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全书》阅读随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全书》阅读随笔
——人生是一场修行
每每阅读名人传记类书籍,没有不心潮澎湃的,有平凡之人成大事的,有心怀大志成大业的,有天资聪颖创奇迹的。而当读到曾国藩时,却让人产生很强的共鸣感和崇拜感,因为他资质平平、体质不佳、挫折不断,比平常的我们没有太多优越的地方,却在官场上创造了连升七级的神话,在家庭中影响了好几代人,在世人的眼中已成圣人。
关于曾国藩的传记、全集、家训、评说很多,我看过一些,如张宏杰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曾国藩传》,南师大郦波教授讲述的《曾国藩家训》,但真正用心读过的却是一次在超市购物时无心看到的一本由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的《曾国藩全书》,全书内容简洁,共124篇,分别选自曾国藩“家书”“冰鉴”“谋略”的精华部分,其中家书97篇,冰鉴17篇,谋略10篇,每篇文后只附对应译文,无其他评说。
我读此书没有一气呵成,一方面,文章是半文言文式,得耐着性子读;另一方面,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需细嚼慢咽才能嚼出点味来。因此,我尝试了一种“日记式读法”,即每天精读一篇文章,在文尾空白处写出心得,注明日期,每读完一个小节后写一段总结。其中关于家书的篇幅最大,我的体会也最为深刻。此处将分享我对曾国藩家书的部分阅读随笔。
家书分劝学篇、修身篇、治军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用人篇,主要写给父母、诸弟及祖父母。一方面述说自己的情况,向家人报平安,一方面针对家信中所提的事情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文章长短不一,因需而写,篇篇透露着恭敬、诚恳和深意。
求业之精,日专而已
劝学篇,主要通过给诸弟述说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心得体会,启发诸弟们参考和学习,或通过给父母的家书,劝诸弟读好书、会读书。
在《致诸弟·述求学之方法》中,曾国藩提及朋友吴子序所说的“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进而反思自己就是那掘井多而皆不及泉者,以此告诫诸弟:“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指出“专”的重要性。在《致六弟·述学诗习字之法》再次提及“专”:“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并建议“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给我的启示是,一段时间读什么书、连什么字、做什么事,不在多,而在专,弄明白了一项,便都明白了。
在《禀父母·教弟注重看书》中,曾国藩针对家乡的读书人总是以考试为由忽略日常的看书,指出“殊不知看书与考试全不相碍”,就算万事匆忙,也不能废了读书这一正业。以此劝诫弟弟不要以考试为由,只看考试相关内容,而放下日常定下的课业。
在《致诸弟·勉励自立课程》中提出“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告知诸弟,短时间内虽不可能做到见识广博,但可以勉励自己做到有志有恒,并附自己定的十三项课程给诸弟参考。曾国藩的十三项课程几乎一生都在坚持,真正做到了“恒”。而我辈之人更是要在“恒”上面下功夫,才能真正实现人生抱负,成为有用之才。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修身,总归而言,主要包含了养身,养心和进德修业。
养身,要保持心平气和,起码做到早睡早起,不过度劳累。
而今,大部分人,手机不离身,睡觉前还不忘刷遍朋友圈、抖音、新闻、游戏等,不到十一二点,基本没真正休息。另外,上班族工作忙不停,孩子学习压力大,所以要做到早睡早起,还真不简单,需要我们加强自律,重视健康。
养心,则需多反省、多虚心请教、不苟不懈、不发牢骚、不露头角、悉心忍耐。在《致诸弟·明诗益友虚心请教》中,曾国藩说到:“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当我们完成不了某些任务或不能保持阅读的习惯时,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借口,尤其是环境或他人的原因,而没有好好反省自己是否真正用心在做好这件事情。所以读书、做事,在于是否真心想把它做好,立志真,就算遇到干扰,也能专心完成。
进德修业,须做到品行端正,业务精湛。在《致诸弟·劝弟谨记进德修业》中,曾国藩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者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德业并赠,则家私日起。”进德,指孝、悌、仁、义的品德,修业,指写诗、作文、写字的本领。也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实现有德有才的,而富贵功名则由命运决定,不要刻意去追求。所以我们不求大富大贵,但可以努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这样家业也会一天天兴旺起来。
在家宜注重勤敬和
治家篇中,要使得家和万事兴,须:勤治理、敬长辈、和全家。
在《致诸弟·在家宜注重勤敬和》中,曾国藩指出“凡一
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无一分,无有不败,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因此,在持家方面,要注重勤俭,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而在对待父母时,应该多孝敬,少让他们操劳,多为他们带来舒适的生活;对待兄弟姐妹时,应该和睦相处,关心其成长,助其成才;对待子女时,应该做好榜样,耐心教养;对待邻里时,应入乡随俗,友好相处。
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
交友篇,主要谈及交友的三个方面。
第一是交友要专,在《致诸弟·交友拜师宜专一》中,曾国藩说:“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则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此“专”字在家书中提及特别多,为学、拜师、交友、做事等都离不开“专”。我们也提倡广交朋友,但与“专交”并不矛盾,广交不一定都专,但不能都是泛泛之交,而是合适的朋友应该认真去交,这样才能相互亲近,并相互启发和帮助。
第二交友要深,在朋友有难时,应真心相助。曾国藩在《禀叔父·不辞劳苦料理朋友丧事》中提及好友江岷樵,乃侠义之士,多次帮扶重病的朋友,在朋友过世后,又帮忙处理后事,还扶着朋友的棺木走几千里路送回老家,真是患难见真情。
第三交友须勤来往,曾国藩在《致诸弟·交友须勤加来往》中提及自己的朋友郭筠仙、江岷樵来京住的离他家很近,而翌臣、树堂则住在他家,筠仙与曾国藩还有结亲之意。这些都说明他与朋友是经常交往的。而且在家书中,多处提及与朋友一起作诗互学,相互照应,以及从朋友那获得的一些启发和感悟。因此,交好朋友,也会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