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个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成长个案分析
在界定了优秀教师的概念和论述了教师成长的新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师成长的个人因索人手,重点分析了优秀教师成长的教育情感因素和教育思考因藏‘并宣点探讨了金两个因素的行动策略。希望通过对个别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进行解读、研究,来促进更多教师走向令业化发展的道路。
一、优秀教师的界定
优秀是指在品行、学问、成绩等方面非常好(现代汉语词典)。据此把优秀教师界定为:德行修养好,能行为示范,深得学生的爱戴、教师的认可和家长的尊敬,师生关系和谐;工作方法科学且有艺术性,精通自己任教的学科,掌握科学的教育规律,深人了解学生心理,并能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教育教学理论;成绩显著,包括学生学业、品行和心理素质等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自己也获得专业成长,并获得教育界内的诸多荣誉称号,有较多的学术研究成果。
二、教师成长新特点
研究者凯尼认为:“专业发展可以被看做是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成长就方式而言目前主要有两个特点:
1.教师成长的自主性:
教师成长,包括外在因素影响和内在因素影响两大方面。先后出现了教师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格局,如教师能力本位运动、教学效果本位运动和学校本位教师发展运动等。这中间,注重教师的主动性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并由于其独特优势而受到推祟。有研究指出,自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定位经历了从“定语”到“主语”的转变,教师成长已从“外在控制型”走向了“内在生成型”。这极大地激励和解放了教师自身的动力,如李镇西老师所言:“只有我自己可以打倒自己,除此以外,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我李镇西的崛起!”
2.教师成长的过程性
有人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新课改的要求相差很大,先要把教师培训好了,学校才能进行课程改革。事实上,课程改革对于教师来说就像学习游泳,需要在水中才能学会。正如美国学者特拉弗斯所说:“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而经验与反思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发生,场景的性质决定经验的效果和反思的深刻性,决定成长的速度和质量。经验在富有挑战性的场景中才会迅速发生,反思也只有在观念的冲击下才会更有效。
三、优秀教师成长的个人因素
发现一个“土壤”和两个“因素”是教师成长内在的核心的个人因素:一个“土壤”是指积极的心态,即保持宁静和格守天性;两个因素是指“教育情感”和“教育思考”。前者使他热爱教育,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后者使他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李镇西老师每天坚持“五个一工程”,即“上好一堂语文课;至少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至少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至少读不少于10000
字的书或文章;写一篇教育日记”。这是其阅读、实践、反思和写作特征的体现,而思考则贯穿于这些做法的全过程。
1.教育情感的行动策略
在《爱心与教育》中,老师这样写到:“常常有人间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提到:素质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昧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1)爱心修炼。教育之爱必须注重两个方面的延伸,即“向上提升”和“向下落实”。“向上提升”就是提升到民主的高度,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民主情怀的人。因为民主就意味着对人性的尊重,它要求教师充满爱心、懂得尊重、追求自由、讲究平等、倡导宽容、善于妥协……“向下落实”就是爱心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技巧,或叫教育智慧。“有爱”不等于“会爱”,而“会爱”需要智慧。爱的本质是推动人的成长,李镇西老师爱的实践智慧是责任掘、理解、尊重和关注。
(2)保持童心。老师认为童心是师爱之源,是儿童天真纯朴之心。教师在年龄上与学生有距离,但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思维去理解!这当然不是说要把教师降低到学生的水平,而是将更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学生,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并教育学生。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韩风珍老
师把孩子们动机好做得效果坏的事,称之为“可爱的缺点”。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儿童般的思维”使韩老师能够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
(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许多用心良苦的教育之所以未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在这些教育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就没有建立起一种令人满意的师生关系。”李镇西老师一直践行“师生可以而且也应该成为朋友”。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第一,经常与孩子一起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第二,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在那里师生的情感自然流露;第三,与学生保持书信和日记往来,这给学生们提供了向老师敞开心灵的机会;第四,向学生学习,无论教学或者班主任工作他都经常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感受;第五,向学生说明平等的含义,通过自己的行为剖析,让学生对平等有切实的感受和体验;第六,理解和尊重学生,这是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对师生关系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七,关爱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学习和发展。
(4)走进学生心灵。李镇西老师坚信教育是“人学”、“心心相印”的活动,为此他在教育过程中付出了大爱、付出了真诚、付出了深情。无论是“万同的故事”里、黄金涛的心路历程中,还是对宁纬“一路平安”的祝福和牵挂里,无不透析出李镇西老师对教育、对学生的一片童心、满腔爱心;无论是“班级法律”的诞生、“未来班”的创建,还是青春期教育的有效探索,无不昭示着李镇西老师的一片真诚、满腔深情。也许李镇西老师更通晓我们无缘去做大事,只有用大爱去做
“小事”的真话,但正是这一件件的小事才使李镇西老师走近、走进也赢得了学生的心灵。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阶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要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纸条等都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途径。
2.教育思考的行动策略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老师说要做一个清醒的教育者就决不能放弃思考的权利,还说:“思想的原野既需要参天的巨树,也需要无边的小草……那么,让我就做一根芦苇吧,在思想的湖畔迎风而立,并吟唱着思想的歌谣……”边教边读边思边写已成为李镇西老师基本的生命状态。
(1)阅读。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师生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这样的阅读,师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狭窄和贫乏。”中小学教师的阅读主要有“专业性”和“人文性”两个特点。特别要说明的是,教师还要和学生一起阅读,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一个人只有在学生时代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的世界和认识自己,他在步人社会后的自我教育才成为可能。
(2)实践。实践活动是教师成长的立足点。中小学教师的“实践”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投入到学生之中,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和一般纯粹老黄牛式的“干活儿”不同,教师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