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2024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ppt全新
![2024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ppt全新](https://img.taocdn.com/s3/m/b11379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e.png)
直径2.1厘米,厚度1.6毫米,重量1.08克,材质为铝镁合 金。正面图案为国徽和国名,背面图案为麦穗、面值和发 行年份。
5分硬币
直径2.4厘米,厚度1.8毫米,重量1.63克,材质为铜锌合 金。正面图案为国徽和国名,背面图案为麦穗、面值和发 行年份。
1角硬币
直径19毫米,厚度1.67毫米,重量2.20克,材质为铝镁 合金。正面图案为国徽和国名,背面图案为兰花、面值 和发行年份。
毁人民币。
会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2024/1/30
21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理性消费观念
从小培养孩子勤俭节 约的好习惯,不浪费 食物和物品。
引导孩子学会制定预 算和4/1/30
教育孩子理性消费, 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 和奢侈浪费。
22
引导孩子形成正确价值观和财富观
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保障了国家货 币政策的实施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2024/1/30
6
02
硬币与纸币识别方法
2024/1/30
7
硬币种类、面值及特征
2024/1/30
1分硬币
直径1.8厘米,厚度1.35毫米,重量0.67克,材质为铝镁 合金。正面图案为国徽和国名,背面图案为麦穗、面值和 发行年份。
10元纸币
长140毫米,宽70毫米,正面主色为蓝 黑色,背面主色也为蓝黑色。正面图 案为毛泽东头像、国徽、中国人民银 行行名、盲文面额标记和凹印手感线 等;背面图案为长江三峡(重庆), 主景图案下方印有面额数字“10”、 汉语拼音“YUAN”和年号“2005 年”。
2024/1/30
9
纸币种类、面值及特征
5角硬币
直径20.5毫米,厚度1.65毫米,重量3.80克,材质为钢 芯镀铜合金。正面图案为国徽和国名,背面图案为荷花、 面值和发行年份。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优质课件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05e4c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0.png)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优质课件
标题:认识人民币
一、人民币的单位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其中,1元 = 10角,1角 = 10分。
二、人民币的面额
人民币的面额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
三、人民币的特点
1.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可以在国内进行流通和支付。
2. 人民币的正面有主席像,背面印有不同的图案和建筑。
3. 人民币有防伪保护措施,例如水印、荧光图案、光彩光变面额数字等,可以防止伪造。
四、如何正确使用人民币
1. 注意人民币的面额和单位,确保支付准确。
2. 学会辨别真伪,避免使用伪造人民币。
3. 尊重人民币,不要将其用于非法活动。
五、人民币的历史
人民币的改革开放政策于1978年开始实施,并于1985年全面实行“一元挂钩美元”汇率制度,随后逐步改进升级,现在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货币之一。
六、小结
学习认识人民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货币制度,提高我们的金融意识,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物,避免上当受骗。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9288c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5.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常见人民币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币的用途及一些意义。
3、了解简单的钱币兑换关系,并学习简单的粘补技巧。
重点难点认识人民币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活动准备1、各种面值人民币。
2、一些日常用品及价格单。
活动过程一、了解人民币1、出示人民币,教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呢?2、教师:对,是钱,钱是一种拿来交易的东西,比如用来买玩具啊,买生日蛋糕啊,或者请别人干活要给钱给别人啊。
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钱叫人民币。
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在黑板上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给幼儿观看,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何不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纠正、肯定幼儿的说法。
4、简单告知幼儿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圆角分。
三、人民币的兑换1、出示2角的人民币,请幼儿说说可以兑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
2、出示5角的人民币,请幼儿想想看可以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几张1角和2角的人民币?延伸活动1、粘补残缺的“人民币”。
2、角色游戏:购物。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2内容提要: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
是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认识人民币的。
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进行心理教育渗透。
关键词:社会实践能力、勤俭节约、爱护人民币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1.激趣导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2c5df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5.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面值和用途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和兑换人民币。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人民币有所接触,但他们对人民币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面值和用途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培养对人民币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人民币的尊重和正确使用意识,提高理财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面值和用途等。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和兑换人民币,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作用。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
3.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和掌握人民币的使用和兑换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人民币实物、图片、幻灯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用于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人民币吗?人民币有什么作用?”等方式引起学生对人民币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人民币的基本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实物展示人民币的各个面值,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面值和用途等基本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如购物、捐款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所带来的人民币,并交流对人民币的认识。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人民币的使用和兑换练习,如用人民币购买学习用品等。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认识人民币》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认识人民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a41af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a.png)
认识人民币(1)
一、情境引入
看一看,小朋友 们都在做什么?
我要买两个练习本和一个 铅笔盒,一共花了……
我们平时不要乱花钱。 可以把钱存起来,养 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我想玩碰碰船, 需要多少钱?
阿姨,我买一份晚报。
买东西时要用到钱,我们 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是呀!买东西要用人民币。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分
2分
5分
1元
1角
5角
人民币的单位有 元、角、分。
二、探究新知
(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元和角之间有 什么关系?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你们知道元、角、分之间有什 么关系吗?
二、探究新知
(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角和分之间有 什么关系?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55
7
8
2
5
2
2
1. 写出下面的钱数。
三、知识运用
三、知识运用
10
1
2
4
10
50
2.
怎么想呢?
20分就是2个10分,1个10分 是1角,2个10分是2角。几个 10分就是几角。
1元=10角,5元里有 5个10角,就是50角。 几元就是几十角。
40角就是4个10角,1个10角 是1元,4个10角是4元。几个 10角就是几元。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f8ab6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2.png)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设计说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人民币,所以对人民币并不陌生。
在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然后根据教材提供的关系图,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兑换。
2.在教学时,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人民币的作用,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就是爱护我们国家的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从小养成存款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教材使用)学生准备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教材使用)教学过程⊙出示情境,导入新课1.铺垫。
课件出示教材52页4幅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说说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购买文具、买票、买报纸和存零钱)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人民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要用到人民币。
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爱护人民币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国家。
同时我们也要合理使用人民币,养成存钱的好习惯。
2.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看看它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列举出使用人民币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你们能认出几种?是怎样识别的?学生说出这些人民币的名称和识别的依据。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认识人民币∣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认识人民币∣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732e7c7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2.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认识人民币∣人教新课标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认识人民币》。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2. 培养学生熟练进行人民币的换算。
3.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结算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以及熟练进行人民币的换算。
难点:人民币的换算方法以及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结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幻灯片、黑板。
学具:人民币图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实物,让学生辨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人民币的单位,让学生认识元、角、分。
(2)教师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其价值。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观看并讲解其解题思路。
例题1:2元5角可以换算成多少元?例题2:3元减去2元等于多少元?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1:1元2角加上3角等于多少元?练习2:4元减去2元5角等于多少元?5. 人民币换算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人民币换算游戏,提高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换算的能力。
6. 购物结算实践:教师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结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认识人民币板书内容: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人民币面额: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5分、1分人民币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结算的实践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幻灯片、黑板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游戏和实践,提高了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换算和购物结算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a8b92f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2.png)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推荐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6篇)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活动目标: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
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认识人民币》教案完整版
![《认识人民币》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14282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3.png)
《认识人民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认识人民币》章节,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及图样认识,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运算,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场景模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概念和各类面值,能够识别各种人民币。
2. 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运算,培养其数学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的能力,提高其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民币的识别、加减运算及实际应用。
难点:人民币的换算、实际场景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样图、PPT、计算器。
学具:人民币模拟钞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购物场景,引出人民币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介绍人民币的基本概念,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引导学生学习人民币的换算,如1元=10角,1角=10分。
(3)讲解人民币的加减运算方法,并进行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进行人民币加减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环节:(1)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2)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使用人民币。
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1)人民币的基本概念及面值(2)人民币的换算(3)人民币的加减运算(4)实际应用:购物场景模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请根据人民币的面值,将正确的符号填入括号内。
(2)计算题:计算下列人民币的加减运算。
(3)应用题:根据购物场景,选择合适的人民币进行支付。
2. 答案:(1)1元=(10角),1角=(10分)(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购物场景引入人民币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人民币的识别、加减运算及实际应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人民币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辅导。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电子支付等其他支付方式,认识现代支付手段的便捷性。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https://img.taocdn.com/s3/m/368c58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0.png)
03
辨别真伪人民币技巧与 方法
观察纸张质量和印刷效果
纸张质量
真钞采用特殊纸张,手感挺括,有韧性,而假钞纸张往往较软或过硬。
印刷效果
真钞票面图案清晰,色彩鲜艳,层次分明;假钞则可能图案模糊,色彩黯淡。
识别安全线、水印等防伪特征
安全线
真钞安全线采用特殊工艺制作,迎光透视可见安全线中微缩文字或全息图案;假 钞安全线多为印刷或粘贴而成,无法达到真钞效果。
人民币的功能
人民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是人们 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换媒介。
纸币与硬币分类
纸币
纸币是人民币的一种形式,由纸 张制成,具有不同面额,如1元、 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 元等。
硬币
硬币是人民币的另一种形式,由 金属制成,也有不同面额,如1角 、5角、1元等。
银行卡等。
03
银联在线支付
银联在线支付是中国银联推出的线上支付平台,支持各类银行卡进行在
线支付。用户可以在银联在线支付平台上完成跨行转账、信用卡还款等
操作。
跨境交易中的汇率换算
汇率概念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通常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在跨境交易 中,需要根据当时的汇率将人民币换算成其他货币或相反。
树立法律意识
通过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法律 法规,树立法律意识,明确法律 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
石。
规范行为举止
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己 的行为举止,不违法乱纪,维护社 会和谐稳定。
培养合格公民
通过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观 念,使其成为具备法治素养的合格 公民,为国家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
04
储蓄与理财基础知识普 及
(赛课课件)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人民币》 (共16张PPT)
![(赛课课件)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人民币》 (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d81069a417866fb94a8e14.png)
5.1 认识人民币
教材第52~56页
课题引入
1.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钱,同学们花过钱吗?为
什么花呢?
2.那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教学新知
1.同学们都花过人民币,那么你们认识下面这些人民币吗?
教学新知
2.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用到一些较大面值的人民币,你知道 它们是多大面值的吗?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1.明明和刚刚想买同一本书,明明少1元2角,刚刚少1元8角。如果 用两人和钱合起来买这本书,钱数正好。这本书多少钱?明明和刚 刚各带了多少钱? 这本书的价格是:1元2角+1元8角=3元 明明的钱数为:3元—1元2角=1元8角 刚刚的钱数为:3元—1元8角= 1元2角
【讲评】因为用两人和钱合起来买这本书,钱数正好,所心这本书的价格是:1 元2角+1元8角=3元。明明少1元2角,明明的钱数为:3元—1元2角=1元8角,刚刚
少1元8角,刚刚的钱数为:3元—1元8角= 1元2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张
可以换( 10 )枚
可以换( 2
)枚
课堂练习
3.比较大小。
(<)
【讲评】左面有1个5角,4个1角,一共是9角,右面是1元,1元=10角,9角<10 角,就是9角<1元。
课后作业
1.填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元 )、 (角)、( 分 )。 (2)人民币以元为单位的有6种: ( )、 (5元 )、 (10元 )、 1元 (20元 )、( 50元)( 100元 )。 2.单位变换。 4元=( 40 )角 100分=( 1)元 5角=( 50 )分 1元=( 10 )角 60角=( 6 )元 90分=(9 )角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教案(精选11篇)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教案(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0e90b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1.png)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教案(精选11篇)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设计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级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方法1、操作法:通过操作人民币,初步感知人民币,认识人民币。
2、观察法:通过观察发现各种面值的热民币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一、谈话导入。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1、观察情境图2、提出数学问题三、解决问题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你存了多少钱”。
从了解本班学生的存钱罐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然后由情境图回到现实中来,一本班同学的存钱罐为素材开展学习活动。
提出的问题:你存了多少钱?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你存了多少钱”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采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1、首先是策略问题,即怎样才能知道存了多少钱,面对这么多钱怎样数。
2、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面值不同的人民币,引导学生先分类,将面值相同的人民币放在一起。
3、夹流自己辨认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方法,可以从人民币上的面值、正反面的颜色、图案等方面进行辨认。
同时教师要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出示第一个红点问题“你存了多少钱”。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存了多少钱,面对这么多钱怎样数。
生:给人民币分类。
生:交流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师:教师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2、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四、课堂练习五、课堂1、认识乐园、角、分的基础上,组织兑换人民币的活动,如:“1角兑换多少分?”“1元兑换多少角?”从而得出1元=10角,1角=10分。
2、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红点标示的问题“你存了多少钱”。
在认识人民币时,教师要注意充分展示学生的发现。
在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后及时组织自主练习,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eb929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9.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人民币的基本认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以及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认识人民币的各个面值。
2. 培养学生熟练进行人民币的换算,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各个面值,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幻灯片、黑板。
学具:人民币图片、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人民币的名称,如壹元、伍角、贰角等。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人民币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幻灯片或黑板,详细讲解人民币的各个面值,以及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如壹元等于十角,伍元等于五十角等。
同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大声朗读,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我有叁元贰角,我要买一个贰元伍角的文具,我还需要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教师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本,让学生完成练习题。
练习题包括人民币的换算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找回的钱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人民币的各个面值,以及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如:人民币面值:壹元、贰元、叁元、肆元、伍元、陆元、柒元、捌元、玖元、拾元伍角、贰角、壹角人民币单位换算:壹元 = 十角伍元 = 五十角贰元 = 二十角叁元 = 三十角肆元 = 四十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人民币的各个面值有____元、____元、____元、____元、____元、____元、____元、____元、____元、____元。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55abe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1.png)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一、教材与学情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各种不同面值人民币,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础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人民币,具有一定的购物经验,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采用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整理、思考、讨论、展示,在这种自主探究和认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知道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含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抽象、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与思维品质。
4、引导学生学会在熟悉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三、设计理念(1)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我来介绍人民币”,“我会分类整理”等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给学生较大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 ,
![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 ,](https://img.taocdn.com/s3/m/5400a20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c.png)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一、简介《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材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学生将认识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图案以及使用方法等,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正确的货币观念打下基础。
二、人民币的基本概念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和管理。
人民币符号为“¥”,简称“元”,单位为元、角和分。
元是最基本的单位,角是元的十分之一,分是角的十分之一。
三、人民币的面值及图案人民币有多种面值,包括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等。
每种面值的人民币上都有不同的图案和标识,以便人们能够方便地辨别不同面值的钞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人民币图案:•1元人民币:正面有毛泽东主席的头像,背面是国徽和面值数字;•5元人民币:正面有毛泽东主席的头像,背面是人民大会堂和面值数字;•10元人民币:正面有毛泽东主席的头像,背面是工人、农民和面值数字。
四、人民币的使用方法人民币作为货币流通使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并使用到,因此了解人民币的使用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人民币可以用来购买物品和支付服务。
当你去商店购物时,你可以用人民币支付购买的物品。
同时,在一些商店和餐馆中,你也可以使用人民币支付服务费用。
其次,人民币也可以用来存储和储蓄。
当你有一些多余的钱,你可以将其存入银行,银行会给你开立一个账户,并将你的钱存入你的账户中。
这样,你的钱就可以得到保管和增值。
另外,人民币也可以通过ATM机来取款。
当你需要一些现金时,你可以去附近的ATM机上操作,输入密码后,机器会自动给你取出你需要的钞票。
五、人民币的保护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需要大家共同来保护。
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民币的珍贵性,不随意破坏、涂写或贴纸,同时也要避免接触尖锐物品以免划伤人民币的表面。
当我们接收到人民币时,应该仔细检查,确保不是假币。
正确使用人民币,不仅体现了我们的文明素质,也是对人民币的尊重和保护。
六、总结通过《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图案和使用方法等。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9篇)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7648a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b.png)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今天是第一课的主要是引导小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1元=10角简单的换算,下面是我对《认识人民币》的几点反思:第一、教学认识人民币及分类1、由于一年级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以党的生活经验。
于是我设计让“同学们把认识的人民币悄悄的告诉你的同桌。
”同学们在互相说的时候钱都乱了。
然后,我给他们创造一个当小班长的机会,同学们很高兴当小班长,激起他们对人民币分类的兴趣,自发开动脑筋分起来。
2、根据他们分类的情况:一、纸币和硬币,以制作的材料来分的。
二、元、角、分,以单位来分的,分完后我以“我们认识元这个大家族的成员”为切入点来一一认识人民币,主要从颜色、面值、大小、新旧版几方面来辨认。
最后,以2元和20元为例来验证同学们对人民币的认识情况。
3、针对重点设计练习:本节课的练习我没有单独设计,是边授新课边练习,在同学们认识了元角分后,我设计了买泡泡糖、小刀和本子,让学生在买东西时训练他们认钱、数钱的能力。
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口、手、脑并用,达到了较好的强化效果。
第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我从练习中导入买泡泡糖2角,让学生摆出2角钱,学生有摆一张2角的,有摆2张1角的,从中让学生理解2个1角是2角。
买小刀同样让学生摆出小刀的价格5角,生的方法很多,但归纳时让学生明白5个1角是5角。
买本子时,提问“谁知道怎样付钱?”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来付钱,有的同学说我付10角,有的说我付1元,这样老师都予以肯定,并告诉大家1元=10角,这一信息再让全班同学大声读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下《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新的课程改革提出: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本节课适当调整了教材的呈现方式,整节课以小动物们如何支配钱为主线串成一体,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巧设情境,感受人民币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巧设练习,充分展示数学的思维美。
三、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意识。
四、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总之,本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多种活动都是紧紧围绕认识人民币展开,力争体现新课标精神,学生能学得生动、轻松、愉快,学生在学习中思维够得到能充分的训练,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70-71页的内容:《买文具》《认识人民币》。
学情与教材分:学情分析:⒈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但是使用经验很少,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灵活。
⒉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见却,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⒊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高。
教材分析:《买文具》《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突出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本节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由于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买文具,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理解人民币的功能。
通过认一认、猜一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又通过小狗买文具、小猪逛超市、小兔存钱等活动来了解人民币之间的兑换,以及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思想、数学的计算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准备课件、人民币、购物小商品、每人1元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⒈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播放课件)瞧!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刚刚举行完一场精彩的演出,小动物们个个都表现的非常出色,他们呀正在讨论大象爷爷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奖励呢!瞧!大象爷爷来了。
(播放课件)这可怎么办呀?小朋友们帮帮大象爷爷吧,帮它出出主意?发什么好呢?(发钱)对了,发钱,有了钱,就可以去购买自己称心商品了。
⒉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处处都要用到钱,那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呢?(生说)钱的用处还真的挺大的,俄罗斯人用的钱叫卢布,法国人用的钱叫法郎,德国人用的钱叫马克。
小朋友们知道现在咱们中国人平时用的钱叫什么?(人民币)对了,是人民币。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一部分的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力图从故事中产生的矛盾冲突导入新知,从而得出人民币是人们生活的需要,以及它在流通中的便捷作用。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⒈认识元、角、分(1)认识元①师:小朋友见过人民币吧?瞧老师这就有一些人民币,如果你认识的话,就向你的同桌介绍介绍(学生交流,师巡视)②学生汇报。
(教师以某张元币为切入点,重点从它的颜色、长短、正面主景,左侧图案,左上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左下角印有双色横号码,右下角为盲文面额标记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
)(板书:元)。
[设计意图:此环节目的是让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人民币,并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让学生充分感知人民币,对人民币有一个系统认识,并总结特征,归纳识别方法,使学生能够准确无误的辨认人民币。
]③(播放课件)认识2元、1元。
④(播放课件)结合1元人民币,介绍纸币与硬币的分类。
⑤爱护人民币教育。
(播放课件)结合5元、2元、1元纸币上都有国徽图案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
(2)认识角。
①师:小朋友看仔细了,看大屏幕。
老师这还有五元的人民币呢!(课件出示:5角)②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5角。
(板书:角)教师说明: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5元和5角尽管都有5,可是单位不同,差得可就远了。
(接着依次认识2角和1角)(3)认识分。
①师:老师这还有3枚硬币呢,你们认识吗?(课件出示:5分硬币、2分硬币、1分硬币)这3枚硬币它们都是几分的(板书:分),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⒉认识1元=10角1角=10分(1)认识1元=10角师:大象爷爷呀,根据小动物们的表现,给小动物们每人发了一个红包,小猪可得意了,瞧!(出示课件:小猪说:哈哈!我有好多张呢,我是大款了。
小狗哭着说:我只有一张)。
师:小狗,小狗别哭,咱们帮它看看好不好(课件:小狗的红包)这是一张(课件:一元)多少?小猪呢?瞧它那得意的样,咱们也来帮它看看,好不好?(课件:演示小猪的红包)这是多少?(1角)猜猜小猪的信封一共有几张1角?(学生说)咱们一起大声的数一数好不好?一角两角(课件演示10角)多少?哦(课件演示一元等于10角个过程)哦,1元和10角怎么样?(板书:1元=10角)咱们大声的读一读,10角就是?哦小狗还在哭呢,小朋友安慰安慰它,小狗你的钱?谁来安慰它?小朋友一安慰呢,小狗笑了(课件演示笑声)师:小羊的表现呀最棒,所以大象爷爷就发给了它一个大红包,瞧!小羊拿到红包可高兴了,它打开看看,发现里面全是相同的纸币,抽一张看看,是多少的?(一元)小朋友猜猜,里面一共有几张一元?(5张)师:唉!小狐狸年纪虽小,可是它的表现也不赖,大象爷爷呀同样给它发了个红包,瞧是多少的红包呀?(5角)小狐狸呀连忙打开看看,发现它的红包里面有两种人民币(2角和1角),小朋友说说小狐狸红包里面可能有几张2角的,有几张1角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机呈现相应的答案)师:小朋友咱们做做小练习,考考大家好不好,第1个?(课件出示第1题:1元=()角)。
(课件出示第2题:5元=()角)比比谁想的又对又快。
(课件出示第3题:60角=()元)第三题咱不举手,抢答。
(课件出示第4题:80角=()元)最后一题要冷静想一想,再举手。
(2)认识1角=10分①师:既然1元=10角,那1角又等于多少分呢?(板书:1角=10分)②播放一分钱音乐,课间放松。
学生可以结合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⒊学习元、角、分的计算。
(1)小狗买文具。
(1元的简单计算)①师:瞧!小动物们有了钱,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课件演示文具柜台)小狗呀,它首先来到了文具柜台买东西。
一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呀?小狗呀,想把这一元钱全买橡皮(每块1角)了,你们知道可以买几块这样的橡皮?②师:小狗又看中了这把尺子(每把8角),如果小狗把这1元钱拿去买1把尺子,营业员阿姨要找多少钱给小狗呀?(2角)理由是什么?③师:小狗想把这1元钱拿去买1个卷笔刀(1元2角),行吗?(不行)为什么?还差几角?④师:文具柜台里的文具真多呀,小狗想呀,那就买1块橡皮(每块1角),2枝铅笔(每枝5角)和1本练习本(每本2角)吧,小朋友们它要买下这些学习用品,它的钱够吗?(不够)为什么?[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使静态的知识成为动态的探究过程,让学生高高兴兴的进入数学世界。
用数学的方法来验证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⑤师:小狗终于下定决心买下这枝圆珠笔,这枝圆珠笔1元钱,1元钱可以怎么付?请小朋友4人小组合作,在桌子上摆1元钱,比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⑥汇报。
学生说摆法,教师随机演示摆法。
要求学生说出这样摆的理由,引导学生应用计算的方法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使学生各自的信息在小组中得到交流,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⑦小结:那怎样想才能拿得又对又快呀?老师呀把这些摆法归了类,有这么3类:第一种类型的摆法是只用一种人民币的摆法。
(课件演示)第二种类型的摆法是只用两种人民币的摆法。
(课件演示)第三种类型的摆法是用三种人民币的摆法。
(课件演示)[设计意图:通过对付1元钱的方法的概括,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梳理,使学生明白了思考时要如何有顺序、有层次的想,充分展示了数学课中思维的美,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有序思维的学习方法。
](2)小猪逛超市。
(单种人民币计算)①师:小猪呀它有了钱,赶紧去超市买东西了,又是买蛋糕,又是买气球!它光是买蛋糕就花了多少钱呢?(课件演示)---元()一盒蛋糕要几元?(8元)你是怎么算的?---角②师:它接着又买了一束气球,(课件)()这束气球多少钱呀?(8角)怎么知道的?(3)小兔存钱。
(多种人民币的混合计算)①师:小兔呀把它的钱存进了?(森林银行)第一次它存进了三张(课件演示)()---元---角这次存进了多少钱?(5元2角)怎样算的?②师:第2次它存进了4张(课件)()这次存了几元几角?(6元7角)怎么知道的?。
③师:第三次呀,小兔也存进了4张人民币,(课件演示)(3张----元1张帮小兔算算他这次存了多少钱?(11元)你是怎样计算的?(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板书)。
[设计意图:在这环节教学中充分运用情境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的获取知识,如在此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知的计算时同单位的才能直接相加,不同单位的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
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用数学的思想、数学的计算达到自如的应用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目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练习的呈现上着重注意思维的有序性,先出示全部是元的人民币的计算,接着出示全部是角的计算,第三出示有元有角的混合计算,最后出示有多张人民币的混合计算。
](4)实践购物。
①师: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了人民币可以用来购物,也看到了小动物们购物的场景,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呀?教师讲清活动的规则:(课件演示)第一,4人小组合作。
第二,文明购物。
第三,互相交流。
②活动(课件播放音乐)教师巡视。
③小营业员汇报,表扬合格的营业员。
[设计意图:这是在清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十进关系和元角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为每个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空。
在热烈的购物之后,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的欲望]三、回顾归纳,鼓励发现⒈师:时间过的真快,一会儿几个月过去了,(播放课件)小猪把他的钱全花光了,小兔把他的钱存进储蓄罐,舍不得用,每天都拿出来看一看,数一数。
小猴子开了一家文具店,生意可好了,还帮助了许多生活中有困难的小动物。
小朋友们,今天的故事好听吗?你们最喜欢哪只小动物?你们回去把这个故事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⒉师:说说你这节课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呀?[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回顾,辅之于教师的补充。