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环境测试技术考试知识点要点整理
现代环境测试技术考试知识点要点整理
现代环境测试技术考试知识点要点整理1.什么是色谱技术?利用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技术2.什么是色谱分析技术把色谱技术和适当的检测器结合起来就构成了色谱分析技术3.色谱是否只能分离色素?不是,它也可以进行分离混合物中组成4.色谱的分离原理有哪些?利用不同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分配系数不一样,当两相运动时,这些物质反复分配进行分离,然后检测器进行测定的色谱图5.按流动相不同,色谱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液相色谱法(LC):柱色谱法(CC),薄层色谱法(TLC),纸色谱法(PC)气相色谱法(GC):填充柱色谱(GSC),毛细管柱色谱(GLC)超临界色谱法(SFC)6.按分离机理,色谱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吸附色谱法(物质在固体表面吸附能力不同)排阻色谱法(分子大小不同)分配色谱法(在气液或液液两相中K不同)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交换能力不同)7.色谱技术有什么用途?定性分析混合样品的成分;定量分析混合样品成分;从混合样品中分离制备单一成分;样品预处理!8.色谱仪一般由哪几个部分构成?流动相传输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9.色谱图各组分分离后依次经过检测器,将流动相中浓度或者质量转化成电信号,有记录仪记录下的信号—时间曲线。
10.基线无试样通过检测器时,监测到的信号即为基线11.峰高色谱峰顶点与峰底之间的垂直距离12.峰面积色谱峰与峰底之间的面积13. 标准偏差σ:表示色谱曲线的离散程度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度的一半14. 半峰宽度(Y1/2):Y1/2=2.354一半峰高处的宽度15. 峰底宽度(Y)Y =4过峰两侧拐点与基线焦点的间距16. 死时间t M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组分得出峰时间17. 保留时间t R被测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时间18. 调整保留时间t R’= t R-t M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19. 相对保留值(α),也称为分离因子/选择性因子r21两个色谱峰调整保留时间之比(只与固定相性质,柱温、流动相组成有关,与柱子长度和填充情况以及流动相流速无关)20. 分配系数(K)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两相中浓度比即为该组分的分配系数(固/流动)特点:T一定,K越大,出峰越慢;不同组分在同一固定相上K值可能不同同一组分在不同固定相上K可能不同,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可以改善分离效果影响因素:组分一定,K取决于固定相对于液相色谱,K与流动相也有关对于气相色谱,组分和固定相一定,T增大,K减小21. 分配比(容量因子/容量比)k=t R,t M即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平衡时,;两相中质量比(固/液)=该组分调整保留时间/死时间22. 相比β =V M/ V S;相比、分配系数、分配比之间的关系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达到平衡时,两相的体积比(固相/液相)分配比k=分配系数K/相比β23. 理论塔板数n理论=16(t RY)224. 有效塔板数n有效=(t R,Y)2(越大对分离越有利)n有效n理论=k2(k+1)225. 速率方程H=A+B/u+CuH:理论塔板高度u:流动相的线速率A:涡流扩散项B:分子扩散项系数C:传质阻力项系数26. A:涡流扩散项A=2λd p(d p越小,λ越小,A越小,H越小,柱效n增大,表现在涡流扩散所引起的色谱峰变宽情况减轻,色谱峰较窄)d p固定相的平均颗粒直径λ固定相的填充不均匀因子27. B:分子扩散项系数B=2γDγ:载体填充在柱内引起的扩散路径弯曲因子D:组分在流动相中扩散系数28. C:传质阻力项系数C=C g+C lC g气相传质阻力,C l液相传质阻力29. 流动相流速u对涡流扩散项,分子扩散项和传质阻力项分别有什么影响?流动相流速与分子扩散项成反比,与涡流扩散项和传质阻力项没有关系30.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变化(D g)对分子扩散项和传质阻力项分别有什么影响?与分子扩散项成正比,与传质阻力项成反比A=2λd p+2γD gu+[0.01k2(k+1)2×d p2D g+23×k(k+1)2×d f2D l]u31. 分离度R=t R(2)?t R(1)12(Y1+Y2)即为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组分色谱峰峰底宽度平均值之比。
环保技术考试重点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章电力环境保护概述1.对环境大气(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有两种:质量浓度表示法: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即mg/m3 体积浓度表示法:一百万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体积数,即ppm 大部分气体检测仪器测得的气体浓度都是体积浓度(ppm)。
而按我国规定,特别是环保部门,则要求气体浓度以质量浓度的单位(如:mg/m3)表示,我们国家的标准规范也都是采用质量浓度单位(如:mg/m3)表示。
1G=1000M2.煤的燃烧过程必须具备3个条件:(1)供应燃烧所需的空气量.,为使煤中的可燃成分完全燃烧,全部转化成CO2、SO2、H2O气体产物,所需的最低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2)保持高温环境, 提高煤炭燃烧温度有利于加速燃烧反应和着火的稳定性,还可减少化学和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3)燃料和空气充分混合与良好接触, 为保证燃料和空气充分混合与良好接触主要措施有减少煤的粒度以增加煤的反应表面积、加压燃烧、调整气流运动等。
3.燃煤电厂排入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4.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并未降低的原因(1)电力发展速度大大超过计划速度,且主要是煤电机组;(2)煤炭质量下降,发热量降低,硫分增高;(3)建成的脱硫装置绝大多数为新建机组,且投运规模还相对较小、投运时间较短,难以形成较大、稳定的减排量;(4)已经建成或运行的脱硫机组中,燃用中低硫煤的机组多,甚至如一些硫分低于0.5%甚至是低于0.2%,而燃用高硫煤且超标的现有机组少。
5.电厂排水主要有冲灰冲渣水、化学污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
6.根据上述管理法规,火电厂的环境监测站应(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环保法规、规范,建立、健全本站的各项规章制度。
(2) 完成规定的监测任务,监督本厂各排放口污染物排放状况,负责监督环保设施的运转状况,执行《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保证监测质量。
污染物测定结果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上报。
(3) 整理、分析各项监测资料,负责填报环境统计报表、监测月报、环境指标考核资料及其他环境报告,建立环保档案。
环境监测复习要点
环境监测复习要点名词解释: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优先污染物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物质、毒性较大或潜在危害性较大以及现代已有检出方法的。
总悬浮颗粒物(TSP)系指100微米以下微粒。
飘尘(PM10)系指10微米以下微粒,该项为参考标准。
水体自净: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大量水稀释,随后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其结果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发生质的变化。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
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同时亦包括如硫化物、亚铁等还原性无机物质氧化所消耗的氧量。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制订计划;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监测指标及数据的质量要求;规定相应的分析监测系统。
加标回收率通常加入标准物质的量应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水平接近为宜第一章绪论1、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过程: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3、环境监测的对象: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分。
4、环境监测包括: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⑴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⑵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⑶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⑷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现代检测技术考试必背
第一章一、选择题1. M层电子回迁到K层后,多余的能量放出的特征X射线称( B )A.Kα;B. Kβ;C. Kγ;D. Lα。
2. 当X射线发生装置是Cu靶,滤波片应选( C )A.Cu;B. Fe;C. Ni;D. Mo。
3. 当电子把所有能量都转换为X射线时,该X射线波长称( A )A.短波限λ0;B. 激发限λk;C. 吸收限;D. 特征X射线4.当X射线将某物质原子的K层电子打出去后,L层电子回迁K层,多余能量将另一个L层电子打出核外,这整个过程将产生( D )A.光电子;B. 二次荧光;C. 俄歇电子;D. (A+C)二、正误题1. 激发限与吸收限是一回事,只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2. 经滤波后的X射线是相对的单色光。
(√)3. 产生特征X射线的前提是原子内层电子被打出核外,原子处于激发状态。
(√)4. 选择滤波片只要根据吸收曲线选择材料,而不需要考虑厚度。
(×)三、填空题1. 当X射线管电压超过临界电压就可以产生连续 X射线和标识 X射线。
2. 当X射线管电压低于临界电压仅产生连续X射线;当X射线管电压超过临界电压就可以产生连续X射线和特征X射线。
3. 特征X射线的产生过程中,若K层产生空位,由L层和M层电子向K层跃迁产生的K系特征辐射按顺序称Kα射线和Kβ射线。
4. X射线的本质既是光也是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5. 短波长的X射线称硬X射线,常用于金属部件的无损探伤;长波长的X射线称软X射线,常用于医学透视上。
6.连续谱短波限只与管电压有关。
7.特征X射线谱的频率或波长只取决于阳极靶物质的原子能级结构。
四、问答题1.什么叫“相干散射”、“短波限”?答:相干散射,物质中的电子在X射线电场的作用下,产生强迫振动。
这样每个电子在各方向产生与入射X射线同频率的电磁波。
新的散射波之间发生的干涉现象称为相干散射。
短波限,连续X射线谱在短波方向有一个波长极限,称为短波限λ0.它是由光子一次碰撞就耗尽能量所产生的X射线。
环境科学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环境的概念、特征概念: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1、整体性与有限性整体性指组成环境的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
有限性指:①地球在宇宙中独一无二,而且其空间也有限,有人称其为“弱小的地球”;②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资源在质量、数量等方面,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无限供给;③环境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有限,或对污染物质的自净能力有限。
2、变动性和稳定性变动性指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不断变化。
稳定性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功能的特征。
3、显隐性与持续性显隐性指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后,对人类和其它生物产生的后果,有时立即显现,如森林大火,农药进入水体会立即造成鱼类死亡。
持续性是指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后果是长期的、连续的。
二、人类的环境观1、崇拜自然——天命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举例)①天命论匍伏于自然神灵脚下,听命于自然的奴役。
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发展缓慢,改造环境能力微弱。
如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②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最终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发展。
环境依附减弱,对抗增强,环境趋于恶化,环境科学萌芽3、征服自然---征服论的自然观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人地矛盾激化,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
4、谋求人地协调--协调论的环境观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然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自然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地球环境的发生与演变1、生物进化的特点和规律特点:①进步性发展少→多,简单→复杂,低级→高级生物发展的阶段性:原核→真核;单细胞→多细胞;多细胞体制不断改进生物进化的重大突破:异养→自养;两极(合成者+生产者)→三极(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生态系;水生→陆生②进化的不可逆性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已经绝灭的生物和退化的器官,在以后的历史中就不可能再次出现。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整理)
环境监测考点一、名词解释**环境分析化学(环境监测):为了寻求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人们着手调查污染物质的性质、来源、含量及其分布状态,并以基本化学物质为单位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灵敏度:指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变化所引起的仪器响应值或其他指示量的变化程度。
公害: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恶臭、噪声、震动、地面下沉 *采样单位:代表所研究样品的采样单元*气溶胶:任何固态或液态物质以小的颗粒形式分散在气流或大气中时都称作气溶胶。
共沉淀法:当目的组分浓度极小,向试样中加入试剂不能使之沉淀时,可先向试样中加入一些可以沉淀的物质,并以此沉淀为载体,将目的组分积聚下来。
**分配比:溶质在有机相和水相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总浓度的比值。
***萃取率(建议做做题):平衡时,有机相中目的组分量占有机相和水相目的组分量之和的百分比。
其中D 为分配比*交换容量:1g 干燥的H +型或OH -型树脂能交换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毫克当量数。
**螯合树脂:将有螯合功能的螯合剂嫁接到树脂的支架上,就形成了螯合树脂。
**比移值: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展开剂终点的距离的比值。
**掩蔽:将试样中与被测组分共存的干扰组分变成不再具有某一反应特征的形式,使之不再影响正常测量的方法硫酸盐化速率:空气中的含硫污染物(SO 2,H 2S )经过一系列氧化演变过程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盐雾或硫酸雾的速率。
**COD :1L 水中所含还原性物质(主要指有机物)在给定条件下被强氧化剂氧化所需的氧气的毫克数。
*BOD :在好气条件下,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所需要的溶解氧的量。
浮选分离:在一定条件下,向试液中鼓入空气或氮气使之发泡,将溶液中存在的欲分离富集的微量组分吸附在其表面,并随气泡浮到液面,然后收集起来,达到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回收率:目的组分浓缩后与浓缩前的比值。
萨尔斯曼系数:0.76±0.005()()()()()()()()%100%=100%=100%T o o T o o T w w w o E C V C V C V D D V V =⨯⨯+⨯+有机相中目的组分的量水相和有机相中目的组分的总量DPC分子式NH NHHNHNCO,化学名二苯碳酰二肼,溶液呈酸性,三价铁干扰加磷酸,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丙酮起增色作用。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是通过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高锰酸钾指数: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氧化1L水体中的所有的还的mg/L表示。
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量,以O23.生化需氧量:在悠扬的条件,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作用而被氧化分解,变成稳定的物质,完成该过程所需要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结果用O2的mg/L表示。
4.准确度:测定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通常用误差表示。
5.浊度:(浑浊度)水中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作用的量度。
6.环境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叫做环境优先污染物。
简称优先污染物。
7.综合水样:把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起来所得到的样品称为瞬时水样。
8.精密度:同一测量中多次平行测定之间的符合程度。
9.化学计量点:在滴定过程中,当滴入的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组分的物质的量恰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称该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10.水的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11.灵敏度:是指某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待测物质变化所产生的响应量的变化程度。
12.静态配气法: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入到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体混匀制得。
13.混合水样:指在同一采样点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水样.14:臭阈值:水样稀释到臭阈浓度时的稀释倍数。
【水样的体积(ml)+无臭水体积(ml)/水样体积(ml)】15:瞬时水样: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样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16.硫酸盐化速率:由于工业和家庭排放物中的一些含硫污染物,如SO2、H2S、H2SO4等,经过一系列氧化演变过程,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
大气中硫化物这种演变过程的速度称为硫酸盐化速率。
环境监测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1.优先污染物P8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2.背景断面 P43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3.削减断面 P43河流受纳废(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4. 控制断面P43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
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污)水与江、河水基本混匀处。
在流经特殊要求地区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
5. 酸度P92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6. 碱度P93水的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7. 化学需氧量(COD)P113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 为单位)表示。
8. 生化需氧量(BOD)P118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将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质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9. 总有机碳(TOC)在900℃高温下,以铂作催化剂,使水样氧化燃烧,测定气体中CO2的增量,从而确定水样中总的含碳量,表示水样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10. 总需氧量(TOD)P122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11. 总悬浮颗粒物(TSP)P150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12. 声功率(W)P348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
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13. 声强(I)P348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W/m2。
14. 声压(p) P348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强增值,单位为Pa。
15. 水体自净P34水体在流动过程中,水体通过水解、络和等作用使水中发生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反应,导致水体中污染物降低的作用。
环境监测考试整理资料(中南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水中铬常以两种价态形式存在,其中的毒性最强。
2、水体控制断面是为了了解而设置的。
3、残渣可以分为、、和总不可过滤性残渣,其中总悬浮物属于;4、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有、、、四种方法。
5、误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偏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和两种。
6、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时,可用将大气中的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进行测定。
7、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与采样速度相比应当。
8、与物理化学监测方法相比,生物监测方法的优点是缺点是。
9、在质量控制图中,当测定值落在上控制线以上时,表示这个数据是的,测定值中连续7个点递升,表示分析数据,当空白试验值连续四个点落于中心线以下时,说明数据。
10、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和。
二、判断题:(10分)1、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零点,用底脚螺丝调节。
()2、使用高氯酸消解时,可直接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3、在分析测试中,空白试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需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实验值就可以抵消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4、测定DO的水样要带回实验室后加固定剂。
()5、水温、PH值、电导率等应在现场进行监测。
()6、我们通常所称的氨氮是指游离态的氨及有机氨化合物。
()7、使用标准皮托管测试时,当烟道内尘粒浓度大时易被堵塞。
()8、环境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应水平放置,垂直指向最近的反射体。
()9、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在工作中进行自我质量控制的方法,是保证测试数据达到精密度与准确度要求的有效方法之一。
()10、每次测定吸光度前都必须用蒸馏水调零。
()三、简答题:(25分)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方式有几种?(5分)2、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分)3、测定BOD5时,哪些类型的水样需要接种,哪些水样需要进行菌种驯化处理。
(5分)4、何谓表色和真色,怎样根据水质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测定颜色的办法?(5分)5、试述β-中污带的理化和生物特点。
环境监测新技术与考试重点
预处理部分1、固相萃取旳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原理: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是运用选择性吸附与选择性洗脱旳液相色谱法分离原理。
运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旳目旳化合物吸附,与样品旳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再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解吸附,到达分离和富集目旳化合物旳目旳。
(它可以到达①从样品中除去对后续分析有干扰旳物质;②富集痕量组分;③变换样品溶剂,使之与分析措施相匹配;④原位衍生⑤样品脱盐;⑥便于样品旳储存和运送。
重要旳作用是富集和净化)特点:长处6条(1)简朴、迅速和简化了样品预处理操作环节,缩短了预处理时间。
(2)处理过旳样品易于贮藏、运送,便于试验室间进行质控。
(3)操作条件温和,适应旳pH范围广。
(4)不出现乳化现象,提高了分离效率。
(5)仅用少许旳有机溶剂,减少了成本。
(6)易于与其他仪器联用,实现自动化在线分析。
(7)处理过旳样品易于储存、运送,便于试验室间进行质控。
缺陷:由于柱径较小,使流速受到限制,一般在1~10mL/min范围内使用;采用40μm左右旳固定相填料,若采用较大旳流速会产生动力效应,阻碍某些组分有效地搜集;对于相对较脏旳样品,轻易将柱堵塞;40μm颗粒旳填充柱,易导致填充不均匀,出现缝隙,减少柱效。
应用:固相萃取可用于环境化学、食品、医药卫生、临床化学、生物化学、法医学等领域中复杂目旳物样品微量或痕量旳分离、富集和分析,具有非常广泛旳应用。
土壤等介质中农药残留旳检测。
水质分析中测定卤代烃、含氯农药、氯苯、氯酚、苯胺、硝基物、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和酞酸酯等。
用于大气样品旳预处理。
(固相吸附溶剂萃取)。
2、固相微萃取旳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原理:SPME旳萃取机制就是待测物旳样品基质和萃取介质(涂层)间旳分派。
它不是将待测物所有萃取出来,其原理是建立在待测物在固定相和水相之间到达平衡分派旳基础上。
特点:(1)SPME技术测定成果精确可靠,采用SPME措施测定水质中旳有机化合物,线性范围大、检测限低、并具有较高旳敏捷度和回收率。
环境试验基础知识
一、温度实验:电工电子产品在温度应力旳作用下会导致塑料、树脂旳老化、分解、变形、甚至燃烧;金属短路、断路、损坏;焊剂流动、焊接不实形成噪声。
根据“10℃规则”,当环境温度上升10℃时,产品寿命会减少一半;当环境温度上升10℃时,产品寿命会减少到四分之一。
根据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升高环境温度,加速失效现象旳发生。
这就是我们进行旳加速寿命老化实验。
还必须对初期失效旳不合格旳产品进行筛选测试。
二、湿热实验:实验样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会导致水气吸附和扩散。
许多材料吸湿后体积膨胀、强度减少、电性能下降、金属腐蚀、离子迁移、导致开路或短路。
典型旳半导体器件加速湿阻实验下述结论不仅合用于湿热实验,同步也合用于其他环境实验注:◎较好○好△一般×不完全湿热实验旳注意事项:1、实验目旳明确,进行与目旳相符旳实验。
积累每一次旳失效数据,为后来旳实验能有效地进行。
2、关怀测试数据旳精确性,湿球纱布变质变赃会导致测量精度偏差5%~10%:要使用脱脂旳干净纱布和蒸馏水。
3、在进行温度-湿度偏压实验(THB)时,因试件内部发热,试样表面附近旳相对湿度会减少,影响实验旳精确性。
实验方式可调节为:通电1小时断电3小时,断续电实验。
4、实验箱内旳温湿度条件应与试样内部旳温湿度条件保持一致,且均匀度要好。
在高湿度实验中,如果某一点旳温度低1℃,这一点旳湿度就也许变成100%RH,就会有凝结旳水珠浮现,使实验数据发生很大变化。
5、避免实验箱顶部凝露水滴到度样上,导致不必要旳损失。
6、在压力蒸煮锅实验结束后,要冷却后再取出。
避免试样受到压力冲击和温度冲击,导致样品破裂损坏。
三、高下温温度冲击实验:航空器起飞或降落时,机载外部器材会浮现温度旳急剧变化;设备从高温区移到低温区或从低温区移到高温区;设备通电与断电;采用锡焊焊接;整机小型化,元件密集,元器件更容易受热,等等。
都会引起高下温温度旳冲击。
元器件都是由不同材料构成,由热膨胀系数不同引起旳故障时有发生。
环境监测考试知识点总结~
碘量法: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产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沉淀。
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
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出溶解氧的含量。
相同点: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成二价汞,用氯化亚锡将二价汞还原为单质汞,利用汞易挥发的特点,在室温下通入载气将其载入原子化系统(吸收池)中;所用的光源均是低压汞灯,特征波长为253.7nm;不同处:冷原子吸收测定的特征紫外线在吸收池中被汞蒸汽吸收后的透射光强,而冷原子荧光仪测定的是吸收池中的汞原子蒸气吸收特征紫外线被激发后所发射的共振荧光的强度。
仪器上其光电倍增管必须放在与吸收池相垂直的方向上。
TOC:将一定量的水样注入高温炉内的石英管,在900~950℃下,以铂和三氧化钴或三氧化二铬为催化剂,使有机物燃烧裂解转化为二氧化碳,然后用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二氧化碳含量。
从而确定水样中碳的含量。
相同点:均是采用双硫腙和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一定的络合物,在一定波长下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点:反应介质不同,汞是在酸性介质中;镉是在强碱性介质中;铅是在pH为8.5~9.5的介质中;锌是在pH为4.0~5.0的介质中。
汞,冷原子吸收法: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汞转变成二价汞,用氯化亚锡将二价汞还原为单质汞。
利用汞易挥发的特点,在室温下通入空气或氮气,将其载入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测量对特征波(253.7nm)的光的吸收度,与汞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定量。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双硫腙法:水样在酸性介质中于95℃用高锰酸钾溶液和过硫酸钾溶液消解,将无机汞和有机汞转化为二价汞后,用盐酸羟胺溶液还原过剩的氧化剂,加入双硫酸腙,与汞离子反应生成橙色螯合物,用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萃取,再加入碱溶液洗去萃取液中过量的双硫腙,与485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以标准曲线法定量。
冷原子荧光法:将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为基态汞原子蒸汽,吸收2523.7nm的紫外光线后,被激发而发射特征共振荧光,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和较低的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汞浓度成正比。
环境监测知识点整理
绪论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原生环境:自然环境中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地域。
(在原生环境中按自然界原有的过程进行物质转化、物种演化、能量和信息的传递。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原生环境日趋缩小。
)次生环境: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导致原生自然环境改变后形成的环境。
(次生环境是原生环境演变而成的一种人工生态环境。
其发展和演变仍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3、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社会环境问题我国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 大气普遍受到污染; 城市附近的水体普遍受到污染; 城市固体废物污染普遍; 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由于滥伐森林、毁坏草原、盲目垦植而使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气候变异等农业生态和自然环境破坏的现象也是相当严重的。
)我国水生态环境的现状: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叠加性环境污染的阶段4、环境污染物(pollutant):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是环境监测研究的对象。
5、污染的来源:(1)生产性污染:三废(2)生活性污染(3)其他污染6、污染源的形式:大多数污染物是以散逸至大气、排泄至水体或在土壤表面堆积和填埋的方式进人环境的。
污染源的形式归纳有:(1)点污染源(2)线污染源(3)面污染源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连续源、间断源和瞬时源等7、污染物的类别按污染类型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按污染物的形态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固体废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按人类社会活动功能主要考虑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生活四个方面等产生的污染物。
8、污染物的化学类别(1)元素(2)无机物(3)有机烃化合物(4)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5)含氧有机化合物(6)有机氮化合物(7)有机卤化物(8)有机硫化合物(9)有机磷化合物9、污染物的性质主要内涵:污染物的自然性、毒性、时空分布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定,是指用蒸馏水代替试样的测定。其所加试 剂和操作步骤与试验测定完全相同。空白试验应与试样测定同时 进行,试样分析时仪器的响应值(如吸光度、峰高等)不仅是试 样中待测物质的分析响应值,还包括所有其他因素,如试剂中杂 质、环境及操作进程的沾污等的响应值,这些因素是经常变化的, 为了了解它们对试样测定的综合影响,在每次测定时,均进行空 白试验,空白试验所得的响应值称为空白试验值。
③根据测定次数n和要求的置信度在表中查相应的G值,若G的计
适算用值于大一于组表数值据,中G则有舍两去个可或x疑以可 值上疑,可否疑则数x应据保留。
举例
s
小结
可疑数据检验方法:
1. 仅有一个可疑数据(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可用D法和G法。 与D法比较,G法不但能处理一个可疑数据,还能适用于2个或 多个的情况
03
02
04
第三节 校准 曲线及表格绘制
第五节 实验室 用水
本章完
点击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202X
第二章 环境 监测基本知识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 阐述你的观点
环境监测基本知识
1
第一节 数据处理基础
3
真值:
5
约定真值
7
误差:
9
偏差:
2
概念
4
理论真值
6
标准器(包括标准物质)的相对真值
8
是客观存在的;任何测量结果都具有一
定误差;存 在于一切测量过程中
2、误差分类
▪ 系统误差(包括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人员误差、 环境误差) 特点:具单向性(大小、正负一定 ) 可消除(原因固定) 重复测定重复出现
2、可疑数据的取舍 (1)“4d”检验法
环境监测第一章知识点
环境监测第一章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环境(environment):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所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
)2.环境污染物:是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指在环境中难降解、高脂溶性、可以在食物链中富集放大,能够通过各种传输途径进行全球迁移传输的一类具有半挥发性且毒性极大的有机污染物。
4.环境标准:是指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监测方法等,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发布的各种环境保护标准的总称,是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性、技术性方法和工具。
5.环境标准体系是指根据环境标准的性质、内容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进行分级、分类,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其既具有一般标准体系的特点,又具有法律体系的特性。
6.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护自然环境、人体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而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基础是环境质量基准。
7.环境质量基准(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保护对象(人和其他生物)不产生不良或者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是一个基于不同保护对象的多目标函数或一个范围值。
8.污染物排放标准:指为实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
9.环境基础标准指在环境标准化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代号、图式、量纲、导则等所做的统一规定,是制定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
10.污染源,是指因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场所、设施、装置以及其他污染发生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色谱技术?利用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技术2.什么是色谱分析技术把色谱技术和适当的检测器结合起来就构成了色谱分析技术3.色谱是否只能分离色素?不是,它也可以进行分离混合物中组成4.色谱的分离原理有哪些?利用不同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分配系数不一样,当两相运动时,这些物质反复分配进行分离,然后检测器进行测定的色谱图5.按流动相不同,色谱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液相色谱法(LC):柱色谱法(CC),薄层色谱法(TLC),纸色谱法(PC)气相色谱法(GC):填充柱色谱(GSC),毛细管柱色谱(GLC)超临界色谱法(SFC)6.按分离机理,色谱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吸附色谱法(物质在固体表面吸附能力不同)排阻色谱法(分子大小不同)分配色谱法(在气液或液液两相中K不同)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交换能力不同)7.色谱技术有什么用途?定性分析混合样品的成分;定量分析混合样品成分;从混合样品中分离制备单一成分;样品预处理!8.色谱仪一般由哪几个部分构成?流动相传输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9.色谱图各组分分离后依次经过检测器,将流动相中浓度或者质量转化成电信号,有记录仪记录下的信号—时间曲线。
10.基线无试样通过检测器时,监测到的信号即为基线11.峰高色谱峰顶点与峰底之间的垂直距离12.峰面积色谱峰与峰底之间的面积13. 标准偏差σ:表示色谱曲线的离散程度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度的一半14. 半峰宽度(Y1/2):Y1/2=2.354一半峰高处的宽度15. 峰底宽度(Y)Y =4过峰两侧拐点与基线焦点的间距16. 死时间t M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组分得出峰时间17. 保留时间t R被测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时间18. 调整保留时间t R’= t R-t M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19. 相对保留值(α),也称为分离因子/选择性因子r21两个色谱峰调整保留时间之比(只与固定相性质,柱温、流动相组成有关,与柱子长度和填充情况以及流动相流速无关)20. 分配系数(K)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两相中浓度比即为该组分的分配系数(固/流动)特点:T一定,K越大,出峰越慢;不同组分在同一固定相上K值可能不同同一组分在不同固定相上K可能不同,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可以改善分离效果影响因素:组分一定,K取决于固定相对于液相色谱,K与流动相也有关对于气相色谱,组分和固定相一定,T增大,K减小21. 分配比(容量因子/容量比)k=t R,t M即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平衡时,;两相中质量比(固/液)=该组分调整保留时间/死时间22. 相比β =V M/ V S;相比、分配系数、分配比之间的关系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达到平衡时,两相的体积比(固相/液相)分配比k=分配系数K/相比β23. 理论塔板数n理论=16(t RY)224. 有效塔板数n有效=(t R,Y)2(越大对分离越有利)n有效n理论=k2(k+1)225. 速率方程H=A+B/u+CuH:理论塔板高度u:流动相的线速率A:涡流扩散项B:分子扩散项系数C:传质阻力项系数26. A:涡流扩散项A=2λd p(d p越小,λ越小,A越小,H越小,柱效n增大,表现在涡流扩散所引起的色谱峰变宽情况减轻,色谱峰较窄)d p固定相的平均颗粒直径λ固定相的填充不均匀因子27. B:分子扩散项系数B=2γDγ:载体填充在柱内引起的扩散路径弯曲因子D:组分在流动相中扩散系数28. C:传质阻力项系数C=C g+C lC g气相传质阻力,C l液相传质阻力29. 流动相流速u对涡流扩散项,分子扩散项和传质阻力项分别有什么影响?流动相流速与分子扩散项成反比,与涡流扩散项和传质阻力项没有关系30.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变化(D g)对分子扩散项和传质阻力项分别有什么影响?与分子扩散项成正比,与传质阻力项成反比A=2λd p+2γD gu+[0.01k2(k+1)2×d p2D g+23×k(k+1)2×d f2D l]u31. 分离度R=t R(2)−t R(1)12(Y1+Y2)即为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组分色谱峰峰底宽度平均值之比。
用来衡量色谱峰分离效能的指标。
32. 如何判断两个邻近的色谱峰是否完全分离?对于峰形对称且满足正态分布的色谱峰:R=1分离程度为98%R=1.5分离程度达到99.7%此时可认为色谱峰已经分开33. 同一样品中k不同的两个组份,哪一个保留时间更短?k值越小保留时间更短?34. 对于GC来讲,可否通过改变载气种类,使得两个难以分离的组分实现分离?35. 对于HPLC来讲,可否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使得两个难以分离的组分实现分离?36. 对于GC来讲,要对混合物实现良好分离,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37. 对于HPLC来讲,要对混合物实现良好分离,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38. 对于沸点范围较宽的混合样品,如何实现有效分离?39. GC对于进样过程有什么要求?为什么?40. 色谱分离基本方程41. 色谱技术通过什么来进行定性?42. 色谱技术通过什么来进行定量?43. 在同一色谱条件下,保留时间相同的两个色谱峰,是否一定为同种物质?44. 保留指数I 是什么?有什么用?把物质的保留行为用两个紧靠近它的标准物来标定I=100(lgt R(i),−lgtR(z),lgt R(z+1),−lgtR(z),+Z)i为待测物Z为其前侧出峰的正构烷烃(Z为碳原子数)Z+1为后侧出峰的正构烷烃(其碳原子数为Z+1)正构烷烃的保留指数规定为100×Z45. 色谱技术有哪些常用的定量方法?1.定量依据2.定量校正因子3.标准曲线法或外标法4.内标法5.内标标准曲线法—简化内标法6.归一化法1.HPLC的高效体现在哪些方面?实现了快速,高效,自动化分离分析。
2.HPLC有哪些特点?高压:以液体作为流动相,阻力大,需要高压保证流速,压力一般可达150×105-350×105Pa.高速:分析时间较经典液体色谱少,流动相流速高,一般为1-10 ml/min。
高效:塔板数可达30000/m。
高灵敏:高灵敏度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最小检出量10-9g,荧光检测器10-11g.3.HPLC与GC有哪些相同点?气相色谱基本理论、基本关系式及定性定量方法对于高效液相色谱同样适用。
影响柱效的因素同样为涡流扩散、分子扩散及传质阻力三项。
4.HPLC与GC有哪些不同点?1.分析对象差别:GC适于能气化、热稳定性好、且沸点较低的样品;HPLC:适于溶解后能制成溶液的样品(包括有机介质溶液),不受样品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对分子量大、难气化、热稳定性差的生化样品及高分子和离子型样品均可检测。
2.流动相差别:GC:气体组分与流动相无亲合作用力,只与固定相有相互作用。
HPLC:流动相与组分间有亲合作用力,能提高柱的选择性、改善分离度。
3.操作条件差别:GC:加温操作HPLC:室温;高压(液体粘度大,峰展宽小)5.什么叫做柱内扩展(峰扩展)?指色谱峰的峰宽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有所变宽的现象6.什么叫柱外扩展,它包括哪几个部分?指色谱柱在色谱柱外各种因素引起的峰扩展,分为柱前峰扩展和柱后峰扩展7.滞留的流动相传质阻力项指的是什么?如何减小这一项?是指由于固定相的多孔性会造成某部分流动相滞留减小方法:提高填料填装均匀性,减小填料粒径和孔隙深度,增加孔径8.相对于GC来讲,HPLC的涡流扩散项对H的影响是否有很大变化?是的9.相对于GC来讲,HPLC的分子扩散项对H的影响是否有很大变化?当流动相线速度大于0.5cm/s时对高效液相色谱影响不大10.相对于GC来讲,HPLC的传质阻力项对H的影响是否有很大变化?是的11.由H-u图可知,HPLC板高极小值比GC小一个数量级,说明柱效很高,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毛细管柱气相色谱的理论塔板数要远大于HPLC柱?因为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柱长比高效液相色谱柱要长的多12.对于HPLC,可以从哪些方面减小H?色谱柱:使用小粒径,且具有大孔和浅孔道的填料,填充均匀。
流动相组成:选用低黏度的流动相,提高温度(有机溶剂升高温度会产生气泡),提高填料填装均匀性。
流动相流速:减低流速(但增加纵向扩散并延长分析时间)13.尽管甲醇有毒性,而乙醇毒性很小,为什么在选用HPLC流动相时多采用甲醇,而不是乙醇?因为对于高效液相反相色谱对于流动相要求极性、活性越大越好14.根据分离原理不同HPLC可以分为哪些类?液液色谱法及化学键合相色谱、液固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和空间排阻色谱法15.什么是正相色谱?适合分离什么类型的物质?什么类型的物质先出峰,什么类型的物质后出峰?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的液液分配色谱。
多用于极性化合物的分离。
固定相:极性填料(极性固定液β,β’-氧二丙腈或键合相-NH2, -CN)流动相:非极性或弱极性(氯仿、正己烷、苯、异丙醇)洗脱顺序:极性小的组分先流出。
16.什么是反相色谱?适合分离什么类型的物质?什么类型的物质先出峰,什么类型的物质后出峰?17.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液相分配色谱。
适用范围比正相色谱广,特别是非极性和中等极性的化合物。
固定相:非极性填料(非极性固定液角鲨烷或键合相C4,C8,C18)流动相:极性的溶剂(甲醇、乙腈等的水溶液),可甲酸调pH。
洗脱顺序:极性大的组分先流出。
18.液固吸附色谱的分离原理是什么?适合分离什么样品?组分在固定相吸附剂上的吸附与解吸。
适用于分离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非离子型油溶性试样,对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和异构体有较高选择性。
19.什么是离子对色谱?在固定相上涂渍或流动相中加入与溶质电荷相反的离子对试剂,来分离离子型或可离子化的化合物的方法。
20.什么是传统的离子交换色谱?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其上可解离的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溶质离子进行可逆交换,依据这些离子与树脂具有不同的亲和力而得以分离的色谱技术。
21.利用离子色谱测定阳离子用什么柱子?什么流动相?检测阳离子: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酸性水溶液为流动相22.利用离子色谱测定阴离子用什么柱子?什么流动相?检测阳离子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酸性水溶液为流动相23.离子色谱与传统的离子交换色谱有什么区别?离子色谱法是由离子交换色谱法派生出来的一种分离方法。
其与离子交换色谱的区别是其采用了特制的、具有极低交换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作为柱填料,并采用淋洗液抑制技术和电导检测器,是测定混合阴离子的有效方法。
能同时测定多种无机和有机离子。
24.狭义的离子色谱工作原理是什么?以低交换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未固定相对粒子性物质进行分离,用电导检测器连续检测流出物电导变化25.空间排阻色谱(尺寸排阻色谱或凝胶色谱)分离的机理是什么?小分子可以扩散到凝胶空隙中通过,出峰最慢中等分子只能通过部分凝胶空隙,中速通过大分子被排斥在外,出峰最快溶剂分子小,故在最后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