号或26号1寸毫针在阿是穴上垂直缓慢进针,针尖触及骨面产生酸胀痛得气感后,捏住针尾,作上下、左右摆动针体各5~20次,使针尖“摩骨”,留针10分钟,摇大针孔出针,再在针孔处用闪火法拔以小号火罐,留罐20分钟,然后在针孔处贴创可贴。
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休息3~5天。
“摩骨”的次数与幅度,据患者病程长短,体质强弱,能耐受与否而酌情运用。
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痊愈:膝关节内侧疼痛、压痛消失,功能完全恢复,关节稳定,半年内无复发;显效:膝关节内侧疼痛、压痛基本消失,但膝部活动仍时有轻度不适,关节较稳定;好转:膝关节内侧疼痛、压痛较前减轻,功能改善,关节有轻度不稳;无效:症状、体征未改善。
3.2治疗结果96例中,经1~2个疗程治疗,痊愈57例,占59.4%;显效27例,占28.1%;好转11例,占11.5%;无效1例,占1.0%。
总有效率为99.0%。
4讨论4.1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主要病机为瘀血、寒湿等邪阻络,不通则痛而出现痹痛症状,其压痛点即为病灶部位。
短刺法始出于《灵枢·官针》篇,云:“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
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中医治疗
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中医治疗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经过治疗后,35例患者中已经有33例患者完全康复,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
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治疗【中图分类号】R2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242-01临床上内侧副韧带损伤多发生在膝关节135°屈曲位,股骨作向内旋转运动;或足部固定位,胫骨突然向外旋转和外翻位运动损伤时,可致膝内删间隙拉宽,韧带发生扭伤或断裂。
如果是强大的旋转暴力,则易合并内侧半月板和(或)前交叉韧带的损伤。
其病理变化分为韧带扭伤、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
损伤局部出现血肿,影响关节屈伸活动,完全断裂者多为纵形的破裂,致使关节内侧失去联系,丧失稳定性。
若膝关节处于伸直位时,关节是稳定状态,一般不易受伤。
但如外侧来的暴力很强大时,则可能发生严重的内侧副韧带损伤。
内侧副韧带损伤严重者,常合并半月板和(或)交叉韧带损伤。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35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2例。
临床表现: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膝关节呈半屈曲位即135°。
主动或被动活动都不能伸直和(或)屈曲,肿胀,皮下瘀血,继而出现广泛性的膝及膝下部位的瘀斑,膝内刨压痛明显,小腿外展时其痛加重。
膝关节内侧挤压试验阳性。
外侧副韧带损伤,局部疼痛、肿胀,一般症状较内侧轻。
如关节囊不破裂,则不出现关节积血。
作膝关节内侧挤压试验,如系韧带扭伤则疼痛加重;如系断裂则有异常活动。
因为组织结构关系,一般外侧韧带损伤不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而易合并腓总神经损伤,症见足下垂及小腿外侧下1/3及足背外侧面的感觉障碍等[2]。
当归注射液治疗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关 键 词 膝 关 节 副 韧 带 当 归 注 射 液
阿 是 穴
do : 0.3 6 /. sn 0 7 —64 . 02 i 1 9 9 j i .10 s 1x 2 1
1 2 3. 29
急性期治愈率 明显高于其 他两期 ( P < .1 , 0 O ) 提示 越 急 性 期 ( 期 ) 疗 疗 效 早 治 越好 。分期 与疗效 的关 系 , 见表 2 。 例 1 患者 , ,5岁 , : 男 3 建筑工人 , 左侧
膝关 节痛 , 动 受 限 1 活 0天 ,0天 前 屈 膝 1
关节可有一定范 围内翻动作 , 当膝关 节伸 直、 强度 内翻时 , 可致外 侧副 韧带扭 伤 或
部分撕裂 , 伤部 位多 在腓骨 头附 着处 。 损 膝 关 节 两 侧 有 内外 侧 副 韧 带 , 内侧 副 韧 带 起 自股 骨 内 收 肌 结 节 , 于 胫 骨 内 髁 内 止 侧 , 侧 副 韧 带 起 白股 骨 外 髁 外 侧 , 于 外 止
~
肿胀 , 膝 关节 内外侧 副 韧带 均 压痛 明 右
显, 浮膑 实 验 (一) 外 用 扶 他 林 软 膏 , , 无
处; 外侧韧带损 伤时 , 压痛 点在 股骨 外上 髁或腓 骨小 头 处 。侧 压 试 验 : 关 节 伸 膝 直, 检查者一手握 住伤 肢踝 部 , 另一 手掌
的大 鱼 际顶 住 膝 上部 的 内侧 或 外 侧 , 力 强 内 收或 外 展 小 腿 , 内侧 副 韧 带 部 分 损 如
10 ) 中度 次 之 , 度 最 差 。病 情 问 的 0% , 重 疗效 差 别 , 统计 学处 理 有 显著意 义 ( 经 P < .5 , 示 病 情 越 轻 治 愈 率 越 高 。 病 00 )提 情 与 疗 效 的关 系 , 表 1 见 。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中医特色疗法
不利 ;④侧 副韧 带分 离 检 测试 验 结 果呈 阳性 ;⑤应 力 位 X 线 片 可 以 通 过 测 量 与 健 侧 对 比 观 察 到 双 关 节 间 隙 差 异> 5 cn1.;⑥磁 共 振 成 像 见 内侧 副 韧 带 完 全 撕 裂 ,T 、 T。信 号 明显增 强 ,周 围结 构有 大量积 液 。
中医学将 膝关 节韧 带 损伤 归 为 “膝骨 缝 伤 筋 ”的范 畴 ,在膝关 节 韧带损 伤 的人群 中 ,多为人 体受 到风 邪 、湿 邪 、寒邪侵 袭 ,人体 经 脉被 邪 气 所 阻 ,停 留 于关 节 内 ,不 得发 散 出去 ,抑或是 随着 年 龄 的增 加 ,身 体 素 质 随 之下 降 ,这个 阶段 很 容 易 发 生 筋 断 筋 伤 、筋 脉 失 养 、湿 阻筋 络 ,最终 导 致 膝 关 节 韧 带 损 伤 的发 生 。膝 部 是 多 筋 之 处 ,《内经 》所 谓“膝者 筋 之 府”,筋 唯 肝气 浸 淫 及 气 血濡 养 ,才 能正 常发挥 功能 ,若筋 失其 养则 如上述 拘急 挛缩 。 受 损 以 后 气 血 不 能 复 原 或 年 岁 增 大 后 肝 气 失 养 ,往 往 因 筋失其 荣 而动作 牵强 ,且在 屈伸 时有摩 擦感 。随着现 代 科 学 水平 的 发 展 及 中医 理 论 的 逐 步 完 善 ,治 疗 方 法 增 多 ,现 代 中医治 疗筋 伤有 了进一 步 的发展 ,中药 内服 、外 用 、推 拿 、针灸 等疗法 在 治 疗 筋伤 方 面 积 累 了宝 贵 的实 践 经 验 ]。治 疗 上 主 要 以 活 血 化 瘀 ,舒 筋 活 络 ,改 善 微 循环 ,使气 血流 畅 ,从 而减 轻患 者疼 痛感觉 ,改 善患 者关 节 功 能 。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医临床路径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医临床路径一、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TCD编码:BGS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ICD-10编码:S83.6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骨科学》第4版(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
2.疾病分度(1)Ⅰ度损伤(2)Ⅱ度损伤(3)Ⅲ度损伤(ⅢA型、ⅢB型)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临床常见证候:血瘀气滞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Ⅰ度、Ⅱ度损伤)。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4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Ⅰ度、Ⅱ度损伤)的患者。
2.膝部无其他畸形。
3.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或合并骨折、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等,需进行其他手术治疗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膝关节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膝关节CT、磁共振、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凝血功能等。
1.外治法(1)手法治疗(2)外固定(3)外用膏药治疗(4)中药熏洗(5)其他外治法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血瘀气滞证:活血理气,祛瘀止痛。
骨伤科膝关节扭挫伤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膝关节扭挫伤膝关节由坚实的韧带维持关节的稳定性。
关节腔内有十字韧带及内、外侧半月板,关节外侧及内侧各有副韧带。
扭挫伤时,可使上述韧带或软骨受伤,少数可并发轻微骨节错缝。
【诊断】1有外伤史。
受伤当时,整个膝关节或膝关节之一侧明显疼痛,迅速发生瘀肿,不能行走,稍可被动伸屈。
关节错缝者,强直于半屈位,拒绝作被动伸屈。
急性期过后,瘀肿减轻,疼痛局限。
诊查时要与骰骨骨折、胫骨上端骨折等相鉴别,可拍摄X片。
明显脱位者X片可以明确诊断,轻微错缝在X片上难以确定。
2 .内侧副韧带损伤,系膝关节猛烈外翻引起,膝内侧瘀肿疼痛、跛行。
如在伸膝位轻轻作膝关节被动外翻,可引起剧痛。
外侧副韧带损伤,系膝内翻或直接撞击引起,肿痛在膝外侧,将膝被动内翻时,亦可引起剧痛。
临床内侧副韧带损伤较多见。
3 .半月板损伤多数由膝关节突然扭转所引起。
外侧半月板损伤,肿痛、压痛在膝关节外侧,内侧半月板损伤之肿痛则在膝关节之内侧。
急性期过后,病人可缓慢行走,上楼或下楼时伤膝酸痛,且感乏力。
部分病人有交锁征,即在行走时可突然发生膝关节疼痛,不能继续行走,稍作休息并晃动膝关节,又觉很快缓解,可继续行走。
检查时,膝部或有肿胀,病程已久者,患肢肌肉萎缩,可作回旋挤压试验,病人仰卧,医生一手握患足,一手扶患膝,先使靛、膝屈曲,再使小腿内旋、内收,再在内收、内旋情况下伸直膝关节,如引起膝内侧疼痛,为内侧半月板损伤。
检查外侧半月板时,屈膝及酸,使小腿外旋、外展,在外旋、外展姿势下伸直膝关节,引起疼痛者为外侧半月板损伤。
4 .肿痛局限于膑骨下者,系膑下韧带及脂肪垫的损伤。
肿痛在骸骨之上部者,可能为腕上滑囊挫伤血肿。
【治疗】1膝关节扭挫伤急性期,肿痛不能伸屈者,要作一次被动的伸屈活动,可纠正轻微的关节错缝。
然后外敷伤科消炎膏,内服跌打丸,每次5g,早晚各1次。
肿痛重者,应卧床休息2周。
5 .急性期过后,局部可贴万应宝珍膏、伤湿止痛膏等。
症状进一步减轻时,可用熏洗方:海桐皮、伸筋草、桑枝各12g,五加皮、泽兰各IOg,苍术、红花各6g。
三步疗法治疗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38例
通脉汤药用黄 芪 3 g 当归 1 g 炒 白芍 2 g熟 0, 5, 0, 地 2g 鸡 血藤 2 g 山茱 萸 1g 三七 粉 2 g 牛膝 0, 0, 5, 0, 1g石 枫丹 2 g过 江 龙 2 g 大 枣 1g 炙 甘 草 1g 5, 0, 0, 0, 0。 每日1 , 剂 连服 6 O天。另 配合胰 岛素降血糖 , 使空 腹血糖 控 制在 8 o/ mm LL以下 。
三 步 疗 法 治 疗 膝 关 节 内侧 韧 带损 伤 3 8例
赵 国 英
( 宁波 市 北仑 区柴 桥 医院 , 江 宁波 350 ) 浙 189 [ 中图分 类 号 ] 24 95 [ 献标 识码 ] R 7 .6 文 B [ 章编 号 ]04— 84 20 )3—14— 2 文 10 2 1 (0 8 0 5 0
糖 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症状 为肢 体皮 肤疼痛 , 呈 隐痛 、 痛或 烧灼 样痛 , 时 伴 感 觉 异 常 、 觉 过 敏 。 刺 有 感 近 3年 来 , 者 自拟 通 脉 汤 治 疗 2型 糖 尿 病 痛 性 神 笔 经病 变 4 O例取 得 满意 疗效 , 现报 告 如下 。
1 一 般资 料
局部封闭: 患者取仰卧 , 医者用 叩诊法找到明显 压痛点 , 曲安奈得 1m ,%利多卡因 2 l B族 将 0 g2 m及 维生素混合液进行痛点阻滞 , 每周 1次, 2次为一疗
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典 型病例
李某 , ,8岁 ,0 6年 5月初 诊 。有 2型 糖 尿 男 4 20
病病史 6年 , 双下肢麻木 刺痛半年 。平 时 自用诺 和 灵 3 R皮下注射降血糖 , 0 曾服用过尼美 舒利片、 芬必 得、 甲钴胺等药疗效不 明显 。电生理检查示 双下肢 神经传导速度 明显减慢。给通 脉汤每 日 1 口服。 剂 服药 3 O天后 双下肢 疼痛 明显减 轻 ,O天后症状 消 6 失, 电生理复查示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痛点阻滞结合针刺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63例疗效观察
损伤的门诊患者 16 , 7 , 5 2 例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2 9岁 ; 7~7 病程 2 周
一
而使局 部代谢产 物增加 , 而血流相对减少 , 以致 肌肉代谢 产物不 能
排出 , 刺激局部痛觉感受器产生疼痛 , 影响膝关节 功能 , 其是膝 关 尤 节运动时不能伸直或屈 曲。 痛点阻滞是采用局部麻醉药和激素药等对局部 痛点进 行阻 滞 , 以减轻或 消除疼痛 的作用 , 它对神经 具有镇 痛作用 。 对周 围组织有 消炎、 消肿 、 解痉止痛 、 松弛肌肉作 用[ 。针刺穴位引 发的脑 功能活 动能不 同范围地兴奋或 抑制脑 内痛觉调制通路 上 的某些 区域产 生
共 2次 。
3 结 果
个复杂的流动性 的 网络相互作用 而实现镇 痛作用[ 。另外 针刺 治
疗具有 整体性和 双向性调 节的特 点, 既可降低末梢 神经 的兴奋 性,
又可抑 制血管通透 性升高 , 对慢性无 菌性炎症有 防止粘连 、 消肿止
痊 愈 : 节 活动 正 常 , 痛 点疼 痛 消 失 , 膝 位 被 膝关 压 伸
出版 社 ,0 34 20 :.
检验 ; 对 照组 比较 *P < .5 * *J<0O 与 O0, p .l
3 曾燕 , 梁勋厂 . 从脑功能成像看 针刺作 用的中枢 机制 . 中国针灸 , 20 ,42 :4 . 0 42 ( )13 ( 收稿 :08—0 o ) 20 8一 6
4 讨论
风病后 的痰瘀阻络 , 加速脑细胞的功能恢复 和认 知功能损害 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全方化痰瘀 、 清浊毒 、 通络脉 , 补阴 平 阳, 使清 阳上升 , 浊阴下降 以复神明之功。配合 尼莫 地平 一 方面可舒 张脑内小动脉 , 而改善长期慢 性脑 缺血 ; 从 另一 方 面还可通过 抑制钙超 载、 减少 自由基的生成而产生直接神 经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韧带损伤漆关节疼痛】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韧带损伤漆关节疼痛】
1993年9月初收到江苏省张家港市化肥厂卫生所范医生来信称:其妻右膝关节疼痛多年(有右膝外伤史10余年),经X光摄片,诊断为“右副韧带损伤伴胫骨上端轻度骨质增生”。
该市一医院曾动员其手术治疗。
因经常复发,特函诊求服中药。
笔者读信数遍,茫然无从下手,连拟数方,皆不中意。
不得已勉力从俗,寄去习用治疗久痹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加活血通络药物,并告以四诊资料不全,无法推求病机以明确诊断,希望补充云云。
范氏于10月13日来信说:服药6剂效果不明显。
患者双下肢酸重,局部肿胀,压痛明显,右膝肌肉轻度萎缩,近2天因参加田间劳动,顿觉行走不便……
四诊:面色少华,舌淡红,根部有少量白苔,脉濡缓,痛处喜温怕冷。
笔者据此推求其病机可能属于阳虚寒凝,遂寄去重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生麻黄30g,熟附片50g(先煎1小时),北细辛20g,熟地60g。
嘱服6剂。
范氏于12月30日来信说,“您寄给我的处方,我爱人服用后效果很好!共服6剂,右膝疼痛全部消失,同原来一样。
经剧烈的体力劳动亦无任何不适。
”又说“经多次病例验证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治疗腰腿痛有特效”。
郄穴加踝针治疗运动员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33例疗效观察
郄穴加踝针治疗运动员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33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郄穴加踝针的针刺疗法在治疗运动员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将60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郄穴加踝针33例,对照组电针27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1.81%和96.97%,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7.04%和92.59%,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郄穴加踝针的针刺疗法在治疗运动员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中的应用疗效优于电针组,此法值得在运动创伤的治疗中推广。
标签:郄穴;踝针;运动员;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是运动员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在体操、柔道和武术等项目中更是高发。
当膝关节位于屈曲位(约45°~55°),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足和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简称膝外翻,都可造成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损伤[1]。
对于这种损伤,笔者采取冰敷加压、郄穴加踝针的针刺疗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均来自河北省体操举重柔道运动管理中心和内蒙古田径柔道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运动员,男运动员36例,女运动员24例,年龄12~30岁,平均年龄22岁。
运动项目为体操、举重、柔道、武术等。
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
治疗组33例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12~30岁;平均年龄21岁;病程最长3h,最短即时治疗。
对照组27例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13~28岁,平均年龄22岁,病程最长5h,最短即时治疗。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有明显的外伤史;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受限、呈现半屈曲位,或皮下有瘀斑;膝关节内侧压痛,侧副韧带分离试验阳性,完全断裂时关节不稳;X线片示:上述试验应力下摄片,伤侧关节间隙增宽或轻度错位,或伸撕脱性骨折。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举隅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举隅发表时间:2016-09-28T15:06:14.7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4期作者:陶文剑1 朱凤琴2(通讯作者)[导读] 中医中药治疗在膝关节疾病的治疗中疗效迅捷稳定,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
笔者录下本案治疗过程和思路,供同道们批评指正。
(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2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南京 210003)【摘要】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文章首先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回顾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解剖特点和临床分级诊断,然后通过病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其临床损伤机制、辩证要点、中西诊断、治疗原则,再阐述针刺结合中药的治疗过程,最后比较针刺和中药治疗的异同点并论述二种治疗之间的结合优势。
【关键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内侧半月板撕裂;针刺;穿破石【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4-0109-02The medical repor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reatment of kne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 Tao Wenjian1,Zhu Fengqin2.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210029,China. 2.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Nanjing,210003,China【Abstract】The injury of kne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is the clinical common disease . Firstly, this paper reviews kne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of the anatomical features and clinical grading diagno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medicine, then by means of clinical record, introduces the clinical damage mechanism, differentiation point, diagno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principle of treatment, next expounds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decoctions, finally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and discussed the advantage of two treatment combination.【Key words】Kne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The medial meniscus tear; Acupuncture;Chuan po shi膝关节损伤临床很常见,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是维护膝关节稳定的4条主要韧带(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中的其中一条,但是较其他韧带薄弱。
太极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扭伤
太极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扭伤【概述】膝关节是人体行走、跑、跳的主要活动关节,负重量较大,运动也较多,容易受损,其中以内侧副韧带损伤为多见。
运动中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大腿突然内收内旋均可致成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或断裂,并多与半月板或十字韧带同时受损,称为膝关节损伤三联征。
伤后即感到膝关节内侧疼痛,局部肿胀,膝关节伸直时疼痛加重,多以脚尖着地、跛行。
【健身原则】消肿止痛,健筋通络。
【太极虚步桩】两脚前后开立,后脚外展45°,屈膝微蹲,前脚脚尖稍内扣,虚点地面,膝微屈。
重心落于后腿上。
同时,两手臂由身体两侧向上抬起,左手在前,右手在后,掌心相对,五指自然分开,虎口要圆,停于胸前,呈抱球状,两肘不能抬起,两眼向前平视闭目或半闭目亦可,口似张似闭,以鼻自然呼吸。
意念诱导:膝关节被太阳光照亮,同时加入消炎止痛的意念。
站桩劳累或年老体弱、病情严重可采用坐式或卧式。
站、坐式可以相互调整。
用这个功法每天可多练习几次,每次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太极健身法】坚固膝关节的运动——独立运膝太极健身法1动作操练:松静站立——两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膝按掌——提膝抱掌独立内运膝——独立外运膝——落手开立——松静站立烈掌揉膝。
2技术要求:做下肢划圆运动时,身体保持平衡。
3练习次数:重复多次。
4时间:5分钟以上。
5意念:①起势,吸气: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于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用意念指挥两掌随着吸气徐徐直臂上提,同时收小腹,提肛门。
意念:气从双脚——膝——下丹田——中丹田膻中穴。
两掌提至与肩同高,掌心向下,随呼气两掌在体前徐徐下按,同时屈膝下蹲,松小腹,松肛门。
意念:气从中丹田膻中穴下落到下丹田。
②吸气:提膝,同时收小腹,提肛门。
意念:气从双脚——膝——下丹田——中丹田膻中穴。
呼气:小腿向内划圆,气达脚掌大拇指。
③反方向动作相反,意念相同。
④收势,呼吸意念同起势。
最后点揉血海、阴陵泉、膝眼、阳陵泉、委中等穴。
中医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诊疗规范
一、临床表现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多是由于关节处于半屈位置时,遭受强大暴力造成膝关节内翻或外翻,使得被牵拉的韧带超出生理负荷,造成韧带拉伤、部分撕裂或完全撕裂。
临床表现为伤后由屈曲位到伸直位时出现疼痛,所以下蹲时、蹲后站立及下楼时疼痛最明显,直立行走时疼痛较轻,没有关节交锁及放射痛现象。
二、治疗方法
1.中药热敷
【药物】由半夏、当归、白芷、天花粉、黄柏、川草乌、骨碎补、姜黄、川黄连、芙蓉叶、熟石膏、煅自然铜、樟脑、冰片等20余味中药组成,共研极细末,加饴糖调成糊状。
【操作】均匀摊在绵纸上,敷于患处,用神灯(TDP)治疗仪照射局部20~30分钟,然后绷带包扎,隔日换药1次,治疗20天为1个疗程。
2.推拿疗法
【操作】在患膝损伤的24小时后即可采用按摩手法,通过按摩可以松解粘连、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促进组织的再生。
让患者取坐位,屈曲膝关节,医者用双手掌轻轻按揉膝关节周围肌肉3~5分钟,轻推两侧侧副韧带5~10遍,使
损伤部位的软组织充分放松。
医者用双手大鱼际有下至上揉膝关节两侧侧副韧带5~10遍。
伸直患者膝关节,医者用大拇指由上至下轻推理顺侧副韧带,再用拔法松解粘连的韧带和组织约为5分钟。
选取阿是穴、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位各按揉1~2分钟。
用双手掌轻柔两侧副韧带结束。
4.中频透热疗法
【操作】治疗组采用中频透热治疗仪治疗,选用1号处方,一电极固定于阿是穴(痛点处),另一电极置于同侧血海穴,电流强度和透热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每次治疗4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另嘱患者每日用正骨水涂搽患处3~5次,连续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68例
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68例翟太进
【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12)003
【摘要】@@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膝关节损伤的50%;对其早期诊断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可减少关节不稳及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部分断裂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翟太进
【作者单位】桂林市甲山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6.5
【相关文献】
1.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手法治疗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99例疗效观察 [J], 王嵩峰
2.里缝伤筋手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J], 谭秋翔;程博
3.手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病研究进展 [J], 谭秋翔
4.电针结合运动训练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观察 [J], 张德明;刘阳;林春盛;叶涛;张继瑶;朱路文
5.里缝伤筋手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J], 谭秋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明显外伤史。
(2)膝关节肿胀疼痛,功能受限,或皮下瘀斑。
(3)膝关节内侧压痛,侧副韧带分离试验阳性。
完全断裂时膝关节不稳定。
(4)X线片示:外翻应力下摄片,内侧关节间隙增宽或轻度错位,或伸撕脱性骨折。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骨科学》第四版(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
(1)膝部有明显的外翻位受伤史;
(2)伤后膝内侧疼痛、肿胀、膝关节活动障碍;
(3)膝内侧可有皮下瘀斑或皮肤青紫;
(4)患者呈跛行步态;
(5)韧带完全断裂者,膝外翻畸形,关节内缘可触及凹陷;
(6)内侧副韧带分离试验阳性;
(7)如合并半月板或交叉韧带损伤者,可出现关节内积血,麦氏征阳性;
抽屉试验阳性等;
(8)X片检查:在膝外翻应力下拍摄正位片,内侧关节间隙增宽或轻度错位,或撕脱性骨折。
必要时行膝关节MRI检查。
(二)疾病分度
Ⅰ度损伤:膝内侧副韧带轻度损伤,膝关节无不稳定。
Ⅱ度损伤:膝内侧副韧带不完全损伤,膝关节伸直位时无不稳定,屈膝位时出现轻度不稳定。
Ⅲ度损伤:膝内侧副韧带完全损伤,分为ⅢA 型和ⅢB型损伤;
ⅢA型:膝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但后内侧关节囊未损伤。
伸直位稳定,屈膝位不稳定,slocum试验阴性;
ⅢB型:膝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合并后内侧关节囊损伤,伸直位屈膝位均不稳定,slocum试验阳性。
(三)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伤后膝部疼痛,肿胀,皮下瘀斑,膝关节松弛,屈伸障碍。
舌暗瘀斑,脉弦或涩。
2.筋脉失养证:伤后迁延,膝部肿胀未消,钝痛酸痛,喜揉喜按,肌肉萎缩,膝软无力,上下台阶有错落感。
舌淡无苔,脉细。
二、治疗方法
(一)外治法
1.手法治疗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早期可用轻手法在膝关节内侧沿韧带走行方向理顺损伤的肌纤维,用捋顺法促进消肿。
中后期,可在膝关节压痛点部位及其
上下施以指揉法、摩法、擦法。
再沿侧副韧带走行方向施以理筋手法,最后扶膝握踝伸屈膝关节,以解除粘连,帮助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2.外固定
韧带损伤较重者,将患膝置于15°~20°屈曲位,用长腿石膏或膝关节支具固定,固定时将小腿下段外侧垫一厚棉垫,使膝关节保持内翻位。
4~6周后解除固定,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注意锻炼股四头肌。
3.外用膏药治疗
内侧韧带轻度损伤者可局部外敷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膏药,外用膝关节支具或自粘性绷带稍内翻应力固定。
一般可固定2~4周。
4.外用中药熏洗
损伤中后期膝关节持续隐痛,轻度肿胀为主,治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可用海桐皮汤加减熏洗患处。
推荐方药: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椒、川芎、红花、威灵仙、防风、甘草、白芷等药物。
5.其他治法
(1)局部红外线、激光等物理治疗
(2)手术治疗:膝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或伴有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或伴有骨折者应早期手术治疗。
修补韧带或摘除半月板,有骨折者一并固定。
陈旧性内侧副韧带断裂影响功能者,可手术重建内侧副韧带,术后均采用石膏外固定6周。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血瘀气滞证
治法:活血理气,祛瘀止痛。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白芍、川芎等。
中成药:跌打丸等。
2.筋脉失养证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荣筋。
推荐方药:补肾壮筋汤或壮筋养血汤加减。
熟地黄、当归、牛膝、透骨草、赤芍、川芎、山茱萸、茯苓、续断、杜仲、五加皮等。
中成药:养血荣筋丸等。
(三)健康指导
1.注意观察固定后的足趾血运。
2.及时根据情况调整外固定。
3.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踝关节、跖趾关节功能锻炼。
外固定期间,应积极做跖趾关节屈伸活动,做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早期做股四头肌的舒缩活动,以防肌萎缩。
解除外固定后,指导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着重锻炼股四头肌的肌力,并可下地负重,下地行走时应注意保护,防止产生膝外翻伤力。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的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标准。
治愈:肿胀疼痛压痛消失,膝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好转:关节疼痛减轻,功能改善,关节有轻度不稳;
未愈:膝关节疼痛无减轻,关节不稳定,功能障碍。
(二)评价方法
根据患者主诉、临床体征及X 线表现进行综合判定。
患者疼痛主诉判定采用疼痛标尺法。
临床症状、体征采用分级量化标准法(见下)进行判定。
分级量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