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评析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是一句非常经典的中文名句,出自《论语·颜渊篇》。
这句名句通过用四个字来表达一种哲学思想,旨在阐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每个人都可以展现自己的美丽,而不必同样的去追求一种标准的美。
以下是对该名句的详细解释。
“各美其美”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追求都有所不同。
有人认为美是外表的,有人认为美是内在的,还有人认为美是一种品质和态度。
不论是外貌、内心还是品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之处。
“美人之美”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每个美丽的人都有各自的美丽之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这些特点和优点使他们成为了他们自己所认为的“美人”。
有人可能拥有漂亮的外表,有人可能拥有善良的内心,有人可能拥有才华横溢的才能,而这些都是美的表现形式。
“美美与共”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每个人的美丽都可以共同存在。
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不同的美丽之处,但是这些各自的美丽之处并不冲突,可以和谐共存。
每个人都可以欣赏和认同他人的美丽,也可以接纳并尊重他人的美丽。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美丽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这种独一无二的美丽可以和其他人的美丽共同存在。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句名句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丽,每个美丽的人都有他们独特的美丽之处,而每个人的美丽都可以和其他人的美丽和谐共存。
这句名句给人们传递了一种宽容、尊重和欣赏他人美的信息,也启发了人们去发现和展现自己的美丽,同时也要欣赏他人的美丽。
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包容和尊重每个人的美丽,相互欣赏和共同成长。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意思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八字四美,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吧!
事实上,这八个字是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十六个字里捡颉而来的。
这是1990年12月,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中根千枝教授和乔健教授在东京召开“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为费孝通80华诞贺寿。
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费老总结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各美其美”就是各个民族自己弘扬自己优美的文化传统;第二句话“美人之美”,假如说你没有,我学习别人的,或者你即使有了,我也要学习别人,我们中国文化很高、很深,但是西方文化也很好,我们也向西方学习,“美人之美”就是把别人的优秀文化我们也拿来,也要学习;“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样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那么它就可以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
这样的话,培养我们一代一代的人,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大同的社会,“天下大同”。
这是我们儒家的理想,“天下大同”。
“天下大同”是各个民族互相融合的。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我国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价值理念,也是近年我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依据。
1990年12月费孝通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6字箴言。
16字箴言意味着人们不仅要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性地欣赏他人创造的美,并将自身之美和他人之美有机地融合起来,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大同之美。
源于我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主张通过协调和整合不同国家的优势与长处,达到天下的和谐与统一。
当今时代,人类生活在由不同文化不同制度国家所组成的世界里,各个国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精辟思想和先进理念,对于理解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首先崇尚的是“和谐精神”。
儒学经典著作《论语》提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将“和谐”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境界,在这里和谐是一种相互谦让与互相尊重的君子行为。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提倡“兼收并蓄”、主张“求同存异”,这意味着一个民族要有宽广襟怀,一个国家要有宽宏雅量。
正如《论语》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有利于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和实现利益最大化。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其寓意极为深远和超前,有着较为强烈的当下价值。
“各美其美”指的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都有一套自认为是美的价值标准,这些价值标准也许在别的国家和民族眼中不一定是美的,甚至认为是丑的,但是一些国家和民族从最初接触交流开始,始终坚守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价值标准,即“各美其美”,这无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而当国家间民族间平等地、频繁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之后,人们才发现别的国家和民族认为美的价值标准自己也觉得美,即“美人之美”,而这就进入了相互认可互相接受的高级境界,这种境界的形成与升华为“美美与共”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翻译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翻译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意思就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即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拓展资料:
1、出处和背景:
1990年12月,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
2、意义:大同美究其本质而言,就是拼合不同的美而达到的一种平衡。
坚持个体美与追求大同美之间并不矛盾,也就是说“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保障。
要对中华文化的全部历史有所自觉,有清醒的认识,有自知之明,有自信,且有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浅议小学中年级英语教学与跨国文化培养
- 129 -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浅议小学中年级英语教学与跨国文化培养江苏省太仓市弇山小学/顾唯页【摘要】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语言中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小学生来说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国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利于提升人文素养,传播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和国际意识。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化体验拉多(Lado 1964)早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明确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
”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语言中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小学生来说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国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英语的学习和使用。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培养文化意识和国际意识。
那么,如何利用现有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呢?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从对比中发现中外文化差异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单纯从课本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且缺乏深度。
由于地域、民族、宗教信仰、历史等等各方面的不同,造成各种核心价值观念的不同,在词语的内涵上的差异就更加明显。
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中西文化的比较,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
文化内涵的差异体现在众多的颜色词汇中。
3A Unit6《Colours 》以Yang Ling 表演短裙魔术秀开篇,重点学习颜色类单词。
以单词“red ”为例,对中国人来讲“红”代表着“喜气”、“成功”、“受欢迎”“红色”是幸运的颜色,是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颜色,在日常生活中红色应用的十分普遍,在英文里“red ”则多让人想起“流血”、“战争”、“愤怒”如“see red ”意思说“变得非常生气”,“be in the red ”则是“欠债了”,由此可见“红”在东西方语言中文化内涵各有不同,“黑”亦然,“black ”在英文里的含义有些在中文里是没有的比如:“black news ”坏消息;“black sheep ”害群之马,最令小学生惊讶的则是black tea 红茶。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各美其美,美⼈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同【最美句⼦】各美其美,美⼈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同。
——费孝通【美点赏析】费孝通⽼先⽣曾意味深长地说:“各美其美,美⼈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同。
”意思是:⼈们不仅要懂得欣赏⾃⼰创造出来的美,还要包容和欣赏别⼈创造的美,然后将各⾃之美和他⼈之美有机结合,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同美。
⼤同美,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数个体美相结合达到的⼀种平衡。
从整体上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坚持个体美与追求⼤同美之间并不⽭盾,也即:“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是相辅相成的,⽽“美⼈之美”是必由之路,“天下⼤同”是⼈⼈向往的好结果。
“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都有⾃⼰的价值标准,各⾃守护着各⾃的⽂化特征。
这是对⾃⾝优秀⽂化的认同与⾃信,是对民族价值和内涵的坚守。
“美⼈之美”,是指尊重他国的⽂化理念,是君⼦和不同的成⼈之美。
在各民族平等的密切往来后,⼈们会从别的民族中发现他⼈之美,并且试着接纳和欣赏他⼈之美。
这是超脱了⾃⾝⽣活⽅式之后,达到的⼀种⾼⼀级的境界。
再升华⼀步便是“美美与共”,这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美。
丰富世界⽂化的多元,不仅要包容不同价值标准的存在,更要进⼀步赞赏不同的价值标准,共建共⽴共同的价值理念和审美情趣。
“天下⼤同”,就是⼈类⽂明的共同繁荣,是“美”的最⾼境界。
“天下⼤同”(语⾃《礼记·⼤同篇》),即四海之内皆兄弟,是⼈与⼈之间彼此相亲相爱的相处之道,也是⽂明之间彼此理解、尊重的和谐之美。
愿以此⼗六箴⾔为诫,实现⼤同之美。
【美句运⽤】【话题】个体美与⼤同美,⾃我欣赏与欣赏他⼈【⽂段】美是⼀种美妙、奇异的东西,它有时是风,有时是梦,有时或许是空。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去欣赏美呢?“各美其美,美⼈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同”,费孝通⽼先⽣如是说。
⾸先,要⾃信。
⼈们常有“家花不⽐野花⾹”的⼼态,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欣赏别⼈的前提,⾸先要将⾃⼰独特之美内化于⼼,外化于形,如此这般,我们才有⾜够的底⽓去包容与接纳他⼈不同的美。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作文解析教学文稿
习美的过程,既然是学习就少不了一份平和谦逊 的态度。假使一个人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看不 到周围的光芒,那么他的世界只会越来越黯淡无 光。人无完人,真诚地对待他人的美,既展现了 一份求上进的认真美,也在无形之中受到他人美 的熏陶。有这样一句话“你其实就是你所想的那 个样子。”在此同样能对其诠释。美人之美,首 先要正视自己的不足。
春秋时期诸家互相竞争,互相补差而
形成的的百家争鸣的政治局面,便是明证, 世人嫉妒贤能的人不要太多,欣赏别人的 光芒却不见贤思齐者比比皆是,我愿如钻 石,赞汝之才,学汝之能。
以欣赏之眼看待别人的光芒,我仿佛 看到百合花开,暗香浮动。
美人之美,各美其美 奥黛丽·赫本普说过,想让你的眼睛美丽,请 看到别人的光芒;想让你的嘴唇迷人,就赞美别 人的优点……奥黛丽·赫本不就像那颗钻石一样, 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故成就了自身的熠熠 生辉。故曰:“美人之美,各美其美。” 还记得,那个从清风明月中走出的旷世奇才— —纳兰性德,他谈笑之鸿儒皆为汉人学士,对酒 言诗,高谈阔论,正是因为纳兰看到了汉人文化 的光芒,并虔诚以待,才有了那句“人生若只如 初见,何时秋风悲画扇”的千古绝响;当孝文帝 驰马奔腾,于中原大地上挥斥方遒,他意识到鲜 卑文化的落后。于是一股“封建化”的柔风袭遍 神州大地。……花柳繁华的阶前,余烟袅袅,历
的余温带着千年的才情,正是由于有了一双善于 发现美的眼睛,才感受到“千年才情”的光芒, 潜移默化中也就将自身得到了升华,自己的美也 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说,美人之美,故能就自身之美。但是,
美人之美,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正如 纳兰、孝文帝,甚至那颗钻石一样,让他人的光 芒照亮了自己,在于眼见其美。
以欣赏之眼对待别人的光芒 舒婷说:“心境,心态的差异,犹如不同程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是一句充满文化气息的中国谚语,意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丽,美好的人们共同分享美丽”。
这句话的意义非常富有启示性,它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他人的美,同时也要发扬自己的美丽。
首先,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仅仅看重自己的美丽,而应该欣赏他人的美。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个性,因此,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标准强加给他人。
尊重他人的美丽,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开放和宽容,还可以让我们充分欣赏到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美。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应该注重倾听他人的意见,欣赏他人的才华和优点,这种美好的交往方式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人际关系,还可以让我们更加快乐和自信。
其次,这句话强调了团结和分享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丽,但是,如果我们只关注自己的美,而忽略了他人的美,这种做法不仅会让我们变得孤傲,还会损害我们的社交关系和人际交往。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主动和他人分享自己的优点和才华,同时也充分欣赏他人的美丽,我们就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人际关系,并且享受到社交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最后,这句话也告诉我们要发扬自己的美丽,不要害怕展示自己的个性与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只要我们敢于展示自己,就一定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关注。
在各种活动和场合中,我们应该积极表现自己的特点和魅力,这样可以让我们增强自信和自尊心,并且吸引到更多的朋友和关注者。
总之,这句话是一句具有很深含义和启示性的名言,它教会我们如何在社交中欣赏和分享美丽,如何挖掘自身的潜力和特点,展示给他人看。
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融入这些智慧,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快乐和充实。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1、出处和背景:
1990年12月,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
2、意义:大同美究其本质而言,就是拼合不同的美而达到的一种平衡。
坚持个体美与追求大同美之间并不矛盾,也就是说“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保障。
2019年5月15日上午,国家习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讲话中称:“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
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当我们为自己民族传承至今的灿烂文明而自豪,也包容和欣赏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成果,这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各美其美_美人之美__美美与共_天下大同_(作文评讲修改稿)_130327
颜色
12
的看法。他们都在相互欣赏和相互学习中,共同为全人 类、全社会奉献出了幸福与和谐。 乐吾乐以及人之乐,美吾美以及人之美。乐人之 所乐者,人亦乐其乐;美人之美者,人亦美其美。只有 懂得欣赏和学习强于自己的人,我们才能不断飞跃,才 能为社会和人类奉献和谐年广西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作文。
余秋雨亦如此。他怀善,以善意的姿态,敬仰着“文化”, 于是他踏过冰封的雪山,荒凉的大漠,沉睡的江南小镇,终悟得 千年一叹,换取凝练的情思。与号啕着“文化”却终日坐在高档 写字楼里的文化人相比,他躬行的善意收到了来自大自然与历史 的同样的回馈,一颗沉寂之心。 同样的,恶意相待也终换来恶意的苦果,这何谈“天下大 同”?倘若捡手机的年轻人不归还手机,会不会使尚先生对“善” 的必要性产生怀疑呢?前些时候的投毒案,源于舍友闹了纠纷, 这让人想起十九年前的清华铊中毒案。两案如出一辙,都是高材 生,而终落得你死我活,其中不正因善语相向而不主动调解吗? 倘若大家都宽容些,以善而不是恶的心态来解决问题,又该成全 了几家人的幸福啊! 而善善与共需要传递的过程 ,正如路遥所说“流动是河唯一 的前途与出路”。这善需要起源需要接力。做善的起源,像罗素 一样,带着清除陈见的扫帚扫去对女性的歧视,成为女性解放运 动的首批男性领导者;像南丁格尔一样,带着挑破病痛的利刃为
颜色
10
不是个人,因而他不会嫉妒。所以,这样的人才能够 不受人性弱点的局限,用清醒的心智对强者加以学习 和效仿,最后实现自身的进步。第谷在发现弟子的能 力超过自己后大为赞赏,进而更加地用心教导,实现 了天文学的飞跃;日本人木村遇到比他强大的李小龙 并被他打败后,当即拜其为师,虚心求教,实现了自 身武艺的飞跃;叔本华向来自视甚高,当他遇到歌德 后,不也同样虚心求教吗?所以,只有懂得欣赏和学 习他人的长处,才能使自己不断地前进和提升。 容人之长除了能够促进自身发展之外,对社会 的和谐同样有着极重大的意义。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 会里,倘若我们对所有能力在我们之上的人嫉妒,憎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评析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评析一、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时,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结合所学世界文明史内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国际形势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0分)答:这句话表面的意思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这句话联系到世界文明史时,便附上了很多含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与习俗,有着自己的文明,只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很多民族自己的文明却慢慢地为其他民族文明所取代。
中国自己的文化便是包含着包容,而现在提出的口号是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只是在现代这个社会,随着美国、哈韩、哈日的文化入侵,文化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使中国自己的文化传承收到了极大的挑战。
在中国古时,便是以汉族自身的文化为尊,但中华民族本身的文明则是以不同民族之间共同的创造。
如春秋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则是吸收了外来文化,达到了美美与共,最终使赵国盛极一时。
其实不仅是文化之间,很多方面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便是一个例子,每个学说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与适用的方面,所以虽然每个学说信奉者之间会进行争辩,但是却能做到尊重他人的想法,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学说,达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有了美美与共,有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中华民族本身的文化发展本就是融合而成,才有了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成果。
但到了晚清时,由于开始时国人自以为大,对外国新的文化有所排斥,对新的机器及生产方式心存芥蒂,不能美人之美,所以导致了最终的接近亡国。
而新文化运动中,则是对自身的文化排斥过激,以致很多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都被视为糟粕,不能各美其美,所以也存在很多缺陷。
近几十年来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使自身的古老文化不断创新,虽然存在着文化之间的矛盾,但由于正确认识到了发扬自身文化与吸收外来文化两者并存的重要性,才使近几十年成为又一个文学盛世。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作文评讲修改稿)_130327
审题立意
2.对立意的思考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指 将欣赏自我和欣赏他人结合起来,方 能建立大同世界。可写个体的互相尊 重,互相欣赏,互相包容,互相融合, 求同存异,也可写文化、精神相互欣 赏、融合,共建和谐社会。
乐吾乐以及人之乐,美吾美以及人之美。乐人之 所乐者,人亦乐其乐;美人之美者,人亦美其美。只有 懂得欣赏和学习强于自己的人,我们才能不断飞跃,才 能为社会和人类奉献和谐与幸福。
颜色
18
1.孔子欣赏老子,向老子学习道。 2.萧何 韩信 刘邦 项羽 3.李白 孟浩然/杜甫 李白 4.卓别林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先生,你的确是位艺术家, 是浪漫主义艺术家。从今天起,就从今天起,你将成为我 艺术生涯的朋友!” ) 5.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 6.李安 对其他导演的欣赏 7.林丹对李宗伟的欣赏(一辈子对手,一辈子好朋友)
拾手机的年轻人决定归还手机,不正是尚先生的善感染了他, 才有了善的共鸣,使一个贪心的人变成了有爱心之人吗? 善善与共,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只有人人善我,我善人人,才有 “与共”的纽带。以真诚待人待事,才会收到真挚的回馈。冰心 怀善,她说:“你的一抬手,这热力便催开了一朵花,你的一转 身,也使万物颤动。”于是,她理解了自然给她的回应,于是也 在清风明月、朗月蓝天中寻找美,以善意的姿态欣赏大自然,才 写下了清新动人的诗篇,难道这不也是大自然对她的善意的回馈 吗?
12
现出来了。
所以说,美人之美,故能就自身之美。但是, 美人之美,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正如纳 兰、孝文帝一样,让他人的光芒照亮了自己,在于 眼见其美。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老16字箴言有感)
文化意识的觉醒与相互认同——品费老16字箴言有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老先生这句名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它们每一句话都有很深的含义,而合起来更是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各美其美”,从文言文的角度看,第一个“美”为意动用法,即以……为美,直译过来就是各自以自己的美为美。
放大到文化领域范围来说,“各美其美”告诉我们要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纵观历史长河,自人类诞生至今,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人种的人类创造出了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不同文化。
上古时期四大东方文明古国的各具特色的文明令我们无限向往,在建筑方面,古埃及的金字塔至今仍矗立在尼罗河的沿岸,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与视觉冲击,现在人们在尼罗河沿岸游览,看到这埃及古老文明的遗迹,心中仍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被建成,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类似的,古代西亚的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及中华文明的万里长城有何尝不是人类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思想方面更是硕果累累,其中轴心时代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其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出处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出处各美其美1990年12月,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
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根据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各美其美”?答:“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怎样做到“美人之美”?答:“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了什么?答:“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释义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大同美究其本质而言,就是拼合不同的美而达到的一种平衡。
坚持个体美与追求大同美之间并不矛盾,也就是说“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保障。
前辈学者费孝通先生指出,我们应当对中华文化的全部历史有所自觉,有清醒的认识,有自知之明,有自信,且有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我们先是发现自身之美,然后是发现、欣赏他人之美,再到相互欣赏、赞美,最后达到一致和融合。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作文评讲)_130327
审题立意
2.对立意的思考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指 将欣赏自我和欣赏他人结合起来,方 能建立大同世界。可写个体的互相尊 重,互相欣赏,互相包容,互相融合, 求同存异,也可写文化、精神相互欣 赏、融合,共建和谐社会。
以欣赏之眼对待别人的光芒
舒婷说:“心境,心态的差异,犹如不同程度的光,折射在山 水上,衍出千变万化的景观来。”看山水如此,看人亦如此,以欣 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光芒,不仅会让自己怀抱一颗宽容的淡泊的心, 也会让自己在欣赏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光芒不是毫无原则的褒贬,而是以 一种客观的态度包容的心毫不做作的、毫不谄媚的赞美。就拿段祺 瑞来说,若是单纯的以政治的角度讲,在所谓的“成王败寇”的至 理名言下,纵使他抗日有功,怕也弥补不了他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十 分之一,但从人格魅力上,我却十分敬佩他,自三一八惨案(并非 段祺瑞下令开枪)后,他当场在受难者家属面前下跪,自疚神明, 从死茹素,至死不食肉。纵使是被众人当成的负面人物,用欣赏的 眼光去看待,也可看到那浊目污眼之下的美。
颜色
8
歌德当街而立,向王室马车脱帽致礼,贝多芬却对此 嗤之以鼻,胡适受逊帝溥仪之邀与这位十七岁的寂寞少年 谈心,却被鲁迅抓住题材大家挖苦,坦白说,歌德彬彬有 礼而胡适仁爱并非谄媚奉承,不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的光芒,而是一味的挑剔,挖苦,这样的错误即使是贝多 芬、鲁迅这样名人都尚且会犯,又何况我们这些芸芸众生 的一个普通人。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所谓“相看 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古代的文人雅士,都是在看风景 的时候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在欣赏 别人光芒的同时不可忘记也要回头审视自己,倘若只停留 在欣赏的阶段,恰似向别人的借了一样令自己目眩神迷的 宝物,纵使能够把玩,把玩,但终究不是自己的。我们既 要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是一句古老的中文谚语,表达了美好事物各有其独特之美,并且可以共同拥有美好。
这句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智慧,反映了中国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也蕴含着对于和谐共处、共享美好的向往。
在现代社会,这句谚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启发人们更加珍惜美好事物、追求美好生活,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共有的美好,实现美美与共的境界。
“各美其美”首先表明了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独特之美的含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每样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之处。
这种观点提醒了人们要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不同,珍惜每一种美好事物。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困在异化和对立的思维模式中,产生偏见和歧视。
对待他人、对待世界也是如此,总是习惯于吹毛求疵地看待周围的一切,从而忽略了其中蕴含的独特之美。
而“各美其美”的观念则教导人们要以包容和欣赏的态度去看待他人、去看待世界,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欣赏不同的美。
“美人之美”则是进一步强调了人的美好。
古人有云,“美人在於心”,这说明了美丽并不仅仅是外在的容貌和姿色,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美。
一个心地善良、聪慧、正直的人,就是一位美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美人,只要内心善良,品德高尚,就能散发出美丽的光芒。
相反,即使容貌优美,如果内心丑陋,也难以成为真正的美人。
现代社会,美的标准通常只局限于外貌和外在条件,而忽视了内在美的重要性。
“美人之美”告诉我们,美丽更多是一种内心的状态和品质,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素养。
只有内心美丽,才能真正成为美人。
“美美与共”则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共享的向往。
美丽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感的状态。
在当下社会,人们常常忽视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过于追求物质和功利。
同时也忽视了和他人共享美好的重要性,常常陷入孤独和孤立的状态。
“美美与共”则提醒了人们要珍惜和分享美好事物,不仅在精神上共享美丽,也在物质上、感官上共享美丽。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句话出自《庄子·养生主》。
这句话表达了美的多样性和共融性,体现了美的丰富和广泛。
美,是人们长久以来追求的目标,无论是在自然界中的美景,还是在人的容貌和气质中的美,都是人们心之所向,追求的境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看,“各美其美”表现了大自然中美的多姿多彩。
无论是高山流水,还是蓝天白云,自然界中的美无处不在。
山峰的雄浑,江河的奔流,森林的茂盛,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和景象都有其独特的美,都有其独特的存在和意义。
正是这种多样性的美,构成了自然界的丰富和美好。
正如古人所云,“山高水长,大自然的美是如此的丰富和广阔。
从人的角度来看,“美人之美”强调了每个人的美的独特性和价值。
美人并不是指外表美丽的人,而是内在品质优秀的人。
在人的内心深处,有着爱与善良,有着勇敢和骄傲,有着坚韧与执着。
这些都是美的体现,都是美人之美。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无论外表如何,内心的美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名流巨商,每个人都有展现美的机会,都有创造美的可能。
正是因为每个人的美不同,才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丰富和多样性。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美美与共”表达了美的共融性和和谐共存的意义。
美是丰富多彩的,每种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每种美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在这样多元的美中,我们需要学会欣赏和尊重,学会包容和理解。
只有当我们相互尊重,相互欣赏,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让美美与共成为现实。
正如古人所说,“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只有和谐共融,才能呈现出最大的美丽。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是多元美的表达,是美的多样性和共融性的体现。
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欣赏自然的美,珍视人的美,同时也需要学会和谐共融,让美的多样性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是一句古老的中文谚语,意思是每个人都有他/她自己的美好之处,每个人都可以为美好而努力,共同创造美好的世界。
“各美其美”强调了个体的独特之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特点,这些才能和特点使得每个人都有他/她自己的美好之处。
有的人可能擅长音乐,有的人可能擅长绘画,有的人可能擅长运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展现自己的才能和特点,展示自己的美好之处。
正是这些独特之处让世界充满了不同的色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美人之美”强调了美好与美好之间的呼应。
美人之美并不仅仅指的是外表的美丽,更多的是指的内心的美好。
一个人是否美丽并不仅取决于外表的容貌,更多的倒是取决于她的内心是否美好、是否善良。
一个内心美好的人,她的美丽会通过她的言行举止、她的心灵感受、她的修养修行……渗透到她的一举一动之中。
通过她的美好、她的善良、她的宽容……她会影响身边的人,感染他人,让周围的一切变得美好。
正是这样一群美人之美的人们,共同的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美美与共”则强调了人们共同创造美好的世界。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如果大家都能积极向上、努力创造美好,那么美好的东西就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地产生。
而这个美好并不仅仅是指客观世界的美好,更多地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妙。
当人们都为了美好而努力,为了美好而付出的时候,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和谐、美好。
美好的人际关系、美好的家庭、美好的社会、美好的国家……都将成为现实。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是一句简洁而深刻的谚语,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好之处,同时也强调了内心美好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共同创造美好的重要性。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美好而努力,为了美好而付出。
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时,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结合所学世界文明史内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国际形势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0分)
答:这句话表面的意思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这句话联系到世界文明史时,便附上了很多含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与习俗,有着自己的文明,只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很多民族自己的文明却慢慢地为其他民族文明所取代。
中国自己的文化便是包含着包容,而现在提出的口号是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只是在现代这个社会,随着美国、哈韩、哈日的文化入侵,文化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使中国自己的文化传承收到了极大的挑战。
在中国古时,便是以汉族自身的文化为尊,但中华民族本身的文明则是以不同民族之间共同的创造。
如春秋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则是吸收了外来文化,达到了美美与共,最终使赵国盛极一时。
其实不仅是文化之间,很多方面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便是一个例子,每个学说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与适用的方面,所以虽然每个学说信奉者之间会进行争辩,但是却能做到尊重他人的想法,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学说,达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有了美美与共,有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中华民族本身的文化发展本就是融合而成,才有了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成果。
但到了晚清时,由于开始时国人自以为大,对外国新的文化有所排斥,对新的机器及生产方式心存芥蒂,不能美人之美,所以导致了最终的接近亡国。
而新文化运动中,则是对自身的文化排斥过激,以致很多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都被视为糟粕,不能各美其美,所以也存在很多缺陷。
近几十年来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使自身的古老文化不断创新,虽然存在着文化之间的矛盾,但由于正确认识到了发扬自身文化与吸收外来文化两者并存的重要性,才使近几十年成为又一个文学盛世。
不仅是中国,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是如此,若一个文明征服另一个文明时,会吸收部分被征服文明的文化,而不是彻底排斥,则能坚持比较久的统一,而对于被征服民族的文明彻底排斥的国家,虽说一开始迫于武力没有很强的反抗,但这样的国家很少有能长久统一的。
以罗马为例,虽说罗马帝国武力确实很强,不过每个君主对于国家的治理还是很用心的,他们都会采取一些政策化解民族矛盾,也对他人文明很尊重,也吸取了很多精华,所以帝国存在的时间很长。
可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确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重要前提。
当今世界存在着多种文明,不同文明之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文明之间有不同,则有冲突。
现代文明的冲突主要是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矛盾造成的。
而引起文明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社会的不平等。
由于各个文明都有其灿烂灿烂之处,各个文明之间需要交流和相互学习,因此人类的文明融合也是必然的。
而某些强国却想通过经济力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进而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文明。
细看中国历史,每个朝代都会实行一系列尊重其他民族的政策,这样国家才能统一和富强,而轻视他人文化的王朝必将遭到历史的覆灭,这是历史的必然。
不仅是中国,世界文明都是一样,一个王国建立起来,都会对之前王国的文化进行很多的吸收,才能使自己强大起来。
各种文明都有共性,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文明的融合石发展的关键,只有做到既发扬自己的文明,又尊重他人的文明,才会美美与共,从而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