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之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是什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是多方面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建议。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补性1.培养孩子的基本品德: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
学校教育则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品德教育的指导和培养。
2.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学校教育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老师以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提供系统的学习内容。
而家庭教育则可以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辅导孩子的作业和提供额外的学习机会,帮助孩子巩固和扩展所学的知识。
同时,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3.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家庭教育是孩子兴趣和特长培养的关键。
父母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兴趣小组,开设钢琴课、舞蹈课等,激发孩子的潜力并培养其特长。
而学校教育则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如体育课、艺术课等,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并发掘潜能。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与合作1.家校合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需要相互配合和合作,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共同体。
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教育,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学校也应积极邀请家长参与校园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2.相互借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相互借鉴,吸收对方的优点。
家庭可以借鉴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学校也可以关注家庭的教育方式,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育。
三、建立良好的教育机制1.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父母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育儿技能。
政府可以加大对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培训资源,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浅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姚店小学崔延红在人们潜意识当中,一个学生发展的好坏是由学校教育决定的。
孩子进步了,发展好了,那是学校某位老师的功劳;孩子变坏了,那也是由学校的无能造成的。
纵观我国多少年来的名人志士的发展经历,我们会发现:一个人的发展是由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这个人成功的几率是很小的。
因此,我们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密切配合、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
家庭对儿童来说无法选择的,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它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思维观念、行为习惯、个人品质、兴趣爱好的各个方面。
家庭教育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影响到儿童今后发展的水平。
如中国古代就有“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有俗语“上梁不正下梁歪”,都表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家长决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应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放在同等的位置来对待,为孩子的健康地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教育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学校教育并不是唯一的教育途径,学校教育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学习教育只是满足了学生求知、发展的要求,它对于孩子的关心是不周全的,它不能满足只有家庭教育才能满足的需要。
感情、亲情、家庭温暖等,而这些又对孩子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密切配合、共同达到教育的目的。
学校应与家长相互配合,学校应经常进行家访,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地告诉家长,同时要向家长宣传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和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的质量;作为家长更应该主动与学校配合、主动与教师交流情况,既关心孩子的学业,又要关心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既能看到他们的长处,又能看到他们的不足。
特别是那些表现差的孩子们的家长,不能不负责地把孩子推给学校,自己则不闻不问,孩子犯错了,打一顿、骂一通,这都不利于孩子的转化。
以上事实进一步说明学习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教育都是不健全的。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2013-02观察思考接再厉,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要鼓励学生不要气馁,帮助学生共同分析错误原因,在与全班学生总体水平和自己以前的成绩横向、纵向的比较后,发现“进步的影子”,不断强化学生“我能学好”“我要学好”的心理。
促使他们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
多年的教学使我感受到,我一直在苦苦追寻的“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似乎与我有了一丝丝亲密接触。
学生们的心是一个个燃烧的火把,等待我们去点燃;学生们的心是一片片肥沃的土地,等待我们去开垦。
教师真诚地把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毫无保留地呈现给学生,寓枯燥的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于鲜活的生活情境中,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了学生的心田,学生们就会自然地回报以热情、真诚和精彩的表现。
教师只要用心去教,再运用精巧的教育艺术,就能带领学生走进纯净的智慧殿堂。
参考文献:[1]毛佩清.教育新视野.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刘显国.激发学习兴趣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3]刘洪涛.特级教师谈教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4]杨连润,肖建芳.英语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郭建军.活动建构教学体系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作者单位陕西西安市第十一中学)一、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形态是教育的主体形态,教育学理论中所揭示的教育规律大都是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
学校教育是社会成员实现社会化的一个基本环节,其最突出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各级各类人才。
学校教育严密的组织性是确保系统性的前提条件,而这种组织性又是在系统性的宏观指导下为系统性服务的。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各个环节也都有明显的规范性。
学校教育通过教育内容、学制的层级结构、专业结构和形式结构组成较强的系统性,确保了教育影响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保持了连续性。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它们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家庭内部的教育,而学校教育是在学校里的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生的第一个教育场所,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学习环境。
家庭教育不仅包括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还包括了家庭中营造的氛围和家庭文化。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它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它能够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这也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
学校教育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它提供了更加系统、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学校教育不仅包括了一般的学科知识,还包括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养成。
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它是一种集体的教育方式,它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自律性,这也是家庭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家庭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它能够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而学校教育则是一种集体的教育方式,它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自律性。
这两种教育方式共同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更加自信和有活力。
第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校教育则更加侧重于品德教育,它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品德、有道德的人。
第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家庭教育中,父母通常会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帮助子女学习,如讲故事、玩游戏等,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学校教育则更加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一、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内涵及研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的意义教育是人的发展过程,是生命的不断升华与超越。
与学校教育相比,教育是一个更开放、更丰富的概念,它随处发生,既包括校内的正式教育,也包括学校外的非正式教育。
就个体发展而言,教育是终身性的,是个体生命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是社会健康发展和个人获得幸福生活的基础和源泉。
而学校教育,顾名思义,它是在学校中实施的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与学校教育不同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内部成员相互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身心健康、情感生活、伦理观念、道德行为等立身处世的教育,并带有终身教育的特点,它是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方式。
而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儿童从出生到入学前的教育,主要是父母对子女所施的教育。
现代家庭教育属于前者而非后者。
一言以蔽之,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通过学习与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种:一是彼此地位平等的关系;二是流与源的关系;三是既相联系又相制约的关系;四是相互独立不可替代的关系。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共同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众所周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无一例外地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没有也不应该有任何职业上的高低贵贱之分,而在事实上,哪一个教师不是扮演着家长角色?又有哪一个家长不是承担着教师(子女的终身教师)的角色呢?不仅如此,无论教师还是家长,在人格尊严上又都是平等的,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法所规定的。
因此,这种平等关系是天经地义的,是不容置疑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平等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有的学校有的教师不尊重家长的人格,对家长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特别是当学生未达到要求时更是如此。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关系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关系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首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他们的言传身教、价值观、生活习惯等都会深深地影响孩子。
家庭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品格、道德观念、自理能力等,这些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
在家庭中,孩子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些技能在学校中同样非常重要。
其次,学校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到关键作用。
学校是一个集体环境,是孩子们走向社会的桥梁。
在学校中,孩子们不仅学到各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
学校教育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如何独立思考,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生活做好准备。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往往存在脱节现象。
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教师也应了解孩子家庭背景和生活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孩子。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和教师必须携手合作,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关系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关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方面,二者之间的关系紧密而又复杂。
如何协调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个家庭和学校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互关联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
只有家庭教育基础良好,学校教育才有更好的实施和发挥。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
家庭教育应该以教育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核心,鼓励孩子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应该密切配合。
家长可以跟随孩子的学习进度,在日常生活中耐心教导孩子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孩子克服学习难点。
同时,家长还应该监督孩子是否每天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习惯。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第三,学校和家庭都需要注重孩子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人格、健全人格和情商的重要途径,既是学校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校应该建立更加人性化与温馨的教学环境,倡导教育理念上的“因材施教”,照顾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受到关爱,感到被教育者尊重,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家庭也应该传授孩子对家庭成员,朋友,同学等人的感情表达、交往技巧,同时懂得孤独时候的调节和疏导。
最后,学校和家庭教育也不能忽视了学生校外活动中的辅助教育。
学校和家长沟通时应该了解孩子在校外活动中进一步开阔自己的眼界,增强各方面的能力的情况。
鼓励孩子参加合适的兴趣班,社团和文化活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拓宽知识面,还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完善孩子的综合素质。
总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密切关联的两个方面。
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同时,家长也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鼓励孩子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
做好家庭教育,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发展潜力,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关系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关系教育是一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则是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而学校教育则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系统化的知识传授和素质培养。
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专业的教师团队,能够帮助孩子获得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全面的能力培养。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其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影响的。
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行为表现。
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和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校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
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会对家庭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学校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学习,这也会促使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业情况,并在家庭中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和辅导。
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再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形成合力。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任务,但它们的目标都是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家庭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与学校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
学校也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提供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建议,共同协作,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
最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相互借鉴和提升。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相互借鉴和提升可以使它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家庭可以从学校教育中学习到更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利用,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
学校也可以从家庭教育中汲取家长的经验和教育理念,更好地与家庭合作,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求。
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平常所谈及的教育,一般指狭义的学校教育。
而实质上,教育则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
这里,我就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谈谈自己的一点儿认识:一、学校教育的特征学校教育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趋复杂,各个方面生产经验日益丰富,欲使后世完整地、系统地接受这些丰富的各方面的生产经验,就需要建立一种专门的教育机制;另一方面,国家需要通过专门的机构培养所需人才,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1、具有计划性。
学校教育的各项目和相应的技能要求,应有计划地做出科学的安排;同时,整个教育系统也决定了所授科目、知识构建为一较完整的系统。
2、具有组织性。
首先,应有相当素质的专业人员进行有效乃至高效的引导;其次,其管理运作具有严格的机制,以有序的组织形式完成教育工作。
由此可见,学校教育乃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其教育机制当是日益完善。
二、家庭教育的特征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儿童和青年进行的教育”。
家庭是教育后一代的重要阵地,因此家庭教育当为基础。
1、具有浓烈的情感特征。
在家庭中,有着特别的亲情之爱,有父母、子女间血肉凝结的情怀,有着夫妻弥笃的温情,特别是父母对子女有着明显的关爱。
2、具有长效潜在的特征。
就一个人所受教育发展过程而言,家庭教育是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
父母长辈的言行、举动对子女有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子女在无形中形成对是非、美丑的分析判断,不断获得向善的品行。
3、具有影响的直接性。
学前阶段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教育成长;小、中学时期,更是在父母的关注下学习。
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是面对面的。
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为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抵制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的作用就整体教育而言是不可替代的。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要方面,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但它们有着不可替代的关系。
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节,而学校教育则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进行的补充。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孩子的一个言行举止,一个性格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家庭,家庭对初始教育的优先性使得家庭教育成为孩子最初的教育形式。
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敏锐地观察到孩子的心理变化,以此来判断孩子的需求,从而为学校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其次,家庭教育可以提供更加温暖的学习环境。
学校教育是工业化的教育模式,尽管教育结果较好,但往往忽略了人文关怀。
而家庭教育具有更为人性化、细致入微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家庭教育的效果要优于学校教育。
尤其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庭教育的温暖和关爱往往能够安抚孩子,为学校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
再者,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
家庭教育中,孩子在一个更加放松的环境中,可以展现出更为真实的自己。
家庭教育中的赞美、鼓励和理解,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对学校教育来说,也是一种有力的补充。
在学校教育中,老师有时会因为孩子的一些行为而误以为孩子存在问题,导致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
而家庭教育中,家长通常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有助于孩子更加自信地面对学校生活中的问题。
此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上的差异。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通常会运用更为灵活的教育方式,比如故事、游戏、榜样等,这些手段往往更易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能。
而在学校教育中,为了提高教育效果,老师则更注重课程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但两种教育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弊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总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种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可以为学校教育提供丰富的一手资料,在某种程度上,家庭教育的效果要优于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环节。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孩子进行的教育,而学校教育则是由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的正规教育。
这两者的结合能够为孩子提供全面的教育,互相依存,相辅相成。
首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有着相似之处。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致力于培养孩子的基本品德和素养,如诚实、守时、团队合作等。
这些品质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石,是孩子在学校学习和社交中的必备素质。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努力,可以使孩子在德育方面得到全面的塑造。
此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知识传授上有所不同。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接收到各种学科的知识。
而家庭教育则主要以家庭为中心,注重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知识的启蒙教育。
家长们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学习、阅读、参观等方式,扩大孩子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家庭教育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使得家长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弥补学校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方面也各有侧重。
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交环境,让孩子能够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交流。
这种社交经验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可以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家庭教育则更注重亲子关系的培养,让孩子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保持密切的互动和交流。
在家庭中,孩子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倾听、沟通等重要社交技巧。
然而,尽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它们并非完全等同。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始于孩子的诞生,并且是一种长期的、渗透性的教育形式。
而学校教育通常是在孩子进入学校后才开始的,是一个相对短暂的、系统化的教育过程。
这两者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它们带给孩子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孩子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教育通过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温暖、和谐的成长环境;学校教育则通过教师的专业指导和同学们的互动,为孩子提供了知识学习和社交发展的平台。
正确认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最新教育文档

正确认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最新教育文档正确认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家孩子的老师不行,我都把孩子交给学校了,怎么老师还动不动就找家长呢?”“我最怕接到老师的电话,不是没交作业,就是又惹事了”,“我孩子一直很聪明,可老师太差,搞得现在成绩越来越差!”,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同样听到不少同事的感叹:“这孩子从来不做作业,家长竟然从不过问”,“看这父母当的,连孩子的班主任都不认识”,其实正是这些抱怨与感叹,暴露出我们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误区1.1家庭教育的误区.据北京零点调查全国70%家庭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不当、亲子关系紧张等诸多问题。
30%的家庭对孩子经常打骂;以忙为理由对孩子放任自流的也占30%;溺爱孩子几乎是独生子女家庭的通病,而功利性太强以自己意愿或随意地教育孩子的家庭也为数极多。
概括起来看,表现在家庭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只养不教。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孩子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自已责无旁贷。
只要满足了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只要给孩子交了学费,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是履行了自己的全部教育义务。
二是教不得法。
教不得法有四种表现类型:(1)过份溺爱。
这种类型的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宠孩子为小皇帝,明知孩子犯了错误,不仅不批评教育,还遮遮掩掩。
(2)过高期望。
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不是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要求是每次考试都得100分,而不能低于95分。
(3)过度激励。
这种类型的家长把许愿作为对孩子的最佳激励措施,许多本该孩子自己干的事情,都成了等价交换,结果造成孩子的任性和斤斤计较。
(4)过多干涉。
在孩子学习时,不是耐心引导,而是动辄呵斥打骂,使孩子处于紧张状态,自尊心深受伤害。
1.2学校教育的误区.首先表现在学校教育内容的片面性强化了家庭教育的片面性。
由于很多学校,在评价、奖励学生时,把智育成绩摆在首要位置。
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第一篇: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而学校教育是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它能配合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每位教师应关注家庭教育,做到密切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交流,发挥学生家庭的教育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否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不仅关系到子女的成长成材,整个家庭的兴衰,而且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安定团结,民族的健康发展,古时就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说,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关心和引导家庭教育,并逐步通过法律和社会舆论来规范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并把父母与教师对下一代的教育相提并论,不允许父母推卸教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由于受不良社会的影响,青少年的犯罪率越来越高。
这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病态现象和发展中国家的毒瘤,因此人们呼吁,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充分发挥家庭的潜在力量,去抚养、教育、监护下一代,传授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同犯罪现象和违法行为作斗争,将出现不堪设想的社会危机。
二、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是家庭教育一个家庭新生命的诞生就欲热着家庭教育的开始,甚至从胎教就开始启蒙了。
从出生到六岁左右。
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在家中或幼儿园度过,在生活和心理上对家庭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父母的言行举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时做父母就成了孩子良好品质的传播者和诱导者。
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开始接受学校有目的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
这时候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
然而孩子的成长阶段离不开家庭教育。
因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形式是走读制。
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要比学校教师的时间长,所以其父母的教育仍然经常性的起作用。
同时,学校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因为家庭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性和伦理道德等内在的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
因此,孩子进入学校后,家庭教育起着学校教育的必要的补充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浅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Teachingseafaring 教海探航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259浅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文/王久莉摘要:随着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家校合作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界线逐渐变得模糊,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家长的家庭教育负担越来越大。
因此,明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领域及其各自的优势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基础,主要表现在为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提供经验支撑;学校教育为家庭教育提供保障,主要表现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提供专业化的知识。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校合作1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概念界定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基于家庭活动与家庭成长而展开的自我做主的终生学习及其相互影响,这种终生学习和相互影响的内容和动力不仅来源于家庭成员间自觉能动的教育,而且源于全部现实存在物的教育和人自身的内在历史的教育,它体现了家庭成员不但作为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总和,而且也作为现实的文化与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及历史关系的总和。
学校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教育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教育生态学已成为观察、研究今天学校教育重要的方法论。
2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2.1 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确实起到了不同于学校社会教育的独特作用。
家庭教育是以家长为教育者、以儿童为教育对象的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因为每个家长与儿童都具有一定个体差异,因此,家庭教育必须基于这种差异进行个性化教育指导。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形象地揭示了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家庭内部的个体差异。
同时,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家庭关系以及社会关系对家庭教育的影响甚远,这也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每个家庭的特点因材施教。
2.2 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依赖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行为、思想、语言等;学校教育依赖社会教育,主要包括党政领导的教育理念、教育决策等对学校教育的具体要求。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学校教育起到了集体教育的作用,而家庭教育则扮演着培养个体品质的角色。
两者密切关联,相互促进,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是孩子接受正式教育的主要场所,为他们提供了知识学习的平台。
学校教育通过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师生交流和开展各类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广阔的学习空间。
这种组织化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文化,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社会技能。
然而,学校教育只是孩子发展的一部分。
家庭教育则负责孩子品质的养成和价值观的塑造。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社会化环境,家庭教育由父母亲自担当主导。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导方式、行为模式以及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和创造力。
通过与父母的交流和相处,孩子可以学会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从家庭中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学校教育可以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学习资源,而家庭教育则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为直接和深入的培养方式。
两者相互促进,形成了教育的良性循环。
首先,学校和家庭可以互相协调,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学校教育通过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合作共享等行为习惯,而家庭教育可以通过灌输道德观念、传递家庭价值观等方式,加强这些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内化。
其次,学校和家庭可以联手开展教育活动,共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才能。
学校教育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课程和活动,孩子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而家庭教育则可以通过鼓励、陪伴和支持,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
最后,学校和家庭可以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孩子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学校教育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学习上的困难或者人际关系上的问题,而家庭教育则可以通过沟通和关心,帮助孩子理解和解决这些困惑,提供给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教育是每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则是构成整个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
学校教育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正规教育,而家庭教育则是指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的教育。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本文将探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并探讨如何优化两者之间的互动。
一、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学校中,孩子能够学习到丰富的知识,接触到各种学科的内容。
学校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在其中探索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培养综合素质。
此外,学校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在家庭里,孩子从小就接受父母的熏陶和教育。
家庭教育不仅传递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还培养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关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为孩子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学校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念。
然而,学校教育的时间和机会有限,难以涵盖所有方面。
因此,家庭教育在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家长可以在孩子回家之后,与他们一起复习学校教育中学到的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
此外,家庭教育还可以提供更为宽松和自由的环境,让孩子能够自由发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优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同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学校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和目标。
浅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浅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摘?要:人的一生不仅仅要接受家庭教育,还要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是孩子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载体。
由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要求家庭、学校密切结合,为人才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关系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必要条件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父母或者长辈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能为孩子一生的言行刻上深刻的印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指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其中就包含了家庭教育在内的教育,也可以说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终身教育中是处于起点位置的,对其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学校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教育一般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学校是人一生中接受系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个人在学校里进行计划性的学习,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道德准则等一些家庭中难以接触到的知识。
学校教育主要以系统地传授知识为主,它不同于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是替代不了的。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学校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专门场所,培养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夙愿。
但是单独靠学校教育,无论教师多么努力,也无法达到目的。
因为,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在接受家庭教育。
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合作的。
1.教育目标的和谐统一学校教育的根本教育原则,是从社会的整体角度提出教育目标,而家庭教育的教育原则是从个人角度提出的。
学校教育的目标具有共性、全面性的特点;而家庭教育具有独立性、特殊性的特点,但是两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才。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教育是社会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在培养人才和塑造个体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本文将探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互动作用。
一、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是社会中一种正式的教育形式,其主要通过学校来实施。
学校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提供知识与技能:学校作为传授知识的场所,为学生提供了广泛而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智力和技能。
2. 培养社会技能:学校除了灌输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各种社会技能,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
这些在学校环境中的学习和互动中形成。
3. 塑造人格:学校教育能够塑造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
学校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地,也是一个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地,通过学校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对于个体的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主要作用有:1. 培养社会和家庭价值观:在家庭中,孩子接触到最直接的社会和家庭价值观。
家庭教育能够给予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判断能力。
2. 培养生活技能:在家庭环境中,孩子可以学会一些实际生活中必需的技能,如独立生活能力、沟通技巧等。
3. 塑造性格和品德:家庭对于孩子的性格和品德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相互影响、互动共存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互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相互补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能够相互补充。
学校教育主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家庭教育则更注重性格、价值观的培养。
两者的结合能够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相互支持:家庭教育的成败也会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效果。
浅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浅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浅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摘要:本文从家庭和学校各自的内容、作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各自的综合论述,进而把二者的相互联系连接起来分析起影响,最后,提出了把教育办得更好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学校;教育在当今世界,教育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开展的前提,更是促进社会开展的强有力的手段。
科技和经济的开展就得必须依靠人才,对此“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说明了这一点,而人才的培养就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和用于家庭消费的收入、家庭的种族、民族和文化背景、家庭结构、个体家庭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之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就出现了一些相应的问题,甚至一些家庭开始对孩子进行完全封闭式的家庭教育,也曾经轰动一时,因此,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1 家庭教育1.1 家庭教育的内容家庭教育简称为家教,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的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对应的英语单词是Home education,family education,teaching education。
家庭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组成局部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根底。
家庭教育是终身制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1.2 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能够影响到子女的个人开展,在孩子入学前家庭教育是孩子开展接受教育的最早阶段,到了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1.3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一个人除天性外,他的成长是与他所处的环境和后天的培养分不开的,其环境的影响最具有造就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人在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工作环境中,得到开展和开拓性的教育,使良好的环境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浅谈小学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

浅谈小学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浅谈小学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浅谈小学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希望有所帮助!一、家庭教育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家庭教育,我们通常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教育,也就是说,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以一定影响程度的社会活动,而现在的教育观念呢,家庭教育其实包括了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
那家庭教育发生在家庭中,与学校教育相比有哪些特点呢?我们来探讨一下。
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出生以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也就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就是启蒙老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实施的教育,具有早期性。
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成长,进入到幼儿时期,也就是说从三岁到六岁是学龄前期,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个时候在幼儿身心发展中都会起到重要时期。
其实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幼儿时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这个时候很多基本能力也是这个年阶段形成的。
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当然在这个时期呢,性格也是逐步形成。
所以说,在这个时期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昨天我们有家长在群里面讨论到,这是孩子在三到六岁小的时候,她是玩儿好还是学习好,那其实这个也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可以让小朋友有玩儿的方式去参与到很多活动技能中,这样去增长他的知识面,这个我想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个需要家长的持续的鼓励和坚持。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四岁就达到了54%,四到八岁又增加了30%,到17岁又获得了20%。
那由此可以看出来,幼儿在五岁之前其实是自立发展,这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最佳时期,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给孩子失信良好的,家庭教育的话,那这将是孩子早期发展的关键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之"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而学校教育是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它能配合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每位教师应关注家庭教育,做到密切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交流,发挥学生家庭的教育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否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不仅关系到子女的成长成材,整个家庭的兴衰,而且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安定团结,民族的健康发展,古时就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说,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关心和引导家庭教育,并逐步通过法律和社会舆论来规范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并把父母与教师对下一代的教育相提并论,不允许父母推卸教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由于受不良社会的影响,青少年的犯罪率越来越高。
这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病态现象和发展中国家的毒瘤,因此人们呼吁,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充分发挥家庭的潜在力量,去抚养、教育、监护下一代,传授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同犯罪现象和违法行为作斗争,将出现不堪设想的社会危机。
二、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是家庭教育
一个家庭新生命的诞生就欲热着家庭教育的开始,甚至从胎教就开始启蒙了。
从出生到六岁左右。
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在家中或幼儿园度过,在生活和心理上对家庭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父母的言行举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时做父母就成了孩子良好品质的传播者和诱导者。
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开始接受学校有目的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
这时候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
然而孩子的成长阶段离不开家庭教育。
因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形式是走读制。
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要比学校教师的时间长,所以其父母的教育仍然经常性的起作用。
同时,学校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因为家庭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性和伦理道德等内在的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
因此,孩子进入学校后,
家庭教育起着学校教育的必要的补充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样一来,父母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如何教育独生子女,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家庭教育的新课题,每一位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但由于教育方法的不得当,给孩子过多的压力,造成不良的后果,随着社会竞争力加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往往又适得其反,有的父母对孩子又过于娇贯,造成了独生子不能在社会独立的现象。
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娇宠无度,过分珍爱,过分袒护,过分放纵,过分照料,过分刺激,会妨碍独生子女健康成长,是他们产生性格缺陷的“苗床”。
由此可见,独生子女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关键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四、家教的任务和良好家教的条件
家庭教育的任务是遵循我国的有关法律。
在我国教育目的指导下,同学校密切配合,全面关心子女的成长,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父母要关心子女的身心正常发展。
父母首先要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智力、品德、美感等心理方面的发展才有可能的物质基础。
为使孩子的身体充分地生长发育,其中营养是最基本的条件。
此外,父母还应督促子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父母还应当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的。
但不全面,真正的健康,不仅指身高、体重、体型、体质、五官、四肢发育健全,生理活动功能正常,而且也要心理健康。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其他原因的影响,不少父母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重视不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则更为忽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造成或加重心理上的不健康状态,这是不利于子女成长的。
2、子女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种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习惯,它是人在生活实践和教育过程中经反复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的。
习惯一旦形成,只要遇到相关的情景,人
就会不由自主付出特定的反应,所以人们把习惯看得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称之为第二天性,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贻害终身。
3、培养子女独立自强的精神
历史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具有独立自强、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是养成独立自强精神的重要内容和起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父母们:“孩子要有自身的根,父母的业绩,父母的荣誉不能成为孩子赖以生活,索取财富和特权的资本。
”因此,溺爱,娇惯实际上是一种愚昧的表现。
明智的有远见的父母,应当注重培养和爱护子女的独立性,教育他们自重、自强、自律,懂得个人与社会,劳动与消费,创造与享乐的关系,引导他们逐步形成在真理的追求,事业的进取和自身的完善诸方面奋斗不息的精神。
4、与学校共同配合教育子女
学校是专门教育的机构。
一般来说,学校教育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所以父母应当支持学校,启发和督促子女认真接受教育,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子女健康的成长。
有的父母有意无意地在子女面前贬低学校,贬低教师,甚至对子女提出与学校正确教育背道而驰的要求,这是不慎重的。
当然,父母对学校教育有意见,也应当向学校提出,有利学校的工作改进。
五、良好家教的基本条件
首先,父母要起表率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父母对待生活、工作、学习怎样,对待社会、同事、邻居怎样,为人处世,认为什么叫好,什么叫坏等。
都在子女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要形成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父母之间,互相关系,互相尊重,相互支持,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六、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
不容质疑,家庭教育在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家庭教育受父母的文化修养、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影响有其局限性,需要学校的指导和帮助,针对个别学生和特殊家庭的情况,教师要分别做好不同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
教师要与班主任教师配合,不定期地走访家长,深入了解学生。
家
庭情况是非常必要的。
这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但要防止每月不登门,一登门就“告状”的做法,对学生,家长要诚恳地教育,互相尊重,以协作的态度与家长一道研究教育问题。
实践证明,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紧密联系的,相互补充完善的关系,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以关心与促进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