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学前教育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从学前教育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三个方面来探讨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学前教育的起源学前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家庭是儿童最早的学习场所,父母通过亲身示范和口头传授的方式教育孩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出现了一些早期教育机构,如古代的私塾和寺庙学校。
这些机构主要面向富裕家庭的子女,教授基础的文化知识和礼仪规范。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1. 19世纪至20世纪初19世纪至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领域。
在欧洲和美国,一些教育家开始提倡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建立了一些早期教育机构。
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国的弗雷贝尔幼儿园,由弗里德里希·弗雷贝尔于1837年创建。
弗雷贝尔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强调儿童的自由发展和游戏的重要性,对后来的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学前教育得到了更多国家的重视和支持。
许多国家开始制定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并建立了相应的学前教育机构。
同时,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家们开始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特点,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3. 21世纪至今21世纪以来,学前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提供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
同时,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前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学前教育的现状目前,学前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发展。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史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史学前教育是指儿童在6岁之前接受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家庭教育等。
学前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儿童智力、情感、社会等方面综合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时期。
学前科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下面我们就简要介绍一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史。
一、20世纪初期20世纪初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当时的教育理念是“观察、实验、自由”,即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让儿童自由地探索科学世界,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物理等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当时科学知识不够丰富,教学内容比较简单。
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游戏、故事、歌曲等形式来引导儿童学习科学知识。
二、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开始进入发展阶段。
当时的教育理念是“实践、体验、理解”,即通过实践和体验的方式,让儿童理解科学知识。
教学内容开始丰富,包括动物、植物、化学、地球等方面的知识,教学方法也开始多样化,包括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
三、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进入发展高峰期。
当时的教育理念是“探究、创造、评价”,即通过探究和创造的方式,让儿童评价和理解科学知识。
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加强了科学实验和科学观察的教学,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化。
四、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进入调整期。
当时的教育理念是“发现、创造、探究”,即通过发现和创造的方式,让儿童探究科学知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物理等方面的知识,但更加注重儿童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
教学方法也更加注重儿童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
五、21世纪至今21世纪至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进入创新期。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理论流派
第二章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理论流派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一、古代的儿童公育、家庭学前教育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公有、公养、公育,包括低幼儿童在内,由氏族公社的年长而体弱者在住地统一看护、教育。
古代文明社会,在普通家庭,0-6岁或7岁的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得到父母和长辈的照料,学习初步的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养成行为习惯。
皇室、贵族以及地位较高的家庭,则有了初步的学前教育专门化形式和生产生活知识以外的内容,如古埃及宫廷学校、西周“孺子室”。
二、近现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一)慈善性质的托儿所、保育所、幼儿学校等机构的建立欧洲学前教育发端于17世纪后半期的贫民婴幼儿保护和养育设施。
(二)幼儿园的建立和发展1837年,福禄培尔在勃兰根堡创办了一所“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发活动的机构”,使用自己设计的“恩物”开展游戏教学,1840年,福禄培尔将该机构命名为“幼儿园”。
(三)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1904年颁布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三、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一)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儿童权利保障来看,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肯定儿童享有生存、发展、学习和娱乐的权利。
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将对儿童各种权利的保护变成各国政府的法律承诺。
(二)加大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度2010年7月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同年11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均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体发展学前教育。
(三)学前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第二节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狭义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某位学前教育家的理论得到传播和应用而形成的派别。
广义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泛指某一历史时期内持相同或相近的学前教育理论主张的人而形成的学前教育派别,这一派的理论源头往往是多样的。
本章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指广义的流派。
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古代,学前教育主要是由家庭和社区进行,父母、长辈或村民们负责教导幼儿基础的生活技能和道德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学前教育逐渐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逐渐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体系。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开始兴起了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和托儿所。
德国教育家弗罗贝尔是幼儿园创始人,他提出了“游戏是儿童的工作”这一著名观点。
弗罗贝尔的教育理念对后世的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导着幼儿教育朝着注重游戏、实践和体验的方向发展。
20世纪初到中期,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学前教育的普及和规范化。
瑞典于1968年开始实施义务学前教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全面覆盖的国家。
芬兰则以其优质的学前教育体系而闻名于世,其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和关爱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注重发展儿童的综合素养。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政府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推动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提升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同时,家庭、社区、学校和幼儿园等多元化的教育主体相互配合,共同为儿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逐渐形成了以幼儿园为主体、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格局。
总的来说,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个体辅导到机构化、规范化的转变,逐步走向普及和专业化。
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学前教育将继续朝着多元化、个性化和综合发展的方向前行,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和建设更美好的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学前教育是指针对幼儿的教育活动,旨在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智力育成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初至今,经历了多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探索(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早期的学前教育形式主要是私塾,由个人经营。
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些私塾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化管理,教学质量较为良莠不齐。
在20世纪20年代,国内一些大城市开始兴建公立幼儿园,为幼儿提供规范化、系统化的教育服务,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迈开了第一步。
第二阶段:发展壮大(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在1951年,国家开始实行“幼小衔接”政策,一系列幼儿园、托儿所、保育院陆续开设。
此时期,我国的学前教育向城乡普及,政府也开始提供大量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此时期的学前教育,以安全卫生、智育为主要目标,较为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为后来的学前教育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愈发壮大。
1983年,全国幼儿教育学会成立,学前教育领域的教研人员和教师不断涌现。
此时期,学前教育注重以儿童为本,以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核心,强调观察和研究幼儿的行为和动机,以期实现学前教育的个性化、多样性和综合性发展。
第四阶段:现代化发展(21世纪初至今)进入21世纪,我国的学前教育已经从幼儿保育阶段发展到早期教育阶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文件的支持下,学前教育不仅得到了经济的大力支持,更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
此时期,学前教育不仅重视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发展,同时注重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实现对幼儿全面的量化评价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的来说,学前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
简述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简述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系统教育和培养的教育阶段。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的简述。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1950年,中国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在全国推行幼儿院制度的决议》,提出幼儿园要普及到农村和城市的社区。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批幼儿园,并逐渐形成了中国学前教育的基本框架。
二、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前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展幼儿园的决定》,提出了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随后,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
到1985年底,全国共有幼儿园2.4万所,幼儿园在城市和乡村得到了广泛普及。
三、21世纪以来21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发展学前教育的新目标。
此后,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
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覆盖面不断扩大,教育质量和教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四、学前教育改革与创新在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方面,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得到了完善,学前教育已经纳入了义务教育的范畴,幼儿园管理与评估体系逐渐建立。
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尽管学前教育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人口老龄化、城乡差距、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依然存在。
未来,我国学前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环境,加强家庭教育和社区参与,促进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后和21世纪以来三个阶段。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及启示前言学前教育是指对不满6岁的儿童进行教育,为儿童的智力、情感、社交和身体健康等方面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学前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事业,对于保障国家和家庭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并分析其中的启示。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学前教育课程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的学前教育主要是以保育为主,缺乏对幼儿教育的关注。
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学前教育开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课程体系,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1. 初期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课程主要以“一对一”、“一对小”、“小团体”为主,即采用较为简单的教学方式,依赖于教师个人的经验和能力,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模式。
同时,教育资源不足,教材和教具都极其匮乏。
2. 建设阶段(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我国开始重视学前教育课程的建设,并逐步将其纳入正式教育体系之中。
1999年,国家教委发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教学大纲(试行)》,为学前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基本框架。
与此同时,学前教育的教材和教具得到了大量的改进和丰富。
3. 深化阶段(2000年代中后期至今)这一阶段,我国学前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
基于“学前三年决定一生”的理念,政府增加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支持。
同时,各种实验和探索不断展开,学前教育课程逐渐向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根据中国教育部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南(2020年版)》,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生命”和“情感”为核心学前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儿童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智慧,通过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推动幼儿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建立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2. 知识与技能并重学前教育课程既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开发,也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自我实现能力的提升。
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学前教育变得日益重要。
学前教育是指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照顾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起源于古代文明社会,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
古代学前教育的开始可以追溯到幼儿园的概念。
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视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
在古代,一些富裕家庭雇佣家庭教师来教育他们的孩子。
这些教师不仅负责教育孩子的基本知识,还负责培养他们的品德和素质。
在这些家庭教师中有一类特别的教育者被称为儿童家庭教师。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照顾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为他们提供基本的教育。
这种家庭教师的存在和功能可以看作是古代学前教育的雏形。
在古代埃及、希腊和罗马等文明中,也有出现过学前教育的迹象。
例如,古埃及法老的家庭通常雇佣专门照顾幼儿的女性。
这些女性不仅负责照顾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还会教他们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古希腊也有类似的现象,一些贵族家庭会请门徒来教育他们的孩子。
这些门徒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会教授他们一些道德和生活技能。
罗马帝国时期,罗马贵族家庭也雇佣奴隶来照顾孩子。
这些奴隶不仅会照顾孩子的饮食和卫生,还会教他们一些基本的知识。
与古代不同,中世纪学前教育的发展相对较少。
在中世纪欧洲,教育主要集中在教堂和修道院中。
教会教育机构经营着许多学校,但是这些学校大多面向较大的孩提群体。
在这些学校中,学生会学习基本的拉丁语、算术和宗教知识等。
然而,对幼儿的关注不够,学前教育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并开始有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
19世纪后期,德国的弗默尔就提出了幼儿教育的理念。
他认为,幼儿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个体发展和情感需求。
这种理念推动了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同时,欧洲、美国等地也出现了一些早期的学前教育机构,这些机构为幼儿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照顾。
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
瑞士的蒙台梭利提出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强调幼儿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全面的教育和照护,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它在世界各地的历史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形成了现代学前教育体系。
本文将从古代教育开始,探讨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1. 古代教育古代各国的教育方式存在差异,但对幼儿的教育关注是共同的。
古埃及、古希腊等文明古国都有一定的幼儿教育措施。
古埃及的贵族子女会在家中接受家庭教育,这种教育主要注重道德品质和生活技能的传授。
古希腊则出现了公共教育机构,如斯巴达的agoge教育制度,它注重军事训练和社会团队意识的培养。
这些教育形式的出现,为后来学前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 现代学前教育的起步近代学前教育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欧洲。
荷兰的斯特拉特小学成为欧洲最早的幼儿园,创始人弗里德里希·弗洛贝尔提出"儿童花园"的理念,将幼儿纳入集体化的教育系统。
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开设了幼儿园,如德国的费尔费尔德幼儿园、瑞士的洛采尔幼儿园等。
这些早期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通过游戏和亲近自然的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 学前教育的全面普及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瑞士的教育学家皮埃尔·麦肯托什等人提出了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美国,俄斯比·麦克米伦提出了"幼儿教育学"的概念,强调幼儿阶段的特殊性,她的理论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中国,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兴起。
背靠西方教育理论的影响,中国开始设立幼儿园和幼教专业学校,并逐步建立了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
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了实行学前教育普及的方针,将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促进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4. 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学前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普及。
各国纷纷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师资培训和教育质量,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努力推动学前教育持续发展。
简述学前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的特点(一)
简述学前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的特点(一)简述学前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古代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起源于古代的家庭教育和部落教育阶段。
•家庭教育主要是家长或长辈传授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道德规范给孩子。
•部落教育则是由部落长老或族人负责对孩子进行教育,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劳动技能等内容。
近代学前教育•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国家开始兴起了幼儿园运动。
•1816年,德国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弗洛贝尔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幼儿园。
•幼儿园的出现标志着学前教育开始独立于家庭和社区,成为一种正规的教育制度。
•近代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身心发展,通过自由游戏、体育活动等方式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提高。
当代学前教育•20世纪以后,学前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重视。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设立了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标准。
•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社交技能、艺术素养等。
•教学方法逐渐从单一的传授知识向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转变。
当前学前教育的特点•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强调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性,鼓励幼儿积极探究和自主学习。
•推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故事、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
•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素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语言、社会、情感、艺术等多个方面。
以上是学前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的简要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前教育在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继续## 当前学前教育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仍然存在差异,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机构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学前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在教学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
•学前教育中存在过度的竞争和功利导向的问题,家长和社会的期望过高,导致幼儿承受过重的学业压力。
学前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
学前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学前教育学是关于幼儿教育和儿童发展的学科,它研究儿童在幼年时期各个方面的学习和成长。
本文将回顾学前教育学的历史,并探讨它在不同国家和时期的发展情况。
一、古代学前教育学的雏形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关注幼儿的成长和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首次提出了“幼年教育”的概念,并强调儿童早期的教育对于塑造其后的性格和人格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古代中国和古埃及等文明古国也开展了一些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实践。
二、近现代学前教育学的起步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的启蒙运动促进了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瑞士医生洛克(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感性经验和亲身参与对于儿童学习的重要性。
他的观点对于后来的学前教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德国的弗雷贝尔(Friedrich Fröbel)也开创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学前教育机构。
三、学前教育学的国际发展学前教育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有所区别。
在欧洲,德国和瑞士等国家一直是学前教育学的领军者,其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
在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才得到广泛推广。
美国的学前教育学注重儿童全面发展和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成为世界上学前教育的重要参考。
四、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儿童教育的日益重视,学前教育学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以下是学前教育学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 研究方法的更新:学前教育学将借鉴教育心理学、神经科学和新兴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角,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深度。
2. 教育政策的支持:政府和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将为学前教育学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资源支持。
3. 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学前教育学将探索更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如个性化教育、游戏化教学等,以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和发展。
4. 师资队伍的培养:培养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是学前教育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各国将加强师资培训和教育专业化。
简述学前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的特点
简述学前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的特点
学前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各阶段
近代学前教育学的起源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国家开始逐步重视学前教育。
•爱德华·塞凡特斯诞生于19世纪初,被誉为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过程
1.传统认知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
–学前教育初步形成,但仍以托儿所为主要形式。
–以照顾和看管儿童为主要目标,缺乏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
2.理论探索阶段(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
–学前教育理论逐渐完善,出现了多种教育思想。
–包括蒙特梭利教育、伊米尔兰教育、皮亚杰教育等。
3.科学研究阶段(21世纪初至今)
–学前教育开始注重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学前教育学科研机构。
–从认知、情感、社会等多个角度对学前儿童进行全面研究。
各阶段的特点
传统认知阶段特点
•学前教育重视儿童的基本照料和看管。
•缺乏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支持。
理论探索阶段特点
•出现了多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如蒙特梭利、伊米尔兰、皮亚杰等。
•学前教育开始注重儿童的自主性和发展潜能。
科学研究阶段特点
•学前教育开始注重科学研究,成立了多个研究机构和学前教育学科。
•对学前儿童进行全面的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的研究。
以上是学前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简述。
通过不同阶
段的发展,学前教育从最初的看管为主逐渐演变为注重儿童自主发展
的科学系统。
这些发展过程反映了社会对儿童教育的不断关注,并为
学前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支持。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事业。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其真正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却是在近代。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旨在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古代学前教育的起源学前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学前教育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和民间传统教育中。
在古代的农耕社会里,孩子们往往从小就参与家庭的劳动,通过与父母一起生活和工作,获得了许多实用的技能和经验。
此外,民间的传统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学前教育的作用。
例如,孩子们参与民俗活动和节日庆典,通过舞蹈、歌曲和游戏,培养了他们的感性认知和社交能力。
2. 近代学前教育的兴起近代学前教育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
当时,工业革命催生了城市化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使得很多农村家庭把孩子送到城市,这导致了孩子们的住宿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慈善机构和教育家开始关注和组织学前教育服务。
他们创办了幼儿园和托儿所,提供了游戏、教育和看护等服务,为家庭提供了一个放心和安全的环境。
3. 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20世纪初,学前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科学化的阶段。
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对学前教育进行系统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许多理论和方法。
例如,蒙台梭利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同时,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指导学前教育实践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在科学的指导下,学前教育逐渐从传统的看护服务向早期教育转变。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推动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机构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4. 学前教育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学前教育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幼儿园和托儿所,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家庭教育、亲子教育、幼教机构和在线教育等形式。
这些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模式为不同家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学前教育是指对学龄前幼儿进行系统化、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它是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需求,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其重要性和发展进程主要集中在近代。
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学前教育经历了诸多变革和重要发展,并展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一、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1. 古代教育之萌芽早期的学前教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例如,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些贵族子弟会接受私人教师的指导,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此外,在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古国,也有一些幼儿教育的雏形。
2. 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主要发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
受工业革命和社会进步的影响,人们开始意识到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在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一些以幼儿教育为核心的学校。
例如,德国的弗雷贝尔幼儿园和美国的蒙台梭利教育等,都对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积极贡献。
3. 学前教育的普及和发展20世纪后期,学前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政府和社会开始重视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
各国纷纷成立了学前教育机构,为广大幼儿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教育资源。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1. 国际学前教育的整合与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学前教育的整合与交流正在加强。
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举办大型学前教育论坛,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政策和实践经验的分享,加深学前教育的国际合作。
2. 科技与学前教育的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学前教育正逐渐融入科技的怀抱。
例如,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幼儿可以接触到更广泛、丰富的教育资源;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也被应用于学前教育中,提供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学习体验。
3. 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语言、数学、宝宝操等基础学科外,学前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社交技能。
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历史与发展幼儿园学前教育是一门致力于为幼儿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本文将从幼儿园学前教育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起源和发展幼儿园学前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
在19世纪末,德国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弗洛贝尔提出了“幼儿园”的概念。
他认为,幼儿应该在游戏中学习,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弗洛贝尔的理念得到了德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幼儿园开始在德国各地普遍开设。
自德国幼儿园的诞生以来,幼儿园学前教育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在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同时,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家也相继引入了幼儿园学前教育体系,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和发展。
二、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内容与目标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交、情绪、肢体等方面的发展。
在幼儿园中,幼儿可以通过游戏与其他幼儿互动,培养沟通合作的能力;通过观察和模仿,提高语言和表达能力;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发展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等。
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三、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现状与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幼儿园学前教育的认知不断增强,幼儿园学前教育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普及。
然而,幼儿园学前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在某些地区,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普及率还不够高。
一些社会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幼儿园的数量不足,导致很多幼儿无法接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
其次,幼儿园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师资问题也备受关注。
一些幼儿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影响了学前教育的效果。
此外,幼儿园学前教育的费用也成为了一些家庭的负担。
由于学前教育的费用较高,一些家庭无法承担,导致很多幼儿无法享受到学前教育的机会。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学前教育学是指研究幼儿教育和幼儿保育的学科领域。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学也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从学前教育学的起源开始,概述其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学前教育学的起源学前教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社会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人们开始注意到幼儿时期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在这个背景下,一些教育家开始进行相关研究,探索幼儿教育的方法和理论。
二、学前教育学的初步发展20世纪上半叶,学前教育学得到了更加系统的发展。
先后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学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如弗雷贡(Fröbel)、蒙特梭利(Montessori)等。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幼儿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对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学前教育学的学科建立20世纪中叶,学前教育学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各国相继建立了相关的学前教育学研究机构和学科专业。
学前教育学家们致力于研究幼儿的发展规律、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并探索出适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方法。
四、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取得突破近几十年来,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突破。
例如,蕾拉(Lelia)提出了“游戏即学习”(play is learning)的理念,强调幼儿通过游戏来主动参与学习;温斯顿(Winston)提出了“情感教育”(emotional education)的概念,强调培养幼儿的情感发展等。
这些理论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五、学前教育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前教育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各国学前教育学者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项目等方式分享经验,借鉴他国的优秀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共同推动学前教育学的进步。
六、学前教育学的挑战与展望虽然学前教育学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
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至6岁儿童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全面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学前教育逐渐被重视并发展起来。
下面是对世界学前教育发展历程的概要介绍。
古代:古代的学前教育主要由家庭和社区承担,由父母或家族长辈负责对儿童进行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参与家庭和社区生活进行的。
孩子们会从父母和长辈身上学到生活技能、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十九世纪:19世纪欧洲开始兴起了早期的幼儿教育机构,最早的幼儿园是由德国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弗洛贝尔于1837年创办的,其理念是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来培养儿童的身心发展。
同时,法国的教育家盖特列·达纳年斯特提出了“特殊教育”的概念,他主张应该给予幼儿完全的自由,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十世纪初: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关注。
教育家如罗莎·帕克斯、玛利亚·蒙台梭利和爱德华·塞金斯等提出了各自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罗莎·帕克斯创办了“玩中学”的教育体系,注重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培养儿童的兴趣和创造力。
玛利亚·蒙台梭利提出了“自由发展”的理念,强调儿童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现。
爱德华·塞金斯在美国提倡幼儿流动性模型,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和自由选择。
二十世纪中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妇女劳动参与度的提高,导致学前教育需求的增加。
同时,相关研究也展示了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一些国家开始推出普及学前教育政策,如美国的“头开始计划”,瑞典的普惠幼儿园制度等。
政府出资兴建幼儿园,并制定了严格的教育标准和课程。
学前教师的培训也得到了重视,并逐渐建立了专业的师范教育体系。
二十世纪末至今: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前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全球范围内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学前教育不仅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教育和护理的教育形式。
它是儿童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儿童提供全面的、系统的素质教育。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很古老的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前教育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一、古代学前教育古代学前教育起源于家庭教育,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负责照料和教育儿童。
在中国古代,父母会教导孩子基本的礼仪和技能,例如读书写字、行为规范等。
这种家庭教育形式在古代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二、现代学前教育的起步现代学前教育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
当时一些国家开始设立幼儿园,为工人家庭的孩子提供托管和教育服务。
这些早期的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
同时,这也是学前教育逐渐从家庭扩展到社区的重要节点。
三、学前教育的普及与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开始重视学前教育的普及与完善。
他们认识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能够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于是,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
同时,学前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也得到了改进和创新,注重培养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和动手能力。
四、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逐渐增强。
各国教育界开始意识到,尽管每个国家的学前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他们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各国积极开展学前教育的国际研究和交流活动,分享经验、资源和最佳实践。
这种国际合作对于促进学前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未来学前教育的展望未来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学前教育将更多地利用新技术手段,例如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提供更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环境。
同时,国际间的学前教育交流与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共同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
总结一下,学前教育经历了从家庭教育到社区教育的转变,从简单的照料到注重全面发展的转变。
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
第九页,共15页。
英国
•1944年,颁布《1944年教育法》(巴特勒法案),确立
了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直到继续教育的公共教育体系。
•1972年,发布《教育白皮书》,将“扩大幼儿教育”定为内
阁将要实行的四项教育政策之一。
•1997年,工党上台后,强调政府工作应优先发展“教育,
根据各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学前 教育发展可分为三种教育形态: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
◆工业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一页,共15页。
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
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促使教育发生变革。两次 工业技术革命,带来了新的经济生产模式,同时也改变了 学前教育的发展形态。霍力岩等认为,工业早期的学前教
教育,教育”。 •2007年,布朗政府颁布十年规划《儿童计划:建设更好的 未来》。
第十页,共15页。
巴特勒法案:
(l)废除1899年建立的只负督导责任的中央教育署,设立全国性的教育领导机构—— 教育部,以加强中央对教育的领导与控制;(2)将公废除以往中小学教育不连贯、相互 重叠的学制,共教育分为三个连续阶段,即初等教育(5岁~11岁)、中等教育(11岁~ 18岁)和继续教育(为离校青少年举办);(3)将义务教育从9年(5岁~14岁)延长到10年 (5岁~15岁),有条件的地方可延长至 11 年(5 岁~16 岁);(4)初等教育分为三个阶 段,即保育学校(2岁~5岁)、幼儿学校(5 岁~7 岁)、初等学校(7 岁~11 岁);(5) 公立中学分文法、技术、现代中学三类,初等教育学生通过11岁考试,按成绩、能力和倾向 分别进入上述三类中学免费就读,家长有责任确保子女受到有效教育;(6)地方教育当 局维持的中小学及受助或“受控”民办学校均须进行宗教教育;(7)独立学校须在教育 部注册、备案,并接受检查;(8)地方教育当局须为学生提供医疗、牛奶、午餐和其 他点心,向贫困儿童提供衣着,必要时提供膳宿,为缺陷儿童提供特殊教育。为接受 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为公立学校学生提供生活补助费,为少数考 入收费学校的学生支付学费,为 5岁以下儿童开设幼儿园或幼儿班,为未满18岁的离 校青少年提供非全日制教育等。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学前教育是指为3至6岁儿童提供的一种基础教育形式,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并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将从历史发展、政策支持和教育趋势三个方面来探讨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历史发展学前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正式的学前教育体系始于19世纪末的欧洲。
在当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儿童在早期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逐渐形成了幼儿园和儿童保育中心等学前教育机构。
20世纪初,学前教育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公认的教育形式。
在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起步较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文件,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逐渐提高,幼儿园数量不断增加,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前教育的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加大了投入,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是2010年发布的《学前教育法》,该法规定了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政府的责任,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了学前教育的师资待遇,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推动学前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支持使得学前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教育趋势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个性化发展。
学前教育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更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者将重点放在培养儿童的兴趣和特长上,注重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
其次,融入科技教育。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学前教育也在不断与科技相融合。
通过利用智能设备、教育软件等技术手段,提供更丰富、互动性强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再次,注重家校合作。
学前教育不再是幼儿园的事情,而是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 强调“天才教育”,认为教育应该从 孩子抓起。 1979年,美国国会通过《儿童保 育法》,为儿童保育提供法律保 障。 进入21世纪,美国颁布《不让一 个孩子掉队法》,从资金投入和
1899年,日本文部省制定第一个幼儿园规程 《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1926年,文部省 正式制定《幼儿园令》和《幼儿园法实施细 则》。 1917年俄国教育人民委员部颁布《关于学前教 育的公告》,明确指出学前教育的使命是促进 儿童的全面发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联邦政府强调家庭 环境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多个部门于1934年 共同组建“临时托儿所”,为失业人员的儿童提供 免费服务。 1903年,清政府制定《奏定学堂章程》,第一 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1904年,在湖北
巴特勒法案:
(l)废除1899年建立的只负督导责任的中央教育署,设立全 国性的教育领导机构——教育部,以加强中央对教育的领导与 控制;(2)将公废除以往中小学教育不连贯、相互重叠的学 制,共教育分为三个连续阶段,即初等教育(5岁~11岁)、 中等教育(11岁~18岁)和继续教育(为离校青少年举办); (3)将义务教育从9年(5岁~14岁)延长到10年(5岁~15 岁),有条件的地方可延长至 11 年(5 岁~16 岁);(4)初 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即保育学校(2岁~5岁)、幼儿学校 (5 岁~7 岁)、初等学校(7 岁~11 岁);(5)公立中学分 文法、技术、现代中学三类,初等教育学生通过11岁考试,按 成绩、能力和倾向分别进入上述三类中学免费就读,家长有责 任确保子女受到有效教育;(6)地方教育当局维持的中小学 及受助或“受控”民办学校均须进行宗教教育;(7)独立学 校须在教育部注册、备案,并接受检查;(8)地方教育当局 须为学生提供医疗、牛奶、午餐和其他点心,向贫困儿童提供
学前教育的历史 发展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根据各时期的生产力发展 水平,学前教育发展可分 为三种教育形态: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 育
◆农业社会的学前教
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
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促使教育 发生变革。两次工业技术革命,带来了 新的经济生产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学前 教育的发展形态。霍力岩等认为,工业 早期的学前教育经历了两个阶段:
为了提高劳动者素质,缓和阶级矛 盾,一些工业较发达国家开始通过立法 确立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1840年,法国在官方文献中, 正式将“托儿所”改为“母育学校”, 并规定《费里教育法》中颁布的“国民 教育的义务性、免费性、世俗性”原则, 同样适用于学前教育。
1918年,英国《费舍教育法》规定: “地方当局为2-5岁的儿童开设幼儿学
1770年,法国新教派的牧师奥柏林 (J·F·Oberlin)创办的“编织学校”,被 看作是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萌芽。
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 特·欧文在新兰纳克工厂创办了世界上第一 所学前教育公共机构——“幼儿学校”。
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 (F·W·Frobel)在勃兰根堡开办了儿童活动 学校,并于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 (Kindergarten),这是学前教育史上第
深学圳前教市育教也是育一项局社:会公参共与事业公,益具有慈福利善性和助推学 前教育 公益性。学前教育具有很强的服务性和福利性。
如果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四级教育按 公共性划分,学前教育应是各级教育中公共性最 强、社会受益面最广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这是 国际共识。
◇最早学前教育机构诞生的过程:
学前教育发展与 改革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
•1944年,颁布《1944年教育法》(巴特 勒法案),确立了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直到继续教育的公共教育体系。
•1972年,发布《教育白皮书》,将“扩大 幼儿教育”定为内阁将要实行的四项教育 政策之一。
•1997年,工党上台后,强调政府工作应 优先发展“教育,教育,教育”。 •2007年,布朗政府颁布十年规划《儿童 计划:建设更好的未来》。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学制改革 的决定》规定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 的组成部分。 1996年以来,国家教委颁布《幼儿园 工作规程》,中国学前教育迅速发展。 2010年,中国颁布《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任务。
THANKS
1. 初创阶段 2. 确立阶段
1.初创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末)
◇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原因:基于慈善目的
学前教育也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具有福 利性和公益性。学前教育具有很强的服务 性和福利性。如果把幼儿园、小学、中学、 大学这四级教育按公共性划分,学前教育 应是各级教育中公共性最强、社会受益面 最广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这是国际共识。
“纺织学校” ,这是以 3 岁以上的幼儿和年幼 的学童为对象 的保育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门在农忙季节收容幼 儿和学童。 “纺织学校”
的教学内容包括:标准 法语、宗 教赞美歌、格
言和讲童话故事、采集 和观察植物、绘画、地 理(本地区的、法国的 和欧洲 的地理与地图知
识)等,还带领儿童做
2.地位确立阶段(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衣着,必要时提供膳宿,为缺陷儿童提供特殊教育。为接受继
1975年,颁布《哈比教育法》,规定学前教育的 作用应包括教育、补偿、诊断治疗以及小学衔接 等。
法国公立学前教育机构的比例和学前儿童的入园 规率定一学直前位教居育发的达目标国是家启的发前儿例童。个性;
消除儿童由于出身和家庭条件差异而造成的成功机会的 不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