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课件 第三单元 里程表(一)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位的认识,数的读写。

2.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及运算定律。

3.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温度等计量单位及换算。

4.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角的度量。

5.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统计图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认识和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运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三角板、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请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度、宽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长度。

2. 新课内容:(1)数的认识:通过数轴、数位表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

(2)数的运算:讲解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方法,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3)量的计量:介绍各类计量单位,进行换算练习。

(4)几何图形:展示各种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掌握图形的特征。

(5)数据的整理与表示:通过实例,教授统计图表的制作,计算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的认识: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数的读写:(一千二百三十四)2. 数的运算:加法:2 + 3 = 5减法:5 2 = 3乘法:2 × 3 = 6除法:6 ÷ 2 = 33. 量的计量:长度:1米 = 100厘米面积: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4. 几何图形:三角形:周长 = a + b + c长方形:面积 = 长× 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课件
5.总结: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
-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激发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
1.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量的计量和几何图形的认识
3.练习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整数加减乘除法练习题;
(2)小数加减乘除法练习题;
(3)分数加减乘除法练习题;
(4)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练习题。
2.通过分类、比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
3.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数的运算方法,强调运算规律和性质。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练习题要具有代表性,涵盖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难度要适中,既要让学生感到挑战,又不能过于困难。
4.作业批改后,要及时反馈,指出学生错误,指导学生改正。
五、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教师要深入分析课堂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总结,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习兴趣。
3.拓展延伸内容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控制好课堂节奏,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保证教学效果。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2.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有趣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实物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
2.采用步骤分解法,详细讲解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过程。
3.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算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营业额 206 201 206 204 205 198 196 198 198 203
200×10=2000(元)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一般情况,估算时是根据“四舍五入” 法把数据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数,方便 计算。 2. 估算时可以采用“以小估大”的方 法。
返回
括号内可以填几?先估计,再用计算器检验, 找到合适的答案。
算式 积的范围
88×( 35 ) 73×( 55 )
3000~3400 4000~4200
把88估成90
把73估成70
返回
数学游戏。 用1,2,3,4,5这五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两 位数和一个三位数,用计算器求出它们的积,积 大者获胜。你有什么秘诀,与同伴交流一下。
(2)全体女生用计算器算第二组题。
返回
用计算器算一算
任选一个 自然数
×878
原数
÷1756
-765
×2
-470
+2000 返回
课堂练习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876+569= 1445
416000÷128= 3250
782×534= 417588 756+685-298= 1143
3363×21÷57=1239 483×36-1734=15654
把整体分成若干差不多大的小部分,份数×每份数。
返回
估一估图中有多少粒黄豆,你是怎样估计的?在小组 或全班交流。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12×50=600(粒)

三上《里程表(一)》课件

三上《里程表(一)》课件
的大概位置。
(1)九江到芜湖有多少千米?画一画,算一算。
637千米
637-269=368(千米) 答:九江到芜湖有368千米。
269千米
?千米
(2)733-637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航程? 画一画,说一说。
武汉
733千米
芜湖 南京
637千米
?千米
答:733-637求的是芜湖到南京之间的航程。
北京
277千米 保定
石家庄
米)
答:保定到石家庄有131千米。
方法一:画直观图。
方法二:画线段图。
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画一画,算一算。
146千米
689千米
?千米
689-146=543(千米) 答:保定到郑州有543千米。
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画一画,算一算。
北京
689千米 保定 石家庄
郑州
146千米
?千米
689-146=543(千米) 答:保定到郑州有543千米。
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画一画,说一说。
813千米
689千米
?千米
答:813-689求的是郑州到洛阳之间的里程。
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画一画,说一说。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5课时
里程表(一)
学习用品
什么是里程表呢?
132千米
深圳
广州
下面是“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画一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77千米
146千米 ?千米
277-146=131(千米) 答:保定到石家庄有131千米。
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画一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3.4 里程表(一)(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3.4 里程表(一)(课件)
北京——郑州 北京——洛阳 北京——西安
里程/千米 146 277 689 813 1200
哦,我明白了,用北京 到石家庄的路程减去北 京到保定的路程。
277-146= 131(千米)
答:保定到石家庄有81千米。
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在图中画一画,算一算。
689千米
146千米 ?千米
北京——保定 北京——石家庄
起点相同,都是从北京出发到沿途各站的里程
新知
请帮淘气算一算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
探究
米?画一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77千米
146千米 ?千米
淘气现在在保定, 准备坐火车去石家 庄。
277千米
转化为直线段
北京
146千米
保定
石家庄 ?千米
请帮淘气算一算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
北京——保定 北京——石家庄
到这两地的路程相减就是两地的路程。
路线图与线段图区别
线段图简洁, 看起来清楚
277千米
146千米
?千米
北京
277千米 保定 石家庄
146千米 ?千米
相同:每段表示的 数据一样;所标的站 名和数据相同。
不同:路线图的线是弯的, 线段图的线是直的;路线图朝 下的,线段图是横着的。
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画一画,说一说。
先算(上屇有多少幅作品获奖 ),再算( 两届共有多少幅作品获奖 ),
列综合算式是(
425-49+425=801(幅) )。 想一想
知识
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回顾
三个年级共植树600棵
四年级 120棵
五年级 230棵
六年级 ?棵
600-120-230=250(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2. 数的运算整数的加减法整数的乘除法小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加减法3.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时间、质量的计量4. 几何图形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分类三角形、四边形5.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与表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认识和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的认识和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及加减法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分类2.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量的计量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教学挂图2. 学具:练习题计算器画图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前期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跟随课件学习。

结合例题,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讲解重点、难点知识。

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他们进行改正。

让学生复述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2. 内容:数的认识与运算量的计量几何图形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整数的加减法计算题小数的加减法计算题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量的计量题几何图形的认识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题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处理2. 例题讲解的深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反馈4.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详尽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的处理1. 分步骤教学:将难点知识分解为若干个小步骤,逐步讲解,让学生易于接受。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一)亿以内数的认识与比较数位顺序、数位名称及计数单位2. 第二单元:线与角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角的分类、性质及周长3.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平面图形的识别与分类立体图形的识别与分类4.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口算、估算及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认识与比较,提高数感和计算能力。

2. 使学生了解直线、射线、线段及角的概念,培养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识别和分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能力,提高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亿以内数的认识与比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 教学重点:直线、射线、线段及角的概念图形的识别与分类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学教材课件黑板2. 学具:练习题彩色笔直尺、量角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亿以内数的认识与比较。

通过观察直线、射线、线段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出相关概念。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例题为依托,详细讲解亿以内数的认识与比较、三位数乘两位数等知识点。

结合图形,讲解直线、射线、线段及角的概念。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组织学生互评、讨论,提高解题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解答。

六、板书设计1. 亿以内数的认识与比较2. 直线、射线、线段及角的概念3.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4. 图形的识别与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认识更大的数:填空、选择、计算题。

线与角:画图题,判断题。

认识图形:填空、选择、连线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题,应用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相关练习,提高数学能力。

推荐阅读与数学相关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组织数学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亿以内数的认识与比较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 直线、射线、线段及角的概念4. 图形的识别与分类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亿以内数的认识与比较(1)数位的认识:让学生掌握数位顺序、数位名称及计数单位,理解数位的意义,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3单元4 里程表(一) 北师大版(共16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3单元4 里程表(一) 北师大版(共16张PPT)

10
解决起点为 0 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1)解决根据里程表提出的问题,一般先把里程 表转化成线段图来观察,再列式计算。 (2)求起点为0的两站(或两点)里程的实际问题, 用较长的里程减去较短的里程。
11
1.下面是武汉到南京的长江航线示意图。
九江到芜湖有多少千米?
12
637千米
武汉
九江
269千米
2
用竖式计算。
362- 234 1283=6 2
-128 2 34
369-273+4875=83
369 -273
96
96 + 41817
5 83
3
下面是“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
4
277千米
146千米
?千米
北京
277千米 保定
石家庄
146千米
?千米
277-146=131(千米) 答:保定到石家庄有131千米。
689千米
?千米
813千米
北京
郑州 洛阳
689千米
?千米
813-689=124(千米) 答:郑州到洛阳有124千米。
9
博物馆到电影院一共990米,公园到电影院有多少米?
博物馆
990米
公园 电影院
(371+215+230)米 ?米
371+215+230=816(米) 990-816=174(米) 答:公园到电影院有174米。
1
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 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 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 倾听他人的意见,感受数火车里程表。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与表示比较大小、排列顺序算术运算及估算2. 第2章: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性质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角的加减运算3. 第3章: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运算的拓展乘法运算的性质乘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第4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认识与表示,能进行亿以内数的比较、排列和计算。

2. 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和分类,能进行角的加减运算。

3.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判定及面积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大数的估算、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

2. 教学重点:大数的认识、角的分类与性质、乘法运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新课: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认识与表示。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及分类。

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数的认识与表示2. 角的分类、度量及运算3.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判定及面积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亿以内数的比较、排列和计算。

角的度量及分类,角的加减运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大数的更多性质和规律。

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角度的测量、面积的计算等。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完整)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完整)

1822年,第一台能按一定程序自动控 制的计算机诞生了。
关机
清除 开机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2.括号内可以填几?先估计,再用计算器检验, 找到合适的答案。
3.读一读,算一算。
4.数学游戏。 用1,2,3,4,5这五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两位 数和一个三位数,用计算器求出它们的积,积 大者获胜。
1.在图上标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790万
850万
790万
850万
960万
960万
1000万
1000万
2.读一读下表中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56500
1259300
2307200
2635200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20500000 =2050万 8000000 =800万 120000 =12万
2.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哪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用三角尺比一比。
3.画出下面直线的垂线。
4.小实验。
A
B O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线与角
1.说一说,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线。
2.从下图中各找出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不 同颜色描出来。
3.你能用学到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2280 + 114
2394
× 21 114
228 2394
4
135 × 1724
54 0 9 42 35 9990
3.算一算,并和同伴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4.森林医生。
121 × 14
48 4 121
1 6 90 45
304 × 58
2 24 73 2 1 15 72 0
1 17 96 73 2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课件.
四、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环节。例题讲解应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使学生易于理解。随堂练习应紧扣教学内容,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1.实践情景引入:
-通过购物场景,引入整数四则运算,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利用地图、尺子等实物,引导学生认识线段、直线、射线。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保证了重点、难点的充分讲解和练习。
4.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是否关注到了全体学生。
5.情景导入是否生动有趣,是否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6.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
-第一章:完成课后练习1、2、3。
-第二章:绘制线段、直线、射线的模型,并描述其特点。
-第三章:收集一周内天气情况,制作统计表和图表。
-第四章:设计一个可能性游戏,记录并分析结果。
-第五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2.答案:将在下节课开始时公布,并进行解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通过课后作业和随堂练习,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2.例题讲解:
-使用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例题,帮助学生理解。
-分步骤讲解,强调关键步骤,提醒注意事项。
3.随堂练习: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及时反馈,针对错误进行讲解,巩固知识点。
五、作业设计及其答案的详尽性
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应详细、清晰,便于学生自评和互评。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数的比较,加减法运算,乘除法运算。

2. 认识图形:平面图形的性质,分类,对称图形,观察与描述。

3. 时间的认识:时、分、秒的转换,时间的计算,时间与日常生活。

4.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数据的收集,分类整理,图表表示,分析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数的认识和基本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 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培养空间观念。

3. 学会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时间管理意识。

4. 学会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运算,图形的性质,时间计算,数据整理与表示。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与运算,图形的分类与性质,时间与数据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鞭。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的认识与运算:列出关键概念和运算公式。

2. 认识图形:展示各类图形,标注性质和特点。

3. 时间的认识:写出时间计算公式,举例说明。

4.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列出数据整理和表示方法,展示图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整数加减乘除运算。

(2)图形题:识别和描述平面图形。

(3)时间题:时间转换和计算。

(4)数据题:整理和表示数据。

2. 答案:详细写出每道题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开放性作业,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把握与针对性教学2. 教学过程中的导入与实践情景设置3. 板书设计的条理清晰与重点突出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详尽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有效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的把握与针对性教学1.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直观演示、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百分数的概念及运算2. 计算器与计算法则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计算器的使用方法3.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平面图形的性质及分类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4. 生活中的数据统计图表的认识与应用时间、长度、质量、面积、体积的单位换算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进行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快速准确计算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的性质和运算分数、百分数的运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2.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及运算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图形的性质和测量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计算器图形模型2. 学具:练习题计算器尺子、量角器等测量工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针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检测,了解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数的概念: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2. 计算器与计算法则: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3.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性质及计算4. 生活中的数据:统计图表、单位换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3 + 2/54/7 1/23/4 × 2/56/7 ÷ 2/32. 答案:1/3 + 2/5 = 11/154/7 1/2 = 1/143/4 × 2/5 = 3/106/7 ÷ 2/3 = 9/7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里程表(一)》加与减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里程表(一)》加与减PPT教学课件

北京
813千 米
689千米
洛阳 郑州 西安 ?千米
813千米
北京
郑州 洛阳
689千米 ?千米
答: 813-689求的是郑州到洛阳之间的里程。
返回
练一练。
下面是武汉到南京的长江航线示意图。
南京 芜湖
武汉
九江
武汉—九江 武汉—芜湖 武汉—南京
航程/千米 269 637 733
(1)九江到芜湖有多少千米?画一画,算一算。
南京 637千米 芜湖
637千米
武汉 269千米九江
?千米
武汉269千米九江?千米 芜湖
637 - 269 = 368 ( 千米) 答: 九江到武汉有368千米。
(2)733-637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航程?画一画,说一说。
武汉
637 千米
九江
南京 ?千米
芜湖
733 千米
武汉
733千米 芜湖
637千米
813-277=536(千米)
813-689表示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813千米
北京 689千米
郑州
洛阳
?千米
813-689表示的是 郑州到洛阳的里程
一列火车从石家庄出发,石家庄 出发530千米,即将到达哪个城市?
洛阳
石家庄—郑州:689 - 277 = 412(千米) 郑 州—洛阳:813 - 689 = 124(千米) 石家庄—洛阳:412 + 124 = 536(千米)
里程表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
从里程表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689千米
813千米
277千米 146千米
689千米
起点相同,都是从北京出发到沿途各站的里程

四年级上数学课件-路程、时间与速度3_北师大版(2014秋)

四年级上数学课件-路程、时间与速度3_北师大版(2014秋)

我 2 小时行驶 了 120 千米。
我 3 小时行驶 了 210 千米。
120千米、210千米是
2小、3小时是
每小时行驶60千米、每小时行驶70千米是
( 汽车每小时行驶 60 千米,也就是: 汽车的速度是 60 千米/ 时)
( 汽车每小时行驶 70 千米呢?)
速度=路程÷时间

小 知 识
于 速 度 的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小 知 识
于 速 度 的


蜗牛爬行的速度大约8米/小时。
口答下列各题中物体的速度:
1. 一列火车2时行驶了180千米,这列火车的
速度是__9_0_千___米__/时_______________。
2. 自行车3分行驶了600米,这辆自行车的速
度是__2__0_0_米___/分_______________。
我 3 小时行驶 了 210 千米。
红色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20 ÷ 2=60 (千米)答: 红色汽车每小时行驶 60 千米。
绿色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10 ÷ 3=70 (千米)答: 绿色汽车每小时行驶 70 千米。
哪辆汽车跑得快些? 60<70 ( 70>60 )答: 绿色汽车跑得快些。
3. 一名运动员8秒跑了80米,这名运动员的速
度是__4__0_米__/_秒________________。
. 少年宫
每分60

.学校
用了10分
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是多少米?
速度60 × 时10间 = 路60程0 答: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是600米。
2.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60 千米/时,从甲地开往乙地需 要 3 时。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精品课件》教学精品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精品课件》教学精品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精品课件》教学精品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升与毫升换算、分数与除法关系、几何图形特征、方向与位置表达、可能性判断以及数据表示和分析。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兴趣,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概念及运算、几何图形认识、方向与位置描述、可能性问题。

2. 教学重点:升与毫升换算、分数与除法关系、数据表示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几何模型、方向板。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实例,如饮料瓶、地图等,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升与毫升换算、分数与除法关系、几何图形认识、方向与位置描述、可能性问题以及数据表示和分析。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1. 《全册精品课件》教学精品2. 内容:按照章节顺序,列出每个章节知识点,并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重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1升水分别倒入两个不同容器,一个容积为500毫升,另一个容积为200毫升,求剩余水量。

(2)用分数表示1/2、1/3、1/4,并用除法计算它们结果。

(3)绘制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并标注它们边长和面积。

(4)根据方向板,描述教室里物品位置。

(5)收集数据,记录一周天气情况,并进行分析。

2. 答案:(1)剩余水量分别为500毫升和800毫升。

(2)1/2=0.5,1/3≈0.333,1/4=0.25。

(3)见附图。

(4)例如:教室前方黑板、左侧窗户、右侧挂钟等。

(5)见附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实践,如测量生活中物体、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等,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